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各章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民法各章习题及答案

民法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民法概述一、填空1、公元六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前后对罗马法进行了整理,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律汇编,后世合称为《国法大全》,又称 < >,《国法大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颁布实施的民法是1929年至1930年间国民党政府陆续颁布的___________。

3、《中华人民##国民法通则》在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公布并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施行,共有_____章_____条。

4、中华人民##国民法调整___________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_____________和人身关系。

5、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 。

二、名词解释1、市民法2、民法3、民法典4、人格关系5、身份关系三、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民法仅适用于中国领域内的中国公民,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B.我国民法也适用于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C.我国民法适用于在中国领域内的所有自然人D.我国民法也适用于在中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

A.不能是##行为 B.只能是民事法律行为C.只能是表意行为D.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行为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民法平等原则的内容的是〔〕。

A.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B.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C.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律地位平D.民事主体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四、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的是〔〕。

A.税收征收关系 B.自然人甲与乙合伙企业之间的债务关系C.某税务机关与其辖区内的电脑公司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D.美国公民甲与中国公民乙订立的婚约关系2.下列属于民法的渊源的有〔〕。

民法习题

民法习题
C撤销权 D解除权
5、债务人根据特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债权的权利是( )
A支配权 B请求权
C形成权 D抗辩权
6、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 )
A主体、行为、权利和义务 B物、行为、智力成果
四、选择
1、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如果险情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引起的,则( )
A由紧急避险人和引起险情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B由紧急避险人承担民事责任
C由引起险情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D属于不可抗力,不予免责
2、下列原则中 ,不包括在我国《民法通则》所确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的是 ( )
二、简述
1、平等原则的含义
2、自愿原则的含义
3、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
三、判断题
1、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由原则( )
2、民法的基本原则可以起到制定、解释、执行民法的指导思想的作用( )
3、公平原则常被奉为“帝王条款”,有“君临法域”的效力( )
4、守法原则是民法的基础原则( )
四、选择题
3、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因而也是法律事实。()
4、根据权利的作用可以把民事权利划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5、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就能够产生。()
6、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权利主体要实现自己的权利,就必须通过特定义务人适当履行义务。()
A、罗马典 B、日尔曼法 C、法国民法典 D、德国民法典
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 )的法律。
A、财产关系 B、人身关系 C、物权关系 D、债权关系
4、民法就其性质来说是( )
A、权利法 B 、私法 C、市民法 D、公法

★《民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41

★《民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41

《民法学》课后习题第一章民法概述(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B 4.A 5.C 6.B1.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民法居于(B)的地位。

A.根本大法B.基本法C.单行法D.中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DA.所有的财产关系B.所有的人身关系C.纵向的财产关系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3.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B)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A.经济B.民事C.交换D.日常4.某国驻华领事上街购物、乘坐的汽车被我公民王某撞坏,该领事即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王某赔偿损失。

本案适用(A)A.中国民法B.该领事所属国民法C.国际惯例D.第三中立国民法5.民法的下列渊源中,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的是(C)A.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中的民事规范B.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发布的命令、指示和规章中的民事规范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决议和命令中的民事规范D.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民事问题的司法解释和具有指导性的指示6.近代民法的代表是(B)A.罗马法B.法国民法典C.德国民法典D.苏俄民法典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E 3.ABCE 4.ABC 5.ABCD 6.ABCDE7.ABCDE1.我国民法调整(A B C D)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A.平等主体B.公民C.法人D.公民与法人E.法人与其上级主管机关2.下列规范中属于我国民法渊源的包括(A B C E )A.《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D.《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E.《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3.根据民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下列(A B C E)民事案件,审理时一般不能适用《民法通则》。

A.《民法通则》生效前进行的民事活动,于《民法通则》实施后起诉的B.《民法通则》公布前发生的民事行为,自《民法通则》实施后起诉的C.《民法通则》制定前发生的民事纠纷,在《民法通则》公布后起诉的D.《民法通则》实施后发生的民事关系,现在正在审理的E.《民法通则》生效前人民法院已审结,现在当事人又提出申诉的4.民法的效力包括(A B C )A.在时间上的效力B.在空间上的效力C.对人的效力D.对物的效力E.对民事权利的效力5.民法具有以下性质( A B C D)A.民法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B.民法为文明法C.民法为实体法D.民法为私法E.民法为国际法6.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 B C D E )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E.公序良俗原则7.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民法渊源的是( A B C D E )A.宪法B.基本法C.地方性法规D.司法解释E.经国家法律认可的习惯三、简答题l.简述民法的任务。

民法1-6章练习题2

民法1-6章练习题2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民事权利不属于形成权的是( )A抵押权B追认权C撤销权D解除权2、债务人根据特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债权的权利是( )A支配权B请求权C形成权D抗辩权3、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 )A主体、行为、权利和义务B物、行为、智力成果C主体合格、内容合法、意思真实D主体、客体、内容4、依照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不同,民事权利可分为( )A财产权与人身权B绝对权与相对权C主权利与从权利D请求权与形成权5、甲和乙合伙开办了一个宏亮彩扩部,丙将一卷柯达彩卷送到彩扩部冲洗,交给了正在值班的甲,并向甲交付冲洗费21.8元。

该债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甲和丙B甲、乙和丙C乙和丙D宏亮彩扩部和丙三、多项选择题1、在我国,必须依法登记注册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是( )A城镇工商个体户B农村承包经营户C公司法人D事业法人E社会团体法人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B民事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C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D民事法律关系的标的E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3、下列组织中必须经过登记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有( )A城镇个体工商户B农村承包经营户C公司法人D社会团体E个人合伙第三章自然人二、单项选择题1、公民被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 )A婚姻关系消灭B民事权利能力终止C为其财产设立代管人D其财产转变为遗产2、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承担的民事责任属于( )A按份责任B保证责任C补充责任D连带责任3、张家为其孙子张明的出生日期犯愁。

其母记得是8月27日傍晚出生,医院的接生记录簿上记载的8月28日,医院的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29日,其户口簿上记载的是8月30日。

依法张明的出生日期应为( ) A8月27日B8月28日C8月29日D8月30日4、甲、乙为亲兄弟,父母双亡。

甲在县城工作,乙年满14岁,弱智。

乙在父母死后一年内住叔父丙家。

民法总论练习题 +案例分析

民法总论练习题 +案例分析

第一编总论第一章民法概述单项选择题1.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

A.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的司法解释B.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大词典C.经立法程序系统编纂的民法典D.民法学者出版的民法典建议稿2.广义的民法是指()。

A民法典 B.商法典之外的民法典、民事法律法规C.私法D.民法通则3.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A.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B.法人之间C.公民和法人之间D.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4.以下属于民法调整范围的有()。

A.税务局向饭店“四海为家”征税B.公安人员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进行罚款C.张同学和马同学之间确立了恋爱关系D.张同学将马同学打伤,马同学要求张同学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5.我国民法的渊源不包括()。

A.民事判例B.民事法律C.行政法规中的民事部分D.最高人民法院的民事司法解释6.民法的语源最早可以追溯到()A.罗马法上的市民法B.罗马法上的万民法C.日本民法D.德国民法答案:CCADA A名词解释1、私法2、财产关系3、人身关系4、民法的渊源5、实体法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的是()。

A.某市公安局与其辖区内的家具公司订立买卖办公桌合同B.公民张某向某公司借款C.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收营业税D.刘某房屋倒塌,砸伤过路行人E.公民王某盗窃所在单位的生产材料2.民法的性质是()。

A.民法是管理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法律B.民法是私法C.民法是人法D.民法是规则法E.民法是权利法3.下列属于我国民法的渊源的有()。

A.宪法B.民法典和民法单行法C.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D.行政法规与地方法规中的民事规范E.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4.民法的解释包括()。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执法解释E.守法解释答案:ABD BCDE ABCDE ABC试论述民法的效力范围1.民法对人的效力——包括对中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

2.民法在空间上的效力——(1)适用于我国全部领域的民事法律、法规(2)适用于局部地区的地方性民事法规(3)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法律3.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1)民法的生效时间(2)民法的失效时间(3)民法的溯及力问题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雇用合同中印有“在受雇期间发生工伤或死亡,雇主概不负责”字样,该合同违背了民法的()原则。

(完整版)民法习题——第11章

(完整版)民法习题——第11章

第十一章人格权一、单项选择题1.公民的肖像权属()A.人格权B.身份权C.既是人格权,又是身份权D.相对权2.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有权使用、依法转让自己名称的法人是()A.机关法人B.事业单位法人C.企业法人D.社会团体法人3.法人、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享有的人身权是()A.姓名权和荣誉权B.名称权和经营权C.名誉权和债权D.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4.某甲与某乙发生口角,一怒之下,某甲失手击打乙的头部,导致乙休克。

在民法中,某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A.生命权B.健康权C.自由权D.身份权5.人格权的客体是()A.财产利益B.身份利益C.人格利益D.身份与人格利益6.自然人的姓名权属于()A.请求权B.绝对权C.相对权D.财产权7.下列()权利不属于名誉权的内容。

A.名誉转让权B.名誉保有权C.名誉维护权D.名誉利益支配权8.下列不属于肖像权的内容的是()A.形象再现权B.肖像使用权C.不作为请求权D.变更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

A.生命健康权B.名誉权C.作品的发表权D.肖像权E.荣誉权2.下列()行为属于侵害他人姓名权的行为。

A.与别人名同姓B.不准别人改名换姓C.盗用他人姓名D.假冒他人姓名E.侮辱他人3.姓名权的内容包括()A.命名权B.使用权C.变更权D.转让权E.正式姓名的多样性4.名称权的内容包括()A.名称命名权B.名称使用权C.名称变更权D.名称转让权E.名称非专有性5.隐私权的内容包括()A.个人信息控制权B.个人活动自由权C.私有领域的保密权D.权利主体对其隐私的利用权E.转让隐私权6.下列()人格权不能转让。

A.健康权B.荣誉权C.名称权D.隐私权E.名誉权三、简答题1.简述姓名权的主要内容。

2.简述侵害肖像权的构成要件。

3.简述一般人格权。

四、论述题1.论人格权的特征。

2.试述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

3.试述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B5.C6.B7.A8.D二、多项选择题1.ABD2.BCD3.ABC4.ABCD5.ABCD6.ABDE三、筒答题1.简述姓名权的主要内容。

民法总论习题&答案系列 = 第一、二章习题

民法总论习题&答案系列 =  第一、二章习题

第一、二章习题(一)判断题1、民法一词系由罗马法的市民法延续而来。

2、民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在我国,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就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我国既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又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5、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全部体现出了等价有偿的基本要求。

6、民法调整的全部人身关系均无直接的财产内容。

7、由于身份关系具有不平等性,因此不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

8、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就是身份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1、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

A.经立法程序系统编纂的民法典B.由民法专家编写的著作C.最高司法机关关于民法的解释性文件D.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大百科2、民法一词由罗马法的()延续而来。

A.万民法B.市民法C.公法D.私法3、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A.都是有偿的B.都是无偿的C.一般是有偿的D.一般是无偿的(三)不定项选择题1、以下社会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对象的是()。

A、国家向企业征税B.国家机关购买办公楼C.国家授予公民甲以“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D.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离婚2、甲住在乙的楼上。

甲经常在深夜以很大的声音放音乐,严重影响了乙的休息。

乙要求甲关掉录音机,甲以“我有权利在我的房子里放音乐”为由,拒绝了乙的要求。

甲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原则。

A.公平B.自愿C.等价有偿D.禁止权利滥用习题答案(一)判断题1、对理由:民法的词源是罗马法中的市民法一词,但其内容则源自罗马法中的万民法。

2、对理由:民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在于它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是它区别于其他的法律部门,如行政法的重要标志。

3、错理由:形式意义上的民法仅指系统编纂的民法典,《民法通则》是一部重要的民事立法,但并非民法典,因此不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4、错理由:我国目前虽然有众多的民事单行立法,但还没有系统编纂的民法典,因此只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没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5、错理由: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其调整的财产关系绝大部分都体现出了等价有偿这一市场交换原则的基本要求,但民法调整的少数财产关系并没有体现出等价有偿的原则,如赠与、赡养等财产关系。

民法分论分章习题及答案

民法分论分章习题及答案

1、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权的是()A.土地承包经营权B.建设用地使用权C.典权D.海域使用权(C.因为物权法定主义)2、关于当事人创设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物权类型的法律行为的效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效,只是不具备物权效力B.根据意思自治原则应发生效力C.确定无效D.如果不在法律明确禁止之列,则确定生效(A.根据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效力必须由法律规定,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协议设定。

据此,当事人创设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物权类型的法律行为有效,但不具备物权的效力,而具有债权的效力)3、下列情形违背一物一权原则的是()A.所有权与他物权并存B.在同一物上设立数个内容相同的担保物权C.甲以取得的出让土地使用权向乙银行设定抵押权以取得贷款D.甲乙共有一台笔记本电脑(B.同一物上不允许有性质不相容的物权并存)4、关于“物权”中的“物”,说法错误的是()A.原则上为有体物,也可以是无体物B.包括知识产权C.须是特定物D.须是独立物(B.权利成为物权的客体,仅限于法律有明确的规定情况,如权利质权,但权利不是物。

)5、下列属于主物权的是()A.留置权B.地役权C.土地所有权D.抵押权(C.根据物权是否能够独立存在,物权分为主物权和从物权。

AD两项是担保物权,从属与债权而存在并为债权服务,是典型的从物权。

BC两项是用益物权,但B地役权附属于需役地权利之上,C项是独立存在的物权。

)6、甲有天然奇石一块,不慎丢失。

乙误以为无主物捡回家,配以基座,陈列于客厅。

乙的朋友丙十分喜欢,乙遂以之相赠。

后甲发现,向丙追索。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奇石属遗失物,乙应返还给甲B.奇石属无主物,乙取得其所有权C.乙因加工行为取得奇石的所有权D.丙可以取得奇石的所有权(A.因为物权具有追及效力。

7、甲将3间私房中的两间作价10万元投入与丙合伙办厂,又将另一间出租给乙居住。

现甲因急事用钱,要将三间房屋转让。

乙和丙均欲以同一价格购买,甲()A.应将整个房屋卖给乙B.按照房屋的使用现状,分别卖给乙和丙C.应将整个房屋卖给丙D.可以任意选择乙或丙作为购买者(B.同一物上既有物权,又有债权时,则物权有优先于债权的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 C)A 指导功能B 补充功能C 惩罚功能D 约束功能2、下列现象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 D)A 甲公民(年满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能结婚B 甲公司(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济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产公司)则不能从事证券经济业务C 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税收征收法律关系中适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进行税收征收D 某市合同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的亲戚具有有限的订立合同的权利3、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一栋大楼即将建设,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一想得到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

何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 D)A 自愿原则B 等价有偿原则C 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4、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不包括(B )A 家庭暴力B 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C 某企业与职工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协议D 串通投标的行为5、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有(A )A 赵某在服装市场上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摊主强要其购买的行为B 钱某与孙某自愿达成的移转抵押物占有的抵押合同不能产生抵押权设定的法律效果C 李某申请安装电话被要求在一份已经拟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D 周某(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花10元钱从小贩吴某的手中购得红塔山香烟一条,经查,该烟为假烟6、下列行为中,不违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有(B )A 甲将自己废弃不用的汽车置于马路中央的行为B 乙拒绝接受丁遗赠给其一台电脑的行为C 丙于下午在自己的房间里唱卡拉OK直到凌晨影响邻居休息的行为D 丁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建坟的行为7、孙某在本市闹市区有一处商业门面房,李某多次与其商谈转让事宜。

当孙某得知即将兴建的平安大道将从自己的房屋位置通过,就将该房转让给李某。

孙某的行为违反了下列民法的哪一基本原则?( A)A 诚实信用原则B 等价有偿原则C 公序良俗原则D 自愿原则8、甲知其新房屋南面临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佯装不知,将房屋售与乙。

半年后,南面高楼建成,乙德尔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

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 D)A 平等原则B 自愿原则C 公平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二、多选题1、在民法中,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当事人( AC)A 地位平等B 意思自由C 平等协商D 等价有偿2、具体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民法制度有(ABCD )A 先契约义务B 后契约义务C 缔约过失责任D 合同履行3、属于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有( ABCD)A 欺诈行为B 赌博C 以债务人的人身作为抵押的合同D 以继续通奸作为房屋赠与的附条件合同三、判断题1、对2、错3、对1、先契约义务体现了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2、谢幸行为都属于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

3、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关系的主要标志。

四、简答题1、诚实信用原则的含义包括哪些?1、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以求达到当事人之间利益和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其具体含义包括:(1)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依诚实信用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2)在合同解释上,应依诚实信用原则;(3)依诚实信用原则弥补法律规定之不足。

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一样赋予司法人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使其在法律规定不足时,从民法的目的出发,依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2、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有哪些?2、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中的作用。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是:(1)指导功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民事立法的基本准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2)约束功能:民法的基本原则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都有约束力。

补充功能:在具体民法规范缺乏规定,对某些民事关系用类推也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可以直接根据民法的基本原则处理民事纠纷,民事主体也可以直接依据民法的基本原则进行民事活动。

3、简述公序良俗原则?3、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

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须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是指股价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原则是大陆法系各国民法典通行的原则。

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该条规定的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的逻辑内涵基本一致。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一、选择题1、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甲将自己继承的1万元人民币向路边洒去,该事实的性质如何?(C )A 表意行为B 非表意行为C 事件D 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2、依我国《担保法》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此种责任为(D )A 单独责任B 按份责任C 并行的连带责任D 补充的连带责任3、下列情形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C)A 日出B 备课C 赠与D 恋爱4、甲、乙毗邻而居,乙得病需钱治疗,甲便给乙送去3000元,并对乙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

”乙接收,并表示谢意。

三年以后,甲、乙因口角闹翻,甲要求乙返还3000元,乙拒绝。

双方为此发生纠纷。

现问,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C )A 甲与乙之间构成不当得利关系B 甲与乙之间构成赠与关系C 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D 甲与乙之间构成借贷关系,但甲因实效而丧失请求法院强制乙返还借款的权利5、甲、乙在火车上认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

火车到达A站时,甲沉睡,乙也未醒。

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出了额外费用。

甲要求乙赔偿损失对此,应如何处理?(D )A 由乙承担违约责任B 由乙承担侵权责任C 由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D 由甲自己承担责任6、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C )A 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B 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C 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D 甲应同事乙之邀请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7、甲殴打乙致乙死亡,为此甲赔偿乙的家属2万元。

乙家属料理后事后,分割了乙的财产。

引起上述侵权赔偿关系和财产继承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分别是(B )A 事件、行为B 行为、事件C 事件、事件D 行为、行为二、多选题1、下列可以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ABCD)A 聋哑人B 合伙企业C 机关法人D 个体工商户2、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类别的表述,正确的有(ABC )A 任何民事法律关系中都必须有义务主体B 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都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财产关系C 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都是特定的D 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3、下列选项中,既属于绝对法律关系,又属于财产法律关系的是(AB )A 物权法律关系B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C 人身权法律关系D 债权法律关系4、某甲在路上遇见情敌某乙,遂叫某丙和某丁共同将某乙殴打一顿,某乙治疗伤病花去医药费500元。

某甲、某丙和某丁应对某乙承担的责任为(AD )A 侵权责任B 合同责任C 单独责任D 共同责任5、下列各项中,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ABCD )A 停止侵害B 消除影响C 赔礼道歉D 赔偿损失6、张红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李春代购药材,并汇去两万元钱。

因一时无货,李春便以张红的名义将钱暂存银行李春的好友刘峰因产生经营急需用钱,去找李春,李春便拿出张红的存折给刘峰,由刘峰的好友王齐担保。

李春未将上述情况告知李红。

后刘峰因产生经营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

张红诉至法院。

本案中哪些法律关系有效?( ABCD)A 张红与李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B 张红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C 李春与刘峰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D 王齐与李春、刘峰之间的担保法律关系三、判断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需要有双方当事人,因此,只有双方都承担积极的义务,才能维系民事法律关系。

2、任何一个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量是相等的。

3、甲自杀身亡,其财产由甲之配偶继承。

引起这一法律关系变化的是甲的自杀行为。

4、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5、事实行为丙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四、简答题1、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有哪些?2、简述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五、案例题1、张山在回家的路上拾得一只名贵宠物狗,张山将狗带回家精心照料,同时登报寻找施主。

某日,张山牵着该狗外出散步,遇见领着10岁的女儿玩耍的李文田。

于是,两人聊起天来,未顾及小孩,结果李文田的女儿被该狗要上花去医药费人民币500元,并在脸上留下疤痕。

李文田要求张山承担女儿的500元医药费,并要求赔偿其女儿被狗咬伤脸上留下疤痕的精神损害。

此时,狗的主人刘卓从报上得知狗的下落,找到张山认领。

李文田也向刘卓提出上述赔偿请求。

张、刘二人均以李文田自己未照看好女儿为由,拒绝李文田的要求。

问:(1)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关系?(2)该案纠纷应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2、陈文雄是四海贸易公司的业务科长。

1992年6月因其个人的债务需要用钱,找到吕国栋,说是因公司的业务需要借款5万元,吕国栋同意借款,但要求陈文雄提供担保。

陈文雄找到他的小学同学王卫东,说是因四海贸易公司的一笔业务很紧急,由于资金不足需向吕国栋临时借款5万元,7月就可以偿还,请求王卫东为借款作担保。

王卫东由于与陈文雄以前是同学关系,而四海贸易公司实力雄厚,遂同意作担保。

王是当地有名的个体户,资金充裕,吕国栋见王卫东是保证人,遂同意借款。

吕国栋与陈文雄签了5万元借款合同,在借款人一栏,陈文雄填上了四海贸易公司,并签了自己的名字,没有盖公司公章。

在保证人一栏,王卫东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陈文雄拿到款后,即用以偿还其个人债务。

现借款期满,陈文雄无力偿还借款,吕国栋要求保证人王卫东还款,王卫东则认为自己是因被欺诈而担保的,拒绝代为偿还。

问:(1)本案涉及哪几种民事法律关系?(2)本案应如何处理?第三章答案一、单选题1、C2、D3、C4、C5、D6、C7、B二、多选题1、ABCD2、ABC3、AB4、AD5、ABCD6、ABCD三、判断题1、错2、错3、错4、错5、对四、简答题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其特征:(1)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是民事主体自主形成的法律关系;(3)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通常是对等的、相互的。

2、这是根据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主体的范围所进行的分类,也可称为一般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