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应激
病理生理学课件:第09章 应激

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升高,机体内环 境明显失衡,可出现应激相关疾病,导致 休克\死亡等。
应激的全身性反应
神经内分泌反应与GAS 急性期反应
APR(急性期反应)
●定义
感染、烧伤、大手术、创伤等应激原可诱导 机体产生快速反应,如体温升高,血糖升高,分 解代谢加强及血浆中的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变化 等,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APR)。
交感神经兴奋 肾上腺髓质兴奋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脑桥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上的 α-肾上腺素能受体
CRH释放增多
启动HPA轴
唤起状态
神经内分泌反应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其他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1. 结构基础
下丘脑的室旁核(PVN) 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一)应激性溃疡
一、应激与躯体疾病
(一)应激性溃疡
•定义
各类重伤(包括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
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 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主要表现: 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 主要临床表现: 出血
①胃粘膜分 泌的粘液与 HCO3-组成 粘液-碳酸氢
盐屏障。
急性期反应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 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
负急性期反应蛋白(白蛋白\运铁蛋白)
APP的来源
APP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单核吞 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亦可产生少 量的APP。
• APP 生物学功能: 是急性反应时相的特征性改变之一,是机 体启动迅速的防御机制 抑制蛋白酶活化:可避免蛋白酶对组织的过 度损伤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C反应蛋白 抑制自由基产生 其他:促进损伤细胞的修复、单核细胞的吞 噬功能
变态心理学 第九章 应激相关障_PPT课件

3. 个体的社会文化背景、生活态度、信仰等
(二)临床表现
1.伴有情感迟钝的精神抑制为主的表现 情绪休克 心理休克 木僵状态 2.伴有强烈恐惧体验的运动性兴奋为主的表现 3.混合性且有变化的临床相 应激反应的阶段:预
心理治疗为主
1.初始阶段:安全感的建立、无助感的克服 2.心理支持:宣泄,支持、安慰,自我控制感建立 3.积极的适应和应付方式的建立,团体疗法 4.摆脱发病环境,解决实际问题 5.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抗焦虑与抗抑郁药物
(四) 危机 干预
1.心理治疗 减轻焦虑,缓和情绪 非过分保护,积极面对;倾诉、宣泄; 认知重建,应付能力培养; 技术:最主要和常用的是行为疗法(系统脱敏与 暴露疗法)、认知疗法、团体疗法
2.药物治疗:抗焦虑与抑郁、镇静剂
作业题: 如果你作为心理救援者参加5.12大地震救灾 行动,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救援行动设想.
一、急性应激反应
概念:又称急性心因性反应。指由于遭受到严重 的急剧的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后在短暂时间之内所产 生的心理异常。一般持续数小时或几天,一周或一 月内缓解,带有一过性
(一)影响因素 1. 发病直接因素:突如其来的威胁性生活事件
和灾难 人为灾难、自然灾难、暴力及恐怖事件 2. 患者个体的易感性: 影响的强度与 程度与个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

09年级病理生理第九章应激一、单项选择题1、应激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A.损伤性全身反应 B.非损伤性全身反应C.特异性全身反应 D.非特异性全身反应E.代偿性全身反应2、全身适应综合征(GAS)是指A.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快速动员期B.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抵抗和适应反应C.有害刺激引起的应激性疾病D.应激原作用后,出现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E.应激反应的负效应表现为应激性相关疾病3、在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抵抗期中,体内哪种激素分泌持续增多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C.儿茶酚胺 D.醛固酮E.糖皮质激素4、应激时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为A.CRH B.ADHC.GH D.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5、应激时,下列哪种内分泌激素减少A.生长激素 B.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 D.儿茶酚胺 E.糖皮质激素6、CRH的主要功能是A.促进GC的分泌 B.调控应激时的情绪反应C.增大机体的适应反应 D.刺激ATCH的分泌E.促进内啡肽的释放7、应激时糖皮质激素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A.促进蛋白分解 B.促进脂肪动员C.稳定溶酶体膜 D.降低血糖E.维持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8、急性期蛋白不会来自下列哪种细胞A.肥大细胞 B.单核细胞C.成纤维细胞 D.巨噬细胞 E.肝细胞9、急性期蛋白不具有下列哪一种功能A.抑制蛋白酶 B.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C.抗感染 D.抗损伤 E.促进出血10、负急性期反应蛋白是哪一种蛋白?A.白蛋白 B.铜蓝蛋白C.结合珠蛋白 D.纤维蛋白原E.血清淀粉样A蛋白11、有关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描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B.正常时血中含量很少C.炎症、感染、发热时明显减少 D.种类很多E.功能相当广泛12、判断应激强度的指标主要测定患者血中哪一种激素的浓度?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C.醛固酮 D.皮质醇 E.皮质酮13、热休克蛋白(HSP)最初是在哪种生物体中发现的?A.酵母 B.果蝇C.大肠杆菌 D.大鼠 E.人类14、热休克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为A.维持细胞的结构功能 B.免疫功能C.热耐受 D.促进Na+ —K+ —ATP酶功能E.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15、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A.胃粘膜缺血 B.胃腔内H+向粘膜中逆向弥散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D.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减少E.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二、多项选择题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的基本组成单元为A.视上核 B.室旁核C.腺垂体 D.肾上腺皮质 E.肾上腺髓质2、热休克蛋白可增加对多种应激原的抵抗能力,主要包括A.热 B.内毒素C.病毒感染 D.心肌缺血 E.烧伤3、热休克蛋白具有下列功能A.修复受损蛋白 B.产生变性蛋白C.帮助新生蛋白质成熟和移位 D.稳定细胞结构E.维持细胞生理功能4、应激时血浆中浓度增高的蛋白质包括A.白蛋白 B.C-反应蛋白C.铜蓝蛋白 D.热休克蛋白 E.补体5、应激性高血糖是由于A.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C.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D.胰岛素分泌增多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6、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有A.胃粘膜缺血引起屏障破坏B.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C.碳酸氢盐产生↑D.胃粘液蛋白分泌↓E.儿茶酚胺↑三、名词解释1、stress2、stressor3、stress disease4、热休克蛋白(HSP)5、“分子伴娘”6、急性期反应蛋白(AP)7、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四、填空题1.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变化为、。
应激

图1. 应激时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变化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与应激相关的CNS部位:边缘系统的皮层、杏仁核、海
马、下丘脑、蓝斑 神经传导、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的变化 蓝斑区:神经元激活,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升高,机体出 现紧张、专注程度升高,过度焦虑、害怕、愤怒。 HPA轴:适度兴奋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认知学习能力和良 好情绪; 过度兴奋或不足可出现抑郁、厌食、自杀倾向
discrimination People who live in cities
应激的危害
I. 短时间的暴露 会导致 “emergency reaction” 肾上腺分泌激素 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出汗 听力视力更加敏锐 手足变冷.
应激的危害
II. 长时间的暴露会导致机体生物反应总体 水 平的降低.
•原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β受体刺激胰导细胞α细胞
胰高血糖素↑血糖↑ 儿茶酚胺 α受体 胰岛素分泌↓
•意义:血糖↑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血糖↑
胰岛素依赖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对葡萄糖利用↓
胰岛素非依赖组织(脑\骨髓\N)获得充分
β-内啡肽
POMC(前阿黑皮质素原) 腺垂体
ACTH
β-趋脂素 血液
机制1
第九章 应激
Stress
认识 应激
上述都是应激 应激不总是令人愉快的或者有害的. 应激包括各种各样的事情: 高兴的, 悲伤的, 敏
感的, 体力的. 很多人其实都有很多应激的事情但往往不知
道!
【讲授内容】
本质和概念 Learned helplessness 应激的危害 全身适应综合征 应激原 应激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处理应激
病理生理学第九章应激

09年级病理生理第九章应激一、单项选择题1、应激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一种A.损伤性全身反应 B.非损伤性全身反应C.特异性全身反应 D.非特异性全身反应E.代偿性全身反应2、全身适应综合征(GAS)是指A.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快速动员期B.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抵抗和适应反应C.有害刺激引起的应激性疾病D.应激原作用后,出现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E.应激反应的负效应表现为应激性相关疾病3、在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抵抗期中,体内哪种激素分泌持续增多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C.儿茶酚胺 D.醛固酮E.糖皮质激素4、应激时最核心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为A.CRH B.ADHC.GH D.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5、应激时,下列哪种内分泌激素减少A.生长激素 B.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 D.儿茶酚胺 E.糖皮质激素6、CRH的主要功能是A.促进GC的分泌 B.调控应激时的情绪反应C.增大机体的适应反应 D.刺激ATCH的分泌E.促进内啡肽的释放7、应激时糖皮质激素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A.促进蛋白分解 B.促进脂肪动员C.稳定溶酶体膜 D.降低血糖E.维持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8、急性期蛋白不会来自下列哪种细胞A.肥大细胞 B.单核细胞C.成纤维细胞 D.巨噬细胞 E.肝细胞9、急性期蛋白不具有下列哪一种功能A.抑制蛋白酶 B.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C.抗感染 D.抗损伤 E.促进出血10、负急性期反应蛋白是哪一种蛋白?A.白蛋白 B.铜蓝蛋白C.结合珠蛋白 D.纤维蛋白原E.血清淀粉样A蛋白11、有关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描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肝细胞合成 B.正常时血中含量很少C.炎症、感染、发热时明显减少 D.种类很多E.功能相当广泛12、判断应激强度的指标主要测定患者血中哪一种激素的浓度?A.胰高血糖素 B.胰岛素C.醛固酮 D.皮质醇 E.皮质酮13、热休克蛋白(HSP)最初是在哪种生物体中发现的?A.酵母 B.果蝇C.大肠杆菌 D.大鼠 E.人类14、热休克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为A.维持细胞的结构功能 B.免疫功能C.热耐受 D.促进Na+ —K+ —ATP酶功能E.帮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移位15、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下列哪项无关A.胃粘膜缺血 B.胃腔内H+向粘膜中逆向弥散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D.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减少E.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二、多项选择题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的基本组成单元为A.视上核 B.室旁核C.腺垂体 D.肾上腺皮质 E.肾上腺髓质2、热休克蛋白可增加对多种应激原的抵抗能力,主要包括A.热 B.内毒素C.病毒感染 D.心肌缺血 E.烧伤3、热休克蛋白具有下列功能A.修复受损蛋白 B.产生变性蛋白C.帮助新生蛋白质成熟和移位 D.稳定细胞结构E.维持细胞生理功能4、应激时血浆中浓度增高的蛋白质包括A.白蛋白 B.C-反应蛋白C.铜蓝蛋白 D.热休克蛋白 E.补体5、应激性高血糖是由于A.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C.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D.胰岛素分泌增多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6、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有A.胃粘膜缺血引起屏障破坏B.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C.碳酸氢盐产生↑D.胃粘液蛋白分泌↓E.儿茶酚胺↑三、名词解释1、stress2、stressor3、stress disease4、热休克蛋白(HSP)5、“分子伴娘”6、急性期反应蛋白(AP)7、全身适应综合征(GAS)四、填空题1.当机体受到强烈刺激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变化为、。
第九章应激PPT课件

21
第21页/共45页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
1 概念
指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 增加的一组蛋白质,又称为应激蛋白。主 要在细胞内发挥抗损伤功能,属非分泌型 蛋白质
22
第22页/共45页
23
第23页/共45页
结构基础结构基础124511crhcrhcrhcrh221345对其他神经内分泌影响物质代谢促进糖异生抑制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对免疫系统炎症反应的影响抑制促炎介质产生诱导抗炎介质产生稳定溶酶体膜血糖持续抗过敏增加组织能量供应在儿茶酚胺对血管作用及儿茶酚胺和胰高血糖素的脂肪动员效应中起容许作用生长发育迟缓抑制性腺轴抑制甲状腺轴防御意义防御意义不利影响不利影响抑制免疫反应抗感染力下降增加组织量供应1445名称名称分泌部位分泌部位变化变化作用作用内啡肽内啡肽腺垂体腺垂体镇痛抑制交感肾上腺素过度兴奋抑制镇痛抑制交感肾上腺素过度兴奋抑制acthacthgcgc过多分泌过多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胰岛胰岛细胞细胞血糖升高血糖升高胰岛素胰岛素胰岛胰岛细胞细胞血糖升高血糖升高adhadh下丘脑下丘脑维持血容量维持血容量醛固酮醛固酮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维持血容量维持血容量生长激素生长激素腺垂体腺垂体升高血糖升高血糖急性急性慢性慢性15generalgeneraladaptationadaptationsyndromesyndromegasgas1645警觉期警觉期抵抗期抵抗期衰竭期衰竭期神经神经内分泌变化内分泌变化以交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多糖皮质激素持续糖皮质激素持续增多增多糖皮质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和亲和力下数量和亲和力下主要主要表现表现呼吸循环功能加强呼吸循环功能加强血糖增高血糖增高代谢率明显增高代谢率明显增高炎症免疫反应降低炎症免疫反应降低明显内环境紊乱明显内环境紊乱意义意义防御机制快速动员防御机制快速动员抵抗适应期抵抗适应期抵抗力耗竭抵抗力耗竭1745一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lcne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兴奋hpa轴三其他内分泌变化四全身适应综合征1845是在应激原刺激下诱发机体出现的快速启动的防御性非特异性反应
第九章应激

整体性、连续性的最佳护理服务。
5.层次性
b 任何系统都是有层次的。 b 对于某一系统来说,它既由一些次系统(要素)
组成,同时,它本身又是超系统的次系统(要 素), b 系统的层次之间存在着支配与服从的关系。高 层次支配低层次,低层次从属于高层次。
系统理论 应激与适应理论
目标
1、明确系统、开放系统、动态系统、应激、应 激源的概念 2、 解释系统与结构功能关系,结构的特点 3 、能分析应激的特点 3、 能说明应激源对人体影响的因素 4、 能说明全身适应综合征 5、 能解释适应的四个层次 6、 能解释应激的三道防卫 7、 陈述护士如何帮助病人应对应激 8、 学会如何做放松技术
3.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b 人的健康状态总是在健康与疾病这一连
续体的任何一点上,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⒋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系统
b 一方面机体存在自然的免疫监控机制 b 另一方面思想意识上的主动性使人对自身健康
活动具有选择、调节、维护的能力。
(二) 用系统的观点看护理
b 1.护理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 b 护理系统包括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
体反映 b 一方面,系统要进行活动,必须通过内部各要
素的相互作用,如能量、信息、物质的转换, 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以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b 另一方面,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中,与环 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适应环 境,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目的性
b 每一系统的存在都是有其特定的目的 b 系统的结构就是按系统的目的和功能组成的一
护理研究等子系统, b 各子系统又有若干层次的子系统,它们之间相
b 封闭系统是指不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 信息交换的系统。绝对的封闭系统是不存在的, 只是相对的、暂时的。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二)消化系统的变化
表现
各种障碍,表现不一 精神心理应激→食欲↓、食欲↑
腹泻或便秘 创伤等应激→应激性溃疡
·机制
内啡肽和单胺类↑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三)血液系统的变化
表现 (1)非特异性抗感染能力↑ (2)凝血能力↑→血液应激综合征
·机制 髓系和巨核细胞系增生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心理社会呆小状态 (psychosocial short statue )
同义词 心因性侏儒
概念
慢性应激(父母双亡、父母粗暴、亲子关系紧张等)→ 儿童生长缓慢、青春期延长,并伴有行为异常,如抑郁、 异食癖等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应激性心律失常 概念
情绪应激时如噩耗、惊吓、愤怒等可引起心律失常,甚 至可导致猝死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第一节 概 述
概念
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 异性、全身性、适应性反应
应激--stress 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Walter Cannon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Hans Selye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原因
凡是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皆可成为应激原 (stressor) (1)外环境因素 (2)内环境因素 (3)心理、社会因素
机制
强烈应激→交感N↑、CA↑→胞外Ca2+内流↑→静息电位 上移→Na+快通道失活→心肌电生理改变→心律失常
·过敏性结肠炎(结肠激惹综合征)
病理生理学第9章应激
·应激性心脏病
概念
强烈应激直接造成心肌损伤,发生心肌坏死。其特征为 肌节过度收缩而产生收缩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E
[题解]热休克蛋白基本结构为N端的一个ATP酶结构域和C端的一个基质识别结构域。
13.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下列哪一种细胞合成?
A.肥大细胞D.成纤维细胞
B.肝细胞E.内皮细胞
C.单核吞噬细胞
[答案]B
[题解]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来源于肝细胞,少数来自单核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
C.决定于应激原的特异性反应
D.完全相同的特异性全身性反应
E.完全相同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
[答案]B
[题解]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不管刺激因素的性质如何,这一反应大致相似。
3.下列变化哪项为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A.心率减慢D.促进糖原合成
B.腹腔内脏血管扩张E.血液重新分布
第九章应激
一、A型题
1.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
A.特异性全身反应D.病理性反应
B.非特异性全身反应E.生理性反应
C.代偿性反应
[答案]B
[题解]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2.各种不同应激原所引起的应激是
A.几乎相同的特异性全身性反应
B.几乎相同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
C.抗感染
[答案]B
[题解]急性期反应蛋白具有下列功能:
抑制蛋白酶;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抗感染、抗损伤、抗出血;结合、运输功能。而热休克蛋白具有修复受损蛋白质的功能。
11.全身适应综合征抵抗期的基本变化是
A.糖皮质激素释放增加D.炎症反应增强
B.淋巴结肿大E.代谢率降低
C.防御储备能力增强
[答案]A
[答案]应激时由于炎症、感染或组织损伤等原因可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的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5.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ion syndrome)
[答案]对大多数的应激反应,在撤除应激原后,机体可很快趋于平静,恢复自稳态。但如果劣性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应激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称之为全身适应综合征
18.应激时心血管系统的基本变化为
A.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D.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B.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E.心室纤颤的阈值升高
C.总外周阻力增加
[答案]A
[题解]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心肌耗氧增多,总外周阻力视应激的具体情况不同;冠状动脉血流量通常是增加的,心室纤颤的阈值降低。19.应激时消化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11.(√)应激反应具有两面性,适度应激对机体有利,过度应激对机体有弊
[题解]应激时,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血胰岛素含量偏低。一般除胰岛素外,其他内分泌激素在应激时分泌都增多。
5.全身适应综合征是指
A.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抵抗和适应反应
B.应激原作用后,机体出现的快速动员期
C.劣性应激原作用后,出现一个动态的适应防御的连续过程
D.有害刺激使机体的自稳态破坏
E.应激的负反馈,表现为全身适应性反应
A.炎症、免疫反应减弱
B.糖皮质激素起主要作用
C.持续时间长
D.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和亲和力下降
E.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均增多,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答案]E
[题解]此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警觉反应使机体处于最佳动员状态。
8.下列哪一项为全身适应综合征抵抗期的特点?
5.(√)少数蛋白如清蛋白在急性期反应时减少,称为负急性期反应蛋白。
6.(√)在各种炎症、感染、组织损伤等疾病中C-反应蛋白浓度迅速升高,且其升高的水平常与炎症、组织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临床上常用C-反应蛋白作为炎症和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7.(×)应激所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自身免疫病和免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2.试述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增加对机体的影响
[答题要点]应激时GC增加对机体有广泛的保护作用。①GC升高是应激时血糖增加的重要机制,它促进蛋白质的糖异生,并对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等的脂肪动员起容许作用;②GC对许多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生成、释放和激活具有抑制作用,并稳定溶酶体膜;③是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的必需因素。GC的持续增加也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①GC升高对免疫炎症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②造成生长发育的迟缓、行为异常。③造成性腺轴、甲状腺轴的抑制;④代谢改变。
22.应激时,下列哪一种内分泌腺的变化最为明显?
A.甲状腺D.肾上腺
B.甲状旁腺E.性腺
C.胰腺
[答案]D
[题解]应激时,肾上腺的变化最为明显。以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兴奋为主,并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
二、名词解释
1.应激原(stressor)
[答案]任何躯体的或情绪性刺激,只要达到一定强度,能引起机体应激反应者称为应激原。
①中枢效应:
与应激时的兴奋、警觉有关,并可引起紧张、焦虑的情绪反应。②外周效应:
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迅速升高。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基本组成单元:
室旁核、腺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基本效应:
①中枢效应:
在各种应激原的刺激下,下丘脑室旁核分泌CRH增多。CRH除刺激ACTH分泌,导致GC水平升高外,还调控应激时的情绪行为反应;促进内啡肽释放。②外周效应:
A.神经-内分泌反应D.免疫反应
B.热休克反应E.炎症反应
C.急性期反应
[答案]A
[题解]应激时最突出的反应是神经-内分泌反应。主要表现为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兴奋。
10.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不具有下列哪一项功能?
A.抗出血D.抑制蛋白酶作用
B.修复受损蛋白质E.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D.胃粘膜屏障被破坏程度
E.儿茶酚胺在血中的浓度
[答案]C
[题解]应激性溃疡粘膜内pH的下降程度主要取决H+向粘膜反向弥散的量与粘膜血流量的比值。
21.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A.胃粘膜缺血D.胆汁逆流
B.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E.胃粘膜屏障遭到破坏
C.酸中毒
[答案]A
[题解]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是胃粘膜缺血,其粘膜的缺血程度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C.支气管收缩,口径变小
[答案]E
[题解]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心率增快,心收缩力加强,血液重新分布,支气管扩张,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等,为儿茶酚胺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4.应激时下列哪一种激素分泌减少?
A.抗利尿激素D.催乳素
B.胰岛素E.内啡肽
C.胰高血糖素
[答案]B
3.应激原可分为几大类?各举一例
[答题要点]①外环境因素。如高温,低氧等;②机体内在因素。如血液成分改变③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如职业竞争。
四、论述题
1.试述应激时主要神经内分泌反应的基本组成单元和基本效应
[答题要点]㈠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基本组成单元:
脑干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蓝斑为该系统的中枢位点。基本效应:
8.(√)胃黏膜缺血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
9.(×)支气管哮喘是应激相关疾病。
10.(√)应激时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使肾血管收缩,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所以应激时泌尿功能主要表现为尿少,尿比重升高,水钠排泄减少。
2.应激(stress)
[答案]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3.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
[答案]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重病和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可较深或穿孔。
4.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
E.儿茶酚胺的分泌能增强免疫功能
[答案]D
[题解]应激时白蛋白减少,补体水平升高,C-反应蛋白增多,而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对免疫功能显示抑制效应。
16.在冠脉已有病变的基础上,心理应激常诱发
A.肝性脑病D.停经
B.致死性心律失常E.自身免疫性疾病
C.变态反应
[答案]B
[题解]心理应激常诱发心律失常,已有广泛的临床和实验证据。
14.下列哪一种疾病不属于应激相关疾病?
A.原发性高血压D.白化病
B.支气管哮喘E.溃疡性结肠炎
C.动脉粥样硬化
[答案]D
[题解]应激相关疾病指应激在其发生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和诱因。白化病不属于应激相关疾病。
15.应激时,下列叙述哪一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的?
A.xx增多
B.补体水平降低
C.C-反应蛋白减少
D.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能抑制免疫功能
五、判断题
1.应激是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特异性全身反应。()
2,全身适应综合征的警觉期,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糖皮质激素。()
3.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儿茶酚胺。()
4.热休克蛋白是指只有经受热应激时细胞才能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
5.清蛋白为负急性期反应蛋白。()
A.胃肠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D.胃肠粘膜糜烂﹑溃疡﹑出血
B.胃粘液蛋白分泌增加E.胃穿孔
C.胃酸分泌减少
[答案]D
[题解]应激时消化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胃肠粘膜糜烂﹑溃疡﹑出血。
20.应激性溃疡粘膜内pH的下降程度主要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