职高语文试题
职高高考语文考试卷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精疲力竭B. 恣意妄为靡靡之音C. 豁然开朗纵横捭阖D. 惟妙惟肖水乳交融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从下周一开始,每天增加一节课。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他不仅学习努力,而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是我们班上的优秀学生。
D.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革故鼎新B. 指鹿为马C. 奋不顾身D. 雕虫小技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像夜莺一样悦耳动听。
B. 那里的风景美得让人心醉。
C.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D. 那条小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5. 下列诗句中,描绘春景的一项是: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 下列名篇名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但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荣耀光荣B. 奇迹奇幻C. 质朴质疑D. 精彩精湛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喜欢读书,尤其是《红楼梦》和《西游记》。
B.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不仅有历史,还有文化。
C. 她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D. 他的想法很有创意,值得我们思考。
9. 下列词语中,含有比喻义的一项是:A. 风驰电掣B. 精疲力竭C. 美轮美奂D. 一帆风顺10. 下列句子中,符合逻辑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厚,但里面的内容并不多。
职高语文试题及答案

职高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斟酌B. 恣意C. 瞠目结舌D. 斡旋2. 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一板一眼,从不马虎。
B. 他对我们的帮助真是雪中送炭。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D.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与他人为伍。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C. 他虽然工作很忙,但是仍然坚持学习。
D.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二、填空题4.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
”是《论语》中孔子对“仁”的描述。
(2)“_________,_________。
”是《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表达。
5. 请根据所给的诗句,填写出完整的诗句:(1)“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静夜思》,是李白的名句。
(2)“_________,_________。
”是《春望》中杜甫对战争的感慨。
三、阅读理解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文章内容略)(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中提到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四、作文7. 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1. D(应为“旋”)2. B(A项“一板一眼”指做事认真,不马虎;C项“不骄不躁”指不骄傲,不急躁;D项“独来独往”指一个人来往,不与他人为伍)3. D(A项“不仅”和“而且”后的内容应调换;B项“防止”与“不”重复;C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5.(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1)文章主要讲述了“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职高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职高大专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蹉跎(cuō)B.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ō)C.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ó)D. 缄默(jiān)恣意(zì)蹉跎(cuó)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历史、地理、文学等多个方面。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要坚持不懈。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B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假思索,结果常常事倍功半。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老当益壮。
C. 她对这个问题一窍不通,却还要装模作样。
D. 他工作勤奋,成绩斐然,真是功不可没。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了,冬天的雪覆盖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好,还乐于助人。
C. 他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
D.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领导的指导,个人的奋斗。
答案:A6. 下列词语中,属于褒义词的是:A. 狡猾B. 机智C. 虚伪D. 顽固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的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C. 他工作非常认真,从早忙到晚。
D. 他的知识很广博,无所不知。
答案:A8.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职高语文试卷题目

职高语文试卷题目一、基础知识(1 - 5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慰藉(jí)狡黠(xiá)锲而不舍(qiè)B. 炽热(chì)稽首(qǐ)戛然而止(jiá)C. 剽悍(biāo)绯闻(fěi)良莠不齐(yǒu)D. 慰藉(jiè)氛围(fèn)莘莘学子(shēn)解析:A项,慰藉(jiè);C项,剽悍(piāo),绯闻(fēi);D项,氛围(fēn)。
所以正确答案是B。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脉搏抉择食不果腹源远流长。
B. 松弛装钉一筹莫展出其不意。
C. 辐射凑合人情事故迫不及待。
D. 家具拇指按步就班旁征博引。
解析:B项,装订;C项,人情世故;D项,按部就班。
所以正确答案是A。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C.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 这位老革命家的正直、善良与真挚的爱国情怀,让每一位参观者受益匪浅。
解析:A项,“处心积虑”是贬义词,此处应用“殚精竭虑”;B项,“语无伦次”表示说话没有条理,与“逻辑严密”矛盾;C项,“不耻下问”指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不感到羞耻,这里用法错误;D项使用正确。
所以答案是D。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D. 这件事被老师知道后,他并没有受到严厉的批评。
解析:A项,“通过……使”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与“浮现”搭配不当,可改为“形象”;C项,语序不当,应是“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D项正确。
语文职高高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惊鸿一瞥B. 蹉跎岁月纵横捭阖C. 风驰电掣碧空如洗D. 欣欣向荣雅俗共赏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B.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职场中立足。
C. 他的文章读起来津津有味,让人百读不厌。
D. 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 她在比赛中一鸣惊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B. 他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C. 她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他为人谦逊有礼,深得大家的好评。
4. 下列词语中,与“美轮美奂”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雅致大方B. 富丽堂皇C. 精益求精D. 气势磅礴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不来?”他焦急地问。
B. “你喜欢什么?”“足球、篮球、乒乓球。
”C. “你的作业写完了没有?”“写完了。
”D.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我觉得很好。
”6.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是那么的慈祥,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
B. 他()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本书。
C. 我()地吃着饭,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笑声。
D. 他()地望着远方,仿佛在沉思。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夜晚的星空,像一张张笑脸,照亮了大地。
B. 他的眼睛,犹如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那片湖水,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
D.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震撼了整个校园。
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班的学习榜样。
B. 她做事认真负责,是我们团队的中坚力量。
C.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D. 他的脾气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
职高语文期末考试卷子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沉着冷静欣喜若狂B. 蹒跚鸿毛舞文弄墨C. 蜷缩拈轻怕重调兵遣将D. 嫁接拔苗助长风驰电掣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B. 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C.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人民作家”。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愤怒恼怒B. 谦虚谦卑C. 骄傲骄横D. 伟大巨大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景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
B. 他的声音洪亮,如同炸雷。
C. 他聪明伶俐,像一颗明珠。
D. 这条河蜿蜒曲折,像一条巨龙。
5.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诗的一项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 下列文学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家族兴衰的小说。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是一部描写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小说。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一部描写孙悟空取经的小说。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是一部描写宋江起义的小说。
7.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满载而归C. 一丝不苟D. 眼疾手快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错的吗?B.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竟然不会?C. 这个问题很难吗?D. 你知道答案吗?9.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疑是银河落九天。
B.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0.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文言文常用词的一项是:A. 而B. 于C. 以D. 之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高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职高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鹜B. 恣意妄为C. 桀骜不驯D. 瞠目结舌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力充沛,真是老当益壮。
B.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真是杞人忧天。
C. 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功成名就,真是一鸣惊人。
D. 他总是一意孤行,真是不屈不挠。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C. 他虽然失败了,但他从不气馁,总是坚持不懈。
D. 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_,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
2. “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杜甫的《春望》。
3. “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文章正文:(此处省略文章内容)问题:1. 文章中母亲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5分)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10分)3.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15分)...四、作文题(共4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也可以发挥想象,但内容必须积极向上。
3. 注意文章结构,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D...二、填空题1. 举头望明月2. 竹外桃花三两枝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三、阅读理解1. 文章通过母亲的日常行为和对话,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坚强的母亲形象。
2. 作者通过母亲早起做饭、夜晚缝补衣物等细节,展现了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
3. 文章的主题是歌颂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职高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精疲力竭B. 妙手偶得C. 纵横捭阖D. 欣欣向荣答案:A解析:A项“精疲力竭”字形正确;B项“妙手偶得”应为“妙手偶得”;C项“纵横捭阖”应为“纵横捭阖”;D项“欣欣向荣”应为“欣欣向荣”。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B.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C. 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D. 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答案:B解析:A项中,“通过这次活动”与“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存在主语不明确的问题;B项中,“他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C项中,“老师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D项中,“她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胸有成竹B. 画蛇添足C. 水滴石穿D. 破釜沉舟答案:D解析:A项“胸有成竹”为成语;B项“画蛇添足”为成语;C项“水滴石穿”为成语;D项“破釜沉舟”为成语。
二、填空题4.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应填入哪一项?(1)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团结互助,________()。
(2)他学习成绩优异,是班级的________()。
(3)他虽然年纪小,但________()。
答案:(1)A (2)C (3)B解析:(1)A项“齐心协力”表示大家齐心协力做某事;(2)C项“佼佼者”表示优秀的人;(3)B项“有模有样”表示有样子、有风范。
5. 下列句子中,下列词语应填入哪一项?(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
答案:(1)A、B、C、D (2)A、B、C、D解析:(1)A项“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2)A项“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高高二期末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3分 =42分)1、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撑(chēng)持惦(diān)念盛(shãng)饭迥(jiǒng)乎不同B、宁谧(mì) 家当(dàng) 奖券(quàn) 姿态翩(piān)然C、窈(yǎo)窕抽噎(yâ) 笨拙(zhuó) 锲(qiâ)而不舍D、厌恶(wù) 撮(zuì)土禅(chán)师兀兀(wù)穷年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袖珍缥缈阡陌屡见不鲜B、灌概婀娜卓越爱屋及屋C、沉默油溺松驰改邪归正D、家谱斩新退避若隐若现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准确的一项是()①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位阔太太。
②抗击“非典”的白衣战士郑重立下誓言:我们,为守护患者不遗余力。
③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暴利的犯罪行为。
A化装许诺谋取 B 化妆承诺谋取C化妆许诺牟取 D 化装承诺牟取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现在在大家都在说素质教育,其实,它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
B.关于..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党和政府应该尊重他们。
C.我们既然..知道番贼要攻镇海堡,那么他们也知道我们要支援镇海堡。
D.整个城市那么大,况且..你又不知道他的住址,怎能马上找到他呢?5、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他们两人的观点针锋相对,真是半斤八两。
B、办事认真细致是王龙一贯的工作作风,无论大小事,他都喜欢吹毛求疵。
C、四川郎酒用优质山泉水和高粱、小麦等酿造而成,然后在天然岩洞中贮存一段时间,经天荒地老也浓香永存。
D、在一次战斗中,我们的战士遭到敌人的伏击,被打得落花流水,伤亡惨重。
6、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她看上去很年轻,不超过三十岁上下的年龄B、春天的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D、几个学校的领导来我校参观。
7、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展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嗯,我也这么打算呢”,他回答说:“明天咱们一同去汉口江滩公园吧”。
C、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
D、故乡的一切都改变了样儿,物是人非,你们咋这么高兴呢?我心中却感到空荡荡的。
8、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天上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了。
B、他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C、那溅着的水花,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D、像大熊猫这样的珍稀动物,要好好加以保护。
9.填在下面横线处衔接最好的一句是()鲁迅先生一生认为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他教人“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所以他主张要扩大眼界,扩大生活范围,“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A、这样,才不至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才有丰厚的“库存”B、生活有丰厚的“库存”,这样才不至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C、这样,才有丰厚的“库存”,才不至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D、才不至于提起笔来,搜罗枯肠,无从下笔,因为生活有丰厚的“库存”10、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B、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中国著名作家林清玄。
C、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拆其姓“舒”而来,现代著名作家。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完成11---15题鸲鹆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汝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注:曷,同“何”,哪,怎么。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南人罗而调其舌罗,网罗,捕捉B、但能数声而止止,停C、鸟闻而笑之笑,嘲笑D、终身不复效人言效,成效12、与“南人罗而调其舌”中的“而”字用法相同一项是()A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B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无苗时采,则实而沉。
13、与“蝉鸣于庭”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B、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C、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4、下列句中划线字与“久之,能效人言”中的“言”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D、侣鱼虾而友麋鹿。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8分)15.翻译上段文言中划线句子(4分)16、默写。
(4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2),小桥流水人家。
(3),柳暗花明又一村。
(4)稻花香里说丰年,17.如果今天是你母亲或父亲的生日,请你为她(他)发送一条短信,把所拟的短信写下来(4分)18、按照下列例句的句式特点,仿写一个句子(4分)例句: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19、拟写留言条(6分)王刚的妈妈在家休息,单位突然打电话来,要她马上回单位办理重要事情。
她把为儿子准备好的饭菜放在冰箱,要儿子拿出来用微波炉加热后再吃。
请你为王刚的妈妈代写一份留言条。
阅读诗歌《石灰吟》,然后完成20、21小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这首诗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4分)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寓情于景D、直抒胸臆2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格。
(4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2—24题。
(9分,每小题3分)人与生物圈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
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
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
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
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
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
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地。
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
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22.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相适应。
23.关于“人与生物圈计划”,下列说明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这是一个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旨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这个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C.中国,作为该计划的理事国,自从加入起就热衷于此计划的实施。
1978年成立了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D.这个计划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和为生物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方面依据的窗口。
24.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A.B.C.D.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5、26题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
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25、无形的围墙指的是什么?它也围住一些花指的是什么?(4分)26、为什么说“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5分)★作文(6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企业家希尔顿说过:“许多人一事无成,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妄自菲薄。
一块价值5元的生铁,铸成马蹄铁后可值10元;若制成工业上的磁针之类可值3000多元;倘若制成手表发条,其价值就是25万之多了。
”请联系实际,以“潜力”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700字左右。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