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换汇成本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章习题解答

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章习题解答

第五章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一、名词解释1、所谓差价:是指同一种商品由于交易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价格上的差异。

2、出口换汇成本:是指某商品出口净收入一个单位的外汇所需要的人民币成本,它是衡量外贸企业和进出口交易盈亏的重要指标。

它与外汇牌价进行比较能直接反映出商品出口是否盈利。

出口换汇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出口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出口外汇净收入(外汇)。

3、出口盈亏率:是指盈亏额与出口总成本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它是衡量出口盈亏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出口盈亏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100%。

4、佣金:是代理人或经纪人为委托人介绍买卖或提供其他服务而取得的报酬。

5、折扣:是卖方给予买方的一种价格减让。

6、出口创汇率,又称外汇增值率,是指加工后成品出口的外汇净收入与原料外汇成本的比率。

该指标主要用于计算用国外原材料或国产原材料加工再出口的业务。

其计算公式如下:出口创汇率= (成品出口外汇净收入-原料外汇成本)/原料外汇成本×100%。

二、选择题1.佣金额是在( B )的基础上计算的。

A.净价B.含佣价C.折扣D.原价2.在国际贸易中佣金应付给( C )。

A.收货人B.发货人C.中间商D.委托人3.国际货物贸易的作价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常用的是( B )。

A.暂定价格B.固定价格C.待定价格D.先确定初步价格,然后按原材料价格指数和工资指数最后调整三、判断题(×)1.出口总成本是指该商品的进货成本加上出口前的一切费用和税金。

(√ )2.出口换汇成本与出口总成本成正比。

(√)3.出口换汇成本与外汇净收入成反比。

(√)4.折扣一般是在买方支付货款时从货款中预先扣除。

(× )5.在市场价格瞬息万变而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看不准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承担价格变动的风险,应采用固定价格的作价办法。

(√)6.采用非固定价格比较灵活,有利于避免在市场价格变化时给交易带来的不稳定性。

换汇成本的计算公式

换汇成本的计算公式

首先要理解“换汇成本”的概念,“汇”指外汇,“换汇”指你出口多少人民币的货物后收入了多少外币,我认为因为外币货款是通过银行汇人的,所以叫外汇。

(赫赫,这段是胡诌的...不信就算了)“成本”的概念是什么,是指你出口这些货物所有的花费:包括一切货物采购,运输,保险,出口等环节中产生的所有费用之和。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们要考虑一个实际问题,实际上你的收入还包括一块出口退税,这个要从你的成本里面扣减掉才是你的出口总实际成本。

对美元总收入的理解,根据不同的成交价格方式(如常见的FOB,CFR,CIF)收入的美元包含了货值,运费,以及保险等费用,这些收入的美元不是净收入,你还要支付货代运费,支付保险公司保费,如果你有美元帐户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支付美元,如果你没有美元帐户,让银行要帮你结算成人民币在支付,那么银行会怎么结算呢?看看今天工商银行公布的即期外汇牌价,以通常国际贸易中应用的美元为例:日期:2006年2月17日星期五单位:人民币/100外币币种汇买、汇卖中间价现汇买入价现钞买入价卖出价基准价美元(USD) 804.90 803.29 796.85 806.51 804.90银行收到外币货款,如果你们没有美元帐号只能接受人民币,那么它要把外汇买入后换成人民币给你,你的眼睛要盯在现汇买入价上面,现在允许银行在公布价格上下还有一定的变动,但是你确没有办法指定银行在某个最高的价位买入你的外汇货款,银行会选择一个对他最有利的时候买入你外汇货款然后付人民币货款给你。

今天工行的现汇买入牌价是每100美元他用803.29人民币来买进,也就是说你收入的每100美元银行换给你803.29元人民币,每1个美元银行换给你8.0329元人民币。

这样一来,实际的美元总的净收入就是剔出了运费和保险费以及其他费用的美元总净收入。

下面说说实际换汇成本的计算公式,也就是:实际出口换汇成本=出口总实际成本(人民币)/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这个比值代表了你所得到的每1个单位外币净收入实际上你付出了多少人民币成本,如果这个比值低于银行外汇买入价,你就盈利了,反之你就亏损了。

外贸换回成本的计算

外贸换回成本的计算

一、换汇成本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是指:商品出口净收入每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币总成本,即用多少人民币换回一美元。

计算公式为: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厂所需总成本(人民币)/出口销售净收入(美元)。

人民币总成本包括:收购商品成本运费,保险费,银行费用,综合资用等,待会出口退税金额(如果出口商品属于退税补贴商品〕后的人民币总支出。

出口销售美元净收入:外销商品的美元收入减去国外银行费用,给客户的佣金折扣等费用后的美元净收入。

换汇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亏情况是考察出口企业有无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其衡量的标准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

如果按汇成本高于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则该商品的出口为亏损,虽然有创汇,但出口本身却无经济效益,换汇成本越高,亏损越大。

因此,要避免亏损,必须准确测算换汇成本。

二、换汇成本测算不准确的问题一般来说,换汇成本测算错误,不会发生在收购商品成本,外销商品美元收入等主要成本费用上,而发生在运杂费、保险费、银行费用等小项费用上,大家往往对小项费用不予重视,不能准确掌握出口业务中可能发生的费用项目,不明确这些费用支讨的起止点、不熟悉费用水平高低、不了解如何计算这些费用,所以,测算出来的换汇成本不准确。

在实际工作中就发生了不少这类错误,测算换汇成本时,由于低估甚至漏算一些费用的支出,测算出来的换汇成本从表面上看来比较低,但货物实际出口后,最终结算,这却显一笔亏本的买卖。

不能在签约前准确测算换汇成本,是出口业务不可忽视的问题,它极有可能导致亏损的发生。

三、准确测算换汇成本应注意的问题1、使用正确的运价标准计算运费随着运输的发展集装箱的大量使用,在我们的出口贸易中,国外进口商往往要求集装箱装运。

集装箱装运的为整箱装运和拼箱装运。

整箱装运的运费比散箱装运的运费低。

通过对许多船公司同时期、同航线的报价测算,我们发现平均到每一运费吨,整箱装运运费比拼箱装运运费低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

所以,在测算运费时,一定得注意使用的运价标准,出口商品的数量能够装满一整集装箱,才能使用整箱运价计算运费;商品数量小,只能够散箱装运的,则只能使用运价较高的散箱运价来计算运费,否则会因运费的少算而错误测算换汇成本。

出口成本核算

出口成本核算

出口成本核算出口成本核算公式如下:出口换汇成本=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 FOB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说明:1.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出口商品购进价格(含增值税)+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2.定额费用:出口商品购进价格×费用定额率(5%—10%不等,由各外贸公司按不同的出口商品实际经验情况自行核定。

定额费用一般包括银行利息、工资支出、邮电通讯费用、交通费用、仓储费用、码头费用以及其他的管理费用)3.退税收入=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1+增值税率)×退税率出口盈亏额=(FOB出口外汇净收入×银行外汇买入价)-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外贸业务员必须透彻了解外贸价格的核算方式,严谨细致,实际上,在真实的外贸中,价格最重要。

甚至可以说是远远超出什么质量和服务的最主要因素。

因此,如何报价,如何讨价还价,才是外贸制胜之关键。

外贸交易绝大多数是通过远洋运输方式进行。

由于中间环节多,费用也相应地杂乱繁多。

费用在与不同国家交易时还都不一样,再考虑到国际贸易中间商,很可能从A国采购,运到B国港口,再卖到C 国,这就更为麻烦,很难用普通贸易的方式去计算价格了。

具体说来,你的产品从出厂到通过集装箱远洋运输交付到国外客户指定的外国海港码头或某个地点,将可能产生下列几种或全部费用:1.产品的出厂价格。

2.申报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检验以及出具品质证明的费用,即商检费。

3.申报中国海关出口的费用,即出口报关费。

4.租用集装箱装货并运到中国海港码头的费用以及在中国码头产生的各项杂费以上为货物运至中国海港码头出口前的手续和费用。

5.用远洋货轮运至外国海港码头的运费,即海运费。

6.办理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费。

以上为货物运至外国码头的手续和费用。

7.集装箱在外国海港码头卸货及其他码头上收取的杂费。

8.申报外国海关进口的费用,即进口报关费,有时候还需要缴纳进口关税。

国际贸易中出口总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国际贸易中出口总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

国际贸易中出口总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国际贸易中出口总成本计算公式是什么?公式如下:出口换汇成本=出口商品总成本(人民币)/FOB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说明:1.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出口商品购进价格(含增值税)+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2.定额费用:出口商品购进价格×费用定额率(5%-10%不等,由各外贸公司按不同的出口商品实际经验情况自行核定。

定额费用一般包括银行利息、工资支出、邮电通讯费用、交通费用、仓储费用、码头费用以及其他的管理费用)3.退税收入=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1+增值税率)×退税率出口盈亏额=(FOB出口外汇净收入×银行外汇买入价)-出口商品总成(退税后)国际贸易中出口总成本包括什么?1.国际贸易中的出口总成本包括货物的成本,报关商检及物流的成本,保险费的成本,并为此支付的人工,服务,资金利息,房租,旅差,快递等间接成本。

2.国际贸易主要有两种成交方式,FOB价和CIF价,其各自的计算公式是FOB方式:生产成本+陆路运输+报关报检CIF方式:生产成本+陆路运输+报关报检+海运费+保险3.注意:国际贸易计算价格并不一定要斟酌的加入那么多点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把那这些小的费用最后加入就好.国际贸易换汇成本计算外汇净收入=CIF*(1-佣金率)*【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运费换回成本=(进货含税价-退税收入)/外汇净收入自己套用这些公式就可以算出成本计算公式简单呀!售价公式:=2.2/(1-(25%+15%)) 结果是3.66元.我赚的每包利润公式:=2.2/(1-(25%+15%)) *25%别人每包赚的利润公式:=2.2/(1-(25%+15%)) *15%我要赚100元至少要卖这些包:=INT(100/2.2/(1-(25%+15%)) *25%)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有那些?在我国进出口业务中,最常采用的贸易术语是FOB、CFR和CIF 三种。

浅析出口退税之—换汇成本

浅析出口退税之—换汇成本

浅析出口退税之--换汇成本一、什么是出口退税换汇成本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决定了一笔业务的盈利程度。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是指出口商品净收入每美元所需要的人民币总成本,即用多少人民币的投入换回一美元的收入。

简单的讲,对于外贸企业,其公式为:出口退税换汇成本=实际采购成本/美元离岸价实际操作中,采购成本指进货发票上的不含税金额,加上不可退税部分的税额。

同时,计算时,根据同一关联号项下同一商品代码来计算,即:【∑计税金额+∑(计税金额×(征税率-退税率))-∑应退消费税】÷美元出口额企业通过计算换汇成本,可以知道出口商品的人民币预期收入,判断该笔出口盈亏情况,而税务机关通过加强对换汇成本疑点的分析与核查,也能分析和判断企业出口业务的合理性,并从中及时发现骗税线索,规避退税风险,提高对外贸企业的管理效能。

二、出口退税换汇成本的合理范围目前,上海市出口退税换汇成本的合理上限为8.000;合理下限为5.000。

换汇成本是唯一能在税务机关对外贸企业进货数据和出口数据起到关联的指标。

因此,该换汇成本作为考察外贸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和判断出口业务是否符合商业价值并据以进一步监督企业的出口退税业务是否合理,所以就成为必须考虑和关注的内容之一。

出口退税换汇成本的合理上限的实际意义表明,企业必须盈利经营。

出口退税换汇成本的合理下限是考虑出口业务的合理利润率。

一般来说,除高技术、高附加值和垄断性产品外,出口普通商品的盈利空间只能维持在一定水平,而不可能是暴利。

因此,如果出口退税换汇成本过低,则可能在购入环节税收、或者出口环节的结汇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三、出口退税换汇成本过高或过低形成原因在实践中,当出口退税换汇成本超出系统设置的合理范围时,就会提示出现疑点。

出现这一疑点,税务机关最先关心是否有企业企图偷税骗税,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导致,还可能因为企业经营的是一些特殊业务。

所以,我们需要做进一步分析。

《进出口操作实务》2第二章 出口报价核算

《进出口操作实务》2第二章  出口报价核算
(1)FOB价 FOB=CFR-F FOB=CIF-F-I (2)CFR价 CFR=FOB+F CFR=CIF×[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3)CIF价 CIF=CFR+I CIF=FOB+F+I CFR CIF= 1-(1+投保加成率)×保险费率
38
四、实例 P29
第三节 国内结算方式的变化

本章难点

有兴趣同学可自行 学习
40
【案例一】出口尼龙包&帆布包 P32
(自营出口,L/C结算)


【报价核算】
商品: 背包(帆布包&尼龙包) RUCKSACK (CANVAS BAGS &NYLON BAGS) 货号及数量: 13995:6600个 13996: 5600个 13999: 7600个 颜色: 黑、军绿、海军蓝、枣红 包装: 30、40、40 (PCS/纸箱) 箱规: 48×38×26、44×36×25、46×35×26 毛/净重(每箱): 28/25、26/23、32/26 (千克) 采购单价(含税): 39.80、22.50、35.60 (元/个)

24
例2:

某公司出口一批商品10000件,20件/箱, 箱规:42×38×26,G.W.:36kg,N.W.: 32kg,船公司对该商品适用W/M。厦门―― 汉堡:每运费吨USD150.00,求这批货物的 国外运费。
25
分析:
S.F.=体积/毛重= 0.42×0.38×0.26/0.038=0.0414/0.036>1 该货物为轻货。 F=0.42×0.38×0.26×(10000/20) ×150=3112.00(美元)

出口报价和成的本核算理论+实际案例-出口换汇成本核算表公式

出口报价和成的本核算理论+实际案例-出口换汇成本核算表公式

出口报价和成本核算理论+实际案例+出口换汇成本核算表公式出口商出口报价核算合同金额=采购成本+内陆运费+报检费+报关费+海运费+保险费+核销费+银行费用+其他费用+预期利润-退税收入=内合同金额+内陆运费+报检费+报关费+海运费+核销费+保险费+银行费用+其他费用+预期利润—退税收入银行费用=L/C通知费(RMB200/次)+修改通知费(RMB100/次)+合同金额×议付费率0.13%(最低200元)其他费用=证明书费(RMB200/份)+邮费(USD28/次)+合同金额×出口商公司综合费率(5%)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CIF货价×(1+保险加成率)×保险费率=合同金额×(1+保险加成率)×保险费率利润=合同金额×预期利润率出口退税收入=应退增值税 + 应退消费税 = 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 采购成本×消费税税率【注】出口产品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出口产品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产品的国内以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1985年3月,国务院正式颁发了《关于批转财政部〈关于对进出口产品征、退产品税或增值税的规定〉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4月1日起实行对出口产品退税政策。

1994年1月1日起,随着国家税制的改革,我国改革了已有退还产品税、增值税、消费税的出口退税管理办法,建立了以新的增值税、消费税制度为基础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

出口销售收入是按离岸价(即FOB)入帐,而不是按CIF价入帐。

出口退税也是按FOB计算的。

财税[2002]7号文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公式是: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人员感到审核系统计算的出口退税换汇成本和出口企业自己计算的换汇成本不完全一致。

因此退税人员在核实换汇成本的高或低时或企业办税人员在配合退税人员核实疑点的原因之前,必须从财务和业务的角度真正了解购进货物的成本、所发生的费用、出口退税的换汇成本、出口企业的换汇成本、外汇牌价等之间的关系,只有把这些基础常识理解,才能对各种情况的疑点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成本计算
一、商品成本
出口商品的成本可以包括生产成本、加工成本和采购成本三种。

对于贸易型出口企业(外贸企业)而言,商品成本在一般情况下即为采购成本,是指外贸企业向供货商采购商品的价格(增值税发票上的计税金额)。

在出口价格中,正常采购成本所占比例最大,因而成为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讲,供货商所报的价格就是外贸企业的采购成本,但是由于增值税是转嫁税,需要购买方负担税款,因此供货商报出的价格包含增值税,由于出口商品实行退税政策,外贸企业因购买货物所负担的税款由国家全额或按一定比例(有征退税率差的商品)退还。

如果是全额退税的商品,如:征税率17%、退税率17%的商品,商品成本即为不含税的采购成本。

因为购货商所负担的税款,国家全额退付给企业,不需要企业承担。

这里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假如该商品用于内销,商品成本也是不含税的采购成本,因为购货商所负担的税款,即出口企业内销的销项税金,转嫁到下一家购货企业或消费者来负担。

如果是按一定比例(有征退税率差的商品)退税的出口商品,如:征税率17%、退税率13%的商品,商品成本应该是采购成本和征退税率差部分,因为征退税率差部分由企业负担增加成本。

换句话讲:外贸出口企业购进出口退税商品的实际采购成本应将出口退税部分从含税的采购成本中予以扣除,从而得出实际采购成本。

实际采购成本的计算程序如下:
含税采购成本=购货成本=货价+增值税额(增值税额=货价×增值税率)
=货价+货价×增值税率
=货价×(1+增值税率)
货价=含税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
出口退税额=货价×出口退税率
实际采购成本=含税采购成本-出口退税额
=货价×(1+增值税率)-货价×出口退税率
=货价×(1+增值率-出口退税率)
=含税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由此,得出如下公式:
含税采购成本=实际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
实际采购成本=含税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退税额=含税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财务核算是对业务过程的正确反映,结合财务核算对上述内容举例说明。

例:一件产品的含税采购成本(价税合计)是117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7%的增值税,若该产品的退税率为13%,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为:
实际采购成本=117/(1+17%)(1+17%-13%)=104元
财务核算:购进该产品应该记库存商品借方增加额为100元,同时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借方增加额17元。

根据这个实例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假如该产品用于内销,内销后同时结转成本,简单说就是100元从库存商品贷方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是100元,进项税金17元用于抵顶内销的销项税,由下一购货方或消费者负担税款。

2、假如该产品用于出口销售,退税率17%,简单说就是100元从库存商品贷方结转
到主营业务成本,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也是100元,进项税金17元通过应交税金贷方结转到应收出口退税科目,税款由国家退付给出口企业。

3、假如该产品购进时取得的是增值税发票,出口是免税的(如:出口含金产品),进项税金17元通过应交税金贷方结转到销售成本,由该企业负担税款,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是117元。

4、假如该产品用于出口销售,征税率17%,退税率13%,简单说就是100元从库存商品贷方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金17元通过应交税金贷方结转到应收出口退税13元,4元结转到销售成本由该企业负担,那么该产品的实际采购成本是104元。

上述内容的介绍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在这里并不是单纯为了说明什么是商品
成本以及财务如何核算的问题,而是根据增值税价税分流的原理,来说明由于出口退税的原因对商品成本的构成做一些基本分析,这样才能对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换汇成本、外贸企业的出口换汇成本有了正确的理解。

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换汇成本
出口退税换汇成本是指商品出口后的离岸价(FOB)每1美元所耗费的人民币实际采
购成本。

计算公式为:
出口退税换汇成本=实际采购成本(人民币)/FOB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出口退税审核系统设置换汇成本高于合理上限或低于合理下限,目的是对出口退税的
是否合理起到监督检查作用,因为它是唯一能在出口退税审核系统中对进货和出口起到关联的指标。

虽然这项指标在出口退税审核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仍然对出口退税的监督检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换汇成本的合理上下限是根据高于或低于汇率来设置的。

笼统地说,换汇成本的合理
上限设置最高不能高于汇率,如果高于,企业出口就亏损。

实际上,最高上限应和汇率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使企业具有一定得盈利,企业得以持续经营。

换汇成本的合理下限是考虑出口业务合理性指标,除了高技术、高附加值和垄断性产品外,企业出口普通商品的盈利具有一定空间,不可能是暴利,如果过低,则可能在购入环节税收、或者出口环节的结汇存在一定问题。

但是合理上下限的提出只是针对一般情况,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很多时候,换汇成本出现疑点是正常的,在这里就不具体列举,具体问题需要税务机关具体落实。

如果要落实准确就必须真正掌握商品成本、换汇成本等基本概念及增值税和出口退税原理结合起来分析。

三、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