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合集下载

小儿惊厥的临床分析和护理体会

小儿惊厥的临床分析和护理体会
密切检测患儿 的体 温、血 压 、心 电图及 呼 吸功 能。多数镇 静药 多有 呼吸抑制作用 ,故 用止痉药过程 中护士应严 密观察 呼 吸节律 、频率的变化 ;观察瞳孔 、囟门 、神志及面 色的变化 ,发现 异常及 时报告值班 医师 。 3.1。3 观察病情 变化
护士应记录患儿惊厥次数 、性质 ,是全身性 还是局 限性 ,惊 厥持续 时间 ,以及 惊厥 发作 时伴随症状 。注意患儿惊厥 缓解后 一 般情 况的变化 。以上 的护理记 录对 医师 诊治病 儿有很 大 帮
Key W ords:Painless;Induced abortion;Nursing care
小 儿 惊 厥 的I临床分 析 和护 理 体 会
叶珠凤 (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浙江 乐清 325604)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急救思路,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 2008年 6月至 2011年 12月我院儿科诊治的惊厥患儿 129 例 进行 临床 分析 。结果 :129例惊厥 患儿治愈 124例 ,转 院 3例 ,1例死亡 ,1例 留后遗症。结论 :护 士应 熟练 掌握 小儿惊厥 的急救 措
施 ,及 时 、得 当的 护 理 ,不仅 提 高 惊厥 抢救 的成 功 率 ,亦 大大 降低 脑 损 伤 的 发 生 率 。
关键 词 :小儿惊厥;分析 ;护理体会
惊厥 是 小儿时期 常 见的 紧急 症状 ,其临 床类 型多种 多样 , 惊厥 持续时 间长短不 一 ,不 同年 龄的惊厥表 现类 型不 同。惊 厥 反复 或持续发作 可造 成患儿 不 可逆性 脑损伤 ,甚 至危及 生命 , 因此护 士应熟练掌握 d,Jt,惊厥 的急救措 施 ,及 时、得 当的护理 , 可 降低 脑损伤 的发生 率 。为 此将我 院儿科 对,'bJb惊厥 的临 床

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

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

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新生儿期是婴儿生命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而婴儿发生惊厥是极为严重的疾病。

惊厥是指由于脑功能异常导致的全身痉挛的症状,而新生儿惊厥则是指在新生儿期发生的惊厥症状,发生率非常高。

因此,对新生儿惊厥症状的早期诊断及及时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生儿惊厥的定义新生儿惊厥一般是指在新生儿期产生发作性躁动或惊厥引起的全身性抽搐,抽搐通常出现在临床的前两周。

由于新生儿的脑部发育还不完全,对一些外界刺激反应过分敏感导致产生惊厥。

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原因新生儿期的惊厥发作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缺氧、缺钙、缺糖、感染及颅内出血等。

此外,新生儿神经系统自身的发育不足,对外界刺激反应过于敏感,也是惊厥发生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症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全身痉挛抽搐、肢体强制性屈曲、面部抽搐、口唇发绀等等。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新生儿惊厥的发作症状都是相同的,有些症状可能会出现,而有些则可能不会。

新生儿惊厥的诊断在诊断新生儿惊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询问产前、产后过程,包括分娩难产、麻醉过程等;2.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感染史、家族病史、服药史等;3.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如评估神经系统存在异常、感染等;4.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糖、电解质、血细胞比法等。

新生儿惊厥的处理新生儿惊厥发作后,我们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轻症状,降低风险。

下面是几点处理原则:1.检查过程中,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

2.控制惊厥抽搐,采取药物措施如:地西泮、苯巴比妥、频哌酮等药物,降低惊厥后遗症。

3.对于有原因引起的惊厥,及时治疗干预,如低钙血症、感染等。

4.针对性治疗,如引起惊厥的脑血管病变,及时施行手术治疗等。

新生儿惊厥症状在新生期很常见,但是,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希望本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

小儿惊厥诊断与护理

小儿惊厥诊断与护理

小儿惊厥
一、概述
小儿惊厥,也称为小儿惊风,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急症。

它通常表现为突然的、不可控制的肌肉收缩,可能伴有意识丧失。

这种情况在儿童中尤为常见,特别是在幼儿和婴儿中。

惊厥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感染、代谢紊乱、脑损伤等。

二、症状与体征
小儿惊厥的症状和体征因年龄和病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典型的症状包括:
1.肌肉收缩:身体或面部肌肉突然收缩,可能导致肢体僵硬或痉挛。

2.意识丧失:患儿可能突然失去意识,呼之不应。

3.眼球震颤:眼球可能固定或快速转动。

4.口吐白沫:可能有口吐白沫的现象。

5.大小便失禁: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三、诊断与治疗
诊断小儿惊厥需要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可能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找到并治疗潜在的病因。

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以及根据病因使用其他必要的药物。

非药物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等。

四、预防与护理
预防小儿惊厥的关键在于识别并控制潜在的病因。

家长应注意儿童的日常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等常见病因。

同时,家长应了解惊厥的基本知识,学习如何处理惊厥发作,并保持冷静,及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五、结论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需要紧急处理。

了解小儿惊厥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于家长和医护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早期识别和处理惊厥发作可以有效减少对儿童的伤害,提高治愈率。

浅谈小儿惊厥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一)

浅谈小儿惊厥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一)

浅谈小儿惊厥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一)论文关键词:小儿;惊厥;护理;病情观察论文摘要:惊厥是儿科的常见急症,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神志不清,眼睛上翻凝视,唇周、面色发绀,牙关紧闭,面肌、肢体颤动。

小儿的发病率高,好发于冬春季节,见于2个月~9岁患儿。

引起惊厥的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感染性常见于脑膜炎、高热惊厥和中毒性脑病;非感染性常见于癫痫大发作型及婴儿痉挛症、低血糖低血钙及药物中毒等。

回顾总结了96例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

主要护理措施为:惊厥的紧急处理、对症护理、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

认为在做好治疗护理的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是取得良好效果及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

惊厥是指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群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1],多伴有意识障碍,也有神志清醒的。

惊厥发作前可先有惊跳、精神恍惚等表现,大多数患者起病急,时间持续半分钟到一分钟缓解,若惊厥反复发作或持续时间长,往往导致脑水肿,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加强病情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症状并立即控制,防止病情恶化。

1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惊厥患儿共96例,年龄18天~9岁,以2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多见。

其中高热惊厥34例,病毒性脑膜炎14例,癫痫9例,抽搐查因38例,中毒性脑病1例。

34例高热惊厥的患儿病情治愈,2例病毒性脑膜炎者放弃治疗,38例抽搐查因者病情治愈或好转。

2惊厥的紧急处理惊厥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决定预后好坏的重要因素,如持续30分钟以上,就可产生严重的脑缺氧、缺血性的病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护士应熟悉惊厥的紧急处理措施。

2.1针剌人中、百会、涌泉、十宣、合谷等穴位,立即通知医生。

2.2遵医嘱使用药物止惊2]安定:0.1~0.3mg/kg/次缓慢静脉注射,小婴儿一次量不超过5mg,较大小儿一次最多不超过10mg。

鲁米那:5~10mg/kg/次,肌肉注射。

低钙惊厥:可用10%葡萄糖酸钙5~10ml/次,以25%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或静滴。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一 缉验密强
2 护理
节、 膝关节 等被动运动 。因本 例患者情况 特殊 , 发生 了低 钠血 护士掌握 低钠 血症 的临床特征 , 对
症, 所以功能锻炼往后延迟 了几天。 2 . 5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 在行动 、 服务流程上做 到人性
2 . 1 术 后密切 观察
具有相关因素密切观察疴 晴变化 , 及 时评估 , 早期 防治 。 2 . 2 观察范 围 低钠血症 的临床表现 ,血尿生化指标 , 2 4 h 出入量 。补钠治疗情况 , 原 则上“ 量 出为人 ” , 依据低钠性质 , 口
服及静脉补钠 。
化护理口 ] , 此 时患者 比较悲观 , 担心恢复不好 , 要关 心体贴患 者 ,
积极 了解其心态变化 。以亲切 温和的语帮助 , 解 除其思想 负担 , 使 患者 浓氯 化钠 输注每小时 3 0 mL , 微量输液 以愉快轻松 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 , 为患者和家属做 好有关 治疗 、 护理和康复的健康指导 。
3 讨论
2 - 3 补钠 的速度
泵 匀速给药 , 血钠离子浓度 升高速度 <8 m mo L / L ( 2 d ) , 血钠快 速回升可引发延髓脱髓鞘病变 。尿指标检测每周 1 2次 , 正确 采 集标本 , 以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 。 饮 食护理 : 指导 患者饮食 , 叮嘱 患者 多食高 蛋 白、 高 维生
的低钠血症可造成患者永久性神经损伤。
2 . 4 基础护理 术后加强皮肤护理 , 保持床单清洁平整 , 定 时翻身 , 按摩受压 部位 , 保持 皮肤清洁 , 预 防皮 肤破损 , 保持切
口干燥。
2 . 4 . 1 体位制 动 向患者说 明术后 为防止假体 脱位要 采

小儿惊厥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小儿惊厥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小儿惊厥的观察及护理对策【关键词】惊厥;观察;护理对策惊厥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痉挛性抽搐。

多见于婴幼儿,发病率高。

发作的次数和时间各异,若连续反复发作易引起脱水、衰竭、高热及并发肺炎。

发作时常伴有意识丧失,有时亦可造成意外的损害。

如长时间反复发作可产生脑缺氧,缺血性病变。

严重者可致脑损伤遗留后遗症。

因此,做好小儿惊厥的护理是避免患儿发生意外和帮助患儿度过危险期的重要措施之一。

1 临床资料我院儿科2005年12月~2007年12月收治16例惊厥患儿中,其原发病为:10例高烧伴惊厥,2例中毒性菌痢,2例小儿肺炎,1例小儿破伤风,1例癫痫。

现结合临床对小儿惊厥的护理进行以下简述。

2 临床表现惊厥是儿科特有的一种病理信号。

惊厥一般发作时间短,数秒至几分钟,长者可达到10~30 min以上。

其表现为烦躁不安,突然意识丧失,眼睛上翻,眼球固定,出现凝视或斜视,面呈青灰色,面部肌肉颤动,手指呈鹰爪状,重者四肢强直、痉挛、全身抽动,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伴随发热、咳嗽、吐泻等症状。

3 急救处理惊厥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一般认为持续时间越长则预示病情越严重,若不及时采取紧急有效的处理措施,极易产生严重的脑缺氧,引起脑实质的损害。

3.1 针刺疗法强刺人中、合谷、足跟等穴,如无效,应立即使用止惊药物。

3.2 止惊药的应用首选苯巴比妥,持续惊厥,必要时选用安定肌注,加用10%水合氯醛灌肠,如高热不退患儿则可采用物理降温。

以上处理若不能终止惊厥,应考虑脑部病变,应作脱水、利尿处理及抗感染治疗。

常用高渗糖、20%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等。

3.3 对症处理如低钙惊厥,可选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慢推。

3.4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氧,1~2 L/min。

防止脑缺氧,缺血性病变。

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以防小儿窒息。

4 病情观察为了做好小儿惊厥的护理,必须仔细观察惊厥发作的特征,伴随症状,并做好记录,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新生儿惊厥个案护理措施

新生儿惊厥个案护理措施

新生儿惊厥个案护理措施引言。

新生儿惊厥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8天内发生的一种癫痫样抽搐,通常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护理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惊厥的护理措施,帮助家长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情况。

一、观察和监测。

1. 观察抽搐的特点,新生儿惊厥通常表现为肢体抽搐、面部抽搐、眼球上翻等,家长和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抽搐的特点,以便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2. 监测呼吸和心率,新生儿惊厥可能会导致呼吸和心率异常,家长和护理人员应及时监测新生儿的呼吸和心率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二、保持环境安静。

1. 避免刺激,新生儿惊厥时应避免刺激,如声音、光线等,以免加重抽搐。

2. 维持室内安静,护理人员应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嘈杂声音和过多人员进出,以减少新生儿的刺激。

三、保持通畅呼吸道。

1. 保持头部侧向,新生儿惊厥时,护理人员应将新生儿的头部侧向,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 清除口腔分泌物,如有口腔分泌物,应及时用吸引器清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及时就医。

1. 立即报告医护人员,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惊厥,家长和护理人员应立即报告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就医。

2. 寻求专业治疗,新生儿惊厥需要及时接受专业治疗,家长和护理人员应将新生儿送往医院,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五、家庭护理。

1. 定期复诊,新生儿出院后,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复诊,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病情和接受医生的指导。

2. 注意饮食和生活,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证孩子的充足睡眠和营养,避免过度疲劳和刺激。

结语。

新生儿惊厥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护理和治疗。

家长和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和监测新生儿的情况,保持环境安静,保持通畅呼吸道,及时就医,以及在家庭护理中注意饮食和生活。

希望本文能帮助家长和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新生儿惊厥的情况,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

新生儿惊厥症状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症状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症状和护理
一、概述
孩子如果发生高热惊厥这种现象大人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这个时候不可以使劲儿的摇晃孩子,也不可以大声地呼喊孩子,应当让孩子平静地躺在床上,可以使用拇指对孩子的人中穴进行按压,当然由于大人的手劲非常大,按下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很用力,要不然有可能导致孩子骨折。

高热惊厥多数情况下是发生在6个月到4岁左右的孩子身上,一般孩子4岁过后高热惊厥就不容易发生。

二、步骤/方法:
1、孩子有高热惊厥这种现象,休息的环境必须保持安静,一定
要避免一切的外界不良刺激,高热惊厥发作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一根筷子缠上纱布,然后让孩子咬着,这样才不至于发病的过程当中孩子将自己的舌头咬到。

2、有的孩子高热惊厥发作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呕吐,或者是呼吸
道有很多分泌物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让孩子的头部偏向一侧,这样才有利于呕吐物或者是分泌物排出,从而能够避免这些呕吐物或者是分泌物造成呼吸道堵塞,从而导致窒息。

3、孩子高热惊厥除了以积极应之外,就是立即送到医院去治疗。

千万不可以在孩子高热惊厥发生的时候胡乱用药,一定要积极到医院去查明导致高热惊厥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三、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大约有40%的高热惊厥的孩子疾病会复发,复发的主要因素就是身体发热或者是身体感染病灶,所以说想要预防高热惊厥平时一定要积极预防身体发热,特别是重点对感冒进行预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任何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均可出现惊厥,其发生频率约占活产儿的5/1000[1]。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症,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一旦发现惊厥,必须紧急寻找原因,并立即给予处理。

为降低新生儿惊厥病死率,改善预后,本研究对60例新生儿的惊厥临床观察和护理分析
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9年8月至2011年2月收治新生儿惊厥60例,男41例,女19例;足月儿32例,早产儿23例,过期产儿5例;体重大于4000g8例,小于2000g11例,2000-2500g41例;有异常分娩史42例,其中剖宫产18例,产钳助产9 例,臀位产6例,胎头吸引助产9例,
有窒息史21例。

1.2 临床表现.
1.2.1 惊厥.15例四肢呈游泳或踏车样运动;18例表现为四肢强直性伸展;17例阵挛性抽搐;10例突然发生双目凝视,两眼上翻
或眼球固定,口吐白沫,肢体呈痉挛性抽搐伴呼吸暂停。

1.2.2 体温本组 4例体温不升,放入暖箱后12小时后体温升至正常过; 9例高热(>38.5);47例体温正常。

1.2.3 呼吸患儿惊厥发作时多伴呼吸减慢,偶有呼吸暂停,9例
出现呼吸暂停。

1.2.4 心率高热患儿心率均增快,其中有4例心率高达170-180
次/
1.2.5 血氧饱和度患儿惊厥发作时多伴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5%
左右,7例患儿急剧下降至70%左右。

2 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电监护
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意识、眼神、瞳孔大小、前囟等情况。

维持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在正常范围。

并做详细记录抽搐持续与间隔
时间、发作类型、频度、发作恢复后情况。

2.2氧气吸入
无论有无发绀,有惊厥先兆就应立即给予吸氧,惊厥发作时可提高氧浓度(6~8l/min)。

2.3 建立静脉通道
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病情严重时可建立两个静脉通道,所需液体量在24h内平均输入,应用输液泵,速度为以3~5滴/min为宜。

出生后前3d输液60~80ml/(kg·d),以减轻脑水肿。

2.4 病情观察
置患儿于抢救台或暖箱内,以便于观察,用监护仪监护生命体征,注意呼吸节律及快慢变化以及是否反复出现呼吸暂停。

密切观测体温,体温低者适当调高箱温或台面温度,发热者可给予温水擦浴或
头部使用冰袋。

严密观察惊厥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惊厥发作的类型。

注意惊厥时患儿面色、意识状态、肌张力变化及是否有尖叫、
凝视,前囟是否膨隆以及瞳孔变化,注意呕吐及呕吐物性质。

2.5 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
主动细致地向家长解释患儿病情及预后,消除家长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不良心理,帮助家长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患
儿的治愈率。

3.讨论
新生儿惊厥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功能失常的一种临床表现,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可对不成熟的大脑造成损伤,同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

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很多,积极寻求惊厥发生病因,是进行特殊治疗和估计预后的关键,窒息后hie和ich 是新生儿惊厥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低钙血症、低血糖和败血症等。

本组资料分析显示,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闲是hie,其次是ich,常于生后12~24h发病,
与文献忙[2]报道相符,表明窒息和产伤是新生儿惊厥的首要原因。

病因诊断必须详细了解围生期情况,结合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及脑ct检查,ct扫描是诊断脑损伤的可靠指标。

本组资料ct检查存在异常44例,占73.33%。

生后l 周内惊厥主要是继发于围生期窒息,并可导致脑功能及结构上的缺氧缺血性损伤。

约有0.2%~0.4%的足月儿和60%早产儿或小于
胎龄儿有围生期窒息史,其中10%~60%死于新生儿期,25%的存活儿可致永久性脑损害,如脑瘫、癫痫、智力低下及听力障碍等临床后遗症[3]。

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提高助产技术,建立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监护,从而减少hie和ich的发生,对预防新生儿惊厥,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惊厥又可造成患儿通气障碍和氧、能量的大量消耗,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患儿的脑损伤[4]。

故新生儿惊厥的护理同样重要。

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发生惊厥的本身影响新生儿期大脑的发育,惊厥容易导致奶汁反流引起误吸。

护理工作中,减少或消除惊厥的诱发因素,而一旦惊厥发生,要迅速控制惊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惊厥继发的缺氧导致的脑损伤。

新生儿惊厥在新生儿期较常见并危害极大,反复发作可导致脑细胞的损伤并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通过对本组患儿的正确护理和治疗,早诊治、及时有效地控制惊厥的发作、纠正低氧血症,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发复发作的可能,从而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护理过程中,详细记录为,重视基础护理,保证营养供给和有效吸氧,可促进康复;另外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能使更多患儿得到最佳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从而尽最大可能降低患儿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等实用新生儿[m]第2版.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01-204.
[2]徐瑞蜂,易彬.何莉。

新生儿惊厥59例病因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2(1):58—59.
[3]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14--623.
[4]冯明德,施晓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80例临床及预后分析[j]新生儿科杂志,1998,13(6):265-265.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市儿童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