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2)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2

案例分析2
案例分析
1、案例一:热闹的婚宴
一天, 上海某饭店的宴会厅内正在举办一个大型的婚宴。席间气氛热烈,参与者不停地走动、敬酒、说笑,向新人祝贺,整个大厅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宴会在热烈进行,一位服务员手托一盆刚出锅的热汤向主桌走去。刚到桌旁停住,新郎突然从座位上站起准备向别人敬酒,一下子撞到了服务员的身上。服务员出于职业本能和潜意识的支配,将汤盆向自己身上拉来,高温的热汤泼到了他的胳膊上。顿时,他感到剧痛钻心,但他却强忍疼痛,不哼一声,脸上仍带着微笑,并向新郎道歉。婚宴还在进行,这为服务员继续忙着为客人们上酒上菜,直到大家一一离席为止。当新人向接待婚宴的服务员道谢时菜发现,这位服务员的手臂上烫起了几十个水泡。大家问他为什么被烫的时候不说?服务员回答,如果被烫时表现出反常神情,便会影响婚宴喜庆的气氛。新郎和新娘听后,异常感动,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思考并回答:(1)请列出整个服务过程出现了哪些问题?
请就以上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9、案例九:迟到的茶杯
有一次我被外地的一家酒店请去讲课,抵店后的第一餐是由总经理领着几位部门经理为我接风的,自然我就被请到了“主宾”的位置上。
也许是餐饮部经理为了慎重起见,特意安排了一位主管“督阵”并配合盯桌员服务。坐在“主人”位的总经理把每位在座的部门经理一一介绍给我。正在这时,盯桌员已经开始“上巾”服务了。但我注意到,盯桌员为第一位送上小毛巾的不是我这位主宾,而是坐在我左边作为主人的总经理,然后顺时针方向一一派送。我自然就要看一眼站在工作台前面的那位穿着黑西服斑马裙的女主管有何反应了。主管见我注意到她,只是礼貌地对我微微一笑,没有其他任何表现。我心想,也许这家酒店原先所定的即位服务规范就是从主人位开始的?
当盯桌员第二轮服务———“上茶”服务开始后,更确定了我前面的想法———因为盯桌员为第一位客人上茶的仍然是主人位!我再一次看了一眼依然站在原位的主管。这时主管大概从我诧异的目光中感觉到什么,她急速地扫了一眼桌面。也许她这时已发现我餐位上没有茶杯吧,就急匆匆地走向已转到陪同位的盯桌员身边,对其耳语了一阵。只见盯桌员顿时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稍顷,盯桌员回过神来,才急忙先为我补上了迟到的茶杯。

案例分析题 (2)

案例分析题 (2)

案例分析题案例背景公司A是一家新兴的电商公司,专注于销售家居用品。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A希望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其营销策略,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问题描述公司A想要回答以下问题:1.哪些产品在销售中表现良好?2.市场的什么趋势可能会影响公司A的销售策略?3.如何识别和利用潜在的市场机会?4.如何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客户满意度?数据分析流程数据收集为了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公司A已经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包含了以下几个表:•产品表:包含了产品的信息,如产品ID、产品名称、产品类型等。

•销售表:包含了销售订单的信息,如订单号、产品ID、销售量、销售额等。

•客户表:包含了客户的信息,如客户ID、客户姓名、所在地区等。

这些表中的数据可以通过SQL查询语句来获取,或者可以使用Python中的pandas库来读取和处理。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可能需要解决一些常见的数据质量问题,如缺失值、异常值等。

还可以进行一些特征工程的操作,如计算新的特征、进行数据转换等。

数据分析问题1:哪些产品在销售中表现良好?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可以根据销售表中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对产品进行排名。

可以使用pandas库中的排序和聚合函数来实现。

首先,可以按照销售量对产品进行排序,然后选取前几个销售量最高的产品作为表现良好的产品。

可以绘制柱状图或饼图来展示这些产品的销售量比例。

接下来,可以按照销售额对产品进行排序,选取前几个销售额最高的产品作为表现良好的产品。

可以绘制柱状图或饼图来展示这些产品的销售额比例。

问题2:市场的什么趋势可能会影响公司A的销售策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分析销售表中的时间信息。

可以计算不同时间段的销售额和销售量,并绘制折线图来展示销售的趋势。

通过观察销售趋势,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市场趋势。

例如,销售额和销售量是否与季节有关?是否有一些特定的日期或周期性事件会影响销售?是否有某些产品在特定时期销售额明显增长?问题3:如何识别和利用潜在的市场机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结合销售表和客户表进行分析。

【法律知识】案例分析题(2)

【法律知识】案例分析题(2)

案例分析题1. 鲜为人知的胶水店香港一家经营强力胶水的商店,座落在一条鲜为人知的街道上,生意很不景气。

一天,这家商店的店主在门口贴了一张布告:“明天上午九点,在此将用本店出售的强力胶水把一枚价值4500美元的金币贴在墙上,若有哪位先生、小姐用手把它揭下来,这枚金币就奉送给他(她),本店绝不食言!”这个消息不胫而走。

第二天,人们将这家店铺围得水泄不通,电视台的录像车也开来了。

店主拿出一瓶强力胶水,高声重复广告中的承诺,接着便在那块从金饰店定做的金币背面薄薄涂上一层胶水,将它贴到墙上。

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地上来试运气,结果金币纹丝不动。

这一切都被录像机摄入镜头。

这家商店的强力胶水从此销量大增。

2.10万美元寻找主人!某公司宣传其新型保险柜的卓越功能,登出一则这样的广告:“10万美元寻找主人!本公司展厅保险柜里存放有10万美元,在不弄响警报器的前提下,各路豪杰可用任何手段拿出享用!”广告一出,轰动全城。

前往一试身手的人形形色色:有工人、学生、工程师、警察和侦探,甚至还有不露声色的小偷,但都没有人能够得手。

各大报纸连续几天都为此事作免费报道,影响极大。

这家公司的保险柜的声誉随之大增。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3.陶陶居的蟑螂作为国有企业的陶陶居是广州的一个老字号企业,因为在一次饮食当中,顾客在第二次喝汤的时候,赫然发现汤中竟然有一只蟑螂。

酒楼碰见这种情况一般的补救措施是撤下这碗汤,再换个别的东西,或者是把这一桌酒席打个折。

但遗憾的是这几位顾客不同意这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他们要求赔偿交通费、精神损失费、医疗费……等等。

在争执中,楼面经理口不择言,不慎说出了:蟑螂是中药,那么蟑螂汤也就没有什么危害,同时,汤都是高温煲出来的,也不会有细菌……勃然大怒的顾客于是迅速的抱起这碗蟑螂汤来到《羊城晚报》,由于陶陶居的领导一直没有高度重视,甚至其办公室主任对采访的记者也态度粗暴,终于使陶陶居在这个“蟑螂汤事件”中一发不可收拾。

经典护理伦理案例分析 (2)

经典护理伦理案例分析 (2)

经典护理伦理案例分析每个护理伦理案例都是独特的,但有一些经典案例经常被讨论和研究。

以下是几个经典护理伦理案例和它们的分析:1. 罗恩案例:这是一个关于自主决策和知情同意的案例。

罗恩是一个意外事故的受害者,他的医生建议进行手术来拯救他的生命。

然而,罗恩拒绝手术,他坚持认为手术会对他的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

医生面临的伦理问题是是否可以强制执行手术。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应该支持患者的自主决策,提供详细的信息,帮助患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2. 安妮亚斯案例:这是一个关于人道主义关怀和对病人的责任的案例。

安妮亚斯是一名护士,她的病人是一个末期癌症患者。

患者在极度的痛苦和不舒服中度过每一天,但安妮亚斯无权向患者提供安乐死。

护士面临的伦理问题是如何提供最佳的关怀和缓解患者的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如提供疼痛管理和心理支持,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朱利安娜案例:这是一个关于护士涉及患者隐私和保密的案例。

朱利安娜是一名护士,她在一个紧急情况下为一名未成年的女孩提供匿名性和保密性。

然而,女孩的父母要求获得她的病历和访问她的医疗信息。

护士面临的伦理问题是如何平衡患者的隐私权和父母的合法权益。

在这种情况下,护士应该遵守法律规定,坚守患者的隐私权,并尽可能提供合理的解释和支持。

这些案例提出了许多伦理问题,护士需要在实践中处理这些挑战。

护士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并根据法律法规提供护理。

同时,护士应该为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支持和教育,以便他们可以做明智的决策。

案例分析 (2)

案例分析 (2)

2.1 刺五加注射液污染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案情简介】2008年10月5日,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使用黑龙江省某制药厂(黑龙江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某药业公司)刺五加注射液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经查,这是一起由药品污染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

某药业公司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药品在流通环节被雨水浸泡,使药品受到细菌污染,后被更换包装标签并销售。

2008年7月1日,昆明特大暴雨造成库存的刺五加注射液被雨水浸泡。

某药业公司云南销售人员张某从某药业公司调来包装标签,更换后销售;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在被雨水浸泡药品的部分样品中检出多种细菌。

此外,某药业公司包装标签管理存在严重缺陷,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包装标签管理不严,提供包装标签说明书给销售人员在厂外重新贴签包装。

2008年10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某制药厂(2008年1月更名为黑龙江某药业公司)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批号: 200712272 1、200712151 1,规格:100ml/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

【案例分析】 1. 案例性质该药业公司的行为严重违反《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刺五加注射液事件是一起由药品污染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依法应按假药论处。

2. 案例处理依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对该药业公司刺五加不良事件的处理如下:行政责任:(1)按照《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令并监督黑龙江某制药厂召回2007121511和2007122721两个批次的100ml刺五加注射液,查封、扣押以上两个批次药品的库存成品和留样。

(2)由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令该药业公司全面停产,收回药品GMP证书,对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罚,直至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3)由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依法处理企业直接责任人,在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

造价工程师典型案例:案例分析(二)

造价工程师典型案例:案例分析(二)

造价工程师典型案例:案例分析(二)1.某工程楼面如图3-4所示。

梁纵向钢筋通长布置,8m长一个搭接,搭接长度l.2 Lt,Lt为40d。

梁箍筋弯钩长度每边lOd。

梁混凝土保护层25 mm。

2.该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费率:管理费费率l2%,利润率7%。

其他相关资料见表3-32(管理费、利润均以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之和为基数计取)。

【问题】1.计算KLl梁钢筋的质量,并将相关内容填入表3-33相应栏目中。

2.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将项目编码、综合单价、合价及综合单价计算过程填入表3—32的相应栏目中。

(注: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2、某市政府投资的一建设工程项目,项目法人单位委托某招标代理机构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代理项目施工招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编制了招标控制价。

招标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1:招标信息在招标信息网上发布后,招标人考虑到该项目建设工期紧,为缩短招标时间,而改用邀请招标方式,并要求在当地承包商中选择中标人。

事件2:资格预审时,招标代理机构审查了各个潜在投标人的专业、技术资格和技术能力。

事件3:招标代理机构设定招标文件出售的起止时间为3个工作日;要求投标人提交的投标保证金为120万元。

事件4:开标后,招标代理机构组建评标委员会,由技术专家2人、经济专家3人、招标人代表1人,该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1人组成。

事件5: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向其提出降价要求,双方经过多次谈判,签订了书面合同,合同价比中标价降低2%。

招标人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3周后,退还了未中标的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

【问题】1.说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主要依据。

2.指出事件1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说明事件2中招标代理机构在资格预审时还应审查哪些内容。

4.指出事件3、事件4中招标代理机构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5.指出事件5中招标人行为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 (2)

案例分析 (2)

1、某民营玩具生产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其市场不断扩大,销售额和出口额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员工由最初不足200人增加到目前近2000人。

与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发展不同的是,该企业的组织结构没有做任何调整,仍然沿用最初建立时的类似直线型的组织结构,李厂长是绝对的领导,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和人事等各项工作全面负责,且在许多具体问题上亲力亲为。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企业遇到了一些事情,让李厂长应接不暇。

首先,玩具生产是按合同定单执行,生产指令由厂长向各部门、各车间下达,遇到定单紧急的情况,往往是厂长带头,全体员工加班加点赶任务。

这种赶任务、赶工期的现象,难免会出差错,个别情况下,玩具质量不达标,产品被客户退回,严重的甚至赔款。

第二,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量的增加,企业急需招聘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且需要对新系统进行培训。

而以往的人员招聘、培训方式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第三,企业的后勤管理没有专门的机构及人员,传统的做法是厂长临时派人去做,现在事情多了,头绪多了,传统做法落后了。

凡此种种,以前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管理方法等都失去了作用。

面对现状,李厂长时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他也在不断思考应该如何解决现有的问题,以便能更好地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企业目前采用的是何种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有何特点?(2)、你认为现有的组织结构能否支持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应做哪些调整?2、由于超市的迅猛发展,远大商业集团决定投资组建“便捷”连锁店公司,在××市开设10家中型超市,“便捷”连锁店公司的机构由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组成。

总部是连锁经营管理的核心,主要职能有:商品采购、财务管理、市场调研、促销策划、人员选聘、教育培训等。

各门店按照总部的要求进行日常的销售活动。

配送中心依照总部制定的配送方案,承担各门店所需商品的进货、库存、分货、加工、运输、送货等业务。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 (2)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 (2)

医疗纠纷案例分析案一:丘某诉某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案情简介:11月13日,81岁女性患者丘某,因反复“左侧腹痛1月余,加重1周”入住某医院。

11月28日,行左锁骨上淋巴活检提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高度恶性。

后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予对症、支持治疗。

12月30日,患者出现双下肢浮肿、少尿等肾功能衰竭症状。

12月31日下午2时30分,值班护士错将临床的“铃兰欣”当作“新福欣”加入病人的补液中,约20分钟后被家属发现而报告护士撤换药物。

次年1月2日,患者呈浅昏迷状态,1月3日呈深昏迷状态,1月5日凌晨4时20分,被宣告临床死亡。

死亡诊断为弥漫性大B型恶性淋巴瘤,并粘连性肠梗阻、多脏器衰竭。

医学会鉴定分析意见称:医院违反卫生部制定的《医院工作制度》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错将“铃兰欣”当作“新福欣”加入病人的补液中,而且在病历中未做如实记录。

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是恶性淋巴瘤的自然发展结果,与使用“丁胺卡那霉素”无关(“丁卡”每天超过1.5g,疗程超过10天者,易引起肾功能损害)。

患者被错用“铃兰欣”后并未出现过敏反应的症状与体征。

医方过失与患者的死亡无因果关系。

结论: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医方无责任。

焦点问题:1、医院对丘某适用药物方面是否存在医疗过错,如果有过错,是否对丘某产生了损害结果。

2、若医院应承担责任,那么应承担多大的责任?3、医学会鉴定分析意见认为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医院是否还应承担责任?分析与结论:1、在本案中,医院在使用“丁胺卡那霉素”方面,违反诊疗常规,未尽必要、谨慎的注意义务。

所谓的“注意义务”就是应该这么做却没这么做,不该这么做,又这么做了。

“铃兰欣”为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药物,在丘某的住院病历首页、护理病历首页都均记载丘某的过敏药物包括青霉素,医院错将临床的“铃兰欣”当“新福欣”输入,违反了《医院工作制度》,客观上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加速病情的恶化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1、案例描述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

r=d/2。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
思考题:
(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2)、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

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

案例分析:
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

从当堂的教学效果看,前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做;而后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操作积极投入。

同样是采用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实际操作,为何效果迥异?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是: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设计的要素,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真正找到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半径和直径关系”通过自学已经明了。

而教师A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为学生未知,引导学生操作;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探索,学生索然无味,激不起操作的热情。

教师B则充分正视学生的现实,调整教学思路,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已知的思辨。

教师设计,是学生不断激活“内存”的过程。

建构主义是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的,个体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

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

很明显,第二位老师已经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

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2、案例描述:
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原题的内容是一个粮店三月份售出面粉674袋,每袋25千克,一共售出面粉多少千克?这样一道例题让学生感觉与自己生活太远,和白己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所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照着原例题讲,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

于是,我们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延伸。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们一听是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的事情,兴趣盎然,有的猜测5千克,有的猜测10千克,还有的猜测20千克,有个别学生看到了课后的内容说出来是12千
克。

教师接着问,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学生马上算出平年是4380千克,闰年是4392千克。

随着计算结果的出现,学生觉得非常吃惊:“哇!这么多呀!”看着学生吃惊的样子,教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家所住的楼房一共有多少户?如果按一家一个水龙头计算,一年要白白流掉多少水?”
思考题:原题与改动后的题目比较有什么异同(包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目标的维度、教学效果)?案例分析:虽说都是“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应用题,但是由于学生对来源于生活的素材感兴趣,所以他们感觉不难而且有趣,同时体现了课程综合化要求,使学生受到了节约用水的教育。

这样,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描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