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不一样高

合集下载

简述测量坐高的要求

简述测量坐高的要求

简述测量坐高的要求坐高:头顶点(v)至椅面的垂直距离,即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坐高测量时大小腿呈90° ,不能坐地上(坐凳上挺直躯干,大小腿从90°-180°变化中躯干收缩)。

左右肩胛间的脊柱和骶部在一垂线上,两处紧靠墙体阳角,不能后腰贴在墙上。

头部处于眼耳平面。

站时坐骨结节被臀大肌下缘覆盖,重按方可摸到。

坐时臀大肌下缘上移,坐骨结节移至皮下与凳面接触故易摸到。

坐姿时凳面即为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所在的平面;臀部形状不影响坐高测量,臀厚造成的误差小到可忽略。

躯干长是胸骨上点(sst)至耻骨联合点(sy)的距离。

为测量方便以坐高代替,二者不一致。

狭义、真正的腿长学名全腿长,狭义、真正的下肢长学名下肢全长。

两者不易测量,学术上用身高减坐高表示腿长,即坐骨下肢长(Subischial Leg Length) 。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是腿身比量化指标,为研究腿身比奠定了基础。

用身高减坐高表示腿长,同身高女性腿长略大于男性;由于腿身比与身高正相关,身高越大腿身比趋向于越大;腿身比平均值男性略大于女性,差异显著(p<0.01) 、效应量不大(d<0.8) ;腿身比极端值男性大于女性。

雌激素促进长骨骨骺愈合,来潮后躯干突增,成熟女性腿身比远小于少女。

长腿绝非女性第二性征,同身高女性腿略长是身高两性差异所致。

受社会文化态度、审美偏好、服装修饰影响,人们更愿意和倾向于用小样本甚至个例,去印证“腿身比是性别二态性特征、女性腿身比更大”的错误想法。

测量依据坐骨结节在大腿伸直时不易摸到,因为它被臀大肌下缘所覆盖。

需用手指沿臀沟向上重按,方可摸到。

坐时,臀大肌下缘上移,坐骨结节移至皮下,与凳面接触故易摸到。

因此,当人采取坐位姿势时,坐骨结节恰好与凳面接触。

也就是说,凳面即为左右两侧坐骨结节最下点所在的平面。

测量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国际生物学计划”(IBP)关于坐高的测量方法,它对以营养学为研究目的的测量规定是:“被测者坐于一桌面,双足悬空,无支撑。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及评价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体格评价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1、身长(length) 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

新生儿出生时仅50厘米。

0~6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的婴儿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生后第2年身长共增长10厘米左右,以后儿童身高〔height〕每年增长值波动在5~7.5厘米左右。

接近青春期儿童身高每年增长达8厘米左右,女童较男童略早开场2年。

身高估算公式:2~10岁儿童身高〔厘米〕= 年龄 * 7+702、体重(weight) 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3公斤, 6个月婴儿体重每月平均增长600克~700克,6~12个月体重每月平均增长250克~300克,之后儿童体重每年增长约2公斤。

接近青春期儿童体重每年增长可达6公斤左右。

体重估算公式:小于6月婴儿体重 = 出生体重〔公斤〕 + 月龄 * 0.77~12月婴儿体重 = 6〔公斤〕 + 月龄 * 0.251~10岁儿童体重〔公斤〕= 年龄 * 2+7〔或8〕3、头围(head circumference) 新生儿出生时头围34厘米,1岁增长迅速,上半年8厘米,下半年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

1岁后增长速度减慢,2岁时48厘米。

假设有头小畸形,提示脑发育不良;假设头围过大,则要疑心脑积水。

4、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胸廓与肺的发育可以用胸围测量。

胸围在第一年发育最快,1~1岁半超过头围,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平均增长3厘米,以后每年平均增加约1厘米。

5、上臂围(arm circumference) 测量上臂围可以筛选营养不良儿童。

1~5岁儿童上臂围多在12.5~13.5厘米间,>13.5厘米示营养良好,<12.5厘米为营养不良。

6、坐高(sitting height) 坐高指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可显示躯干的生长。

儿童1岁后身高增加主要是下肢增长,坐高占身高的比例随年龄而降低。

骨盆重要径线歌

骨盆重要径线歌
①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连线为界将骨盆分为真骨盆和假骨盆。(记住:真假骨盆分界用耻骨联合上缘,而对角径用的是耻骨联合下缘)
②骨盆分女型、扁平型、类人猿型、男型等4类。女型:入口横径较长,耻骨弓(较)宽,呈横椭圆形。扁平型:在女型的基础上,横径长,耻骨弓宽,呈扁椭圆形。类人猿型:三条横径均短(骨盆入口、中骨盆、骨盆出口横径均短于前后径)。男型:男型者最少见,往往造成难产,入口呈三角形,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型。
漏斗型骨盆:入口径线正常,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都小。
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水平面所成夹角,正常为60度。为了押韵,记成骨盆倾斜乘以3,不多不少180。
骨盆重要径线歌:
骨盆本来分真假,耻骨髂耻骶岬上。女盆入口横径长,再加弓宽称扁平。横径三短类人猿,三角弓高窄男型。棘间为10上下1,上记前后中下横。出口横径若稍短,加上后矢大15。髂棘20加3、6,髂嵴20加5、8,骶耻20或减2。结节8、9加半拉。耻骨弓角是90,不正常时小于8,真结合径常11,增长一指(1.5-2厘米)角对了(角对了,即对角径)。漏斗骨盆入口好,中盆出口都小啦。骨盆倾斜乘以3,不多不少180。
⑨耻骨弓角是90度,小于80度为不正常(说小于8是为了歌诀顺口,因为耻骨弓角不可能是8度)。
⑩真结合径为11厘米,这个数字再加上1指(约1.5-2厘米),就变成12.5-13,这是对角径。角对了(哪个角呢,耻骨联合下缘是一个角,骶岬上缘中点是一个角。这两个角之间的距离是对角径。这里面有个上缘下缘容易记混,这样记:生孩子总是从耻骨联合下面出来,自然是耻骨联合下缘了)。
④如果出口横径稍短,那么只要出口横径加上后矢状径大于15厘米时也可正常产。
上面说的是骨产道,下面我们来看骨盆外测量:

第2章-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

第2章-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

工作面对座高影响 决定座椅高度的重要因素是座面到工作 面的距离差,国标GB/T 3326规定座面与桌 面高度差在250-320mm。在这个距离中, 大腿厚度占据一定高度,例如95%美国男性 和女性的大腿厚度为175mm。 考虑到工作面的需要,可能椅子高度造成 脚达不到地面,这时可以采用垫脚。
B 座位深度——座椅 前沿到后沿的距离。 座深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臀部得到充分支撑; ②腰部得到靠背的支 撑; ③座面前缘与小腿之 间有适当距离,保证 大腿肌肉不受挤压, 小腿可以自由活动。
不论坐或站立工作,都存在最佳工作面高度的 问题。但是工作面不等于桌面高度,因为工作物体 本身是有高度的。 工作面高度的设计应该遵从下列原则: ①应使臂部自然下垂,处于合适的放松状态,前臂一 般接近水平状态或略下斜,任何场合都不应使前臂 上举过久,以避免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②不应使脊椎过度弯曲; ③若同一工作面完成不同性质的作业,则工作面应设 计成高度可调节型; ④如工作面高度可调节,则必须将高度调节至合适操 作者身体尺寸及个人喜好的位臵。
桌面尺寸 会直接影响人的作业效率。一般来讲,桌面尺 寸以人的坐姿状态下上肢的水平活动范围为依据, 根据Banes研究,人在水平面通常的作业域 390mm,但是这个尺寸往往不够。 桌面尺寸还要根据功能要求和所放置物品的多 少来确定。尤其办公桌,太小不能保证足够的面积 放置物品,不能保证有效的工作秩序,从而影响工 作效率。太大的桌面尺寸,超过手能达到的范围, 造成使用不便。 适宜的尺寸是长1200-1800mm,宽600750mm,餐桌宽度可达800-1000mm。
使用的座椅高度与使用者的大腿厚度因为保证容腿空间能舒适放下双腿必须保证坐姿时大腿的最高点活动余量一般是20mm即容腿空间的高度大于等于小腿加足高大腿厚度以及预留活动余量之和gbt33261997规定写字台桌面下的容腿空间不小于580mm坐姿时小腿可以围绕膝关节向前或向后转到足也可以围绕足腕关节转动或保持舒适姿态

《室内人体工程学》 (4)

《室内人体工程学》 (4)

一、座椅的人体工程学分析
(二)室内常用座椅的人体工程学分析 1.工作用椅 工作用椅是指用于各类工作场所的座椅。一般情况下,工作用椅在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稳定性、舒适性 和方便性这三方面。
一、座椅的人体工程学分析
一、座椅的人体工程学分析
2.休息用椅 休息用椅是指供人休息、放松的座椅。休息用椅的种类和造型多种多样,其设计重点是使人体得到最 大的舒适,消除身体的紧张与疲劳。 (1)为了防止人体臀部前滑,座面应后倾一个角度,其角度范围一般为5° ~23°。座面倾角越大, 人体获得的休息程度就越高。 (2)靠背倾角应在110° ~130°范围内。 (3)靠背应为人体腰部提供支撑,其目的是降低脊柱所产生的紧张压力。同时,靠背应符合人体脊 柱自然弯曲的曲线。
2.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
(1)座椅的形式及尺度和它的用途有关,即不同用途的座 椅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尺度,应始终围绕用途进行设计。
(2)座椅的形式及尺度应根据人体测量数据进行设计。 (3)由于人体在坐姿状态下,身体的重量由臀部坐骨结节 承担,因此,座椅坐垫应有一定的厚度、硬度和透气性,以便 将人体重量的压力分布于坐骨结节区域。 (4)座椅应设计腰部支撑和适当的靠背以缓解人体背部肌 肉紧张。 (5)座椅的设计应便于人体变换姿势,并应防止人体滑落。
(1)当人使用工作面时,应使臂部自然下垂,处于放松状态,前臂应接近水平状态或略下斜,任何 状态下都不应使前臂上举过久;
(2)当人使用工作面时,不应使脊柱过度屈曲; (3)应按照高百分位数据进行设计,以符合大多数人使用; (4)若工作面高度为可调节型,其调节范围应满足多数人的使用要求。
二、立式用桌(台)的人体工程学分析
(一)桌子的高度 通常,桌子的高度由人体功能尺寸与座椅的功能尺寸 共同确定。即桌面高度等于人体坐骨结节点到桌面的距离 (桌椅面高差)与该点到地面的距离( 坐高)之和。右 图为桌面高、坐高和桌椅面高差之间的关系图,其计算公 式为:H=H1+H2 合理的桌椅高度应能使人在坐姿时保持两个基本垂直。 一是当两脚平放于地面时,大腿与小腿呈垂直姿态。在该 姿态下的座面前沿不会对大腿下平面造成压迫;二是当两 臂自然放置桌面时,上臂与小臂呈垂直姿态。在该姿态下, 桌面刚好与小臂下平面接触,这样可使使用者保持舒适的 坐姿或书写姿势。

妇产科_名词解释

妇产科_名词解释

前庭大腺:又称巴多林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黄豆大,左右各一,性兴奋时,分泌粘液起润滑作用。

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易发生感染,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前庭大腺脓肿。

子宫峡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位,非孕期长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在此处子宫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为组织学内口。

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称为宫颈管。

直肠子宫陷凹: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窿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也称道格拉斯陷窝。

女型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型,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

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比较宽,坐骨棘间径≥10cm,最常见。

骨盆底: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

会阴:广义会阴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

狭义会阴指位于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楔形软组织,厚3~4cm,又称为会阴体,由表及里为皮肤、皮下脂肪筋膜、部分肛提肌和会阴中心腱。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时,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或烦躁,失眠,骨质疏松、骨折,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一系列症状。

月经: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妊娠: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全过程平均约为38周(266日)。

精子获能: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β淀粉酶讲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稳定性。

受精:男女成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

顶体反应:精子与卵子相遇,精子头部顶体外膜与精细胞膜顶端破裂,形成小孔释放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透明带反应:卵子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引起透明带结构改变,精子受体分子变性,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

受精卵着床:受精后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小时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

坐高的名词解释儿科

坐高的名词解释儿科

坐高的名词解释儿科坐高是儿科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用于评估儿童的生长与发育情况。

它是指儿童在坐姿时,臀部与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坐高的测量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孩子的骨骼发育情况,并了解其相对年龄群体中的位置。

这一指标帮助医生评估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龄以及性别特征等重要参数。

儿童的坐高与其生长发育息息相关。

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且男女儿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因为生长骨骼的发育速度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

通过坐高测量,医生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轨迹和潜在的问题。

例如,过低或过高的坐高可能与儿童的骨骼异常、内分泌紊乱或遗传疾病有关。

测量儿童坐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儿童应该坐在平稳的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

身体应笔直,尽量保持自然坐姿,避免过度压迫背部或局部肌肉。

其次,测量时应选择一个合适的测量工具。

常用的工具有坐高尺和游标卡尺。

使用时应保证工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医生或护士应进行准确的测量操作。

他们应站在儿童身旁,确保测量工具的垂直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坐高的数据可以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帮助医生全面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

例如,体重、身高和头围等指标与坐高的测量结合,可以绘制生长曲线,从而评估儿童的生长速度、骨龄和生理状态。

这种综合评估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需要强调的是,坐高仅仅是儿科医学中的一个指标,不能单独用来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儿童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营养、环境和健康等。

因此,坐高仅作为一个辅助指标,配合其他指标使用,才能更准确地评估儿童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总之,坐高是儿科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测量指标,用于评估儿童的生长与发育情况。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儿童的骨骼发育情况,判断其相对年龄群体中的位置,并辅助其他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儿科医生在实践中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坐高,以提供更准确的诊疗和护理服务。

四、座椅各部分尺寸数据的设计

四、座椅各部分尺寸数据的设计

四、座椅各部分尺寸数据的设计目录一、概述...................................................................... ......................................................1、1 座椅设计背景 ..................................................................... ................................2 座椅设计意义和目的 ..................................................................... ..................... 1、二、设计方案...................................................................... ............................................... 三、座椅设计的原理 ..................................................................... .....................................3.1 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座椅基本尺寸的设计原理分析 ..................................................................... ...........3.2.1 人体坐姿相关分析 ..................................................................... ..................3.2.2人体尺寸数据获取...................................................................... .................. 四、座椅各部分尺寸数据的设计...................................................................... ...................4.1调查结果分析 ..................................................................... ...................................4.2座椅尺寸设计 ..................................................................... ...................................4.2.1座高的设计 ..................................................................... .............................4.2.2座宽的设计 ..................................................................... .............................4.2.3座深的设计 ..................................................................... .............................4.2.4靠背角度的设计 ..................................................................... ......................4.2.5 椅垫厚度的设计 ..................................................................... .....................4.2.6 靠背的高度设计 ..................................................................... .....................4.2.7座面倾角的设计 ..................................................................... ......................4.2.8 座椅各部分尺寸设计汇总 ..................................................................... .......五、座椅创新性设计 ..................................................................... ...................................5.1座椅靠垫、坐垫材料设计 ..................................................................... ..................5.2 茶桌的改进设计 ..................................................................... ...............................5.3 靠背的改进设计 ..................................................................... ............................... 六、设计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附件1:调查问卷原样...................................................................... ........................................附件2:座椅效果图...................................................................... ............................................附件3:车厢座椅布局图...................................................................... ....................................附件4:座椅三视图...................................................................... ............................................附件5:座椅模型图...................................................................... ............................................一、概述1、1 座椅设计背景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人流量最大的国家,每天都有数以百万的人群通过火车进行流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骨不一样高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

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第一,不睡软床,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患有坐骨神经的疾病时,我们尽量的要避免长期的睡软床,因为软床它非常不利于患者坐骨神经的疾病,并且不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还会使病情有所加重,在睡眠时,我们最好用采取硬板床,这样才能够有助于恢复脊柱的复位从而使病情能够得到很大的缓解。

第二,不穿高跟鞋,通常来说,如果是女性患有坐骨神经的疾病时,我们一定要避免穿高跟鞋,因为高跟鞋会使病情有所加重,并且也不利于脊柱的恢复,最好是采用平跟鞋来进行穿着。

第三,不可提重物,对于坐骨神经的患者来说,无论是在发病期还是休养期,我们一定要注意腰部的防护,要避免出现抬举重物的现象,以免使腰部出现在次的损伤。

第四,要适当运动,患者在患有坐骨神经疾病的期间,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适当的加强身体上的锻炼,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素质,同时还能够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使病情能够达到快速的好转。

第五,注意腰部保暖,腰部保暖对于坐骨神经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换季期间患者一定要将腰部做好积极的防护措施,适当的可以采用加热带来对腰部加热,以免使腰部受凉造成神经炎症。

坐骨神经痛自我疗法
1、针灸疗法
针灸是传统中医学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往往在对坐骨神经痛这类疾病的治疗上有着极为明显的效果。

可以用针灸的方式刺激患者的发病部位,用来缓解疼痛,如果可以配合其他的方式一起使用的话,所产生的效果会更好一点。

2、中药调理
使用济愈堂坐骨顺古安玉贴,修复坐骨神经病变。

可以达到摆脱坐骨神经疼的目的。

3、推拿疗法
不少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常常会采取推拿疗法,因为推拿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痛苦,因此受到了很多患者的欢迎。

推拿疗法的办法也十分简单,沿着患者的腰背部位向下按摩,需要注意过程中控制好力度,避免对患者的伤情造成影响,经常推拿的话可以让患者气血通畅,使得身体肌肉得以调整。

4、加强锻炼
在发生坐骨神经痛之后,不少患者就开始一味地卧床休息,其实这是不对的。

要想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话,需要进行适当地运动。

通过这些运动来矫正患者的姿势,对于患者的病情也有着不错的帮助。

坐骨神经痛患者可以做一些保健操,或者是散步等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