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克腾历史文化

合集下载

克什克腾介绍

克什克腾介绍

克什克腾旗历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属“红 山文化”与“夏家店文化”。夏与前商时 期是商族先民的聚居地,先后有东胡、乌 桓、鲜卑、契丹、蒙古、汉等民族居住在 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旅游资源丰富,著 名的贡格尔草原、达里诺尔湖、沙地云杉、 黄岗梁林海、热水温泉、阿斯哈图石林、 大青山冰臼群、百岔岩画、乌兰布统古战 场和淳朴的民族风情及珍贵的名胜古迹, 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生态、地质旅游景 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
达里湖
• 达里湖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 贡格尔草原西南部,是内蒙古四大内陆湖之一,被 称为“百鸟乐园”,与鄱阳湖和巴音布鲁克湖并列 为中国三大天鹅湖。
乌兰布统
• 乌兰布统草原位于克什克腾旗最南端,与 河北围场县的塞罕坝林场隔河相望,距北 京只有300多公里。乌兰布统是清朝木兰围 场的一部分,因康熙皇帝指挥清军大战噶 尔丹而著称于世,更以其迷人的欧式草原 风光,成为中外闻名的影视外景基地
耗来河

耗来河位于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草原上的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达里 诺尔自然保护区内共有4 条河流,不断地向达里诺尔河流补给着清澈的淡 水。全长只有17公里,平均水深约50厘米,只 有19厘米宽,最窄处只有几厘米 。最近,内蒙 古的环保专家在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考察时发现, 它 具备了天然河所应具备的一切特征。专家们 说,到目前,没有发现世 界上还有比耗来河更 细的河。
阿斯哈图冰石林
• 阿斯哈图冰石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巴 彦高勒苏木与天合因乡的交界处方圆十几公里的 丘陵上。冰石林由片状花岗岩堆积而成,层次分 明,景色十分壮观,至今在世界范围内还是首见。 长期的风雕雨蚀,使冰石林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有华山之险,黄山之秀,更有一种广袤苍凉的神 韵。
蒸汽机车

克什克腾旗和园小区相关资料

克什克腾旗和园小区相关资料

克什克腾旗和园小区相关资料
摘要:
一、克什克腾旗简介
1.地理位置
2.历史文化
3.旅游资源
二、园小区概述
1.小区规模
2.设施介绍
3.居民结构
三、克什克腾旗与园小区的关系
1.园小区在克什克腾旗的地位
2.克什克腾旗为园小区提供的支持
四、园小区的生活环境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3.生活设施
五、园小区的发展前景
1.政策支持
2.区域发展规划
3.居民期待
正文:
克什克腾旗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处,总面积8208.6 平方公里。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乌兰布统旅游区、达里湖、克什克腾石阵等著名景点。

园小区是克什克腾旗内一个颇具规模的小区,共有住房数千套,容纳了众多居民。

小区内设施完善,设有公园、超市、医疗中心、学校等,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园小区的居民结构多样,有本地居民,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

克什克腾旗为园小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空气质量好。

社会环境方面,小区治安状况良好,居民间关系和睦。

生活设施方面,小区内外的交通、教育、医疗等资源充足,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

在政策支持和区域发展规划方面,克什克腾旗政府对园小区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小区的持续发展。

此外,根据克什克腾旗的整体规划,园小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使其成为克什克腾旗内一个宜居的生活区。

总之,园小区在克什克腾旗的大家庭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宜居的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

克什克腾旗

克什克腾旗

克什克腾旗,(20673平方公里)蒙语译为“亲兵卫队”。

简称克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下辖的一旗,是赤峰市地理位置最北边和海拔最高的一个旗县。

克什克腾旗历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属“红山文化”与“夏家店文化”。

辖区总人口24.76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汉、回、满、壮、藏、侗、朝鲜、达斡尔、鄂温克10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旅游资源丰富,克旗有“草原明珠”之誉,有内蒙古“缩影”之称,著名的贡格尔草原、达里诺尔湖、沙地云杉、黄岗梁林海、热水温泉、阿斯哈图石林、大青山冰臼群、百岔岩画、乌兰布统古战场和淳朴的民族风情及珍贵的名胜古迹,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生态、地质旅游景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保护的主要地质遗迹内容:1、青山花岗岩峰林地貌及第四纪花岗岩岩臼群。

2、北大山地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地貌及地质构造。

3、黄岗梁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

4、达里诺尔火山群地质地貌。

5、热水塘温泉资源。

6、浑善达克沙地地貌景观。

7、西拉沐沦河地质地貌景观。

8、平顶山“冰斗”群地貌景观。

旅游指南近几年,克旗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在全旗境内有集通铁路、省际大通道、303国道、306国道以及纵横交错的旗乡级公路四通八达。

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旗已实现了长途传输数字化、电话交换程控化和村村通电话。

[2]美食蒙古族把乳食习惯地称为白食,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分为饮用的:鲜奶、酸奶、奶酒。

食用的:奶皮子、奶酪、奶酥、奶油、奶酪丹(奶豆腐)等。

白食美味可口,营养特别丰富。

蒙古族把肉食习惯地称为红食,特色有全羊宴、手把肉、烤全羊、风干牛肉等。

奶豆腐:蒙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

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

还可以做成拔丝奶豆腐,软韧牵丝,是宴席上的一道风味名菜。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克什克腾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赤峰市下辖的一个旗县级行政单位,地处中国北方,包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以下是对克什克腾旗的一个简要介绍。

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北部,处于呼伦贝尔高原的东南部。

这里地势高低不一,山地、丘陵和平原相间。

克什克腾旗是内蒙古高原的瑰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而闻名于世。

克什克腾旗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短暂而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

这里的冬天很长,并且常年有大量的雪,被誉为"北方的雪乡"。

这样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克什克腾旗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克什克腾旗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呼伦湖,它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克什克腾旗的骄傲。

呼伦湖四周群山环抱,湖水辽阔而清澈,景色壮丽。

每年夏末和秋初,成千上万的候鸟会飞到这里栖息、繁衍,形成壮观的"候鸟天堂"景观。

除了呼伦湖,克什克腾旗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如呼鲁斯太牧和他的双层寺庙,是游客们经常去的地方。

这里有云杉青山,草原牧场,还有传统的蒙古族民居。

寺庙内的佛教文化也吸引了许多信徒和学者前来参观。

克什克腾旗也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

旗境内有许多古代遗址和历史遗迹,如玛尔扎哈湖遗址和北元古城遗址。

这些遗址见证了克什克腾旗古老而辉煌的历史。

此外,著名的克什克腾马也是克什克腾旗的一大特色。

克什克腾马是蒙古族的贵族马,马身高大,形象优美,性格温顺。

克什克腾马被视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克什克腾旗的象征之一。

克什克腾旗的经济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其中畜牧业发达。

这里广袤的草原是牧民们放牧的天堂,同时也是克什克腾旗建设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克什克腾旗积极发展旅游业,致力于保护和开发自然环境,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升旗县的经济发展。

克什克腾旗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

这里有壮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遗迹,以及独特的蒙古族文化。

草原明珠

草原明珠

草原明珠____克什克腾旗我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家乡的地方,这里有美丽的草原,又充满历史气息的古战场,有天然温泉,是一个适合旅游度假的最好选择,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美丽的“草原明珠”一、地理位置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大兴安岭山脉与阴山山脉、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的交汇处,属赤峰市管辖。

距首都北京500多公里。

旗人民政府驻地经棚镇,南距赤峰市237公里,西北距锡林浩特市193公里,是集通铁路、内蒙古东西大通道、303和306国道的交汇处,是全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克什克腾旗,蒙语译为“亲兵卫队”。

世界地质公园的家,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草原明珠”之誉二、历史沿革.克什克腾旗历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属“红山文化”与“夏家店文化”。

“克什克腾”蒙古语即“亲兵”、“卫队”之意,清顺治九年“1652”建置,迄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尔罕境内的达来诺尔湖西畔,有一处曾经繁华过的草原都市,那就是元朝最后的都城——应昌路遗址。

残阳照耀下的古老的城垣,清晰可辨的层层夯土犹如历史的年轮,叠压着蒙古帝国最后走向灭亡的沧桑。

应昌路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一是应昌路遗址是一处布局严谨,坐落有序的古建筑群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古建筑遵循的“前朝后市”左宗右社的建筑格局;二是这里是目前国内已知的保存极为完整的古代遗址;三是对于研究北元这一历史缺环,具有不可多得的研究价值。

三、自然地理克什克腾旗地质内容丰富,地质遗址多样,主要由青山第四纪“冰臼”群、北大山地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黄岗梁地区第四纪冰遗迹、达里诺尔火山群和热水塘温泉资源等五种类型的地质地貌景观组成。

2001年8月批准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同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2月12日,克什克腾旗成功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

克什克腾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中沙北草,地处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的结合部,融西部草原、南部熔岩台地和北部丘陵山区于一体,平原占8.7%、台地占38.8%、丘陵占52.2%。

克什克腾旗简介

克什克腾旗简介

克什克腾旗简介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170公里,总面积20673平方公里。

辖11个苏木乡镇﹑2处旅游开发区﹑2个街道办事处。

辖区总人口25.1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汉、回、满等10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克什克腾旗历史悠久,出土文物多属“红山文化”与“夏家店文化”。

“克什克腾”蒙古语即“亲兵”、“卫队”之意,清顺治九年(1652年)建置,迄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克什克腾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处浑善达克和科尔沁大沙地的结合部,平均海拔1100米。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年日照2600—2900小时,无霜期60—150天,年降雨量250—500毫米,多集中在6、7、8月份。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克什克腾旗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全旗耕地总面积13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5亿公斤左右,家畜存栏255万头只。

现在林业用地133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7.27%。

拥有天然草牧场2656万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2200万亩。

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

目前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种38个,矿床、矿点、矿化点近300处,初步形成了黄岗、拜仁达坝、小东沟三大采选矿区,全旗有色金属矿山日采选能力达到14000吨。

黄岗铁锡矿探明的铁矿石储量1.17亿吨,锡金属量50万吨,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铁锡多金属共生矿。

拜仁达坝银多金属矿探明银金属储量5500吨,是目前国内已探明的第二大银多金属矿。

水资源充足,境内有大小河流50余条,天然湖泊60多个,水资源总量9.69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水面43万亩。

全旗水能蕴藏量1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6.3万千瓦,现已建成小水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17950千瓦,年发电量达4490万千瓦时。

风电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旗风电装机总容量达52万千瓦,是全国风电装机规模最大的县级地区。

克什克腾旗其他

克什克腾旗其他

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山脉七老图山交汇带,东依林西县、翁牛特旗,西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正蓝旗,南连赤峰市松山区、河北省围场县,北邻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

地理坐标:北纬42°23'~44°22',东经116°21'~118°26';东西宽170千米,南北长207千米,总面积20673平方千米,全境地图如斜形梓叶状。

全旗平均海拔1100米,辖13个苏木乡镇、3个街道管理办公室,户籍人口24.4万人,常住人口18.6万人,是一个蒙、汉、回、满等10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克什克腾旗是中华民族母亲河之一“西拉沐沦河”的发源地,出土文物多属“红山文化”与“夏家店文化”。

夏与前商时期是商族先民的聚居地,历史上有东胡、乌恒、鲜卑、契丹、蒙古、汉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辉煌的草原文明。

克什克腾兴于蒙元时期,蒙古语汉译为“亲兵”“卫队”之意,是元朝皇帝遴选护卫之地和蒙古黄金家族弘吉剌部的属地。

元末顺帝和北元建都于此,历史遗存鲁王城,是元朝塞北三大名城之一,是元朝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

克什克腾旗于顺治九年(1652年)建制,迄今已有369年的历史。

克什克腾旗属中纬度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炎热,降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降临早。

月平均气温-16.8℃,极端最低气温-45.5℃,极端最高气温37.8℃。

最低月平均气温-25.9℃,最高月平均气温30.8℃。

全旗年降水量在220~575毫米,年平均降水量392.1毫米。

降水期集中在每年6—8月份,7月最多。

无霜期在60—165天,生长期年平均117天,无霜期年平均117天。

全年日照时数在2688—3067小时,日照百分率达到60%~62%。

西北季风影响长达半年之久,风速年平均2.8~3.0米/秒。

克什克腾石阵秋色 苍莽瑰玮的咏叹

克什克腾石阵秋色 苍莽瑰玮的咏叹

克什克腾石阵秋色苍莽瑰玮的咏叹克什克腾石阵秋色苍莽瑰玮的咏叹引言克什克腾石阵,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石头圈,其宏伟壮丽的景象令人陶醉。

而当秋季的气息逐渐侵袭这片土地时,石阵上的景色更是唤起了无尽的美好和宏大氛围。

正如苍莽瑰玮的咏叹,克什克腾石阵在秋日的光影下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引人驻足。

接下来,我将为你详细探究这个主题,带你领略克什克腾石阵在秋色中的壮丽之美。

1. 克什克腾石阵的背景介绍1.1 克什克腾石阵的地理位置克什克腾石阵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占地面积达到约450平方公里。

它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圆柱形,内外共有数百块石头组成。

1.2 克什克腾石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克什克腾石阵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它是由古代游牧民族创造的,代表着古人对于天地万物的崇拜和敬畏之情。

石阵也是古代人民进行宗教活动和祭祀的场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2. 克什克腾石阵秋色的艺术表现2.1 美丽的光影变化当秋季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克什克腾石阵上时,石头们在光影的交织之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种光影变化使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2.2 秋日的色彩韵味秋季是大地变得丰收和丰盈的季节,而克什克腾石阵也在秋天展现出不同寻常的色彩。

石头们的色调从暗沉的灰色中逐渐转变为淡雅的金黄色,仿佛大自然亲手为石阵披上了一层华丽的外衣。

这种色彩的变化让人联想到秋天的丰收和温暖。

3. 克什克腾石阵秋色中的灵感和思考3.1 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惊叹当人们站在克什克腾石阵中,仰望这片广袤的土地时,内心无不充满敬畏之情。

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广袤无边的力量在这里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令人不禁惊叹于宇宙的无穷奥妙。

3.2 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传承作为古代游牧民族的杰作之一,克什克腾石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反思人类的发展历程和文明的传承。

石阵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历史和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光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什克腾历史文化
风光秀美,物产丰富的克什克腾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下上层文化到契丹辽金元明清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民族兴衰的故事。

中华第一石人(兴隆洼文化石雕)、中华第一牛(红山文化陶塑)皆出于克什克腾旗这片神奇的土地,百里画廊百岔川岩画的发现诠释了商朝祖先的发祥地,商族南迁,嬗为山戎、东为族地,秦为匈奴左地,汉为乌桓、鲜卑,隋唐建松漠都督府治之,契丹属上京道饶州、仪坤州,称平地松林,金代北京路全州地,蒙古帝国破金边堡后在达里湖西岸建应昌府,后升应昌路。

应昌路做为元朝最后都城及北元首都而名垂史册,明置应昌卫后改为清平镇,清初招编克什克腾旗部为克什克腾旗,清朝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著名战役——乌兰布统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民国三年设经棚县,隶属热河特别区、热河道,1945年4月建立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1949年5月,划为内蒙古自治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