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堂中的情景教学
试论音乐课中的情景教学

试论音乐课中的情景教学小学的音乐欣赏课,是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为前提,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旋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人情入境,去感受、体验音乐美的所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创奇境,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从现代教育理论可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感、气质、性格、思想、世界观、认知方式)对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情感,它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
因为人的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需要促进动机的形成,激发兴趣的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音乐情感正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的主要因素。
根据以上的理论基础.在音乐课中首先是激发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情感。
2 创意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不仅充分钻研教材,而且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都有好胜、好奇、好动的特点,并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加倍爱护学生的语言和行动,引导学生的耐心观察、思考和探索,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
为学生创造一切有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下面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1通过游戏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如《快乐的小熊猫》这一欣赏课的教学中,我将教学内容与生动有趣的游戏相结合,创设竞赛的情境,使学生在充满童趣、愉快的游戏中掌握知识。
在课中利用多媒体的形、色、声并具的功能,设计了“快乐动物园”,将竞赛题目影藏在每个动物身上,由学生自由点击喜爱的动物,学生分组或个人来回答问题的竞赛。
这种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在学习中陶冶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迎接生活的挑战,承受挫折困难。
养成学生积极开动思维的好习惯,增强竞争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交流学习,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一问多解时的交流学习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的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声乐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探究

声乐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探究
情景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造具体的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
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声乐教学中,情景教学也被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
们的兴趣、动力和学习效果。
1. 以歌曲内容为情景
在教授某些歌曲时,可以将歌曲的内容作为情景进行教学。
例如,教唱《茉莉花》时
可以把中国江南的茶园、茉莉花盛开的场景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想象自己置身于其中,感
受江南水乡的风光、茉莉花的芬芳。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
感和意义,使歌曲更加具有感染力。
2. 以角色扮演为情景
在教唱某些戏曲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入剧情,感受戏曲中人物的情
感和经历。
例如,教唱《红楼梦》中的《若我有你》时,可以让学生扮演贾宝玉和林黛玉,体验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在进行合唱排练时,可以把演唱场景创造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例如,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情境,如通过恰当的动作
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船夫划桨、汀洲渡口的景象,从而使演唱更加生动、感人。
4. 以词语为情景
有些歌曲的歌词非常富有想象力,可以通过词语把学生带入歌曲表达的情境中。
例如,教唱《早春賦》时,可以通过词语如“远山如黛,近水似银”等形象地描绘春景,激发学
生想象与感受,进而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小学音乐课堂中情景教学的应用 (3)

小学音乐课堂中情景教学的应用小学音乐课堂中情景教学的应用音乐是一种把声音结合在一起并产生情感的艺术形式,其中还包括舞蹈和戏剧。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面对如今社会瞬息万变、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教师们需要跟进学科最新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以期让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现代公民。
其中情景教学,是一种集体验、互动、情感、认知、体验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可改进传统授课方式中所存在的单一化和死板性。
本文分析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从理论背景、实践操作交流等层面阐述情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音乐素养以及提高思维能力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情景教学的基本特征情景教学是一种以构建场景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情景”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和内容构造逼真的教学情境,在其中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感受情境,理解事情的发展过程。
情景教学方法带有浓郁的情感、遗传学、真实性等特点。
其主要特征包括:(一)情境构建。
情景教学的教学过程需要通过情境构建对学生起到沉浸式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体验情境。
情境构建是情景教学的核心环节,可以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互动。
情景教学中不同于传统的单向授课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互动,在互动中提升学生成长和自我实现。
(三)个性化教学。
情景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学生表现的哪些方面来调整教学方案,使之更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
(四)综合传授。
情景教学的教学方式整合了情感、认知、体验、审美等层面的特点,使他更贴合现代人的认知特征和价值取向。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小学音乐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教学理念基于以激发学生音乐情趣和培养其音乐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结合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景教学方法在音乐教育中应用的优势表现为:(一)激发学生兴趣及自信教师在情景教学中通过丰富的音乐素材创造真实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如同置身真实现场中。
初中音乐教学情景教学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情景教学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情景教学方法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它能够激发情感,启迪智慧,促进个性发展。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际,探讨情景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方法的定义及特点情景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教学方法。
它以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素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教授《茉莉花》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各地民歌的风格特点,进而引发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兴趣。
2.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共鸣音乐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功能,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的情感魅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教授《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时,教师可以结合小提琴的音色特点,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之美的同时,体验爱情的美好与悲伤。
3.实践参与,提高音乐素养音乐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合唱、合奏、即兴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韵律、节奏和和声。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应教会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如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
5.融入德育教育,培养良好品质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将德育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景教1(推荐5篇)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景教1(推荐5篇)第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景教1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杨敏娟摘要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就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
学生和教师同是情景的创设者和被情景感染、陶醉、启迪与激励情感的主体,师生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我认为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关键词情景;感知;理解;深化;画面。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这种“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起到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如小学音乐第一册中《闪烁的小星星》一课中,歌中唱到“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太阳慢慢向西沉,乌鸦回家一群群” 教师可根据歌中所描绘的这些景色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并在教室的墙面、天花板贴上彩色玻璃纸做的小星星。
并拉上窗帘。
让学生身如其境的感受到音乐描绘的画面。
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夜空下。
二、理解——深入情景,领会感情,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脑海里的情景可以不断变幻。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案例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案例研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景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和情景,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以情景教学案例研究的方式,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方法。
案例一:制作音乐剧在小学三年级的音乐教学中,老师决定让学生合作制作音乐剧。
音乐剧的内容是经典童话故事《小红帽》。
老师首先组织学生分角色,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角色,在音乐剧中有对话和歌曲。
接下来,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编写剧本,确定对话内容和歌曲的安排。
在编写过程中,老师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意能力。
在排练过程中,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绎一个场景。
学生们可以根据剧本自由发挥,演绎出自己的角色。
老师会提供一些基本的指导和建议,但鼓励学生们自己动脑筋、创造表演效果。
通过制作音乐剧,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案例二:探索乐器之谜在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学中,老师决定进行乐器探索活动。
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自接触和探索各种乐器,了解乐器的音色、演奏方法和演奏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设置多个探索站点,每个站点摆放一种乐器。
学生们分组轮流到各个站点进行观察和试奏。
比如在键盘乐器站点,学生们可以亲自按弹键盘,感受钢琴、电子琴等键盘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
在打击乐器站点,学生们可以用鼓棒敲击鼓面,感受鼓的节奏感和鼓音的变化。
在弦乐器站点,学生们可以亲手拉奏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感受乐器的共鸣和音色。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案例三:音乐绘画比赛在小学五年级音乐教学中,老师组织了一场音乐绘画比赛。
比赛的规则是学生们在音乐的启发下创作绘画作品。
老师在教学中会播放各种风格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们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音色和情感进行绘画创作。
比赛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主题和音乐。
学生们要根据主题和音乐内容进行绘画,同时在比赛结束后进行作品的展示和解说。
情景表演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表演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情景表演是一种集合了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元素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它将学生们置身于一个有情感表达的环境中,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中的表现力和情感,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使用情景表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下面分别从情景表演对于旋律、节奏、合唱以及音乐欣赏方面进行了阐述。
1. 对于旋律情景表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旋律。
老师可以依据故事情节或歌曲主题,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在表演中深入体验音乐旋律所传递的情感,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旋律。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小星星》这首歌,设计情景表演,“小星星”们漫步在天空中,慢慢聚集在一起,变成了一颗大星星。
学生们可以通过演员扮演“小星星”的形象,以及对旋律的表现,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中旋律所传递的情感。
2. 对于节奏例如,老师可以选择《悲伤的小提琴》这样的乐器独奏曲,设计情境表演,“小提琴”在天空中飞翔,伴随着乐曲旋律的变化,小提琴的飞行姿态随之变化。
学生们可以通过表演,感受节奏的律动和规律,增强对节奏的感知。
3. 对于合唱情景表演也可用于合唱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配合歌曲节奏,共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老师可以设计情境表演,让学生在行动和表情上配合合唱歌曲,从而更好地传达歌曲的情感。
4. 对于音乐欣赏情景表演还可用于音乐欣赏教学中,烘托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
老师可以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设计情境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在情景表演的运用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适合的情境,尽可能让学生身临其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同时学生在表演中可以自我发挥,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景教学法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情景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生活,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语言等多方面的能力。
而情景教学法正是一种适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或情景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常常利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营造各种情境,让幼儿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和体验音乐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适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
一、角色情景教学法角色情景教学法是一种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的情景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角色情景活动,如音乐游戏、音乐剧、音乐比赛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表演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比如,在音乐游戏中可以设计《乐器团队演奏》。
首先,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种乐器,如小鼓、木琴、铃铛等,然后告诉幼儿们,他们是一个音乐团队,需要协作演奏一首简单的曲子。
接下来,教师可以模仿指挥家的动作,给幼儿们指示演奏的节奏和速度。
在整个过程中,幼儿们需要按照指挥家的要求协调演奏,这既能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二、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帮助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景模拟法进行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活动,让幼儿们体验音乐的美妙。
比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可以设计《音乐动画片》。
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动感的音乐,展示相应的音乐动画片,通过让幼儿们观看动画片来体验音乐的美妙。
在观看完动画片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从中可以让幼儿们体验到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三、情景再现法情景再现法是一种通过再现生活情境来帮助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情景再现法进行歌曲学唱、舞蹈学习等活动,让幼儿们理解音乐的内涵。
比如,在歌曲学唱活动中可以设计《动物歌曲唱》。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首动物歌曲,如《小兔乖乖》等,然后让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并且学习唱这首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课堂中的情景教学
作者:吴琼华
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09期
教学目标:
1、熟悉音乐,知道乐曲中男声合唱出现了几次,并能边听边在重音处拍手。
2、完整聆听音乐,并能听出波斯市场各主题音乐出现的先后顺序。
3、聆听《波斯市场》,感受波斯市场的热闹与繁荣,并能扮演角色随音乐进行音乐场景表演。
教学重点及难点
听出波斯市场各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感受波斯市场的热闹与繁华,并能扮演角色随音乐进行场景表演。
教学准备
1、波斯市场音响资料;(2)帮助聆听音乐的多媒体课件资料。
3、S.H.E 演唱的「波斯猫」;4、简单的角色道具。
5、学生分成6个小组,并且分别取名:骆驼商队、乞丐队、公主队、魔术师、玩蛇艺人、酋长队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播放S.H.E 演唱的「波斯猫」歌曲。
师: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知道这首流行歌曲是出自于哪里吗
师:「波斯猫」歌曲音乐出自于音乐《波斯市场》,我们今天就要欣赏管弦乐《波斯市场》。
学生大部分对S.H.E 演唱的「波斯猫」很熟悉,所以第一问题学生基本能准确回答,第二问题学生基本不知道,老师就在此处引出课题《波斯市场》。
二、欣赏管弦乐《波斯市场》
教师:波斯--这个在历史上的帝国,今天的地理位置在伊朗、伊拉克、阿富汗一帶。
管弦乐《波斯市场》是英国作曲家凯特贝尔于1920年创作的管弦乐曲。
它描述的是一位美丽端庄的公主,在侍丛的簇拥下经过波斯市场的所见所闻。
通过音乐,波斯集市繁华喧闹,五彩缤纷的景象被生动的呈现出来,下面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去感受波斯市场的繁荣热闹的场面。
1、学生第一次初听音乐
教师随音乐旁白故事情景内容帮助学生理清音乐欣赏脉络,学生完整聆听并记住音乐中出现了哪些音乐角色形象男声合唱再里面出现了几次
《波斯市场》——音乐欣赏脉络
教师旁白:(1)骆驼商队由远而近经过市场......(2)乞丐出现,到处向人乞讨......(3)温顺优雅的公主来到市场选购手饰、衣料......(4)魔术师吹动笛声引出玩蛇艺人扭身起舞的表演......(5)酋长率领军队经过市场很快离去......(6)乞丐又再度出现乞讨 (7)
优雅美丽的公主采购完毕,准备回宫……(8)夕阳西下骆驼商队整装出发离开市场越来越远……公主依依不舍频频回头看着人群渐散的市场……
聆听结束后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问题:音乐中出现了哪些角色教师抽查学生回答(骆驼商队、乞丐、公主、魔术师、玩蛇艺人、酋长队伍)。
男声合唱出现了几次(两次)。
2、学生分段聆听。
(这部分教师引导学生以自学模仿的方式进行)
(1)聆听主题1两次,(骆驼商队由远而近来到波斯市场。
)第二次聆听时让学生自己用碰铃敲击节奏模仿音乐里面的铃铛声。
(2)、聆听主题2,男声合唱,乞丐乞讨,要求学生在重音处拍手。
(3)、聆听主题3,公主出场,要求学生说出是由哪件乐器主奏的并随音乐哼唱,还可以模仿大提琴演奏。
(4)、聆听主题音乐4魔术师引出玩蛇人,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肢体表现这段音乐。
(5)、聆听主题音乐5酋长路过市场,玩蛇人立即停止下地跪拜,教师引导学生能说出铜管乐器齐奏,并能模仿长号随音乐演奏。
3、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学生通过聆听自学完成)
聆听要求:边听边记下音乐主题出现的顺序。
学生完整聆听后教师抽查学生说出音乐主题出现的顺序。
三、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扮角色进行音乐场景表演。
课前分好的6组角色,分别扮演角色:骆驼商队-乞丐-公主=魔术师-玩蛇人-酋长队伍。
给学生分组用8分钟的时间进行简单的角色创编与排练。
教师巡回指导,可以提供给学生课前准备的一些简单的角色道具。
也可以提示学生要抓住每个角色出场的特征进行表演。
学生分组排练5到8分钟,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展评活动。
师:各队各就各位准备随音乐秩序出场,,完整聆听音乐有秩序地进行音乐场景表演。
要求各队扮好自己的角色,随自己所扮的角色随音乐入场表演。
同学们我们一起随音乐去波斯市场吧!表演开始,播放《波斯市场》音乐.
学生表演:展现一副热闹非凡的波斯市场画面
五、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表演结束,学生互相对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评价。
最后教师根据课堂学生表现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以后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