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及寒冷地区防冻害措施探讨.
做好北方地区树木冻害防护的具体措施

做好北方地区树木冻害防护的具体措施北方地区的冬季寒冷严寒,树木容易受到冻害的影响。
为了保护树木免受冻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选择抗寒树种:在北方地区种植树木时,应选择抗寒性强的树种,如松树、冷杉、樟子松等。
这些树种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更强,能够在低温下存活和生长。
2. 加强土壤保湿:冻害主要是由于土壤干燥导致树木在冬季无法吸收足够水分而引起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在冬季来临之前加强土壤保湿,可以通过覆盖厚厚的干草或草木灰来帮助土壤保持湿润。
3. 定期给树木浇水:即使是在冬季,树木也需要水分来滋养。
在冬季干燥的时候,应定期给树木浇水,保持树木根系的湿润。
4. 剪枝修剪:在冬季来临之前,应对树木进行适当的剪枝修剪。
这有助于减少树木受风的影响,以及增加阳光的照射,有助于树木快速生长并减少冻害的发生。
5. 覆盖保温材料:在寒冷的冬季,覆盖树木的保温材料能够有效地保护树木免受严寒的侵害。
可以使用棉被、稻草、树叶等材料覆盖在树木周围,形成一个保温层,防止树木受到冷风的侵袭。
6. 增加土壤肥力:适当增加土壤肥力对树木的生长和抵抗冻害意义重大。
可以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磷酸二铵等来增加土壤肥力,并提高树木的抗寒能力。
7. 防风固根:北方地区的冬季往往伴随着强风,这对树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种植树木时,应选择具有较好抗风性的树种,并采取防风措施,如建立防风围栏或植被遮挡,以减轻风力对树木的冲击。
8. 定期清理病虫害:树木如果长期被病虫害侵袭,抵抗力会大大降低,易受冻害。
在冬季之前,应对树木进行定期的病虫害清理和防治,以保持树木的健康状态。
9. 冬季加固树木基底:为了防止树木在冬季容易被风吹倒,可以在树木的基底周围堆积土壤,并沉实,以增加树木的稳定性和抵抗倾倒的能力。
北方地区的树木冻害防护需要综合考虑。
除了以上具体措施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树木的生长情况,采取其他适合的防寒措施。
通过科学的树木冻害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树木的冻害发生,保护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建议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建议
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以下是一些应对建议:
1.注意保暖:穿着厚实、保暖的衣物,戴上帽子、手套和围巾等保暖物品,尽量避免
外出时受到严寒天气的侵袭。
2.做好防滑措施:在行走时,要注意地面湿滑,特别是结冰的路面,可以穿上有防滑
功能的鞋子或者使用防滑垫等物品,以免滑倒受伤。
3.合理规划出行: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外出,如果必须出行,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和
时间,选择安全可靠的交通方式,并注意交通状况的变化。
4.加强安全意识: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要注意避免火灾、煤气中毒等安全事故的
发生,同时要关注天气预报和应急预警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5.做好应急准备:在家庭中备足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食品、水、药品、蜡烛、应急灯
具等,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要了解当地的应急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撤离。
总之,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我们要保持警惕,做好应对措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工作方案范文

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工作方案范文随着气候变化及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在防范自然灾害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尤其是在冬季,低温、雪雨、冰冻等自然灾害屡屡袭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及时制定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工作方案。
下面就制定一个完整的工作方案,以供参考。
1. 灾害防范措施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到来前,各地应及时制定灾害防范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1 随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并及时安排相应的防范措施;1.2 检查市区各种设施和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加强对电力、交通、供暖等设施的安全管理;1.3 对城市道路、桥梁、陡坡隧道等重点地段进行加固、养护;1.4 宣传教育公众防范措施,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
2. 抢险救援措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各地政府应及时发动各级机关、社区组织和群众抢险救援队伍,争取最快时间内完成救援任务。
具体措施如下:2.1 在天气恶劣情况下,及时启动抢险救援应急响应预案;2.2 制定分级、分批、分时的灾害救援预案,逐步组织人员进入受灾区域开展搜救工作;2.3 做好对受灾群众的关爱服务,为受灾群众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并及时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2.4 充分利用通讯设备,保持与救援队伍和受灾群众的联系,随时调整救援方案,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3. 灾后排险措施当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过后,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及时开展排险和重建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3.1 调查受灾区域,及时开展排险工作,清理受灾区域内的冰雪,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3.2 根据受灾情况,重建破坏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恢复交通、供暖等基本服务;3.3 针对受灾群众的实际需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条件得到满足;3.4 加强协调和配合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效进行。
总之,在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方面,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加强预防和抢救工作,并及时开展灾后排险和重建工作,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治冰雪灾害保障冬季安全

防治冰雪灾害保障冬季安全冬季是冰雪灾害高发季节,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治冰雪灾害。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几个主要的防治冰雪灾害的方法和措施。
1. 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减少冰雪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气象数据,及时收集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并向公众发布,可以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工作。
同时,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政府和民众提供更精准的冰雪灾害预警信息。
2. 建设冰雪灾害防护设施合理规划和建设冰雪灾害防护设施是防治冰雪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例如,在易发生冰雪滑坡和雪崩的地区,应建立防护林带,通过植被的固土保护来减缓冰雪的流动速度;在城市道路和交通要道上设置防滑设施和除雪机具,保证交通的畅通和道路的安全。
3. 加强冰雪灾害教育和培训加强冰雪灾害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公众应对冰雪灾害能力的重要途径。
政府部门应组织相关培训班和学习活动,向公众普及冰雪灾害知识,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将冰雪灾害知识纳入课程,并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应对冰雪灾害。
4. 加强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制定和完善冰雪灾害应急预案是减少灾害影响的关键措施。
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冰雪灾害风险评估,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同时,各个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也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行动方案,提高灾害发生时的应对能力。
5. 加强冰雪灾害科学研究加强冰雪灾害科学研究,提高对冰雪灾害的认识和理解,对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大对冰雪灾害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科学家和专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冰雪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
总结起来,防治冰雪灾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防护设施、加强教育培训、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加强科学研究,我们将能够有效地减少冰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冬季安全。
防寒防冻应急举措

防寒防冻应急举措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逐渐下降,防寒防冻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寒冷天气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寒防冻应急举措至关重要。
一、加强天气预报的监测与预警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及时了解气温变化、降雪、冰冻等情况。
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通过短信、微信、广播等渠道,将天气信息迅速传达给相关人员,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二、人员保暖措施1、为户外工作者提供足够的保暖衣物,如防寒服、保暖手套、帽子、围巾等。
2、工作场所内设置保暖休息区域,提供暖气、热茶等。
3、加强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关爱,确保他们居住环境的温暖。
三、建筑物及设施的防寒保暖1、对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修复破损的门窗、墙体,确保密封良好,减少热量散失。
2、给水管、消防管等外露管道采取保温材料包裹,防止冻裂。
3、检查并维护供暖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保证室内温度适宜。
四、交通出行方面1、在道路上提前储备防滑沙、融雪剂等物资,以备降雪时及时使用。
2、加强对车辆的维护保养,检查防冻液、轮胎等,确保车辆在低温下正常行驶。
3、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减速慢行,保持车距。
五、农业生产的防寒防冻1、对于农作物,采取覆盖保温膜、搭建温室等措施,保护农作物免受低温冻害。
2、提前对果树进行修剪、包扎,增强抗寒能力。
3、给牲畜提供温暖的圈舍,增加饲料的营养,提高其抗寒能力。
六、电力与能源保障1、加强电力设施的巡检,及时处理线路故障,防止因冰冻导致停电。
2、储备足够的燃料,确保供暖、发电等能源供应不受影响。
七、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一定数量的棉衣、棉被、食品、药品等应急物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设立专门的物资储备仓库,安排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物资的质量和数量。
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1、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消防、医疗、抢险等人员,进行防寒防冻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
预防冰雪灾害保障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

预防冰雪灾害保障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北方地区常年寒冷,冬季时常面临严寒的天气,尤其是冰雪灾害对于该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北方地区的正常运转,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避免冰雪灾害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冰雪灾害的方法,以确保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
1. 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为了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必须建立健全的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
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升预测能力,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为社会各界提供准确的冰雪灾害预警,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基础设施的防冰防雪措施在北方地区,道路、桥梁、电线杆等基础设施常常容易受到冰雪的侵害,从而导致交通瘫痪和供电中断等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防冰防雪工作。
例如,在道路上进行除雪和撒盐等措施,及时清理积雪,保持道路的通畅。
另外,对于重要的桥梁和电线杆,可以采用加热或防冰涂层等措施,以防止冰雪的积累和对结构的破坏。
3. 农业生产的防冻保温措施冰雪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冻保温措施。
首先,可以在农田中修建塑料大棚,以提供温暖的生长环境。
其次,可以通过灌溉和覆盖保护等方法,增加土壤的保温性能,防止作物冻害的发生。
此外,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选择耐寒性较好的品种,也是有效预防冰雪灾害的措施之一。
4. 安全生活的注意事项冰雪灾害不仅对生产造成了影响,对居民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威胁。
为了确保人们的安全,应提醒居民注意以下事项:一是避免在冰雪天气中外出,尽量待在室内,以避免发生滑倒等意外事故;二是慎用取暖设备,避免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三是及时清理屋顶、道路等区域的积雪,以减少潜在的危险。
总之,预防冰雪灾害对于北方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气象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基础设施的防冰防雪工作、采取农业生产的防冻保温措施以及提醒居民注意安全事项,可以有效地减少冰雪灾害带来的影响,保障北方地区的正常运转。
冻害防治措施

冻害防治措施在冬季,特别是寒冷地区,冻害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冻害指的是低温环境对农作物、农田或者其他植物和生物的不利影响。
为了减少或预防冻害的发生,农民和农业专家通常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冻害防治措施,帮助农民更好地保护农作物和植物。
选择适宜品种在寒冷地区栽种耐寒的品种是防治冻害的首要措施之一。
对于不同的农作物和植物来说,有些品种能够耐受较低的温度,而有些品种则不行。
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和温度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例如,寒潮频繁出现的地区应选择耐寒性强的品种。
增加覆盖物覆盖物是一种常见的冻害防治措施,它可以有效地保护作物和植物免受低温的侵害。
不同的覆盖物包括农用膜、农用布、稻草和秸秆等。
这些覆盖物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阻止热量的散失,使作物和植物在覆盖物的保护下更好地抵御低温。
在冷天或预测到可能发生冻害的情况下,将覆盖物覆盖在作物和植物上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保护措施。
合理灌溉和排水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是冻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当温度下降时,土壤中的水分容易结冰,给植物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在寒冷季节,应尽可能避免过量灌溉,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含量。
另外,灌溉水的温度也应适当控制,避免给植物带来额外的冷害。
排水也很重要,因为积水会导致植物的冻害。
通过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水分积聚,减少冻害的发生。
小拓展:其他防治措施除了上述常见的防治措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农民减少冻害的发生。
例如:•通过农业科技手段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了解温度变化和可能的冻害事件。
•使用保温设备,如温室、保温棚等,为作物和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加强土壤管理,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
•利用遮阳网或麻袋等遮挡物,减少寒风对作物的直接吹袭。
这些防治措施可以结合使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结论冻害是一个全球性的农业问题,对农作物和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减少冻害的发生,农民和农业专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如选择适宜品种、增加覆盖物、合理灌溉和排水等。
冬季防冻措施及方法建议

冬季防冻措施及方法建议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冻害威胁。
为了保护冬季的农作物、设备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采取一系列的冬季防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将就冬季防冻的措施和方法给予一些建议。
首先,在农田耕作中,农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提前做好冬季防冻准备。
冬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严寒的冬天经常会导致农作物冻害,严重影响产量。
为了防止农作物冻害,农民在秋季要早做准备,及时完成农田的农资拆除、翻耕、深松、平整和覆盖等工作。
特别是对于一些早春播种作物,应提前将种子浸泡在适宜的药水中,以增加其耐寒性。
另外,在冬季防冻过程中,可以采取加草或秸秆的方式,为作物覆盖一层保护层,减少水分散失和气温降低。
其次,在冬季生活中,人们也需要采取防冻措施,以保障身体健康。
在衣物方面,人们应选择保暖性能好的厚实衣物,例如棉衣、羽绒服等。
此外,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透气性,避免过度包裹而导致出汗或者皮肤瘙痒。
在室内,人们应加强室内保温,利用窗帘、地毯等不透气材料,尽可能减少室内外温度差。
特别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注意关闭门窗,以防寒风侵入导致感冒和关节疼痛。
再次,在冬季使用设备和交通工具时,也需要注意防冻。
对于机械设备,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润滑油和冷却液的正常使用,以防止设备的结冰和故障。
在使用交通工具时,冬季上路前应提前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轮胎和保暖设备的工作情况,并保持清洁和可见度,以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冬季还应注意家庭供暖和用电安全。
在供暖方面,家庭应定期检查供暖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确保供暖效果。
同时,家庭成员应注意用电安全,避免电器设备过载和短路现象,以免引发火灾。
总之,冬季防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综合施策。
农民应在农田耕作中提前做好准备,采取种种措施保护农作物;人们在生活中要加强保暖和室内保温,减少室内外温差;使用设备和交通工具时要注意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行车安全;还要注意家庭供暖和用电安全,防止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寒及寒冷地区防冻害措施探讨关键词冻裂爆管保温防冻预作用系统防冻栓自限温电伴热保温材料近年来连续罕见的低温雨雪天气给我国寒冷地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室内给排水管道设备冻裂爆管现象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麻烦,建筑给排水专业的管道设备保温防冻成了一项重要工作。
极端恶劣的寒冷天气是导致给排水管道设施冻结冻裂的罪魁祸首,这就需要我们在工程安装过程中采取预防和保护措施,以最大可能降低管道设备冻裂爆管现象的发生。
1 管道设备冻裂爆管原因分析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第3.5.25条: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房间、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等处的给水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05SS904《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第1.23条关于给水管道遗漏防冻措施提出了两条改进措施:1、一般采用电伴热保温防冻;2、只有在短时有结冻可能(或供水保持常流),且管径较大的给水管可采用防冻保温做法,绝热层厚度应由计算确定。
为了防止环境温度低于0℃的时段内管内结冻,《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给出了金属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公式:笔者以青岛为例,参照当地的最冷月平均气象参数(无人居住且无供暖设施的室内环境温度取-5℃,管内水温在12h内由4℃降至0℃),采用超细玻璃棉保温( =0.041),不同管径镀锌钢管所需保温层厚度计算如下表:由上可得,保温层厚度与金属管道外径成反比,也即管道公称直径越小,就越容易冻结,需要的保温层就越厚,反之则需要的保温层越薄。
通过表2可见管径小于DN80时保温层厚度急剧增加,仅仅通过增加保温层厚度来解决防冻问题,一来安全系数降低且不经济,二来设备管线安装会影响层高且不美观,这与上述05SS904《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的第2条改进措施基本吻合。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设置电伴热保温防冻,具体做法参见03S401《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此处不再赘述。
2 给排水系统保温防冻案例2.1给水系统防冻2.1.1新建住宅楼自管井入户管道防冻考虑到建筑的美观和降低工程造价,新建住宅的给水入户管一般经管井内水表后下返沿楼板面层敷设到每户,给水管道须与暖管相间布置,或者敷设在暖管之下的保温层内,利用供暖管道的辐射热伴热保温,做法见图1所示。
a 水暖管水平敷设(户内设暖气片)b 水暖管上下敷设(户内设地暖)图1 利用供暖管道的辐射热伴热保温管井内经水表后下返的立管设置三通引至下层管井,并设放空阀门以便泄空防冻,见图2所示。
这样新交付的住宅楼房,若寒冷季节无人入住,便可由物业管理人员通过泄水防止冻胀管道。
图2 管井给水管道放空防冻做法另自户外管井沿楼板面层敷设到户的给水管道,应避免经过露天开敞的走廊、入户花园等直接与室外寒冷空气相通的部位,倘无法避免应采用自限温电伴热保温防冻。
2.1.2室外景观用水管道防冻绿地浇灌及水景补水管道在寒冷季节使用完毕应立即把水泄空,通常采用在低点设置泄水井的方式泄空防冻。
由于泄水井一般较深,人工操作很不方便,笔者建议采用市场上的新出现的防冻阀产品:立管防冻栓,将防冻阀延长杆延伸至成品阀门箱底部,通过上阀体的开关灵活控制下阀体,使用原理:用水时上阀体开启→下阀体泄水口关闭,供水主管与通水管联通→通水管充水;防冻时上阀体关闭→下阀体泄水口开启,供水主管与通水管切断→通水管放水,见图3所示。
a 绿地浇灌接水栓地下阀门箱内安装b 绿地浇灌接水栓地上明装 c 开敞阳台洗衣机用水安装图3 立管防冻栓产品的应用2.1.3太阳能热水设施防冻太阳能作为清洁低碳的能源,在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支持下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寒冷地区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的防冻建议采取以下措施:a.逆循环防冻,无日照的寒冷结冻期间,将贮热水箱的热水返回集热器做定时定温逆循环。
b.循环工质采用乙二醇、丙三醇等防冻液,间接换热制备热水。
c.电伴热保温防冻,仅适应于管路保温防冻。
2.2地下车库防冻《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3.1条规定: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汽车库内应设集中采暖系统。
但是随着汽车低温启动性能的提高,大部分北方地区的地下车库均不设置采暖系统;另《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3.4条规定:地下汽车库宜设置独立的送风、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允许的废气标准量计算,且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应小于6次,其排风机宜选用变速风机。
依此条规定,严寒地区的地下车库的气温很容易达到0℃以下,这势必对我们车库内的消防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2.2.1自喷淋灭火系统防冻通常寒冷地区地下车库内自喷淋灭火系统的防冻建议采取以下措施:a.地下车库尽量避免设置露天敞开的采光通风窗井。
b.自喷淋采用预作用系统,报警阀前湿式管道的保温加厚或采用电伴热保温。
c.地下室若设置湿式喷淋系统,则在车库出入口、采光窗井等容易与外界形成空气对流的部位,设置自限温电伴热保温防冻。
d.采用防冻湿式系统,使用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卫生标准的防冻液(与饮用水系统相连须使用甘油和丙二醇防冻液,与非饮用水系统相连可使用工业防冻液),其与水混合的冰点参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手册》表3.2-6和表3.2-7,所配置防冻液的冰点应低于环境历年统计最低温度,防冻液的比重应校核。
由于此系统比较复杂,工程造价也较高,所以在万达目前项目中并未进行应用。
2.2.2消火栓系统等常温水媒介管道防冻集团通常做法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地下车库距离车库入口30米范围内的消火栓等常温水媒介管道设阻燃自限温电伴热带,外包绝热层应采用A级保温材料。
在哈尔万达城项目中,不仅对车库入口30米范围内的常温水媒介管道进行了电伴热保温带的处理,还在车库入口处增设了快速电动卷帘保温门,阻挡了冷风大量进入车库造层车库30米以外范围的管道冻胀现象发生。
通过此次项目后总结发现如果在电动卷帘门上再设置一道电热风幕能更有效的阻挡冷风侵入,并且电热风幕可以联动到车库快速卷帘保温门或车库入户口进出车刷卡系统上,避免电热风幕长期开启造成能源的浪费。
2.3室内排水系统防冻近年来住宅项目飞跃发展,新建住宅高度不断增加,在入住率不高的前提下,寒冷地区的排水管道冻结胀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在于少量排水在贴着管壁旋流排放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在无人居住的房间内极易达到冰点,随着排水量的累加,管壁结冰厚度亦逐渐增加,从而导致管道堵塞胀裂溢流。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版第4.9.12条“注:当生活阳台设有生活排水设备及地漏时,可不另设阳台雨水排水地漏。
”此条意为开敞阳台的雨水排水和生活排水合用排水地漏(此地漏须设置防串味水封措施),由于寒冷地区会对此水封地漏造成冻胀性破坏,故此条应仅适用于常年气温在0℃以上的南方地区。
笔者建议排水管道防冻要做到以下几点:a.开敞阳台避免设置洗衣机,如必须设置,则建议排水管道及地漏伴热保温处理,水龙头采用市场上的新兴防冻阀产品,如上图3.c所示。
b.北向厨房、卫生间内贴北墙的排水立管宜做保温处理。
2.4下沉庭院压力排水系统防冻北方地区的一些项目设置露天的下沉庭院或采光井,比室外地面低,需要设置压力排水设施,这就给寒冷季节防冻带来一定难度,笔者建议采取如下防冻措施:a.如有条件建议建筑专业设置防雨采光顶棚,给排水专业不做压力排水设施。
b.如必须做成开敞的下沉庭院或采光井,则建议压力排水设施设置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室内,压力提排管路如下图所示,使立管中不存水,横管中的雨水废水能立即排至检查井。
图4 下沉庭院压力排水防冻做法3 特殊部位保温防冻案例3.1屋顶水箱间设施防冻屋顶高位消防水箱内水体容积较大,一般不易结冻,而水箱间内的增压稳压泵不经常运转,其与管路均容易结冻造成系统故障。
增压稳压水泵一旦运转需要散热,尤其是轴承部位不宜做电伴热,建议采取以下保温防冻的措施。
屋顶水箱间外墙必须做保温处理,检修门尽量开在冬季非主导风向的部位,并采用密封性能好的有保温层的门,尽量开小窗采光,水箱、气压罐及管路要做加厚保温处理,必要时设置自控温散热装置(如电油汀等),保持室内温度为4℃以上。
3.2设备转换层或避难层给排水设施防冻设备转换层或避难层的土建保温要求同上述,但暖通专业通常在设备转换层或避难层设置大面积的通风百叶,室内外空气对流很明显,建议设置预作用喷淋系统,穿越此房间的重力流排水管道要做保温处理,其他湿式管道均采用自限温电伴热措施。
3.3一层入口门斗防冻尤其是北向一层入口门斗处,受冷空气影响很严重,暖通专业一般设置热风幕来提高空气温度,但是夜间或节假日非营业时段热风幕一旦停止运行,管道就会出现结冻现象,建议设置在此处的湿式管道采用自限温电伴热措施。
在哈尔滨万达城项目中,考虑入口大堂如果设置热风幕来提高门斗处的温度,夜间关闭后会造成大堂内管道结冻现象,后经过研究在入口大堂门斗处设置了电地热盘管进行防冻处理,避免了将低温的水地热盘管在门厅处发生冻胀危险。
3.4水暖管井防冻水暖管井应避免贴北外墙设置,受条件所限必须贴北外墙设置的管井,建议管井内墙加强保温处理,给排水管道要加厚保温。
4 管道设备保温应注意的问题4.1绝热保温材料一般选用不燃、难燃类材料,外包防潮层,不然潮湿部位的水汽(如地库、管沟)极易侵入保温层,降低保温效果。
采用泡沫橡塑材料,可不设防潮层。
防潮层的燃烧性能应与保温绝热层的燃烧性能相匹配。
绝热保温材料的选择应注明耐火性能和使用密度。
4.2电伴热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给排水金属管道及设备的保温和防冻,推荐采用自限温电伴热,其具有一定的自调控功能,在各个区段能随时调整功率,自动跟踪按需供热,使管温处处、时时均匀同步;当用于防冻时,应采用环境型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气温变化比较敏感的地方(如地库出入口或采光井百叶窗处),当气温低于4℃时,电气开关箱内电源接通,与该电气开关箱连接的所有电热带系统都通电工作;当气温高于4℃时,电源切断,所有电热带系统断电,停止工作。
4.3管道支、吊架处的保温,在管道和支、吊架之间应设置隔热硬垫木,防止冷桥现象。
5 结语现行国标图集03S401《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中仅对管道和设备的保温、防结露提供了相关参数和做法,除电伴热防冻外无其他防冻相关的做法。
现行的规范手册中明确了给排水管道的防冻要求,却鲜有防冻做法。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南北各地的气象参数差别甚大,保温防冻做法必然不尽相同,笔者有针对性的列举了几个典型案例供各位读者参考,以期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