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做框架》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1.学生实验准备: 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实验记录表。
2.教师实验准备: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正方体框架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首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同学们见过这些建筑物吗?有哪位同学认识这些建筑物吗?(埃菲尔铁塔,广播电视塔,电线塔)同学们的见识真广泛,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它由哪些形状的框架构成的?(三角形)3.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我们称之为框架结构。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框架的特点。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环节。
(一)制作三角形和四方形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手中的两个框架(出示三角形和四方形框架),同学们想做吗?(想)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三角形和四方形。
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
4.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同学们,我们做的三角形和四方形哪个更牢固?(三角形)5.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把这个正方形加固呢?请同学动手做一做?6.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加一根木条,变为两个三角形),这个小组的办法真不错。
还有哪个小组有什么补充或者有不一样做法吗?7.我们加这根木条有什么作用呢?(更加稳定)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刚才的实验知道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这种特点来加固其它的框架结构。
(二)制作正方体框架1.下面请同学们再欣赏一组图片,看一看这些图片有些什么形状呢?(长方体,圆柱体,立体三角形屋顶)2.同学们有没有兴趣也来做一做正方体或者长方体呢?(有)3.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要求。
做框架-熊莹

(1)请同学们拿出1号信封的小棒(7根短小棒、1根长小棒)和2号信封的橡皮筋,我们来扎两个框架。(教师指导橡皮筋缠绕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并检验框架是否牢固
同学们轻轻拉一拉,推一推,看框架在力的作用下是否有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三角形框架不易变形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3、教师提醒
(1)制作材料是3号信封的小棒(5根短小棒、7根长小棒),如果觉得材料不够,可以把刚才已经用的材料也用上。
(2)同学们汇报展示时,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设计的,作品的名称和作用。
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交流
四、本课小结:
我们的时间有点短,老师准备的材料有点少,有许多同学的创意还没有实践,希望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做完自己的创意作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一定会出现象埃菲尔那样伟大的建造家!
二、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1、(再看课件)这幅图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看到它011ca3009158.html
2、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在铁塔动工时,巴黎的居民却不这样认为,工地附近的居民吓坏了,有人还跑到法院去起诉建造家埃菲尔。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框架的有关知识和加固框架的技能,并且体验到了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加强爱惜物品的教育,因为在做立体框架
1、刚才我们做的是平面图形框架,你们会做立体框架?今天大家先来尝试一把,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一回小建造家,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建造一个立体框架,要求:有创意、美观、牢固。
2、PPT011ca3009158.html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教案

第五课《做框架》【整体设计】《做框架》一课是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五课。
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本课的教学思路如下:1、初步认识框架。
通过三角形板与三角形框架的比较及四边形框架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框架。
2、制作简单框架。
通过制作三角形、四边形框架及加固四边形框架,认识到三角形框架是一种稳定的框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3、制作正方体框架。
先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个简单框架可以组合成复杂的框架。
正方体框架就是由许多个四边形框架组成的。
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框架。
4、加固正方体框架。
学生动手加固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
5、进一步认识框架。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品及建筑物的认识,知道这些物品或建筑物都是框架结构的。
同时认识到框架结构的其他特点。
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出如下特点:1、注重学生的动手制作。
本课是做框架,制作简单框架,加固四边形框架,制作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制作技能,业能让学生在动手做中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课不仅强调学生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发展,思考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让学习活动有别于一般的制作课,进一步体现出科学课的特点。
3、体现概念建构的特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简单框架到复杂框架的认知过程,经历从框架模型回归到生活实际的过程,概念逐步的建构形成。
4、体现“设计与技术”的特点。
本课是“设计与技术”课的典型,既有设计的要求,又有制作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设计方案的初定、预期目标的估计、工具手段的选择、方案之间的比较、最终方案的确定、操作制造的实践、评价总结的交流等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教科版科学《做框架》上课课件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加固正方体框架设计图
最初设计
第一次 改进后的设计
第二次 改进后的设计
设、计图
优缺点 分析
加( )根斜杆
活动一:研究简单平面框架(2人一组)
1. 制作: 做一个三角形框架; 做一个四边形框架。
2.感受这两个简单平面框架受力时的情况。 提示:可以在顶点施加压力;也可以在边上施加压力。
活动一:研究简单平面框架(2人一组)
1. 制作: 做一个三角形框架; 做一个四边形框架。
2.感受这两个简单平面框架受力时的情况。 提示:可以在顶点施加压力;也可以在边上施加压力。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2-5
《做框架》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加( )根斜杆
加( )根斜杆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 科 版 科 学 《做框 架》上 课课件 1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5《做框架》

做简单的框架
你能用这些小棒做出什么样的框架图?
三角形
四边形
观察一下这两个图形受到外力时会有什么变化?哪一个容易变形?
注意: 1、用适当大小的力,2、两次用的力要差不多大。
我们发现:三角形的框架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
稳 定 不稳定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
压 力
压 力 推力
斜杆越多,能够承受的重量越大 在做好的框架上 放书,它能承载 多少本书?
观察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 使用这些框架结构有什么好处?
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构巨大的物体,支 撑出很大的空间 。还可以使建筑物更加牢固
课堂总结
•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 构。 • 2、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材料建 构巨大的物体,支撑出很大的空间 。 • 3、增加的斜杆起“拉”“推”的作用, 使框架不变形。 • 4、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 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它的优点 是 既省材料又坚固 。 2、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 和 四边形 。 3、四边形中增加的斜杆起的作用是 拉和推的作用 。
• 二、选择题 1、加固正方体至少需要几根斜杆( A )A 4根 B 6根 C 8根 2、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B)A横杆 B斜杆 C竖杆 3、 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C )。A 正方体 B 长方体C 三角形 4、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 )。 A、支撑力大 B、实心的 C、抗风能力弱 5、三角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 )。A稳定 B面积小 C省材料 6、下列( B )框架不易变形。 A、 B、 C、 7、下列形状中最为坚固的形状是( C ) A正方体 B 长方体 C球形 8、框架结构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为( A )。 A、支撑力大 B、实心的 C、抗风能力弱 9、三角框架最大的特点是( A )。 A稳定 B面积小 C省材料 10、做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至少需要(C )斜杆。 A8 B12 C6 11、框架结构中的“小格子”大多数是( C )形状的。 A、梯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2-5《做框架》

浅谈民歌传承的教育作用1. 引言1.1 民歌的定义民歌是指流传于民间的歌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歌曲形式。
它源自于人们生活、劳动和情感的需要,反映了民间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民歌具有口头传承、简单易学、情感真挚的特点,通常采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人们的生活和感情。
民歌的传承是指将这些具有民间特色的歌曲世代相传,使其在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通过民歌的传承,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统,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民歌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保护和传承民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1.2 民歌传承的重要性民歌传承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
通过传承民歌,可以让后人了解祖先的生活方式、心情和价值观,从而加深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
民歌传承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体现了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传唱民歌,民众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从而增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歌传承还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
不同民族的民歌各具特色,通过交流学习,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民歌传承也可以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助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性格塑造。
民歌传承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值得我们重视和传承。
2. 正文2.1 提升民众文化素养民歌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载体,通过传承民歌,可以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教育中,通过学习民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信,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升他们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认同感。
民歌传承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帮助人们更加包容和接纳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六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2、杠杆的科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5、定滑轮和动滑轮6、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3、拱形的力量4、找拱形5、做框架6、建高塔7、桥的形状和结构8、用纸造一座“桥”能量1、电和磁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4、电磁铁的磁力(二)5、神奇的小电动机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8、能量与太阳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2、校园生物分布图3、多种多样的植物4、种类繁多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6、原来是相关联的7、谁选择了它们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教科版小学科学6年级:做 框 架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做框架》【教材分析】《做框架》是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的第5课,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一、认识框架结构1、导入听说大家的课外知识都很丰富,我想考考大家,(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谁认识它?关于它你知道些什么呢?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
那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
2、认识框架结构师:那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
(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框架式结构一般中间是空心的,旁边都是钢铁铸成的。
框架式结构不像其他建筑物是实心的,它是用一根一根棍子或铁棍之类的把它组成的,好象一个骨架一样。
)师:同学们形容得非常好,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真的有这么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当个小建筑家,做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做框架
埃菲尔铁塔
石油钻井架
北京鸟巢体育馆
高压线架线塔
过山车
房屋的房架
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组成大型框架结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这是 为什么?
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容易变形?
三角形框架
四边形框架
思考:怎样加固四边形框架?
组别
一 二三 四 五 六 七八
初 斜杆
次 数量
加 承载的
固
科学书 (本)
二 斜杆 次 数量
改 承载的 进 科学书
(本)
拓展:图中哪些地方使用了框架结构,使用这些框架 结构有什么好处?
推或拉
压 力
推力 空调外机支架
轻钢别墅
欣赏往届校友制作的框架作品
小练习
1.( C )具有稳定性,利用( C )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时间为6分钟,音乐响起请立即收拾材 料,准备检测框架的承重能力!
探究活动:检测框架的承重能力
检测要求:
1.在加固后的正方体框架上面放科学书(或者压重物), 框架变形即止。
2.统计承载的科学书数量,承载本数多的小组胜利。 3.如果承载本数多一样多,则用斜杆最少的小组获胜。
加固的正方体框架承重能力实验记录单
……
实践证明:哪种方法效果好?
讨论与体验:
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小格子”是什正方体框架(作业本第16页)
●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可以在什么位 置加斜杆?
●如果正方体框架承载向下的压力,哪 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在左图中画草图,计算材料:我们计 划使用( )根斜杆。 ●小组活动:用较少的斜杆加固正方体 框架。
A.正方体框架 B.长方体框架 C.三角形框架
2.在架设水泥线杆时,在线路需要拐弯的地方,往往要在线杆
上拉一根拉线与地面形成三角形,这样子是为了( B )。
A.使线杆整齐美观
B.增加线杆的稳定性
C.增大线杆抗风能力
3.下面的框架中,哪个稳定性能最好:(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