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1)

合集下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最全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最全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世界史专业2008级研究生罗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及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苏俄新经济政策以及苏联的建立。

二、技能目标1.通过本节相关材料的处理,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以及通过历史材料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培养学生历史比较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分析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以及新经济政策的成功,让学生理性了解今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2.在从分析十月革命的发生、胜利以及巩固的艰难历程;让学生了解革命事业的不易。

【重点和难点】重点:十月革命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共产国际”的成立以及新经济政策难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布列斯特和约及苏俄巩固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教学时间】一课时【学生分析】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此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2.学生整体来说思想较为活跃,自我表达意思比较强,因此决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跨度较广,理论要求较强,因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难度都较大;2.本节教材是本书的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期末考试和高考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提问【教具使用】教案、黑板和粉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就开始了《世界近现代史》下的学习,俄国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提问:请问同学们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是什么国情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对,俄国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按照传统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点来说,社会主义只能率先在发达国家出现,但是却最先出现在较为落后的俄国。

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一疑问我们现在开始学习新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相关情况,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深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四、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五、教学准备学生根据学案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条件、过程、意义、影响和一些重要的文件、自主解决基础知识部分。

教师尽可能的提供与本课相关的历史资料,并让学生思考一下问题:1、从工人阶级最初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诞生到无产阶级尝试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波折和考验。

而俄国十月革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开端。

据此请回答: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2、托洛茨基曾说:“十月革命已建立了新文明的基础,这文明不是为出类拔萃的少数,而是为全体人类。

全世界的群众感觉这点,因此他们对苏联的同情,正如他们从前对沙皇俄国之愤恨一样热烈。

“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俄国和人类社会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六、教材教法分析本课内容中重点、难点比较明显,重点是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历史意义;难点是让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发展与俄国国内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本课在讲授时可以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并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

知识结构(板书设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为集中尖锐,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历史条件一战激化矛盾并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无产阶级受双重压迫,革命性强主观有列宁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革命过程《四月提纲》——指出下一阶段的革命任务七月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意义影响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世界:人类历史进入新时代七、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填写知识结构,教师课堂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订正其中的错误,对考试中易出错的小知识点应重点指出。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二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列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人民委员会、《土地法令》和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史实;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与教师的提问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心中的疑问,逐层深入,讨论和探析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发扬;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教学难点:19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巴黎公社。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国际歌》的歌词,并讲述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

提问:马克思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殊荣?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展示第一次工人运动的图片和《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文。

提问: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有什么特点?结合课本内容讲述宪章运动的史实,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工人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展示《共产党宣言》的原文和中文译文。

提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3)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展示巴黎公社的图片和《国际歌》的歌词。

提问: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革命措施?结合课本内容讲述巴黎公社的史实,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无产阶级只有用革命的方法,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小结:展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照片,并讲述他们的生平和思想。

提问: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高的殊荣?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谋福利的科学理论,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思想武器。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落后的具有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

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直观观察法、资料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情景设置:去年是中国“俄罗斯年”,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活动,这也是两国关系最佳状态。

回顾中俄关系,可谓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沙俄时代对中国的侵略;十月革命给中国以方向;中苏的兄弟情谊与交恶;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回首这一切,不禁更让我们关注这个和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同行了近半个世纪的邻邦的命运,这一切应该从十月革命说起——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板书: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二、讲授新板书: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教师提问:我们上历史课时,每学习一件历史事件,首先必须分析它的背景。

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有关俄国的史实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工业革命以后,俄国进行了1861年改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特征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列宁主义诞生。

教师讲述:20世纪初期的俄国,充满了动荡、危机,酝酿着革命。

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

国际形势: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垄断和竞争的交互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经济大发展。

11_《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新人教必修1).

11_《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新人教必修1).

8.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重点难点: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革命前俄国的状况;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彼得堡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的胜利2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道路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胜利的关键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3能力目标:1让学生收集资料,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对某些历史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加深其对人类历史进程的理解2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3在分组探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教学方法:1研究性学习;2学生讲述;3老师点拨教学思路:构建主义教学思想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靠主动的探究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之中试图通过学生的分组探究来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抽象出共性的东西,以便于学习者去同化和顺应新的知识课前准备:把要上此课的班级分成三组,然后让三个小组分别就“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过程”、“ 十月革命的意义”进行研究,并适当给以建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课,指出,虽然巴黎公社运动失败使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潮,但人类的探索没有停止.然后,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步骤一:让小组代表上讲台汇报研究成果,并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要点.<在小组开始探究前,给此研究小组以下建议: 爆发原因要从革命爆发前俄国的政治、经济、阶级等情况,一战的影响,二月革命的过程及影响等方面寻找>步骤二:组织学生质疑,让研究小组答辩,教师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步骤三:教师点拨⑴基础知识部分,根据学生的汇报确定教学情况:如果汇报的全面,就进入下一个内容;如果不全,就予以补充;⑵教学拓展,视具体情况(如学生基础或时间等)可安排以下内容:①二月革命的性质和主要特点★性质:二月革命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特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布尔什维克在革命过称中起了领导作用,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十月革命的过程步骤一让小组代表上讲台汇报研究成果,并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列出要点:<在小组开始探讨前,给此研究小组以下建议:研究十月革命过程时,从四月提纲,七月革命, 彼得堡格勒武装起义,到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政策等,都应注意到> 步骤二组织学生质疑,并让研究小组答辩,教师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步骤三:教师点拨⑴基础知识部分,根据学生的汇报确定教学情况:如果汇报全面,就进入下一个内容;如果不全,就予以补充;⑵教学拓展,视具体情况(如学生基础或时间等)可安排以下内容:提醒学生注意的要点:①斗争方式的转变与原因★斗争方式的转变:先主张采用和平方式,后采用暴力方式进行★斗争方式的转变的原因:(可结合讲解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67页的阅读与思考题进行) 一,七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开始镇压人民的革命活动,和平夺权已是不可能:二,无产阶级政党在彼得格勒等大城市的苏维埃政权中已掌握领导权,同时取得农民等的支持:三,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的厮杀,提供了极好的国际环境.②革命任务的变化:★先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后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③十月革命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一,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二,走的是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三,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联系④中国走的是什么革命道路?中俄两国不同的革命道路的原因?★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造成两者区别的主要原因是: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但工人较集中,力量强大;而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在农村统治力量较为薄弱⑤新政权采取的措施中,最能反映出当时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的是:★措施是: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三伟大的开端1让小组代表上讲台汇报研究成果,并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列出要点:<在小组研究之前,给此研究小组以下建议:从十月革命对俄国,对世界,对人类及对中国的影响的等几个方面分析十月革命的意义>2教师点拨⑴基础知识部分,根据学生的汇报确定教学情况:如果汇报全面,就进入下一个内容;如果不全,就予以补充;⑵教学拓展,视具体情况(如学生基础或时间等)可安排以下内容:①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社会主义的发展将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和复杂性.我们立足今天,回归历史,应该对其艰巨性有充分的认识;②理解“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从领导者,革命目的,政权由谁掌握,采用的政策所代表阶级的利益等几个方面来思考四小结:(略)。

1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案

1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案

1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专题的结束章。

俄国十月革命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开端。

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胜利了的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化为现实。

十月革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2.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3.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①掌握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落后的具有封建军事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②识记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以及十月革命的胜利等史实;③掌握十月革命后在俄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理解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俄国、对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文史资料和影视片段,借助形象思维来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别能力;②通过阅读材料来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树立论从史出的历史观;③开展小组探究性学习活动,讨论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俄国、对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认识到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并感悟伟人的人格魅力;②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祖国的建设与富强贡献力量;③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4.重难点本课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确立依据:课标要求突出方法:创设情境、材料分析本课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以及世界的影响确立依据:课标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突破方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二.学情分析1.知识背景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十月革命的史实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一些概念的理解比较模糊。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说课稿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说课稿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它在世界近现代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也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材的编排上,这一章节内容承接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为后续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对俄国十月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大多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和系统。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历史概念和理论,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史料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包括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等。

(2)掌握十月革命的主要过程,如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

(3)理解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包括对俄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史料、图表等,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列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人民委员会、《土地法令》和俄国国内战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革命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相关情况,掌握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

2、了解在俄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深刻理解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老师讲解和展示十月革命的史实和资料,使学生深刻了解这段历史并初步形成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认识。

2、放映有关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历史影片,使学生了解列宁的贡献并感受无产阶级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3、结合20世纪前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概况,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使学生理解十月革命对世界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高尔基的《海燕》选段: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风在狂吼……雷在轰响……一堆堆的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金箭似的闪电,把它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闪电的影子,像一条条的火舌,在大海里蜿蜒浮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这是勇敢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海燕》学生齐读后,老师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反映了哪个历史事件?你对这个历史事件了解多少?从而导入本课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发生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从工人阶级最初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诞生到无产阶级尝试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波折和考验。

而俄国十月革命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开端。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俄国历史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探究问题,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但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掌握对知识扩展的“度”,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与把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①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状况,从而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②掌握十月革命的过程及其胜利后采取的措施,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最基本保证。

③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历史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十月革命的理解。

②通过辩论赛,让学生加深对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的理解。

③通过讨论、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新篇章开始的标志,人类由此而进入一个新时代。

教学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来自主获取新知识,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

教学流程设计新课导入设计1991年,飘扬了74年的苏联红旗在莫斯科悄然降落,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宣告终结。

然而,任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人们总会想起苏联曾有的荣光。

每当十月革命纪念日到来之际,前苏联境内的各共和国对会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怀念那段如火的岁月。

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人如此巨大,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大家把目光投向80多年前的俄国大地,了解那场给世界带来巨变的十月革命。

知识纲要设计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探究: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问题: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并看下面几则材料,仔细审题,选准角度,简明扼要地回答)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一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

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

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10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

俄国的资本家们受到西方资本家和沙皇统治的双重压榨。

(1)俄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19世纪60年代的农奴制改革。

(2)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资产阶级,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3)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

具体表现在:①小农经济占优势; ②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列强;③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和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材料二: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

……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

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

(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人类文明图鉴.战乱中的世界》请回答: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教材P88页第二段归纳俄国社会矛盾反映在哪些方面?①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②沙皇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③俄国帝义同西方帝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人民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请回答: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它给俄国带来什么的影响?①第一次世界大战;②一战中俄国的不断失败加剧了国内危机,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也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材料四:俄国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发展不断壮大,身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双重压迫的无产阶级具有较强的革命性。

1903年,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并经过革命的曲折探索逐渐走向成熟。

并且他们注意发动农民,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现代史》请回答:根据材料概括俄国革命具备哪些主观条件?(1)客观:社会特征,矛盾集合,一战影响,忙于战争①经济基础:俄国是落后的帝义国家,但已具有帝义的基本特征②政治基础:社会发展落后,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薄弱环节)③社会条件: 一战使俄国各种矛盾激化④国际条件:主要帝义国家卷入战争,为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主观:革命性强,政党领导,革命理论,可靠同盟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②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③思想基础: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④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1.20世纪初,俄国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A.社会矛盾的激化 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2.列宁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C.一战急剧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发生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3.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原因是: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打击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十月革命经历了怎样的斗争过程?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1)夺取政权阅读课本:概述俄国无产阶级经历了哪些艰难斗争过程,才建立了自己政权,夺取革命最终胜利的?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四月提纲》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七月事件和平夺权已不可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

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

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二月革命的爆发。

(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同时,俄国人民所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的权力。

俄国人民关心的基本问题:和平、土地、面包没有得到解决。

材料三:“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P89本目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是谁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四月提纲》背景:①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②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但临时政府却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②材料中提到的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是指什么?“第一阶段”是如何完成的?这一文献提出的革命任务是什么?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完成这一任务?第一阶段指资产阶级革命,第二阶段指社会主义革命;第一阶段通过二月革命完成革命任务: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革命方式: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阅读P89本目第三段,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取已不可能4、十月革命能体现出的特点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②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③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紧密相连④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暴力夺权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D.和平夺权6、将下列两幅图结合起来,它们所反映的主题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B巴黎公社革命 C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D俄国取得十月革命(2)建立巩固政权探究:阅读教材90页课文内容结合学思之窗思考为巩固新生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苏维埃政权会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政府成立,巩固政权的措施)(满足人民三大要求)政治:———掌握政权(最核心)⑴颁布《告工人、士兵、农民书》宣告新政权的建立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⑵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实现人民民主)经济:———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颁布《土地法令》(消灭剥削:封建----国有)外交:———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过渡:作为新生的社会制度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三、伟大开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综合探究:(1)俄国十月革命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有何区别?(2)正是由于革命性质的不同,俄国十月革命有何重大影响?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