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工具痕迹检验
工具痕迹鉴定书

甘肃政法学院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书1〔2009 〕甘政司(痕)鉴字第(133)号一、序言2009年12月23日,兰州市安宁区公安分局陈毅明同志送来2009年12月20日,甘肃政法学院九号公寓711宿舍被盗案件现场提取的被撬铝合金窗户上,形成擦划痕迹的铝合金一段,嫌疑人张小的凿子一把,要求鉴定现场上形成铝合金的擦划痕迹是否为张小的凿子所留。
二、检验1.现场痕迹检验:现场提取的铝合金长10CM,宽6CM,厚3CM,(见图一)。
现场上擦划痕迹的线条明显,线条总数从痕起缘到痕止缘线条减少,且线条宽度由窄到宽变化。
2.对嫌疑人凿子的检验:张小的凿子是长江牌,长250MM,凿子刃口有缺刃三处。
3.制作样本:现场同类铝合金一段,模拟现场痕迹形成的条件,用张小的凿子制作样本痕迹。
(见图二)4.比较检验:将现场痕迹与样本痕迹置于比对显微镜下观察:现场铝合金上的线条与样本痕迹的线条擦划形态一致,两个铝合金面上的擦划形成的线条能够自然接合。
(见图三)三、论证1.现场铝合金上的擦划痕迹与样本痕迹,二者在接触过程的中间与终止阶段的线条形态吻合一致,且在缺刃的相应部位形成了凸状线条,构成了种类认定条件。
2.现场擦划痕迹与样本痕迹,二者刃侧缺陷形成的凸起的线条痕的形态反映吻合一致,线条粗大部分、连贯的凸凹线痕对接一致,构成了特定认定的条件。
四、结论2009年12月20日,甘肃政法学院九号公寓711宿舍被盗案件现场提取的被撬铝合金窗户上,形成的擦划痕迹是张小的凿子所留。
鉴定人:甘肃政法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教授副教授复核人:甘肃政法学院刑事科学技术系教授图一:现场痕迹图二:样本痕迹图三:痕迹对照比对。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案件中的应用(一)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案件中的应用(一)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案件中的应用1. 简介工具痕迹检验技术是一种法医学工具分析方法,利用物理学、力学学和工程学等知识,通过对工具痕迹的留下和分析,来推断和还原一起犯罪案件的过程和手段。
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可以提供重要的证据,帮助辨认责任方和还原事故过程。
以下是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案件中的一些应用。
2. 轮胎痕迹分析•轮胎痕迹可以在交通事故现场上留下明显的痕迹线索。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可以通过比对事故现场的轮胎痕迹与涉案车辆的轮胎痕迹,来确定涉案车辆是否与事故有关。
•通过分析轮胎痕迹的深浅、宽度、抓地力等特征,可以推测事故发生时车速、车辆转向等信息。
3. 刹车痕迹分析•刹车痕迹也是交通事故现场常见的工具痕迹之一。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可以通过刹车痕迹的长度、形状和深度等特征,来判断涉案车辆的刹车情况。
•根据刹车痕迹的分析结果,可以推断车辆的刹车力度、刹车距离以及驾驶员的应急反应能力等信息。
4. 碰撞痕迹分析•碰撞痕迹是交通事故现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工具痕迹。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可以通过比对涉案车辆和事故现场的碰撞痕迹,来判断涉案车辆是否与事故有关。
•通过分析碰撞痕迹的形状、深度和位置等特征,可以判断碰撞的角度、力度和车辆相对位置等信息。
5. 物理痕迹分析•物理痕迹是指交通事故现场可以观察到的与涉案工具相关的其他痕迹。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物理痕迹的性质和位置,来推断涉案工具的属性和使用情况。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事故现场的玻璃碎片来推断碎片的来源和破碎方式,从而还原碎片产生的过程。
6. 应用优势•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可以提供客观、科学的证据,帮助还原交通事故的过程和原因,有助于查明责任方。
•通过对工具痕迹的分析,可以获取车辆和驾驶员的运行状态、刹车情况等重要信息,有助于重现事故现场。
•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为交通事故案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大纲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大纲魏中礼刘道朋编写司法检验实验室目录第一章痕迹检验概述第一节痕迹的形成与分类第二节痕迹检验的理论基础第三节痕迹检验的条件第四节痕迹检验的程序第二章手印检验第一节手印检验的基本工作原理第二节手印检验的程序和方法第三节手印检验结论的评断与运用第三章足迹检验第一节足迹检验概述第二节足迹检验的特征和依据第三节足迹检验方法和综合评断第四章工具痕迹检验第一节工具痕迹检验概述第二节工具痕迹检验的分类第三节工具痕迹检验的方法第四节工具痕迹检验结论评断与运用第五章枪弹痕迹检验第一节枪弹痕迹检验概述第二节射击弹头痕迹检验第三节射击弹壳痕迹检验第四节射击情况的分析与判断第六章其他痕迹检验第一节牙齿痕迹第二节车辆痕迹第三节锁痕第四节整体分离痕迹第五节纺织物痕迹第六节玻璃破碎痕迹《痕迹检验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选修【课程学时】36【开课学期】第5学期【教学对象】法学普通本科一、课程特点和教学定位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和司法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案件疑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痕迹检验技术对于促进侦查、狱政管理、法学等专业的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素养,提高法学综合能力意义重大。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性、实践操作性、文理综合性的特点。
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专业知识理论的内涵及司法实务所包含的丰富实践经验;学习和养育实践意识和职业精神;学习和掌握法律专业人才所必要的观察分析技术和技能。
本课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探索精神和团队精神。
痕迹检验技术教学是培养法学和司法检验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理解痕迹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各种痕迹(手印、足迹、工具痕迹、枪弹痕迹)常规的检验原理、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巩固所学法学知识,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实验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具痕迹鉴定》课件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工具痕迹进行 自动识别、分类和比对,减少人工干预,提高鉴 定效率。
多学科交叉融合
将工具痕迹鉴定与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多 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拓展鉴定技术的应用范围和 领域。
工具痕迹鉴定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刑事侦查
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工具痕迹鉴定可以为案件提 供关键证据,帮助警方锁定嫌疑人。
工具痕迹鉴定还可以用于工业设备的维护保养,通过对设 备磨损和损坏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判断设备的运行 状态和使用寿命,为设备的维修和更换提供科学依据。
06
工具痕迹鉴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工具痕迹鉴定技术的发展趋势
1 2 3
数字化技术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工具痕迹 的精确测量和比对,提高鉴定效率和准确性。
03
04
颜色
工具痕迹的颜色变化可以反映 工具接触面的材质和压力分布
。
光泽度
工具痕迹的光泽度可以反映接 触面的表面粗糙度和材质特性
。
磁性
某些金属工具具有磁性,其留 下的痕迹可能表现出磁性特征
。
导电性
不同材质的工具具有不同的导 电性,留下的痕迹也可能表现
出导电性特征。
工具痕迹的工艺特征
制作工艺
工具的制作工艺,如铸造、锻造、切 削等,会在痕迹中留下特定的特征。
工具痕迹鉴定还可以用于物证鉴定,通过比对嫌疑人口供和 现场遗留的工具痕迹,验证嫌疑人的供述是否真实,为案件 的定罪量刑提供科学依据。
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用
在民事诉讼中,工具痕迹鉴定可以为争议的焦点提供证据支持。例如在涉及机械 事故、产品质量纠纷等案件中,通过对现场遗留的工具痕迹进行分析,可以判断 事故原因、产品是否存在缺陷等问题,为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有力支持。
工具痕迹鉴定

特征符合点的性质有本质符合和非本 质相似;特征差异点的性质也有本质 差异和分本质差异。
⒈本质符合和非本质相识
工具同一部位用相同方式形成的两处痕 迹,特征的符合点属于本质符合,这 种符合不仅仅是外观形态相符,而且 细节特征的形态、位置、大小、相互 关系等都相一致。
痕迹的条件,如形状结构上的差 异、工具材料性能上的差异、稳 定可靠的细节特征差异等,就可 以下否定同一结论;如果在现场 痕迹中无法找到足够的细节特征, 鉴定工作将因为不具备鉴定条件 而被终止。
三、 制作试验样本与寻找遗留样本
试验样本是用嫌疑工具制作的,与 现场工具痕迹形式相同的痕迹;遗 留样本是在嫌疑工具找不到或检验 时工具已经发生变化,不具备检验 条件,通过搜查方式寻找嫌疑工具 在发案前后留下的痕迹。
⑵在种类特征没有根本性差异的情况 下,对痕迹中的各种细节特征进行 比对。比对时既要注意特征的符合 点,也要注意特征的差异点。比较 时要事实求实,不能主观臆断,特 别是在倾向认定时不能忽视差异点 的存在。
六、 综合评断与结论
综合评断是对比较检验中的符合点和 差异点进行科学论证,对特征的符合 点和差异点的性质进行评断,作出能 否认定同一的结论。
形成痕迹的力学条件要相同。仔细观察 现场痕迹反映作用力的大小、方向, 试验时应尽量模仿。
③形成痕迹的作用别对于工具 上具有相同或对称的部位,更要注意不 同接触部位,或同一接触部位上下左右 方位不同可能带来的变化。
⒉制作试验样本的具体方法
⑴根据现场痕迹形成条件(包括环境限制 条件),模拟使用工具动作形成样本痕 迹。对于不能确定现场痕迹形成条件的, 则应考虑各种可能情况分别试验。
⑵制作试验样本时,根据不同情况,可 以采用正常试验和逆行试验两种方式。
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指导

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指导摘要:一、痕迹检验技术概述1.痕迹检验技术的定义2.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性二、痕迹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1.痕迹的分类2.痕迹的提取与固定3.痕迹的检验方法三、痕迹检验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1.案例一:指纹鉴定2.案例二:足迹鉴定3.案例三:纤维鉴定四、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指导1.实训目标2.实训内容3.实训步骤与方法4.实训成果评价正文:痕迹检验技术实训指导痕迹检验技术是一种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犯罪现场、犯罪工具及涉案物品中遗留的痕迹进行检验、鉴定的方法。
它在刑事侦查、司法鉴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篇文章将对痕迹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提供一份实训指导,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一、痕迹检验技术概述痕迹检验技术,又称物证技术,是指运用一系列科学方法,对犯罪现场、犯罪工具及涉案物品中遗留的痕迹进行检验、鉴定的技术手段。
它包括痕迹的分类、提取与固定以及痕迹的检验方法等多个方面。
痕迹检验技术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揭露犯罪事实、证实犯罪分子犯罪行为具有关键作用。
二、痕迹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1.痕迹的分类:痕迹主要包括物理痕迹、化学痕迹和生物痕迹等。
物理痕迹主要是指物体在运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痕迹;化学痕迹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痕迹;生物痕迹是指生物体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痕迹。
2.痕迹的提取与固定:痕迹的提取是指从案发现场或涉案物品中分离、收集痕迹的过程;痕迹的固定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使痕迹在后续的检验过程中保持稳定不变。
3.痕迹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对比法、综合法、统计法等。
对比法是将提取到的痕迹与已知样本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综合法是将多种检验方法综合运用,对痕迹进行综合分析;统计法是通过概率统计方法,评估痕迹的认定结论的可靠性。
三、痕迹检验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1.案例一:指纹鉴定。
通过比对犯罪现场提取到的指纹与嫌疑人指纹样本的一致性,为案件侦破提供关键证据。
实验十一 常见工具痕迹的形态和特征反映

实验十一常见工具痕迹的形态和特征反映一、实验目的﹙一﹚了解撬压痕迹、打击痕迹、擦划痕迹、钳剪痕迹、刺切痕迹、割削痕迹的形成机理,并制作工具样本痕迹。
﹙二﹚详细观察常见工具形成痕迹特征的部位及各部位上的特征反映,熟悉常见工具的加工与使用痕迹特征。
二、实验原理﹙一﹚撬压痕迹撬压痕迹是指作案人持工具,以杠杆作用方式破坏客体时,在接触部位形成的痕迹。
按照工具与客体接触的方式不同,撬压痕迹可分为四大类:扩缝撬压、折离撬压、扭转撬压和夹持撬压。
不同撬压方式形成的痕迹具有不同的特点。
﹙二﹚打击痕迹工具与客体发生碰撞作用,在客体的接触部位产生的塑性变形或破坏而形成的痕迹,称为打击痕迹。
打击痕迹是工具施加冲击载荷于客体之上,工具与客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痕迹。
按打击的方向与承痕体表现是否垂直,分为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两种。
垂直打击和倾斜打击时,均能形成凹陷状打击痕迹,但倾斜打击时,工具的边棱与承痕体接触较多,因此,痕迹多反映出工具边棱的外表结构特点。
﹙三﹚擦划痕迹工具承痕体发生压划作用,在与承痕体接触部位形成的凸凹线条状痕迹,称为擦划痕迹。
形成擦划痕迹必须有工具与客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其表现形态为一组平行的线条。
影响擦划痕迹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作用力和工具与客体接触的角度。
作用力小时,痕迹仅以几条凹线反映工具上凸起部位的结构和位置,整个痕迹较浅。
作用力大时,痕迹不仅能反映出工具上的凸起部位,甚至一些较低的凸凹点都能接触到客体表面,使整个擦痕较深,线痕数量增多。
工具与客体接触的角度对擦划痕迹的影响也很大。
这种角度变化主要有前角、偏角和侧角。
在作用力相同时,前角越大痕迹越深,前角越小痕迹越浅;侧角大时,工具与客体接触面较大,痕迹较宽,侧角小时,工具与客体接触面较小,痕迹只反映工具的局部特征;工具与客体接触的偏角在0~180°之间,偏角为90°时,痕迹最宽,大于或小于90°时,痕迹变窄。
擦划痕迹的种类特征有痕迹面的宽度、线痕的总体形状。
工具痕迹的提取的实验原理

工具痕迹的提取的实验原理
工具痕迹的提取是一种刑事法医学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用于犯罪现场的勘查与证据分析。
其实验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1. 分析工具痕迹的特征:不同工具在使用时会在犯罪现场留下独特的痕迹,例如锋利工具可能造成割伤痕、钝器可能造成挫伤痕、扳手可能留下抓痕等。
这些特征可以用于辨识工具的类型和使用方式。
2. 制备犯罪现场样本:采集犯罪现场上可能存在工具痕迹的样本,如被攻击物体的表面、受害者的伤口等。
确保样本的保存和封存避免污染和损坏。
3. 提取工具痕迹:利用刑事法医学技术对样本进行处理,以提取工具痕迹。
具体操作包括使用显微镜观察痕迹并记录、使用特殊化学试剂以增强痕迹的可见度、使用像素增强技术以提高图像质量等。
4. 痕迹分析与辨识:通过对提取得到的痕迹进行综合分析,比对已有的工具痕迹数据库,识别出最有可能的工具类型。
辅助手段可能包括与相关工具的比对、痕迹形状、大小、深度和布局上的相似性等。
需要注意的是,工具痕迹的提取和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法医专家来进行操作和判断。
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刑事调查
和法庭审判中通常需要综合其他证据来进行论证和辅助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