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气工艺技术简介.

合集下载

注气工艺技术简介

注气工艺技术简介
可同时对1~4口井蒸汽流量进 行等干度分配。 计量范围4~20t/h,误差小于 ±5%。
2.蒸汽驱注汽工艺——长效隔热技术
真空隔热油管 隔热管接箍密封器
该技术在1000m井深蒸汽干度达到50%以上,
长效隔热效果显著。
注 汽 管 柱
压力补偿式隔热 型汽驱伸缩管
泄压式高温 长效汽驱密 封器
Y441强制解封汽驱封隔器
锅炉出口干度 ≥75%
井口入口干度 ≥70%
等干度分配器
该工艺较蒸汽吞吐增加了地面等干度分 配器和蒸汽驱长效隔热以及蒸汽驱分层注汽 工艺,注汽管柱采用单层注汽管柱或分层注 汽管柱。
井底干度≥50% 井底干度≥50%
该工艺已在150个汽驱井组应用。
单层注汽 分层注汽
2.蒸汽驱注汽工艺——等干度分配技术
注汽工艺技术简介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方式主要有蒸汽吞吐、蒸汽驱,配有 23t、11t、9.2t固定式和活动式三种蒸汽发生器共300余台,年注汽能 力近3000万吨。对应以下两种热注模式。
常规注汽技术
蒸汽吞吐注汽
工艺技术
常规井分层注汽技术 特殊井分层注汽技术 水平井多点注汽技术
蒸汽驱注汽 工艺技术
1.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常规井分层注汽工艺
隔热管
伸缩管 隔热管
伸缩管
密封器 油层
封隔器 自动配汽阀 油层 油 层 油层 油层
油 层
配汽器
油 层
油层
油层
油 层
定量分层注汽管柱
预设分层配汽管柱
自动分层配汽管柱
1.蒸汽吞吐注汽工艺——特殊井分层注汽工艺
出砂井分层注汽管柱
侧钻井分层配汽管柱
侧钻井选层注汽管柱
蒸汽等干度分配技术 蒸汽驱长效隔热注汽工艺技术 蒸汽驱分层汽驱工艺技术

井下注气设备

井下注气设备

井下注气设备随着我国煤矿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技术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步取代传统的摇柄式拱形抽采机或人工挖掘方式。

在实践中,专业煤矿企业和科研机构不断探索和发展各种新型地下采矿机械,其中一种被称为井下注气设备(以下简称“注气设备”)。

注气设备使用高压气体注入井底,压缩煤炭,从而使煤炭自然破裂并脱落,从而实现采煤过程。

注气设备是一种先进的采煤技术,具有高效、安全、可靠、环保等优点。

相比传统采煤方式,具有以下显著优点:一、高效节能注气设备采用气动机构及驱动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高压气体释放能量,压缩煤炭,使煤炭自然破裂并脱落,而且每次加压时,不需要人工控制,避免了作业人员的误操作和煤层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注气设备的操作非常简便,且操作过程非常安全,能在复杂多变的采矿环境中进行采煤作业。

二、环保传统的采煤方式难免会产生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如尘土和煤炭残渣,但注气设备使用气体注入采煤面,不产生尘土飞扬,减少矿井内废气的排放数量和废水的产生,从而降低了煤矿对环境的污染。

注气设备能通过回收和处理煤炭残渣等废料,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节约环境资源。

三、稳定性高注气设备采用先进的高压气体加压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高压气体传输系统稳定,同时采用自动按比例控制技术,能精确控制压力,保障采煤面的工作效率。

高压气体释放能量,降低了煤矿工作面的压力,减轻了煤矿内部的地质压力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注气设备虽然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其采煤效果需要长期实践检验。

注气设备的具体采矿性能取决于注气设备操作时的加压力度、加压周期及加压次数。

煤炭的物理性质和地质结构也会影响注气设备的采煤效果。

总之,注气设备是我国煤矿业的新兴采煤技术,其高效、安全、可靠、环保等特点在煤矿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煤炭的采矿效率,降低煤炭采矿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和煤矿事故的发生。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注气设备的技术仍需不断完善和提高,以适应复杂多样的采煤环境。

油井注气工艺

油井注气工艺

油井注气工艺油井注气是一种常见的增产措施,可以有机地提高油田采收率、延长油田生产寿命。

以下是油井注气工艺的相关内容。

一、注气流程经过钻完井、完井并进行产出试探之后,开始注入气体到地下油层。

注气通常要经过以下步骤:1. 创建人工气藏在尚未开发的油藏中,通常先进行探查工作,确定油藏中的孔隙和渗透率等参数。

之后,会考虑在可操作的地点注入气体,这样会形成人工气藏。

2. 注气在现有井口中,使用设备将气体通过管道注入到人工气藏中。

3. 吸附油田地质中有许多孔洞和微小的沟路,气体通过注入的方式可以进入到这些地方。

有些地方吸附了气体,但是油田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这些气体会逐渐被气泡包围,渐渐浮起。

4. 沉降经过吸附的气泡会缓慢地下降,因为油田地质中的重力更强。

这样,气泡到达油井底部时,就开始对油田产生压力。

这种压力会将油田的油向油井底部推进,提高采收率。

5. 排放当油井中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油井喷出,这就是作为油井产量的排放。

排放量通常与注入气体的数量、油井设备和油田的地质特征有关。

注气工艺是一项复杂的生产技术,进行优秀的注气技术需要具备以下要素:1. 开展流量分析在实施注气工艺前,需要对油井本身及油田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这样可以找到最佳注气方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使注气过程更有效。

2. 加强管理气体注入一开始就需要进行严谨的理论分析。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注气时的压力和流量;(2)从经济和历史角度考虑是否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3)确定实际注气效果;(4)做好油井的地质和设备检查。

3. 确定注气位置在进行注气之前,需要确定注气点位和时间,这样有利于保证注气的效果。

对于井下采气和井下安装管道的工作,需要进行仔细安排和考虑。

在实施注气计划中,需要控制注入的气体数量。

这可以通过标准化、自动化设备和软件控制等方式实现,使注入量得到更好的管理与控制。

总之,油井注气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技术之一,可以为油田注入新的生命力,提高采收率,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腰英台油田二氧化碳驱油地面注入工艺技术

腰英台油田二氧化碳驱油地面注入工艺技术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第2卷第4期2012年8月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腰英台油田二氧化碳驱油地面注入工艺技术徐银祥,彭一宪,邵焕彬(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工程技术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1)摘要:随着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的加深,开采难度逐步加大,常规注水开发条件下地质储量不能经济有效的动用,利用CO2驱油提高采收率已成为研究焦点之一。

2009年中国石化针对腰英台油田特低渗透油藏特征,在腰西区块DB33井区开展了CO2驱油开发试验。

采用“CO2循环预冷,注入泵前喂液增压,泵后CO2换热升温”的液相注入工艺技术。

从运行效果来看,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配注井的注入量、压力、温度等各项指标正常,证明采用液态泵注工艺能满足CO2驱油提高采收率的要求。

关键词:腰英台油田;CO2驱油试验;泵注工艺;采收率中图分类号:TE357.7文献标识码:ACO2flooding surface injection technology of Yaoyingtai oilfieldXu Yinxiang,Peng Yixian and Shao Huanbin(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East China Petroleum Bureau,SINOPEC,Nanjing,Jiangsu210031,China)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ydrocarbon resources,exploitation become more difficult.Geological reserves under the conventional water flooding development conditions can not be used effectively.As a result,using CO2flooding to improve oil recove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search focuses.In2009,CO2flooding development experiment had been done in west Yao area DB33block because of the low permeability of Yaoyingtai oilfield.This experiment applied the technology of CO2circulation pre-cooling,boosting before injection,and CO2heat exchange and temperature rise after pumping.The effect of operation proved that the operation system is safe and stable,the well injection quantity,injection pressure,temperature index are normal,and the liquid pump injection proces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mproving oil recovery by CO2flooding.Key words:Yaoyingtai oilfield,CO2flooding test,pump injection process,recovery腰英台油田为低孔特低渗透油藏,油井自然产能低,采油速度低,地层压力下降快,采收率仅9.9%。

稠油热采及水平井注汽

稠油热采及水平井注汽

中国石油
3.稠油开采技术状况
(8)化学吞吐
向稠油油藏中注入化学药剂即吞吐液,通过吞吐液在油层中分
散,将稠油乳化成为水包油乳状液,改变稠油的流动性,提高地层
渗透率,增加原油的流动能力。
(9)磁降凝降粘技术
当原油通过磁场时,诱导磁距的产生破坏了石蜡分子结晶时的定
向排列,破坏和延长蜡晶的生成,起到防蜡降凝的作用。同时,磁化 作用破坏了原油各烃类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分子间的聚合力减弱,从
而使原油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
中国石油
3.稠油开采技术状况
(10)超声油采油技术
通过声波处理生产油井、注水井的近井地带。使地层中流体 的物性及流态发生变化,改善井底近井地带的流通条件及渗透性。
(11)地震采油技术
①震动可以降低原油粘度机械波使孔隙里的原油连续不断地受
到拉伸和压缩,破坏了原油的流变结构,使原油粘度降低。
降凝机理
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当油井出油温度降低到某值,蜡晶刚形
成时,可阻止蜡晶分子集合体间相互粘接,防止生成连续的结晶网, 降低高凝稠油的凝点,有利于油蜡水分子集合体通过岩石孔隙。
中国石油
3.稠油开采技术状况
(5)冷采技术
①大量出砂形成“蚯蚓洞网络”, 储层孔隙度从30% 提高到 50% 以上, 渗透率提高几十倍, 极大地提高了稠油在油层中的渗流 能力。 ②出砂冷采井中的稠油通常都溶解一定量的天然气。当压力不 断下降时, 气泡不断变大。这时, 这些气泡形成一个“内部驱动 力”, 驱动砂浆由地层向井筒流动。使原油密度变得很低,从而使 粘度很大的稠油得以流动。 ③由于油层中产出大量砂粒, 使油层本身的强度降低,在上履 地层的作用下,油层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压实作用,使孔隙压力升高,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原理及应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原理及应用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原理及应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Gas-Assisted Injection Molding, GAIM)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得到了完善并实现了商品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一项成功的技术,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该技术主要被应用在家电、汽车、家具、日常用品、办公用品等加工领域中。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工艺过程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工艺过程是:先向模具型腔中注入塑料熔体,再向塑料熔体中注入压缩气体。

借助气体的作用,推动塑料熔体充填到模具型腔的各个部分,使塑件最后形成中空断面而保持完整外形。

在成型后的制品中,由气体形成的中空部分被称为气道。

由于具有廉价、易得且不与塑料熔体发生反应的优点,因此一般所使用的压缩气体为氮气。

气体辅助注塑成型周期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塑料充模阶段这一阶段与普通注塑成型基本相同,只是普通注塑成型时塑料熔体是充满整个型腔,而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时塑料熔体只充满局部型腔,其余部分要靠气体补充。

(2)切换延迟阶段这一阶段是塑料熔体注射结束到气体注射开始时的时间,这一阶段非常短暂。

(3)气体注射阶段此阶段是从气体开始注射至整个型腔被充满的时间,这一阶段也比较短,但对制品质量的影响极为重要,如控制不好,会产生空穴、吹穿、注射不足和气体向较薄的部分渗透等缺陷。

(4)保压阶段熔体内气体压力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使气体在塑料内部继续穿透,以补偿塑料冷却引起的收缩(5)气体释放阶段使气体入口压力降到零。

(6)冷却开模阶段将制品冷却到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后开模取出制品。

根据具体工艺过程的不同,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可分为标准成型法、副腔成型法、熔体回流法和活动型芯法四种。

1、标准成型法标准成型法是先向模具型腔中注入经准确计量的塑料熔体(如图1a所示),再通过浇口和流道注入压缩气体。

气体在型腔中塑料熔体的包围下沿阻力最小的方向扩散前进,对塑料熔体进行穿透和排空(如图1b所示),最后推动塑料熔体充满整个模具型腔并进行保压冷却(如图1c所示),待塑料制品冷却到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后,开模将其顶出(如图1d所示)。

天然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工艺技术

天然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工艺技术

天然地下储气库注采气工艺技术2.中原油田储气库管理中心3.中原油田培训中心摘要:地下储气库是输气管道的配套工程,用于满足季节调峰及管网事故应急。

通过深入分析地下储气库注采气运行特点及上下游调峰需求,结合气藏气体性质特征、气库工作参数和榆济管网工艺现状,研究形成适合中原地区枯竭气藏储气库的配套注采气工艺技术。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压缩机;三甘醇脱水;脱烃;管柱;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地下储气库具有安全可靠、存储量大及运行成本低等优势,是干线输气管网重要的配套部分。

储气库主要用于季节调峰及突发事件应急供气,保障输气管道安全、平稳输气。

一、地面工艺流程在注气期间,来气由分输站输送至储气库注采站,经计量、分离、过滤和增压后,通过注采阀组、单井管线及采气树注人气井。

在采气期间,气井来气经单井管线、注采阀组、生产分离器、三甘醇脱水、丙烷脱烃、气体性质分析及超声波计量,再经输气管道。

注气工艺1、注气工艺流程储气库注气初期压力较低,随注气量的增加压力持续升高,注气期末注采井井口压力为24.0 MPa,地层压力达到上限工作压力[]。

注气量随着时间不同而变化,季节调峰期目标市场的最大注气量是8 月,为 167 x 104 m3/d,最小注气量是4 月,为 92 x 104 m3/d,因此注气系统设计规模为200 x l04 m3/d2、压缩机组参数注气压缩机是地下储气库的最关键设备,而压缩机工作参数选择的是否合理,关系到储气库的长期运行效率。

举例:根据榆林一济南输气管道输气压力计算,文 9 6 储气库注采站进站压力为5.91 ~6. 05 MPa,压缩机进气压力设计点为6.0MPa,允许波动范围5.0~ 7.0 MPa。

储气库的实际工作状况要求配套压缩机进口压力及排量范围要宽,以满足调峰量的要求,保证输气管线高效运行。

同时,考虑到储气库周期运行的特点,合理设计分配压缩机的1 级和2 级压缩比,满足在进气压力低时2 级出口温度不超规定,在进气压力高时一级负载不超过要求,在设计点时运行效率最高。

注吹成型工艺的优势及技术特点

注吹成型工艺的优势及技术特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注吹成型工艺的优势及技术特点
注吹成型工艺近年来发展很快,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及化工等行业的包装瓶生产方面均有应用。

注塑吹塑是一种用注塑和吹塑成型相结合生产中空制品的一种成型方
法,是从一个注射阶段转到一个吹塑阶段的成型过程。

它先是用注塑机成型型坯,然后将型芯连同型坯从凹模中拔出,转入吹塑成型模体内,最后吹入压缩空气使之冷却成型。

全自动注→吹中空成型机采用注射吹塑工艺一次成型中空容器的吹瓶机,能生产具有高瓶颈精度高档容器。

此种注吹成型工艺有下列优点:
(1)不出飞边,树脂的成品率高,完全没有必要做出修整工作。

(2)型坯采用注塑成型后,重量偏差很小。

(3)在制品上无接缝,型坯有封闭的底部,所以强度较好。

(4)口部尺寸精度高,且口部的壁厚可以随意调整,特别适合带有
螺纹瓶口的制品。

(5)可以一次注塑多个制品,生产效率高。

(6)注塑材料广泛,可注塑PVC、PET、PAN、PP、PE等。

主要技术特点:
1、瓶颈采用高压注射成型,瓶口、瓶颈及其上面的螺纹精度高,制
品规格统一,外表光洁。

2、合模和开模采用快→慢运动,高压锁模采用蓄能器直压龅保压,
生产率高。

3、水平三工位回转装置,回转工作台大,一模多腔成型,生产率高。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心配汽工作筒
配汽阀及投捞工具
现场应用100多井次, 施工成功率100%。
3.注汽管柱设计
井筒隔热与注汽工艺设计软件
3.注汽管柱设计
蒸汽驱系统优化设计软件
双管注汽技术计算软件
4.注汽井口
主要技术指标: 额定工作压力: 14 MPa 强度试验压力: 28 MPa 适用温度: 连接方式: 执行标准:
锅炉出口干度 ≥75%
井口入口干度 ≥70%
等干度分配器
该工艺较蒸汽吞吐增加了地面等干度分 配器和蒸汽驱长效隔热以及蒸汽驱分层注汽 工艺,注汽管柱采用单层注汽管柱或分层注 汽管柱。
井底干度≥50% 井底干度≥50%
该工艺已在150个汽驱井组应用。
单层注汽 分层注汽
2.蒸汽驱注汽工艺——等干度分配技术
Y441强制解封汽驱封隔器
泄压式高温长效汽驱密封器
压力补偿式隔热型汽驱伸缩管
隔热管接箍密封器
2.蒸汽驱注汽工艺——分层注汽技术
4 1/2"真空隔热管 隔热管接箍(配接箍密封器) 真空隔热管 1.9"无接箍油管 Ss76-150汽驱伸缩管
压力补偿式隔热封汽驱封隔器 多级长效分层汽驱密封器 油层 安全接头 +分层汽驱层间密封器 偏心式分层汽驱配汽装置
≤ 337

法兰 SY/T5328-1996
KR14-337热采井口
(一)注汽工艺技术
4.注汽井口
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压力: 21 MPa 强度试验压力: 42 MPa
适用温度:
连接方式: 执行标准:
≤ 370 ℃
法兰 SY/T5328-1996
KR21-370热采井口
注汽工艺技术简介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方式主要有蒸汽吞吐、蒸汽驱,配有 23t、11t、9.2t固定式和活动式三种蒸汽发生器共 300余台,年注汽能 力近3000万吨。对应以下两种热注模式。
常规注汽技术
蒸汽吞吐注汽
工艺技术
常规井分层注汽技术 特殊井分层注汽技术 水平井多点注汽技术
蒸汽驱注汽 工艺技术
多级长效密封器 Y441汽驱封隔器 上层筛管 插入式对接器 内伸缩管密封盒 层间密封器 伸缩内管
油层
偏心投捞式分注管柱图
偏心式分层汽驱配汽装置
同心管分层注汽管柱图
耐温350℃、耐压17MPa、寿命3年以上 液压座封、上提分级强制解封 偏心配器筒可实现3层分层配汽 投捞工具性能安全可靠 设计软件预测配汽量误差在±5%以内
1.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常规井分层注汽工艺
隔热管
伸缩管 隔热管
伸缩管
密封器 油层
封隔器 自动配汽阀 油层 油 层 油层 油层
油 层
配汽器
油 层
油层
油层
油 层
定量分层注汽管柱
预设分层配汽管柱
自动分层配汽管柱
1.蒸汽吞吐注汽工艺——特殊井分层注汽工艺
出砂井分层注汽管柱
侧钻井分层配汽管柱
侧钻井选层注汽管柱
蒸汽等干度分配技术 蒸汽驱长效隔热注汽工艺技术 蒸汽驱分层汽驱工艺技术
1.蒸汽吞吐注汽工艺——常规注汽工艺
锅炉出口干度 ≥75%
井口入口干度 ≥70%
干度损失5%~10%/km
真空隔热管的导热系数 为0.007W/m℃,干度 损失小于20%/km
年注汽在5800井次以上。
井底干度≥50%
(一)注汽工艺技术
(一)注汽工艺技术
1.蒸汽吞吐注汽工艺——水平井多点注汽工艺
针对笼统注汽条件下水平井段吸汽不均的情况,在水平井段的注
汽管柱上增设多个注汽阀,通过注汽阀在注汽过程中对水平井段同 时作用,达到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的目的。
笼统注汽管柱
均匀注汽管柱
均匀注汽程度达到85%以上
2.蒸汽驱注汽工艺
干度损失5%~10%/km
可同时对1~4口井蒸汽流量进 行等干度分配。 计量范围4~20t/h,误差小于 ±5%。
2.蒸汽驱注汽工艺——长效隔热技术
真空隔热油管 隔热管接箍密封器
该技术在1000m井深蒸汽干度达到50%以上,
长效隔热效果显著。
注 汽 管 柱
压力补偿式隔热 型汽驱伸缩管
泄压式高温 长效汽驱密 封器 Y441强制解封 汽驱封隔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