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必考】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52分)一、字词书写与运用。

(20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1)每逢jiā jié,yì xiānɡ的游子更显孤独,他们只能jiè jiǔ消愁。

(2)造纸术后来传到阿拉伯世界和ōu zhōu,极大地促进了人类shè huì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3)赵州桥shè jì精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zhì huì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lì shǐ文化遗产。

2.查字典填空。

(8分)“首”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

“首”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脑袋;②领导人;③第一,最高的;④最先,最早;⑤出头告发;⑥量词。

给下面词语中的“首”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自首.()首.长()一首.诗()首.先()首.要()回首.()3.选词填空。

(4分)保留保存(1)这幅名画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2)老师毫无()地把知识传授给我们。

二、选择题。

(1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兄.弟(xiōnɡ)创.造(chuānɡ)携.带(xié)B.蔡伦.(lùn)朝鲜.(xiǎn)石拱.桥(ɡǒnɡ)C.便.宜(pián)选择.(zé)故宫.(ɡōnɡ)D.摊贩.(fàn)官吏.(lì)栏.杆(nán)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驴”“笼”“伦”这三个字的音序都是“L”。

B.“酒”“牧”“伯”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C.“佳”“雀”“术”这三个字的第二笔都是竖。

D.“兄”和“术”这两个字的笔画数相同。

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千门万户曈曈..日(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B.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东:山东省。

)C.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纷纷:雨密而杂乱地下着。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共9小题,满分70分)1.(8分)看拼音,写汉字。

(1)今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dúzì一人在家。

(2)今年暑假我去了ōu zhōu的一些地方。

(3)妈妈的画被我bǎo cún了起来。

(4)万里长城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huì。

2.(12分)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形态名扬戏珠学富遥望清清3.(6分)比一比,组词语。

佳住洲州魂魄4.(6分)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

(1)妈妈的手很粗糙..,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是为我们操劳的结果。

(2)脱掉的冬装,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5.(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座桥不但..美观。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坚固,而且(2)在我国古代灿烂的艺术宝库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换一种说法)(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6.(6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代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赵州桥的设计不但,而且,是我国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

(3)《纸的发明》中,发明的造纸术成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

7.(5分)口语交际。

许鸣非常贪玩,经常因为打电脑游戏而忘记做作业。

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会怎样劝告?8.(8分)课内阅读。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

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悠闲:(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一乘轿.子( chéng shèng) 马笼.头(long lŏng) 作.坊(zuō zuò)鲜.为人知( xiān xiăn) 张牙舞爪.( zhuă zhăo) 咖.啡(kā jiā)二、看拼音,写字词。

1.“jiè( )问jiŭ( )家hé( )处有”凝聚着诗人杜mù( )的无限zhìhuì( ),表面在问,实际上为下面的回答作了铺垫。

2.这本手cè()记( )了很多宝贵的经yàn( ), băo cún( )时间达几千年,后来不知为什么竟然传到了ōu zhōu( )。

3.河北shĕng( ) zhào xiàn( )的那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shè jì( )妙,在lì shĭ( )上是一个伟大的chuàng jŭ( )。

三、词语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在句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1)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状和姿态各不相同)的人。

(2)徐悲鸿是一位(名声传遍了国内外)的画家,尤其擅长画骏马。

(3)这块栏板上的两条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过头看向远方)。

2.选词填空。

普及普遍(1)用帛造纸,价钱太贵,只有少数能用,不能( )。

(2)男同学( )喜欢篮球这项运动。

因为……所以……既……又……虽然……但是……(3)( )《清明上河图》上画的人都挺小,( )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4)赵州桥的设计(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3.根据提示写出四字词语。

(1)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学富五车、、(2)含有“龙”的词语:龙飞凤舞、、(3)“又×又×”式的词语:又蹦又跳、又快又准、、四、、选择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基础达标。

(35.5分)1.用“____”选出正确的读音。

(4.5分)档.案(dǎng dàng)作.坊(zuōzuò)鸡爪.子(zhǎo zhuǎ)积累.(lěi lèi) 吏.治(shǐlì) 石拱.桥(ɡǒnɡɡònɡ)周济.(jǐjì) 毛驴.(lúlǘ) 鸟笼.(nónɡlónɡ)2.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6分)[术数] ______量______学医______ ______语[洲州] 苏______ 沙______ 亚______ 德______ [宝保] ______安______护珍______ ______贝3.看拼音,写字词。

(7分)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7分)学()五()()()闻名()()遥望双龙()() 名()中() 来来(____)(____)形态()() (____)(____)楚楚(1)古时候用“______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2)我会仿照画“____”的词语写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用画“”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

(4分)价钱价格(1)用蚕丝织成的帛()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2)由于连年丰收,农产品()低廉。

发明发现(3)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之一。

6.句子训练。

(7分)(1)造纸术影响了世界。

(扩句,至少扩两处)(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仿写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标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三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三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三篇)目录: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题附答案二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调研卷及答案三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20分)dài jiàshè jì jiǎn yàn mì fēngjù jí ǒu ěr fēn fāng bǎo cún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肉(________)闻(________)迫(________)眨(________)内(________)耳(________)泊(________)泛(___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10分)缤纷的歌声舒服地旋转快乐的色彩不停地睡觉著名的稻浪拼命地玩耍金色的城市快活地奔跑四、想一想,选词填空。

(10分)(1)下列词语搭配恰当的一项是(____)A.吼声粗陋B.生活简洁C.寄托哀思D.局势严厉(2)下列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组是(____)A.乱蓬蓬B.热腾腾C.亮晶晶D.哗哗响(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固)A.结实,牢固B.坚定地,坚决地C.本来,原来①人固.有一死。

(____)②战士们固.守阵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____)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坎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峰顶这么高,我爬不上去。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那声音真好听!(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乐园1.看拼音,写词语。

wěi dàtáo fúbǎo cúnōu zhōu shèjìlìshǐzhìhuìjìlùjīnɡyàn2.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例: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是主心骨。

足智多谋的人是__________。

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是__________。

世故圆滑的人是__________。

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是__________。

见风使舵的人是_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

(________)文字(________)事情(________)丝锦(________)经验(________)卫生(________)玻璃(________)书籍(________)知识4.根据意思,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诗句。

(1)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大家总拿新门神换掉旧门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旅客个个落魄断魂。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自漂泊在外作为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之际更加思念亲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在线。

(1)“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自________写的________。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会引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我们的思乡之情。

(3)文房四宝:________;中医四诊:________。

(4)我知道中华传统节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喜欢________朝代________画的一幅_____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优质试卷附答案(共3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优质试卷附答案(共3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评试题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语音,用“√”标出。

(3分)屠苏.(shūsū)蔡.伦(cài chài)咖.啡(jiākā)拱.桥(ɡǒnɡɡònɡ) 防疫.(yìyù) 摊.贩(nán tān)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三、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4分)(xiān) (xiǎn)(zuō) (zuò)(shènɡ)(chénɡ)(lónɡ)(lǒnɡ)鲜花()朝鲜()工作()作坊()一乘轿()乘客()笼头()笼罩()四、比一比,再组词。

(8分)异()导()县()且()术()木()借()惜()五、选词填空。

(4分)(方便)(轻便)1.蔡伦造的纸既( )又好用。

2.这种书很笨重,使用起来很不( )。

(创举)(创造)3.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了美丽的世界。

4.万里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 )。

六、按要求写句子。

(8分)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修改病句)2.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缩句)3.张择端画的画很传神。

(改为感叹句)4.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七、古诗训练营。

(11分)1.默写《清明》。

(5分)清明,。

?。

2.第九课《古诗三首》分别写了、、三个传统节日,我还知道一些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比如、、。

(3分)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 写的,诗中“ , ”这句被誉为思乡的千古名句。

(3分)八、对号入座。

(填序号)(4分)①棋 ②砚 ③闻 ④菊 ⑤琴 ⑥墨 ⑦兰 ⑧切(文房四宝): (雅人四好):(花中君子): (中医四诊):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一)(8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uǎ zhǎo)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有答案,含解析)(教师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有答案,含解析)(教师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评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姓名:一、字词大练兵。

(2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龙爪(zhuǎ)鸡爪(zhuǎ)新鲜(xiān)朝鲜(xiǎn)B.拱桥(gòng)选择(zé)驴子(lǘ)安济桥(jì)C.摊贩(tān)官吏(shǐ)形态(tài)栏杆(lán)D.创造(chuàng)携带(xié)制作(zhì)蔡伦(cài)【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选择正确的读音,注意平翘舌和声调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做到选择正确的读音.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2.看拼音,写汉字。

(4分)(1)今天,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dúzì()一人在家。

(2)今年暑假我去了ōu zhōu()的一些地方。

(3)妈妈的画被我bǎo cún()了起来。

(4)万里长城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答案】(1)独自(2)欧洲(3)保存(4)智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

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序号)(3分)(1)A.xiān B.xiǎn 朝鲜鲜花鲜为人知鲜明(2)A.lóng B.lǒng 笼罩鸟笼笼统蒸笼(3)A.chéng B.shèng 乘机乘客一乘乘法【答案】(1)B A B A (2)B A B A (3)A A B 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中华传统文化
一、主题感悟。

(35分)
1.
写出诗句所描写的传统节日及相应的传统习俗。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并回答问题。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____________,______在水里________烂成浆;再把浆________出来________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这一段文字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

①中国的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 )
②中国的造纸术最先传到了阿拉伯世界和欧洲。

( )
③我们的祖先最早是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 )
3.
______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____________的石拱桥,叫________桥,又叫________。

它是隋朝的石匠_______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
______年了,但它还是那么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它是劳动人民______和______的体现,是我国________的历史文化遗产。

4.
《清明上河图》是____宋画家________画的,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________,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________。

二、主题链接。

(16分)
1.日积月累。

(8分)
(1)我会填。

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雅人四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记。

京剧行当:生旦净丑
自然美景:风花雪月
2.你知道哪些传统文化?你觉得有必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吗?为什么?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主题应用。

(49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19分)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后期。

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他在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自尽。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各种纪念仪式。

旧时,各家在门上插艾草,贴纸符;小孩还穿绣有老虎的肚兜和鞋,或佩戴艾草香囊,以期“驱鬼除邪”。

后来,在五月初
四,家家户户还用青芦叶包裹糯米煮食,称为“粽子”。

粽子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

粽子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

初五上午,人们洒雄黄酒、悬挂艾草,以驱除毒蛇、蜈蚣、壁虎等动物。

吃午饭时,人们还要饮上几杯雄黄酒。

据说蛇类最怕雄黄,《白蛇传》中,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那天饮了丈夫许仙倒的一杯雄黄酒而显露原形的。

如今,端午节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的习俗久盛不衰,许多农家仍用艾草熏烟。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4分)
轻视( ) 隐藏( )
2.下面对“端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五月的开端。

B.“午”通“五”,“端”是“一头”的意思。

C.“端”是开始、起初的意思,“午”与“五”同音,因此称五月五日为端午。

3.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如今,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
4.粽子有哪些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主题练笔。

(30分)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

你家每年是怎么贴春联的?请你把贴春联的过程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
一、1.(1)清明节踏青、扫墓
(2)春节放鞭炮、吃饺子、贴春联
(3)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2.(1)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2)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蔡伦的造纸方法
(3)①√②×③√
3.河北世界闻名安济赵州桥李春一千四百多雄伟坚固美观智慧才干宝贵
4.北张择端古都风貌生活情景
二、1.(1)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望闻问切
2.示例: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包粽子。

我觉得有必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为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三、(一)1.重视显露2.C
3.屈原春节中秋节吃粽子、饮雄黄酒、备佳肴、用艾草熏烟4.粽子叶用青芦叶;米用糯米;馅儿有红豆、蚕豆瓣、红枣、咸肉、鲜肉、火腿及虾子酱等;形状多样,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

(二)思路点拨:注意题目要求写贴春联的过程,回想一下家里是如何贴春
联的,把过程用“先……再……然后……最后……”的结构写出来即可。

例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