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太谷行(及赵家宅院)
家乡太谷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家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和情感。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发展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我于近期回到山西省太谷县,开展了一次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方式,我对家乡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风貌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总结和感悟。
二、太谷县概况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晋中市下辖的一个县。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晋商故里”。
太谷县总面积为1107平方公里,下辖7镇3乡,总人口约40万。
近年来,太谷县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社会实践内容1. 历史文化探访在太谷县期间,我参观了多个历史文化景点,如太谷古城、曹家大院、三多堂等。
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太谷丰富的历史文化,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晋商文化的魅力。
(1)太谷古城:太谷古城始建于唐代,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城。
城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保存较为完整。
漫步在古城街道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晋商时代。
(2)曹家大院:曹家大院是晋商曹家的宅邸,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太谷县保存最为完整的晋商宅院之一。
曹家大院的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展现了晋商家族的财富和地位。
(3)三多堂:三多堂位于太谷县城区,是清代著名商人王家的宅邸。
三多堂建筑规模宏大,装饰华丽,被誉为“华北第一宅”。
在这里,我了解了王家家族的辉煌历史和家族文化。
2. 经济发展调研为了了解太谷县的经济发展状况,我走访了当地的企业、农村和社区。
通过调研,我发现太谷县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农业现代化:太谷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同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工业转型升级:太谷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工业竞争力。
(3)服务业发展:太谷县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
太谷附近的旅游景点

太谷附近的旅游景点
太谷附近的旅游景点
一、太谷古城
太谷古城位于晋西北部的太谷县,是一座古城。
这座城堡始建于907年,被称为“长安第一城”,是晋朝政权的中心所在地。
城堡有高达10米的壁垒,这座古城被保存完好,城墙上有许多翰林院、古建筑、古墓葬。
太谷古城让人看到了当时的宫殿和战场,以及当时历史文化的绚丽多彩。
二、枣林九窍
枣林九窍位于太谷县的西南,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山洞。
九窍山洞内有名胜大峡谷,壁画,石壁清晰可见,画的内容有古老的中国战略文化故事,以及昆虫,鸟兽,人物等内容。
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登山,露营,野餐,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三、晋祠
晋祠位于太谷县城,是纪念晋朝历史兴亡的重要地标。
它是一座明代四合院,内部有各式各样的文物,例如古书,石刻,画像和武器等,可以让游客了解晋朝历史文化。
每年春节,晋祠庙会举办庙会,有传统民俗活动,也有歌舞表演,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四、清泉岭森林公园
清泉岭森林公园位于太谷县城,是一座著名的景观公园,有美丽的湖泊,古铁栈道,瀑布,花园,还有山峰和小径,可以让游客漫步
于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每年春季,这里的梅花会开得特别美,可以让游客一览众山小,重温泰山的美景。
太谷昔阳大寨2天旅游行程

太谷昔阳大寨2天旅游行程案例一:太谷:无边寺开启在太谷一天的行程。
原本打算上午去最远的曹家大院,下午再回到县城逛城内景点。
谁知提前一天查点评才知道无边寺中午有长达3个小时的午休,下午3点才会开放下午场。
这再次验证提前做好攻略的必要性好在无边寺早上8点就开门了。
寺址原在白塔村,北齐时迁县址于此。
寺创于晋泰始八年(272年),名无边寺,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重修,改额普慈寺。
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续修,寺中建塔,顶有尊胜石幢,垩久而白不减,俗称白塔。
元明清各代屡经修补,清光绪年间重修寺院,改回原名无边寺,沿用至今。
现除白塔仍保存有山门、倒座戏台、献亭天王殿、大雄宝殿、东配殿、西配殿和藏经楼等建筑。
除白塔为宋代遗构外,其余皆为清代所建。
曹家大院(三多堂)抵达曹家大院,因里边有多福、多寿、多子三进院落,又名三多堂。
山西的大院类景点有许多,最出名的乔家大院其实距离太谷也很近,所以来曹家大院的人自然不会多曹家大院门票60。
里边的房屋基本都辟成了各种展馆。
曹家大院是明清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一座宅院,占地10600平方米,整体的布局呈“寿”字型。
是明清两代风格的传统民居建筑。
看够了官式建筑,再看看换换口味也不错。
曹家大院的设计以一条甬道分开的南北各三座院宅,北面为多子、多福、多寿院排列,老人居东,主人居中,子孙居西,立意为福如东海和寿比南山曹家大院的设计以一条甬道分开的南北各三的院宅,北面为多子、多福、多寿院排列,老人居东,主人居中,子孙居西,立意为福如东海和寿比南山。
孔家大院(孔祥熙旧居)回到购物中心已经中午,吃了午饭。
骑电单车来到孔家大院。
孔家大院就在县城内,离无边寺很近。
原本是太谷士绅孟广誉的宅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后逐渐扩建,到咸丰年间才告完成。
1925年孔祥熙(1880~1967)将其购买后,曾进行过大规模维修。
因而又被称作孔祥熙故居。
安禅寺从大院出来往西行,步行前往附近的安禅寺。
这些巷子也算是太谷老城保留的比较完好的了。
太谷十大好玩的地方

太谷十大好玩的地方
1.太行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优美,可以进行徒步和露营活动。
2. 五老峰:是太行山的五座山峰,徒步爬山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3. 太谷古城: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可以领略古代文化底蕴。
4. 青龙洞:寺庙建在山洞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5. 桃花峪景区:春季时桃花盛开,是赏花的好去处。
6. 太谷县博物馆:展示着地方的历史文化与传统。
7. 太原大佛寺:寺内有高大的佛像和古建筑,历史悠久,具有价值。
8. 八音阁:古代文人雅士常来此饮酒吟诗,是个文化聚集地。
9. 玉皇庙:历史久远,寺内有许多古代文物和文化遗址。
10. 龙泉寺:建于唐代,历经千年仍完好保存,古建筑群具有文化及历史价值。
- 1 -。
太谷区十大名胜古迹景点

太谷区十大名胜古迹景点
太谷区是山西省晋中市的一个辖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以下是太谷区十大名胜古迹景点的介绍:
- 孔祥熙宅园:位于太谷老城的上官巷1号,毗邻无边寺白塔,是太谷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无边寺白塔:位于太谷县城南寺街10号,是太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 曹家大院:是太谷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 鼓楼:位于太谷古城中心,是太谷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天宁寺:位于太谷古城西南隅,是太谷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佛教建筑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 净信寺:位于太谷古城东南隅,是太谷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佛教建筑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 酎泉寺:位于太谷古城东北隅,是太谷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佛教建筑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 晋祠:中国最早的祠堂建筑群,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格。
- 梅苑南山滑雪场:位于晋中市太谷县郭堡水库旁著名的梅苑山庄度假村,距太原市小店(滨河东路)高速收费站46公里,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
- 太谷天宁寺:位于太谷城东南,距县城十公里处的大佛山山顶,
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4年),清乾隆三十九年,道光二十七年相继重修。
这些景点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太谷区旅游的重要资源。
山西旅游十个最著名大院

山西旅游十个最著名大院
山西旅游十个最著名大院
1、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晋商乔致庸的故居,几件珍贵文物:犀牛望月镜、九龙灯、万人球、九龙屏风。
山西旅游十个最著名大院
2、王家大院: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
3、常家庄园:榆次县东阳镇车辋村,常氏家族走西口,从福建武夷山贩卖茶叶到俄罗斯发家致富成功。
4、万荣李家大院:运城市万荣县闫景村,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
5、汾西师家沟大院:位于汾西县城5公里处,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6、祁县渠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当年的主人在县城内建有40个院落,人称“渠半城”。
7、太古三多堂: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城北洸村,曹家大院必看的几件文物:1、清明上河图,百寿大屏风、清宫国宝金火车头钟。
8、临汾古县张家大院:山西古县石壁,张氏家族自明末清初迁居此处。
9、皇城相府: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
10、阎锡山故居:山西省定襄县城东北22公里的河边村。
低调的山西太谷孔祥熙故居

低调的山西太谷孔祥熙故居不要小瞧山西晋中太谷这个小县城,在过去它可是中国的华尔街,商业发达晋商云集。
还诞生了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他为人处世圆滑,八面玲珑,深受蒋总统的喜爱。
他会做官更善经营,积累了令人吃惊的财富。
可谓真正的“山西老西”。
游他的故居,浸入其中,可以深深的体验到那昔日的奢华,财富囤积,富可敌国的景象。
但在山西大院中,晋中太谷县的孔祥熙故居名气不大,主要是没有怎么开发,还有宣传力度不够!太谷县城不大,一下了公交车,往一个巷子里拐进去,就到了太谷古城。
这个古城还住着许多居民,车水马龙,也没有刻意打造保护,所以还保存着很原始自然的样子,热热闹闹的,充满了市井烟之气。
在南北巷子不远处,就找到了孔祥熙故居,这个景点比较冷清,一般外省的人很少来这里,正好赶上一个太原的领导们参观团,我们买了门票60元进去了。
进去以后才发现孔祥熙故居比想想的要豪华,人家毕竟担任十年国民财政部长了。
我跟着一个高嗓门的讲解员蹭听,她完全是本土解说,普通话不标准,刺耳的声音,像是在和人吵架,不管怎么样,听一听总是能懂得许多知识。
孔祥熙故居总体包括戏台院、墨庄院、西花园及部分残损的东花园,西北和东北角还各有一个角楼,互相对称。
它由多个横向排列的套院组成,每个套院均沿中轴线方向分割为多个四合院,环环相扣,如置迷宫,隐秘晦暗。
现存的西面院落比较完整,东面已经被太谷师范占居了,比较可惜。
各院间用明廊、抱厦或过厅相隔。
主体建筑均使用斗拱飞椽,造形美观大方。
木构部分雕梁画栋,沥粉堆金,宛似七彩虹霓。
正院为三进院落,建有富丽堂皇的木构门楼,前有门厅,东西两厢为敞轩,东有八角门可入东一院至东花园。
人垂花式二门,进卷棚式过厅,厅两侧小门可通书房院与赏花厅院。
过官厅即达三进院,为二层楼院建筑,东西楼为女眷居住,二层即为未婚女子的“绣楼”。
现在有木梯,如彩虹飞舞,原来是吊桥,不可以随便进入小姐闺房的。
里面放置一些孔祥熙个人生平介绍家族情况。
赵家大院文旅开发创意设计策略——以赵铁山故居拔贡院为主题

赵家大院文旅开发创意设计策略——以赵铁山故居拔贡院为
主题
孙琪
【期刊名称】《经济师》
【年(卷),期】2022()3
【摘要】山西太谷作为晋商的发源地,晋商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其中晋商大院便是一种潜在的旅游资源。
太谷赵家大院即晚清民国书法大师赵铁山的故居就是典型的晋商大院。
而拔贡院是赵铁山故居现今保存较完整的院落,根据现实考察情况,对赵铁山故居尤其是拔贡院加以建筑形态复原再设计,发展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对推动当地文化繁荣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分析赵铁山故居拔贡院的建筑形态、园林景观、室内陈设现状,提出文旅开发策略,科学整合晋商大院文化资源,着力推出具有创新性的文创产品,拓宽晋商大院文化旅游市场的品牌效应。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挖掘晋商大院文化资源价值,加快实现山西省文化强省战略目标。
【总页数】2页(P130-131)
【关键词】赵铁山;拔贡院;建筑形态;复原;晋商
【作者】孙琪
【作者单位】晋中信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
【相关文献】
1.名人故居文化创意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以嘉兴名人故居茶具等系列文创旅游产品为例2.文旅融合背景下的非遗主题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以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为例3.文旅融合下名人故居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以东台市区域内名人故居为例4.赵铁山宅院的保护和开发
——以拔贡院设计为例5.赵铁山宅院的保护和开发——以拔贡院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太谷办事,有两小时空闲,走马观花看看太谷吧。
从外围新的大街转道南关街进入老城,先看到了路西面的白塔。
此塔建于北宋元佑五年,八面七级砖木结构,通体洁白,高43.6米,坐落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边寺(原普慈寺)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八大白塔之一,也是太谷的标志。
但再详尽的资料却一时无从查考。
按路口箭头指示,从南街中间的一条巷子向西百余米,到孔祥熙故居。
门口挂着许多牌子:“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中市金融博物馆”、“东华理工大学旧址”、某某研究中心、某某实验基地等等。
进去走马看花看了约40分钟。
(其内容下次另发博文)
南街上气派的老商铺,二层楼十间门脸。
同样高大气派的旧民居、店铺太谷城里还有许许多多!
东西南北街中心交汇联通的鼓楼,也是太谷城最主要的景点。
这是南面,砖题额为“仪凤”,城楼上三块大匾为“光被四裡”、“大观楼”和“主兴文运”。
其中,篆书匾“光被四裡”和行楷书匾“大观楼”写得非常好。
而因为与文运相关,楼上就出现了高考祈福类的标语。
鼓楼又称大观楼,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底层砖砌台基高约8米,上面的城楼两层三檐,高大雄壮。
下图是东面,砖额为“观象”,上面两匾为“蔚起人文”、“变理通明”。
鼓楼西面砖额为“眺汾”,两牌匾为“桂藉果报”、“开化九天”(照片省略)。
鼓楼北面为“拱辰”,牌匾为“乐得纵观”、“直通参井”。
从其路西边可以缴费登楼,因时间太紧没上去。
鼓楼下面有十字交叉的四个门洞,可以通汽车。
其实,我们这次游太谷的主要目标是再去看看媪的故居——严格说是媪的父亲童年的旧居,东关田家后街的一片老院落。
前几年曾匆匆看过一次,媪老觉得没看够。
我根据印象能找到大致方位,再略问一下当地人“颠儿后”(太谷话)在第几个路口,就找到了。
媪怀疑不对,因为原来最先看到的应该是一个因为地面淤积而很低矮的圆门洞,现在却是个大方门洞了。
后来住户解释说圆门洞太矮,进出不便,今年刚请房管部门把上部的圆拱拆了重砌成了较高的方门洞,用的还是旧料,所以媪认不出了。
门洞里,横放着一块石板,仔细看,上面刻着“太谷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家住宅/太谷县人民政府/一九五六年七月公布”。
赵家住宅指的就是媪的老爷爷兄弟们的住宅,赵铁山是其中老三。
他们有东、中、西三套院子。
这是东院,过去东院有好几座二层楼,现在杂居着老百姓。
前楼迎面门脸顶上的“福”、“禄”等砖雕还标志着昔日建筑的精良。
原本应该从前楼中间进入东主院的,现在都住了人,只能从侧面绕进主院了。
媪小时候回来住过,还记得有一个二楼是专门存放灯笼的,是否就是旁边的侧楼呢?媪也记不清了,她那时候只有七八岁,时间过去六十年了。
东主院前楼内侧(北面),楼上原来是糊纸的木格花窗,住户为了保暖都改了。
屋角的砖雕,旁边还能看到早年残存的彩绘。
东院主楼门前建有门檐,楼上现在没人住了。
门檐横木上还可以看到残存的贴金。
主楼东面还有略矮的配楼。
东院外墙的石条窗口,很坚固吧?
退出东院再往西是中院。
前面两边的房子都是新盖的,原来这一片是一个不小的花园。
后面才是老的中院,平房但很精致。
大概因为赵铁山这一族是开明绅士,所以土改时把中院留给了赵家人住。
解放初期媪回来就住在这个院子的东屋。
媪记得中院的台阶原来很高,现在已经被埋了有半米多了。
“这就是咱家的院子?”女儿背后原来是过厅,两边曾摆着祖宗牌位和画像,媪记得有些阴森,那些眼睛好像老盯着看人,她小时候还真有点怕呢。
雕梁画栋,凤头斗拱,记录着往日的繁华。
西屋两边的砖雕和团寿字。
正房前面的暖阁(玄关)顶,雕花彩绘的斗拱梁桁,还保留着精美的形态和花纹。
正房屋顶的砖雕也很漂亮。
中院西面还有一个小跨院,院门显然被改建过了。
注意,照片中左上角是西院、即“拔贡院”的楼房东外墙。
西院是赵铁山被推举为拔贡后修建的,故称拔贡院。
但其前面新盖的院落密密地挡住了视线,而能进入西院的住家的铁门紧闭,我们无法进去浏览和拍照。
再往西,是赵姓的本家赵JL的院落,这是他们的正楼。
媪在此遇到了他的本家兄弟赵JL,小时候,媪还和他的姐姐JH一起玩过。
赵家全部的宅地占了这条街的北半部,东西有100多米,南北也有六七十米。
可惜长期无人照管,损毁严重,有些楼全塌了。
据说前几年县里曾有意归还给赵家,让赵家人开发成旅游景点,但赵家众人无人响应,可能是赵家后人中没出什么大款吧?过去的宅院、花园的样子已全无踪影,只有一张简单的平面位置图,许多家具文物更不知道去向,再要修复太难了。
翁执笔20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