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不同的史料和分辨史料的价值ppt课件
史料价值

史料的价值史料千差万别,种类很多,使用起来,价值并不一样。
特别是有文字的史料,其价值的大小差异很大。
根据作者与他所记叙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的距离远近,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一,事件发生时的当事人、当时人的记述,这类史料的价值最高,是所谓第一手材料。
比如甲骨文是研究殷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因为它是殷王占卜的记录,是当时人、当事人的记录,与事实出入较小,因而价值最高。
现在我们研究殷商历史主要根据是甲骨文,而不是《史记·殷本纪》等,因为后者不是当时人或当事人的记录,所以史料的价值就差多了。
研究西周历史的史料,除了《周书》和一部分《诗经》外,第一手材料便是金文即铜器铭文。
铜器铭文殷代已经有了,但一般文字很少,最多不过二三十字。
到了周代,特别是周代中期以后,铭文动辄三四百字,所以有人说,一篇铭文便顶得一篇《尚书》。
这些铭文自宋以来已有记录,往后越来越多,清代后期铜器大量出土,一部分流落在海外,上面的铭文大都已著录成书。
解放以后,考古学家用科学方法发掘出土的铜器更多,尤其是在陕西、河南古代文化中心,又有新的发现。
这些出土铜器的铭文,是价值极高的文字史料。
这里举几个例子:1976年,临潼出土了一件铜器《利簋》,铭文中讲到武王伐纣,没讲年、月,但讲了日子是“甲子”。
甲子日武王灭纣,过去史书都这样讲,但究竟可靠不可靠呢?很难肯定。
而现在由铭文得到了证实。
1965年,宝鸡出土了一个《何尊》,记载成王五年曾经迁居于洛阳。
这件事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现在有了《何尊》的铭文,这件事就清楚了。
武王临死嘱周公建洛邑,周公秉承武玉遗志营建洛邑,而成王在五年时迁居洛阳。
至于什么时候又迁回镐京?现在还不清楚,但《何尊》的出土却补充了成王迁洛的史实。
1975年,在扶风县发现了一个叫“裘卫”的大贵族做的盉和两个鼎,上面的铭文记载了他与其他贵族做的土地交易。
这些都是古书中所没有的,我们只是从铭文中才得以了解。
1977年,在河北省灵寿县发现中山王的壶和鼎,上有长篇铭文。
史学概论ppt课件

历史知识的解放性特质
历史知识的功能并不在于它能指示具体行 动。它的功能在于,经由扩大人们自我认 识的历史视野,进而提升行为能力,以及 开启更多的行动机会。
历史知识的功能在启示人们,社会化过程 中,获得自由的机会何在。人们的个别的 自我意识,经历史知识注入以后,可以扩 大而产生“我是全人类的一部分”的意识。
历史学的现实意义
钱穆:一国家当动荡变进之时,其以往历史,在 冥冥中必会发生无限力量,诱导着它的前程,规 范着它的旁趋,此乃人类历史本身无可避免之大 例。否则历史将不成为一种学问,而人类亦根本 不会有历史性之演进。(《国史新论·自序》) 钱穆:诊病必须查询病源,建屋必先踏看基地。 中国以往四千年历史,必为判断近百年中国病态 之最要资料,与建设将来新中国惟一不可背弃之 最实基础。 (《国史新论·自序》)
他必须首先确定他想发现的东西是什么,然后要 确定什么样类型的发掘点可能挖出他想要的东西。 这是“问答逻辑”的中心原则,也适用于考古。
第二条原则是,由于真正的历史是思想的历史, 历史中就不存在什么“事件”了,被误称为“事 件”的东西实际上是行动,它表明了行动者的某 个思想(意图、目的);因此,历史学家的任务 就是识别这个思想。
爱德华·卡尔:《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 事实》。
第三讲 史义
两种错误的倾向:发现社会发展的密码——元史 学;古董癖和文物癖 历史学与“通人教育” 历史学的用途: 1、“差异”的意义(一种有关各种可能性的清单; 帮助区分持久性现象与暂时性现象;直面痛苦) 2、“背景”的意义(整体感;历史的不重复性) 3、“过程”的意义(发展序列预测;对一些所谓 “真理”提出质疑的能力)
历史学是关于现在的学问
历史知识所要达成的,是以深刻的时间面向说明 现今社会。 以历史方式研究过去,对史家而言,他所要研究 的过去,根本是现社会在过去先行发生的事情。 历史知识是现今(社会及人)借着过去事迹为媒 介的自我认识。而这个过去,不管它是以如何的 方式进入现状之中,它又将走出现今状态之外, 朝向未来。 人类的自我,借着历史知识为媒介,展开自己对 自己的认识:历史知识是自知的知识——知识的 主人,认识他自己是某个历史演变的结果;也洞 识他在与时俱移的(个人与世界的)活动中,所 形成的个性。
认识不同的史料和分辨史料的价值ppt课件

文献资料
《史记》甲骨文 居延汉简
实物资料
兽骨 金字塔
口述资料
大槐树传说
大槐树传说
按照资料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资料
和第二手资料
当事人根据亲身
经历写成
同时代的人记录
第一手资料 原始资料 下来的
历
(直接的证据)
史
资
料
第二手资料
距离那个时代较近 的人记录下来的 后人的说法
(间接的证据)
后人写的历史著作等
表现形式
过 去 是 怎
文 甲骨文 中国相当古老的文字记载
献 竹木简 纸发明前的文字记载
资 史书 了解历史的最重要文献
料
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
样
实
字和音像资料
被物文 记资物
过去的人们遗留下来的实物
载料
下 口 传说 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
来 的
述 资 料
口
述 历
可以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史
请你说一说:
“问我祖先来何来处,山 西洪洞大槐树”。传说山 西省洪洞县有棵大槐树, 官府曾把人们骗到那里, 然后又强迫他们迁到其他 地方居住。
哪些属于口述资料呢?
原来许多民间传说就属于口述资料。比如端
午节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等都属于口述资料。 传说大多是人包们括口:耳传相说传和的口产述物历。史它。不等于历史, 但是口述资料,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使人 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大槐树的传说
“问我祖先来何来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山西省 洪洞县有棵大槐树,官府曾把人们聚到那里,然后又强 迫他们迁到其他地方居住。
中国最古老的“书”——竹木简
居延汉简
甘肃出土的居延汉简,可以说是众多简牍中璀 璨夺目的明珠之冠。
综合探究八 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分辨史料的价值(导学案)

综合探究八认识不同类型的资料、分辨史料的价值(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历史资料的不同分类及价值,掌握各种资料记载历史的一般方法;了解历史的途径。
2.学会运用多种信息论述问题,利用多种资料辨别信息的价值,掌握发现历史,认识社会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身边的教材,学会从各种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尝试通过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法收集分析不同的资料,促使学生参与社会、认识社会和研究社会,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历史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明白历史记载的困难和重要性,从而关注历史,关注现实生活,珍惜现实生活。
2.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热爱中国历史文化、乡土文化。
3.在处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激发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强化利用资料、分辨资料的参与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有效地收集、识别和处理不同资料,体会一些历史方法的运用。
难点:有效地收集、识别和处理不同资料,体会一些历史方法的运用;体验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一、课前预习1、了解历史必须依靠历史资料,我们可借助的资料大致可分为、和口述资料。
2、实物资料主要是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如、、出土文物等。
人们可以通过实物资料来。
3、口述资料是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的资料,包括、、、回忆录、采访记等。
二、课堂互学1、历史资料根据它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2、历史资料(史料)"就是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
根据史料价值,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资料(primary source)以及第二手资料(secondary source)。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但二者的界限经常并不明确(例如史记,如果是涉及到西汉时期,那么就是第一手资料;如果是涉及到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西汉以前的,就是第二手资料)。
史料研读史料价值与分类题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五:主要的史观及其要点有哪些?
①文明史观: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 的历史 ②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 史观。 ③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人类历史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 史,(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理 性化和科学化;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和城市化) ④社会史观: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小中见大”。 本质是大众化和生活化。
解析:D 《史记》的记载和汉代画像石雕刻的场景都反映了荆轲刺秦王 的故事,二者的主题是一致的,故选D项。《史记》记载相对比较详细,而 汉画像石只是描绘了荆轲刺秦王的瞬间,A项错误;《史记》是通过文献形 式记载,而汉画像石是通过图像形式描述,B项错误;《史记》只是单纯描 写荆轲刺秦王的史实,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而汉画像石则生动地表现出 了荆轲的义勇精神,故C项错误。
地位::能较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可信度高,史料价值较高。 比文献资料更直观,可靠,与文字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 历史的真实,能够印证、充实、纠正文字史料。
局限:不系统,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 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 断。
一般而言,实物史料的史料价值或者可信度、真实性高于文献 史料和口述史料。
四:常见的史料价值
①实物史料:能较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可信度高,史料价值较高。 ②一手史料:价值较高,高于二手史料,很多情况下可以作为直接 证据。 ③官修史书:正史,较为可信;但政治性强,存在美化统治者的可能 性,未必可以真实地反映历史。 ④私修史书:较官修史书可信度低,但仍有一定史料价值;其价值要 参考修撰年份,以及作者的立场、学术水平。 ⑤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的反映,有一定价值;但存在虚构和夸大的可 能,需要加以甄别。 ⑥回忆录:当事人是历史的亲历者,所以价值较高;但因为年代久远、 当事人记忆不清、具有主观色彩等,未必完全真实客观。
史料的分类、搜集与运用-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课件(共17张PPT)

【例题4】学者张鸣说,周商易代,不仅有正史记载,而 且还有专门描写这一过程的民间小说,《封神演义》 就是一个典型,只不过神话色彩过重,人间的征伐倒 变成了天界神仙们的大战。“征伐”变成了“大战” 说明什么?
说明了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现象需要详加考辨。
二、 史料的分类和价值
(一)根据载体 (二)根据时间
1、一手(直接)史料:原始资料, 当时当事,直接反映所研究对象的情 况; 2、二手(间接)史料:不当时当事, 或者后人研究,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 情况
一手(直接)史料价值:一手史料
一般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但使用
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 2、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 式出现) 3、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史 事)——从田野中来 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 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 话录等
口述史料价值:在史诗、神话、传 说、故事当中,有大量艺术创造和 虚构的情节会影响其史料价值(文 艺作品使用类似);
二、 史料的分类和价值
(一)根据载体
1、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 ——从甲骨文到书籍
例如:史书(官修和私修)、档案、 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 以来的报刊、杂志等。
文献史料价值:由人撰写的,由 于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修养、 感情等许多复杂的因素,致使文 献史料并不能完全反映历史的真 实。
史料的分类、搜集与运用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分解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 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区分基本的史学要素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

历史叙述
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 描述和讲述,通过合理的组织 和表达,使历史事件更加生动 和易于理解。
历史观点
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的 评价和看法,反映了研究者对
历史的认知和理解。
史学要素的重要性
01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是获取 历史信息的来源。
02
史料解释是深入理解历史的必要 手段,能够挖掘出史料的内在价
逻辑性
历史叙述应该具有逻辑性,也就是说,它应该按照事件发 生的时间顺序或者因果关系进行组织,使读者能够清晰地 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历史叙述的创作过程
研究和收集史料
在创作历史叙述之前,叙述者需要研究和 收集大量的史料,包括文献、档案、口释史料的基础上,叙述者需要 构思和组织叙述的结构和内容,确保历史 事件能够被完整、逻辑清晰地呈现出来。
正的态度。
观点的逻辑性和合理性
评价历史观点还需要看其论述过程是 否逻辑严密,是否能自圆其说,符合 常理。
比较不同观点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历史观点之间的异 同,来评估某一观点的客观性和合理 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在整理过程中,研究者需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避 免主观臆断和过度解读。
03
史料解释
史料解释的定义
1
史料解释是对史料的解读和阐述,通过对史料的 深入研究和分析,揭示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2
史料解释是史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史 料的辨析、理解和评价,是形成历史观点和历史 叙述的基础。
3
史料解释需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基础和广泛的知识 储备,同时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
史料的分类
根据形式不同,史料可分为文字史料 、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
史料价值资料

面对史料碎片化问题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面对史料碎片化问题的挑战
• 史料可能零散、不完整 • 难以反映历史现象的全貌
应对策略
• 对史料进行系统整理和整合 • 利用跨学科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面对史料时代局限性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面对史料时代局限性的挑战
• 史料可能受到时代观念的制约 • 难以反映历史现象的客观性
史料价值在史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 帮助你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 帮助你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 帮助你评价历史人物的贡献和地位
史料价值在史学研究中的实际案例
• 利用《史记》等文献史料研究中国古代史 • 利用出土文物等实物史料研究中国古代史 • 利用口述史料研究近现代史
02
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分析
应对策略
• 树立历史主义观念 • 辩证地分析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
05
史料价值在史学研究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技术在提高史 料价值方面的应用前 景
• 数字化技术在提高史料价值方面的应用前景 • 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和修复史料 • 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史料检索和整理效率 • 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史料信息
全球史视角下史料价 值的拓展与深化
• 全球史视角下史料价值的拓展与深化 • 利用跨国、跨文化的史料研究全球史 • 探讨史料在全球史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促进全球史研究的交流与合作
跨学科研究对史料价值发掘与 利用的促进作用
• 跨学科研究对史料价值发掘与利用的促进作用 • 利用跨学科方法研究史料 • 拓展史料价值的利用领域 • 促进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史料价值的探讨与应用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些属于口述资料呢?
原来许多民间传说就属于口述资料。比如端 午节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等都属于口述资料。 包括:传说和口述历史。 传说大多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产物。它不等于历史, 但是口述资料,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使人 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埃尼阿克”( ENIAC )至今不到70年的历史, 但它已经属于计算机的“远古时期的文物”了
文物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 前的历史; 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 正文献记载的错误; 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 再现历史。
文献和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 据,那么在文字产生以前或没有文字、文 物不是很丰富的时候又怎样帮助我们了解 过去?口耳相传的东西可不可以呢?
认识不同的史料 和分辨史料的价 值
1、什么叫文献资料? 2、文献资料有哪些?
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 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 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 文献资料包括:史书、档案、日记、报刊等其他 文字和音像资料。
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发 现最早的成熟的文字,也就是我国最早的文献资 料。
• • • •
史书是人们了解历史的最重要文献。
古时候的历史是由什么人来记载的呢?
当时的历史是由史官和少数文人学者 撰写的。
过去,只有史官和少数文人学者才能撰写历史。 现在,普通人也可以书写历史或参与书写历史。
比如,写自己的历史: 自传 写家族的历史: 家族史(家谱) 写学校的历史: 写社区的历史: 写村落的历史: 校史 社区史 村落史
中国最古老的“书”——竹木简
居延汉简
甘肃出土的居延汉简,可以说是众多简牍中璀 璨夺目的明珠之冠。 居延简中其最早的纪年为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 102年) ,最迟者为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以宣帝 时期为多。 居延新简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记述了居延地 区屯戍活动的兴衰,而且保存了西汉中期到东汉 初年的重要文献资料,这些文书涉及当时的政治、 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科技、哲学、民族等领域。
思考: 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文字后,历史我
们可以通过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来了解,那我 们又该如何了解文字出现之前的历史呢?
文物: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 下来的遗迹或遗物。 文物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和科学价值 。
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经过考古学家的 测定,距今已有18000年了,是我国远古先民们 使用过的,根据这个的描述,你会想到原始 人 的生活是怎样的? 这说明我国远古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针了; 这说明他们已经有衣服穿了,并且有审美的意 识。。
野考 外古 发学 掘家 在 进 行
北 京 人 头 盖 骨 新 石 器 时 代 陶 器 四 羊 方 尊
李 白 手 迹
西 汉 初 的 纸 五 代 钱 币 明 清 青 花 瓷
《 金 刚 经 》 吴 道 子 之 画
化石:远古生物的遗 体、遗物或遗迹埋藏 在地下,变成了石头 一样的东西
周口店发现的兽骨化石
从这些史官身上,你学到了哪些品质?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秉笔直书……
你认为做一名史官,应具备哪些素养?
高尚的史德,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学 功底……
文献资料的范围除了书籍之外,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包括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 它文字和音像资料 文献资料作用:基本反映历史的真实情神秘的面纱
古埃及象形文字在4世纪时就消失了,没人能读 懂。18世纪末,一位法国人在埃及发现一块石碑, 碑上分别用希腊文、象形文字和埃及俗体文字刻 了一篇铭文。由于希腊文是可以读懂的,法国语 言学家商坡良便对比三种文字,破译识读了象形 文字。同时更多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古埃及文物、 遗址被发现,人们开始渐渐了解古埃及历史。
中国24史
• • • • • 《史记》(汉· 司马迁)、 《汉书》(汉· 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 范晔)、 《三国志》(晋· 陈寿)、 《晋书》(唐· 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 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 萧子显)、《梁书》(唐· 姚思廉)、 《陈书》(唐· 姚思 廉)、《魏书》(北齐· 魏收)、《北 齐书》(唐· 李百药)、《周书》(唐· 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 魏征等)、 《南史》(唐· 李延寿)、《北史》(唐· 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 刘昫等)、 《新唐书》(宋· 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 薛 居正等)、《新五代史》(宋· 欧阳修)、《宋史》 (元· 脱脱等)、《辽史》(元· 脱脱等)、《金史》 (元· 脱脱等)、《元史》(明· 宋濂等)、《明史》 (清· 张廷玉等)。
秉笔直书的史官
两千多年前,有个叫崔杼的大臣把自己的国君 杀了,史官根据事实在简册上写上某月崔杼杀国君。 崔杼大怒,把他杀了。继任的两位史官都这样记录, 结果都被杀了。到第四位史官还这样写,崔杼问: “你难道不爱惜性命吗?”史官回答说:“忠实历 史是我们的本分,我不能因为贪生怕死而失掉本 分。”崔杼叹了口气,不再杀了。当这位史官走出 来时,正遇到第五位史官捧着竹简和笔走过来,说 “我是怕你也丢掉性命,正准备来继承你呢!”。
考 古 学 家 在 进 行 野 外 发 掘
有时发现古老的文物,还需要考古学家的帮助
地下发掘、水下考古
发现历史之——面对面篇
照片中的人们在操控的是什么机器?
1946年2月15日,世界 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 机“埃尼阿克”(ENIAC) 宣告研制成功。
实物 资料不一 定就是年 代非常久 远的古董
读 一 读
你了解它们吗?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史记》有130篇,记载了从传说 中的皇帝到汉武帝时期二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 《汉书》 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记载了从刘邦建立汉朝到王莽 败亡 近230年的历史,是研究西汉的宝贵资料。作者班固花了 近30年的时间编写。 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是司马光。为了考辨史实的真伪,对 同一历史事件,往往要参考几种不同的材料。它是中国第 一部 编年体通史,它按年、月、日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 1300 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