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
音乐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音乐学科导学案、课题第一单元我们是春天课型歌曲课时第1课时时间2.25-3.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老师安排学习的歌曲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欣赏、讨论、情境等方法,让学生能大胆自信且充满激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美、体验美,从而达到追寻美的最高境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中一年级学生还处在变声期,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特别是女声学会用假声唱歌很重要。
教学难点:男声高音上不去和女声真假声不统一的问题。
学法指导教唱、听赏、情境法、讨论法课前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辅助教学学习过程当堂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2、歌曲《我们是春天》板书设计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提出本课的要求。
二、导入新课播放一段音乐《春之声圆舞曲》主题,一段视频《春天的芭蕾》三、新课教学:1、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
2、学唱歌曲《我们是春天》。
(1)歌曲欣赏,听一遍,请学生注意歌词的演唱顺序。
(2)介绍歌曲风格特征:《我们是春天》是一首两段体的歌曲,四四拍,第一段欢快活泼,第二段稍舒展。
教师结合本课的知识点——音乐的段落划分及内部结构,要求学生根据歌词意境划分乐句,教师要将音乐知识巧妙地融入歌曲教唱中,尽量不要讲乐理知识单独拿出来讲解,以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以情带声”是歌曲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方法,首先把握好每一段的基本情绪,努力要求学生做到根据歌曲情绪歌唱,然后对学生的声音提出要求。
(3)随乐学唱大约两遍,与学生分析,整首歌曲就由三句构成,了解歌曲的结构,就很容易学会。
(4)跟着音乐伴奏进行演唱后,由老师纠正唱错的地方。
(5)启发学生在舞台上如何表演这首歌曲:小组唱、表演唱等。
为班级演唱会做准备。
教学反思《我们是春天》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学生对它很感兴趣,但是演唱时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版七年级⾳乐下册全册教案⼈⾳版七年级⾳乐下册教案第⼀单元《难忘岁⽉》(⼆课时)第⼀课时《难忘岁⽉难忘旋律》第⼆课时《保卫黄河》第⼆单元《⾮洲的灵感》(⼆课时)第⼀课时《⾮洲的灵感》第⼆课时《咿唷嘞啦》第三单元《长江两岸》(⼆课时)第⼀课时《采茶舞曲》第⼆课时《江南丝⽵》第四单元《乐海泛⾈》(三课时)第⼀课时《乐海泛⾈·变奏曲1》第⼆课时《乐海泛⾈·变奏曲2》第三课时《摇篮曲》第五单元《轻歌曼舞》(⼆课时)第⼀课时《难忘今宵》与《蓝⾊探⼽》第⼆课时《轻歌曼舞》第六单元《春之声》(⼆课时)第⼀课时《春晓》第⼆课时《春天来了》、《春晓》第⼀单元《难忘岁⽉》(⼆课时)第⼀课时《难忘岁⽉难忘旋律》教材分析:《难忘岁⽉》是七年级第⼗四册第⼀单元学习内容。
本教材选了⼏⾸反映我党各个⾰命历史时期的歌曲。
这些歌曲和乐章歌颂了红军长征和⼋年抗战时期⾰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奋⽃的业绩和⾰命精神。
使我们的学⽣从中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活来之不易,同时也感受到⼀代伟⼈⽑主席的英明和伟⼤。
学⽣分析:《四渡⾚⽔出奇兵》写的是红军长征进⼊贵州后,四⾯临敌、处境⼗分危急。
是⽑主席⼒挽狂澜,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下,机智⽤兵,四渡⾚⽔,摆脱了蒋匪的尾追堵截,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命,奠定了⽑主席红军统帅的地位。
它是⾰命史诗《东⽅红》中的⼀⾸歌曲,学⽣们则闻所未闻,所以在教学时,以各种问题的提出、讨论、演唱歌曲的主题等⼿段来加深学⽣对歌曲的印象,同时也领略了⾰命者的英雄主义丰采。
《游击队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游击队战⼠在⼋年抗战中⽣活、战⽃的情景。
“⽣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的反映了抗⽇战争时期中国⼈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
从激起学⽣的兴趣出发,以聆听、感受、体验等形式不知不觉中达到“能够⽤轻快有⼒的声⾳和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背唱《游击队歌》”。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7th grade music of the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喜欢聆听进行曲,能深入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发展目标:聆听《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的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3、情感态度目标:对不同的场合应用不同的进行曲。
重点、难点:分析、了解不同类型进行曲的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教具:多媒体课件、铜管乐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生随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音乐,有秩序地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3、提问并引出课题:进行曲。
二、复唱《当兵的人》1、导入新课上节课学唱了军旅歌曲,也聆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这些都是军队进行曲。
军队进行曲给人以激昂向上的情绪。
是不是所有的进行曲都表现这样的情绪?在生活中,当你行走时,有高兴和欢乐也有忧愁的时候,进行曲也能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来。
感受在婚礼中,人们行进时的音乐。
欣赏《婚礼进行曲》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情绪是欢乐、幸福,神圣的,非常的恢宏,仿佛是人置身于高达,富丽堂皇的教堂当中。
此曲是瓦格纳所做的《婚礼进行曲》与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齐名,在国外,人们习惯把这两首乐曲并用。
《婚礼进行曲》是一首用管风琴演奏的乐曲(介绍管风琴),让我们感觉周围布满了音乐声音,这就是管风琴的魅力之处。
正因为管风琴的音色特点,使得《婚礼进行曲》音色丰富。
(可结合听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2、《婚礼进行曲》是一首让人幸福欢乐的进行曲,相对于《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又让人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欣赏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感受其中情绪。
感觉沉静,肃穆。
与中国哀乐相比,更安静。
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看来,一个人去世也是灵魂得到安息,去了天堂,人们会更安静的为他送行。
此曲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所作,他被称为“钢琴诗人”此曲也是运用了钢琴来演奏的。
两首乐曲都听完了,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同样是进行曲,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情绪特点呢?节拍:2/4 4/4速度:稍快的中板慢板演奏乐器:管风琴钢琴基本情绪:神圣、欢乐、幸福严肃沉重步伐欢快沉重应用场合:婚礼葬礼(黑板板书表格)通过以上的表格可清晰的看出为什么不同的场合有了不同情绪的乐曲。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七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doc

七年级音乐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歌曲:游击队歌授课时数:I课时日期:01年月I日主备人:吴腊香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体会歌曲的情感,正确地、有表情地视唱歌曲。
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2.过程与方法:先听唱、后学唱、再教唱的方法学习和理解歌曲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领悟歌曲的思想感情,学习学生爱祖国、爱校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正确地理会歌曲的思想内容。
2.难点:掌握弱起节奏的演唱方法。
三、知识梳理学生对歌曲的曲调比较熟悉,因而采用?先学后教?的洋思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通过先听唱、后学唱、再教唱的学习方法,熟练地、正确地演唱歌曲。
师生的共同讨论、分析了解歌曲的意境。
歌曲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
四、学法指导1、通过介绍作者,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播放歌曲的原唱,让学生欣赏。
学生认真听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2、教师提出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歌曲,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再教唱。
3、指导难点,教师要对弱起小节的范唱,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然后再按本课思考题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
4、最后展示汇报,教师激励学生表演。
五、学习过程出示目标流程1、能够体会歌曲的情感,正确地、有表情地视唱歌曲。
了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2、能够领悟歌曲的思想感情,学习爱祖国、爱校园、爱集体的良好品质。
自学讨论释疑1.自学指导介绍作者,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
播放歌曲的原唱,让学生欣赏。
学生认真听唱、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方式选择。
反复播放歌曲,学生反复跟唱。
教师范唱弱起小节,强调演唱的要点。
2.教师设问:歌曲有什么特点?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时代背景是什么?哪一句是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应该有什么样的声音和情感演唱歌曲?3.小组讨论,解答问题练习实践互帮1.播放伴奏,学生跟音乐齐唱。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之声一、编写意图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
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
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
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x疆之春》《春晓》《春节序曲》,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
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时。
第一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堂教学效果。
第二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x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x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
XXX学校教学设计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20xx年月日
七年级下册音乐导学案
仁化学校
赵光照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三、工作任务:1、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班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四、教学目标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
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1、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5、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6、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7、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七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表周次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四单元三单元二单元章节一单元主要内容歌曲:《彩色的中国》欣赏:《爱我中华》《多情的土地》知识与技能国庆放假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1 欣赏:《溜冰圆舞曲》《彝族舞曲》知识与技能歌曲:《银杯》期中考试歌曲:《牧歌》知识与技能歌曲:《桑塔•露琪亚》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十八周第十九周第二十周第二十一周五单元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欣赏:《我的太阳》歌曲:《军民大生产》欣赏:《船工号子》期末考试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二课时)
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三课时)
第三单元《欧洲风情》 (二课时)
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二课时)
第五单元《金色乐章》(二课时)
第六单元《荧屏乐声》(二课时)
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历史。
2、在理解《七子之歌》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内涵的理解,能够用适
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准备:钢琴、磁带、录音机、图片、地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及《1997.天地人》序曲
教学目标:1、聆听《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比较说出乐曲在音乐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2、聆听交响曲《1997.天地人》序曲,能够想象音乐的意境,并判断几个基本
的音乐表现手法出现的先后次序。
教学重点、难点:比较音乐表现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单元 《天山之春》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新疆之春》《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褐色的鹅》 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对新疆音乐感兴趣。
2、聆听三首乐曲,能感受、体验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弹唱及小提琴齐奏的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新疆各种乐器;
2、感受体验乐曲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喀什的春天》
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认识新疆民族乐器热瓦甫及其弹唱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新疆音乐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青春舞曲(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能为《青春舞曲》填充配器
谱。
通过外延,加深感受:(1)掌握新疆民歌的节奏型(2)在实践中
感受音乐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
第三单元《欧洲风情》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桑塔露琪亚》
课时目标:1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风格,并了解男高音的音色特点。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桑塔露琪亚》。
3.初步认识船歌这一音乐体裁。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出现的变化音。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伏尔加船夫曲》《伦敦德里小调》、《阿尔罕不拉宫德回忆》
教学目标:1。
感受三首乐曲的音乐情绪风格。
2.认识男低音的音色。
3.初步了解吉他的知识。
4.能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教学重点:1。
聆听三首乐曲;2。
能参与即兴表演。
教学难点:感受三首乐曲情绪风格。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
教学目标:1、聆听三首进行曲,分辨三首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情绪适用的场合,体验不同风格的进行曲。
2.进一步了解进行曲音乐的特点和用途。
3.对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产生
一定的兴趣。
教学重点:欣赏几首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基本特征,感受不同风格的进行曲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体验不同风格的进行曲及音乐情绪。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当兵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教学目标:1、能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当兵的人》 2、初步了解军旅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点:1、学唱《当兵的人》 2、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教学难点:歌曲力度变化及休止附的控制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五单元 《金色乐章》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二泉映月》、《G
大调弦乐小乐曲》 教学目标:1、能够对室内乐作品产生一定的兴趣。
2、聆听两首曲子,感受不同的情绪。
3、知道室内乐的概念、发展及种类。
教学重点、难点:欣赏两首不同风格、情绪的乐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如歌的行板》。
2、歌曲《夜歌》。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室内乐,了解最具代表性的弦乐四重奏。
2、感受、体验《如歌的行板》中极其沉郁、伤感的情怀。
3、能用忧伤、压抑、思念故乡的情绪演唱《夜曲》。
教学重点:欣赏《如歌的行板》。
第六单元《荧屏乐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欣赏电影《泰坦尼克号》片段与其主题音乐《我心永恒》。
2、学唱电影歌曲《雪绒花》。
3、为音乐配较适合的动作或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创作,增强对影视音乐的兴趣,并能通过想象,将音乐情绪用较适合的动作
及语言表现出来。
2、通过学唱、欣赏、讨论、实践,增强合作与
协调能力。
3、自然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雪绒花》,加深对外国音乐和人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影视音乐的特点或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冰山上的雪莲》、《悍牛与牧童》
教学目标:1、聆听《冰山上的雪莲》,进一步体会电影音乐的特点与作用。
2、聆听电影《悍牛与牧童》的音乐,能体验领会,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音乐
所传达的情
感信息。
3、能应用所学电影音乐的知识,为音乐
创编情节。
三、欣赏《悍牛与牧童》1、播放音乐。
2、引发讨论。
1、结合画面,聆听全曲。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音乐
所展现的情景。
充分发挥想像,
尊重学生的独立
见解。
四、创编1、提供一段音乐。
2、巡视指导。
1、聆听音乐。
2、小组活动,为音乐创编
情景。
3、表演。
鼓励音乐创造。
五、小结归纳电影音乐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