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TVOC测定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一、检测依据: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G二、仪器与设备:1、大气采样器:恒流空气采样泵,在0.1-0.5L/min范围内流量稳定。

2、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解吸温度、载气流速可调。

3、气相色谱仪:GC122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Tenax-TA吸附管:长15cm,内径3.5-4.0mm,外径6mm5、注射器:1μl、10μl、1ml、100ml若干支6、色谱柱:长30-50m,内径0.32或0.53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膜厚1um-5um,柱操作条件为程度升温50-250℃,初始温度为50℃,保持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至250℃,保持2min。

7、标准品:TVOC的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

8、容量瓶:50ml若干9、空盒压力表、手持式温度计等三、检测数量及取样方法:1、采样点的设置:⑴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数量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⑵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⑶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按房间面积设置:A、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B、房间使用面积在50~100 m2时,设2个检测点;C、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500m2时,不少于3个检测点;D、房间使用面积大于500~1000 m2时,不少于5个检测点;E、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0~3000 m2时,不少于6个检测点;F、房间使用面积大于等于3000 m2时,每1000 m2不少于3。

四、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将采样管(Tenax-TA管或白管)安装在解吸装置上(热导池),温度设在300℃,把热导池的开关打致到反吹通氮气(N2),活化最少10min,Tenax-TA管活化完成后(无杂峰),两端密封,置于干燥器中备用,此管可保存5天。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测定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测定
理后,超甲基化状态解除,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 (P<0.05);细胞中TFPI-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同时mRNA的表达水平也较 处理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食管癌细胞系TFPI-2基因超甲基化可抑 制其mRNA表达,当其超甲基化解除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同时细胞凋 亡率相应提高。
采样后将管取下,密封管的两端或将其放入可 密封的金属或玻璃管中。样品可保存5天。
分析步骤
1 样品的解吸和浓缩 将吸附管安装在热解吸仪上,加热,使有
机蒸气从吸附剂上解吸下来,并被载气流带入 冷阱,进行预浓缩,载气流的方向与采样时的 方向相反。然后再以低流速快速解吸,经传输 线进入毛细管气相色谱仪。传输线的温度应足 够高,以防止待测成分凝结。 解吸条件(见表1)。
demethylation. KEY WORDS: esophageal carcinoma;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2;
5-Aza-CdR; methyla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RT-PCR; apoptosis
组织因子途径移植物2(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TFPI-2)是丝氨酸蛋 白酶抑制物,在调控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关于TFPI-2 在食管癌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的分析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TFPI-2基因的失 活机制,并寻找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
分析步骤
4 样品分析 每支样品吸附管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
步骤(即相同的解吸和浓缩条件及色谱分 析条件)进行分析,用保留时间定性,峰 面积定量。
结果计算
1 将采样体积按式(1)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 样体积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

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测定1. 前言TVOC的测定符合GB 50325-2001 附录E《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验方法》。

它的原理是:选择合适的吸附剂(Tenax GC或Tenax TA),用吸附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空气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保留在吸附管中,采样后,将吸附管加热,解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待测样品随惰性载气进入毛细管气相色谱仪,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仪器:南京科捷GC5890F气相色谱仪(配FID检测器、毛细管进样系统,内置KJ热解析)。

试剂:一套TVOC标准样品(空白样、1号样(1000μg/ml)、2号样(100μg/ml)、3号样(10μg/ml))2.2 色谱条件:毛细管柱:SE-30 50m×0.32mm×1um;载气压力:0.07MPa 空气流量:400ml/min 氢气流量:40ml/min 分流比:50:1柱温:50℃/min ,保持10 min,10℃/min 到250℃ 保持10 min;检测温度:250℃;汽化温度:250℃ ;2.3热解吸条件(样品分析):吸附剂:Tenax-TA 200mg;解吸温度:280℃;解吸管吹扫时间:5min;热解吸时间:5min;解吸管反吹活化时间:30-50min2.4 测定方法:将一定量的TVOC标准样品(空白样进1μl,1号样进1μl,2号样进1μl 和5μl,3号样进5μl)分别通过热解析进入气相色谱仪器进行分析,取得5组数据,以峰面积定量,绘制标准曲线,保存为模板。

测实际样品的时候用多点校正的定量方法进行计算。

2.5实验结果与讨论:线性相关系数R≥99.9%,仪器的重复性良好。

另外我们经过实验测得在色谱仪达到检测灵敏度要求下,只有重复性和线形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因此,色谱仪的线形和重复性好才是最关键的。

下面是其中的一张TVOC谱图:。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最新整理)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最新整理)

室内空气中tvoc的测定作业指导书一、抽样方法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每个建筑单体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氡、甲醛、氨、苯、TVOC的抽检量不得少于房间总数的5%,每个建筑单体不得少于三间,当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凡惊醒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量减半,并不得少于三间。

民用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应按下表设置。

(摘取自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室内环境监测布点规范房屋使用面积(m2)监测点数(个)<501≥50,<1002≥100,<500不少于3≥500,<1000不少于5≥1000,<3000不少于6≥3000每1000m2不少于3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监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并取各店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监测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m~1.5m。

监测点应分布均匀,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监测室,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对装饰装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家具时,应保证正常使用状态。

二、原理及步骤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化合物应按一下步骤进行测定: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通过热解吸装置加热吸附管,并得到TVOC的解吸气体;将TVOC的解吸气体注入气象色谱仪进行色谱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面积定量。

三、仪器及设备恒流采样泵:在采样过程中流量应稳定,流量范围应在0.02L/min~0.5L/min,能克服5KPa~10KPa之间的阻力,用皂膜流量计校准系统流量时,相对偏差不应大于±5%。

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其解吸温度及载气流量可调。

环境空气挥发性卤代烃实验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挥发性卤代烃实验作业指导书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1、方法依据环境空气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氯苯、苄基氯、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三氯甲烷、四氯乙烯、四氯化碳等多种挥发性卤代烃。

当采样体积为10L时,本方法的方法检出限为0.03~10μg/m3,测定下限为0.12~40μg/m3。

3、测定原理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卤代烃经活性炭采样管富集后,用二硫化碳(CS2)解吸,使用带有电子捕获器(ECD)的气相色谱仪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4、干扰和消除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卤代烃时,环境空气中苯系物、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环己烷不干扰测定。

5、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

5.1 二硫化碳:色谱纯,在方法推荐条件下经气相色谱检验无干扰峰。

5.2 标准贮备液:取适量色谱纯的挥发性卤代烃配制于一定体积的二硫化碳(5.1)中,也可直接购买。

5.3 标准使用液:用二硫化碳(5.1)将标准贮备液(5.2)稀释10倍,临用现配。

5.4 无水硫酸钠:经500℃烘烤4h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5.5 载气:氮气,纯度99.999%。

6、仪器和设备6.1 气相色谱仪:具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6.2 毛细管柱:50m×0.32m,1.05μm膜厚,固定相为100%甲基硅氧烷,或其他等效毛细管柱。

6.3 采样器能在0.1~1.0L/min内精确保持流量,流量误差应在±5%以内。

6.4 活性采样管采样管内装有两段椰壳活性炭,颗粒大小为0.4~0.8mm(20~40目),A段100mg,B段50mg。

或使用装有150mg椰壳活性炭的单段采样管。

6.5 微量注射器:5µl、10µl、50µl、100µl和1ml。

6.6 棕色采样瓶:2ml,具聚四氟乙烯衬垫和实芯螺旋盖。

室内环境总挥发性有机物

室内环境总挥发性有机物

室内环境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室内环境和工作场所空气,也适用于评价小型或者大型测试舱室内材料的释放。

2检验原理空气中TVOC用Tenax-TA管采集,然后经热解吸,再经专用毛细管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验,以保留时间定性,面积定量。

3检验仪器及设备3.1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3.2热解吸装置:3.3毛细管柱——长50m,内径0.32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硅氧烷,膜厚1~5μm。

3.4空气采样器——0~2L/min。

3.5注射器——1mL、100mL、10μL、1μL。

4仪器设备4.1Tenax-TA吸附管。

4.2注射器:10ul液体注射器,10ul气体注射器,1ml气体注射器。

4.3恒流采样器:在采样过程中流量应稳定,流量范围应包含0.5L/min,并且当流量为0.5L/min时,应能克服5kPa~10kPa之间的阻力,此时用皂膜流量计校准系统流量时,相对偏差不应大于±5%。

4.4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其解吸温度及载气流速应可调。

4.5配备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

4.6石英毛细管柱:长度应为30m~50m,内径应为0.32mm或0.53mm,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的膜厚应为1μm~5μm;柱操作条件应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应为50℃,保持10min,升温速率5℃。

5试剂和材料5.1Tenax-TA吸附管可为玻璃管或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管,管内装有200Mg粒径为0.18mm~0.25mm(60目~80目)的Tenax-TA吸附剂。

使用前应通氮气加热活化,活化温度应高于解吸温度,活化时间不应少于30min,活化至无杂质峰为止,当流量为0.5L/min时,阻力应在5kPa~10kPa之间;5.2苯、甲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的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5.3载气应为氮气,纯度不应小于99.99%。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的测量一、检测依据: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附录G二、仪器与设备:1、大气采样器:恒流空气采样泵,在0.1-0.5L/min范围内流量稳定。

2、热解吸装置:能对吸附管进行热解吸,解吸温度、载气流速可调。

3、气相色谱仪:GC122配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Tenax-TA吸附管:长15cm,内径3.5-4.0mm,外径6mm5、注射器:1μl、10μl、1ml、100ml若干支6、色谱柱:长30-50m,内径0.32或0.53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膜厚1um-5um,柱操作条件为程度升温50-250℃,初始温度为50℃,保持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至250℃,保持2min。

7、标准品:TVOC的标准溶液或标准气体。

8、容量瓶:50ml若干9、空盒压力表、手持式温度计等三、检测数量及取样方法:1、采样点的设置:⑴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数量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⑵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⑶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应按房间面积设置:A、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B、房间使用面积在50~100 m2时,设2个检测点;C、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500m2时,不少于3个检测点;D、房间使用面积大于500~1000 m2时,不少于5个检测点;E、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0~3000 m2时,不少于6个检测点;F、房间使用面积大于等于3000 m2时,每1000 m2不少于3。

四、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将采样管(Tenax-TA管或白管)安装在解吸装置上(热导池),温度设在300℃,把热导池的开关打致到反吹通氮气(N2),活化最少10min,Tenax-TA管活化完成后(无杂峰),两端密封,置于干燥器中备用,此管可保存5天。

室内环境TVOC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TVOC作业指导书

室内环境TVOC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GB50325-2001附录E )一、适用范围、技术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检测。

2.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附录E。

二、仪器设备、环境条件2.1 仪器设备2.1.1 G-3900型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1.2 毛细管柱:长50米,内径0.32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聚硅氧烷,膜厚(1~5μm)操作条件为程序升温,进样器温度为250℃,分流比为1:40。

2.1.3 热解析装置2.1.4 Tenax-TA吸附管:是外径6.3mm,内径5mm, 长90mm的玻璃管,吸附管装填Tenax吸附剂,管的两端用玻璃纤维堵住。

2.1.5 标准器:苯,甲苯,对(同)二甲苯,邻二甲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均为色谱纯。

2.1.6 空气采样器:使用前后,用皂膜流量计校准采样系统的流量,误差应小于±5%。

2.2 环境条件检测室温度:20±10℃湿度:60±10%三、采样方法及样品数量3.1 吸附管的活化:将吸附管安装在热解吸仪上,用纯氮气320℃下脱附30min,冷却至室温后,将此管放入有密封措施的具塞比色玻璃管中,可保存3天。

3.2 采样3.2.1 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3.2.2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抽查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3.2.3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

3.2.4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a) 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b) 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c) 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3.2.5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4标准曲线制备
8.2.4.1热解吸方法一:将吸附管与100mL注射器(60℃预热)相连,置于热解吸装置上,用氮气以50~60mL/min的速度于300℃下解吸,解吸体积均为50mL,于60℃平衡30min,取1mL进样,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面积。
8.2.4.2热解吸方法二:将吸附管与直接热解吸进样装置相连接,解吸温度300℃,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面积。
式中: ——标准状态下所采空气样品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含量。
注:当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相同或几乎相同的保留时间的组分干扰测定时,宜通过选择适当的气相色谱柱,或通过用前更严格地选择吸收管和调节分析系统的条件,将干扰减到最低。
9注意事项
9.1采样时应记录现场温度及大气压;
9.2进样器及配气用注射器应保持其气密性,以防气体流失;
注:对非识别峰,可以甲苯计。
8.3结果计算
由回归方程计算出各组分的量,再按下式计算所采空气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式中: ——所采空气样品中i组分含量,(mg/m3);
——被测样品中i组分的量,(μg);
——空白样品中i组分的量,(μg);
——空气标准状态采样体积,(L)。
应按下式计算所采空所样品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含量:
8.2.1解吸条件
载气——氮气(纯度不小于99.99%);
解吸温度——300℃;
解吸体积——50mL。
8.2.2色谱分析条件
进样口——250℃;
柱温箱——程序升温50~250℃,初始温度为50℃,保持10min,升温速率,5℃/min;
分流比——1:1~10:1;
检测器温度——250℃。
8.2.3标准系列(可选任一)
6.4空气采样器——0~2L/min。
6.5注射器——1mL、100mL、10μL、1μL。
7试剂和材料
7.1Tenax-TA吸附管。
7.2标准品
7.2.1标准气体—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均为标准气体。
7.2.2标准品:乙酸丁酯、十一烷为色谱纯。
7.2.3标准溶液:VOCs(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标准溶液。有市售。
8.2.3.1气体外标法:取30mL、60mL、100mL的标准混和气体通过吸附管,为标准系列。
8.2.3.2液体外标法:取VOCs的标准溶液,临用前逐级稀释成单组份含量为1.0、5.0、10.0mg/mL的标准液。各取1uL注入吸附管,同时用100mL/min的氮气通过吸附管,5min后取下,密封,为标准系列。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主题: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TVOC检测作业指导书
第3页第1版颁布来自期:8.2.4.3每个浓度重复2次,取峰面积的平均值。同时,取一个未采样的吸附管,按样品管同时操作,测定空白管的平均峰面积。以各组分的含量(μg)为横坐标,平均峰面积为纵坐标,分别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方程(A=bm+a)。
9.3根据样品浓度调节分流比,浓度高的分流比可适当调大,浓度的低的分流比可适当调小。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主题: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TVOC检测作业指导书
第2页
第1版
颁布日期:
8检验程序
8.1采样
应在采样地点打开吸附管,与空气采样器入气口垂直连接,以0.5L/min的速度,抽取约5L空气,精确计时。采样后,应将吸收管的两端套上塑料帽,并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
8.2空气样品的测定
4检验原理
空气中TVOC用Tenax-TA管采集,然后经热解吸,再经专用毛细管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验,以保留时间定性,面积定量。
5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的持证上岗人员,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应认真负责。
6检验仪器及设备
6.1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6.2热解吸装置:
6.3毛细管柱——长50m,内径0.32mm石英柱,内涂覆二甲基硅氧烷,膜厚1~5μm。
8.2.5样品分析
8.2.5.1热解吸方法一:将吸附管与100mL注射器(60℃预热)相连,置于热解吸装置上,用氮气以50~60mL/min的速度于300℃下解吸,解吸体积均为50mL,于60℃平衡30min,取1mL进样,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面积。
8.2.5.2热解吸方法二:将吸附管与直接热解吸进样装置相连接,解吸温度300℃,测量保留时间及峰面积。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主题: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TVOC检测作业指导书
第1页
第1版
颁布日期:
1编制目的
为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检验,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浓度的检验。
3检验依据
3.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