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回声专题
中考物理《声现象》考点:回声

中考物理《声现象》考点:回声
为您整理“中考物理《声现象》考点:回声”,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物理《声现象》考点: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初中物理回声问题经典例题

初中物理回声问题经典例题
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
以下是几道经典的回声问题:
例1:
一个人站在两座山之间,他大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
请问这座山与他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
由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所以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2×340m=680m。
因为回声是声音被反射回来形成的,所以两座山之间的距离是他听到回声时声音传播距离的一半,即680m/2=340m。
例2:
一辆汽车以40km/h的速度向一座高山行驶,当汽车鸣笛后4s听到回声。
请问这座山离汽车有多远?
答案: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汽车在4s内行驶的距离,即40km/h×4s=160m。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声音在4s内传播的距离,即340m/s×4s=1360m。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鸣笛时汽车到山的距离,即(1360m+160m)/2=760m。
因此,这座山离汽车有760m。
例3:
一个人在高处向远方大喊,经过4s后听到回声。
请问这个高处离他有多远?
答案:
声音从高处反射回来需要4s的时间,所以声音传播的总距离是340m/s×4s=1360m。
由于回声是声音被反射回来形成的,所以高处离他的距离是他听到回声时声音传播距离的一半,即1360m/2=680m。
八年级物理声音传播、回声应用专题

【例1】为了听到回声,反射声波的障碍物至少应该离开我们多远?猎人在射击后6秒钟听到射击的回声,障碍物离猎人有多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分析】根据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340米/秒,利用s=vt,求出障碍物至少应该离人们多远.【已知】v=340米/秒t1=0。
1秒t2=6秒【求】S 、S1【解】设障碍物离我们s,人要听到回声,声音应传播的路程为2s,听到回声需要的时间至少要多于t1=0。
1秒。
利用s=vt得【例2】某人发现前方有一座大山,他就地击一下掌,经1.6秒听到回声,那么,他距离大山约为______米(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6米/秒)【分析】某人击掌发出的声音传播到大山又射回来,则1.6秒为往返时间【已知】v=346米/秒t=1.6秒【求】S【解】♦答:他距离大山约为238.4米【例3】旅游者进入两侧是峭壁的山谷,大喊一声后经2秒听到一侧峭壁反射回的声音;又经1秒听到另一侧峭壁反射的回声.求两峭壁间的距离约多远?(声速约344米/秒)【分析】两峭壁间的距离为旅游者到两侧峭壁间的距离之和。
【已知】v=344米/秒t1=2秒t2=1秒【求】s【解】♦答:两峭壁间的距离约860m远【例4】打靶时,靶与射击者之间距离为300米。
射击后经过1.4秒开枪者听到击靶的声音,声速为340米/秒。
求枪弹的平均飞行速度。
【分析】从射击到听到击靶声的t=1.4秒,等于子弹飞行时间和声音从靶传回所用时间之和。
【已知】v1=340m/s t=1.4s S=300 m【求】V2【解】♦答:枪弹的平均飞行速度是780m/s【例5】在长为1000m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75s,求:声音在铁中的传播速度。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分析】根据声音在空气中和铁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但传播的路程相同都等于铁管的长度,即可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在铁中的传播速度。
回声练习题物理

回声练习题物理回声是指声波在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现象。
回声的产生与声波的传播速度和遇到障碍物的距离有关。
在物理学中,通过回声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回声现象,并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
回声练习题一:计算回声的时间差假设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现有一人站在山谷中,当他发出声音时,经过0.5秒后听到回声。
问这个人离山谷壁的距离是多少米?解答:声音从人嘴巴传播到山谷壁再传回来需要经历两段距离。
第一段是声波从人嘴巴传播到山谷壁的距离,第二段是声波从山谷壁传回到人耳朵的距离。
因此,可以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差计算出人离山谷壁的距离。
设人离山谷壁的距离为x米。
根据题意可得以下方程:2x / 340 = 0.5解得x = 340 * 0.5 / 2 = 85米所以,这个人离山谷壁的距离是85米。
回声练习题二:计算回声的速度现有一个人手拍一次后,经过0.1秒后听到回声。
已知人离墙壁的距离为17.5米,问回声的速度是多少米/秒?解答:同样根据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差来计算回声的速度。
设回声的速度为v米/秒。
根据题意可得以下方程:2 * 17.5 / v = 0.1解得v = 2 * 17.5 / 0.1 = 350米/秒所以,回声的速度是350米/秒。
回声练习题三:计算障碍物的距离现有一个人站在直径为14米的圆形广场的中心,他喊了一声后,经过2.5秒听到了回声。
问回声是由该广场外的哪个地方的障碍物产生的?解答:回声的产生需要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
根据回声的时间差和声波的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
设回声的速度为v米/秒,障碍物离广场中心的距离为x米。
根据题意可得以下方程:2x / v = 2.5解得x = 2.5v / 2 = 1.25v由题意可知广场的直径为14米,半径为7米,即x的最大值为7米。
所以,回声是由该广场外的距离广场中心1.25v米的地方的障碍物产生的。
通过回声练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回声现象,并运用物理学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回声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回声练习题题目: 八年级物理回声练习题回声是指声音在反射后返回的现象。
回声可以发生在各种环境中,包括在室内和室外。
回声是物理学中一个有趣且重要的概念,通过练习题学习回声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传播和反射的原理。
以下是一些八年级物理回声练习题:1. 当一个人在一个密闭的房间大喊,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回声?解答: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声音会反射多次,但由于声音很快衰减,所以我们听不到明显的回声。
此外,声音反射也会受到房间内墙壁的吸音和声音衰减效应的影响。
2. 为什么我们在开放区域中能够听到回声?解答:在开放区域中,如大草原或山谷,声音可以反射回来,因为没有物体能够吸收或衰减声音。
这使我们能够听到明显的回声。
3.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回声的产生有什么关系?解答: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回声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340米,所以当一个人发出声音后,声音会在一段时间后到达一个物体并反射回来。
回声的产生取决于声音传播的速度和物体之间的距离。
4. 如果一个人站在一堵墙前,他发出的声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回声?解答:假设一个人站在一堵墙前,他发出的声音需要0.1秒钟才能传播到墙并反射回来。
那么他将在0.2秒后听到回声,因为声音需要来回传播。
5. 在计算回声的距离时,我们需要考虑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声音往返的时间。
如果声音的速度为340米/秒,一个人听到回声的时间为0.5秒,那么他离反射物体的距离是多少?解答: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和时间,反射物体离人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距离 = (速度 x 时间) / 2。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距离 = (340 x 0.5) / 2 = 85米。
回声是声音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环境和物体的信息。
通过学习回声的原理和通过练习题来测试我们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声音传播和物体反射的知识。
这些练习题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物理学能力,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应用物理学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回声专题

完整版)初中物理回声专题1.一辆车以4m/s的速度向高山行驶,鸣笛6秒后听到了回声。
求汽车鸣笛时离高山多远。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远离高楼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
求汽车的速度。
3.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司机鸣笛后4秒听到了回声。
求:①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②鸣笛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4.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5.汽车以72km/h的速度向对面的高山驶去,在汽车鸣笛后4秒听到了回声。
求汽车鸣笛时距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6.汽车行驶的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7m/s的速度行驶。
汽车鸣笛4秒后,该车司机听到回声,则①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②若该车司机鸣笛时,在汽车前方有一静止的人从听到此次汽车笛声开始计时,汽车经过自己身边时停止计时,记录这段时间为19秒,求汽车鸣笛时与此人的距离。
7.峭壁前方的山路上有一辆汽车,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汽车鸣笛后都是经过3秒听到回声,求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
(空气声速340m/s)(1)车向靠近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2)车向远离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
8.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在汽车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鸣笛2秒司机听到回声,问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有多远(声速是340m/s)?9.某测量员站在两座平直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并利用秒表记录了听到回声的时间。
他发现在经过了1秒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秒再次听到了回声。
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峭壁之间的距离是255m;B.XXX处到两峭壁的距离都是212.5m;C.鸣枪处到两峭壁的距离分别是85m、170m;D.XXX处到两峭壁的距离分别是170m、255m。
05回声音调与频率(学生版)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义05 回声、音调与频率1.回声【知识点的认识】(1)当声投射到距离声源有一段距离的大面积上时,声能的一部分被吸收,而另一部分声能要反射回来,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和由反射回来的声的时间间隔超过十分之一秒,它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2)当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能分辨出回声;当回声比原声晚不到0.1s,分辨不出回声,此时回声对原声起加强作用.(3)回声应用:根据s=vt,可以测距离或测深度.【命题方向】利用回声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和回声测距,例如:如果声速已知,当测得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间隔,就能计算出反射面到声源之间的距离.【解题方法点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形成回声现象.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可以根据s =vt测量高大障碍物的远近、海底的深度、远处冰山的距离等.一.回声(共2小题)1.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雷声经过地面、山峦、云层的多次反射C.双耳效应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2.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电光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双耳效应2.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形成回声现象.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可以根据s=vt测量高大障碍物的远近、海底的深度、远处冰山的距离等.【命题方向】对回声测距考查多以计算题和实验题的形式,例如生活中汽车对着山崖鸣笛,求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需要知道的物理量和需要测出的物理量.【解题方法点拨】回声测距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声音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收到回声的时间t.例如: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声音在海水的传播速度v,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收到回声的时间t.然后根据s=vt计算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时间t用时间间隔的一半).二.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共14小题)3.如图所示为一固定于地面的超声波测速仪,当被测车辆沿直线匀速行驶至测速仪正前方720m时,测速仪发出一超声波信号,该信号被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若已知信号从发出到接收历时4s,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该车的速度为()A.17m/s B.20m/s C.27.5m/s D.36m/s4.回声是声音遇到较大的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回声问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回声问题一、回声问题题目。
1. 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多少?(设当时气温为15℃,声速为340m/s)- 解析:- 声音从人传到山崖再反射回来经过的路程s = vt,这里v = 340m/s,t = 1.2s,所以s=340m/s×1.2s = 408m。
- 但这个路程是声音往返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所以人与山崖的距离d=(s)/(2)=(408m)/(2)=204m。
2. 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向山崖行驶,在一座山崖前鸣笛一声,经2.5s听到回声,求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
(设当时气温为15℃,声速为340m/s)- 解析:- 设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为s。
- 在t = 2.5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s_车=v_车t = 15m/s×2.5s=37.5m。
- 声音传播的路程s_声=v_声t=340m/s×2.5s = 850m。
- 因为s_声+s_车=2s,所以s=frac{s_声+s_车}{2}=(850m +37.5m)/(2)=443.75m。
3. 一个人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回声,求两峭壁间的距离。
(设当时气温为15℃,声速为340m/s)- 解析:- 设人离较近峭壁的距离为s_1,离较远峭壁的距离为s_2。
- 因为经过t_1=1.0s第一次听到回声,根据s = vt且回声是往返路程,所以s_1=frac{v× t_1}{2}=(340m/s×1.0s)/(2)=170m。
- 又经过t_2=0.5s再次听到回声,总共用时t = 1.0s+0.5s = 1.5s,则s_2=(v×t)/(2)=(340m/s×1.5s)/(2)=255m。
- 两峭壁间的距离s=s_1+s_2=170m + 255m=42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声专题
1、一汽车以4m/s的速度向高山行驶,鸣笛6秒后听到了回声,问汽车鸣笛时离高山多远?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远离高楼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
声,求汽车的速度.
3、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求:
①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②鸣笛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4、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5、汽车以72km/h的速度向对面的高山驶去,在汽车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求汽车鸣笛时距山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6、汽车行驶的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7m/s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4s后,该车司机听到回声,则
①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
②若该车司机鸣笛时,在汽车前方有一静止的人从听到此次汽车笛声开始计时,汽车经过自己身边时停止计时,记录这段时间为19s,求汽车鸣笛时与此人的距离.
7、峭壁前方的山路上有一辆汽车,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汽车鸣笛后都是经过3s听到回声,求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空气声速340m/s)
(1)车向靠近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
(2)车向远离峭壁的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
8、汽车以12m/s的速度行驶,在汽车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鸣笛2s司机听到回声,问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有多远(声速是340m/s)?
9、某测量员站在两座平直峭壁间的某一位置鸣枪,并利用秒表记录了听到回声的时间,他发现在经过了1s后听到了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5s再次听到了回声。
已知常温下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峭壁之间的距离是255m
B.鸣枪处到两峭壁的距离都是212.5m
C.鸣枪处到两峭壁的距离分别是85m、170m
D.鸣枪处到两峭壁的距离分别是170m、255m
10、列车驶入隧道前应鸣笛,司机在离隧道口270m处鸣笛,鸣笛后经过1.5s听到由隧道口的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则列车行驶的速度为( )
A.8m/s
B.20m/s
C.15m/s
D.40m/s
11、一艘潜艇静止在水面下,其正前方4.1km处有一不明潜艇驶来。
已知声呐系统发出超声波后,经过5.4s听到回声。
海水中声音的速度是1500m/s,不明潜艇的行驶速度为( )
A.18.5m/s
B.9.3m/s
C.27.8m/s
D.37m/s
1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来;如果不到0.1s,回声就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加强。
某同学站在高墙前,要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被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他至少要离高墙____m。
13、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
若汽车行驶速度为72km/h,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m/s;
(2)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为____m;
(3)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时,声音传播的距离为____m;
(4)鸣笛处到高山的距离为____m;
(5)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____m。
14、为开辟新航道,某科学家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最好用____声波。
已知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器接收到。
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了____m,暗礁到船的距离有____m。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取1500m/s)
回声专题答案
1、解:汽车行驶的速度:v1=4m/s,
在t=4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4m/s×6s=24m,
声音传播的距离:
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
∴s=(s1+s2)=(24m+2040m)=1032m.
答:汽车鸣笛时距离山有1032m.
2、解:
已知鸣笛处距离高楼s=500m,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的距离s1=20m,根据题意可知声音传播的距离:s2=2s+s1=2×500m+20m=1020m,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v2=340m/s,由v=可得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t===3s,
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v1==≈6.7m/s.
答:汽车行驶的速度为6.7m/s.
3、解:∵v=,
∴在t=4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10m/s×4s=4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4s=136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
则:2s=s1+s2,
∴s===700m;
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
s′=s-s1=700m-40m=660m.
答:(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660m.
(2)汽车鸣笛时离山崖700m.
4、解:声音传播的距离S=700m+700m-40m=1360m,
声音传播的时间,
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
答:汽车行驶速度为10m/s.
5、解:汽车行驶的速度:v1=72km/h=20m/s,
在t=4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20m/s×4s=8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4s=1360m,
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
∴s=(s1+s2)=(80m+1360m)=720m.
答:汽车鸣笛时距离山有720m.
6、解:(1)在t=4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由v=得,s1=v1t=17m/s×4s=68m,
声音传播的距离: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
则:2s=s1+s2,
∴s===714m;
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
s′=s-s1=714m-68m=646m.
答: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646m.
(2)设汽车鸣笛到人的距离为s总,
汽车鸣笛到人耳听到笛声的时间t声==,
汽车鸣笛后到人耳听到前汽车行驶的距离为:=v1t前=17m/s×,
人耳听到笛声到汽车行驶的人处距离:=v1t后=17m/s×19s=323m,
s总=s前+s后=17m/s×+323m,
解得s总=340m.
答:车鸣笛时与此人的距离是340m.
7、解:(1)设汽车鸣笛时与峭壁间的距离为s1
则v声t1+v车t1=2s1
340m/s×3s+10m/s×3s=2s1
解得:s1=525m.
(2)设汽车鸣笛时与峭壁间的距离为s2
则v声t2-v车t2=2s2
340m/s×3s-10m/s×3s=2s2
解得:s2=495m.
答:两种情况下,汽车鸣笛时和峭壁间的距离分别是525m和495m.
8、解:如图所示,设车由A→B,所用时间为t,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的距离为S,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走的路程:
S车=v车t
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S声=SAC+SBC=v声t
由题知,S车+S声=2(S车+S),
即:v车t+v声t=2×(v车t+S),
代入数据:
(12m/s+340m/s)×2s=2×(12m/s×2s+S)
解得:
S=328m.
答: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有328m.
9、解题思路:鸣枪后,声音会沿各个方向传播,第一次听到回声是声音遇到较近的峭壁反射回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回声是声音遇到较远的峭壁反射回来的。
所以鸣枪处到较近峭壁的距离为,鸣枪处到较远峭壁的距离为,故选D。
10、
11、
12、解题思路:人从发出原声到听到回声的0.1s内,声音所通过的距离为,这个距离应该是人与墙距离的两倍。
所以人
至少要离高墙17m。
13、(1)汽车行驶速度:72km/h=20m/s;
(2)听到回声时汽车行驶路程:;
(3)听到回声时声音传播的距离:;
(4)鸣笛处到高山的距离:;
(5)鸣笛处到高山的距离:
14、解题思路:声波从发出到返回所走的距离为。
暗礁到船的距离应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