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籍资料(全)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籍资料(全)

中国现代史参考书目资料、回忆录(1)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集》(全6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全8册),人民出版社1979-1980年版。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全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2年版。

(4)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5)《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中、下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7)万仁元、方庆秋主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机密作战日记》(上、中、下),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8)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中、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本书编辑部编:《日军侵华暴行实录》(全4册),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10)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全8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上、中、下卷),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

(12)中共重庆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及红岩革命纪念馆编:《重庆谈判纪实》,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3)孟广涵主编:《政治协商会议纪实》(上、下卷),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4)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全3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美)埃德加·斯诺著:《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三联书店1979年版。

(16)李维汉著《回忆与研究》(上、下卷),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专著、论文集(1)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上、中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特征与特点.ppt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特征与特点.ppt
研究范式paradigm的转变1革命史范式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近代以来一系列社会变革奋斗与探索的继续是近代中国经历一系列曲折失败以后道路选择的必然结果
绪言
一、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特征与特点
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起到1949年止。 以1919年为界,又把近代史分为两期,前期 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我们现在讲的近代史是指前期,习惯上仍 称为中国近代史。
2、史学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开始有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戴逸的《中国近代史》。
参考书目: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2、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3、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1997年修订
他主张基本上用阶级斗争的表现来做划分中国近代史 时期的标志,即按照中国近代史的具体特征,注意这段历
史中三个革命运动的高涨时期,从而提出了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三次革命高潮的观点。
2、四个阶梯说
代表人物为李时岳。
3、争取独立谋求进步说
胡滨指出,近代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当时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 谋求社会进步(发展资本主义)两项根本任务。这两项
(2)在中国发现历史模式
1994年,柯文(Paul A, Cohen)发表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对冲击—反应模式作了全面批判。柯文
提出与“西方中心论”相对立的“中国中心观”问题。 所谓“中国中心观”是指近现代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逻

中国近代史纲要(上)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上)PPT课件

半封建:封建皇权制遭到冲击;自然经济 日益走向解体,封建统治的根基——封建 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西方资本主义思想 文化的传入,动摇和破坏了传统的封建专 制主义的思想统治。
• 半殖民地: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宗主国 未设置殖民机构、派驻总督,而是保留 没有实权的封建政府,实行间接统治, 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 投资场所以及廉价劳动力供应地。
社,1997年版。
讨论题目
• 1、中国近代社会为什么会由昌盛转向衰落? •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
什么? • 3、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
义?
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与中国 近代历史的开端
第一讲
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 二、清朝中国的衰落与欧洲的崛起 三、鸦片泛滥与虎门销烟 四、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影响 五 、启示与思考
个 一 百 年
两 个 五 十
•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 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 共同富裕。
年•
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
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
的保障。
2、主线
•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 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 索的历史;
◆联系方式: Tel——5687323(N525)
E-mail——lcy2155@
hithistory@(123456)
◆考核方法
总成绩= 期末成绩70 + 平时成绩30 实践报告10 考勤10
小组讨论10
• 一、为什么要开设“纲要”课 • 二、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 • 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 四、教材的框架体系 • 五、如何学好“纲要”课

老师书目

老师书目

民国史书目举要:1、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下册),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1919—1949),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4、丁守和:《中国现代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张注洪:《中国现代史论稿》,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

6、张玉法:《中国现代史》,台北东华书店1977年版。

7、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8、彭明:《五四运动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王宗华主编:《中国大革命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0、胡子信:《北伐战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舒龙等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谢学诗:《伪满洲国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龚古今:《中国抗日战争史稿》(上下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下册)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15、张其昀主编:《抗日战史》,台湾国防研究院1966年版。

16、廖盖隆:《全国解放战争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7、[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18、黄修荣:《国共关系七十年》(上下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0、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21、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2卷,1911—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题目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题目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题目
1、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
2、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3、“内发原生”模式: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实为明万历九年
4、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
5、中国近代史稿
6、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7、20世纪30年代两种中国近代史话语之比较
8、从引证看中国近代史研究(1998—2007)
10、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
11、近代史上的"国民外交"
12、近代史教材的编撰与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
13、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
14、近代史研究中所谓“碎片化”问题之我见
15、构建兼容并包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
16、从四种近代史料看现代汉语前期词汇新现象
17、2002年中国近代史研究概况
18、中国近代史
19、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两大基本理论范式
20、革命史观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中国近代通史参考书目
2、陈旭麓著:《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简要大纲目录:闭关年代的中国与世界;禁烟运动;鸦 片战争;被震撼的中国;金田起义;反清烽火遍神州; “小天堂”的理想与实践;第二次鸦片战争;天京变乱 和重整朝纲;天国的悲壮结束;洋务和洋务派(上); 边疆危机;中法战争;洋务和洋务派(下);民族资本 和产业工人;西学与改良思潮;中日甲午战争;瓜分危 机;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清政府的“新政”;民主 革命的勃兴;“拒俄”和“抵制美货”;中国同盟会; 革命与立宪;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二 次革命;复辟与反复辟;南北军阀割据;民族工业的发 展;
航路抵达中国的华南地区。俄国人跨国西伯利亚也来到 了中国北方。随后,商人和传教士也来到了这一带。 3、两者会合是中国近代的开端?大致在1600年前后?
中国近代从什么时候开始?
二、西方强烈的活动引起了中国社会的急剧变 化
1、1839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的 起点。
2、中国近代的历史主要是一部帝国主义侵华的 历史。
15、杂志:人大复印:《中国近代史》 社科院近代史所:《近代史研究》
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历史是谁的历史? 中国近代的叙述主体应该是谁? 近代的关键人物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 近代农民起义者是历史的推动者还是阻碍者? 什么是近代的尺度? 任何历史都是片面的历史吗?
中国近代通史参考书目
7、唐德刚著《晚清七十年》(岳麓出版社,1999年版) 简要大纲目录: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太平天国;甲
午与戊戌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与辛 亥革命。 8、李侃等编著:《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年 版) 9、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世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启示1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启示1

百年耻辱命‎运多艰,岁月峥嵘上‎下求索。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70‎年来,经历了从“天朝王国”到“劣等民族”的失落与迷‎茫,从“东亚病夫”向“少年中国”的拼搏与奋‎进,从“站起来”到“福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与巨‎变,中华民族演‎绎了一段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近现代史。

一代代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中华儿女‎,上下求索、前仆后继,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这些经验和‎启示发人深‎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后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和‎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启示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古代历史上‎,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匮乏‎,各国均是关‎起国门搞建‎设。

这种状况在‎1500年‎前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公元149‎2年8月3‎日,哥伦布从西‎班牙扬帆而‎下,从此掀起了‎全球性的贸‎易大潮,许多国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兴‎盛发展之路‎,唯独中国例‎外。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自盛唐时期‎起已屹立在‎世界民族之‎颠并将这种‎民族的辉煌‎一直延续到‎康熙盛世时‎期。

辉煌的历史‎为国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但也为近代‎中国的落伍‎埋下了隐患‎: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皇帝‎和官员们始‎终陶醉在已‎有的辉煌上‎,认为中国是‎“中央之国”、富有四海,其他国家都‎要仰“中华上国”的鼻息,都要向中国‎学习,而中国没有‎必要去了解‎其他国家,于是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始终紧‎紧地关闭着‎了解世界、学习他国先‎进经验和技‎术的国门。

就在这短短‎的两百多年‎历史里,中国开始全‎面落后于西‎方国家,从而导致了‎近代史上任‎人宰割的悲‎惨局面。

历史沉痛地‎告诫我们:与世界疏离‎、盲目自大是‎民族发展的‎最大危机,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只‎会导致无知‎和落后。

中国近现代‎史启示我们‎:在走向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创新‎与创造,率先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史参考书目理论著作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学术专著1.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1840-1900年),1955年人民出版社第九版。

2.中国近代史编写组:《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年修订第四版。

3.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2年、1980年版。

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新出各版。

5.肖一山:《清代通史》第一、二、三、四、五卷,中华书局1987年新版。

6.(美国)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二、三卷,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57-1960年出版。

马士、宓亨利《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7.(美国)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起陆续出版。

8.(前苏联)齐赫文斯基主编:《中国近代史》上、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4年版。

9.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年)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年)第一、二、三册,人民出版社11.郑友揆:《中国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9年),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2.冯尔康《清代史料学》沈阳出版社2004年13.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14.肖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了解中国政治思想的必读之作)15.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描述近代中国政治史的最明晰的著作)16.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近年来少有的可读之作)历史资料1.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回民起义》、《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北洋军阀》共十二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及丛刊续编),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由神州国光出版社、上海出版社等陆续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林一叶
《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
衡量某一学科的学术进展程度,其有效办法之一,莫过于对该学科展开学术史研究。

从提高学术水
准的角度说,学术史研究并非仅仅对已有的学术成就作简单的总结与回顾,而是在更具研究价值的层面上,展示具有积累性价值的学术资源,且能起到开启学术研究新门径的积极作用。

这本以中国近代史(1840—1949)作为学术史研究对象的著作,集众多学界专家之力,对50年来在这一领域的学术成就,进
行分专题的综合性研究与分析。

此项工作对于近代史研究者十分有益,从某种角度上说,可让人较明了
地了解和把握前辈学者在此一领域的研究理路和方法,尤其对研究后学,可使其知晓守其所当守,弃其
所当弃。

因此,主编曹业英在本书前言中有针对性地指出:“有那么一些研究者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前辈学
者这一宝贵学术传统。

他们研究问题,发表论文,出版专著,从不考察前辈学者对其研究对象有无研究,
或研究到什么程度,只是一味‘跟着感觉走’,自我陶醉在众所周知的陈词滥调和‘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
无知之中,从而大大影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

”此段话可谓对编辑出版本书价值的最好说明。

本书共分24个专题,涵盖面广,信息量大。

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政党、工人、妇女、青年等,
皆有详尽的评析,另有人物、史料、评介等方面的概述。

本书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2000年4月出版,
581千字,印数3000册,定价50.00元。

(骆墨)
●书林一叶
《中国镜像》
副标题:90年代文化研究。

作者:王岳川。

本书借鉴著名心理学文化学家拉康的“镜像”概念,对中国
90年代思想文化作了全方位的扫描。

这种扫描是以“‘文化研究’的思维范式作为出发点,从公共空间和
个体伦理入手,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作为一种当代‘文化镜像’分析视角,去审理90年代中的文化症候
和思想景观,关注被各种主义所掩盖的真实问题,以及问题的前提和产生的后果。

”(引言)实际上,作者
是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之“镜”中,对中国文化自我加以重新体认,书写文化霸权与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
阐释焦虑、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诸问题,在文化冲突与对话中,重现文化中国形象。

本书分为上篇“知识境遇与前沿意识”和下篇“价值趋向与文化镜像”,共10章。

上篇涉及的主要是90年代思想界与知
识界争论的焦点问题,诸如人文精神的论争、民族主义问题、后现代性问题、知识分子的多元价值与“边
缘化”问题、政治与文化激进主义、新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的论战与批评、后殖民主义中的全球化与本土
化问题,等等。

下篇讨论的更多属于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大多集中在文学领域,从诗歌的边缘
化到新历史主义小说盛行,从女性书写到先锋艺术、从大众传媒到当代影视,等等。

本书尽管不是一部严
格的史学著作,但对于研究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过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303千字,印数5000册,定价25.00元。

(骆墨)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