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实验报告
机械零件认识实验报告

机械零件认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械零件认识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等方法,认识各种机械零件,并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实验器材:卡尺、游标卡尺、显微镜、万能角度尺、量规、外径测微仪。
实验步骤:
1. 游标卡尺的使用:首先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一下样品的厚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用游标卡尺来测量样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2. 量规的使用:使用量规先测量样品的外径,记录下来。
然后,再测量样品的内径,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最后,用量规来测量样品的深度,并记录下来。
3. 外径测微仪的使用:将样品放在外径测微仪上,用显微镜观察读数,然后记录下来。
4. 万能角度尺的使用:用万能角度尺来测量样品的角度,并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实验结果:
从实验中可以发现,不同的机械零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测量平行板时使用游标卡尺可见其厚度和长度。
测量孔的内径时,可以使用量规,测量角度时,可以使用万能角度尺来进行测量。
使用外径测微仪可精确测量直径。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机械零件的特点和用途,以及使用不同的工具来进行测量的方法。
这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学习和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实验器材:
1. 卷尺
2. 游标卡尺
3. 单杠秤
4. 量筒
5. 量块
6. 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
1. 利用卷尺测量桌子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记录数据。
2. 利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张纸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数据。
3. 使用单杠秤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4. 使用量筒测量一定体积的水的体积,并记录数据。
5. 使用量块结合电子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密度,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
1. 桌子的长度为120cm,宽度为80cm,高度为75cm。
2. 纸的长度为29cm,宽度为21cm。
3. 物体的质量为250g。
4. 水的体积为100ml。
5. 金属的密度为8.6 g/cm3。
实验分析:
1. 在测量桌子和纸张长度和宽度时,由于材质较硬,使用卷尺和游标卡尺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实际数值。
2. 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使用单杠秤能够直接读取出物体的质量。
3. 在测量水的体积时,使用量筒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出体积。
4. 在测量金属密度时,结合量块和电子天平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出密度。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习到了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了使用卷尺、游标卡尺、单杠秤、量筒和电子天平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准确测量需要注意读数的精确性和使用工具的准确性。
这次实验对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题目: 长 度 测 量(1) 实验目的学习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规则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2)实验仪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3)实验原理①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副尺的分度的微小差异来提高仪器精度的。
如图2。
2。
1-3所示的“十分游标”,主尺上单位分度的长度为1mm ,副尺的单位分度的长度为0.9mm ,副尺有10条刻度,当主、副尺上的零线对齐时,主、副尺上第n (n 为小于9的整数) 条刻度相距为n ×0。
1=0。
n mm ,当副尺向右移动0.n mm 时,则副尺上第n 条刻度和主尺上某刻度对齐.由此看出,副尺移动距离等于0.1mm 的n 倍时都能读出,这就是“十分游标”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
1mm 的道理。
其他类型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与上述相同. ②螺旋测微计的工作原理如图2。
2。
1-4所示,A 为固定在弓形支架的套筒,C 是螺距为0.5mm 的螺杆,B 为活动套筒,它和测微螺杆连在一起。
活动套筒旋转一周,螺杆移动0.5mm 。
活动套筒左端边缘沿圆周刻有50个分度,当它转过1分度,螺杆移动的距离δ=0。
5/50=0。
01mm ,这样,螺杆移动0。
01mm 时,就能准确读出。
③移测显微镜移测显微镜的螺旋测微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螺旋测微计相似,所以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
01mm 。
由于移测显微镜能将被测物体放大,因而物体上相距很近的两点间的距离也能测出.(4)实验数据与处理(橙色字体的数据是在实验室测量出的原始数据,其他数据是计算所得.)一、用米尺测量①用米尺测量木条长度,米尺的量程2m ,最小分度值1mm 。
单次测量:l =45.55(cm )Δl =0.10图2.2.1-4=0。
00946mm ≈0。
01mm测量结果:l ±U C (l ) =15。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基本测量

3、移动尺框时,活动要自如,不应有过松或过紧,更不能有晃动现象。用固定螺钉固定尺框时,卡尺的读数不应有所改变。在移动尺框时,不要忘记松开固定螺钉,亦不宜过松以免掉了。
2.用游标卡尺测圆筒的内径、外径、深度和高度,填入表一。注意要取不同的位置反复测五次,按表中的要求填写各项,并求出圆筒内体积、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测量结果。
二、螺旋测微计的使用
1.掌握螺旋测微计注意事项,熟悉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后,再开始测量。
2.记下零点读数,测量小钢球和金属丝的直径各五次。将测量值填入表二中,并求钢球的体积和金属丝的截面积以及它们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测量结果。
1
2
3
4
5
平均值
绝对误差
平均绝对误差
测量结果
【原始实验数据粘贴处】
【思考题】
1.使用游标卡尺时应该注意什么?
1、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避免与刃具放在一起,以免刃具划伤游标卡尺的表面,不使用时应置于干燥中性的地方,远离酸碱性物质,防止锈蚀。
4、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不允许过分地施加压力,所用压力应使两个量爪刚好接触零件表面。如果测量压力过大,不但会使量爪弯曲或磨损,且量爪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测量得的尺寸不准确(外尺寸小于实际尺寸,内尺寸大于实际尺寸)。
5、在游标卡尺上读数时,应把卡尺水平的拿着,朝着亮光的方向,使人的视线尽可能和卡尺的刻线表面垂直,以免由于视线的歪斜造成读数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步骤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并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完成后由实验指导教师检查、签字后有效,处理实验数据必须以此为依据,否则该实验项目报告记零分。
一.用游标卡尺测金属圆筒的体积游标卡尺分度值L ∆=0.002 cm 单位:cm千分尺仪∆=0.0005 cm 零点误差=0φ cm 单位:cm指导教师签名:心得体会:实验教师评语:襄樊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 验 报 告学院 专业 班 学号: 姓名: 实验名称: 长 度 测 量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实验室: N1- 103 [实验目的]:1.掌握游标与螺旋测微原理,学会正确使用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计;2.掌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与有效数字的基本运算。
[仪器用具]:仪器、用具名称及主要规格(包括量程、分度值、精度等)游标卡尺、千分尺、待测物体(金属圆筒、金属块、钢球) ;[实验原理]: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包括简单原理图、相关公式等)用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是利用主尺与游标上1个分格的长度差(游标精度)来使读数进一步精确的。
千分尺是利用螺纹测量轴和活动套筒(其端边有50个等分刻线)构成的机械放大装置,将微小线位移变成明显的角位移来精密测量长度的。
设测得金属圆筒的外径为D ,内径为d ,高为H ,则其体积为H d D V )(422-=π若测得钢球直径为φ,则球的体积为 36φπ=V[实验内容]: 简述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1.用游标卡尺测同一长度(金属块的长),测五次,计算平均值及不确定度。
2.采用单次测量的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筒的外径、内径和高,各测五次,计算体积及不确定度。
3.用千分尺在不同方向上测钢球直径,共测五次,计算钢球的体积和误差。
[实验结果与分析]: 按实验要求处理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并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数据结果等进行总结 一.直接测量值的数据处理 D: D=)1()(2--=∑n n D D s i D =A 类不确定度:D D s s t s 14.10683== =B 类不确定度:3仪∆=j u =合成不确定度22j D u s U +== (P=0.683)结果表示:D U D D ±==(cm ) E= d: 平均值:=d)1()(2--=∑n n d ds id =A 类不确定度:d d s s t s 14.10683===B 类不确定度: 3仪∆=j u =合成不确定度22j d u s U +== (P=0.683)结果表示:d U d d ±== E= H: 平均值:=H)1()(2--=∑n n H H s iH =A 类不确定度:H H s s t s 14.10683== =B 类不确定度: 3仪∆=j u =合成不确定度22j H u s U +=(P=0.683)结果表示:H U H H ±== E=φ: 平均值:φ= )1()(2--=∑n n s iφφφ=A 类不确定度:φφs s t s 14.10683== =B 类不确定度: 3仪∆=j u =合成不确定度22j u s U +=φ= (P=0.683)结果表示:φφφU ±== E= 二.间接测量值的数据处理 1.圆筒体积及不确定度2.圆球体积及不确定度36φπ=V = 12。
长度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 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4. 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量是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测量方法。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包括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本实验采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其原理如下:(1)刻度尺:刻度尺是一种具有均匀刻度的直尺,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测量时,将刻度尺与物体紧贴,读取物体的起始和终止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2)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具有精确刻度的量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
测量时,将游标卡尺与物体紧贴,读取游标与尺身的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3)千分尺:千分尺是一种具有极高精度的量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
测量时,将千分尺与物体紧贴,读取千分尺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长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刻度尺(精度:1mm)2. 游标卡尺(精度:0.02mm)3. 千分尺(精度:0.001mm)4. 待测物体(长度约为10cm)5.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确保物体表面与桌面平行。
2. 使用刻度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4. 使用千分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5. 对比三种测量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1. 刻度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cm。
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0cm。
3. 千分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00cm。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因为三种测量工具的精度不同,以及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深 圳 大 学 实 验报 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 基本测量实验学 院:指导教师: 报告人: 组号:学号 实验地点实验时间:提交时间:课程编号二、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的基本原理为了使米尺测得更准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称为游标),这样就构成了游标卡尺,如图1-1所示。
一般游标卡尺的刻度方法有:游标卡尺的游标上有n个刻度,它的总长与主尺上(n –1)个刻度的总长相等。
设主尺每个刻度的长为y,游标每个刻度的长为x,则有nx = (n – 1) y,由此求得主尺与游标每个刻度的差值δ为:δ= y – x = y / n差值δ正是游标卡尺能读准的最小读数值,就是游标卡尺的分度值,称为游标的精度,按上述原理刻度的方法称为差示法。
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的基本原理螺旋测微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
对于螺距为y的螺旋,每转一周螺旋将沿轴线方向移动一个螺距y。
如果转了1 / n周(n 是沿螺旋一周总的刻度线数目),螺旋将沿轴线移动y / n的距离,y / n称为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
因此,借助螺旋的转动,把沿轴线方向移动的不易测量的微小距离,转变为圆周上移动的较大距离表示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机械放大原理。
螺旋测微计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常见的螺旋测微计的结构如图1-2所示,它的主要部分是一根测微螺轩,其螺距是0.5mm,当螺杆旋转一周时,螺杆就沿轴线前进或后退0.5mm。
螺杆外部附着一个微分筒,沿微分筒的圆周有50条等分刻度线,当微分筒转过一条刻度线时,测微螺杆就移动0.5/50mm=0.01mm。
因此,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是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千分尺因此而得名。
实验室常用的螺旋测微计的量程是25mm,分度值0.01mm。
螺旋测微计测量前先检查“0”点。
轻轻转动微分筒,推动螺杆前进,当听到“咯、咯”两声时就停止转动。
这时的零点读数若不为零,就有零差出现,其校政方法如下:设零点的读数为L0,待测物的读数为L,则待测物的实际长度L’=L-L0,其零点差值L0可正可负。
3-1实验报告单--游标卡尺使用

3-1实验报告单--游标卡尺使用
实验名称:游标卡尺使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游标卡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掌握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3. 学会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实验器材:
游标卡尺、试样
实验原理:
游标卡尺是由下颚、上颚、定位杆、游动杆、主尺、副尺等部分组成。
游标卡尺的精度可以达到0.02mm,可以用于各种几何元素的测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好试样和游标卡尺;
2. 将试样放在平整的表面上;
3. 用游动杆夹住试样,使试样固定;
4. 读取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注意要与主尺对齐;
5. 将游动杆移动到试样上需要测量的位置;
6. 读取游标卡尺上新的刻度值,可以通过减去初始刻度值得出测量值。
实验注意事项:
1. 游标卡尺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损坏,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
2. 测量之前要确保游标卡尺清洁干净,避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3. 在读取刻度值时,要确保游动杆和主尺对齐;
4. 测量过程中,要小心移动游动杆,避免对试样造成损坏。
实验结果:
将试样放置在平整表面上,用游动杆夹住试样并固定,然后将游动杆移动到需要测量
的位置。
读取游标卡尺上的初始刻度值为4.50mm,测量后得到的刻度值为6.30mm,因此
测量值为6.30mm-4.50mm=1.80mm。
通过对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在实际工作或生活中应用到测量工具,提高工作或生活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