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

合集下载

痕迹检验案例

痕迹检验案例

痕迹检验案例痕迹检验是犯罪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痕迹进行检验,从而为案件的破解提供重要线索。

下面列举了十个痕迹检验案例,以展示其在犯罪侦查中的作用和应用。

1. 血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嫌疑人身上的血迹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血迹相同的可能性,从而判断是否涉及凶杀案或伤人案件。

2. 指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指纹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是否有嫌疑人的指纹,从而对嫌疑人进行定罪或排除嫌疑。

3. 遗留物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遗留物进行检验,如纤维、毛发、皮屑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嫌疑人相关的物质,从而提供嫌疑人的线索。

4. 烟草痕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烟草痕迹进行检验,如烟蒂、烟灰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吸烟人的痕迹,从而缩小嫌疑人范围或确定嫌疑人身份。

5. 足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足迹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嫌疑人相符的足迹,从而确定嫌疑人是否曾经出现在现场。

6. 化学痕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化学痕迹进行检验,如药物残留、爆炸物痕迹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犯罪行为相关的化学物质,从而提供案件侦破的证据。

7. 毒物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毒物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毒品或毒物相关的物质,从而提供案件侦破的线索。

8. 手机痕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手机痕迹进行检验,如通话记录、短信等,可以确定嫌疑人的通信行为,从而揭示案件的真相。

9. 纸张痕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物品上的纸张痕迹进行检验,如书写、印刷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嫌疑人相关的文件或证据,从而提供案件侦破的线索。

10. 声音痕迹检验:通过对犯罪现场及相关录音的声音痕迹进行检验,可以确定嫌疑人的语音特征,从而帮助警方追踪嫌疑人的身份。

以上是十个痕迹检验案例,展示了痕迹检验在犯罪侦查中的重要作用。

痕迹检验不仅可以提供案件的物证线索,还可以为案件的破解提供科学依据,对于维护社会安全和公正司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

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

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痕迹检验是法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通过对物证和痕迹的检验、鉴定以及分析,为刑事司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法医学中常用的痕迹检验技术,并探讨其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

一、指纹检验技术指纹是人类皮肤上的一种天然图案,其独特性和稳定性使其成为刑事侦查中常见的物证。

指纹检验技术主要通过比对、分类和鉴定指纹,可以判断出凶手的身份以及犯罪现场的重要信息。

在现代指纹检验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指纹识别系统、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二、鞋印检验技术鞋印是犯罪现场常见的痕迹之一,通过鞋印的检验和分析可以判断出嫌疑人的鞋子类型、尺寸以及使用状态。

鞋印检验技术主要包括鞋印提取、对比和鉴定等步骤。

其中,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得鞋印检验更加精确和高效,例如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可以获取更为准确的鞋印信息。

三、痕迹分析技术痕迹分析技术是法医学中一种综合性的检验技术,通过对犯罪现场的痕迹进行采集、分析和鉴定,可以还原犯罪现场的过程和相关人物的行为。

常见的痕迹包括血迹、尘土、纤维等,通过对这些痕迹进行痕迹学、物证学和生物学等多方面的分析,可以获取到关键的证据信息。

四、DNA检验技术DNA检验技术是法医学中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对DNA的提取、扩增和测序等步骤,可以判断出痕迹物质中的DNA信息,从而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DNA检验技术在犯罪侦查和司法审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DNA具有高度的个体识别性和独特性。

五、火灾鉴定技术火灾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火灾现场的检验和分析,可以确定火灾的起因、燃烧过程以及是否存在人为纵火的嫌疑。

火灾鉴定技术主要包括火灾现场勘查、火灾痕迹检验和火灾设备检验等方面,通过科学而系统的鉴定,可以为法庭提供可靠的火灾鉴定证据。

总结:痕迹检验技术在法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痕迹的检验和鉴定,可以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确保司法的公正和准确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痕迹检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刑事司法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痕迹检验的程序及方法

痕迹检验的程序及方法

痕迹检验的程序及方法
痕迹检验是通过对物体或人身上遗留的痕迹进行检测、鉴定和分析,从而获取案件或事件的相关信息,为犯罪侦破和司法判断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技术手段。

痕迹检验的程序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 勘查现场:痕迹检验前需要勘查现场,确定哪些地方有可能留下痕迹,以及哪些物品和人员需要留存。

此步骤需要尽可能保护现场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避免痕迹被破坏、丢失或干扰。

2. 收集证据:根据勘查现场的结果,对可能留下痕迹的物品和人员进行收集、封存和固定,以便于后续鉴定和分析。

此步骤需要注意证据的保护和安全,避免污染、损坏或篡改。

3. 实验鉴定:将收集到的物品和人员送往实验室,进行各种痕迹检验方法的鉴定和分析。

常见的痕迹检验方法包括指纹检验、DNA检验、鞋底印痕检验、工具痕迹检验等。

其中,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痕迹和不同程度的破坏。

4. 结果分析:对痕迹检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确定痕迹来源和可能涉案的人员或物品。

此步骤需要考虑实验误差和结果准确性,必要时还需要进行专门的鉴定和确认。

5. 编写报告:根据实验鉴定和结果分析的结论,撰写痕迹检验报告,并以法律标准为依据,对给出结论的可信性进行评定和说明。

以上是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谨、科学地操作,同时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验证和核实,保证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痕迹检验概述

痕迹检验概述

痕迹检验
第一节 痕迹检验概述
一、痕迹检验的概念和特点
(一)痕迹的概念
1.痕迹 事物运动遗留的印象或形象。
(一)痕迹的概念
2.犯罪痕迹
由于犯罪行为而遗留下来的印象或形象。
(1)广义犯罪痕迹 由于犯罪行为而遗留在现场上的所有印
象和形象。
(2)狭义犯罪痕迹 由于犯罪行为使造痕体与承痕体产生接
触作用或分离作用,在作用部位上出现的形象 反映。
(四)痕迹检验的概念
痕迹检验简称痕检,它是应用痕迹检验的理论, 观点,方法,去发现案件现场中的痕迹,研究确定痕 迹与案件的关系及痕迹与一定的人或物的关系的 一项专门技术工作。







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痕迹检验的特性
▪ 主体的确定性 ▪ 对象的特定性 ▪ 程序的法定性 ▪ 方法的借鉴性 ▪ 目的的特殊性
二、痕迹检验研究的对象
▪ 手印 ▪ 足迹 ▪ 工具痕迹 ▪ 枪弹痕迹 ▪ 其他痕迹
三、痕迹检验的原理和程序
(一)痕迹检验的基本原理
▪ 事物的客观反映性是痕迹检验的基础 ▪ 事物的自身特殊性是痕迹检验的依据 ▪ 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是痕迹检验的条件 ▪ 同一认定理论是痕迹检验的基本理论
三、痕迹检验的原理和程序
(二)痕迹的形成
3.作用力
又称载荷,使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痕迹 的一种机械力量。
作用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影响痕 迹形成的种类与质量。
(二)痕迹的形成
4.第四要素(中介质)
是形成平面痕迹时的必要因素。
(三)痕迹的分类

痕迹检验

痕迹检验
31撬压痕迹:是工具以杠杆原理破坏客体,在客体的接触部位上所产生的变形痕迹。
32打击痕迹:作案人手持工具以一定速度、一定距离碰撞破坏客体发生挤压变形或破碎形成痕迹。
33.擦划痕迹概念:工具压入承痕体,并且沿着承痕面滑移破坏承痕体表面所形成的线条状痕迹。
34剪切痕迹:作案人利用钳剪类工具拖行剪切作用,破坏承痕体时形成的痕迹。
9穿鞋足迹花纹种类其基本类型有直线纹、曲线纹、环点纹、框块纹、网格纹、畦埂纹、叶脉纹、文饰纹、动植物纹、火炬纹图案。
10鞋掌前边缘形状有:尖形、弧形、平直形,其中有短平直形(边长3厘米)、中平直形(边长3~5厘米)、长平直形(5.1厘米以上)
11鞋掌后边缘形状有:平直形、斜直型、前弧形、后弧形、续断形。
.按接触状态不同分类:凹陷状痕迹,线条状痕迹。
.按工具作用方式不同分类:撬压痕迹,打击痕迹,擦划痕迹,钳剪痕迹,刺切痕迹,割削痕迹。
18常见的撬方式:扩缝撬压,拆离撬压,扭转撬压,夹持撬压。
19(一)寻找工具痕迹1.出入口处找2.现场中心找 (二) 提取工具痕迹1.拍照提取。2.提取原物。3.制模提取。4.提取工具痕迹附着物的方法:吸引法、敲击法、剥离法、沾取法。
8.螺形斗:内部花纹中心由一条以上的与起点方向一致的螺形线组成。
9.绞形斗:内部花纹中心有两条以上螺形线相对绞绕旋转,起点间隔相对,一左一右或一上一下,不连其他纹线。
10.曲形线:花纹内部中心仅有一条曲形线,其中上下两个回转弯曲部分圆滑顺势,最后朝一个方向旋转。
11.双箕斗:内部花纹中心有两条以上独立、圆滑、顺势的曲形线相层叠、旋转;或在一条曲形线的两个弯头内各有一个完整的箕形线相绞绕,向同一方向旋转。
6作用力:使造痕体与承痕体接触时相互作用的动力。由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不同,痕迹的反映形象也不同。

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

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

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痕迹检验技术是法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其通过对犯罪现场和相关物品的痕迹进行检验和分析,为刑事案件的破案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法医学中的痕迹检验技术及其应用。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痕迹检验技术是一种通过对物体表面和内部的微小痕迹进行检验、分析、鉴定和描述的一种技术手段。

痕迹可以是指纹、足迹、工具痕迹、血迹、毛发、纤维等。

该技术基于物质的特性,通过对痕迹的形态、组织结构以及物质成分进行分析,从而辅助司法机关进行案件破案工作。

二、常见的痕迹检验技术1. 指纹检验技术指纹是人体皮肤表面的一种痕迹,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指纹检验技术通过对指纹进行采集、比对和鉴定,能够确定出现场的指纹与嫌疑人之间的关联性,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证据。

2. 足迹检验技术足迹是通过足底与地面接触产生的一种痕迹,具有个体差异性。

足迹检验技术通过对足迹的形状、大小、纹理等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步态特征以及犯罪现场的相关信息。

3.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工具痕迹是指在犯罪现场留下的与犯罪工具相关的痕迹,如撬门痕迹、划痕等。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通过对工具痕迹的形态、组织特征、物质成分等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犯罪工具的类型、使用情况以及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关联性。

4. 血迹检验技术血迹是在犯罪现场留下的涉及血液的痕迹,常常用于判断是否有人体伤害和死亡案件发生。

血迹检验技术通过对血迹的血型、DNA分析等进行检验和鉴定,可以确定血迹的来源、受害者和嫌疑人之间的关系,为案件的侦破和定罪提供重要证据。

5. 毛发和纤维检验技术毛发和纤维是犯罪现场常见的痕迹,可以用于判断物品之间的接触关系,提供犯罪事实的线索。

毛发和纤维检验技术通过对毛发和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等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它们的来源以及犯罪嫌疑人与现场之间的关联性。

三、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痕迹检验技术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和司法鉴定领域。

浅谈痕迹检验鉴定在侦察破案中的证据作用

浅谈痕迹检验鉴定在侦察破案中的证据作用

指纹鉴定:通过比较指纹特征来确 定嫌疑人
足迹鉴定:通过分析足迹特征来确 定嫌疑人
工具痕迹鉴定:通过分析工具痕迹 特征来确定嫌疑人
枪弹痕迹鉴定:通过分析枪弹痕迹 特征来确定嫌疑人
笔迹鉴定:通过分析笔迹特征来确 定嫌疑人
声音鉴定:通过分析声音特征来确 定嫌疑人
痕迹检验鉴定的定义和目的
痕迹检验鉴定在侦察破案中的作 用
痕迹检验鉴定的内容:包括指纹、足迹、工具痕迹、弹道痕迹、生物痕迹等。
痕迹检验鉴定的方法:包括比较检验、测量检验、化学检验等。
痕迹形成:物体接触表面时留下的痕迹 痕迹分类:指纹、足迹、工具痕迹等 痕迹提取: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提取痕迹 痕迹比对:将提取的痕迹与已知样本进行比对,确定是否一致
痕迹检验鉴定可以确定犯罪现场的情况,为量刑提供依据 痕迹检验鉴定可以确定犯罪工具和手段,为量刑提供依据 痕迹检验鉴定可以确定犯罪时间和地点,为量刑提供依据 痕迹检验鉴定可以确定犯罪动机和目的,为量刑提供依据
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检验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跨学科合作:与其他学科如生物、化学、物理等相结合,提高检验鉴定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智能化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检验鉴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检验鉴定标准和规范,提高题
添加标题
利用指纹、DNA等生物特征进行 比对,锁定嫌疑人
通过现场遗留的物品、工具等, 推断嫌疑人的身份和动机
通过分析痕迹,可以推断出 犯罪分子的行为和动机
通过痕迹检验鉴定,可以确 定犯罪现场的情况
通过比对痕迹,可以确定犯 罪分子的身份和特征
通过分析痕迹,可以推断出 犯罪分子的逃跑路线和藏匿
技术更新速度 加快,需要不 断学习和适应
新技术
犯罪手段多样 化,需要不断 提高检验鉴定

痕迹检验名词解释

痕迹检验名词解释

痕迹检验名词解释痕迹检验是犯罪案件调查中最重要的一种技术形式,在犯罪案件中,痕迹检验能够发现犯罪者留下的重要文字和物理痕迹,可以收集一些重要的证据,从而提供有利的证据服务于审判。

在这里,我们来解释一下涉及到痕迹检验的一些要素和术语。

痕迹物证是指能够提供有关某种事件发生的证据的物品,如:遗留物品、工具、文件、残余的化学药品、病毒等,都可以作为痕迹物证提供证据服务。

例如:发现一家商店里有被偷去的衣服、被偷去的财物等,那么这些物品就可以作为痕迹物证提供有关犯罪者的证据。

痕迹检验办案专家是调查犯罪案件时,由公安机关指定的,拥有专门科学技术知识,具备相关技能的办案专家,一般由调查官员、法医专家、痕迹检验技师等人员组成的检验小组,他们的职责是在调查犯罪现场时,进行痕迹勘查,发现和收集痕迹物证,并将痕迹物证送检进行检验分析,对犯罪案件发生的时间、过程和犯罪事实有助于揭示事实真相。

痕迹物证收集工作是在调查犯罪现场进行痕迹勘查时,结合取证需要收集痕迹物证的一种工作,它需要有关人员经过认真调查,精细搜索,勤劳收集,根据记录、摄影、绘图或表格的方式将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收集起来,以供痕迹分析检验。

现场检验是指在调查犯罪现场时,由专家对痕迹物证进行实地检验,包括现场观察、采集样本、文字分析、肉眼鉴定及其他技术分析等操作,以获取犯罪现场的痕迹证据,以及对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近似判断等,其主要目的是排除误差,确定犯罪物证的状态,提供痕迹物证的分析检验依据。

标本检验是指将痕迹物证的样本送到检验仪器室进行分析,分析样本包括血样、烟头、烟囊、毛发、鞋印、粉末纹理等,根据检验结果,可以裁定犯罪物证的性质、状态,以及发现不同的痕迹物证之间是否有联系,为调查案件提供重要证据。

信息计算术是一种计算机技术,它利用计算机对犯罪现场中留下的文字信息、数字信息、符号和图形信息等进行分析,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即提取关键信息和信息处理。

在犯罪案件中,信息计算术可用来提取文字信息、数字信息、符号和图形信息,从而获得与犯罪案件有关的证据,以便调查犯罪事实真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态印压痕迹及特征
• 静态印压痕迹是工具与承受客体的接触面作垂直 方向的移动时形成的凹陷变形。 • 这类凹陷状痕迹的结构可分为四个部位,及痕起 缘,痕底、痕止缘和痕壁。 • 印压痕迹的一般特征包括痕迹的形状、表面纹线 类型、痕迹相邻边棱之间的夹角大小,各边棱的 长度等。 • 印压痕迹的细节特征主要由于工具制造、使用和 维修过程形成,在印压痕迹中所反映的有工具刃 口、边棱和接触面上的弯曲、磨损等特征等。
痕迹检验
四区队 周明璇
痕迹检验
• 刑事技术专业之一,综合运用痕迹检验的相关理论 和方法,研究各种犯罪痕迹的形成与变化规律,以 及发现、显现、提取、分析、鉴定犯罪痕迹的方法, 进而揭露和证实犯罪,为侦查、起诉、审判提供线 索和证据。
痕迹检验概述
• 刑事科学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用专门 的技术方法,对与犯罪事件有关的人或物 留下的反映像所进行的勘验和鉴定,例如 对手印、脚印、牙印、枪弹痕迹、工具痕 迹、车辆痕迹、整体分离痕迹以及其他特 殊痕迹的检验。
手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伸手必被捉
手印物证被称作 “证据之王”。而 手印作为一种高出 现率的痕迹物证, 更有“证据之首” 的称号。
1.在侦查过程中,手印起到的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认定 尸源、明确嫌疑人、分析作案过程等等。
2.这些应用都是基于指纹的特性,即人各不同、终身不变以及 触物留痕。
寻找、发现现场手印的重点部位
打击痕迹
撬压痕迹
擦划痕迹
剪切痕迹
三、工具痕迹的特征
• 工具痕迹的特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反映造型 工具外表结构的宏观特征,即一般特征,另一部 分是反映造型工具外表结构的细微种类,特征, 即细节特征。 • 一般特征可反映造型工具与承受客体接触部位的 轮廓形貌、尺寸。细节特征可以反映造型工具与 客体接触部位的缺损、裂纹、缺角、折皱、凹坑 和凸点等形状、大小、深浅、位置、数量及相互 关系等细微特征,是推断工具种类、认定工具同 一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撬压方式
• 1、扩缝撬压 指将工具插入客体的缝隙中,利用杠杆原 理,进行上下或左右的撬压,使客体的缝 隙扩大或局部破坏。扩缝撬压的痕迹出现 在被破坏客体的缝的两侧(支、重点处)。 一般相距较近,多反映工具端部两个侧面 或工具边楞的形状,如螺丝刀撬压木箱。
拆离压痕
• 拆离压痕是指通过工具作用将客体弄弯、 弄断,以达到把客体分离的目的。 • 其形成的痕迹分别留在两个分离客体的部 位上,如用螺丝刀撬压门锁
痕迹检验的作用
• 1.为确定案件的真伪与分析案件性质提供可靠 的材料。 • 2.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提供方向和线索。 • 3.为查缉作案人提供有效的手段。 • 4.为发现、记录、提取、固定痕迹物证提供技 术方法。 • 5.为案件的终结、起诉、审判提供重要的证据。
痕迹检验的基本程序
预备检验
分别检验 比较检验
钢丝钳撬压痕迹
• 钢丝钳撬压痕迹特征在拆离撬压时,多留 下嘴顶部位痕迹,深凹的压痕能清晰地反 映齿纹里端的形态特征。用钳头侧面撬压 时,则留下钳侧边楞的痕迹。当钢丝钳用 于夹持撬压时,(如夹锁扣),则可以在 锁扣上、下两面留下前后平台痕迹及齿纹 痕迹。
打击痕迹
综合评断与结论
制作鉴定书
痕迹检验的分类
• • • • • 1.手印检验。 2.足迹检验。 3.工具检验。 4.枪痕检验。 5.血迹检验。
检验现场痕迹
• 检验现场痕迹形成时造痕体、承痕体所处 的位置、状态、作用力的方向角度。 • 痕迹的种类、结构、各部位的特征反映, 有无变形、重叠。
• 寻找种类特征、细节特征。选择重点痕迹 与主要特征,供比对检验用。
工具痕迹-----顺藤摸瓜之“藤”
• 工具痕迹是指罪犯在犯罪活动中使用某种 器械所留下的痕迹,可分为打击痕迹、撬 压痕迹、擦划痕迹、剪切痕迹、锯锉痕迹、 钻刺痕迹等。其中有的是静态痕迹,有的 是动态痕迹。 • 工具痕迹能反映工具的种类特征和特定特 征,可据以分析犯罪手段、工具种类和罪 犯的某些职业特点,还可以解决痕迹是否 某一嫌疑工具所造成。
夹持撬压
常见撬压工具的撬压痕迹的特征
• 1、螺丝刀撬压痕迹 • 螺丝刀撬压痕迹特征的反映情况,取决于 承受客体的物理属性、撬压方式、螺丝刀 头部与客体的接触部位等。
剪刀撬压痕迹
• 利用剪刀撬压破坏时,双刃撬压常在客体 上留两个剪尖(平刃尖和斜刃尖)的痕迹; 单刃撬压则留下一个剪尖痕迹。剪尖撬压 痕迹的形状常因剪体移动而出现不规则、 边缘不整齐和有重叠痕迹的现象。
扭转撬压
• 扭转撬压是指工具插入客体的某一个缝隙 里,然后旋转工具,使客体的某一局部或 着某一部件受到破坏的撬压。 • 其形成的压痕多反映工具杆部的形状,如 铁棍插入锁梁内扭转破锁。
夹持撬压
• 夹持撬压是指利用工具的夹持部位,夹住 客体的某一个部位,使其进行上下或左右 活动,以达到破坏的目的。 • 形成的痕迹常出现在被夹持客体的正、反 面或对应的位置上,可反映工具加压部位 的结构形状,如用钢丝钳夹持锁扣破门。
手印检验的标准特征
• 国外的手印检验标准:英国为16个以上的 细节特征点。荷兰和法国采用12个。西班 牙是10-12。瑞士为8个。印度为6个。 • 我国的虽然没有规定明确到底多少个相同 的特征点才可以做出结论的数量标准,但 在实验中都遵循一个准则:8个相互联系较 好的特征点构成的特征组合能反映手印的 稳定性。
足迹分析
判断性别
• 1.男性特点在足迹中的反映。 • 足迹较长偏宽,起落脚有力,常伴有踏 痕和蹬痕,压痕深浅不均多偏外压。 • 2.女性特点在足迹中的反映。 • 足迹偏窄,短,其落脚平均,压痕较均 匀。
赤足足迹全长
• (1)作足迹中心线:以第二趾头痕中点与跟痕最宽 处的中点作连线,即为足迹中心线。
一、工具痕迹的形成
• 工具痕迹的形成是作用力、工具和被破坏客体三 个基本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1、作用力是一种外力方式。在工具痕迹的形成过 程中,即为人体肌肉收缩、伸张所产生的力,通 过工具转移于被破坏客体。 • 2、被破坏客体(承受体)是工具痕迹的载体。 • 3、工具(造型体)实施泛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 而使用的物质和手段。在刑事案件中,实施犯罪 的工具范围广,种类繁多。根据工具使用时的作 用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打击工具、撬压工具、擦 划工具、剪切工具和切割工具等。
手印在刑事侦查中最早运用
• 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上的记载,我国早在距今2500年前的 战国后期就开始利用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罪犯指纹进行破 案。 • 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批战国时秦国的竹简, 这就是著名的“云梦竹简”。“云梦竹简”的著作年代大 约在公元前251年至公元前221年之间,也就是在秦始皇灭 六国、统一中国前的战国后期。“云梦竹简”中的《封诊 式· 穴盗》简,详细而生动地记录了一起罪犯挖洞进入一户 人家里进行盗窃的犯罪案件。竹简不仅详细地记载了罪犯 所挖地洞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罪犯挖洞所用的工具, 而且特别强调了犯罪现场和地洞的洞壁上留下了罪犯的 “膝、手迹,膝、手各六处”。这一历史记录表明,至迟 在战国晚期,我们的祖先在侦破案件时已经将“手迹”,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指纹作为犯罪现场勘察的重要内容 之一,把指纹作为侦破案件、确定罪犯的重要证据之一。
根据足迹后跟压力面计算年龄
步幅特征
• 能反映双足的协调搭配关系的左右邻近足 迹所构成的步幅长度、步幅宽度和步幅角 度(简称步长、步宽、步角),即反映人行走 时左右邻近足迹之间相互关系的特征。
足迹在刑事侦查的中的应用
• 一、澄清事实确定案情 • 二、缩小侦察范围确定侦察重点 • 三、提供破案证据,(作出认定结论时, 赤足印可以认定人身,鞋袜印可以认定是 某人的鞋袜) • 四、现场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综合利用
足印-----一“叶”可知秋
• 足迹是另一种刑事侦查中经常使用的重要 物证。人脚在地面或某种物体上留下的踩 踏痕迹,包括赤脚印和穿鞋、穿袜脚印。
• 受人体结构形态制约的足或足着物与承痕 体接触形成的痕迹称为足迹。它储存着形 象痕迹特征、行走习惯痕迹特征、附属痕 迹特征的信息。
寻找作案人足迹的重点部位
• 1.犯罪活动的中心现场。
• 2.作案人来往现场的途径及出入口。 • 3.作案人的作案工具及遗留物。 • 4.某些案件现场上必须接触的有关物品。
提取手印的方法
无色提取法 • 粉末显现法 • 熏染法 • 硝酸银法 • 8-羟基喹 啉法 • 激光照射法 有色提取法 照相提取
手印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 因为指纹具有人各指各不同,终身基本不变, 触无留痕和认定人身等特点,手印检验是个 人鉴别最简捷且最实用的方法,所以司法界 将手印誉为“证据之首”.以往和目前的结 果表明,通过手印侦破的案件在利用刑事科 学技术方法所破的案件中站很大比重,并有 稳步增长的趋势.
痕迹检验学
• 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 作案人在作案现场遗留 的痕迹物证形成机理和 分类,以及对其发现、 记录、固定、提取、分 析判断、检验鉴定,做 出对一定人或物进行同 一认定的理论和方法的 一门应用科学。
痕迹检验中的理论原理
一.物质转移和交换原理
二.同一认定原理
1.客体某一方面的重要特征自身与自身的反映形象特 征同一; 2.客体本身的一部分形体与另一部分形体的分离关系 特征同一; 3.动力定型习惯反映在现场的与反映在其他场所的习 惯痕迹特征同一。
二、工具痕迹的分类
• 按造型客体和接触方式,可分为动态工具痕迹和 静态工具痕迹。大体属于动态工具痕迹的有擦划、 剪切、切割、割削等痕迹;大体属于静态工具痕 迹的有打击、撬压痕迹。 • 按工具痕迹的形态,可分为凹陷痕迹、线形痕迹、 断裂痕迹和空洞痕迹。 • 按照工具作用方式,可分为打击痕迹、撬压痕迹、 擦划痕迹、剪切痕迹、切割痕迹及割削痕迹等六 类痕迹。
赤足足迹全长 掌横截线 (掌宽)
足迹中心线
2.利用单个穿鞋足迹分析身 高 (1)减系数法 对平跟和微高跟的完整的穿 鞋足迹,先测量出其全长,再按 • 1.利用单个赤足足迹分 鞋底原料品种及鞋底结构特 析身高 点,减相关系数得出足实长接 • 无论是平面赤足足迹还 近数,再代入上述公式计算. 是立体赤足足迹,都要 (2)简易方法 将它们换算为足实长的 若是平跟或微高跟的穿鞋足 接近数,然后用下述公 迹,拇趾压前缘清晰,可以直接 式计算.设足实长为X, 从拇趾压前缘量至鞋跟痕后 身高为H,公式为: 缘,即为赤足实长接近数,然后 • H(cm)= 代入前公式计算即可. X(cm)X5.5+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