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促创伤愈合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草药的奇妙作用促进伤口愈合

中医草药的奇妙作用促进伤口愈合

中医草药的奇妙作用促进伤口愈合伤口是人体受到外界损伤后的一种生理反应,通常表现为切割、撞击、烧伤等。

如何促进伤口的愈合是医学界一直探索的课题之一。

而中医草药通过其丰富的活性成分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促进伤口愈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草药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奇妙作用。

一、中医草药通过消炎抗菌作用减少感染风险伤口愈合的关键是保持伤口清洁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中医草药中许多植物有着出色的消炎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伤口内的病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例如,黄芩、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具有广谱抗菌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清除伤口内的细菌,促进伤口的愈合。

二、中医草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伤口修复血液循环是伤口修复的基础。

中医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流经伤口的血液供应,从而加快伤口修复进程。

当有草药应用于伤口上时,其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中,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例如,川芎、三七等草药中含有的活血化瘀成分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伤口的愈合进程。

三、中医草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伤口抵抗力免疫系统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能够增强伤口的抵抗力。

例如,黄芪、淮山等草药中的多糖类成分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细胞修复和再生。

四、中医草药通过减轻疼痛舒缓伤口不适感伤口愈合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

中医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镇痛和舒缓作用,可以减轻伤口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例如,当归、白芷等草药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迅速发挥镇痛舒缓的作用,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伤口愈合体验。

综上所述,中医草药在促进伤口愈合中具有独特的奇妙作用。

其消炎抗菌、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系统和缓解疼痛的特性,可以起到协助伤口愈合的作用。

然而,在使用中医草药促进伤口愈合时,仍需谨慎使用,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外用中药促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_董黎强

外用中药促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_董黎强

董黎强王维佳外用中药促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创面愈合是创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的总称,而以组织再生为主要过程[1]。

当前,人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从大体深入到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2],临床上纯化的生长因子已开始应用。

但是生长因子存在着具有非特异性生物学效应和与肿瘤因子有交叉反应的缺陷与不足。

然而,千百年来,祖国医学的中药外用对创面愈合却具有独特的疗效。

因此,充分发挥外用中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的特长,探讨生肌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外用中药促创面愈合的使用机理,中医有 去腐生肌,煨脓长肉 之说。

已有的研究表明,外用中药能促进创面分泌大量稠性物,在创面愈合中期,此种脓液越多,则创面愈合越快。

目前,国内对中药促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 煨脓长肉 的机理研究上,试图通过外用中药对在创面愈合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细胞、化学介质进行调节及改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实验与观察,来阐述外用中药愈创机理。

当前,研究得较多的愈创方药有 生肌玉红膏 、 生肌象皮膏 等古方[3,4],也有 止血生肌膏 [5]、 去腐生肌膏 [6]、珠香散[7]等验方。

通过对这些方药愈创作用的研究观察,国内有关学者已就外用中药的愈创机理作了较系统的探讨。

现综述如下。

一、促进血液循环功能生肌中药能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加速创面的新陈代谢。

伤口新生毛细血管数目增多,管腔扩大,血运旺盛,形成小动脉与小静脉。

这些再生血管为伤口修复提供了丰富的氧与必需的营养物质,也为伤口肉芽组织迅速生长,或纤维细胞增殖分化提供了必要条件[8]。

但外用中药对全身毛细管通透性并无影响,而只具有局部调节作用[9]。

二、促进纤维细胞的增长新生毛细血管与成纤维细胞构成肉芽组织,可填充缺损的创面,利于上皮细胞的爬行,促进创面愈合[10]。

陈建常等观察到应用愈创中药后的创面成纤维细胞体积大,核形态规则,胞浆中粗面内质网充盈发达,呈扩张状[11]。

这是细胞合成分泌性蛋白质的重要征象[12]。

地榆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地榆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地榆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郇晓宇1,孙 庆2摘要:地榆是创面治疗中的常用药,具有皂苷、鞣质、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炎消肿、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多种作用,同时地榆能够促进上皮再生、肉芽组织增生和胶原形成等,从而促进创面的修复。

现对地榆在创面修复中的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地榆;创面修复;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 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48(2020)06-1197-03doi:10.3969/j.issn.1007-6948.2020.06.036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 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 Bert.)的干燥根,“其性微寒,味苦、酸、涩,主归肝经、大肠经”,地榆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的功效。

地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妇人乳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名医别录》记载地榆“止脓血,诸恶疮热疮,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消酒,除渴,明目”;《证类本草》记载地榆“主妇人乳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止脓血,诸恶疮,热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

故地榆常用来治疗痈肿疮毒、水火烫伤、血热出血等症,被誉为“水火烫伤之要药”,是治疗皮肤创伤损害的常用中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榆含有皂苷、鞣质、多糖、黄酮为主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炎消肿、抗菌、修复表皮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就地榆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1 地榆对创面修复的间接作用伤口愈合是指在各种损伤因素造成组织丧失后,通过再生、修复和重建等方法修复局部组织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包括凝血期、炎症期和修复期。

凝血期和炎性期指机体进行止血、清除坏死组织的时期,故只有凝血期和炎性期顺利完成,才有利于创面修复。

1.1 止血作用 在凝血期,伤口周围的小血管、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量减少,随后血管活性物质促进血小板聚集,最后启动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

珍稀药用植物白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珍稀药用植物白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珍稀药用植物白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综述白芨近年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白芨提供科学依据。

白芨是一种传统常见中药,不仅用药历史悠久,而且药用价值高。

研究显示,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活血止血作用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抗癌、抗肿瘤作用,促进创伤愈合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保护黏膜、抗溃疡作用,美白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

目前白芨药理作用得到不断深入研究,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白芨;白芨多糖;药理作用;综述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d.) Reichb.f.的干燥块茎,是一种用药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亦称白及,野生品主产于四川、湖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湖北、广西、江苏、浙江等省[1]。

白芨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活血止血作用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抗癌、抗肿瘤作用,促进创伤愈合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保护黏膜、抗溃疡作用,美白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

本文对白芨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白芨提供科学依据。

1 活血止血作用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血液系统疾病是指原发或中药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应用于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

其中白芨多糖因其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逐渐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在血液系统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1.1活血止血白芨的止血作用被认为与白芨多糖有关,白芨多糖外用时对肝等实质性器官出血有良好的收敛止血作用,止血效果优于凝血酶、立血止等。

白芨的止血作用机制为白芨能增强血小板第Ⅲ因子的活性,抑制纤维蛋白酶的活性,缩短凝血酶生成时间,也能使细胞凝聚,形成人工血栓而止血[2]。

1.2促进造血造血系统是体内高度新陈代谢系统和高度活跃系统,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器官,目前骨髓造血障碍的治疗因花费大、药源困难、治疗不良反应多等而非常棘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用来研发应用于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如黄芪多糖、当归多糖和人参皂苷等可以不同程度的促进骨髓造血作用。

地龙促进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地龙促进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地龙促进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20-07-06T08:14:42.706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0期作者:田林华董坤张天帅王伟明(通讯作者)[导读] 地龙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具有很强的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是外用中药治疗创伤的新热点。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摘要】地龙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具有很强的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是外用中药治疗创伤的新热点。

本文依据近二十余年来国内外对地龙的研究,从地龙促进创伤修复的有效成分种类、分离纯化、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为研制出疗效突出、副作用小的地龙外用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龙;创伤修复;分离纯化;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0-0011-04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earthworm in promoting wound repairTian Linhua, Dong Kun, Zhang Tianshuai, Wang Weiming (Corresponding author)Heilongjia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Harbin,Heilongjiang 150036,China【Abstract】Earthworm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which has a strong ability of tissu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and is a new hot spot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traum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earthworm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20 year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ypes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earthworm in promoting wound repair,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for external use of earthworm with outstanding curative effect and little side effects.【Key words】Earthworm; Wound repai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chanism of action地龙(俗称“蚯蚓”),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及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1]。

中药单体成分及复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单体成分及复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单体成分及复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Δ张志宏 1*,孙延平 1,彭东辉 1,崔娜 1,曾元宁 2,匡海学 1,王秋红 1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育部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40;2.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广州 510006)中图分类号 R 965;R 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3)17-2172-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3.17.22摘要 中药在治疗骨折愈合过程中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对于具有复杂病理机制的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优势和潜力。

笔者对中药单体成分及复方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归纳,发现内脂素A 、葛根素等可通过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信号通路,续骨丹、固本增骨方等可通过激活骨形态发生蛋白(BMP )信号通路,黄芩苷、牛膝多糖等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芹菜素、三七皂苷等可通过激活核因子κB (NF-κB )受体激活蛋白/NF-κB 受体激活蛋白配体/护骨因子(RANK/RANKL/OPG )信号通路,活血接骨复方胶囊、健骨颗粒等可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 3K/AKT )信号通路,淫羊藿苷等可通过激活Notch 信号通路,桃红四物汤、藏红花素等可通过激活Hippo 信号通路,酸枣仁皂苷A 、蛇床子素等可通过抑制NF-κB 信号通路,发挥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关键词 中药;单体成分;复方;骨折愈合;信号通路;成骨分化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promoting fracture healing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 components and compound formulasZHANG Zhihong 1,SUN Yanping 1,PENG Donghui 1,CUI Na 1,ZENG Yuanning 2,KUANG Haixue 1,WANG Qiuhong 1[1. Key Laboratory of Basic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eiyao (Ministry of Education ), College of Pharmacy ,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Harbin 150040, China ;2. School of TCM ,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006, China]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components , pathways , and targets in the treatmentof fracture healing , and has good therapeutic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 for fractures with complex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Based on this ,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 of promoting fracture healing by the monomer components and compound formul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found that visfatin A , puerarin , and others can activate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 signaling pathway ; Xugudan , Guben zenggu formula and others can activat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 ) signaling pathway ; baicalin , Achyranthes bidentata polysaccharides and others can activate Wnt/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 apigenin , notoginsenoside and others can activat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osteoprotegerin (RANK/RANKL/OPG ) signaling pathway ; Compound huoxue jiegu capsule , Jiangu granule and others can inhibit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 (PI 3K/AKT ) signaling pathway ; icariin can activate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 Taohong siwu decoction , crocin and others can activate Hippo signaling pathway ; jujuboside A and osthole can inhibit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 and thus promote fracture healing.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monomer components ; compound formulas ; fracture healing ; signaling pathway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骨折是指受外力作用破坏了骨骼的连续性或结构完整性,多发于老年人。

促进伤口愈合的神奇中药三七

促进伤口愈合的神奇中药三七

促进伤口愈合的神奇中药三七伤口愈合是人体自愈的一种重要机制,但有时候,伤口的愈合速度较慢,这可能会导致感染、疤痕形成和其他并发症。

在中药领域里,有一种被誉为“神奇”的草药被广泛认可其促进伤口愈合的疗效,那就是三七。

三七,学名石菖蒲,属于伞形科多年生宿根性植物。

它主要生长在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是中药中一味重要而珍贵的药材。

自古以来,三七就被人们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促进伤口愈合方面。

首先,三七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其中包括三七皂苷、三七甙、三七多酚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生长因子激活等多种作用。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三七可以改善伤口周围的血液循环,提高供氧供养,促进伤口愈合。

其次,三七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七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修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加速伤口愈合的进程。

此外,三七还显示出抗氧化和抗纤维化的特性。

氧化应激和纤维组织增生是伤口不能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七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同时还可以抑制纤维细胞的增生,避免过度的疤痕形成。

要使用三七促进伤口愈合,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最常见的是将三七研磨成细粉,然后将其敷于伤口上。

三七粉能够直接与受伤的皮肤接触,发挥药效。

此外,三七还可以制成药膏、药剂和口服剂等形式,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口都能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三七虽然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伤口。

在使用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此外,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使用三七时应格外小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三七作为一种神奇的中药,可以帮助促进伤口愈合。

它的多种活性成分和多重作用机制,使其成为中医界不可或缺的治疗药物。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三七会继续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成为伤口愈合的神奇良药。

中药外用治疗皮肤创伤修复研究进展

中药外用治疗皮肤创伤修复研究进展

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 则卫气从 之 而不通,壅遏 而 不 得 行,故 热。 大 热 不 止,热 胜 则 腐 肉,肉腐则为 脓 ”。 津 液 不 足 致 皮 肤、肌 肉、骨 骼、脏 腑等失其濡润之功,药物难以到达 靶组 织,疮面难 以 进行修复。津液 多 而 不 化 则 使 水 湿 内 生,出 现 病 理 变 化 ,阻 学 进 展 2018 年 第 39 卷 第 8 期 (总 第 302 期 )
化氮 合 酶 有 3 种 亚 型,分 别 是 神 经 型(nNOS)、内 皮 型(eNOS)和 诱 导 型 (iNOS)。 研 究 表 明,增 加 组 织 或细胞中内皮型的蛋白表达水平或酶活性能够提高 NO 水平,促进创伤 愈 合;反 之,则 延 迟 创 伤 愈 合[3]。 ConnellyL 等 研 [4] 究 表 明,在 eNOS 基 因 敲 除 的 鼠 骨髓巨噬细胞 中,NFκB 活 性 降 低、iNOS 表 达 以 及 NO 含量都 减 少,故 eNOS 在 引 发 早 期 炎 症 和 细 胞 激活中具有关 键 作 用。 通 过 腹 疝 模 型 试 验 证 实,选 择性iNOS抑制 剂 LN6亚 氨 乙 基赖 氨 酸 (LNIL) 可使肉芽组织中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vascularendo 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 达 量 减 少 ,延 缓 伤 口 愈 合 。 [5] 2.2 细 胞 在 创 伤 愈 合 中 的 作 用
2 创 伤 愈 合 的 分 子 机 制
2.1 一 氧 化 氮 在 创 伤 愈 合 中 的 作 用 近年来,一氧化氮(NO)在创伤愈合 中的作用 越
来越受到学者们 的 关 注。NO 是 由 一 氧 化 氮 合 酶 催 化 L精氨酸生成瓜 氨 酸,同 时 释 放 出 小 分 子。 一 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草药促创伤愈合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陈宗炎,黄露芬,张金圆,林水兴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在日常生活和医疗中,创伤是在所难免的,如外伤、手术等都可引起一定的创伤。

由于创伤愈合的状况与病情的发展密切相关,故创伤愈合成为现今医学研究中重要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中草药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医药事业正在茁壮发展,中草药促创伤愈合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现就对中草药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综述如下。

1 中医对创伤愈合的认识
《正体类要》注曰:“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指出机体创伤后气血失养、营卫失和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功能失调。

创面的气血盛衰、营卫强弱对创面的愈合至关重要,故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是治疗创伤的关键。

2 中草药促创伤愈合作用的研究
2.1中草药熏洗液促创伤愈合部分中草药熏洗液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具有对创伤的修复起促进作用。

姚健等[1]观察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创伤愈合的影响,结果显示荆黄汤熏洗液能将创面、溃疡模型家兔的创伤愈合时间分别缩短约5.82天、5.29天,这表明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的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2中草药提取物促创伤愈合中草药提取物为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其功效属于该中草药的功效。

当某种中草药对创伤愈合有疗效时,其提取物在创伤愈合中同样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较中草药更易于操作、更容易对实验进行观测。

罗琼等[2]对稀莶草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实验研究,表明稀莶草甲醇提取物外涂对实验性大鼠皮肤损伤有加速修复作用,稀莶草具有促伤口愈合作用。

同样地,唐甜等[3]研究大黄素对家兔实验性皮肤创伤的促愈合作用及其机制,表明大黄素(100-200μg〃g-1)随药物剂量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创面愈合百分率和降低感染创面表面细菌数;创面组织蛋白和羟脯氨酸的含量也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病理结果显示,大黄素200μg〃g-1明显促进创面炎性渗出物吸收、肉芽组织形成和表皮增生。

大黄素可以促进实验性皮肤创面的修复。

2.3中草药复方促创伤愈合在中医学上,复方系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按照中医的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病情有机地组合而成的方剂。

相对单味药而言,复方可以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提高疗效或减少不良反应,以适应复杂病情的治疗。

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许多复方可以明显加快创伤愈合。

张爱军等[4]探讨复方白及修复方对创伤修复及修复过程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白及修复方能促进外科伤口的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同样地,陈朝晖等[5]通过对复方紫归膏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外用中药复方紫归膏能促进皮肤创面愈合,其可能机制是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2.4中草药与西药促创伤愈合相似西药虽然具有见效快的特点,但是副作用比较大。

而中草药主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激活并调动体内能量流通帮助康复,在研究中草药促创伤愈合上与现有创伤药进行比较可以更客观的反应中草药的作用及其作用强度。

林子洪等[6]对复方中药促进家兔皮肤创伤愈合的实验研究,实验组以野菊花20 g、蒲公英30 g、黄柏30 g、三七30 g、地榆30 g,配成中药,建立家兔创伤模型,以伤口愈合面积、愈合率、结痂和病理切片作为指标,与对照组磺胺嘧啶银霜对照,观察该药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结果显示实验组与空白组(涂以碘酒)比较,实验组能明显提高家兔的伤口愈合率(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伤口愈合率无明显差异;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促进表皮形成,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加速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瘢痕。

表明该复方中药在创伤愈合中有显著的作用。

3 中草药促创伤愈合的可能机制
中医学认为,创伤是由外因导致的,“伤”是在皮肤表层、程度较浅,而“创”指金属利刃导致的损害,程度深达肌肉。

无论何种外伤,都会伤及血络、脉管,出现出血、瘀血或血肿,止血、消肿、活血是治疗外伤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中医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主要集中在祛腐生肌、祛瘀生肌和补益生肌等方面。

实验研究发
现中草药对创面愈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3.1下调HIF-1α水平、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组织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下可诱导产生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包含HIF-1α和HIF-1β两种),其中HIF-1α可以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内皮素-1、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的表达,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和血管重构,从而启动创面修复机制。

阙华发等[7]通过观察益气化瘀中药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气化瘀中药可通过下调HIF-1α的表达水平、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使血管新生,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3.2增强创伤愈合中的受体RTK活性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生长因子起重要作用,而生长因子则是通过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TK)介导细胞外刺激信号,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等功能[8-9]。

张建国[11]观察中药对软组织创伤愈合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可以增强软组织创伤愈合中的RTK 活性。

3.3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改善创面血管的通透性及血管的再生,可以改善患部的血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的早期愈合。

林子洪等[6]对复方中药促进家兔皮肤创伤愈合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复方中药在创伤愈合中有显著的作用,能促进伤口血管重建,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加速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瘢痕,防止伤口感染。

3.4促进TGF-β1表达的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诱导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及细胞凋亡,从而促进创伤的愈合。

刘志君等[9-10]通过对转化生长因子-β与创伤愈合的观察,结果表明TGF-β1在早中期表达升高,对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蛋白、蛋白聚糖、纤维联接蛋白和整合蛋白,增强上皮细胞迁移与成纤维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有关键性作用,是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然近年来有关中草药促创伤愈合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较大的进展。

但较之西药,有关中草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深。

根据对以往中草药促创伤愈合的研究进展的了解,我们发现目前对于中草药促创伤愈合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成分缺乏足够深入的探讨,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着眼于中草药促创伤愈合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成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组配新的药剂,增强中草药在促创伤愈合中的药效,提高中草药的药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健,王顺和,穆云,等.荆黄汤熏洗液对家兔创伤
愈合的影响[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
志,2008,5(7):481-482.
[2] 罗琼,汪建平,阮金兰,等.稀莶草促进皮肤创伤愈
合的实验研究[J].医药导
报,2008,27(10):1161-1163.
[3] 唐甜,杨静.大黄素对家兔实验性皮肤创伤的促愈
合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
志,2006,20(2):112-119.
[4] 张爱军,李宗芳,吴宏.复方白及修复方对创伤愈合
过程中bFGF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通
讯,2007,24(3):32.
[5] 陈朝晖,谭强,谢利,等.复方紫归膏促进大鼠创面
愈合的实验研究[J].中国美容医
学,2009,18(12):1778-1780.
[6] 林子洪,许环亲,胡婧晔,等.复方中药促进家兔皮
肤创伤愈合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
志,2007,23(14): 2129-2131.
[7] 阙华发,朱元颖,王云飞,等.益气化瘀中药促进糖
尿病皮肤溃疡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和血管内皮细
胞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
(2):165-169.
[8] 付小兵,程飚.创伤修复和组织再生几个重要领域
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中华创伤杂
志,2005,21(1):40-44.
[9] 刘志君,徐辉.转化生长因子-β与创伤愈合[J] .
重庆医学,2004,33(6): 927-929.
[10] 张臻,阙华发,朱元颖,等.益气化瘀中药对糖尿病
皮肤溃疡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J].中西
医结合学报,2007,5(4):416-420.
[11] 张建国.中药对软组织创伤愈合受体酪氨酸激酶活
性的影响[J].四川中医, 2006,24(8):65-66.
收穑日期:2010.9.8
作者简介:陈宗炎(1988一),男,本科生。

通信作者:黄露芬(1969一),女,副教授。

E-mail:
hlf0912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