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福建清源山导游词

福建清源山导游词【篇一】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
各位亲爱的团友们,大家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告诉我们:福祸是相对的,有所得必有所失。
所以大家既然已来到有着“海滨邹鲁”之称的泉州,就不要担心抱怨其它什么了,打开你们的心,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尽情地放松游览吧!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曾经盛行的璀璨文化遗迹,能否在今天的游览重温中,再次领略呢?好!各位亲爱的团友,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欲望,首先来游览这“秀出东南”的泉州清源山。
清源山风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占地面积达62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主峰海拔498米,清源山借仙而得名,那是什么神仙与它有着如此的身世之缘呢?这可要涉及到一个传说了喔!大家都知道“八仙过海”八仙中有个叫做铁拐李,对吧?传说啊,李铁拐云游至此,停在了山头上休息时,见有山下蓝海绿原|、山上苍松翠柏、曲径通幽之美景,这可把铁拐李乐得高举拐杖点地啊,极呼:妙哉、妙哉!可这拐杖呀,因用力太大深入底层数丈,冒出清泉喷射不止啊!于是因泉眼诸多,后人名为“泉山”,而泉州呢,也就因此而得名了,后又渐渐衍化为清源山了,又因山高入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郊北部又称“北山”;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说到三台山大家也许就会联想到佛教名山——五台山了,同五台山一样,泉州清源山自唐代就有“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后逐步发展成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了。
好!各位团友!请跟随我的步伐哦!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这座别具特色的老君岩山门了,眼前的二级平台成曲尺形,是太极阴阳八卦变形图案,正前耸立的这块天然石头上镌刻着八个大篆字,大家,猜猜是什么字呢?好,我读给大家听,“青牛西去,紫气东来”,说的呢是一个关于老子的典故喔!据记载,西周末年衰败,老子逐弃周隐居,骑着青牛,悠悠然,出函谷关,关令伊喜见有紫气东来,料定有圣人过关啊,果然是圣人老子,伊喜久仰老子大名,要求老子写点东西给他,方可过关,于是老子提笔作了传世之作——<<道德经>>。
福建清源山导游词5篇

福建清源山导游词5篇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位于东经11830'~11837',北纬2454'~250'之间,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距厦门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
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
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福建清源山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福建清源山导游词5篇(一)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 ;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泉州清源山的导游词范文三篇

泉州清源山的导游词范文三篇导游词一:泉州清源山文化之旅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泉州清源山,我将为您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
泉州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东南方向,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名山。
清源山得名于其山脚处的清澈泉水,被誉为“泉州第一泉”。
这里山势险峻,景色秀丽,有“福建小庐山”之称。
清源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更是泉州文化的瑰宝之地。
首先,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清源山的主要景点之一——南天宫。
南天宫始建于唐代,是清源山的主要观光景点之一。
这座古老的庙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雕刻艺术而闻名。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众多的宫殿、大殿和神像,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
此外,南天宫还是观赏泉州市区美景的最佳位置,您可以俯瞰整个泉州市区的美景,尽览泉州的繁华与美丽。
接下来,我们将前往清源山的另一个重要景点——潭山岩。
潭山岩是一座古老的道观,建于唐代,是泉州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有着精美的古建筑和独特的山水景观,是一处集观光、休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胜地。
在潭山岩,您可以欣赏到山间的瀑布、溪流和奇特的岩洞景观,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此外,您还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泉州小吃,领略到泉州的美食文化。
最后,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清源山的最高峰——九天顶。
九天顶海拔约1000多米,是泉州市的最高峰。
登上九天顶,您可以俯瞰整个清源山的美景,感受到山川的壮丽与浩渺。
在这里,您还可以参观到一座古老的观音寺,感受到宗教信仰的力量。
泉州清源山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让我们一起感受泉州的历史和美丽吧!谢谢大家!导游词二:泉州清源山的历史之旅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泉州清源山,我将为您带来一场充满历史韵味的旅程。
泉州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东南方向,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的名山。
清源山自古以来就是泉州的文化中心,这里留存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是了解泉州历史的重要窗口。
首先,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清源山的主要景点之一——南天宫。
福建清源山导游词

福建清源山导游词【篇一】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代,宋元时期最为鼎盛。
经过了历代开发,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
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中国古代海外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殁葬于灵山,称伊斯兰圣墓。
其旁有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行香碑”,为中国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诗词歌赋历代文士、武将、高僧、权贵游山,在清源山留下400方碑刻和崖刻。
北宋米芾的“第一山”,明将俞大猷的“君恩山重”,现代高僧泓一法师遗墨“悲欣交集”,备受景仰。
清源山流传无数的典故、传说、神话等等,使名山更具深刻的文化。
宋·钱熙:《清源山》“巍峨堆压郡城阴,秀出天涯几万寻。
翠影倒时吞半郭,岚半凝处滴疏林。
”陈子昂:《感遇》“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众趋明所避,时弃道犹存。
云渊既已失,罗网与谁论。
箕山有高节,湘水有清源。
唯应白鸥鸟,可为洗心言。
”白居易:《香》“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
白石何凿凿,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有竹千余竿。
松张翠伞盖,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惜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
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忽乎不知远。
架岩结茅宇,斫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屋头落飞泉。
何以净我眼,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壶,右手挈五弦。
傲然意自足,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歌中聊寄言。
言我本野夫,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老去今归山。
倦鸟得茂树,涸鱼返清源。
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
”白居易:《南池》“萧条微雨绝,荒岸抱清源。
入舫山侵塞,分泉道接村。
秋声依树色,月影在蒲根。
淹泊难遂,他宵关梦魂。
”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
奏章为得地,齚齿负明恩。
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5篇

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5篇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泉州清源山导游词讲解(一)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
各位亲爱的团友们,大家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告诉我们:福祸是相对的,有所得必有所失。
所以大家既然已来到有着“海滨邹鲁”之称的泉州,就不要担心抱怨其它什么了,打开你们的心,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尽情地放松游览吧!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曾经盛行的璀璨文化遗迹,能否在今天的游览重温中,再次领略呢?好!各位亲爱的团友,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欲望,首先来游览这“秀出东南”的泉州清源山。
清源山风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占地面积达62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主峰海拔498米,清源山借仙而得名,那是什么神仙与它有着如此的身世之缘呢?这可要涉及到一个传说了喔!大家都知道“八仙过海”八仙中有个叫做铁拐李,对吧?传说啊,李铁拐云游至此,停在了山头上休息时,见有山下蓝海绿原|、山上苍松翠柏、曲径通幽之美景,这可把铁拐李乐得高举拐杖点地啊,极呼:妙哉、妙哉!可这拐杖呀,因用力太大深入底层数丈,冒出清泉喷射不止啊!于是因泉眼诸多,后人名为“泉山”,而泉州呢,也就因此而得名了,后又渐渐衍化为清源山了,又因山高入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郊北部又称“北山”;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说到三台山大家也许就会联想到佛教名山——五台山了,同五台山一样,泉州清源山自唐代就有“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后逐步发展成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了。
好!各位团友!请跟随我的步伐哦!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这座别具特色的老君岩山门了,眼前的二级平台成曲尺形,是太极阴阳八卦变形图案,正前耸立的这块天然石头上镌刻着八个大篆字,大家,猜猜是什么字呢?好,我读给大家听,“青牛西去,紫气东来”,说的呢是一个关于老子的典故喔!据记载,西周末年衰败,老子逐弃周隐居,骑着青牛,悠悠然,出函谷关,关令伊喜见有紫气东来,料定有圣人过关啊,果然是圣人老子,伊喜久仰老子大名,要求老子写点东西给他,方可过关,于是老子提笔作了传世之作——>。
2024年福建清源山的导游词(2篇)

2024年福建清源山的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 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
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____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____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
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站--老君岩。
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门--林荫石径--老君造像。
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泉州市清源山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泉州市清源山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泉州市清源山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事实上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的文体。
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泉州市清源山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泉州市清源山导游词 1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有“秀出东南”之美誉的清源山观光旅游。
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导游,姓郭,大家可以叫我小郭。
很高兴今天由我来为大家服务,在这里先预祝各位旅途愉快。
由于时间限制,我们今天参观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是老君岩和清源山第一洞,希望大家玩得开心游的尽兴!
大家请看,清源山是多么的雄伟壮观啊!整个景区是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是泉州城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家知道我们清源山为什么如此出名吗?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清源山也正是借仙而出名的。
传说当年铁拐李云游到此地的时候,看到这里的景色如此的美丽,乐得他举起了拐杖不停地点地,大呼:妙。
精选5篇福建清源山导游词

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位于东经118°30'~118°37',北纬24°54'~25°0'之间,与泉州市区三面接壤。
距厦门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
因为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
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福建清源山导游词,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福建清源山导游词(一)各位老师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的泉州游玩。
首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康辉旅行社的导游员。
我姓沈,大家可以叫我小沈。
在我身后这位是老司机王师傅,他开车一贯很稳,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接下来的旅途时光,我和王师傅会尽全力为大家服务。
如果在旅途的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以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解决。
最后,预祝大家能够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我们的车现在开往的是清源山景区,那我就趁此机会给老师们介绍一下清源山的概况吧。
清源山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还是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是由清源山、九日山和灵山三大景区组成。
并且清源山还是多元化的宗教名山,有着“道教圣地”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
那这里小沈想考一考各位老师们,请问你们是否知道清源山的名称由来呢? 这位张老师说对了,因为泉州在十代南唐时期驻扎一个,叫清源军,所以此山也改名为清源山。
那清源山其实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李铁拐云游至此,见这山峰高耸于平原之上,显得巍峨壮观,于是停在山头稍事休息。
只见山下蓝海绿原,山上苍松翠柏,风景十分优美。
拐仙开心地举起铁杖不停点地,大呼:“妙哉,妙哉!”想不到用力过猛,铁杖深人地层数丈,突然冒出一股清泉,喷射不止。
因此,最初发现这喷泉的人,就把此山命名为“泉山”,此城因山得名“泉州”。
后人觉得“泉山”这名字太普通了,于是在“泉”字做文章,最后便有了“清源山”这个名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导游黄琬娥,很高兴今天跟大家一起游玩清源山,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
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绘萃,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等称著。
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三世佛佛阁、清源洞、南台岩、清源天湖、虎乳岩、弘一法师木塔、伊斯兰圣墓、白丈坪,风动石和龟岩。
在这里大家可以把两颗心交给我们,一颗是放心,一颗开心!
现在我们参观第一个景点——老君岩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誉的老君造像,石像高5.63米。
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实。
生动逼真的造型,精美传神的韵味,夸张写意的线条,质朴淳厚的内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这尊老君石像显得格外亲切可爱,充满令人心驰神往、百看不厌的魅力。
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双眼含笑,须眉皓然,真可谓“风过髯动,指能弹物”。
严格他说,老君的耳朵和双膝似乎不合比例,双耳垂肩、膝大无比,但这夸张和变位却恰到好处地让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
而最令人喜爱和赞叹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态和蔼可亲,目光深邃而睿智,满脸笑容,豁达大度,平易近
人,充满了一种温馨的人情味,一点也没有道貌岸然、威严凌厉神仙架势。
那襟怀坦荡,笑口常开的神情,让人感到老子和蔼可亲。
在亲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们将进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区。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古朴自然的古寺即为千手岩。
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
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
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维妙维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
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
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
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
从千手岩往上攀缓十多分钟,即到弥陀岩。
弥陀岩可以说是清源山的精华之一,这里有流泉飞瀑、古树名木、庙宇石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巧夺天工。
我们来看这一处“泉窟观瀑”。
瞧,清澈的泉水从五十米高的陡壁上泻落,在青石上飞珠溅玉,充满了诗情画意,把人间的凡尘俗念荡涤贻尽,历代文人骚客每每至此,不免文思流溢,满目的摩崖石刻,如“洗心”、“清如许”、“流膏”等题刻仍熠熠生辉,为我们增加了观赏雅兴,不知大家是否有人生画中游的美妙感受
在瀑布旁的这一株由古榕和重阳木合抱成一体,造型奇特的附生树,如情深意笃的“天侣”,故美其名曰:“天侣呈瑞”。
看着它们如此亲密无间,如胶似漆,令人既惊叹不已又不由得浮想联翩,不少的文人墨客说它是陈三五娘留在故乡土地上的化身。
因此,这里常有年轻的恋人,如意的夫妇相偎于此,留下充满诗情画意的纪念照。
而仅隔几步之遥的这棵浓荫如盖的大树,相传?00多年前施琅将军的的部将从台湾带回故乡栽种的“洋蒲桃“,俗称“莲雾”。
每当收获季节,树上绿里透红,果实累累,形若斗笠,顶部尖、底部宽,吃起来清凉可口,别有风味
泉州具有宗教博物馆之美誉,这在母亲山--清源山体现得更为突出。
前面我们参观了
老君岩(道教),千手岩、弥陀岩(佛教),现在让我们一起登上碧霄岩(喇嘛教),去领略碧霄岩三世佛的风采吧!
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
中尊为释迦像,又称现在佛,主司现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触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抚地,一手向上。
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主管过去的世界。
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钵。
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即双手交叠置于腹部。
险要的地势,精湛的技术和迥异的形状,无不让每一个参观者啧啧称奇
名碑奇石,密荫幽涧,是碧霄岩的一大特点,
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顶峰,高处登临,眼界顿觉开阔。
清源洞、南台岩这两个景点可以说是我们今天抵达的最高峰,称之为“山海大观”。
清源洞作为清源山第一洞,又名“纯阳洞”、“蜕仙岩”。
洞前有裴仙祠、观音殿、文昌阁等三教祠宇森然并列交相辉映。
清源洞不仅具有深邃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极为壮观优美的自然风光。
现在让我们领略此处的万千气象。
这一带山脉横断,峰峦起伏,层次变化极富规律;群落丰富多彩,四季常青,具有亚热带雨林特征,从中随步可见历尽风霜依然生机盎然的古树名木。
春夏之间山顶云雾蒸腾,洞前亭阁缥缈。
又因高居主峰,下临无际,近景有山影倒映天湖,中景有古城尽收眼底,远景有大海苍茫,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海大观”意境图。
南台岩则如“空中楼阁”,巨石高耸,视野旷远,左挹大海,右带金溪,晋水横波,古城在抱,紫帽凌霄峙其前,东西两塔拜其下,是“山海大观”意境区中一处妙夺天工的奇景。
为再现“泉山”的历史风韵,增添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水景资源景观,1993年市政府决定在主景区“山海大观”意境区内的清源山上第一名泉---“虎乳泉”下方的“紫泽洞天”谷地建设清源山蓄水工程----清源天湖。
“清源天湖”大坝坝顶海拔368米,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
8米,总库容11。
5万立方米,最大水面12000平方米。
工程于1994年10月动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