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

合集下载

色彩应用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色彩应用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色彩应用设计二、授课对象:设计专业学生三、课时安排:8课时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色彩搭配规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掌握色彩在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体系2. 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色彩搭配规则3.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4. 色彩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5. 色彩在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体系1. 导入:介绍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体系(如色环、色彩理论等)。

3. 实践: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色彩,分析色彩的运用。

第二课时: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色彩搭配规则1. 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如色相、明度、纯度等)。

2. 讲解:色彩搭配规则(如对比色、互补色、邻近色等)。

3. 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第三课时: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1. 讲解: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国内外优秀平面设计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平面设计作品创作,运用色彩搭配技巧。

第四课时:色彩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1. 讲解:色彩在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国内外优秀空间设计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空间设计作品创作,运用色彩搭配技巧。

第五课时:色彩在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中的应用1. 讲解:色彩在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国内外优秀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和环境设计作品创作,运用色彩搭配技巧。

第六课时:色彩搭配技巧提升1. 讲解:色彩搭配技巧的提升方法。

2. 实践:让学生进行色彩搭配技巧提升练习。

第七课时: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色彩的运用教案

色彩的运用教案

色彩的运用教案教案标题:色彩的运用教案目标:1.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和分类。

2.掌握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技巧。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案流程:一、导入(5分钟)1.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色彩有什么了解?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色彩的基本属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2.讲解主要的色彩分类:原色、二次色和衍生色。

三、色彩运用技巧(30分钟)1.讲解配色的基本原则:冷暖色调搭配、对比色搭配和类似色搭配。

2.示范不同配色方案的效果,帮助学生理解。

3.通过实践绘画活动,让学生亲自尝试不同的配色方案,并观察其效果。

四、创作实践(40分钟)1.提供几幅不同主题的插图,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运用技巧进行重新绘制。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在绘画作品中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和主题。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主题,运用所学的色彩运用技巧绘制一幅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2.回顾课堂内容,强调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教学资源:1.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图片。

2.绘画工具和材料。

3.几幅不同主题的插图。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运用色彩的技巧和创意程度。

2.听取学生的分享和感想,评估其对色彩运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欣赏不同艺术家的色彩运用。

2.引导学生通过实地绘画观察,探索自然界中的色彩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色彩的属性和分类,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培养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绘画活动,学生将能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的色彩运用技巧创作出独特的绘画作品。

平面设计色彩应用

平面设计色彩应用

• (3)明度的情感发挥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高明度的色彩给人 明快、干净、优雅之感;低明度色彩给人沉重、忧郁、深
刻之感。
二、品牌色(产品色)在广告中的延伸应用
• 广告画面主色调采用品牌识别色,或是局部色彩呼应 品牌识别色。画面色彩从品牌色出发,透过色彩与品牌间 策略的根本目的。
平面设计色彩运用
一、色彩要素与情感发挥
• 1. 色彩各要素中的情感因子 (1)色相的情感发挥 色相及色彩的相貌,如赤、橙、红、绿、青、蓝、紫 便是不同的色相。在运用色彩时要注意色彩的象征性,即 不同色彩对应不同的行业、产品、年龄、性别、情感、审 美等。
• (2)纯度的情感发挥 纯度也叫饱和度,是颜色的鲜艳程度。高纯度色彩 给人醒目、单纯、年轻、外向之感;低纯度色彩给人细腻 、暧昧、沉稳、内敛之感。

色彩应用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色彩应用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色彩应用设计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设计中。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设计的能力,提高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和创意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色彩设计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对象:中职工美专业X年级X班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色彩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实践。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色彩设计的兴趣。

2. 教学内容-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定义、分类、三原色、三间色、复合色等。

- 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色相、明度、纯度、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等。

3. 案例分析- 分析优秀色彩应用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色彩构成在具体设计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实践。

5. 总结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1. 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

2. 教学内容-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等。

- 色彩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

3. 案例分析- 分析优秀色彩应用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色彩在各类设计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项设计任务,如设计一张海报或一张室内设计方案。

5. 总结与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色彩构成原理。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设计任务,提交设计作品。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教案)

色彩原理及配色实例分析课题:色彩原理及配色实例分析授课形式:理论讲解授课班级: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的:一、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和色彩的心理表情。

二、让学生理解掌握配色的基本原则。

三、学习10种常用配色方案理论讲解资料:一、色彩基础知识㈠、色彩的种类:生活中的色彩虽然五光十色,但其种类大致可分为:“无彩色”,例如:黑色、白色、灰色;“有彩色”,例如:红、橙、黄、绿、蓝、紫等有颜色的色彩。

红、黄、蓝被称为原色,即无法用其它单色混合出来的色。

橙、绿、紫被称为间色,既用三原色中任意两种调合出来的色。

红—绿、橙—蓝、黄—紫;被各自成为对方的补色,又叫对比色;三原色中任何两色调合而成的间色与第三原色成互补关系。

按一定比例运用对比色搭配,是最常见、有效,也比较能协调的配色方案。

1、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指色彩显示出来的面貌,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表面特征,它来源于人眼对色彩的感觉经验积累。

2、饱和度:指颜色的纯粹程度,颜色在饱和状态时就是该色相的标准色。

例如:一块红色掺入一点黑或者任何其它颜色,红色的纯度就会随之降低,掺入越多纯度就越低。

3、亮度:指同一色相由于受光的强弱不同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也就是色彩在加入不同程度白或黑色而产生的不同深浅层次。

另外,不同颜色本身的亮度值也不相同,其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黄、橙、绿、红、蓝、紫色彩的物理光刺激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心理和生理学家对此都曾做过许多实验。

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

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

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色彩只是一种物理现象,本身是没有灵魂的,但人们却能从中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艺术设计:平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引言在日常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

无论是自然界的春天花园,还是艺术画廊中的油画杰作,色彩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艺术设计领域,色彩是一种强大的视觉语言,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传达信息,营造氛围。

尤其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艺术设计中色彩运用的概念、原则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色彩于平面设计中。

色彩基础颜色的三要素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是指颜色的种类,比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明度是指颜色的亮度,从明亮到暗淡都有。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从鲜艳到灰褪都有。

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冷色调包括蓝色、紫色和绿色等,给人带来凉爽、平静的感觉;暖色调包括红色、黄色和橙色等,给人带来温暖、活跃的感觉。

在设计中,冷色调和暖色调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主题。

色彩搭配原则色彩搭配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组合和配合。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搭配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决定设计的整体效果。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色彩搭配原则:•对比色搭配:选择相互对立的颜色进行搭配,比如红绿、蓝黄等。

对比色搭配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常用于强调重点或增加设计的吸引力。

•类似色搭配:选择相邻的颜色进行搭配,比如红橙黄、蓝紫等。

类似色搭配可以营造出温和和谐的氛围,常用于传达柔和的情感和主题。

•互补色搭配:选择彼此互补的颜色进行搭配,比如红绿、黄紫等。

互补色搭配可以营造出平衡和丰富的视觉效果,常用于平面设计中的重点和突出部分。

色彩情感意义不同的颜色可以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反应。

例如,红色代表激情和活力,蓝色代表冷静和平和,绿色代表自然和安宁。

了解不同颜色的情感意义,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合适的色彩来表达设计的主题和目的。

色彩的平衡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过于鲜艳或过于单调的色彩都可能影响设计的整体效果。

设计师需要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中保持平衡,避免色彩的冲突和压倒性。

调节平面设计素材色彩教学设计

调节平面设计素材色彩教学设计

第5-6课时调节平面设计素材色彩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围绕修正图像色彩和对图像色彩进行艺术加工两个学习主题展开。

教材从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色彩引入,说明色彩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并强调人类在认识色彩后,能够利用色彩更好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而点明色彩的颜色深浅、区域大小、明暗对比等都会直接影响平面设计的目标达成。

在如何进行色彩调节前,教材给出“主题1:探究三原色的色彩叠加”。

在多种颜色模式中,教材选取较为常用的RGB颜色模式。

通过在 Photoshop不同图层绘制光的三原色,用图层混合模式中的变亮模式叠加模拟三原色叠加效果。

这个活动是对图层混合模式的初次探究,也是对上一节课图层作用的深化学习。

利用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实验,加深对光的色彩叠加的理解。

接着,教材从还原照片色彩出发,介绍了用亮度、对比度和色阶命令调整曝光有缺陷的图像色彩的方法,结合制作《昆虫记》书签的任务,根据需要,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还原昆虫照片的色彩。

“主题2:颜色填充和变换”通过给卡通蝴蝶描线稿上色,让学生继续学习油漆桶、加深、减淡等工具的使用及替换颜色命令的功能,结合对书签背景进行色彩艺术加工的任务,让学生选择颜色模式,并运用画笔工具对书签背景进行色彩的艺术创作。

最后以“体验艺术家的色彩表达”为实践创新活动让学生尽情发挥,体会色彩的变换。

这是对第二课平面设计素材特效内容的深化学习,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图层。

教学对象分析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会运用图层、颜色填充命令等对图像素材进行简单加工,具备了最基本的图像处理能力。

本节课旨在进步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图像色彩调整中常见的概念、方法,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了解如何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

这些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

对于色阶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教学时,多给几张图片(包括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的图片)和图片对应的色阶,和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色阶的理解,并能够形成应用色阶调整图像色彩的能力。

色彩设计应用教案模板范文

色彩设计应用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设计基础授课年级:中职一年级授课班级:X年级X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构成原理及色彩在设计中应用的基本规律。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进行设计的能力,提高设计作品的视觉效果。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色彩设计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及色彩构成原理。

2. 色彩在设计中应用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设计需求合理运用色彩。

2. 如何运用色彩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色彩样本、设计案例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设计草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2. 提问:色彩在设计中有哪些作用?如何运用色彩提升设计效果?二、讲授新课(40分钟)1. 色彩的基本概念- 介绍色彩的定义、分类及色彩属性。

- 分析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构成原理- 讲解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如色环、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等。

- 分析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3. 色彩在设计中应用的基本规律- 讲解色彩在设计中如何体现个性、传达情感、引导视线等。

- 分析色彩在品牌设计、产品包装、环境空间等方面的应用。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色彩设计实践,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色彩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色彩设计,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色彩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色彩在设计中应用的基本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原理及配色实例分析课题:色彩原理及配色实例分析授课形式:理论讲解授课班级: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的:一、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和色彩的心理表情。

二、让学生理解掌握配色的基本原则。

三、学习10种常用配色方案理论讲解资料:一、色彩基础知识㈠、色彩的种类:生活中的色彩虽然五光十色,但其种类大致可分为:“无彩色”,例如:黑色、白色、灰色;“有彩色”,例如:红、橙、黄、绿、蓝、紫等有颜色的色彩。

红、黄、蓝被称为原色,即无法用其它单色混合出来的色。

橙、绿、紫被称为间色,既用三原色中任意两种调合出来的色。

红—绿、橙—蓝、黄—紫;被各自成为对方的补色,又叫对比色;三原色中任何两色调合而成的间色与第三原色成互补关系。

按一定比例运用对比色搭配,是最常见、有效,也比较能协调的配色方案。

1、色相:是色彩的最大特征,指色彩显示出来的面貌,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表面特征,它来源于人眼对色彩的感觉经验积累。

2、饱和度:指颜色的纯粹程度,颜色在饱和状态时就是该色相的标准色。

例如:一块红色掺入一点黑或者任何其它颜色,红色的纯度就会随之降低,掺入越多纯度就越低。

3、亮度:指同一色相由于受光的强弱不同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也就是色彩在加入不同程度白或黑色而产生的不同深浅层次。

另外,不同颜色本身的亮度值也不相同,其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黄、橙、绿、红、蓝、紫色彩的物理光刺激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心理和生理学家对此都曾做过许多实验。

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

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

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色彩只是一种物理现象,本身是没有灵魂的,但人们却能从中感受到色彩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旦知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一定的呼应时,就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㈠、色彩的心理情绪:色彩的“冷、暖”→温度感<冷暖色系表现出两种温度感>↓↓轻、重→重量感<冷色偏轻,暖色偏重>↓↓湿润、干燥→湿度感<冷色显湿润,暖色显干燥>↓↓后退、前进→空间感<冷色有后退感,暖色有前进感>↓↓透明、不透明→密度感<冷色显透明,暖色显不透明>同样道理,无论有彩色还是无彩色,都有自己的表情特征。

每一种色相,当它的亮度和饱和度发生变化,或者处于不同的颜色搭配关系时,颜色的表情也就随之变化了。

因此,要想说出各种颜色的表情特征,就想要说出世界上每个人的性格特征那样困难,然而对典型的性格作些描述,总还是有趣并可能的。

㈡、色彩的表情(联想)1、红色:最热烈、冲动的色彩,是强有力的色彩。

深红底+红<显平静>、蓝绿底+红<热烈燃烧>、黄绿底+红<显冒失莽撞>、橙色底+红<暗淡而无生命>(橙、混25%白、混25%黑、混50%白、混50%黑、混30%红)橙混入少量黑色或白色,会成为一种稳重、含蓄而明快的暖色。

橙+大量黑<显烧焦感>、橙+大量白<显甜腻感>、橙+蓝<这种搭配显得响亮而欢快> 3、黄色:是亮度最高的色彩黑色或紫色的衬托可以扩大黄色的色彩强度。

白色和淡淡的粉红色都是能吞没黄色的色彩。

(黄、混50%黑、混50%白) 黄色最不能承受黑色或白色的侵蚀,这两个色只要稍微的渗入,黄色即刻失去光辉。

4、绿色和蓝色:两种都是宽容而博大的颜色。

5、紫色:非常神秘,难以捉摸,且很难界定的色彩。

因为红色加少许蓝色或蓝色加少许红色都会明显地呈紫味。

所以很难确定标准的紫色。

当紫色深化暗化时,会给人高贵的感觉,同时也会有压迫感。

而一旦被淡化,就会产生优美可爱,并带着浪漫的感觉。

6、灰色:是最被动的色彩,视觉上最安稳的休息点。

( 灰底+红、灰底+蓝)三、色彩运用原则;步骤㈠、根据设计的主题和风格进行配色设计分析主题的内涵,分析观众的类别,并结合设计者的个人设计风格进行配色。

确定主色调可以通过:1、色块面积的大小;2、同类色的呼应;来实现。

步骤㈡、确定基本色调确定基本色调是色彩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人的视觉生理本能地要求色彩的统一,主色调是统一和谐组合的手段之一。

毫无秩序相互冲突的杂乱色彩关系是会丢掉主色调并失去美感的。

步骤㈢、在统一中有变化地使用色彩,追求视觉平衡但是人们的生理特征又本能地需要多样化的新的刺激,过分地单调一致会使人感到沉闷乏味。

统一和变化这两种之间存在着即矛盾又统一的辨证关系。

当然,主色调与从属色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色彩秩序。

1、增加色彩设计的共同点,例如使用同色系配色可以使设计协调而平衡例如:橙+黄+红、紫+蓝+绿等2、多运用中性色(例如灰色、或亮度、明度中等的色彩)进行色彩设计,以缓和、中和过于强烈的色彩对比,有助于实现视觉平衡。

例如:R128G128B128 为灰色,只需在此基础上变动任意几个颜色的数值则可调出有色相的灰色。

3、运用对比色搭配也是建立色彩秩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步骤㈣、突出个人设计风格1、单色调的设计:指只采用一种颜色,只在亮度和饱和度上做调整,并用中性色进行协调。

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形成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

2、对比色冲突的设计:指运用如“红→绿、蓝→橙、紫→黄……”等对比强烈的色彩进行设计,通过控制不同颜色的大小、位置,并通过中性色进行协调。

3、黑白灰简约化设计黑白简约配色设计1、浪漫以明亮清色为中心的配色,没有明度差的配色,给人以柔和感觉。

加上明度差则产生跳跃感。

用于表达兴奋的心理感觉。

将明度低的颜色运用到某一点或局部,则会产生抑扬顿挫。

R247 G197 B200 R209 G201 B223 R247 G197 B200 R240 G241 B198 R198 G218 B135R247 G197 B200 R209 G201 B223 R198 G218 B135 R253 G214 B1792、清纯以明亮清色为主的配色。

由于各色之间的明度差接近与无,因此显得十分平稳。

加入白色强调清洁感。

而灰色的掺入则能减弱个性,令人感觉柔和。

如想显示出抑扬顿挫的感觉,可以使用明度差大的颜色或同为补色的颜色进行配色。

R247 G197 B200 R255 G246 B199 R253 G214 B179 R234 G234 B234 R240 G241 B198R247 G197 B200 R255 G246 B199 R248 G197 B184 R240 G241 B198注:清色指明度和饱和度较高的纯色,该系列主要以高明度的色彩搭配为主,同类色表现和谐、柔和;对比色表现跳跃、兴奋。

以明亮清色与接近纯色的颜色搭配。

若想加强空想或幻想色彩,不妨以紫色系列为中心进行配色,也可以用掺入蓝色或紫色系列来强调梦幻般的感觉。

明亮颜色的配色,能首先使人感觉到年轻与孩子气。

R143 G143 B190 R237 G157 B173 R226 G191 B212 R189 G209 B234 R117 G193 B221R226 G191 B212 R189 G209 B234 R143 G143 B190 R237 G157 B1734、孩子气以明亮清色为中心的配色。

因为代表的并非孩子本身,因此需要使用彩度高的颜色来作为点缀。

大多使用暖色调。

但如果希望表现纯真,则多使用冷色调。

浅蓝色与粉红色的组合能使人不由得心生怜爱。

R247 G197 B200 R209 G201 B223 R209 G201 B223 R240 G241 B198 R189 G209 B234R247 G197 B200 R255 G246 B199 R189 G209 B234 R244 G170 B41注:该系列高彩度的配色为主,主要以蓝色、紫色、粉红、浅黄为主,暖色调表现温馨,冷色调表现纯真。

不管明度如何,蓝色与紫色系列的配色都能演绎出未来的印象。

配以明亮清色,或让人感觉未来的轻松,或让人体验未来的脱离实际。

若以蓝色系列为主,能产生科幻般的印象,而紫色系列为主的配色让人感受的是梦幻般的未来。

R67 G120 B182 R143 G143 B190 R67 G120 B182 R188 G192 B221 R118 G166 B212R188 G192 B221 R98 G98 B159 G70 B139 R190 G225 B2466、希望绿色与紫色系列的配色。

尤其是紫色系列能让人感受到对未来的憧憬,使它成为表现希望时所不可缺少的颜色。

如加入粉红色,则能烘托出有关恋爱或结婚的希望。

只使用绿色系列的配色,突出的四新颖的期待感。

R143 G143 B190 G157 B165 R64 G164 B113 R98 G98 B159 G157 B165R150 G200 B172 R247 G197 B200 R98 G98 B159 R64 G164 B1137、生机勃勃由明亮的高彩度清色为中心的配色。

以绿色系列为主,配以蓝色、青紫色系列。

此外,点缀性地使用黄色能赋予配色以生气。

明亮的清色与白色在形成对比度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体现清洁感。

R225 G229 B78 R119 G182 B10 R67 G120 B182 R225 G229 B78 R172 G203 B57R225 G229 B78 R172 G203 B57 R64 G164 B113 G63 B113注:表现未来、希望等主体可以紫色、蓝色、绿色为主调,再根据对象配以其它颜色辅助。

以红色与紫红色系列为中心的配色。

由于彩度高的颜色缺乏柔和感,因此最好只用作点缀,避免大量使用。

青紫色系列的加入能增添高雅感。

彩度高的配色可以加入灰色调颜色。

R233 G133 B135 R143 G143 B190 R240 G154 B132 R209 G107 B144 R237 G157 B173R233 G133 B135 R143 G143 B190 R182 G139 B180 R240 G154 B132使用除了蓝色系列以外的纯色进行的配合。

起重要作用的是红色,但黄色与黑色也举足轻重。

为了显示出强有力的跳跃感,需要有一定的对比度。

辅助性地多使用些橘黄色系列,能表现热烈,加入白色则能增添几分优雅。

R197 G63 G137 B85 R255 G223 R197 B63 R71 G31 B85R154 G88 G137 B85 R0 G0 B0 R197 B63配色以明亮清色的绿色与紫色系列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