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问题整改措施(共6篇)

合集下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它不仅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保险报销、医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病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也可能给医疗机构带来法律风险。

本文将对病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病历存在的问题(一)书写不规范1、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部分医务人员在书写病历时,字迹龙飞凤舞,难以辨认,这给后续的医疗工作和病历查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格式不统一病历的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页面排版混乱,有的项目填写不全,影响了病历的整体美观和规范性。

3、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标点符号的使用随意,逗号、句号、分号等使用不当,影响了语句的表达和理解。

(二)内容不完整1、主诉不明确患者的主要症状描述不清楚,或者过于简单,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

2、现病史记录不详细现病史是病历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有些病历中现病史的记录过于简略,缺乏对疾病发生、发展、诊疗经过等方面的详细描述。

3、体格检查不全面体格检查是对患者身体状况的客观评估,但部分病历中体格检查的项目不全面,遗漏了重要的体征。

4、辅助检查结果记录不及时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没有及时记录在病历中,或者记录不完整,影响了对病情的综合判断。

(三)诊断不准确1、诊断依据不充分有些病历中诊断的依据不足,没有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导致诊断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2、诊断名称不规范诊断名称使用不规范,不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或临床诊疗规范,给医疗统计和疾病管理带来了困难。

(四)治疗记录不规范1、治疗方案不明确治疗方案的描述不清楚,包括用药的剂量、用法、疗程等,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2、医嘱执行记录不全医嘱的执行情况没有完整记录,如护理记录、用药记录等,无法反映治疗的实际过程。

(五)签名不及时、不完整1、医务人员签名不及时部分病历中,医务人员在完成相应的医疗操作后,没有及时签名,导致病历的时效性受到影响。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就诊信息和医疗过程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病历中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例如信息不完整、不许确、不规范、不易阅读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医疗错误和患者不满。

因此,有必要对病历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

问题一:信息不完整病历中的患者信息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方案等内容。

然而,有时候病历中的信息不全,可能会导致医生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影响诊断和治疗。

解决方案:1.医务人员应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2.建立完善的病历模板,包括必填项和选填项,减少信息遗漏的可能性。

3.加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问题二:信息不许确病历中的信息应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和医疗过程。

然而,有时候由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不许确或者信息的记录不许确,可能导致诊断错误和治疗不当。

解决方案:1.医生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能力。

2.医生在记录病历时应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描述,避免主观臆断和不许确的信息。

3.建立病历审核机制,定期对病历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问题三:信息不规范病历中的信息应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记录,包括使用统一的术语和缩写,避免使用含糊的词语和表达不明确的描述。

然而,有时候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可能存在规范性不足的问题,导致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下降。

解决方案:1.医疗机构应建立统一的病历书写规范,明确术语和缩写的使用规则。

2.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规范书写能力。

3.引入电子病历系统,通过自动校验和提示功能,减少规范性问题的浮现。

问题四:信息不易阅读病历是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因此应保证病历的可读性。

然而,有时候病历中的字迹潦草、书写混乱、排版不规范等问题可能导致病历难以阅读,增加医疗错误的风险。

解决方案:1.医务人员应加强书写规范的培训,提高字迹的清晰度和书写的规范性。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病情和治疗过程的重要文件,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病历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如缺失、不完整、错误、含糊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了提高病历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一:病历缺失或者不完整病历缺失或者不完整是常见问题之一。

这可能导致医生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影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整改措施:1. 建立严格的病历管理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在每次就诊时必须填写完整的病历。

2. 提供培训和教育,加强医务人员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自动化的提醒和检查机制,确保病历的完整性。

问题二:病历错误或者含糊病历中存在错误或者含糊的问题可能导致医生误读或者误解患者的病情,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整改措施:1. 强调医务人员填写病历时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避免使用含糊的术语或者缩写。

2. 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疾病和治疗方法的理解,减少错误和含糊的发生。

3. 引入病历审核机制,由专业人员对病历进行审核,确保病历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问题三:病历保密性不足病历中包含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患者的隐私是医疗机构的法律和伦理责任。

整改措施:1. 建立严格的病历保密制度,明确医务人员对患者隐私的保护责任和义务。

2. 加强医务人员的隐私保护意识培训,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和存储患者的个人信息。

3. 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加密和限制病历的访问权限,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问题四:病历书写不规范病历书写不规范可能导致信息不清晰、易于产生歧义,给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带来困扰。

整改措施:1. 提供书写规范的模板和指南,指导医务人员如何正确填写病历。

2. 加强医务人员的书写技巧培训,提高他们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自动化的书写辅助功能,减少书写错误和不规范的发生。

问题五:病历审核不及时或者不彻底病历审核是确保病历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存在审核不及时或者不彻底的问题,可能导致问题病历未被及时发现和整改。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的重要文件,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病历存在一些问题,如记录不完整、不准确、不规范等,给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和隐患。

为了提高病历质量,以下是病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整改措施。

问题一:记录不完整有些病历存在记录不完整的问题,缺少关键信息,导致医生在后续诊疗过程中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整改措施:1. 强化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病历记录的重视和规范性。

2. 设立病历审核制度,由专门的人员对病历进行审核,确保记录的完整性。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通过强制填写必填项、提供必要的提示和提醒,减少病历记录的遗漏。

问题二:记录不准确有些病历存在记录不准确的问题,如患者个人信息错误、病情描述不准确等,给后续的诊疗工作带来困扰。

整改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疾病诊断和病情描述的准确性。

2. 引入病历模板,规范病历的填写,减少因个人主观因素导致的错误。

3. 加强对病历的质量监控,定期对病历进行抽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问题三:记录不规范有些病历存在记录不规范的问题,如用词不当、语句结构混乱等,给病历的阅读和理解带来困难。

整改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写作培训,提高他们的文书表达能力。

2. 引入病历书写规范,明确要求医务人员使用规范的词汇和语句结构。

3. 开展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活动,对病历进行评分,激励医务人员提高病历的书写质量。

问题四:病历管理不规范有些医疗机构在病历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病历存档不完善、病历查阅不便等,给病历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扰。

整改措施:1. 建立完善的病历管理制度,规范病历的存档、整理和归档流程。

2.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实现病历的电子化存储和查阅,提高病历的可读性和便捷性。

3. 加强对病历保密性的管理,确保患者个人隐私的安全。

综上所述,病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记录不完整、记录不准确、记录不规范和病历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机构记录患者诊疗过程和医疗结果的重要文书,对于医疗质量的评估和医疗事故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病历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规范的书写、信息不完整、错误的记录等,这些问题可能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造成潜在风险。

问题一:不规范的书写病历中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如字迹潦草、书写不清晰、用词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困难,甚至影响到患者的诊疗过程和医疗结果。

解决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书写培训,提高书写规范性和准确性。

2. 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减少手写病历的使用,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问题二:信息不完整病历中存在信息不完整的问题,如患者个人信息缺失、病史不全、检查结果未记录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生无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影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解决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收集和记录的意识。

2. 引入信息化系统,自动化收集患者信息,减少人为疏漏。

问题三:错误的记录病历中存在错误的记录问题,如诊断错误、治疗方案错误、用药记录错误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医疗过程中的误诊、误治,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

解决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2. 引入多学科会诊制度,减少诊断错误的发生。

3. 加强药物管理,确保用药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问题四:病历管理不规范病历管理不规范是病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如病历归档不及时、病历保密性不足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病历遗失、泄露患者隐私等不良后果。

解决措施:1. 建立健全的病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流程。

2. 加强病历保密意识的培训,确保患者隐私的安全性。

3. 引入电子病历系统,加强病历的存储和管理。

综上所述,病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不规范的书写、信息不完整、错误的记录和病历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如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推广使用电子病历系统,引入信息化系统自动化收集患者信息,加强药物管理,建立健全的病历管理制度等。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是医疗单位记录患者疾病诊疗过程的重要文件,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病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对医疗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病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 问题一:信息不完整在部分病历中,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内容出现不完整的情况。

这给医疗人员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扰,也可能导致错误的医疗决策。

整改措施:(1)医疗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录入流程,确保医务人员准确、全面地记录患者信息。

(2)通过电子病历等信息化手段,对患者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信息录入错误的可能性。

(3)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他们对病历信息完整性的重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及时补充患者相关信息。

2. 问题二:诊断与治疗过程描述不清有些病历中,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体征检查结果、诊断依据、治疗过程等描述不够明确,缺乏必要的详细信息。

这给其他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和诊断带来了困难。

整改措施:(1)医疗机构应建立明确的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医务人员在书写诊断和治疗过程时,注重细节和描述,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

(2)医务人员应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交流病情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的病历缺失和不完整。

(3)引入专门的病历审核部门或岗位,加强对病历书写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及时进行纠正和完善。

3. 问题三:医疗错误和隐患不足在病历中,隐藏着一些医疗错误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这些错误和隐患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整改措施:(1)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开展医疗事故报告、科室自查等形式,及时发现和纠正病历中的医疗错误和安全隐患。

(2)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其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认识,增强错误预防和风险控制的能力。

(3)运用信息化技术,引入电子病历、医疗协同平台等系统,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和交流,降低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医疗错误和隐患。

病历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

病历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

病历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一、问题反馈近期我们收到了一些病历质量方面的反馈,经过子细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病历信息不完整:部份病历中的患者个人信息、病史、诊断、治疗方案等关键信息不完整,影响了医生对患者的全面了解和正确诊疗。

2. 病历书写不规范:部份病历存在书写潦草、字迹含糊、用词不许确等问题,影响了病历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3. 病历记录不规范:部份病历中的记录方式不规范,如缺乏时间顺序、未按照规定格式填写等,导致病历内容难以理解和追溯。

4. 病历内容不许确:部份病历中的诊断、治疗方案等内容存在错误或者不许确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和风险。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1. 完善病历信息录入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确保病历信息的录入准确、完整。

同时,优化信息录入系统,提供必要的输入提示和校验机制,防止信息遗漏。

2. 规范病历书写要求:制定明确的病历书写规范,包括字迹清晰、用词准确、格式规范等要求。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书写培训,提高书写质量和可读性。

3. 强化病历记录管理:建立健全的病历记录管理制度,明确记录方式和要求。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记录行为。

同时,引入电子病历系统,提高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加强病历审核与质控:建立病历审核机制,设立专门的病历审核人员,对病历内容进行审核和质量评估。

及时发现和纠正病历中的错误和不许确之处,确保病历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定期开展病历质量评估:制定病历质量评估标准和方法,定期对病历进行质量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病历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病历质量水平。

6. 加强患者教育和沟通:加强对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医患沟通,确保患者对病历中的诊断、治疗方案等内容的理解和配合,减少误解和风险。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预期将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病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医生对患者的全面了解和正确诊疗。

病历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

病历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

病历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引言概述:病历是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记录,对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病历中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如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晰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因此,及时发现并整改病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问题反馈1.1 病历不规范- 医生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 病历格式混乱,缺少必要的内容,不符合规范要求。

- 病历内容重复、冗长,影响阅读和理解。

1.2 病历不完整- 病历中缺少关键信息,如患者病史、用药记录等。

- 检查结果、诊断意见等内容不全,影响医生判断和治疗。

- 未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影响医疗决策。

1.3 病历不清晰- 病历中用词不准确、不清晰,容易产生歧义。

- 病历内容排版混乱,难以理清逻辑关系。

- 医生用语过于专业化,患者难以理解。

二、整改措施2.1 加强规范培训- 对医生进行规范书写和病历记录的培训,提高书写质量。

- 定期组织病历规范化培训,加强医生对规范要求的认识。

- 建立规范病历书写标准,明确要求和规范。

2.2 强化审核监督- 设立专门的病历审核岗位,对病历进行定期审核。

- 加强对病历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 建立病历质量考核机制,对审核结果进行评估和奖惩。

2.3 优化信息化系统- 推广电子病历系统,提高病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定期更新和维护信息化系统,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和数据安全。

- 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培训和使用指导,提高医生使用效率。

三、建立反馈机制3.1 鼓励医护人员主动反馈- 建立医护人员反馈机制,鼓励医生和护士对病历问题进行反馈。

- 对医护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 对主动反馈的医护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其改进病历质量。

3.2 加强患者参与- 鼓励患者参与病历审核,提出意见和建议。

- 建立患者投诉反馈渠道,及时处理患者反馈的病历问题。

- 对患者反馈的问题进行跟踪和整改,提高病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历问题整改措施(共6篇)病历问题整改措施(共6篇)第1篇病历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一月病历质控.医嘱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检查本月共抽查32份病历进行质控,甲级病历率达到90.6,乙级病历率9.4,无丙级病历。

一.存在问题1.辅助检查不全.未及时进行分析。

2.部分疑难病例讨论缺乏内容,医疗信息填写不完整。

3.阑尾炎手术病例禁食一天,应用复方氨基酸2天,使用二联(头孢西丁加甲硝唑)抗生素至第7天,未复查血常规。

二.原因分析病历书写中存在空项.漏项,住院医师书写不认真.上级医师要求不严格,检查不仔细。

辅助检查开具了未及时追问结果,有些病人不配合检查,未做及时详细的解释。

书写病历及医嘱中慎重程度不够,字迹潦草,易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误会。

三.整改措施1.培养良好的_惯,注重细节,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2.医疗质量控制,科主任要发挥应有作用,及时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

3.加强对临床医师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

二月病历质控.医嘱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本月共抽查33份病历进行质控,甲级病历率达到90.9,乙级病历率9.1,无丙级病历。

一.存在问题1.病程记录未按规定书写,诊疗计划过于简单。

2.辅助检查不全,医嘱存在刮涂现象。

3.出院记录中诊疗经过内容简单;出院医嘱不详;对于需要复诊的病人未写随诊期限。

4.个别医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如诊断为泌尿系感染,使用复合辅酶注,未分析用药原因;诊断肌腱断裂,预防感染使用二联抗生素。

二.原因分析住院医师书写不认真.检查不仔细。

书写病历及医嘱中慎重程度不够,有涂改现象,易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诊疗过程中药物使用未分析原因.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

三.整改措施1.各临床科室要引起高度重视,科主任要严格要求把关。

2.各科室要加强抗生素使用培训,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3.实施对临床医师的严格要求,接受和锻炼医学诊断的思维方法,规范其合理用药治疗。

三月病历质控.医嘱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本月抽查31份病历进行质控,甲级病历率达到93.5,乙级病历率6.5,无丙级病历。

一.存在问题1.部分病历入院记录中体格检查遗漏主要鉴别体征。

2.个别病历中治疗方案依据不足。

3.修改医嘱未记录分析。

4.围手术期抗菌素使用不合理。

二.整改措施1.骨科外伤手术,感染治病菌以G菌为主,80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宜首选青霉素类.一代头孢唑啉或者对G-菌也有一定效果的二代头孢如头孢替安等。

手术预防感染应尽量在手术开始前2小时内(最好在半小时内)即开始应用主要针对G菌的抗生素,使在手术时达到最小抑菌浓度以上。

2.各科室要加大病历书写规范力度。

3.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利用晨会交班时间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学_,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理论知识。

第2篇病历问题反馈及整改措施一月病历质控.医嘱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病历检查本月共抽查32份病历进行质控,甲级病历率达到,乙级病历率,无丙级病历。

一.存在问题1.辅助检查不全.未及时进行分析。

2.部分疑难病例讨论缺乏内容,医疗信息填写不完整。

3.阑尾炎手术病例禁食一天,应用复方氨基酸2天,使用二联(头孢西丁加甲硝唑)抗生素至第7天,未复查血常规。

二.原因分析病历书写中存在空项.漏项,住院医师书写不认真.上级医师要求不严格,检查不仔细。

辅助检查开具了未及时追问结果,有些病人不配合检查,未做及时详细的解释。

书写病历及医嘱中慎重程度不够,字迹潦草,易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误会。

三.整改措施1.培养良好的_惯,注重细节,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2.医疗质量控制,科主任要发挥应有作用,及时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

3.加强对临床医师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

二月病历质控.医嘱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本月共抽查33份病历进行质控,甲级病历率达到,乙级病历率,无丙级病历。

一.存在问题1.病程记录未按规定书写,诊疗计划过于简单。

2.辅助检查不全,医嘱存在刮涂现象。

3.出院记录中诊疗经过内容简单;出院医嘱不详;对于需要复诊的病人未写随诊期限。

4.个别医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如诊断为泌尿系感染,使用复合辅酶注,未分析用药原因;诊断肌腱断裂,预防感染使用二联抗生素。

二.原因分析住院医师书写不认真.检查不仔细。

书写病历及医嘱中慎重程度不够,有涂改现象,易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诊疗过程中药物使用未分析原因.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

三.整改措施1.各临床科室要引起高度重视,科主任要严格要求把关。

2.各科室要加强抗生素使用培训,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3.实施对临床医师的严格要求,接受和锻炼医学诊断的思维方法,规范其合理用药治疗。

三月病历质控.医嘱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本月抽查31份病历进行质控,甲级病历率达到,乙级病历率,无丙级病历。

一.存在问题1.部分病历入院记录中体格检查遗漏主要鉴别体征。

2.个别病历中治疗方案依据不足。

3.修改医嘱未记录分析。

4.围手术期抗菌素使用不合理。

二.整改措施1.骨科外伤手术,感染治病菌以G菌为主,80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宜首选青霉素类.一代头孢唑啉或者对G-菌也有一定效果的二代头孢如头孢替安等。

手术预防感染应尽量在手术开始前2小时内(最好在半小时内)即开始应用主要针对G菌的抗生素,使在手术时达到最小抑菌浓度以上。

2.各科室要加大病历书写规范力度。

3.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利用晨会交班时间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学_,提高医护人员专业理论知识。

第3篇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存在上级医师签名不及时现象。

2.部分疑难病例讨论缺乏中医内容。

3.某些病例的病史采集不全面,有漏诊现象。

4.部分病历存在拷贝后审查不严谨现象。

5.医生采集病史不认真,如入院记录“无药物过敏史”与病人实际情况不符合。

6.部分运行病历打印不及时。

7.首页部分项目记录不详,如身份证.地址.出院诊断填写不全等。

8.出院记录诊疗经过内容简单;出院医嘱不详;对于需要复诊的病人未写随诊期限。

9.临床路径落实不到位。

10.病历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格式书写。

11.有病历代签名现象-----规范签名12.诊断不完整-----完善诊断13.病程及医嘱有修改----各项操作均应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14.签知情同意书者为非授权人-----按要求执行(单否)15.病程记录未体现抗生素使用分级管理---抗生素分级管理16.病程记录中查房时间位点不明确---手术标本未提是否送病检17.技术操作未签字18.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书写不规范,主诉书写不规范,个人史及病情告知书简单。

病情告知书科主任未签字。

19.治疗计划不具体,如无拟行手术名称,主要治疗药物名称.术后处理措施.注意观察.监测项目等。

20.病程记录中,出现新症状和体征.发生的并发症.治疗结果及其反应.重要医嘱更改理由.向患者告知病情和诊疗情况.原诊断的更改和新诊断的确立并说明其依据,重要及特殊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对比说明.术后及出院时有无引流管.是否析线等内容有较多的缺漏,观察病情记录也不够细致。

21.上级医师查房内容包括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分析.诊疗计划等流于形式,过于简单,或者过于烦琐没有重点,未体现上级医师真实水平。

22.术前准备情况的记录不完善;术后首次病程记录缺小项;手术记录无手术是否顺利.术中出血.输血.输液.尿量.标本是不送病检等情况的记录;观察项目记录不够细致。

23.术后医嘱.重整医嘱未按要求另页书写,无日期.时间.医护人员签名;时间未具体到分钟,个别医生仍按24小时制书写;书写药品名有商品名或不写剂型现象;医嘱取消在病程记录中未说明理由。

24.阳性辅助检查结果未在病程记录中分析及秉取对策。

25.现病史书写太简单,主诉没有突出最主要症状。

26.既往史特别是与本次疾病有关的即往病史填写不详细。

27.首程中无鉴别诊断或鉴别诊断太简单,仅列举病名,诊疗计划不全面合理。

28.实验完阳性检查结果在病程记录中无分析及对策。

29.疾病不能专科专治,必要的会诊没有进行。

30.医嘱中药物更换.停止.取消在病程中无记录说明。

31.重要用药.主要检查,重要治疗在病程记录无记载。

32.手术记录不全面现象较多。

33.病人要求出院未在病程记录上鉴字。

34.特检及化验单缺失情况较普遍,眉栏部分空项多。

35.入院48小时无血和(或)尿常规检查。

36.医嘱单页码未填,重整医嘱不规范,未划红线。

37.知情同意书只有鉴名,没有签署意见。

38.缺阶段小结。

39.病历修改不规范。

如修改几处,修改时间未写。

40.个别医技报告单涂改。

41.出院记录无本院医师签名,诊疗经过,出院医嘱过于简单。

42.病程记录不规范主要表现为重要医嘱更改无记录。

阳性辅助检查结果无记录分析及对策,缺每周一次的科主任查房记录,重要的诊治措施来记录或记录简单。

43.手术前一天或出院前一天无病程记录。

44.非正常出院病历(包括自动出院病人,未痊愈或好转病人,未拆线病人)病程记录中患者和(或)家属未签名。

45.病程记录时间不清或间隔时间过长。

46.医嘱书写不规范如剂型.剂量.用法不清,重整医嘱未划红线,未另页书写,换药.拆线无医嘱等。

47.对输血病人一定要有输血前感染性疾病复查,输血病例要在病程录或手术记录中记录输血适应症.输血品种.输血量及输血效果。

二.整改措施1.培养良好的_惯,注重细节,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作风建设。

2.注重内部控制,科主任要发挥应有作用,及时对疑难病例进行会诊讨论。

3.对临床医师进行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并进行考核。

强化医护人员培训,坚持病历质量检查,定期举办病案展评,各级医师和护士应对自身的病案进行自查,病案质量控制与医师的个人考评挂钩。

4.各临床科室要引起高度重视,科主任要严格要求,质控医师和质控护士要严格把关。

5.各科室要加大对临床路径的管理,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6.实施对临床医师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接受和锻炼医学诊断的思维方法,规范其治疗操作程序。

7.进行病历书写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第4篇病历书写整改措施病历书写整改措施本季度共抽查801份病历进行质控,甲级病历率达到95.2,乙级病历率4.8,无丙级病历。

一.存在问题1.存在上级医师签名不及时现象。

2.部分疑难病例讨论缺乏中医内容。

3.某些病例的病史采集不全面,有漏诊现象。

4.部分病历存在拷贝后审查不严谨现象。

5.医生采集病史不认真,如入院记录“无药物过敏史” 与病人实际情况不符合。

二.整改措施1.培养良好的_惯,注重细节,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作风建设。

2.注重内部控制,科主任要发挥应有作用,及时对疑难病例进行中医内容的讨论。

3.对临床医师进行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并进行考核。

强化医护人员培训,坚持病历质量检查,定期举办病案展评,各级医师和护士应对自身的病案进行自查,病案质量控制与医师的个人考评挂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