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系数计算

合集下载

雨水管道的设计计算

雨水管道的设计计算

地面种类
ψ
各种屋面、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0.90
大块石铺砌路面和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0.60
级配碎石路面
0.45
干砌砖石和碎石路面
0.40
非铺砌地面
0.30
公园或绿地
0.15
1.2 雨水管道的设计
尽量利用池塘、 河浜受纳地面径 流,最大限度地 减少雨水管道的 设置。
利用地形, 就近排放 地面水体, 降低造价。
平坦地区:为避免干沟埋深过 大,增加造价,干沟应设在流域 的中部,以减少两侧支沟长度。
陡坡地区:为避免因沟道坡度太陡, 设跌水窨井等特殊构筑物,使干沟与 等高线斜交,以适当减少干沟坡度。
雨水沟系常沿道路铺设, 设在道路中线的一侧,与道路 相平行,尽量在快车道以外。
雨水口的设置位置,要 配合道路边沟,在道路交叉 口处,雨水不应漫过路面。
设计降雨历时:以排水面积中最远的一点到集水 点的雨水流行时间作为设计降雨历时。
t t1 t2
t2
l 60 v
(min)
式中: t——设计降雨历时(排水面积的集水时间),min;
t1——地面积水时间,min; t2——在管道中流行的时间,min; l——集中点上游各沟段的长度,m;
v——相应各管段的设计流速,m/s。
步骤5:根据各管段的假定流速,算出集流时间t,比流量q0, 设计流量qv,而后从水力学算图上选定管径D与坡度I,并确定相 应的流速v,当所确定的流速v与假定流速有出入时,再调假定 流速并进行重新计算,最终使假定流速与确定的流速两者一致
步骤6:计算各管底高程,并填入表格
雨水管道平面图的绘制
规划阶段
雨水管道水力学设计的准则
管道按满流设计,明沟应留超高,不小于0.2m。 最小设计流速为0.75m/s,明沟为0.4 m/s。 管道可不考虑最大流速,明沟的最大流速按下页表采用。 最小管径300mm,最小坡度0.003;雨水口连接管管径 200mm,最小坡度0.01。 雨水沟道流速公式。 管段衔接一般用管顶平接,当条件不利时也可用管底平接。 最小覆土厚度,在车行道下时,一般不小于0.7m,基础应 设在冰冻线以下。 在直线管段上窨井的最大间距见下表。

2020年径流量与径流系数

2020年径流量与径流系数

作者:旧在几作品编号: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4000022时间:2020.12.13径流量与径流系数径流系数径流系数,一定地区任意时段内径流量(或得流总量)与同时段内相应的降水量之比值。

以小数或百分数计。

径流系数(runoff coefficient),一定地区任意时段内径流量(或径流总量)与同时段内相应的降水量之比值。

以小数或百分数计。

即:径流系数=径流量/降水量在干旱地区,径流系数小,甚至趋近于零;在湿润地区较大,径流系数同所取时段不同分别称为次径流系数、洪峰径流系数、月径流系数、年径流系数和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runoff coefficient)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径流量(毫米)与降雨量(毫米)的比值,是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深度y(或径流总量W)与同时段内的降水深度x(或降水总量)的比值。

径流系数说明在降水量中有多少水变成了径流,它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径流的影响。

其计算公式为a=y/x。

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降水量(P)的比值称为径流系数,以小数或百分数计,表示降水量中形成径流的比例,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

径流系数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计算式为:α=R/P,式中α为径流系数,R为径流深度,P为降水深度。

α值变化于0~1之间,湿润地区α值大,干旱地区α值小。

我国台湾地区河流年平均径流系数>0.7,表明径流十分丰富;径流贫乏的海滦河平原,年平均径流系数仅有0.1。

根据计算时段的不同,可分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年平均径流系数和洪水径流系数等。

径流系数综合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

径流量中文名称:径流量英文名称:runoff定义:为时段流量,可分地面径流、地下径流两种。

表示径流大小的方式有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径流模数等。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径流量在水文上有时指流量,有时指径流总量。

正确区分两个水库系数(库容系数、径流系数)

正确区分两个水库系数(库容系数、径流系数)

正确区分两个水库系数
1库容系数:
库容系数(β)为兴利库容(调节库容W调)与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W来)的比值,β值代表水库兴利库容的调节能力,β值大代表水库兴利库容的调节能力强;β值小代表水库兴利库容的调节能力弱。

用β值划分,共分为:多年调节水库;年调节水库;季调节水库;日调节水库。

β=W调/W来
β—库容系数
W调—兴利库容(调节库容),万m3
W来—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万m3
多年调节水库:β=0.3~0.35 不完全多年调节
β≧0.35 完全多年调节
年调节水库:β=0.2~0.25 不完全年调节
β=0.25~0.35 完全年调节
季调节水库:β=0.025~0.2 不完全季调节
β=0.2~0.25完全季调节
日调节水库:调节库容达到设计日平均来水量的30﹪~50﹪
或:调节库容=设计枯水年枯水期日平均流量×10小时的秒数
2径流调节系数:
水库调蓄后相当于某一设计保证率的枯水时段放泄的平均流量(称调节流量Q调)与天然入库的多年平均流量(Q0)的比值(α),α=Q调/Q0,α简称“调节系数”。

调节系数是表示径流调节程度的相对指标,调节系数大,表示调节程度高,反之则低。

为不变值。

对固定供水,调节流量Q

指设计枯水段的发电平均流量。

对发电变动供水,调节流量Q

对灌溉变动供水,调节流量Q
指设计枯水段灌溉供水的平均流量。


扣除蒸发、渗漏、结冰等损失后的调节流量计算所得的α为净调节系数,不扣除损失调节流量计算所得的α则为毛调节系数,通常系指毛调节系数。

雨水流量计算公式(含北京市暴雨计算公式)

雨水流量计算公式(含北京市暴雨计算公式)

雨水流量计算公式(含北京市暴雨计算公式)在水文学中,雨水流量计算是用于估算暴雨期间径流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计算雨水流量,可以评估洪水的规模和可能引发的灾害,为防洪防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雨水流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并详细介绍北京市暴雨计算公式。

一、雨水流量计算的基本原理雨水流量指的是洪水期间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水流量,通常以立方米每秒(m³/s)作为单位。

计算雨水流量需要考虑降雨强度、径流系数和流域面积等因素。

1. 降雨强度降雨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通常以毫米每小时(mm/h)作为单位。

降雨强度的大小与降雨的时间、面积和强度有关。

在雨水流量计算中,一般使用规模较大、强度较高的暴雨降雨数据进行计算。

2. 径流系数径流系数是指在一定的降雨条件下,流域径流量与总降雨量的比值。

径流系数反映了降雨径流产生的程度,是衡量流域水文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径流系数的大小受到流域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

3. 流域面积流域面积是指雨水流量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降雨流域的总面积大小。

流域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雨水流量的大小,通常使用平方千米(km²)作为单位。

二、北京市暴雨计算公式北京市位于北方地区,夏季暴雨频繁,洪水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为了科学合理地估算暴雨期间的雨水流量,北京市制定了一套适用的暴雨计算公式。

北京市暴雨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部分:暴雨历时和暴雨强度计算。

1. 暴雨历时计算暴雨历时是指暴雨开始至结束的总时间。

根据北京市的统计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暴雨历时通常为4小时,既适用于一般暴雨情况下的计算。

2. 暴雨强度计算暴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通常以毫米每小时(mm/h)作为单位。

北京市暴雨计算公式根据历史观测数据和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小时暴雨强度的计算公式。

以下是北京市暴雨计算公式的示例:- 1小时暴雨强度计算公式:I = 2.23 * (A/B)^1/3- 2小时暴雨强度计算公式:I = 1.59 * (A/B)^1/3- 3小时暴雨强度计算公式:I = 1.39 * (A/B)^1/3其中,I表示暴雨强度,单位为mm/h;A表示流域面积,单位为km²;B表示径流系数。

流域径流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

流域径流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

流域地表径流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摘要:径流系数是描述降雨和径流关系的重要参数 ,在雨洪控制利用系统的理论研究、 规划、 设计计算中应用广泛 ,在流域或区域的雨水径流总量、 径流峰流量、 流量过程线以及非点源污染物总量、 各设施规模的计算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径流系数有着不同的含义,其相应的统计计算方法、适用条件、应用目的和取值不尽相同。

而且要获得流域的径流系数通常是比较困难的,在一些特殊流域基本上很难获得能满足要求的径流实测资料,尤其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计算中实测数据资料往往相当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利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去满足工程建设对水文数据的需求。

本文综合了大量的数据以及列举了多个例子,详细地介绍了不同情况下径流系数的推求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总结提出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心得。

关键词:流域 径流量 降雨量 径流系数一 引言流域径流系数是指同一流域面积、同一时段内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计算式为:α=R/P ,式中α为径流系数,R 为径流深度,P 为降水深度。

α值变化于0~1之间,湿润地区α值大,干旱地区α值小。

我国台湾地区河流年平均径流系数>0.7,表明径流十分丰富;径流贫乏的海滦河平原,年平均径流系数仅有0.1。

根据计算时段的不同,可分为瞬时雨量径流系数、雨量径流系数、年径流系数、多年平均径流系数等。

径流系数综合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

瞬时雨量径流系数是指某一特定的流域或汇水面上 ,降雨期间随时间变化的径流厚度和降雨厚度之间的瞬时变化关系 ,是一个动态的变量 ,这个意义上的径流系数就是瞬时雨量径流系数。

雨量径流系数是指降雨时 ,在某一汇水面上产生的径流量 (厚度 )和降雨量 (厚度 )的比值 ,一般用于估计一场降雨在某一汇水区域内单位面积产生的平均径流厚度。

年径流系数和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反映了流域降雨厚度和径流厚度长时间的关系 ,是一个累积结果。

水力学常用计算公式

水力学常用计算公式

1、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 Q=Aν=AC Ri C=n 1R y (一般计算公式)C=n 1R 61(称曼宁公式) 2、渡槽进口尺寸(明渠均匀流)z :渡槽进口的水位降(进出口水位差)ε:渡槽进口侧向收缩系数,一般ε=0.8~0.9b :渡槽的宽度(米)h :渡槽的过水深度(米)φ:流速系数φ=0.8~0.953、倒虹吸计算公式: Q=mA z g 2(m 3/秒)4、跌水计算公式:5、流量计算公式:Q=Aν式中Q ——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m 3/s ;ν——通过该断面的流速,m /hA ——过水断面的面积,m 2。

6、溢洪道计算1)进口不设闸门的正流式开敞溢洪道(1)淹没出流:Q =εσMBH 23=侧向收缩系数×淹没系数×流量系数×溢洪道堰顶泄流长度×溢洪水深23(2)实用堰出流:Q=εMBH 23=侧向收缩系数×流量系数×溢洪道堰顶泄流长度×溢洪水深232)进口装有闸门控制的溢洪道(1)开敞式溢洪道。

Q =εσMBH 23=侧向收缩系数×淹没系数×流量系数×溢洪道堰顶泄流长度×溢洪水深23(2)孔口自由出流计算公式为 Q=MωH=堰顶闸门自由式孔流的流量系数×闸孔过水断面面积×H 其中:ω=be7、放水涵管(洞)出流计算1)、无压管流 Q=μA 02gH=流量系数×放水孔口断面面积×02gH2)、有压管流Q =μA 02gH=流量系数×放水孔口断面面积×02gH8、测流堰的流量计算——薄壁堰测流的计算1)三角形薄壁测流堰,其中θ=90°,即自由出流:Q =1.4H 25或Q =1.343H 2.47(2-15)淹没出流:Q =(1.4H 25)σ(2-16)淹没系数:σ=2)13.0(756.0--Hh n +0.145(2-17) 2)梯形薄壁测流堰,其中θ应满足tanθ=41,以及b >3H ,即 自由出流:Q =0.42b g 2H 23=1.86bH 23(2-18)淹没出流:Q =(1.86bH 23)σ(2-19)淹没系数:σ=2(23.1)Hh n --0.127(2-20) 9、水力发电出力计算N=9.81HQη式中N ——发电机出力,kW ;H ——发电毛水头,m ,为水库上游水位与发电尾水位之差,即H=Z 上-Z 下; Q ——发电流量,m 3/s ;η——发电的综合效率系数(包括发电输水管的水头损失因素和发电机组效率系数),小型水库发电一般为0.6—0.7。

水文计算复习题

水文计算复习题

水文计算复习题水文计算复习题水文计算是水资源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水文数据的处理、水文过程的分析和水文参数的计算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典型的水文计算复习题,来回顾一下水文计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一、降雨量计算题1. 已知某地区一天的降雨量观测数据如下:8:00-9:00 10mm,9:00-10:0015mm,10:00-11:00 12mm,11:00-12:00 8mm,12:00-13:00 5mm。

请计算该地区这一天的总降雨量。

解答:将各个时段的降雨量相加即可得到总降雨量。

总降雨量=10mm+15mm+12mm+8mm+5mm=50mm。

2. 已知某地区一小时的降雨量观测数据如下:0-10分钟 2mm,10-20分钟3mm,20-30分钟 4mm,30-40分钟 5mm,40-50分钟 6mm,50-60分钟7mm。

请计算该地区这一小时的总降雨量。

解答:将各个时间段的降雨量相加即可得到总降雨量。

总降雨量=2mm+3mm+4mm+5mm+6mm+7mm=27mm。

二、径流计算题1. 已知某地区一次降雨事件的降雨量为50mm,流域面积为100km²,蒸发量为10mm,地下水补给量为5mm。

请计算该次降雨事件的净雨量和径流量。

解答:净雨量=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补给量=50mm-10mm-5mm=35mm。

径流量=净雨量×流域面积=35mm×100km²=3500m³。

2. 已知某地区一次降雨事件的净雨量为40mm,流域面积为200km²,蒸发量为15mm,地下水补给量为10mm。

请计算该次降雨事件的总降雨量和径流系数。

解答:总降雨量=净雨量+蒸发量+地下水补给量=40mm+15mm+10mm=65mm。

径流系数=径流量/总降雨量=净雨量×流域面积/总降雨量=40mm×200km²/65mm=123.08。

最新径流系数取值-经验总结整理

最新径流系数取值-经验总结整理

径流系数-定义任意时段内径流深度R与同时段内降水深度P之比。

用符号a 表示,即α=R/P,式中:a为径流系数;R为径流深度,mm;P为降水深度mm。

延伸含义:(1)地表径流系数,是指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深度(或径流总量)与同一时段内的降水深度(或降水总量)的比值。

径流系数说明了降水量转化为径流量的比例,它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

(2)径流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互相转化。

(3)水文学中常用的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水文地质学中有时也采用相应的特征值来表征地下径流。

影响因素:径流系数主要受集水区的地形、流域特性因子、平均坡度、地表植被情况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

径流系数越大则代表降雨较不易被土壤吸收,亦即会增加排水沟渠的负荷。

地区差异:径流系数的地区差异:α值变化于0~1之间,湿润地区α值大,干旱地区α值小。

我国台湾地区河流年平均径流系数>0.7,表明径流十分丰富;径流贫乏的海滦河平原,年平均径流系数仅有0.1。

根据计算时段的不同,可分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年平均径流系数和洪水径流系数等。

径流系数综合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

设计取值: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2009版)中4.9.6规定,给排水设计中雨水设计径流系数取值可按下表(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屋面、地面种类径流系数Ψ屋面0.90~1.00混凝土和沥青路面0.90块石路面0.60级配碎石路面0.45干砖及碎石路面0.40非铺砌路面0.30公园绿地0.15各种汇水面积的综合径流系数应加权平均计算。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3.2.2规定,给排水设计中雨水设计径流系数取值可按下表(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地面种类Ψ各种屋面、混凝土或沥青路面0.85~0.95 大块石铺砌路面或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0.55~0.65路面级配碎石路面0.40~0.50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0.35~0.40非铺砌土路面0.25~0.35公园或绿地0.10~0.20 综合径流系数见下表:区域情况Ψ城市建筑密集区0.60~0.85城市建筑较密集区0.45~0.6城市建筑稀疏区0.20~0.45综合径流系数计算过程如下:(加权计算)综合径流系数=不同下垫面类型(地表径流系数)*不同下垫面的面积/汇水区总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频率的模比系数即Kp值查询
汇流参m表
,如大于150mm
降雨历时为24小时的迳流Array 1、优点:本方法计算公式为简化小流域推理公式,计算结果与原型公式比较,产生的
应用方便。

2、使用说明:输入流域面积F、干流长度L、河道平均坡降J、暴雨递减指数时24小时的降雨迳流系数а24,即可自算出相应频率的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

3、汇流表2中查取。

4、先取n=n1(τ≤1),求出一个洪峰流量Q p和τ,当计算的τ≤1时,洪设τ≤1,算出的τ>1,再设τ>1,计算出τ>1时,可取n=(n1+n2)/2,再进行计算。

I12
数即Kp值查询表(Cs=3.5Cv)
汇流参数m表
70~150mm,如大于150mm时m值略有减小,小于70mm时m值略有增加。

Ф=L/J(1/3)
为24小时的迳流系数
结果与原型公式比较,产生的误差最大不超过百分之一,可直接求解,省去联解过程,道平均坡降J、暴雨递减指数n、n1、n2、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均值H24、模比系数K P和历量和洪水总量。

3、汇流参数m和历时24小时的降雨迳流系数а24值,均可从表1、τ,当计算的τ≤1时,洪峰流量Q p即为所求。

如τ>1,则应取n=n2重新计算。

当取n=(n1+n2)/2,再进行计算。

5、tc>24时D8中的u值为D11中的值,洪峰流量结果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