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监护要点
全身麻醉术后的护理

全身麻醉术后的护理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和某些医疗程序中使用的麻醉方法,它可以使患者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失去意识,从而不感到疼痛。
然而,在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特别的护理和监测,以确保安全康复。
本文将介绍全身麻醉术后的护理要点和重要注意事项,旨在为患者和相关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全身麻醉术后监测(1)生命体征监测全身麻醉手术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医疗过程,它需要将患者的生命体征置于严格的监测之下。
这些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和体温等重要参数。
1)血压监测:血压是评估患者心血管功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全身麻醉术后,护士会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表示。
监测血压可以帮助识别低血压或高血压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来维持血压在安全范围内。
2)心率监测: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通常以每分钟心跳次数(bpm)来表示。
正常的心率范围因个体和年龄而异,但术后监测可以帮助发现心律不齐、心跳过快或过慢等问题。
3)体温监测:体温监测是术后护理中的常规程序之一。
全身麻醉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这被称为术后体温下降。
护士会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以及时采取措施,如加热毯或调整室温,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
(2)呼吸监测在全身麻醉术后,呼吸监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全身麻醉可能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1)呼吸频率监测: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通常以每分钟呼吸次数(bpm)来表示。
正常的呼吸频率通常在12到20次/分钟之间。
在全身麻醉后,护士会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以确保它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氧饱和度监测: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氧饱和度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
全身麻醉后,护士会使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通常是夹在指甲上的小装置)来测量患者的氧饱和度。
正常的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
3)呼吸深度和模式:除了呼吸频率,呼吸的深度和模式也需要监测。
有些患者可能在全身麻醉后表现出浅表呼吸,这可能会导致气体交换问题。
全麻术后监护要点

测压途径:右颈内静脉,锁骨 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
注意事项:同有创血压
CVP 与 补液
CVP BP 原因
处理原则
低 低 血容量严重不足 充分补液
低 正常 血容量不足
适当补液
高 低 心功不全或血容 强心药,纠酸,扩血管
>24次/分 缺氧,高热 <12次/分 呼吸中枢抑制,颅内高压
生命 体征
观察呼吸节律
潮式呼吸 充血性心衰 间停呼吸 颅内高压 库式呼吸 呼吸深快 代谢性酸中毒 叹息样呼吸
观察血氧饱和度
正常值>95%
人工 气道
气管插管
距门齿长度 22~26cm 观察固定是否牢固,有无脱出,移位
双腔气管插管
全麻术后监护要点
1
全身麻醉是临床麻醉中使用的 主要方法,能满足全身各部位手 术需要使病人更舒适,安全.
范围 临床体征:意识消失
呼吸不规则 抑制 血压下降 循环减弱
监护 要点
意识及体位 生命体征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伤口及引流状况 中心静脉压 血气及电解质 并发症 心理护理
全麻未醒 全麻未全醒
意识
全麻已醒
双瞳小 无对光 反射
双瞳正常大小 对光反射弱
双瞳正常大小 对光反射灵敏
意识
神外病人 清楚 谵妄 嗜睡 昏睡 昏迷 术后6小时
体位
平卧位6小时 头高30度卧位
防止呼吸机相关肺炎 增加回心血量 有利于引流管引流 防止误吸 侧卧位 防止压疮 特殊体位 外展中立位
生命 体征
5~20mmHg
并发症:栓塞,出血,感染
心电 监护
麻醉复苏室内全麻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压的监护管理

麻醉复苏室内全麻病人术后应激性高血压的监护管理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术后苏醒拔管,进入麻醉复苏室(postanaesthesia intensive care unit,PACU)监护,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后转出PACU。
PACU内对病人的监管重点在于病人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苏醒状态、各种引流以及病人的主诉。
血压是血液动力学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术后病人麻醉效应渐渐消退,疼痛刺激加之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部分病人可发生术后应激性高血压(postoperative stress induced hypertension,PSIH)。
如果血压过高可引起心律失常,脑出血,伤口渗血等并发症,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而危及生命。
笔者收录了所在医院手术室麻醉科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内全麻手术病人148例,就全麻苏醒后病人苏醒室内血压监管问题,加以总结讨论。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48例,均为全身麻醉苏醒后入PACU。
术前已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均正规口服降压药控制于正常范围以内(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男性88例,女60例,年龄49~83岁,手术方式包括:肺癌切除术12例,胃、贲门癌手术51例,结直肠癌手术42例,乳腺癌手术7例,甲状腺切除术10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26例。
1.2 血压监测患者全麻手术结束后于手术台上苏醒拔管,呼吸平稳后转入PACU。
给予储氧面罩吸30%混合氧,使用指氧饱和度检测仪监测外周血氧饱和度。
53例患者术中进行桡动脉置管连续动脉压监测,手术结束后未予拔除,入PACU后继续使用有创连续动脉监测动脉血压;其余95例病人使用上臂袖套无创血压监测。
将148例患者术后入PACU后血压与术前血压进行对比,认为术后平均动脉压升高超过患者术前基础血压20%或血压升高达160/95mmHg以上者诊断为PSIH。
全麻术后监护要点共35页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全麻术后监护要点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全麻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常规

全麻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常规
【概念】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经呼吸道、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
全身麻醉分为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
【护理措施】
一、执行麻醉恢复室一般护理常规
患者入PACU前做好相应物品、药品准备,如呼吸机、监护仪、氧气、吸引器、拮抗药品、急救物品等。
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立即通知恢复室医生,即刻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三、做好体温监测及给予保暖措施,低体温患者及时采取复温措施。
四、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有导管固定不住或引流量突然增多、管腔不通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五、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如发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六、识别并遵医嘱处理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如疼痛、恶
心呕吐、寒战、低体温、低氧血症等。
7、记录麻醉恢复护理记录单及患者交接单。
8、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确认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平稳,经麻醉医师确认并签字后字后方可转出患者。
全麻术后的护理措施

全麻术后的护理措施全麻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全麻术后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后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术后观察在全麻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以确保身体的正常恢复和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后观察方面:1. 患者神经状态的观察术后神经状态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水平、瞳孔大小和对刺激的反应。
任何神经异常都应立即报告给医生。
2. 呼吸监测全麻术后,患者的呼吸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呼吸困难的程度。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频率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3. 术后伤口观察和护理术后伤口的观察和护理是术后护理的关键部分。
护士应检查伤口是否干燥、洁净和无渗出物。
任何伤口红肿、渗液或感染的征象都应及时报告给医生。
4. 体温监测体温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术后观察项目之一。
护士应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以检查是否有发热或低体温的情况。
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
5. 输液观察如果患者正在输液,护士需要密切观察输液速度和输液部位是否有肿胀或渗漏的现象。
应及时处理任何输液相关的问题。
术后护理要点除了观察外,全麻术后还需要护士提供适当的护理,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以下是一些术后护理的要点:1. 患者舒适患者术后需要舒适的环境来促进康复。
护士应确保患者的床位舒适,定期翻身和更换床单,保证患者的个人卫生。
2. 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的问题,护士应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医嘱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
此外,还可以采取其他非药物性疼痛缓解措施,如冰敷或热敷等。
3. 恢复活动全麻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活动。
护士应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如翻身、起坐和行走等。
活动的目的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加速康复。
4. 饮食管理饮食管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方面。
护士应根据医嘱,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和液体消耗。
在开始进食之前,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禁食。
全麻术后病人护理常规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全麻术后病人护理常规
1. 备麻醉床,床旁备氧气,输液架,心电监护仪器。
2. 病人回病房后即可测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并听麻醉师加班,了解术中
情况。
3. 观察静脉通路是否通畅。
各类导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
4. 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
5. 常规吸氧3L/min,必要时遵医嘱吸氧。
6. 24小时内注意生命体征,每半小时一次监测2小时,每1小时一次监测4小时。
特殊者
按医嘱执行。
如发绀或呼吸困难者,立即吸氧报告医生。
7. 若发生下列情况立即通知医生:
1)体温在39℃以上;
2)脉搏细快,130次/分以上;
3)面色苍白或青紫色;
4)呼吸浅而快,30次/分以上者;
5)伤口出血者。
7. 注意保暖,可提高室温或加用盖被。
禁用热水袋及其他保暖用物防止烫伤。
8. 使用两侧床栏保护,防止坠床。
9. 注意观察尿量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0. 清醒后病人感觉口干时,可给予少量温水漱口或将口唇湿润。
11. 静脉麻醉后禁食6小时,以后饮食遵医嘱。
麻醉与术后监护管理制度

麻醉与术后监护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保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术后的顺利恢复,确保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订立本《麻醉与术后监护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的麻醉科、手术室、术后恢复室等相关岗位。
二、麻醉管理2.1 麻醉科的组织与管理1.麻醉科设立专职麻醉医师,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和相关经验。
2.麻醉科负责订立并监督麻醉操作规范,确保麻醉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3.麻醉科设立相应的麻醉设备管理制度,对麻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2.2 麻醉前评估1.手术患者在进行麻醉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麻醉前评估,包含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过敏史、药物使用情况等内容。
2.麻醉前评估应由专业的麻醉医师完成,并及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3.麻醉前评估结果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麻醉方案,确保麻醉操作的安全性。
2.3 麻醉操作1.全部麻醉操作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麻醉医师进行。
2.在麻醉操作过程中,麻醉医师应严格依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麻醉药物的正确使用和输注速度的掌控。
3.手术团队成员应紧密搭配,确保麻醉操作的顺利进行。
2.4 麻醉术后的管理1.麻醉术后,患者应及时转入术后恢复室。
2.术后恢复室应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监护和护理工作。
3.麻醉医师应定期对术后患者进行复查和评估,确保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三、术后监护管理3.1 术后恢复室的管理1.术后恢复室设立专职护士长,负责管理和引导术后恢复室的工作。
2.术后恢复室应具备必需的设施和设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护士长应定期组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术后护理的水平和质量。
3.2 术后监护评估1.术后患者进入术后恢复室后,应由护理人员进行监护评估,包含生命体征、疼痛程度、意识状态等内容。
2.监护评估应依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确保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身体情形得到及时的监测和评估。
3.3 术后护理1.护理人员应依据术后患者的具体情况,订立合理的护理方案,包含病愈训练、疼痛管理、感染防备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口 引流
引流管的种类 常规 胃管(食道癌),尿管 神外 创腔,硬膜下/外,脑室 胸科 心包,纵隔,胸腔闭式 普外 乳腺---低负压吸引 肝脏---双套管冲洗 胆道---T管 骨科及泌尿 血浆引流管
伤口 引流
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固定在位,清 洁干燥,有无渗血渗液 观察引流管引流液的量,色,有无 血凝块,定时挤压引流管 若引流量多(小儿>50ml/h,成人 >100ml/h),呈鲜血性,触之温暖,有 较多血凝块,伴有血压下降,脉搏 增快出冷汗等表现,则考虑为伤 口出血 若引流量少,观察有无管道堵塞
解释,沟通 安抚,鼓励 目光,抚摸 环境的调试
心理 护理
谢谢
血气 及电 解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气 及电 解质
电解质 K+:3.5~5.5mmol/L 评估:尿量,血气 K+理想值:RHD---5.0mmol/L CHD---4.5mmol/L 缺K+量=(理想值mmol/L-测得值 mmol/L)×0.3×体重Kg 10%kcl:1g≈13.3mmol/L 补K+量 成人≤20mmol/l/h 小儿≤0.2~0.5mmol/l/h
CVP 低 低 高
BP 低 正常 低
血气
酸碱度(PH):7.35~7.45 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5mmHg 氧分压(PaO2):80~100mmHg 实际碳酸氢根(AB):21.4~27.3mmol/L 标准碳酸氢根(SB):21.3~24.8mmol/L 剩余碱(BE):-3~+3mmol/L 阴离子隙(AG):8~16mmol/L
全麻未醒
双瞳小 无对光 反射 双瞳正常大小 对光反射弱 双瞳正常大小 对光反射灵敏
全麻未全醒
意识
全麻已醒
意识
神外病人 清楚 谵妄 嗜睡 昏睡 昏迷 术后6小时
体位
平卧位6小时 头高30度卧位 防止呼吸机相关肺炎 增加回心血量 有利于引流管引流 防止误吸 侧卧位 防止压疮 特殊体位 外展中立位
血压
生命 体征
高血压:>140/90mmHg 原因:原发性高血压 手术刺激 措施:使用降压药,镇静镇痛药
血压
生命 体征
低血压:<80/50mmHg或高血压者 血压 降低30% 原因: 麻醉 大失血 扩容不足或不及时 措施:根据失血量快速输注晶体 和胶体,酌情输血.使用升压药 注意:同时使用升压药及降压药
有创血压 适用条件:
心电 监护
各种重症休克,血压低于50mmHg 病人 严重心肌梗死和心衰 体外循环及低温麻醉 呼衰 危重病人行复杂大手术
心电 监护
有创血压 动脉穿刺部位:桡动脉,足背 动脉,肱动脉,股动脉 常用桡动脉:便于操作,易于 观察 有创血压比无创血压高 5~20mmHg 并发症:栓塞,出血,感染
撤机指征
机械 通气
原发病已受到控制,病情稳定 神志清楚或已停用镇静安定药物,肌力良好 自主呼吸增强,吸痰时暂时断开呼吸机无明 显呼吸困难 酸碱失衡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血气分析在一定时间内稳定,血红蛋白在 100g/l以上 改变呼吸机模式:CPAP 呼吸频率<25~30次/分,通气量<10L/min,潮气 量>5ml/Kg体重,停机吸氧FiO2<40% 时,PaCO2<6.67~8.0KPa,PaO2>8.0KPa
生命 体征
体温 手术时为降低基础代谢率 会使病人处于低体温状态 手术时间长,末梢循环差 措施 调节室温,加被保暖
生命 体征
心率 正常:60~100次/分 过快:>100次/分 过慢:<60次/分 心律 窦性心律 心律失常(房早,房颤,室早等)
生命 体征
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颤 麻醉和手术造成全身缺氧,高或低碳 酸血症,心肌缺血而诱发 治疗:药物治疗,电除颤 心搏停止 呼吸循环系统最严重并发症 治疗:心肺复苏
呼吸机模式:
机械 通气
辅助/控制通气A/C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压力支持PSV 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
呼吸机参数
机械 通气
吸入氧浓度FiO2 开始可给60~100%, 测血气后可逐渐降低 潮气量VT 10ml/kg体重 呼吸频率R 10~20次/分 吸呼比I:E 1:2 呼吸末正压PEEP 5~20cmH2O 湿化器温度 34~36摄氏度
并发 症
恶心呕吐 最常见,26~70%,多见于上消 化道,年轻女性,吸入麻醉 处理:头偏向一侧 胃复安,镇静剂
并发 症
苏醒延迟 原因:吸入麻药洗出不彻底及 低体温 处理:给于高流量氧洗出吸入 麻醉药 躁动 原因:苏醒不完全,镇痛不足 处理:给于镇痛剂,加强约束
焦虑,恐惧 孤独感
全麻术后监护要点
徐邈
全身麻醉是临床麻醉中使用的 主要方法,能满足全身各部位手 术需要使病人更舒适,安全. 范围 临床体征:意识消失 呼吸不规则 抑制 血压下降 循环减弱
监护 要点
意识及体位 生命体征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伤口及引流状况 中心静脉压 血气及电解质 并发症 心理护理
CVP:右心房胸腔段静脉内的压 力,反映血容量和右心功能 适应症:
中心 静脉 压
严重创伤,各类休克及急性循环功 能衰竭等病人 各类大中手术(心血管,颅脑,腹 部) 需长期输液或接受完全肠外营养的 病人 需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病人
中心 静脉 压
正常值:5~12cmH2O <5cmH2O:血容量不足 >15cmH2O:心功能不全 >20cmH2O:充血性心力衰竭 1mmHg=13.6cmH2O=1.33Kpa 1cmH2O=0.076mmHg=0.10133Kpa 测压途径:右颈内静脉,锁骨 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 注意事项:同有创血压
观察呼吸节律
潮式呼吸 充血性心衰 间停呼吸 颅内高压 库式呼吸 呼吸深快 代谢性酸中毒 叹息样呼吸
生命 体征
观察血氧饱和度
正常值>95%
气管插管
距门齿长度 22~26cm 观察固定是否牢固,有无脱出,移位
双腔气管插管
吸氧 三通接头 吸痰 两侧吸痰 不易吸出 拔管及更换普通气管插管
人工 气道
撤机失败临床征象
机械 通气
呼吸>30~35次/min或增加10次/min 心率>120次/min或增加20次/min 收缩压>20.5mmHg或舒张压>10mmHg SpO2<90%,PH<7.25 动脉血气示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 躁动,出汗
机械 通气
停机30分钟至2小时后复查血气, 稳定者可拔除气管插管 病情严重不能脱机者及时给予 镇静剂或加强沟通及约束 肌力的检测方法:三种 气管插管拔除的方法及新方法
心电 监护
注意事项 监测开始时,首先对换能器进 行校零,监测过程中,要随时 保持换能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要不断注入肝素盐水冲洗导管 以防止堵塞,牢固固定导管防 止导管移动或脱出
呼吸 吸氧方式
生命 体征
经鼻给氧 人工气道给氧 呼吸机辅助呼吸
观察呼吸频率
>24次/分 缺氧,高热 <12次/分 呼吸中枢抑制,颅内高压
CVP 与 补液
原因 处理原则 血容量严重不足 充分补液 血容量不足 适当补液 心功不全或血容 强心药,纠酸,扩血管 量相对过多 高 正常 容量血管过度收 扩血管 缩 正常 低 心功不全或血容 补液试验 量不足 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静脉滴入,若BP升高 而CVP不变,示血容量不足,若BP不变而CVP升高3~5cmH2O, 示心功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