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金免疫技术

合集下载

开放专科药学专业课程实践一览表

开放专科药学专业课程实践一览表

开放专科药学专业课程实践一览表实践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实践内容备注学时一、细胞和基本组织观察标本: 实验活动可与理论1( 复层扁平上皮(人食道,HE) 教学同步进行,也2(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人气管,HE) 可相对集中进行,3( 疏松结缔组织切片(人胃底粘膜下层,HE) 实验过程的具体要4( 平滑肌(兔膀胱,HE,绘图) 求见文字教材的实5( 坐骨神经(猫,HE)验指导部分。

二、解剖学部分1(椎骨的形态特征、寰椎-枢椎、骶骨、尾骨。

2(颅骨的组成、四肢骨的组成。

3.消化管的组成、呼吸道的组成、肾的形态和结构(额状切面特点);膀胱、输尿管。

18 1 人体解剖生理学必修 4.心的形态,各腔及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5.脊髓和脑干外形、小脑、间脑和端脑的外形、间脑的组成。

三、生理学部分1(神经肌肉标本2(反射弧的分析3(瞳孔对光反射、眼的调节反射4(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血型鉴定5(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体表心电图的记录6(心脏灌流7,动脉血压调节必做实验: 实验内容附在教材实验一常见离子鉴定内。

必做实验是3实验二氯化钠提纯个,选做实验2个2 无机化学必修实验三缓冲溶液的配制及pH值的测定 9 (要求选1个)。

选做实验:实验一酸碱滴定实验二固体密度测定1、基本操作实验:(1)水溶剂、有机溶剂重结晶(2)熔点 3 有机化学必修 27 (3)蒸馏测沸点(3)萃取2、性质实验5-9实验一蛋白质定量测定由于实验内容太实验二核酸定量测定多,各教学班可根实验三影响酶促反应的影响据当地实验条件来实验四血糖测定确定开设项目,任4 医用生物化学必修实验五血浆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27 选其中三,四个实实验六血清转氨酶测定验完成。

实验七血清蛋白电泳实验八尿素氮的测定实验九琥珀酸脱氢酸活性的测定实验一沉淀反应实习根据实际情况单项免疫扩散法,人IgG正常值的测定从中任选三,五个双向免疫扩散法—抗原分析实验,具体观察标实验二凝集反应本的内容参见大纲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效价测定要求。

呼吸道九联检

呼吸道九联检

关于开展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的通知为满足临床要求,给临床和病患提供更好的检验服务,检验科开展了呼吸道九项病原体的检测,在免疫项目中开呼吸道九联检(收费375元)即可,医保项目,抽血当日即可出报告。

抽血:血清2-3ml(红盖试管)。

呼吸道九项病原体的临床意义??? 采用西班牙VIRCELL公司生产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可检测的病原体包含:1、嗜肺军团菌?2、肺炎支原体?3、Q热立克次体?4、肺炎衣原体?5、腺病毒?6、呼吸道合包病毒?7、甲型流感病毒??8、乙型流感病毒??9、副流感病毒1、2、3型。

?1、嗜肺军团菌人最易感染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非典型性肺炎常伴随有全身症状,10%的肺炎是由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引起的。

在血清学诊断中,间接免疫荧光法是唯一的标准技术。

临床上军团菌感染主要有两种表现形:肺炎型和庞蒂亚克热型。

前驱症状: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于1~2日内突然发热,可达40℃以上,多呈稽留热。

病程早期即可出现多系统受累症状,为本病的突出特点。

绝大多数患者有咳嗽,起初为干咳,半数患者转成非脓性粘稠痰或略带脓性痰,痰中常含少量血丝,个别可咯血。

少数患者有胸痛,呼吸困难较为多见。

肺部可闻及细湿罗音。

继之可出现明显肺实变体征。

约25%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的腹泻为唯一首发症状。

神经症状多见于极期,有时非常突出,包括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肌张力增强或阵颤、步态不稳等,可有暂时性肢体软瘫;个别可有腹泻、清水样便。

或者失眠、眩晕、记忆力减退、意识朦胧、项强、震颤等神经系统表现.2、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

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

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

免疫技术

免疫技术

二、疫苗知识
(二)疫苗贮藏 1、贮藏温度:活疫苗一般在-15 ℃以下, 保存时间越长,需要温度越低,避免反复 冻融。灭活苗一般要求2-8℃,不可低于0 ℃,更不能冻结。 2、避光防潮:所有疫苗应贮藏于冷暗、干 燥处,避免光照直射和防止受潮。
二、疫苗知识
(三)疫苗运输 包装无损坏、运输要迅速、途中防日晒。 活疫苗:量小保温瓶、量大保温箱、再大 冷藏车。 灭活苗:短途可常温,长途2-8℃冷藏车, 冬季防冻、夏季防热。
免疫技术
免疫技术
一、畜禽保定 二、疫苗知识 三、免疫前准备 四、接种途径 五、免疫程序 六、注意事项
七、副反应救治 八、加强免疫 九、调运免疫 十、免疫死角 十一、几个问题
一、畜禽保定
目的:保障人和畜禽安全、接种部位和剂量准确, 方便检查、采样、佩标等活动。 (一)猪的保定 1、正提保定:适于小猪耳根部或颈部肌肉注射。正 面用两手分别握住猪的两耳,向上提起猪头部,使 猪的前肢悬空。 2、倒提保定:适于小猪腹腔注射。正面用两手分别 握住两后腿,向上提起,使猪的后肢悬空。 3、站立保定:适于小、中猪耳根部、颈部肌肉或臀 部注射。 4、侧卧保定:适于注射、去势等。 5、仰卧保定:适于前腔静脉采血、灌药等。
腿肌注射
四、接种途径
(二)皮下注射 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 管少的部位。家畜宜在颈侧部1/3处,家 禽宜在颈背部1/3处。与皮肤呈45°角进 针,家畜刺入约2cm、家禽刺入0.5-1cm; 针头可自由拔动、针芯回抽无回血后再 行注射。
四、接种途径
(三)皮内注射 选择皮肤致密、被毛稀少部位。马、 牛宜在颈侧、尾根、肩胛中央,猪宜在 耳根后,羊宜在颈侧或尾根部,家禽宜 在肉髯部位。手挟皮肤呈皱褶或绷紧皮 肤,与皮面几乎平行进针,刺入约0.5cm, 注射有较大阻力,注后皮肤表面有圆丘 突起。适于羊痘疫苗、结核菌素接种等。

实验室质量管理名解~简答

实验室质量管理名解~简答

一名词解释1.临床实验室: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也有人称之为医学实验室。

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服务,包括对结果的解释和为进一步的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2管理:是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二室间质量评价: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检测仪器〖或检测系统)所指示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检测标准所复现的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三1.分析过程质量保证: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

分析前为整个分析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时终止的步骤,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转输。

分析前过程大部分在实验室以外由医生、护士等完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所以分析前质量管理是最易出现问题、潜在因素最多的环节。

2生理变异:生理变异是体内的固有变异,不可人为进行控制。

如年龄、性别、采血时间、季节、海拔高度、妊娠、月经周期和生活方式,以及患者服用药物及其代谢等因素。

3.昼夜节律:某些检验指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即在一天内有所波动。

时间节律变化影响最大的检验项目是激素类,因此,对这些项目需要规定统一采集标本的时间。

四1.质控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图上有中心线(CL)、上质控界限(!^^)和下质控界限(UCL),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值的描点序列。

UCL/CL与LCL统称为质控线。

若质控图中的描点落在UCL与LCL之外或描点在UCL与LCL之间的排列不随机,则表明过程异常。

质控图也是用于区分异常或特殊原因所引起的波动和过程固有的随机波动的一种特殊统计工具。

2.正态分布曲线:是以均值为中心、左右完全对称的钟型曲线。

呼吸道九联检

呼吸道九联检

关于开展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的通知为满足临床要求,给临床和病患提供更好的检验服务,检验科开展了呼吸道九项病原体的检测,在免疫项目中开呼吸道九联检(收费375元)即可,医保项目,抽血当日即可出报告。

抽血:血清2-3ml(红盖试管)。

呼吸道九项病原体的临床意义采用西班牙VIRCELL公司生产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可检测的病原体包含:1、嗜肺军团菌 2、肺炎支原体 3、Q热立克次体 4、肺炎衣原体 5、腺病毒 6、呼吸道合包病毒 7、甲型流感病毒 8、乙型流感病毒 9、副流感病毒1、2、3型。

1、嗜肺军团菌人最易感染的是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非典型性肺炎常伴随有全身症状,10%的肺炎是由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引起的。

在血清学诊断中,间接免疫荧光法是唯一的标准技术。

临床上军团菌感染主要有两种表现形:肺炎型和庞蒂亚克热型。

前驱症状: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于1~2日内突然发热,可达40℃以上,多呈稽留热。

病程早期即可出现多系统受累症状,为本病的突出特点。

绝大多数患者有咳嗽,起初为干咳,半数患者转成非脓性粘稠痰或略带脓性痰,痰中常含少量血丝,个别可咯血。

少数患者有胸痛,呼吸困难较为多见。

肺部可闻及细湿罗音。

继之可出现明显肺实变体征。

约25%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的腹泻为唯一首发症状。

神经症状多见于极期,有时非常突出,包括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肌张力增强或阵颤、步态不稳等,可有暂时性肢体软瘫; 个别可有腹泻、清水样便。

或者失眠、眩晕、记忆力减退、意识朦胧、项强、震颤等神经系统表现.2、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可在呼吸道黏膜上皮潜伏,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大部分患者为显性感染。

3岁以下儿童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成人以肺炎表现为主。

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

乙肝快速测定实验报告(3篇)

乙肝快速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

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高。

因此,早期诊断和检测HBV感染对于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快速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本实验旨在通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快速测定,评估其检测性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评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测定试剂盒的检测性能。

2. 了解HBsAg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三、实验材料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测定试剂盒(胶体金法)2. 血清样本(HBsAg阳性、HBsAg阴性)3. 仪器:恒温箱、离心机、微量移液器、加样器等四、实验方法1. 样本处理:将血清样本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稀释,混匀。

2. 加样: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将稀释后的血清样本分别加入测试卡和对照卡。

3. 阅读结果:等待反应时间后,观察测试卡和对照卡的颜色变化,判断结果。

五、实验结果1. 阳性对照:对照卡显示红色条带,说明测试卡和试剂均无问题。

2. 阴性对照:对照卡显示红色条带,测试卡无红色条带,说明血清样本为HBsAg阴性。

3. 阳性样本:对照卡显示红色条带,测试卡显示红色条带,说明血清样本为HBsAg阳性。

4. 阴性样本:对照卡显示红色条带,测试卡无红色条带,说明血清样本为HBsAg 阴性。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胶体金法进行HBsAg快速测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

2. 实验结果表明,该试剂盒对HBsAg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3.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快速测定具有以下优势:- 操作简便:无需专业知识和设备,易于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

- 检测快速: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检测结果,有利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呼吸道九联检及病原体的临床意义

呼吸道九联检及病原体的临床意义

呼吸道九联检及病原体的临床意义随着检验科新的检验项目的陆续开展,呼吸道九联检在越来越多的医院普及,套餐式组合让临床呼吸道感染的检测更加高效、特异、全面。

身为护士的你,对呼吸道九联检了解多少?呼吸道九联检也叫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联合检测:(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IgM抗体+肺炎支原体IgM抗体+Q热立克次体IgM抗体+肺炎衣原体IgM抗体+腺病毒IgM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甲型流感病毒IgM 抗体+乙型流感病毒IgM抗体+副流感病毒1、2和3型IgM抗体)。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主要针对九项病原体的IgM检测。

由于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最早产生的抗体是IgM,但是IgM的半衰期短(约5天)若血清中特异性IgM类抗体含量增高,表明有近期感染,这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以下是关于九项病原体名称及其潜伏期和产生IgM的时间。

九项病原体IgM抗体产生时间病原体潜伏期IgM产生时间嗜肺军团菌4-10天1周左右肺炎支原体14-21天1周左右Q热立克次体12-19天2周左右肺炎衣原体30天左右2-3周腺病毒2-14天4-7天呼吸道合胞病毒3-7天4-8天甲乙流感病毒2-7天4-8天副流感病毒2-7天4-8天临床意义1、嗜肺军团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

在欧洲和北美军团军肺炎占社区获得性肺炎前3,4位,ICU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三位,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 1~5 %也由嗜肺军团菌所致。

对人致病的嗜肺军团菌有16个血清型,80%军团菌肺炎有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引起。

然而军团菌细菌培养检出率低, 只有50%左右, 目前临床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军团菌感染的主要手段。

2、肺炎支原体是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占儿童肺炎感染病原体的15%左右,由于肺炎支原体传统培养难度大,单纯凭借患儿的临床症状不易确诊是否感染,支原体抗体于感染后7~9d出现,3~4周达高峰,可持续4~6月,采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是常用的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手段。

蛋白实验技术——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蛋白实验技术——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蛋白实验技术——免疫组化实验步骤(一)、仪器设备1. 18cm不锈钢高压锅或电炉或用微波炉。

2. 水浴锅。

(二)、试剂1. PBS缓冲液(ph7.2―7.4):NaC137mmol/L,KCl2.7mmol/L ,Na2HPO4 4.3mmol/L, KH2PO4 1.4mmol/L。

2.0.01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CB,ph6.0,1000ml):柠檬酸三钠3g,柠檬酸0.4g。

3.0.5mol/L EDTA缓冲液(ph8.0):700ml水中溶解186.1g EDTA& 8226;2H2O,用10mmol/L NaOH调至ph8.0,加水至1000ml。

4. 1mol/L的TBS缓冲液(ph8.0):在800ml水中溶解121gTris 碱,用1N的HCl调至ph8.0,加水1000ml。

5. 酶消化液:a. 0.1%胰蛋白酶:用0.1%CaCl 12(ph7.8)配制。

b.0.4%胃蛋白酶液:用0.1N的HCl配制。

6. 3%甲醇―H2O2溶液:用30%H2O2和80%甲醇溶液配制。

7.风裱剂:a. 甘油和0.5m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0–9.5)等量混合 b 油和TBS(PBS)配制。

8.TBS/PBS PH9.0–9.5,适用于荧光纤维镜标本;ph7.0-7.4适合光学纤维标本。

(三)、操作流程1、脱蜡和水化:脱蜡前应将组织芯片在室温中放置60分钟或60℃恒温箱中烘烤20分钟。

a 组织芯片置于二甲苯中浸泡10分钟,更换二甲苯后在浸泡10分钟b 无水乙醇中浸泡五分钟c 95%乙醇中浸泡五分钟d 75%乙醇中浸泡五分钟2、抗原修复: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组织芯片:A 抗原热修复a 高压热修复:在沸水中加入EDTA(ph8.0)或0.01m枸橼酸钠缓冲溶液(ph6.0).盖上不锈钢锅盖,但不能锁定。

将玻片置于金属染色加上,缓慢加压,是玻片在缓冲液中浸泡五分钟,然后将盖子锁定,小阀门将会升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蛋白质溶液含盐量较高或形成聚合物极易影响 标记过程,因此,标记之前最好将蛋白质溶液用低 浓度的盐水透析数小时并高速离心除去聚合物。
制备方法: 1 .胶体金溶液的pH值调整 2.蛋白质最适标记量的确定 3.标记过程 4.离心去除未结合的蛋白质,反复洗涤2~4次 5.免疫金最终用稀释液配成工作浓度保的pH值调整
用0.1mol/L K2CO3或0.1mol/L HCL 调节PH至选定值,原则上选择待标记蛋白 的等电点,也可略为偏碱,通常最适PH值 需经过多次试验进行调整。
实验九 金免疫技术
2020/11/4
1
实验目的
了解胶体金和免疫金的制备方法 了解蛋白质最适标记量的确定 了解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和斑点金免疫层析
试验原理 掌握金免疫测定技术
2020/11/4
2
实验内容
胶体金的制备 免疫金的制备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和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 尿HCG测定-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
2020/11/4
4
分类
一、金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1. 金(银)免疫光镜染色技术 2. 金免疫电镜染色技术 3. 二、金免疫测定技术 4.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5. 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
2020/11/4
5
第一节 胶体金与免疫金的制备
一、胶体金的特性及制备
1、结构:
胶体金颗粒由一个基础金核(原子金 Au)及包围在外的双离子层构成,紧 连在金核表面的是内层负离子 (AuCl2-),外层离子层(H+)则分 散在胶体间溶液中,以维持胶体金游离 于溶胶间的悬液状态。
9
3、胶体金的制备方法
原理:向一定浓度的金溶液内加入一定量 的还原剂使金离子变成金原子,形成金颗 粒悬液。
常见的还原剂:白磷、乙醇、枸橼酸钠、 鞣酸等
2020/11/4
10
方法: 1. 所有容器要求干净,用酸或重铬酸钾洗液泡洗,用
双蒸水冲洗干净。 2. 配制氯化金溶液:取氯化金1克,溶于100ml双蒸
➢ 要得到大小更均匀的胶体金颗粒,可采用甘油或蔗糖密 度梯度离心。
2020/11/4
12
5、胶体金的保存
洁净的玻璃器皿中可较长时间保存;
少许防腐剂(如0.02%NaN3)可有利 于保存。
2020/11/4
13
胶 体 金15~60 nm
优质
劣质
2020/11/4
14
6、制备胶体金的注意事项
2020/11/4
11
4、胶体金的鉴定
主要检查指标有颗粒大小,粒径的均一程度及有无凝集 颗粒等。在日光下仔细观察比较胶体金的颜色,可以粗 略估计制得的金颗粒的大小。当然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扫 描λmax来估计金颗粒的粒径。
➢ 肉眼、分光光度计、电镜等方法观察
➢ 应为清亮透明的液体
➢ 若胶体金混浊或液体表面有漂浮物,则制备的胶体金有 较多的凝集颗粒
(1)氯金酸易潮解,应干燥、避光保存。
(2)氯金酸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应使 用金属药匙称量氯金酸。
(3)制备胶体金应用双蒸/三蒸馏水,或者是 高质量的去离子水。
(4)玻璃容器必须是绝对清洁的,最好是经 硅化处理的。
2020/11/4
15
二、免疫金的制备
免疫金:是指胶体金与抗原或抗体等的结合物,在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习惯上要称之为金探针。
水中,配成1%的水溶液。放在4”c冰箱内保存长 达几个月至1年左右,仍保持稳定。 3. 取上述氯化金溶液,稀释100倍,即成0.01%的 氯化金溶液。 4. 加热至沸腾,加适量柠檬酸三钠搅动,加热至沸 (约2~3min*),冷却,加蒸馏水至原体积 * 见淡黄色的氯金酸水溶液在柠檬酸钠加入后很快变 灰色,续而转成黑色,随后逐渐稳定成红色。
使用PH试纸进行调整,金颗粒容易吸附于 电极上使之堵塞,所以不能用pH电极直接 测定金溶液的pH值。应选用缓冲容量足够 大的缓冲液(例如PEG20000液)稳定胶体 金后再测定或保存。
2020/11/4
17
2.蛋白质最适标记量的确定
将待标记蛋白作一系列稀释后各取一定量加入装有 一定量胶体金的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NaCl溶液, 混匀后静置数小时,对照管(无蛋白)及加人蛋白量 不足的管,溶液颜色由红变蓝;蛋白量足或超过的 管保持红色不变,其中含蛋白量最低的一管即为稳 定胶体金所必须的最适标记量。以此比例并增加 10%-20%即为标记全部胶体金溶液所需的蛋白 总量。
2020/11/4
7
影响胶体金溶液稳定性的因素
1、胶粒间的相互吸引力。当胶粒相距很近时,这 种吸引力可能导致胶粒合并变大。
2、水化层的带电情况。一种溶胶的各个胶粒都带 有相同的电荷。同性电荷相斥,双电层愈厚,胶粒 带电量愈大,排斥力愈大,愈能阻止胶粒合并聚结, 溶胶愈稳定。
3、胶体界面的溶剂膜,当二固体间夹有一厚层液 体时,这层液体膜有一个反抗二固体接近的排斥力。 两个胶粒要进一步接近,只有克服它们之间的溶剂 化膜的斥力才有可能,因此溶剂膜的斥力是使溶胶 稳定的原因之一。
2020/11/4
8
颜色和光吸收性:
四种粒径胶体金的制备及特性
胶体金粒径 1%柠檬酸钠加入量
胶体金特性
(nm) 16
(ml)* 2.00
呈色 橙色
λmax(n
m)
518
24.5
1.50
橙红色
522
41
1.00
红色
525
71.5
0.70
紫色
535
通过改变柠檬酸钠的用量可制得不同大小的胶体金颗粒
2020/11/4
形状:小的胶体金颗粒(1-30nm) 呈球形,大的胶体金颗粒(30100nm)呈椭圆形
胶粒的双电层结 构示意图
2020/11/4
6
2、胶体金的一般性状
稳定性:稳定地、均匀地、呈单一分散状态 悬浮在液体中,成为胶体金溶液。
对电解质的敏感性:打破胶体金的稳定, 使分散的金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从液体中 沉淀下来。
2020/11/4
3
金免疫技术:以胶体金作为标记物的免疫标记技术。
胶体金:指金微小粒子(1-100nm)分散在溶液 中所形成的金溶液。是由金盐被还原成原金后形成 的金颗粒悬液。
用金溶胶标记蛋白质(抗原、抗体或SPA、SPG)
胶体金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故金标蛋白抗原抗 体结合处,显微镜下可见黑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 在标记处大量聚集时,可在载体膜上呈现肉眼可见 红色或粉红色斑点,以此用于抗原抗体物质的定位 或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