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

合集下载

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近期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当前,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国内市场的需求和销售量也在持续增长。

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的报告,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预计2024年将达到16,871亿美元。

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从技术角度来看,新型医疗器械逐渐兴起,各种智能技术与医疗器械的结合不断拓宽了医疗器械的科学应用范围,使其在诊疗技术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近年来医疗器械的开发有了重大进展,从传统静态医疗器械进步到智能医疗器械,使越来越多的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让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更加持久和可持续。

此外,近年来,政府政策的落实也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各国政府都在不断加大对医疗器械技术的投资,落实相关法规法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从而激发创新的动力。

二、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今后,医疗器械行业将越来越受重视,国内外投资机构对医疗器械的投入也将越来越多,技术将受到更多的重视,高端医疗器械的开发将力度增加。

医疗器械的发展将迎来新的高峰,这将成为一个主要角色。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国人口众多,医疗需求量大,因此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一直都非常活跃。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一、市场现状按照国际医学器材制造业联合会的定义,医疗器械市场包括三个部分:医疗器具、医用耗材和医疗设备。

现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快速增长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0年至2019年增长了约3倍,达到7562.6亿元人民币。

2.产业集聚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形成了若干个集中度较高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例如深圳、苏州、浙江三江空港经济区和北京等地。

3.医疗器械品种丰富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产品种类逐年增加,品质不断提高。

目前,市场产品涵盖了医疗器械、医用耗材、体外诊断试剂、高端拓展器材等各类医疗器械。

二、发展趋势1.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不同人群对健康需求的不同,市场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例如,老年人群对于康复医学类器械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家用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等。

2.国际化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中国企业面临着国际化企业的激烈竞争。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应坚持走高端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发展之路,加强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3.政策支持效果大中国政府很重视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不断出台政策支持措施,例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保支付水平等。

这些政策支持给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三、未来展望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很大,但是市场整体集中度还不高,市场发展仍然有很大的潜力。

未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方向还将趋向高端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

同时,国际化竞争也将加剧,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应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

总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仍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给企业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国内外医疗器械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医疗器械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医疗器械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在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应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以国内外的角度探讨医疗器械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医疗器械现状在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医疗器械市场也日益火热。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各类医疗器械产品层出不穷。

从传统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到现代高新技术的医疗器械如医用影像设备、手术机械人等,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然而,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方面,医疗器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水平相对滞后,很多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国内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一些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二、国外医疗器械现状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市场相对成熟,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监管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欧美等国家在医疗器械研发和制造领域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满足本国的医疗需求,还向全球市场输出高品质的医疗器械产品。

国外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也受益于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

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定和产品质量监管,保证了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国外医疗器械行业还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着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进步。

三、医疗器械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医疗器械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个性化医疗器械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各不相同,个性化的医疗器械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其次,智能化医疗器械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医疗器械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诊断和治疗。

比如,智能手术机器人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智能监护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病情变化等。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与趋势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与趋势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涵盖了广泛的产品和服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器械市场正迎来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就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和趋势进行探讨,为读者提供了解该领域的综合视角。

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现状1. 市场规模与增速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达到了1.8万亿美元,并以年均增长率约6%的速度增长。

该市场规模庞大,潜力巨大,吸引了全球众多企业的参与。

2. 主要产品分类医疗器械市场涵盖了多个产品分类,包括诊断设备、外科手术器械、床边监护设备、口腔器械、康复辅助设备等。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医院、诊所、家庭护理等场所,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3. 区域市场分布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市场分布较为均衡,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北美地区以美国为主导,欧洲地区以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为核心,亚太地区以中国、日本、印度等为龙头。

这些地区的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品牌企业众多。

4. 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众多中小型企业和大型跨国企业的竞争。

大型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市场渗透能力,占据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而中小型企业则凭借自身创新能力和差异化竞争策略,寻求市场突破。

二、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趋势1.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将继续出现技术创新的浪潮。

新技术的引入将提高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将加速医疗器械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2. 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的增加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慢性病的增加,医疗器械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老年人口对医疗器械的需求较高,涉及到康复护理、疾病监护等领域。

因此,医疗器械企业需关注老年人口的需求,开发适合他们的产品。

2024年医疗器械流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医疗器械流通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医疗器械流通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医疗器械是医疗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器械流通市场作为医疗器械的供应链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用药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当前医疗器械流通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医疗器械流通市场的概述医疗器械流通市场是指医疗器械从生产厂商到最终使用者之间的销售、物流、库存等环节,包括批发商、零售商、经销商、医院等各类机构。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医疗器械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度销售额稳步增长。

医疗器械流通市场存在的问题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市场竞争激烈。

医疗器械供应商众多,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激烈,价格下降压力大,厂商利润率下滑。

2.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引发关注。

一些低价低质、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给患者用药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3.供应链管理不完善。

医疗器械流通市场涉及多个环节,信息传递时效性差,导致库存过多或过少,物流效率低下。

4.法规政策不够完善。

医疗器械流通市场的监管政策还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对于市场的规范与管理有一定影响。

医疗器械流通市场的发展趋势1.科技创新为市场发展提供新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新产品不断涌现,为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

2.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提高市场竞争力。

国家加强了对医疗器械流通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质量。

3.规范的供应链管理提高市场效率。

医疗器械流通市场将进一步推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供应链的高效化和自动化,提高物流效率和减少库存风险。

4.市场竞争格局趋向稳定。

一些具备规模和技术优势的医疗器械供应商将不断壮大,市场格局将逐渐趋于稳定。

医疗器械流通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1.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产品质量。

医疗器械供应商应增加自主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2.完善监管政策与法规。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器械流通市场的监管,加强市场准入审核,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报告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报告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将 达到数千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和 亚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增长速度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稳步 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增速将保持在 5%-7%之间。
主要地区和国家市场份额分布
北美市场
以美国为主导,拥有全球最先 进的医疗器械技术和产品,市
场份额占比超过40%。
欧洲市场
5G通信技术在医疗器械中应用前景
远程医疗
5G通信技术能够实现高清视频传输和低延迟通信,为远程医疗提 供有力支持,使得医生能够远程指导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实时数据监测
5G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医疗器械的实时数据监测和传输,为医生提 供准确的病情信息,有助于及时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医疗设备互联
5G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医疗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构建医疗设备物 联网,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主要产品
包括影像诊断设备(如CT、MRI、超声等)、实验室诊断设备(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液分析仪等)以及体外诊断试剂等。
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精准医疗和个性化诊疗的推广,基因测序、分子诊断等高端诊断技术将迎来 快速发展。
治疗类器械市场现状及前景预测
市场规模
主要产品
包括手术器械、植入物、介入器材、激光治疗设备 等。
通用电气医疗和西门子医疗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兼 并收购活动,以加强其在特定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 此外,这两家企业也积极与各地的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开展 合作,共同推动医疗设备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
未来发展战略规划部署
迈瑞医疗将继续加大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高端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在全球 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发展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发展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加,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医疗器械行业的现状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简单装备生产演变为综合性工业体系。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规模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国内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许多高端产品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在产品种类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经涵盖了成像设备、手术器械、康复设备等各个领域。

尤其是在高端医疗设备方面,我国已具备了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能力。

同时,一些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也开始向国际市场扩张,通过合作与并购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疗器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医疗诊断、治疗和康复。

未来,技术创新将成为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 市场扩张与国际化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开始寻求国际市场的机会。

通过国际合作与并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进而实现市场扩张。

3. 医疗器械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逐渐实现智能化。

智能医疗器械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未来,医疗器械智能化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挑战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1. 技术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一些技术领域仍存在差距。

如何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是行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市场竞争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是行业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3. 监管与安全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监管与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如何加强对医疗器械产品的监管,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是行业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到最佳身体状态。目前,国内医用机器人市场呈快速增长 趋势,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五、结论与建议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行业 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中, 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的多元化 需求。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 流,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不断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产品,如医用机器人、3D打印技术、智 能穿戴设备等,这些创新技术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3、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政策法规逐步完善。2017年,工 信部、国家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医疗器械产业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 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要达到1.5万亿元,实现医疗器械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 增长10%以上。此外,国家还不断完善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加强质量监管, 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谢谢观看
3、市场增长率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呈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MDCLOUD (医械数据云)的数据,2015-2019年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到了15.5%。预计未来几年,这一增长率将保持在10%-15%之间。
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 趋势预测
1、技术创新驱动发展
一、行业背景
医疗器பைடு நூலகம்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包括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与 体外诊断四大领域。其中,医疗设备占比最大,市场规模超万亿元。目前,我国 医疗器械行业整体竞争力逐渐提升,国内企业数量众多,但龙头企业逐渐崛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医疗器械现状分析1.医用耗材一次性医用耗材市场介绍:介绍过去10年来,全球一次性医疗器械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据国外媒体最新报道,2008年,全球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销售总额达890亿美元,2009年应该在1000亿美元左右。

欧美发达国家一次性医疗器械销售额占其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45%左右。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约占全球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40%以上的份额。

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Freedonia预测:到2011年,美国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将达704亿美元,年增长率可达4.9%。

其中人口老龄化趋向和家庭保健需求的快速增长是推动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

欧洲则是世界第二大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约占世界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29%的份额。

日本、中国、印度及其他亚洲新兴工业国合计约占国际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17%~18%的份额。

(1)心脑系统医疗器械:心脑血管介入类和矫形器械等高值植入介入类耗材属于高技术、高风险和高收益的产品,在这一产品领域,市场准入门槛非常高,核心技术被少数跨国企业所垄断,如强生、美敦力、圣尤达、Guidant、史塞克、巴奥米特、Zimmer、Smith&Nephew、波士顿、施乐辉等企业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份额。

心脑系统医疗器械:用于心脑系统(包括起搏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式除颤器、体外除颤器以及各种血管成形摄像产品等)的医疗器械占医疗器械市场的最大份额,大概占20%左右,随着微创介入技术的发展,此类医疗器械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矫形器械:矫形器械产品销售额约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10%以上;2008年世界矫形器械市场总销售额将超过400亿美元;至2015年,将达546亿美元。

美国和欧洲矫形器械市场合计占世界矫形器械市场70%的份额。

2008年两个市场的销售额分别为154亿美元和109亿美元。

而随着亚太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地区也逐渐成为矫形器械的热点市场。

矫形器械是一大类医疗器械的总称,包括各种人工关节(人工膝关节、人工股关节和人工髁关节等)、植入式脊柱矫正器械、假肢、矫形绷带,以及义齿材料等数百种产品。

其中,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和人工关节是矫形器械市场上的两大类畅销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产品品种繁多,其中包括(人工椎间盘)融合器械、压缩性脊椎骨折矫形器械、脊柱电刺激类器械、脊柱骨折固定器械(如脊柱钢钉、螺栓等)、运动保留性植入器械等。

2008年,美国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产品总销售额达47.5亿美元,比前一年增加10%。

欧洲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市场规模略小于美国(约40亿~42亿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成为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的新兴市场。

这些地区市场年增长率平均高达9%。

亚太地区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市场销售额合计占全球植入式脊柱矫形器械市场总销售额的25%左右。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人工关节市场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2008年,全球销售额为123亿美元;2009年全球人工关节市场销售总额超过140亿美元。

2000年至今,美国人工关节市场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8.9%左右。

到2012年,美国人工关节市场销售额可望达到90亿美元。

2008年,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5个欧美发达国家人工关节市场总销售额达23亿欧元(约30亿美元),加之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工关节销售额,去年全欧洲人工关节市场总销售额在45亿~50亿美元之间。

人工关节中销量最大的产品为人工膝关节和人工髋关节等。

这两种人工关节的置换数量约占全部人工关节置换量的90%。

目前,世界上人工关节生产技术领先的五大医疗器械公司Zimmer、强生、史塞克、Biomet和Smith&Nephew生产的人工膝关节和人工股关节占据全球人工关节市场90%的份额。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婴儿现已进入老年期,他(她)们是人工关节的最大潜在消费群体。

中国、印度和其他亚洲人口大国将成为增长迅速的人工关节市场。

(3)血液净化类市场介绍:血液净化产品包括肾透析系统和人工肝支持系统。

肾病和肝病是全球范围内的慢性病中的两大类疾病。

中国人口众多,同时也是肾病和肝病大国,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因治疗费用昂贵,限制了该类产品的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此类产品将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肾透析系统:2010 年世界上将有200 万患者采用透析疗法替代正常功能的肾,以对其血液进行净化。

到2012年,全球肾透析市场总销售额有望达到创纪录的143亿美元,从而成为国际医疗器械市场上的大宗商品。

近10年来,国际肾透析类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平均达5.5%。

欧洲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肾透析机市场,肾透析机年销售额达37.5亿美元,美国居第二,年销售额达28.7亿美元,亚洲及大洋洲国家位居第三,年销售额达15—16亿美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肾透析机市场销售额合计为10亿美元左右。

目前生产血透产品的知名企业有百特、费森尤斯、金宝、贝朗和尼普洛等。

人工肝支持系统: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统计,目前全球有近4亿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中国为1.2亿,其中肝衰竭患者将近1200 万。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治疗肝衰竭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根据人工肝的组成和性质主要分为三类:非生物型人工肝、组合生物型人工肝和生物型人工肝。

目前临床使用的人工肝都是以解毒功能为主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最为知名的当属德国TERAKLIN.AG公司生产的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

此外可乐丽和费森尤斯的非生物型人工肝也深受欢迎。

(4)人工晶体市场现状全球白内障盲人为2100万。

中国500万白内障患者中,也有290万白内障盲人。

目前白内障盲治疗最有效的手段是植入人工晶体。

2008年屈人工晶体销售额达到30多亿美元。

人工晶体分为硬晶体(PMMA材料)和可折叠式软晶体(硅橡胶、水凝胶、丙烯酸酯类材料),前者价格便宜,但手术切口大,术后效果不好;后者价格昂贵,手术切口小,术后效果明显。

美国人工晶体市场上有90%以上的为软晶体。

硬晶体处于被淘汰的边缘,目前只有发展中国家用的较多。

国际上知名的企业有爱尔康、眼力健、博士伦等。

(5)诊断试剂市场现状2008年诊断试剂市场销售额在400亿美元左右,主要集中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高达80%,其中2008年销售超过30亿美元的有7家,如瑞士Roche销售额达90亿美元,美国Abbott约80亿美元、强生约50亿美元、Bayer约45亿美元,美国Becton Dickinson、Beckman Coulter、Dade Behring等均达到30亿美元。

虽然目前诊断试剂仅占生物技术产业的25%,但由于遗传工程、基因重组以及单株抗体等生物技术不断应用于开发诊断试剂,因而除了增加试剂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外,也使得过去不可能或旷日费时的传染病、肿瘤或基因异常等诊断,成为可能或快速的诊断。

此外,与自动化分析仪器或电子技术的结合,更使这些精确的诊断不仅由研究阶段进入了临床例行诊断阶段,而且缩短了医疗与诊断之间的距离。

诊断试剂在未来医疗检测中的比例会大幅度提高。

预计全球在未来五年内,诊断试剂将以7-10%的比例增长。

注:医用耗材包括:(1)普通一次性耗材,如卫生材料、一次性医用手套、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医用纺织品、一次性导管(如导尿管、引流管等)、心内科手术用器械、血管手术器械、产科器械、麻醉器械、吸氧面罩等上千个品种,材质主要是高分子材料,此类产品技术门槛较低,附加值也较低,但需求量大。

目前生产企业逐渐由欧美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全球70-80%的医疗器械企业从事普通医用耗材的生产。

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生产企业有泰尔茂、BD、泰科、百特等。

(2)介入治疗耗材,这类耗材科技含量高,需要精密加工技术,对材质要求高,需要一套精确完美的产品设计方案。

这些技术基本上被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所垄断。

介入治疗耗材包括血管内造影导管、球囊扩张导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套针外周导管、微型漂浮导管、动静脉测压导管、造影导管、球囊导管、PTCA导管、PTA导管、微导管、溶栓导管、指引导管、消融导管、追踪球囊、电生理导管(标测和消融两种)、硬导丝、软头导丝、肾动脉导丝、微导丝、推送导丝、超滑导丝、动脉鞘、静脉血管鞘、微穿刺血管鞘。

(3)植入耗材,此类耗材同介入治疗耗材一样属于技术门槛准入高的产品。

它包括(a)心血管植入耗材: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封堵器(b)脑血管植入耗材:颈动脉支架、锥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支架、弹簧圈、液态栓塞材料等;(c) 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大动脉覆膜支架、髂股动脉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及肾动脉支架、下腔静脉滤器(d)非血管支架耗材:胆道支架、食道支架、气道支架、尿道支架、前列腺支架(e)心脏起搏器(f)人工心脏瓣膜(g)骨科创伤植入产品:接骨板、脊柱内固定系统、全膝全髋关节置换系统、骨水泥、骨缺损修复材料、人造骨等(h)眼科植入物:人工晶体、人工角膜等(i)人造血管:大血管和毛细血管(j)牙科植入物:种植牙(k)各种补片:疝气补片、脑膜补片、神经补片、心脏补片、心血管补片(l)其他:人工皮肤、人造肌腱、人造韧带介入植入耗材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有所生产,但技术水平相差较远,基本上不作出口,只是通过价格优势在本国内销售。

其中:从事介入耗材和各种支架生产的国际知名企业包括强生、波士顿、美敦力、雅培、巴德、Arrow、圣尤达等;从事心脏起搏器生产的知名企业有百多力、强生、美敦力、ELA公司、Guidant公司、西门子和欧洲Medtronic公司;从事心脏瓣膜生产的知名企业有Medtronic、CarboMedics、圣犹达、美敦力、Edwards、ATS Medical、On-X Life Technologies等,从事心脏生物瓣厂家主要是Edwards;从事骨科创伤产品生产的知名企业有强生、巴奥米特、史塞克、施乐辉、美敦力等;从事人工晶体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爱尔康、眼力健、博士伦等;从事人工角膜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美国A TI公司;从事人工血管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泰尔茂、美国戈尔、百特、巴德、贝朗;从事种植牙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瑞典Nobel公司、瑞士的Straumann公司、德国费亚丹公司等;从事医用补片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强生、巴德、戈尔、艾瑞、贝朗;从事人工皮肤生产的主要知名厂家有美国Integra Life Science公司、美国Advanced Tissue Science、英国的Smith&Nephew公司、美国Organogenesis公司、瑞士诺华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