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混凝土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规范

混凝土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规范

混凝土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1 原材料准备1.1.1 水泥:按照设计要求选用符合规定的水泥。

1.1.2 砂:选用粒度适中、干净无杂质的河砂或山砂。

1.1.3 石子:选用质量符合规定的骨料。

1.1.4 水:选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井水。

1.1.5 砂浆:选用符合规定的砂浆。

1.2 设备准备1.2.1 混凝土搅拌机:选用稳定可靠、容量适当的混凝土搅拌机。

1.2.2 打磨机:选用符合规定的打磨机。

1.2.3 磨片:选用质量优良、规格适中的磨片。

1.2.4 扫地机:选用符合规定的扫地机。

1.3 施工准备1.3.1 施工前将地面清理干净,去除灰尘、油污等杂物。

1.3.2 对于大面积开裂或不平整的地面,需要进行修补或找平处理。

1.3.3 施工前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施工面积、厚度等参数。

1.3.4 施工前进行现场试配,确定水泥、砂石、水的比例。

二、混凝土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2.1 混凝土浇筑2.1.1 在混凝土搅拌机中将水泥、砂、石子、水按照比例搅拌均匀。

2.1.2 将混凝土倒入施工区域,采用抹光板进行初步抹平。

2.1.3 对于大面积的施工,采用卡尺进行厚度控制,保证厚度均匀。

2.1.4 采用振动器将混凝土振实,排除气泡。

2.2 水磨石磨光2.2.1 在混凝土浇筑后,等待混凝土表面凝固至少3天。

2.2.2 采用打磨机进行初步打磨,将混凝土表面磨平。

2.2.3 磨削后,用扫地机清洁地面,保持地面干燥。

2.2.4 采用水磨石打磨机进行细磨,直至地面平整光滑。

2.2.5 在打磨过程中,需要注意打磨的速度和压力,保证地面表面光滑均匀。

2.3 水磨石抛光2.3.1 在水磨石磨光后,采用抛光机进行抛光。

2.3.2 在抛光过程中,需要注意抛光的速度和压力,保证地面表面光滑均匀。

2.3.3 抛光后,用扫地机清洁地面,保持地面干燥。

2.4 水磨石防滑处理2.4.1 采用特殊的防滑材料进行处理,增加地面的防滑性能。

水磨石面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磨石面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磨石面层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的现制水磨石面层的施工。

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50209一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 术语、符号1)建筑地面建筑物底层地面 (地面)和楼层地面 (楼面)的总称。

(2)面层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3)结合层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间层。

(4)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5)填充层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6)隔离层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到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7)找平层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 (轻质、松散材料)眪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8)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9)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10)缩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11)伸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12)纵向缩缝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13)横向缩缝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14)计量单位与符号本工艺标准中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一律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相应符号为国家法定符号。

3 基本规定(1)水磨石面层应采用水泥与石粒的拌和料铺设。

面层厚度除有特殊要求外,宜为12—18㎜,且按石粒粒径确定。

水磨石面层的颜色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2)当水磨石面层铺设在水泥类的基层上时,其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基层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

铺设前宜涂刷界面处理剂。

(3)白色或浅色的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

水磨石楼地面施工标准

水磨石楼地面施工标准

水磨石楼地面施工标准水磨石楼地面施工标准1.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剪力墙结构高层民用建筑中水磨石楼地面的施工。

2.材料要求、主要机具设备及作业条件:2.1材料要求:2.1.1、水泥:白色或浅色的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425号。

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

2.1.2、矿物颜料:水泥中掺入的颜料应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不得使用酸性颜料。

其掺入量宜为水泥重量的3%~6%,或由试验确定。

同一彩色面层应使用同厂,同批的颜料。

2.1.3、石粒:应采用坚硬可磨的白云石、大理石等岩石加工而成,石料应洁净无杂物,其粒径除特殊要求外,宜为4~14mm.2.1.4、分格条2.1.4.1、玻璃条:平板普通玻璃裁制而成,3mm厚,一般10mm 宽(根据面层厚度而定),长度以分块尺寸而定。

2.1.4.2、铜条:l~2mm厚铜板裁成10mm宽(还要根据面层厚度而定),长度以分格尺寸而定,用前必须调直调平。

2.1.5、砂:中砂,过8mm孔径的筛子,含泥量不得大于3%.2.1.6、草酸:块状、粉状均可,用前用水稀释。

2.1.7、白蜡及22号铁丝。

2.2主要机具:水磨石机、滚筒(直径一般200~250mm,长约、600~700mm,混凝土或铁制)、木抹子、毛刷子、铁簸箕、靠尺、手推车、平锹、5mm孔径筛子、油石(规格按粗、中、细)、胶皮水管、大小水桶、扫帚、钢丝刷、铁器等。

2.3作业条件:2.3.1、顶棚、墙面抹灰已完成并已验收,屋面已做完防水层。

2.3.2、安装好门框并加防护,与地面有关的水、电管线已安装就位,穿过地面的管洞已堵严、堵实。

2.3.3、做完地面垫层,按标高留出磨石层厚度(至少3cm)。

2.3.4、石粒应分别过筛,并洗净无杂物。

3.施工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找标高→弹水平线→铺抹找平层砂浆→养、护→弹分格线→镶分格条→拌制水磨石拌合料→涂刷水泥浆结合层→铺水磨石拌合料→滚压、抹平→试、磨→粗、磨→细、磨→磨、光→草酸清洗→打蜡上光3.1.1、基层处理:将混凝土基层上的杂物清净,不得有油污、浮土。

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材料⑴水泥:原色水磨石面层宜用425号及以上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彩色水磨石,应采用白色或彩色水泥。

同一单项工程地面,应使用同一个出厂批号的水泥。

⑵砂子:中砂,通过0.63mm孔径的筛,含泥量不得大于3%。

⑶石子(石米):应采用洁净无杂物的XX石粒,其粒径除特殊要求外,一般用4~12mm,或将大、中、小石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同一单位工程宜采用同批产地石子。

颜色规格不同的石子应分类堆放。

⑷玻璃条:由设计确定或用普通3mm厚平板玻璃裁制成宽10mm左右(视石子粒径定)的玻璃条,长度由分块尺寸决定。

⑸铜条:用≥3mm厚铜板,宽10mm左右(视石子粒径定),长度由分块尺寸决定,铜条须经调直才能使用。

铜条下部1/3处每米钻四个孔径2mm,穿铁丝备用。

⑹颜料: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其掺入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12%。

不得使用酸性颜料如采用彩色水泥,可直接与石子拌合使用。

⑺其他:草酸、地板腊、φ0.5~1.0mm直径铅丝。

2、作业条件除参照水泥砂浆面层之作业条件外尚须补充如下:⑴石子料径及颜色须由设计人定板后才进货。

⑵彩色水磨石如用白色水泥掺色粉拌制时,应事先按不同的配合比做样板,交设计人定板。

一般彩色水磨石色粉掺量为水泥量的3%~6%,深色则不超过12%。

⑶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完毕至少24小时,最好养护2~3天才做下道工序。

⑷石子(石米)应分别过筛,并尽可能用水洗净晾干使用。

二、工艺流程处理、润湿基层→打灰饼、做冲筋→抹找平层→养护→嵌镶分格条→铺水泥石子浆→养护试磨→磨第一遍并补浆→磨第二遍并补浆→磨第三遍并养护→过草酸上蜡抛光。

三、操作工艺1、做找平层⑴打灰饼、做冲筋:做法同楼地面水泥砂浆抹面。

⑵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做法同楼地面水泥砂浆抹面。

⑶铺抹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先将砂浆摊平,再用压尺按冲筋刮平,随即用木抹子磨平压实,要求表面平整密实、保持粗糙,找平层抹好后,第二天应浇水养护至少一天。

现制水磨石地面工艺标准

现制水磨石地面工艺标准

现制水磨石地面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房屋建筑的楼、地面现制普通及高级水磨石面层。

2 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 水泥:水磨石面层白色或浅色的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

2.1.2 矿物颜料:水泥中掺入的颜料应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不得使用酸性颜料。

其掺入量宜为水泥重量的3%~6%,或由试验确定。

同一彩色面层应使用同厂、同批的颜料。

2.1.3 石子:应采用坚硬可磨的白云石、大理石等岩石加工而成,石料应洁净无杂物,其粒径除特殊要求外,宜为6~15mm。

2.1.4 分格条:1)玻璃条:平板普通玻璃裁制而成,3 mm厚,一般10 mm宽(根据面层厚度而定),长度以分块尺寸而定。

2)铜条:2~3 mm厚铜板裁制成10 mm宽(还应根据面层厚度而定),长度以分格尺寸而定,用前必须调直调平。

2.1.5 砂:中砂,过8 mm孔径的筛子,含泥量不得大于3%。

2.1.6 其他材料:草酸、白蜡及22 号铁丝等。

2.2 主要机具:水磨石机、滚筒(直径一般200~250 mm,长约600~700 mm,混凝土或铁制)、木抹子、毛刷子、铁簸箕、靠尺、手推车、平锹、5mm孔径筛子、金刚石(60~90、90~120、200三种)、油石、胶皮管、大小水桶、扫帚、钢丝刷、铁錾等。

2.3作业条件:2.3.1 顶棚、墙面抹灰已完成并已验收,屋面已做完防水层。

2.3.2 安装好门框并加防护,与地面有关的水、电管线已安装就位,穿过地面的管洞已堵严、堵实。

2.3.3 做完地面垫层,按标高留出水磨石面层厚度。

2.3.4 石子应分别过筛,并洗净无杂物。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找标高、弹水平线→铺抹找平层砂浆→养护→弹线分格→镶分格条→拌制水磨石拌合料→涂刷水泥浆结合层→铺水磨石拌合料→滚压、抹平→试磨→粗磨→磨光→草酸清洗→打蜡上光。

3.2 基层处理:将混凝土基层上的杂物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污、浮土。

(整理)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整理)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普通与高级现制水磨石地面工程。

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水泥:白色或浅色的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425号。

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

矿物颜料:水泥中掺入的颜料应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不得使用酸性颜料。

其掺入量宜为水泥重量的3%~6%,或由试验确定。

同一彩色面层应使用同厂,同批的颜料。

石粒:应采用坚硬可磨的白云石、大理石等岩石加工而成,石料应洁净无杂物,其粒径除特殊要求外,宜为4~14mm。

分格条玻璃条:平板普通玻璃裁制而成,3mm厚,一般10mm宽(根据面层厚度而定),长度以分块尺寸而定。

铜条:l~2mm厚铜板裁成10mm宽(还要根据面层厚度而定),长度以分格尺寸而定,用前必须调直调平。

砂:中砂,过8mm孔径的筛子,含泥量不得大于3%。

草酸:块状、粉状均可,用前用水稀释。

白蜡及22号铁丝。

主要机具:水磨石机、滚筒(直径一般200~250mm,长约600~700mm,混凝土或铁制)、木抹子、毛刷子、铁簸箕、靠尺、手推车、平锹、5mm孔径筛子、油石(规格按粗、中、细)、胶皮水管、大小水桶、扫帚、钢丝刷、铁器等。

2作业条件:(1)安装好门框并加防护,与地面有关的水、电管线已安装就位,穿过地面的管洞已堵严、堵实。

(2)做完地面垫层,按标高留出磨石层厚度(至少3cm)。

(3)石粒应分别过筛,并洗净无杂物。

操作工艺3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找标高→弹水平线→铺抹找平层砂浆→养护→弹分格线→镶分格条→拌制水磨石拌合料→涂刷水泥浆结合层→铺水磨石拌合料→滚压、抹平→试磨→粗磨→细磨→磨光→草酸清洗→打蜡上光基层处理:将混凝土基层上的杂物清净,不得有油污、浮土。

用钢錾子和钢丝刷将沾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錾掉铲净。

找标高弹水平线:根据墙面上的标高线,往下量测出磨石面层的标高,弹在四周墙上,并考虑其它房间和通道面层的标高,要相一致。

建筑现制水磨石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建筑现制水磨石地面工程施工方法

建筑现制水磨石地面工程施工方法建筑现制水磨石地面工程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一)材料1.水泥:宜用4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美术磨石用425号以上的白色水泥或彩色水泥;2.砂:中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得大于3%;3.石渣:应用坚硬可磨的白云石、大理石加工成设计所要求的粒径,应清洁无杂物;4.分格条:一般选用玻璃条或铜条、铜条经调平使用,长度根据分块尺寸而定,宽度视石渣粒径而定,一般选用10MM宽;5.颜料: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不得使用酸性颜料,其掺量不得大于水泥用量的3%~6%或由试验确定,同一彩色面层应使用同厂、同批的颜料;6.其他:草酸、白蜡、22号铅丝。

(二)作业条件完备二、操作工艺1.将基层杂物、油污等清刷干净,浇水湿润,根据室内标高线冲筋,扫浆,抹1:3干硬性水泥砂浆,底灰养护;2.按设计要求分格弹线,镶分格条,镶条后12H浇水养护,最少2D,此期间应严加保护;3.扫清底层养护水,洒一层薄水泥浆,涂刷均匀,装入石渣灰,其配合比为1:1.5~2.5(水泥:石渣),由分格条中间向边角推进,压实,抹平,高出分格条1~2MM用石滚子横竖滚压,低洼处撒石渣灰找平,压至出浆为止,2H后用铁抹子将压出的浆抹平,次日起浇水养护5~7D,普通磨石面层磨光遍数不应少于三遍,每遍磨光采用的油石规格如下:头遍54、60、70号;二遍:90、100、120号;三遍:180、220、240号高级水磨石面层厚度和磨光遍数与采用油石规格根据设计确定;4.撒草酸粉,洒水,经油石擦洗,露出面层本色,再用清水洗净,撒锯末扫干净晾干;用布或干净的麻丝沾稀糊状的成蜡均匀涂在磨石面层上,经磨石机压麻,二遍出光交工。

三、质量技术标准(一)保证项目1.选用材质、品种、强度(配合比)及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2.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裂纹等缺陷。

(二)基本项目1.表面光滑,无砂眼、磨纹,石粒密实、显露均匀,分格条牢固清晰、顺直;2.不同面层颜色相邻处混色。

水磨石面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水磨石面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水磨石面层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5.1 基本规定15.1.1水磨石面层工程所用的颜料、水泥、石子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或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水泥应有进场复试报告。

15.1.2水磨石面层工程必须严格按本标准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同时确保各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

15.1.3水磨石面层工程随属地面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本标准的规定,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检检点(处)符合本标准的规定,且其他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的地方,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

15.1.4本标准中未提及的方面,按照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规范、标准执行。

15.1.5铺设整体面层时,其水泥类基层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

铺设前宜涂刷界面处理剂。

15.1.6整体面层施工后,养护时间不少于7d,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15.1.7当采用掺有水泥拌合料做踢脚线时,不得用石灰砂浆打底。

15.1.8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15.1.9 水磨石面层厚度、面层的颜色和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

面层厚度设计若没有要求,宜为12~18mm,且按石粒粒径确定。

15.1.10 白色或浅色的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

同一彩色面层应使用同厂、同批的颜料;其掺入量宜为水泥重量的3%~5%或由试验确定。

15.1.11水磨石面层的结合层水泥砂浆体积比宜为1:3,相应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水泥砂浆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计)宜为30~35mm。

15.1.12 水磨石地面镶边时,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用同类材料以分隔条设置镶边。

15.1.13 普通水磨石面层磨光遍数不应少于3~4遍,高级水磨石面层的厚度和磨光遍数由设计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制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标准()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普通与高级现制水磨石地面工程。

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水泥:白色或浅色的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号。

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水泥。

矿物颜料:水泥中掺入的颜料应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不得使用酸性颜料。

其掺入量宜为水泥重量的~,或由试验确定。

同一彩色面层应使用同厂,同批的颜料。

石粒:应采用坚硬可磨的白云石、大理石等岩石加工而成,石料应洁净无杂物,其粒径除特殊要求外,宜为~。

分格条
玻璃条:平板普通玻璃裁制而成,厚,一般宽(根据面层厚度而定),长度以分块尺寸而定。

铜条:~厚铜板裁成宽(还要根据面层厚度而定),长度以分格尺寸而定,用前必须调直调平。

砂:中砂,过孔径的筛子,含泥量不得大于。

草酸:块状、粉状均可,用前用水稀释。

白蜡及号铁丝。

主要机具:水磨石机、滚筒(直径一般~,长约~,混凝土或铁制)、木抹子、毛刷子、铁簸箕、靠尺、手推车、平锹、孔径筛子、油石(规格按粗、中、细)、胶皮水管、大小水桶、扫帚、钢丝刷、铁器等。

作业条件:
顶棚、墙面抹灰已完成并已验收,屋面已做完防水层。

安装好门框并加防护,与地面有关的水、电管线已安装就位,穿过地面的管洞已堵严、堵实。

做完地面垫层,按标高留出磨石层厚度(至少)。

石粒应分别过筛,并洗净无杂物。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找标高→ 弹水平线→ 铺抹找平层砂浆→ 养护→
弹分格线→ 镶分格条→ 拌制水磨石拌合料→ 涂刷水泥浆结合层→
铺水磨石拌合料→ 滚压、抹平→ 试磨→ 粗磨→ 细磨→ 磨光→ 草酸清洗→ 打蜡上光
基层处理:将混凝土基层上的杂物清净,不得有油污、浮土。

用钢錾子和钢丝刷将沾在基层上的水泥浆皮錾掉铲净。

找标高弹水平线:根据墙面上的标高线,往下量测出磨石面层的标高,弹在四周墙上,并考虑其它房间和通道面层的标高,要相一致。

抹找平层砂浆:
根据墙上弹出的水平线,留出面层厚度(约~厚),抹∶水泥砂浆找平层,为了保证找平层的平整度,先抹灰饼(纵横方向间距左右),大小约~。

灰饼砂浆硬结后,以灰饼高度为标准,抹宽度为~的纵横标筋。

在基层上洒水湿润,刷一道水灰比为~的水泥浆,面积不得过大,随刷浆随铺抹∶找平层砂浆,并用长刮杠以标筋为标准进行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

养护:抹好找平层砂浆后养护,待抗压强度达到,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弹分格线:根据设计要求的分格尺寸,一般采用×。

在房间中部弹十字线,计算好周边的镶边宽度后,以十字线为准可弹分格线。

如果设计有图案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弹出清晰的线条。

镶分格条:用小铁抹子抹稠水泥浆将分格条固定住(分格条安在分格线上),抹成°八字形(图),高度应低于分格条条顶~,分格条应平直(上平必须一致)、牢固、接头严密,不得有缝隙,作为铺设面层的标志。

另外在粘贴分格条时,在分格条十字交叉接头处,为了使拌合料填塞饱满,在距交点~内不抹水泥浆(图)。

试磨:一般根据气温情况确定养护天数,温度在~℃时~即可开始机磨,过早开磨石粒易松动;过迟造成磨光困难。

所以需进行试磨,以面层不掉石粒为准。

粗磨:第一遍用~号粗金刚石磨,使磨石机机头在地面上走横“”字形,边磨边加水(如磨石面层养护时间太长,可加细砂,加快机磨速度),随时清扫水泥浆,并用靠尺检查平整度,直至表面磨平、磨匀,分格条和石粒全部露出(边角处用人工磨成同样效果),用水清洗晾干,然后用较浓的水泥浆(如掺有颜料的面层,应用同样掺有颜料配合比的水泥浆)擦一遍,特别是面层的洞眼小孔隙要填实抹平,脱落的石粒应补齐。

浇水养护~。

细磨:第二遍用~号金刚石磨,要求磨至表面光滑为止。

然后用清水冲净,满擦第二遍水泥浆,仍注意小孔隙要细致擦严密,然后养护~。

磨光:第三遍用号细金刚石磨,磨至表面石子显露均匀,无缺石粒现象,平整、光滑,无孔隙为度。

普通水磨石面层磨光遍数不应少于三遍,高级水磨石面层的厚度和磨光遍数及油石规格应根据设计确定。

草酸擦洗:为了取得打蜡后显著的效果,在打错前磨石面层要进行一次适量限度的酸洗,一般均用草酸进行擦洗,使用时,先用水加草酸化成约浓度的溶液,用扫帚蘸后洒在地面上,再用油石轻轻磨一遍;磨出水泥及石粒本色,再用水冲洗软布擦干。

此道操作必须在各工种完工后才能进行,经酸洗后的面层不得再受污染。

打错上光:将蜡包在薄布内,在面层上薄薄涂一层,待干后用钉有帆布或麻布的木块代替油石,装在磨石机上研磨,用同样方法再打第二遍蜡,直到光滑洁亮为止。

冬期施工现制水磨石面层时,环境温度应保持℃以上。

水磨石踢脚板:
抹底灰:与墙面抹灰厚度一致,在阴阳角处套方、量尺、拉线,确定踢脚板厚度,按底层灰的厚度冲筋,间距~。

然后装档用短杠刮平,木抹子搓成麻面并划毛。

抹磨石踢脚板拌合料:先将底子灰用水湿润,在阴阳角及上口,用靠尺按水平线找好规矩,贴好靠尺板,先涂刷一层薄水泥浆,紧跟着抹拌合料,抹平、压实。

刷水两遍将水泥浆轻轻刷去,达到石子面上无浮浆。

常温下养护后,开始人工磨面。

第一遍用粗油石,先竖磨再横磨,要求把石渣磨平,阴阳角倒圆,擦第一遍素灰,将孔隙填抹密实,养护~,再用细油石磨第二遍,用同样方法磨完第三遍,用油石出光打草酸,用清水擦洗干净。

人工涂蜡:擦二遍出光成活。

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选用材质:品种、强度(配合比)及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裂纹等缺陷。

基本项目:
面层:
普通水磨石:表面光滑、无裂纹、砂眼和磨纹,石粒密实,显露均匀,图案符合设计要求,颜色一致,不混色,分格条牢固、清晰、顺直。

高级水磨石:表面平整光洁,无裂纹、砂眼和磨纹,石粒密实,显露均匀一致,相邻颜色不混色,分格条牢固、顺直、清晰,阴阳角收边方正。

踢脚板:
普通水磨石: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与墙面结合牢固,局部虽有空鼓,但其长度不大于,且在一检查范内不多于处。

高级水磨石:表面平整光洁,与墙面结合牢固,出墙厚度一致,上口平直。

楼梯和台阶相邻两步的宽度和高差不超过,楞角整齐,防滑条顺直。

地面镶边:
普通水磨石:镶边的用料及尺寸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边角整齐光滑,不同面层颜色相邻处不混色。

高级水磨石:尺寸正确,拼接严密,相邻处不混色,分色线顺直,边角整齐光滑、清晰美观。

打蜡质量:蜡洒布均匀不露底,色泽一致,厚薄均匀,光滑明亮,图纹清晰,表面洁净。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现制水磨石地面允许偏差表
允许偏差()
普通高级
表面平整度用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踢脚线上口平直拉线,不足拉通线尺量检查
缝格平直拉线,不足拉通线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
铺抹水泥砂浆找平层时,注意不得碰坏水、电管路及其它设备。

运输材料时注意保护好门框。

进行机磨水磨石面层时,研磨的水泥废浆应及时清除,不得流入下水口及地漏内,以防堵塞。

磨石机应设罩板,防止研磨时溅污墙面及设施等,重要部位及设备应加覆盖。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分格条折断,显露不清晰:主要原因是分格条镶嵌不牢固(或未低于面层),液压前未用铁抹子拍打分格条两侧,在滚筒滚压过程中,分格条被压弯或压碎。

因此为防止此现象发生,必须在滚压前将分格条两边的石子轻轻拍实。

分格条交接处四角无石粒:主要是粘结分格条时,稠水泥浆应粘成°角,分格条顶距水泥浆~,同时在分格条交接处,粘结浆不得抹到瑞头,要留有抹拌合料的孔隙。

水磨石面层有洞眼、孔隙:水磨石面层机磨后总有些洞孔发生,一般均用补浆方法,即磨光后用清水冲干净,用较浓的水泥浆(如彩色磨石面时,应用同颜色颜料加水泥擦抹)将洞眼擦抹密实,待硬化后磨光;普通水磨石面层用“二浆三磨”法,即整个过程磨光三次擦浆二次。

如果为图省事少擦抹一次,或用扫帚扫而不是擦抹或用稀浆等,都易造成面层有小孔洞(另外由于擦浆后未硬化就进行磨光,也易把洞孔中灰浆磨掉)。

面层石粒不匀、不显露:主要是石子规格不好,石粒未清洗,铺拌合料时用刮尺刮平时将石粒埋在灰浆内,导致石粒不匀等现象。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水泥、石料出厂合格证。

磨石面层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