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6月全院病历主要缺陷、分析、评价及持续改进措施
xxx人民医院2013年1-7月病历质量分析反馈

XXX 人民医院2013年1-7月病历质量分析反馈病历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和医师的业务水平,病案不仅对医疗管理、教学、疾病预防、科研具有指导作用,而且还涉及医疗纠纷及司法诉讼等,为了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必须分析住院病历质量存在的问题,查找影响病历书写质量的主要因素,现特对2013年1-7月的病历质量作一个简要总结、分析、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
医务处病案室2013年1-7月一共检查病历15593份,其中甲级病历15394份占98.72%,乙级病历182份占1.17%,丙级病历17份占0.11%。
一、病历中存在的主要缺陷1.运行病历方面:入院记录(大病历)未按时限完成,首页、眉栏及相关表格填写不全,有空缺医院病历质量98.72%2.入院记录缺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婚育史等,首次病程记录为无资质医师书写,重要辅助检查报告单结果未记入病程中。
3.病程记录中记录上级医生对病情的分析及诊疗意见过于简单;缺阶段小结、治疗性操作等重要记录;运用术语不规范、不准确(如病程记录中常常出现“继观”,未写明观察的重点内容)。
4. 知情同意方面:缺有创检查(治疗)、输血、手术、麻醉同意书或缺病人(近亲属)签字,由亲属签字的,但无病人的授权委托书。
二、影响病历书写质量的主要因素缺陷发生率我院1-7月检查病历的缺陷发生率均超过了13%,且近3个月有增高趋势,对病历书写质量检查所反映的问题的进行分析,影响病历书写质量的主要因素有:1.住院医师对病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薄弱。
病历既是对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分析和判断,也是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
2.相关记录不够全面。
三级查房、抢救记录、会诊记录、阶段小结、重要的医疗行为等在病历书写中有空缺或未体现。
3.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够强,表现在询问病史不够详细,或遗漏主要病史,查体不认真;在对病人诊治过程中,观察病情不够仔细等情况。
4.个别医生知识面过于专科化,对判断本系统以外的疾病的症状、体征,往往经验不足,有时不能及时、正确地予以诊断和治疗。
患者病情评估总结与持续改进

×××分厂×××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清单及行动计划表--0202)89673
患者病情评估总结与持续改进
(2013年上半年)
医务科每月通过对各科室抽取相应病例数,检查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考核,持续改进评估质量。
检查中大部分科室病情评估制度执行较好。
个别科室,个别病例中患者病情评估表存在缺陷。
一、各科室做的好的地方:
1、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由有资质的医师、护士及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2、对新入院患者、手术患者、危重患者等均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对患者的评估。
3、定期参与考核,及时纠正评估缺陷,持续改进评估质量。
二、持续改进措施:
1、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好患者入院病情评估,手术患者做好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并详细填写各项目。
2、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时应随时评估,记入病程记录中。
当人生让你碰壁头破血流时,别害怕,没有这些挫折,怎能练就一身钢筋铁骨,当生活给你一百个理由哭泣时,别沮丧,你就拿出一千个理由笑给它看。
1。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记录、保存和传递病人个人和托付医务服务过程信息的重要工具,对确保医疗质量、维护医学伦理和法律的规范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病历记录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病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 病历缺乏完整性病历缺乏完整性是目前病历记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部分医务人员只关注主诉、检查结果和诊断,对于病史、既往治疗情况、用药记录等重要信息往往忽视或未能详细记录。
这导致了医生在后续诊疗过程中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增加了医疗错误和治疗风险。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病历缺乏完整性的问题,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明确病历记录的内容要求,确保患者相关信息的全面记录。
同时,可以采用电子病历系统,引入必填项和提醒功能,强制医务人员对病历进行全面记录。
2. 病历书写不规范病历书写不规范是另一个常见问题。
医务人员在记录病历时,存在字迹潦草、用词不准确、语句表达混乱等问题,这给后续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扰,也增加了病历的解读难度。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病历书写不规范问题,医疗机构应引导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范书写病历,明确字迹要求,力求工整清晰。
对于术语和专业名词的使用,应进行统一规范和培训,以减少歧义和误读。
另外,可以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提供电子书写工具,提高书写质量和可读性。
3. 病历缺乏及时更新病历的及时更新对于医疗质量的提高和监测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繁忙或者信息沟通不畅,病历中的治疗方案、用药记录等信息无法及时进行更新,导致医生在日后的治疗过程中无法准确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影响了医疗决策和治疗效果。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病历缺乏及时更新的问题,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明确责任和流程,确保病历的及时更新。
可以采用电子病历系统,通过提醒和提醒功能,促使医务人员及时记录和更新相关信息。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病情、治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病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权益。
因此,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病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完整性:病历缺乏完整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有时候,医生可能会漏写或遗漏一些重要信息,如患者的过敏史、既往病史等。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后续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信息,从而影响医疗决策和治疗效果。
2. 记录不准确:病历中的记录不准确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医生可能会因为疏忽或其他原因,将错误的信息记录到病历中,如患者的身高、体重、病情描述等。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后续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基于错误信息做出决策,从而影响医疗质量。
3. 缺乏规范性:病历缺乏规范性也是一个问题。
不同医生对病历的记录方式和内容要求可能存在差异,导致病历的格式和内容不统一。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给病历的阅读和理解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4. 缺乏及时性:有时候,医生可能会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延迟对病历的记录和更新。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病历中的信息不及时,从而影响医生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针对病历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 建立完整性审核机制:医疗机构可以建立完整性审核机制,确保病历中的信息完整准确。
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审核人员,负责审核病历中的信息是否完整,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补充遗漏的信息。
2. 强化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可以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病历记录的重视和规范性。
例如,可以组织病历书写规范培训,向医生介绍病历记录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 建立标准化的病历模板:医疗机构可以制定标准化的病历模板,规范病历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例如,可以明确要求医生在病历中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诊断结果、治疗方案等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模板供医生使用。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就诊情况、诊断和治疗过程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病历中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信息不完整、错误和不许确的记录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为了提高病历质量,下面将详细介绍病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信息不完整的问题1. 主诉不清:病历中的主诉应该包括患者的症状和就诊目的,但有时候主诉表达不清,导致医生无法准确理解患者的病情。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要求医生在记录主诉时,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确保表达准确。
2. 病史不详:病历中的病史应该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和个人史等,但有时候病史记录不详细,导致医生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要求医生在记录病史时,尽量详细问询患者的病史,并将其准确记录在病历中。
3. 检查结果缺失:病历中应该包括患者的各种检查结果,但有时候检查结果没有及时记录或者遗漏,导致医生无法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要求医生在接收检查结果后,及时将其记录在病历中,并确保准确无误。
二、错误和不许确的记录问题1. 用词不规范:病历中有时候会浮现用词不规范的情况,如使用含糊的词语或者缩写,导致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无法准确理解。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要求医生在记录病历时,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并避免使用缩写。
2. 记录错误:病历中有时候会浮现记录错误的情况,如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剂量等记录错误,导致医疗错误的发生。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要求医生在记录病历时,子细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药物剂量,并确保准确无误。
3. 诊断不许确:病历中的诊断应该准确明确,但有时候会浮现诊断不许确的情况,导致治疗方案的选择错误。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要求医生在记录诊断时,结合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将其记录在病历中。
三、整改措施1. 加强医生培训: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其病历书写和记录的能力。
医院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认真记录和整理病历是关键的工作之一。
一份完整、准确和清晰的病历不仅可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必要的信息,还可以为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医院的管理提供参考。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病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患者基本信息不完整: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整改措施:加强患者信息采集工作,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病情描述不详细:医生在记录患者的病情时,语言表述不够具体、详细。
整改措施:加强医生的病历写作培训,侧重训练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病情描述存在主观性:医生在描述患者的病情时,往往会受到自己的主观情感的影响。
整改措施:加强医生的客观表述能力培训。
诊断不准确:医生在确定患者的确切诊断时,出现错误或迟缓。
整改措施:加强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诊断技能培训。
用药记录不完整:医生在给患者开药时,没有详细记录用药情况。
整改措施:加强用药记录工作,确保用药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病历记录不规范:病历记录格式、内容不够规范。
整改措施:制定病历记录规范,加强病历记录规范的培训。
病历不及时归档:病历没有及时归档,影响医院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整改措施:加强对病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病历的及时归档。
病历泄露:病历未经患者同意,被非法泄露。
整改措施:制定病历保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保密宣传和培训。
病历字迹不清晰: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字迹不清晰,影响信息传递。
整改措施:加强医生的书写能力培训,并提供书写工具和设备的支持。
病历抄袭:医生在记录病历时,存在抄袭现象,导致病历不真实。
整改措施:加强对医生的病历记录监督和管理,同时加强医生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的教育。
病历缺失:记录病历的过程中,有的关键信息被遗漏。
整改措施: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审查和确认机制,确保集中和系统记录重要信息。
病历时效性不足:医生在记录病历时,有时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及时更新。
整改措施:制定病历记录规定标准,定义时间限制,加强对时效性的监测和评估。
病历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

病历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一、问题反馈在我们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病历记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历记录不完整:有些病历记录中缺少了必要的信息,如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过敏史、体格检查等内容,这给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 病历记录错误:有些病历记录中存在错误的信息,如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这给医生的判断和决策带来了一定的误导。
3. 病历记录不规范:有些病历记录中的书写方式不规范,如字迹潦草、缺乏结构、用词不许确等,这给医生的阅读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点。
4. 病历记录不及时:有些病历记录没有及时完成,导致医生无法及时获取患者的病情信息,从而延误了诊断和治疗的时机。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治疗质量,也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以确保病历记录的准确、完整和规范:1. 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通过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病历记录重要性的认识,强调正确记录的必要性和影响。
2. 完善病历记录流程:对病历记录的流程进行优化,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记录。
3. 强化病历记录质量检查:加强对病历记录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定期的质量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4. 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推广和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提高病历记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减少人为错误和漏洞。
5.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定期组织病历记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记录技能和知识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信息。
6. 引入质控专员:设立专门的质控岗位,负责监督和指导医务人员的病历记录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解决病历记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问题描述】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病情、诊断和治疗过程的重要文书,对于提供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病历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如记录不完整、信息不许确、医生书写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和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
因此,有必要对病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问题一:记录不完整】病历中记录不完整是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有时候,医生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患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这可能导致后续医疗过程中的误诊或者漏诊。
此外,有些医生在记录病情时可能只写了一些表面的症状,而没有对病情进行详细的描述,这也会给后续的医疗工作带来困扰。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记录不完整的问题,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记录意识和技能。
同时,可以采用电子病历系统,通过设置必填项和提醒功能,强制医生填写完整的病历信息。
此外,医疗机构还可以建立病历审核制度,对病历进行定期审核,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完整的记录。
【问题二:信息不许确】信息不许确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有时候,医生在记录病情时可能存在主观判断或者错误的信息输入,导致病历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
这可能会给后续医疗工作带来误导,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信息不许确的问题,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医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同时,可以建立多学科会诊制度,通过多个医生的共同讨论和商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医疗机构还可以建立病历质控小组,对病历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和纠正,确保病历中的信息准确无误。
【问题三:医生书写不规范】医生书写不规范是病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有时候,医生可能存在字迹潦草、书写不清晰的情况,这给后续的医疗工作带来了麻烦。
此外,有些医生可能存在使用缩写词或者专业术语过多的情况,导致病历难以理解。
【整改措施】为了解决医生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医疗机构可以加强对医生的书写规范培训,提高他们的书写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中医医院201年1—6月
全院病历主要缺陷总结、分析、评价及持续
改进措施
依据《山东省中医病历书写规范》(2010年)评分细则,甲级病历>90分;乙级病历76-90分;丙级病历≤75分。
将所归档病历进行质检、评分后得出:甲级病历682例,乙级病历24例,无丙级病历。
甲级病历数占全部病历96.60%。
同时,医护人员在病历的书写过程中偶有不足,现依据1-6月份病案质量检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具体如下:
一、主要缺陷
1、首页:
(1)首页西医诊断与出院记录不相符,诊断用语不规范。
2、出院记录:
(1)入院情况书写太简单,诊疗经过中很重要的检验结果无记录。
3、入院记录:
(1)一般情况有漏项。
(2)上级医师签名不全。
(3)体格检查与既往史记录相矛盾,如患者做过手术,但体格检查视诊中无记录。
4、病程:
(1)首次病程记录中医辨病辨证与诊疗计划中中药运用不一致。
5、手术科室:
(1)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不完整,如关键步骤交代过于笼统,不运用专业术语。
6、辅助检查:
(1)检查单异常项未标出。
(2)检验单未按时间顺序粘贴。
7、医嘱单:
取消的医嘱无医师签名及时间未用红笔书写。
二、原因分析
1、各科室的质控小组工作工作不细致,个别科室里流于形式,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2、病案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医务人员不注重病案书写的重要性,未能按要求完成病历书写。
三、总结评价
2013年上半年,在院领导以及一线医护人员与病案室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线医护人员在病历书写的过程中能够按照《山东省中医病历书写规范》(2010年)书写病历。
同时,在病历的书写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有待医护人员以及病案室管理人员在今后的病历书写以及管
理方面继续提高。
四、持续改进措施
1、各科室应该与医务科多沟通、交流,尤其是各科室的质检员,要以身作责,提高认识,切实的履行好自己的任务,成为科室与医务科纽带,从而使病历书写质量有一个长足进步。
使病案质量管理工作常态化。
可请病历写得好的医师进行讲座,传授写作经验。
建立良好的病历书写习惯,改进工作作风,及时完成和归档病历。
2、加强《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山东省医疗护理病案书写基本规范》的学习。
定期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分析原因对院、科两级质控要认真进行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