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花开——我校的“儿童诗读写”微课程
幼儿园紫藤花课程故事

幼儿园紫藤花课程故事
幼儿园紫藤花课程故事:
在美丽的紫藤花盛开的春天,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开始了一门特别的课程——紫藤花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让小朋友们了解紫藤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以及如何保护和欣赏它们。
首先,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紫藤花的特点。
紫藤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有着紫色的花瓣和长长的花柄。
它们通常在春天盛开,而且非常脆弱,需要小心保护和欣赏。
接下来,老师向小朋友们展示了如何保护和欣赏紫藤花。
他们带领小朋友们去花园里采摘了一些紫藤花,并向他们解释了如何正确地将它们放在花瓶里,如何给它们浇水和施肥,以及如何欣赏它们的美丽。
在课程的最后,小朋友们参与了一项特别的活动,即制作自己的紫藤花艺术品。
他们用自己的手绘画和手工制作了各种有趣的紫藤花艺术品,如紫藤花裙子、紫藤花帽子和紫藤花篮子等。
整个课程在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他们不仅学到了有关紫藤花的知识,还体验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
这门课程不仅让小朋友们增长了知识,还让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和艺术创作的乐趣。
【四年级】紫藤花开

【四年级】紫藤花开春天来了,紫藤花开了。
它们盛开的紫色花朵,如同一团团浓密的云彩,挂满了墙壁和树枝,散发着浓浓的花香,吸引了一群又一群的蝴蝶和蜜蜂,有些甚至把花围绕得密不透风。
清风拂过,花瓣轻轻飘落,宛如雪花般美丽动人,真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紫藤花原产于中国,它是一种既美观又具有观赏价值的藤本植物。
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它们便恣意地开放,一根根青藤上挂满了一朵朵精致的花朵,甚至有时候树叶都被花朵遮盖得密不透风。
紫藤花与绿色的青藤搭配在一起,构成了一道极具魅力的自然画卷,非常让人赏心悦目。
每年春天,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前来观赏紫藤花。
他们纷纷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或是静静地走在花丛中,感受那浓郁的花香。
还有一些青年男女,或牵手或拥抱,倚在花丛中,尽情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紫藤花在中国已经有着悠久的栽培史,总有一种神秘的魔力在吸引着人们。
每当看到它们盛开的时候,我就会被它们的美所吸引,忍不住要去仔细观察,感受清新的空气和浓厚的花香。
我总是想知道,紫藤花能够如此盛开,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奥秘。
有一次放学后,我趁着天色尚早,来到了学校的一角。
那里有一片绿树成荫的地方,正是紫藤花的最佳生长环境。
我在一棵花架下坐下,好奇地打量这盛开的紫藤花。
紫藤花如同一张大网,把花架包裹得密不透风。
它们的花朵呈现着淡紫色,中央是深紫色的斑点,非常好看。
在微风的吹拂下,花朵摇曳得轻盈灵动,仿佛在和微风轻声诉说美丽的故事。
阳光照射在花朵上,让它们显得更加妖娆动人,心中隐隐有一种说不出的悸动。
我仔细地观察着花朵每一个细节,发现花瓣上布满了细小的毛毛,散发着淡淡的花香。
叶片也是细密的,营养透亮,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自然的美,让人感到醉心。
想必是花儿心中有着美好的祝愿和美好的憧憬,所以它们便能够如此盛开。
我猜测它必然是依靠着阳光和土壤中的养分才能够如此茂盛。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紫藤花便会从地下慢慢地生长出来。
校园的紫藤花开了_小学作文

校园的紫藤花开了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校园的紫藤花开了,感谢您的阅读!
点评老师:
点评内容:文章开头以赞美紫藤花的诗歌引入,很恰当,同时也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真的不错。
紧接着,小作者以清新活泼的语言对校园的紫藤花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而且小作者还从远近的不同视角写出紫藤花的美丽,同时结合紫藤花的颜色、形状、香味特征,给读者展示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更值得注意的是,小作者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使得文章情趣盎然。
希望小作者继续以这样的敏锐目光关注身边的事物,进而写出更加优美的文章。
紫藤花下守望诗意童年

紫藤花下守望诗意童年作者:韩燕清来源:《中国德育》2013年第03期儿童拥有诗的天性,每一个儿童都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诗。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以“共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成就每个人”为办学理念,全方位构建基于儿童诗的“诗意校园文化”,培育有诗性气质的学生和教师。
营造诗意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传播诗意文化的重要场所。
学校于2010年搬迁时,在新校园的建设中移植了承续学校历史的心灵景观—紫藤长廊,并将“诗意栖居”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校园建筑、主题景观和校园环境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中,着力打造“诗意校园文化”。
我们按照建筑的功能,及其服务对象的特点将学校的几栋教学楼和综合楼分别命名为“明德楼”“行知楼”“文心楼”和“博雅楼”,又把校园内的五处主题景观分别命名为“诗源”“意林”“栖心”“云居”和“紫藤花下”,整体营造“诗意栖居”的校园氛围。
在著名儿童诗人金波老师的倡议下,学校设立了“儿童诗典藏馆”,专门典藏中外著名儿童诗人的经典作品。
典藏馆的设立,让童诗教育的积淀更为深厚,让学校童诗的辐射范围更为广阔。
学校成立了“小霞儿童诗工作室”,专门负责管理童诗文化长廊。
在这条精心布置的长廊里,一篇篇“名诗欣赏”“学生童诗”“著名儿童诗人介绍”“校园小诗星”让每一面墙都散发着诗意。
孩子们通过美妙的诗句,书写着他们快乐的童年。
如二年级的小万写了一首《我》:我是一盘磁带/录下妈妈的叮嘱/一遍遍听不厌/录下爸爸的歌/一次次在心中播放/录下老师的希望/录下同学的祝愿。
又如三年级的小陶用诗的语言描绘了《妈妈》:感冒了/我搂着被子/被子也搂着我/我松开了手/被子还紧紧地裹着我/原来温暖的被子/是妈妈。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学生们也通过童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地震是个恶魔》《我们打通了黑暗—写给地震中获救的孩子》《别哭,好吗》……开设诗意的校本课程儿童诗的核心精神,即以纯真的童心来感知、想象和创造事物,在学校的课程文化建设中起着支点作用。
紫 藤 花 开

紫藤花开幼儿园操场边有一个长廊,春暖花开时爬满了紫藤。
早晨,紫藤花架下好不热闹,孩子们在一起玩耍。
突然,传来了争吵声:“老师说过要爱护树木!”“树会死掉的!”“你会摔跤的!”……我走了过去,原来是因为班上高兴小朋友要爬上紫藤树,去拿纸球发生了争执。
筱筱的纸球扔到了紫藤上,高兴急着抓住紫藤树杆往上爬,这时,其他的孩子也陆续围了过来。
我忙说:“别急,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取下来?”最会动脑筋的天添说“用棒挑下来吧!”用他的方法,细长的竹竿透过缠绕的枝条,捅一下纸球就掉下来了。
孩子们抬头看到这些无数条相互缠绕的枝条,孟子涵迫不及待地问“这是什么树呀?为什么会绕来绕去?”孩子们一下子议论开了。
这棵紫藤树在我入园工作起,就已经很繁茂了,紫藤的叶子密密的,往四面八方延伸,下面那并不太粗壮的根部支撑着无数条的枝条,孩子们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了兴趣,虽然植物的弯曲运动是很普遍的自然现象,但是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于是,我想那就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生成一节科学活动“植物的弯曲运动”。
我在黑板上,随机快速地画了大树、小草、小花……然后我的故事开始了:“有粒种子,它发芽了,长出了细细的茎,它太软了不能总往上长,它开始了它的弯曲运动……紧紧地缠绕上来,看着它们慢慢地爬上架子,它爬到了小花上,小草上,爬到了篱笆上……它的弯曲运动完成了吗?不还没呢。
在夜里的时候,它还会悄悄地进行。
”孩子们听得看得入神极了,我也觉得似乎很神奇。
孩子们议论着弯曲的,扭转的,依附于别的物体进行的植物,这就是弯弯绕绕的植物,所以除了在运动世界里,那在幼儿园里,是根本没有办法现场地看到这种运动的过程的,也无法理解,于是我又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攀缘植物。
我请幼儿欣赏PPT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幼儿边观察,我边提问:“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辫子’,这根‘辫子’又是怎样的呢?”为了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我请我们看了几幅图片,顿时,大家茅塞顿开。
一年级下册美术课外A班教案《紫藤花》

一年级下册美术课外A班教案《紫藤花》一. 教材分析《紫藤花》是一年级下册美术课外A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紫藤花的观察和描绘,掌握基本的线条和色彩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涵盖了紫藤花的基本形态、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紫藤花的美丽。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下册的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都在逐步发展中。
他们在上学期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对绘画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学生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点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紫藤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出紫藤花的细节和美感,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紫藤花的立体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紫藤花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紫藤花的图片、绘画教材、画纸、画笔、水彩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画笔、水彩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紫藤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紫藤花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紫藤花的基本知识,如紫藤花的生长环境、花期等,并讲解紫藤花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的指导,开始绘画紫藤花。
《紫藤花开》教学案例

《紫藤花开》教学案例作者:申艳艳来源:《天津教育·下》2021年第01期【摘要】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灵感,激发创作的热情。
紫藤花由于姿态优美、造型典雅,是众多画家笔下争相表现的题材,在写意花鸟画里颇具代表性。
【关键词】紫藤花开;中锋用笔;先压后提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3-0107-02【Abstract】Art comes from life and is higher than life. We do not lack beauty, but lack the eyes to discover beauty. We can find artistic inspiration from life and stimulate the passion for creation. Due to its graceful posture and elegant shape, the wisteria flower is a subject that many painters compete to express, and it is quite representative in freehand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s.【Keywords】Wisteria blossom; Center pen; Press first and then lift一、教材分析1.教学环境设施与课程建设。
《紫藤花开》是我校校本课程里写意国画的一节课,紫藤花由于姿态优美,造型典雅,是众多画家笔下争相表现的题材,在写意花鸟画里颇具有代表性。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会中锋用笔先压后提,侧锋用笔,落笔实行笔虚,用笔方法还可以迁移到花朵和叶子的画法上。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视频和写生视频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幼儿园社会活动《你好,紫藤花》中班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社会活动《你好,紫藤花》中班教案含反思(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托班教案、优质课件、节日课件、语言课件、科学课件、健康课件、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high-quality courseware, holiday courseware, language courseware, science courseware, health coursewar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社会活动《你好,紫藤花》中班教案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并关注身边的紫藤,知道她在我们的身边默默生长、默默开放,一直陪伴着我们;知道她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藤花开一一我校的“儿童诗读写”微课程
紫藤花开一一我校的“儿童诗读写”微课程
任丽芳
【故事引入】
故事一:周末,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儿子摘了一朵小雏菊插在我的背包上,我心中一暖,对他说:“宝贝,现在虽然是冬眠期,可是因为这朵花,我便拥有了整个春天。
”儿子兴奋地说:“妈妈,你说得多像一首诗啊!”我说:“对啊,那你把这首诗念一念吧!”于是这首《一朵小雏菊》便诞生了:我悄悄地/采一朵小雏菊/插在妈妈的背包上/妈妈笑了/搂着我说/现在虽然是冬眠期/但是因为这朵花/我便/拥有了整个春天
上二年级的儿子与我校2000多名学生一样,在儿童诗课程的日常熏陶下,对生活形成了“诗意”的敏感。
故事二:上周,我在本校三(2)班听一节语文课,课上学习的是《小稻秧脱险记》。
读完课文,有学生提议:“老师,我觉得可以把这篇童话故事编成一首儿
歌。
”“好啊!我们一起来试试!”老师积极响应。
接着,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编成了一首生动的儿歌:水稻田里真是吵/杂草稻秧抢营养 /稻秧脸黄气病倒/毛毛细雨天上飘/喷雾大夫来帮忙/伸张正义除杂草/稻秧迎风把舞跳/健康成长挺身笑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这种诗意的概括、诗意的对话、涛意的独白已经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学习形式,一首首诗在语文学习日常实践的土壤中不断生长出来。
一、儿童诗课程的架构
我校的儿童诗课程并非着意于培养小诗人,而是通过课程的陶冶呵护儿童的
灵性,感受母语的节律,表达个性的慧思。
2012年我校的儿童诗教材《紫藤花 开(低、中、高)》《儿童诗课程与教学简论》、教师儿童诗教学方法集《爱旅行 的耳朵》、学生儿童诗集《魔术铅笔》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标志着我校 儿童诗课程开发已经走向成熟 frtfi
飒 Kt
一 妒堀 岬好齐叫i!_+i 朋現
f 丹网耻年
叫玩韵敷字冷想的飪学
匸星聿祜 觉物壯比.奮曲的直诂川
单心・;1飞 常兀甘軾 爭$潇讪
円岸诲苗 牧佩tMB 的1TH JLFfia 杖盖的致献、枚风翌时标念 辛;新.率符卷昭B*申.诜任冬天樂巒戟,驀黠笔衢书的狀届年 4離从:;、:眩汕;吐;;■ 「新“隅或点飞降曾 <:<x L 的樹,爱夜去虫总盘
玄的馬■思把夏无it 进品包卑
必yta
琲充li 沖
匕書样眷盥性料冲国儿盘寿研轮性帮* 划SJLJ# 卿霁性学习津
KiJLit 辟届兖ft 第月 为保障儿童诗课程的有效落实,我们在儿童诗教学园地探索出了三大领域的 七种主要课型。
I *怖寰畀
At! Hit —'晶遽盧请
I M — MW A# *
<M>W ——AWWft
、儿童诗主题创作课
弓1甘代獲亭崗常事一 1胡M 直
需泉昨1 笨車・材——tttim ,•倉甯柞
射心rw ■ ft
另r H SE 農的見
h ftH'ic ——汴样龙
.丽罠股‘』
-——妄褥至审惓住 :.崔■创
fl-if
囂 «" St —— ®- 训就tlE
在以上七种主要课型中,最具特色的便是“主题创作课”。
下面以具体的课例来解读这种课型的教学逻辑。
比如,教学《小小种子》这一主题创作课时,老师先谈话引导学生说说对生活中“种子”的印象,然后出示例诗《花的种子》(作者:梁会成):花的种子/ 是梦想的信封/虽是小小的/在它里面/却埋藏着一个/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巨大的梦。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种子的梦是各种各样的呢?接下来,老师再出示生活中“种子”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诗性思考:小小种子/藏了故事/ (藏的是……的故事……)。
此时,引发学生从“种子”这一具象的事物出发,进行“形似”想象。
随后,教师继续出示例诗,激发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
如《青蛙妈妈种黑豆》(程楠):青蛙妈妈/种黑豆/种在池塘里/种在水沟里/不发芽/不开花/不结豆/结出一群小蝌蚪
《微笑》(成佳蝶):我把笑容种在妈妈心里/长出妈妈最甜最甜的回忆/我把笑容种在老师的眼睛里/长出老师最亮最亮的目光
这时,青蛙妈妈产的卵成了“种子”,笑容成了“种子”……此时,学生的思维已经从关注种子的外形深入到关注种子所寄托的“繁衍、希望、收获”等内
在精神意义的层面。
老师再相机出示《眼泪》:“我把眼泪/种在……/长出了……”就能激发起学生产生“神似”想象,学生思维就能实现从具象到抽象,从抽象再到形象象征的蜕变。
当学生的诗性思维已经处于活跃状态时,教师再趁势以大量的音、诗、画情境丰富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小鸟/把快乐歌/种到大树心里
老师/把祝福/种到我们眼里……
(沙滩上)种下脚印/会长出什么来呢
如果/我种一个笑话/会结出……
许多萤火虫/种进了我的梦里……
最后,学生在音乐、画面、诗句的激发下,迸发出创作的灵感,创作属于自己的“种子”故事。
试选几首学生课堂的诗作与大家共同欣赏:
《种子的故事》(高嘉烈):种子的故事很精彩/农夫看了/把它当宝贝/藏在泥土里面/土地偷偷读了/觉得真美妙/忍不住/把种子的故事让花朵/带给大家
《秘密》(姚远):(一)种子里面/藏了一棵大树/真的真的/这个秘密/ 只有泥土相信// (二)种子穿了件黑衣服/可心里/却是绿色的/等到春天的时候/她们要染绿山坡总结一下,主题创作课通常都会经历如下历程:导入话题、引发想象一一例诗引路、“形似”想象一一拓展思维、“神似”想象一一情境创作、评议修改。
三、儿童诗创作指导法
我们知道,在儿童诗教学中,读与写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儿童诗创作时,最关键的是能否激发学生产生新异的联想和想象。
下面举例说说几种联想和想象的指导方法,先说怎么指导学生进行联想:
1 •相似性联想
就如王宜振“蝴蝶是花儿,花儿是蝴蝶”的联想一样,指导学生写诗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形象”和“精神”相似的角度将两种看似无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弓I发学生的相似性联想。
如《灯和花》(薛雨如):一盏盏/花一样的灯/点满了街市/在迎接/元宵//一朵朵/灯一样的花/点满了大地/在迎接/春天
这首诗中,“花”和“灯”就是两个相似的意向。
要常常让学生进行这样的练习,比如出示如下一组词:“星星和萤火虫” “树叶和耳朵”“烟花和微笑”“妈妈和太阳”……让学生进行联想说话,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寻找大干世界中两种事物的关联性。
2•盆景式联想
台湾儿童诗人林焕彰有首名作《妹妹的红雨鞋》,将下着雨的天地比作鱼缸,将行走中的妹妹的红雨鞋比作了两条游动的金鱼。
这种将宏阔的意境化为微缩的景观式的联想方式是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的,因为儿童总是从身边亲切的事物出发形成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
一旦孩子能学会运用这种“化大为小”的方式来进行联想,其创作出的儿童诗必然是令人惊异的。
如《街道拉链》(薛雨如):左边一排商店/右边一排商店/街道拉链/把两排商店/紧紧扣起来//你瞧/左边商店开门/右边也开/右边商店亮灯/左边也亮//两边的商店/默契得也像/扣紧的拉链
学生在进行童诗创作时,教师要善于将离学生“远”的、“大”的事物与离学生“近”的、“小”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盆景式联想。
如:桥发卡、山路磁带、大海花灯.............
3•涟漪式联想
还有一种联想让学生的思维由近及远,由远及近,如涟漪一般层层荡漾开来,
使意象的内涵不断地拓展和深入。
如《接力比赛》(薛雨如):加油!/
加油! /操场上/小朋友在接力赛// 加油!/ 加油! /树林里/花和果
子在接力赛//——加油! /——加油! /在遥远的天际/春夏秋冬在接力赛像这样三段式扩展联想的方法也成为童诗写作常用的一种方式。
比如:《夏
天的脚丫》夏天踩到树上/树就密了/夏天踩到花上/花就……/夏天踩到藤上 /瓜就 /夏天踩到 / 就
总之,呵护儿童敏感和好奇的天性,启发他们进行更具诗性逻辑的联想和想
象,他们就会感受到世间万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达到“通灵”的境界。
正可谓:谁说天地有分界,世间万物皆通灵。
花开是满天的希望,花落是满地的祝福。
但愿紫藤花开,童诗满同,大地芬
芳!
(江苏省常州市新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