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反应

合集下载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第一节应激反应: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一、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一)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

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作出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始动力。

对于个体来说,一定的应激反应不但可以看成是及时调整与环境的契合关系,而且这种应激性锻炼有利于人格和体格的健全,从而为将来适应环境提供条件。

应激的反应并不总是对人体是有害的。

各种应激反应涉及到个体的心身功能的整体平衡。

平衡一生理,健康不平衡一病理,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当中 ,多数与心理应激因素的长期作用有关, 这些疾病即心身疾病。

这些心理应激源包括:①严重的生活事件,如亲人突然亡故、失业、破产、患绝症、被强暴、目睹特大车祸及死亡场面、突遇地震、火灾、洪水、风暴等重大灾难。

②生活、工作方面的应激,如:人际关系长期紧张、工作压力大。

③生存环境改变的应激,如:突然被拘禁、难民、移居国外。

这些强烈或持久的应激因素,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可引起应激反应。

1.应激的情绪反应①焦虑(anxiety)是人预期将要发生危险或不良后果的事物时所表现的紧张、恐惧和担心等情绪状态。

②恐惧(fear)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害或生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

③抑郁(depression)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等。

④愤怒(anger)是与挫折和威胁有关的情绪状态,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怒。

12.应激的行为反应①逃避与回避:逃避(escape)是指已经接触到应激源后而采取的远离应激源的行动;回避(avoidance) 是指事先知道应激源将要出现在未接触应激源之前就采取行动远离应激源。

②退化与依赖:退化(regression)是当人受到挫折或遭遇应激时,放弃成年人应对方式而使用幼儿时期的方式应付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第二章应激反应

第二章应激反应
第二章 应激反应
第一节 概念与本质
第二节 基本表现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细胞体液反应
三、功能和代谢变化 第三节 应激性疾病
第一节 概念与本质
一、概念
应激: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因子的强烈刺激或长期作 用,处于“紧急状态”时发生的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增强为主要特点的一系列神经 内分泌反应,并由此而引起动物各种功能代谢改变, 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也 就是机体应付突然或紧急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应激原: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原,任 何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二节 基本表现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应激原刺激植物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兴奋, 致动物的血压和血糖升高、血凝加速、呼吸加深 加快、恐惧、发怒等一系列的代谢机能变化。 机体受应激原刺激后,使糖皮质激素增多,促 进糖的异生 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生长激素能促进甘油、丙酮 酸合成为葡萄糖,抑制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升 高血糖以适应应激反应原需要。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上管 重吸收水分,使尿量减少,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二、应激反应分期
警觉期:在应激作用后迅速出现,为机体保护防御 机制的快速动员期。 抵抗期:如果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在产生过警 觉反应之后,机体将进入抵抗或适应阶段。 衰竭期:持续强烈的有害刺激将消耗机体的抵抗能 力,警觉反应期的症状可再次出现,肾上腺皮质激素 持续升高,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 机体内环境明显失衡,应激反应的负效应陆续显现, 可出现与应激相关的疾病以及器官功能的衰退、休克 甚至死亡。

二、细胞体液反应
应激对多种应激原可出现一系列细胞内信号传导和 相关基因的激活,合成表达一些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 质,如急性期反应蛋白、热休克蛋白、某些酶或细胞 因子等。这些变化是机体在细胞、蛋白质、基因水平 上对应激反应的表现。

生理学中的应激反应

生理学中的应激反应

生理学中的应激反应应激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和生理状态,它是人们对于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一种生理反应。

应激反应是动物和人类在面临外界威胁、压力和挑战时所展现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这些生理变化不仅能够让人们迅速适应外界环境,还能响应身体处于威胁中时所需的行为反应。

本文将从应激反应的定义、机制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应激反应的定义应激反应是指生物在遭受外界刺激后出现的生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

正常情况下,应激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能够帮助人们适应外界环境,并提高身体的工作效率。

然而,长期或过度的应激反应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二、应激反应的机制应激反应的机制主要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多个系统的相互协调。

当身体感受到威胁时,大脑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被激活,释放出催化剂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

这些激素能够刺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等生理反应,从而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应对应激刺激。

此外,应激反应还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变化。

长期或过度的应激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疾病。

因此,应激反应对于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应激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

1. 外界刺激:外界刺激的强度和种类对应激反应有着直接影响。

例如,紧急事件或面临威胁的环境会引发更强烈的应激反应。

2.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于应激刺激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有些人更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而有些人则相对较为镇定。

3. 情绪状态:个体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应激反应。

情绪较为紧张或焦虑的人更容易产生更强烈的应激反应。

4. 应对方式:应对应激刺激的方式和手段对于应激反应的产生和缓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积极的应对方式,如寻求社会支持、放松技巧等,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应对应激刺激。

总结:生理学中的应激反应是机体在面临外界威胁、压力和挑战时所展现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心理学中的应激反应理论身体和心理对压力的反应

心理学中的应激反应理论身体和心理对压力的反应

心理学中的应激反应理论身体和心理对压力的反应心理学中的应激反应理论:身体和心理对压力的反应应激反应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人们在面临压力时身体和心理的反应。

本文将介绍应激反应的概念、应激反应的类型、以及应对压力的方法。

一、应激反应的概念应激反应是指当人们面临外界压力和威胁时,身体和心理系统出现的一系列紧张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是生理上的(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心理上的(如焦虑、抑郁),并且每个人的反应方式可能不同。

二、应激反应的类型应激反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反应、情感反应和生理反应。

1. 认知反应认知反应是指人们对于压力事件的主观认知和思考过程。

当面临压力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困惑、紧张或有挫败感。

此外,在认知反应中,人们还会评估压力事件的威胁程度和自身应对能力的可行性。

2. 情感反应情感反应是指人们对于压力事件产生的情感体验。

常见的情感反应包括焦虑、恐惧、愤怒等。

这些情感反应可能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效的情绪调节对于缓解压力非常关键。

3. 生理反应生理反应是指身体对于压力的自动生理反应。

当人们感到压力时,身体会释放一系列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以应对压力。

这些生理反应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等。

三、应对压力的方法面对压力,人们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应对应激反应,以保持身心健康。

1. 寻求支持与亲友、专业人士或支持团体分享自己的压力和困惑,可以获得理解和支持。

这样的交流和接受他人的支持可以减轻情感负担。

2. 改变认知采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来评估和应对压力事件,可以帮助缓解对压力的认知反应。

比如,培养乐观的态度和鼓励自己,可以增加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3. 运动和放松体育运动和放松技巧(如呼吸练习、冥想)可以缓解身体和心理上的紧张感,促进身心健康。

4. 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积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健康饮食、充足睡眠和科学合理的工作安排,可以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

应激反应名词解释

应激反应名词解释

应激反应名词解释应激反应是指在遭受各种外界压力、威胁或困扰时,人们的身心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它是人类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生存反应,有助于准备和应对危险、挑战和压力。

应激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急性应激反应和慢性应激反应。

急性应激反应是一种针对突然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的临时的、短暂的反应。

普通的急性应激反应包括心跳加快、呼吸加深、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生理上的短暂变化;焦虑、恐惧、生气等情绪上的反应;以及逃避、对抗或冷静处理等行为上的反应。

慢性应激反应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且不断受到重复或持续存在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这种反应可能会导致各种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问题、焦虑、抑郁、失眠等。

长期的慢性应激反应可能会对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使人更容易生病。

应激反应的表现具有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应激反应。

另外,应激反应还受到个体的认知、情绪和应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人可能对应激反应敏感,而另一些人可能对相同的刺激不太敏感。

应激反应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过度或长期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导致身体和心理疾病的发展。

因此,适当的应对和管理应激反应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的应对方法包括寻求社会支持、运动、放松技巧、改变思维方式等。

对于严重的应激反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需要专业的帮助和治疗。

总之,应激反应是一种人类对外界压力、威胁和困扰作出的自然反应,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生存和适应至关重要。

适当的应激反应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而过度或长期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病理学的应激名词解释

病理学的应激名词解释

病理学的应激名词解释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机制、发展过程和组织病变的学科。

在病理学的研究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应激相关的名词。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病理学应激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术语。

1. 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应激反应是机体在面对外界刺激或压力时,通过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生理或行为变化来调节和适应环境。

这种反应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的一种机制。

应激源可以是多种因素,如生活事件、环境压力、感染或疾病等。

应激反应通常表现为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改变。

2. 紧张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紧张氧化应激是指细胞或组织内由于氧自由基的生成超过了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清除能力,导致细胞氧化损伤的状态。

氧自由基是一类高度活跃的分子,它们可以损害细胞膜、蛋白质和DNA等重要分子,从而引发细胞功能异常和病理变化。

紧张氧化应激在多种疾病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

3. 免疫应激(Immune Stress)免疫应激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在免疫应激过程中,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释放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这种反应是为了抵御疾病的威胁,但在某些情况下,过度的免疫应激也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自身免疫疾病。

例如,慢性炎症状态下的免疫应激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生。

4. 炎症应激(Inflammatory Stress)炎症应激是一种炎症反应在疾病过程中的表现。

当机体受到感染、损伤或其他病理因素刺激时,炎症应激会引发一系列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免疫细胞的浸润。

这些炎症反应旨在摧毁病原体和修复组织,但过度的炎症应激也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慢性炎症病变,如类风湿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

5. 热应激(Heat Stress)热应激是指机体在高温环境下对热的适应与应对。

高温环境会导致机体体温升高,触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排汗、血管扩张和呼吸加快等。

应激反应文档

应激反应文档

应激反应什么是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人类或动物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激发性事件做出的身体和心理的自动反应。

它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防御机制,帮助人们在面对压力和危险时做出适当的反应。

应激反应可以是短暂、轻微的,也可以是长期、强烈的。

应激反应的类型根据压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应激反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急性应激反应:急性应激反应是对于突发事件的一种短期反应。

例如,当人们面临灾难性事件,如地震、事故或突发疾病时,会出现焦虑、恐惧、震惊等强烈情绪。

2.慢性应激反应:慢性应激反应是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所产生的反应。

例如,工作压力、学业负担、婚姻问题等都可能引发慢性应激反应。

这种反应对身体和心理健康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3.创伤后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反应是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应激反应。

这种反应包括回忆、梦魇、闪回等,并常常伴随着情绪波动、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应激反应的表现应激反应的表现可以是身体上的、情感上的和行为上的变化。

1.身体上的表现:身体上的应激反应可能包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出汗、肌肉紧张、头痛和胃部不适等。

这些反应是身体自动做出的应激性反应,有助于应对紧急情况。

2.情感上的表现:情感上的应激反应可能包括焦虑、恐惧、愤怒、悲伤、沮丧等。

这些情绪的变化是应激反应的一部分,帮助人们处理紧张和压力。

3.行为上的表现:行为上的应激反应可能包括冲动的行为、易怒、退缩、回避、食欲改变等。

这些行为可能是人们在应对应激事件时的逃避或防御机制。

如何应对应激反应应对应激反应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压力和恢复身心健康。

1.建立支持系统:与亲人、朋友、同事等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压力,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这样可以减轻压力,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2.寻找适当的应对方式: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如运动、放松技巧、冥想、瑜伽等,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

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应激反应。

3.管理时间: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应激反应总结报告范文(3篇)

应激反应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应激反应是人体在面对压力、威胁或挑战时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应激反应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了解应激反应的成因、表现及应对策略,本报告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二、应激反应的定义及分类1. 定义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威胁或挑战时,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反应。

应激反应分为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两大类。

2. 分类(1)生理应激:包括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内分泌系统变化、免疫系统变化等。

(2)心理应激:包括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情绪反应。

三、应激反应的成因1. 生活事件:如失业、离婚、疾病、家庭矛盾等。

2. 工作压力:如工作负荷大、人际关系紧张、晋升竞争等。

3. 生理因素:如遗传、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

4. 心理因素:如个性特点、认知方式、应对方式等。

四、应激反应的表现1. 生理表现: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出汗、肌肉紧张等。

2. 心理表现:如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情绪反应。

3. 行为表现:如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

4. 社会功能受损:如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工作压力等。

五、应激反应的应对策略1. 认知调节:改变对压力事件的认知,降低其负面影响。

2. 情绪调节: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 行为调节:改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

4. 社会支持:寻求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与帮助。

5. 专业咨询: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

六、案例分析案例一:某企业员工小李因工作压力大,经常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小李通过认知调节、情绪调节、行为调节等方法,逐渐改善了应激反应。

案例二:某高校大学生小王因学业压力过大,出现抑郁情绪。

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小王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减轻了压力,使学业和生活得到了改善。

七、结论应激反应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后代谢变化 创伤后生命体征的变化
应激反应的调控
应激反应的触发因素
创伤和疼痛 失血、血容量不足和休克 低氧血症、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 低体温 精神因素 发生于伤口和缺血组织的局部反应
应激反应的触发:创伤和疼痛
传入感觉神经信号脊髓丘脑束下丘脑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皮质醇 交感肾上腺轴 交感张力、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
分解代谢阶段:高血流动力状态、液体潴留、水肿、 分解代谢、高代谢状态(数日至数周)
合成代谢阶段:血流动力恢复正常、利尿、蛋白质和 脂肪合成、机体功能恢复(数周)
血管内液体外渗组织水肿
缺血-再灌注损伤
休克或创伤缺血组织再灌注 氧自由基(H2O2、O2-、OH-)释放 组织损伤
肠道缺血 炎症反应、再灌注损伤 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消失细菌、毒素异位
什么是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的触发因素 应激反应的发生机制 应激反应引起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
创伤后代谢变化 创伤后生命体征的变化
儿茶酚胺对创伤病人的早期存活关重要 HR、心肌收缩力、CO、BP 血管收缩、血流再分布重要器官灌注 分钟通气量 肝糖原分解、糖原异生、酮体生成 葡萄糖供应 骨骼肌糖原分解,对葡萄糖摄取 脂肪分解 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岛素分泌
神经内分泌反应:交感-肾上腺轴
长期过度交感-肾上腺轴兴奋对病人不利 严重的小动脉收缩微循环血流 氧和代谢底物输送 毛细血管后小静脉收缩 毛细血管腔内压 血管内容量丢失、水肿形成 分解代谢状态
应激反应的调控
应激反应引起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
适当应激反应代谢和器官功能改变 提高适应和修复能力、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如创伤严重,应激反应过于强烈、持久 器官功能损害、衰竭病情加重、死亡
创伤后代谢变化的分期
衰减期:创伤后即开始
低血容量、低血流灌注和机体最初的代偿性生理反应
恢复期:复苏完成、血液灌注恢复后开始
应激反应 (stress response)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机体对应激刺激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快速反应:凝血机制激活、体液从血管外间隙向 血管内移动、血流再分布、呼吸和肾脏功能代偿 “急性期”反应:免疫系统功能变化、白细胞激 活、巨噬细胞产生、肝脏合成“急性期”蛋白 代谢变化:心输出量增加、分钟通气量增加、发 热、脂肪和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
血管收缩、水、钠储留 -内啡肽减轻疼痛 甲状腺T4提高机体生存能力 胰岛素,但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例+胰岛素抵抗
免疫系统反应:补体系统激活
创伤激活补体系统 促进细胞裂解和吞噬作用抵抗微生微 过敏毒素(C3a、C5a) 组织胺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 中性粒细胞趋化炎症、组织损害
免疫系统反应:花生四烯酸代谢物产生
神经内分泌反应: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应激刺激下丘脑下丘脑分泌CRH 垂体前叶分泌ACTH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
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的程度与创伤的严重程度平 行,常被用作应激反应程度的指标
神经内分泌反应: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皮质醇对于病人从急性创伤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 导致钠储留 肝糖原异生、脂肪分解、骨骼肌蛋白分解、 胰岛素抵抗 血糖 白细胞着边、磷脂酶A活性 局部炎症介质产生 炎症反应
低体温下丘脑视前区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精神刺激(恐惧)中枢介导的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的触发:局部反应
创伤、缺血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 局部和全身反应 代谢、凝血、炎症和免疫
反应的强度取决于创伤和缺血的程度 是机体对创伤的慢速反应
什么是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的触发因素 应激反应的发生机制 应激反应引起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 前列腺素类血管扩张 血栓烷类血管收缩 白三烯中性粒细胞趋化、激活炎症、组织损伤 血小板激活因子 血小板激活微血管内凝血 中性粒细胞激活炎症、组织损伤
免疫系统反应:细胞因子产生
主要的促炎细胞因子:TNF-、IL-1、IL-12、IFN- 主要的抗炎细胞因子:IL-1ra、IL-4、IL-10、sTNFR 局部作用:影响周围细胞的增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 进伤口修复 全身反应:发热、白细胞增多、急性期蛋白合成 促炎反应过度(SIRS)MODS 抗炎反应过度(CARS)免疫功能抑制
病人可耐受手术,但创伤可导致严重反应 截瘫病人损伤平面以下手术不出现皮质醇反应
应激反应的触发:失血、低血容量
少量出血心房容量感受器兴奋 严重出血动脉压力感受器兴奋 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介导的血管收缩 低血容量心输出量 组织缺血
中枢介导的应激反应 触发局部反应
应激反应的触发
低氧血症、酸中毒、高碳酸血症 化学感受器(主动脉和颈动脉体) 中枢介导的应激反应
凝血系统反应
内皮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内源性凝血途径 创伤组织促凝血酶原激酶外源性凝血途径
高凝状态 凝血系统激活纤溶系统激活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微循环变化
应激早期: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组织间液进入血管
应激晚期: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 细血管后小静脉仍收缩毛细血管内静水压
长期皮质醇分泌增加使适应性应激反应变成危重疾病
神经内分泌反应: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能刺激、血浆氨基酸增加、低血糖 胰高血糖素分泌
肝脏糖原分解、糖原异生、脂肪分解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协同作用,共同 导致创伤后以分解代谢为主的高代谢状态

神经内分泌反应:其他
抗利尿激素水潴留、血管收缩 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
创伤后代谢变化 创伤后生命体征的变化
应激反应的调控
应激反应的发生机制
神经内分泌反应 免疫系统反应 凝血功能变化 微循环变化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内分泌反应:交感-肾上腺轴
应激刺激感觉神经脑 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神经内分泌反应:交感-肾上腺轴
关于应激反应的观点
应激反应的程度与创伤的程度是成比例的 小的创伤和手术只引起很小的反应 大的创伤和手术引起严重的反应 应激反应是机体存活和恢复所必需的 但过强的应激反应对机体有害,导致病人处于危 重状态,甚至死亡
什么是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的触发因素 应激反应的发生机制 应激反应引起代谢和器官功能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