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数据通信理论复习题2

合集下载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数字通信原理》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已知二进制数字信号每个码元占有的时间为1ms ,0、1码等概率出现,则码元速率为__________,信息速率为__________;2.从信息传输角度来看,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质量指标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高斯白噪声是指噪声的概率密度服从__________分布,功率谱密度服从__________分布。

4.通常,在纠、检错编码中引入的监督码元越多,信道的____ _ _____下降也越多。

5.若要检出3个错码,则分组码的最小码距dmin 应__ __ ____。

6.码重是码组中__ __的个数。

7.对线性分组码,如果找到了码的__ _ ___,那么编码方法就完全确定了。

8.常用的简单差错控制码有奇偶监督码、水平奇偶监督码、水平垂直奇偶监督码、群计数码和_____码。

9.已知(5,1)重复码,它的两个码组分别为00000和11111,则(5,1)重复码的最小码距为________,只用于检错,能检出________位错码。

10.四进制数字信号的信息传输速率为800b/s ,其码元速率为____________,若传送1小时后,接收到40个错误码元,其误码率为____________。

11.数字信号有时也称离散信号,这个离散是指信号的___________是离散变化的,而不一定指___________离散12.如果在已知发送独立的符号中,符号“E”出现的概率为0.125,则符号“E”所包含的信息量为 。

13.在2PSK 输出信号中存在倒相现象,其解决方法是采用___________。

14.假设分组码的最小码距为8,则它能检测误码的位数至多为 15.假设线性分组码信息码元长为5,若希望所编数字调制能够纠正1位错,码字最小码长为 。

16.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有 和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前者用有效传输带宽衡量,后者用接收端输出的 衡量。

通信原理复习题

通信原理复习题

通信原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以下数字码型中,不具备一定的检测差错能力码为()。

A.NRZ码B.CMI码 C.AMI码 D.HDB3码2.以下可以消除或减小码间干扰方法是()。

A.自动增益控制技术B.均衡技术C.最佳接收技术D.量化技术3.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以下不能消除码间干扰系统传输特性为()。

A.理想低通特性B.升余弦特性C.匹配滤波特性D.线性滚降特性4.以下无法通过观察眼图进行估计的是()。

A.抽样时刻的偏移情况B.判决电平的偏移情况C.码间干扰的大小情况D.过零点的畸变情况5.观察眼图应使用的仪表是()。

A.频率计B.万用表C.示波器D.扫频仪6.三种数字调制方式之间,其已调信号占用频带的大小关系为()。

A.2ASK= 2PSK= 2FSK B.2ASK= 2PSK>2FSKC.2FSK>2PSK= 2ASK D.2FSK>2PSK>2ASK7.在数字调制技术中,其采用的进制数越高,则()。

A.抗干扰能力越强B.占用的频带越宽C.频谱利用率越高D.实现越简单8.在采用4DPSK的通信系统中,无码间干扰时能达到的最高频谱利用率为()。

A.4 B.3 C.2 D.19.在误码率相同的条件下,三种数字调制方式之间抗干扰性能好坏的关系为()。

A.2ASK>2FSK>2PSK B.2PSK>2FSK>2ASKC.2FSK>2PSK>2ASK D.2PSK>2ASK>2FSK10.可以采用差分解调方式进行解调的数字调制方式是。

()A.ASK B.PSK C.FSK D.DPSK11.以下数字调制中,不能采用包络检波进行解调的是()。

A.ASK B.OOK C.FSK D.PSK12.16QAM属于的调制方式是()。

A.混合调制B.幅度调制C.频率调制D.相位调制13.若采用空间分集技术,抗选择性衰落较差合并方式为()。

A.最佳选择方式B.最大功率合并方式 C.最小色散合并方式D.最大信噪比合并方式14.对于4PSK采用直接法载波同步所带来的载波相位模糊为()。

(整理)第5章数据通信理论复习题1

(整理)第5章数据通信理论复习题1

数据通讯理论复习1卷一一. 单选题:1.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由 B 三部分组成。

A.数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B.数据源﹑数据通信网和数据宿C.发送设备﹑同轴电缆和接收设备D.计算机﹑连接电缆和网络设备2.计算机常用的数据通信接口中,传输速率最高的是 D 。

B 1.1B 2.0C.RS-232D.IEEE 13943.下述有关基带传输的叙述中, B 是不对的。

A.基带传输只适用于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形B.基带传输中的信号随传输距离增大时衰减很小C.基带传输一次能传输一个信号,独占一个信道D.基带传输采用非归零编码方法时,信道中会产生一个直流分量4.下述有关频带传输的叙述中, B 是不对的。

A.频带传输可以传输比较远的距离B.频带传输在传输中信号衰减较快C.频带传输使用某个频率的正(余)弦信号作为载波D.频带传输时若对载波使用频率调制,那么载波的频率是随发送的数字信号而变化的变量。

5.调制解调器的主要作用是 C 。

A.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B.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C.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互相转换D.将串行信号转换成并行信号6.常用的数据多路复用技术有 A 。

A.频分多路﹑时分多路和码分多路B.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C.非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D.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7.下列有关数据交换技术的说法中, D 是不对的。

A.线路交换的通信双方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因而可靠性高,实时响应能力好B.报文交换的缺点是实时性不好,不适用于实时通信和交互通信C.分组交换将要发送的报文分成若干个报文分组(包)D.分组交换的缺点是双方独占线路,造成线路资源浪费8.ISDN是 C 的缩写。

A.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B.电缆调制解调器C.综合业务数字网络D.蜂窝电话系统和公用电话系统9.有线电视是 B 的一个典型例子。

A.时分多路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码分多路复用D.微波多路复用10.字符×1100100的低7位为信息字符的ASCII代码,最高位为校验码,若采用“奇校验”,则这个字符的16进制表示应为 B 。

《数据通信原理》复习题

《数据通信原理》复习题

《数据通信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典型的数据终端设备()由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和()三部分构成。

2、数据通信系统根据处理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远程批量处理系统和分时处理系统三类。

3、如果串行传输的数据码流其速率为9600bit/s,那么8位并行数据传输线上的访问周期为()毫秒。

4、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a(t)通常是一个时间函数,它表示随机过程各个时刻数学期望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反映随机过程在时间上()的位置。

5、平稳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是与时间无关的常数,其平均功率有界,自相关函数仅与()有关,而与时间的起点无关。

6、数据传输是指在()上传输数据信号。

7、若利用话路信道300HZ~3400HZ来传输4QAM信号,如α=0,则其频带利用率为()bit/s·hz。

8、通常,在纠、检错编码中引入的监督码元越多,信道的()下降亦越快。

9、若要检出三个错码,则分组码的最小码距d min应( ).10、一个完整的DTE/DCE接口标准应包括四个特性,其中()特性规定了接口中各条信号线的用途。

11、在面向字符的数据传输控制规程中,使用了10个传输控制字符,当以同步字符通信时,除了()字符允许使用外,其余9个传输控制字符都不允许在电文的标题和正文中出现。

12、报文的报头(或标题)包括发信站地址、()地址和其它辅助控制信息等。

13、在数据报方式中,每个节点都要对要转发的数据分组进行()选择。

14、根据OSI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主要用于()链路连接,实现无差错传输。

15、呼叫请求分组和呼叫接受分组传输时延之和,定义为()。

16、调制速率又称符号速率、( )、码速率( )等。

17、采用频率复用、乒乓法( )和()技术时,二线线路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

18、在异步传输通信中,为可靠传送一个汉字( ),采用无校验方式,停止信号长度为一个码元。

那么,其传输效率为()。

19、.散弹噪声的平均值为零,幅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为()分布。

数据通信复习题

数据通信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陈柏年•1、数据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是什么?数据信号可以是数字信号也可以是模拟信号。

•2、什么是数据通信?什么是数字通信?数据通信:是指信源产生的数据,按一定通信协议,通过模拟或数字传输信道,形成数据流传送到信宿的过程。

数字通信:是指在数字信道上进行的通信。

•3、什么是异步传输?什么是同步传输?异步传输:以字符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同步传输:以字符快为单位的数据传输。

•4、画出数据通信系统构成框图。

•5、什么是DTE?什么是DCE?模拟信道的DCE是什么?数字信道的DCE是什么?DTE(数据终端设备):是数据通信系统中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发送端信源和接收端的信宿,从简单的数据终端到复杂的中心计算机均称为DTE。

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是提供网络物理连接、转发和提供同步时钟信号的,介于DTE与网络中传输介质之间的设备,用于将DTE发送的数字信号转换成适合于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形成,或反之。

模拟信道的DCE:频带调制解调器。

数字信道的DCE:数据业务单元(DSU)和信道服务单元(CSU).•6、数据通信物理层特性包括哪些?数据链路层功能包括哪些?物理层特性:(1)机械特性(2)电气特性(3)功能特性(4)规程特性链路层功能:(1)链路管理(2)信息传输(3)流量与差错控制(4)异常情况处理。

•7、ISDN的定义是什么?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ISDN的业务有哪些?ISDN定义:ISDN是以综合数字电话网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成的通信网,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用来支持包括话音和非话音在内的多种电信服务,用户能够通过有限的一组标准化的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接入网内。

ISDN基本特征:(1)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2)综合的业务。

(3)标准的入网接口。

ISDN业务:(1)承载业务。

(2)用户终端业务。

(3)补充业务。

•8、ISDN的ISDN功能群和参考点有哪些?七类功能群:TE1(ISDN标准终端)、NT1(端接U环路的网络接口)、LT(线路终端) 、TE2(非ISDN标准终端)、NT2 (多路ISDN接口)、ET(ISDN交换终端) 、TA(终端适配器)。

数据通信网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第五章

数据通信网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第五章

第一章引论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主要分为一下四个阶段:1)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缺点,主机负荷重,通信线路利用率低,结构属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2)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是网络概念最全,设备最多的一种形式3)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4)Internet时代-是人类有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简单实用,高效传输,有满足不同服务的网络传输要求3. 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什么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试述这种层次结构观的特点以及各层的作用是什么?答:通信控制处理机构成的通信子网是网络的内层,或骨架层,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上主机负责数据处理,是计算机网络资源的拥有者,它们组成了网络的资源子网,是网络的外层,通信子网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资源子网上用户间的通信是建立在通信子网的基础上。

没有通信子网,网络不能工作,而没有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传输也失去了意义,两者合起来组成了统一的资源共享的两层网络。

将通信子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使之变成社会公有的数据通信网,5.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应包含哪些内容?答:1.物理结构:通过通信线路、通信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成一个整体2.逻辑结构:在网络协议控制下进行信息传输3.主要目的:资源共享9. 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这三种网络主要是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来划分的:1)广域网(远程网)WAN (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的作用范围一般为几十到几千公里。

2)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的作用范围通常为几米到几十公里。

3)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的作用范围在WAN与LAN之间,其运行方式为LAN相似。

13.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两者在物理结构上是非常类似的,但是软件上有很大的差异。

数据通信原理习题与答案

数据通信原理习题与答案

1、什么叫数据通信?答:数据通信的定义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

它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或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2、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控制器的功能是什么?答:传输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执行与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过程控制,包括差错控制和通信协议的实现等。

3、异步传输、同步传输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答:异步传输的优点是实现字符同步比较简单,收发双方的时钟信号不需要精确的同步,缺点是每个字符都需加入起始位和终止位,传输效率低。

同步传输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每一个字符单独加起始位和终止位,传输效率高,缺点是在技术上比异步传输复杂。

4、什么是奈氏第一准则?答:奈氏第一准则是:如系统等效网络具有理想低通特性,且截止频率为N f 时,则该系统中允许的最高码元(符号)速率为N f 2,这时系统输出波形在峰值点上不产生前后符号间干扰。

5、下图所示的滚降低通形成网络是否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为什么?(设符号速率N s f f 2=)答:图中所示的滚降低通形成网络不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因为N s f f 2=,只有当滚降低通的幅频特性以C (N f ,0.5)点呈奇对称滚降时才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而图中所示的滚降低通幅频特性是以(N f 5.1,0.5)呈奇对称滚降。

6、部分响应系统的特点有哪些?答:部分响应系统的特点是:冲激响应波形的前导和后尾衰减较快,可达到极限频带利用率2,并且物理上可实现,但有符号间干扰,该符号间干扰是固定的,可以消Bd/Hz除的。

7、基带传输时域均衡的作用是什么?答:尽管在设计基带形成滤波器时是按照奈氏第一准则的要求,但如果信道特性发生畸变,会使形成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f)改变,其冲激响应波形有可能会产生符号间干扰。

时域均衡器的作用就是消除符号间干扰,即使得时域均衡器的输出波形满足无符号间干扰的条件。

8、频带传输系统中收端低通的作用是什么?答:频带传输系统中收端低通的作用是除去解调中出现的高次产物并起基带波形形成的功能。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_第5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_第5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练习题答案5.1 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答:网络互连使得相互连接的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也就是说从功能上和逻辑上看,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

网络互连可以使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方便了信息交流,促成了当今的信息世界。

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介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等等。

注:网络互连使不同结构的网络、不同类型的机器之间互相连通,实现更大范围和更广泛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5.2 转发器、网桥和路由器都有何区别?答:1)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所在的层次不同。

转发器是物理层的中继系统。

网桥是数据链路层的中继系统。

路由器是网络层的中继系统。

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为网关。

2)当中继系统是转发器或网桥时,一般并不称之为网络互连,因为仍然是一个网络。

路由器其实是一台专用计算机,用来在互连网中进行路由选择。

一般讨论的互连网都是指用路由器进行互连的互连网络。

5.3试简单说明IP、ARP、RARP和ICMP协议的作用。

答:IP:网际协议,TCP/IP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之一,IP使互连起来的许多计算机网络能够进行通信。

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数据报路由。

ARP(地址解析协议)实现地址转换,将IP地址映射成物理地址。

R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将物理地址映射成IP 地址。

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进行差错控制和传输控制,减少分组的丢失。

注:ICMP 协议帮助主机完成某些网络参数测试,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报告,但它没有办法减少分组丢失,这是高层协议应该完成的事情。

IP 协议只是尽最大可能交付,至于交付是否成功,它自己无法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通信技术理论复习题2
一、单选题:
1.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由()三部分组成。

A.数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B.信源、数据通信网和信宿
C.发送设备、同轴电缆和接收设备D.计算机、连接电缆和网络设备2.在半双工通信中,()是不正确的。

A.每个站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 B.当其中一个设备在发送时,另一个只能接收
C.每个站点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D.每个站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
3.()不属于差错控制的范畴。

A.发现差错 B.检测差错C.隔离差错 D.对差错进行纠错
4.()不全部属于无线通信媒体范畴。

A.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红外通信 B.激光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
C.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 D.激光通信、微波通信、红外通信
5.调制解调器的主要作用是()。

A.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B.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C.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互相转换D.将串行信号转换成并行信号6.常用的数据多路复用技术有()。

A.频分多路、时分多路和码分多路
B.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
C.非归零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D.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
7.下列有关数据交换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线路交换的通信双方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因而可靠性高,实时响应能力好
B.报文交换的缺点是实时性不好,不适用于实时通信和交互通信
C.分组交换将要发送的报文分成若干报文分组(包)
D.分组交换的缺点是双方独占路线,造成线路资源浪费
8.ISDN是()的英文缩写。

A.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B.电缆调制解调器
C.综合业务数字网络D.蜂窝电话系统和公用电话系统9.有线电视是()的一个典型例子。

A.时分多路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码分多路复用D.微波多路复用10.()是一种新型的接口标准,传输速率高,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其缺点是传输的距离有限。

A.RS-232标准B.RS-449标准C.IEEE 1394 D.USB标准11.ADSL中的“非对称”的概念是指()。

A.上行信号速率大于下行信号速率 B.上行信号速率小于下行信号速率
C.上行信号速率和下行信号速率相同 D.上行信号速率大于8.448Mbit/s
12.用载波的不同相位移动来表示传送的不同数据,这种调制方法叫()。

A.ASK B.FSK C.PSK D.PAM
13.家用遥控器目前所采用的传输媒体主要是()。

A.微波B.电磁波C.红外线D.无线电
数据通信技术理论复习题2 95 14.在卫星通信系统中,覆盖整个赤道圆周至少需要()颗同步卫星。

A.1 B.2 C.3D.4
15.数字信号进行基带传输,()。

A.必须先进行编码
B.不必进行编码,就可直接传输
C.可以不进行编码,但编码后传输效率可以提高
D.可以不进行编码,但编码后差错率可以减少
16.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从一个节点传到下一个节点。

节点所传数据量过大可能造成阻塞,没有阻塞问题的交换方式是()。

A.线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数据报交换
17.ADSL是运行在()上的一种新的高速宽带技术。

A.普通电话线B.有线电视线C.专用电话线D.ADSL专用线18.如果脉冲信号只有两个状态,正脉冲表示“1”,负脉冲表示“0”,这时比特率与波特率的大小关系是:比特率()波特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
19.安装Modem进行数据通讯时,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内使用的是数字信号,公共电话网使用的是模拟信号。

B.在发送方,Modem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C.在接收方,Modem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D.发送方要装发送Modem,接收方要装接收Modem, 两者的型号必须不同不能装错
20.奇校验时,字符代码中()。

A.“1”的个数为奇数即为出错
B.“0”的个数为奇数即为出错
C.“1”的个数为奇数即为正确
D.“0”的个数为奇数即为正确
二、填充题:
1.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

2.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类。

3.数据信号需要通过某种通信线路来传输,这个信号传输的通路叫作(信道)。

4.数据传输的类型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两种。

5.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传输速率、差错率、可靠度和(带宽)。

6.分组交换又有两种方法,即(数据报)和(虚电路)。

7.在数据通信中,如果数据传输有误,则一般采用反馈重发(ARQ),其中的连续工作方式根据ARQ 协议包括两种方式:(拉回式)方式和选择重发方式。

8.数据通信,特别是长距离的数据通信要占用宝贵的通信线路资源,所以通常要采用(多路复用技术)以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9.在数据通信中,按每次传送的数据位数,通信方式可分为(串行)和(并行)。

10.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信道内外的干扰与噪声,从而产生差错。

这在数据传输过程是常见的现象。

数据传输的差错都是由(噪声)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