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一章试题集锦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一章综合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相互不影响,A错误;一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如果子代的数量足够多,则F1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一般较稳定,如果该性状在遗传过程中存在致死现象,则F1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是不固定的,B错误;两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实验中,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F1自交的性状分离比有所不同,C错误;在雌雄动物的杂交实验中,如果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性状分离有着性别的差异,D正确。

2.【答案】B【解析】纯合子的性状是稳定遗传的,而显性性状的个体不一定是纯合子,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所以一旦出现即可稳定遗传。

3.【答案】C【解析】自花传粉说明自然情况下只能自交,Cc在自交三年后杂合子占1/8,而剩余的7/8中有一半是显性纯合子,一半是隐性纯合子,即各占7/16,故有色花占1/87/169/16,有色花菜豆与无色花菜豆的比例为9:7。

4.【答案】D【解析】由“一株高茎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杂交,子代中3/4开红花,1/2为高茎”可知,该高茎红花豌豆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有9种配子组合方式表现为高茎红花,除AABB为纯合子外,其余8种均为杂合子。

5.【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有香味“粤丰B”和无香味“320B”杂交,后代均是无香味个体,其自交后代F2出现性状分离,且无香味与有香味的比例约为3:1,因而确定水稻有无香味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且控制有香味的基因呈隐性,控制无香味的基因呈显性,假设相关基因分别用B、b表示。

F2中无香味个体的基因型为BB和Bb,比例为1:2,2/3Bb自交后代中,产生有香味个体bb的比例为2/31/41/6,其余为无香味。

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而F2无香味植株所结种子中既有有香味也有无香味的有128株,约占2/3,故可知杂合子有128株。

测交法可以检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以及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但不能得出产生配子的数量,所以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标要求(一)、能力要求1、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及其应用,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判断、分析比较能力。

(二)、内容要求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知识网络体系一、减数分裂的概念概念:从初级精(卵)母细胞发展到精(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_1__次,而染色体只复制___2__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结果: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_____3______。

二、相关概念①.____4____: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__5____: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③.___6____: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 分子,四条染色单体) (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三、精子的形成1、形成场所:精巢2、形成过程(见课本)滋长 变形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 (2N ) 复制 (2N )(N )(N )4个精子(N )3、各时期特点 42n 2n染色体 n n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母细胞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附:有丝分裂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四、卵细胞的形成1、形成场所:卵巢2、形成过程(见课本)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 2个极体滋长 (2N ) (N ) 3个极体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 )(2N ) 复制 (2N ) 1个次级母细胞(N ) 1个卵细胞(N )五、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六、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个体 精子发育减数分裂受精卵(2n) 新个体(2n )♀个体 卵细胞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对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1)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7)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4)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检测卷 (21)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题组一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1.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B.设置1个1 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答案】C 【解析】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一般以1 m2的正方形为宜。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为估算一包黄豆的数量,将这包黄豆和50粒绿豆混装在大广口瓶中,从瓶中随机取出一勺豆子,统计发现其总数为n,其中绿豆的数量为m。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实验模拟了标记重捕法,其中绿豆代表标记后的动物B.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摇匀C.可重复取豆求平均值,降低实验误差D.黄豆总数约为50 m/n【答案】D 【解析】上述实验模拟了标记重捕法,其中绿豆代表标记后的动物,A正确。

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摇匀,代表被标记动物与未标记动物的均匀混合,B正确。

可重复取豆求平均值,能够降低偶然性造成的实验误差,C正确。

假设黄豆总数为A,则有(A +50)∶50=n∶m,解得A=50(n-m)/m,D错误。

3.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

下列各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的数量统计错误的是()A B C D【答案】D 【解析】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时,对于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在内,而对于位于样方边界的个体,遵循只计一半的原则,而选项D将所有位于边界的个体都计算在内,所以D项统计有误。

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1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含解析

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1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含解析

5.(2020·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期末)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
品种杂交,F1 为蓝色,F1 自交,F2 为 9 蓝 6 紫 1 红。若将 F2 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
则后代表型及其比例是( B )
A.2 红 1 蓝
B.2 紫 1 红
C.2 红 1 紫
D.3 紫 1 蓝
[解析] 设用 A、a 和 B、b 这两对基因表示,根据 F2 为蓝 紫 红=9 6 1 的比例可
-1-
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 F1,F1 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B )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 9 1 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占子代的比例为 5/8 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 3 1,非甜与甜的比例为 3 1 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占子代的比例为 1/4 [解析] 假设控制玉米籽粒颜色的相关遗传因子为 A 和 a,非甜和甜的遗传因子为 B 和 b,
到 F2,F2 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 紫色甜 白色非甜 白色甜=27 9 21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性状的表型不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 C.F1 的花粉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紫色甜粒纯合个体 D.F2 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 4/49 [解析] F2 中籽粒紫色 白色=9 7,非甜 甜=3 1,这说明紫色与白色性状至少是由
为非等位基因,A 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型不同,但是表型可能相同,如 DD 与 Dd 基因 型不同,但是都表现为显性,B 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错误;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产 生的 F2 的表型及比例是由 F1 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决定的,所以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能 用于检测 F1 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D 正确。

2022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探索遗传规律,他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观察现象,发现问题B.“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C.“测交实验及结果”——分析问题,寻找规律D.“分离定律的实质”——分析归纳,得出结论2.为了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记录组合后,将积木放在旁边,没有放入原来的容器中,这样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统计结果是DD∶Dd∶dd=6∶8∶6。

对上述实验,你认为最应该改变的做法和理由是()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B.抓取时应闭上眼睛,并充分摇匀;保证配子的随机分配和配子的随机结合C.将一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一半,另一桶数量不变;因为卵细胞数比精子数少D.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3.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棋子上分别标记D、d,代表两种配子。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袋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其上的字母。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甲、乙袋中棋子总数应相等C.甲袋中两种棋子的数量比为1∶1D.若记录某次的字母组合为DD,则放回棋子后再次抓取,组合为DD的概率为1/44.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测交,实验结果能验证的是()①F1的遗传因子组成②F1产生配子的种类③F2的遗传因子组成④F1产生配子的比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时,让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的F2进一步自交产生F3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2一半的植株自交时能够稳定遗传B.F2高茎植株中2/3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C.F2杂合子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3∶1D.F3植株中的高茎与矮茎均为纯合子6.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1测交后代应有两种类型,比例1∶1”属于假说内容B.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为了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7.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解析)(含7套单元测试卷和1套期末综合测试卷,共8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的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2.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配子是()A.雌∶雄=1∶1B.雌∶雄=1∶4C.A∶a=1∶1D.AA∶aa=1∶13.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

如下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4.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对其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豌豆杂交、F1自交和测交的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B.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5.某个体的基因型由n对等位基因构成,每对基因均为杂合子,且独立遗传。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个体能产生2n种配子B.该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3n种基因型C.该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D.该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2n种基因型6.下列关于遗传术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B.杂种自交后代会出现纯种C.纯种杂交后代是纯种D.测交可用来测定杂种遗传因子7.通过测交,不能推测出被测个体()A.是否是纯合子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的组成D.产生配子的数量8.番茄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考点梳理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考点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种群及其动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形成的集合。

分析:大明湖里所有的鱼一个种群;大明湖里所有的鲤鱼一个种群(填“是”或“不是”)。

2.种群密度: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适用于调查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2)估算法①样方法范围:试用于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的卵、作物上蚜虫的密度、蜘蛛、跳蝻等。

步骤:准备;确定调查对象(一般选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丛生或蔓生,不好辨别);确定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正方形为宜;随机取样: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随机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计数:对于边界上的调查对象,采取“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方式,然后计算密度;计算:以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②标记重捕法范围: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比较大的生物。

步骤:第一次捕获生物量,记为M,并做好标记,放回一段时间,保证充分混合。

第二次捕获生物量,记为N,其中带标记的生物量记为m。

设种群的生物总量为X,则M/X=m/N。

注意:若标志物易脱落,或生物带标记后易被天敌捕杀,导致m减小,测得X偏大;若第一次标记后,在较短时间内进行重捕,则会导致测得X值偏小。

③黑光灯诱捕法范围:适用于有趋光性的昆虫。

④抽样检测法范围:适用于微生物。

4.与种群数量有关的其他因素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无法体现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因此还需研究其他数量特征。

出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新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死亡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迁入/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年龄结构:一个种群中各年龄群的个体数目所占的比例。

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的“J”形增长模型假设: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doc

最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第一章章末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B.纯合子自交后代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C.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D.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岀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此是一对相对性状,A 项正确。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如DdDD、Dd、dd, B项正确。

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证明假说正确,反之,说明假说错误,C项错误。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彖叫做性状分离,D项正确。

2.下列问题可以通过自交解决的是()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答案A解析高茎豌豆为显性个体,可以通过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判断是否为纯合子。

连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3.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 : AAbb=l : 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 : 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屮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 B. C・D・答案B解析该种群中Aabb : AAbb=l : 1,且雌雄个体比例为1 : 1,自由交配时有早AabbX £ Aabb、早AAbbX$AAbb、早AabbX^AAbb、早A Abb X £ Aabb四乖中,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卷毛 B.兔的长毛与短毛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3.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 )①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配子的比例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③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④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⑤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比例⑥子一代产生的不同类型的雄配子比例A. 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⑥4.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内容之一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B.“测交实验”是对演绎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演绎推理内容D.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5.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同学的实验只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和小球总数都必须相等C.甲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Dd和AB组合的概率约为1/2和1/46.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雌配子︰雄配子 = 1︰1 B.雌配子︰雄配子 = 1︰3C.A雌配子︰a雄配子 = 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7.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③有芒×无芒→有芒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8.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9.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 )对绿皮基因(y )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 )存在时,则基因Y 和y 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 .4种,9:3:3:1B .2种,13:3C .3种,12:3:1D .3种,10:3:310.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A .②③B .②C .①②D .①11.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A.TTSS ×TTSsB.TtSs ×TtSsC.TtSs ×TTSsD.TtSS ×TtSs12.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

两对性状分别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

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A.7/8或5/8B.9/16或5/16C.3/8或5/8D.3/813.紫种皮、厚壳与红种皮、薄壳的花生杂交,F1全是紫种皮、厚壳花生.F1自交,F2中杂合的紫种皮、薄壳花生有3966株.由此可知,F2中纯合的红种皮、厚壳花生约为( )A .1322株B .3966株C .1983株D .7932株14.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 ×AaBbCCddEe 产 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A.1/32B.1/16C.1/8D.1/415.番茄的红果(A)对黄果(a)是显性,圆果(B)对长果 (b)是显性,且自由组合,现用红色长果与黄色圆果 (番茄)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其后代的基因型不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 )A.1∶0B.1∶2∶1C.1∶1D.1∶1∶1∶116.现有高茎(T )无芒(B )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基因型 HH Hh hh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基因型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比例 1 1 1 1 2 2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17.下列各项试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是()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否纯种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对相对形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18.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自交后代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19.香豌豆中,只有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才呈红色.一株红花香碗豆与基因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杂合子占( )A. 8/9B. 1/8C. 1/4D. 1/220.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是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 B.1:2:1、4:1和3:1C.1:3、4:1和1:3 D.3:1、3:1和1:4(理)21.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如右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D.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理)22.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将纯种的灰身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

F1自交产生F2,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 5:1B. 4:1C. 7:1D. 8:1(理)23.已知某种植物紫色和红色色素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合成了红色中间产物就开红花,合成了紫色物质就开紫花,否则开白花。

A基因和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紫花∶白花=1∶1B.紫花∶红花∶白花=9∶3∶4C.紫花∶白花=9∶7D.紫花∶红花∶白花=9∶6∶1(理)24.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A.④②①③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②③④(理)25.在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染色体复制次数、着丝点分裂次数、染色体减半次数、DNA分子减半次数依次是()A.1、2、2、1、2B.2、1、1、1、2C.2、1、1、2、1D.1、1、1、2、1(文)21.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C.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D.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文)22.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A.1/32B.1/4 C.1/8D.1/16(文)23.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分别做了三个实验,他在发现问题阶段做的实验和验证假说阶段做的实验分别是( )A.自交、杂交和测交B.杂交、自交和测交C.杂交、测交和自交 D.测交、自交和杂交(文)24.子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交,F1为子叶黄色,F2中子叶绿色豌豆有1 942粒,那么子叶黄色豌豆的总数和杂合的子叶黄色豌豆粒数依次为( )A.3 884和1 942 B.5826和3 884 C.5826和1 942 D.1 942和647(文)25.黄色皱粒豌豆(Yyrr)与绿色圆粒(yyRr)豌豆杂交,F1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 )A.3种,1∶2∶1 B.4种,1∶1∶1∶1C.2种,1∶1 D.4种,3∶1∶3∶1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图1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所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及其关系的简图,图2是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其中①~④表示相关过程,a~f表示有关气体。

请据图回答:(1)图1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发生在图2的___________细胞器中,乙细胞器进行的是图1中的_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

(2)①过程表示___________,它为②过程提供[H]和___________。

(3)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标号)。

(4)图2中与图1中气体b相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一天内图2中 abcdef交换不可能同时发生,仅发生ef交换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___(清晨/正午/傍晚/夜晚)(5)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采取适当降低___________的措施,抑制___________(填标号)过程,以利于产量的提高。

(理)27.(9分)水稻花粉粒中淀粉的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蓝黑色,糯性的花粉粒遇碘呈橙红色.圆花粉粒(L)对长花粉粒(l)为显性.已知W、w与L、l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请利用花粉粒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1)实验步骤①用____________植株和____________植株杂交得F1植株.②取__________加碘染色后,经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________,并记录数目.(2)某同学观察一个视野后,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花粉粒性状蓝黑色橙红色圆形长形数目28个17个35个12个(3)结果分析①上述同学的统计结果能否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正确性?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