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单元知识点总结

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单元知识点总结

二、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1.图形的平移●平移的定义: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的图形运动。

●平移两要素: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平移前的图形:画虚线;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画实线。

●注意:平移几格不是原图形与平移后图形之间的格数,而是指图形的对应点之间的格数。

●关键点:一般是图形的各顶点或线段的交点。

●注意:平移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都不变,只是位置变了。

●画平移后图形的方法:①找关键点②定平移方向、距离③找对应点④依次连线。

2.图形的旋转●旋转的定义: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某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运动。

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度。

●旋转三要素①旋转中心:点/轴②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③旋转角度●怎样描述图形的旋转:将某图形绕某点沿某时针方向旋转某度到某位置。

●画旋转后图形的方法:①找旋转中心②找准关键线段③旋转关键线段④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中心:一般是两个图形的公共点●关键线段:过旋转中心的线段。

为了保证旋转角度,一般选与方格纸重合的线段作为关键线段。

●注意: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发生改变,但位置和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3.轴对称图形●定义: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对称轴画虚线,画超出图形)。

●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中每一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数量:①正方形(4条对称轴)②长方形(2条对称轴)③等腰三角形(1条对称轴)④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3条对称轴)⑤菱形(2条对称轴)⑥圆形(无数条对称轴)⑦等腰梯形(1条对称轴)⑧五角星(5条对称轴)⑨正五边形(5条对称轴)●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或轴对称现象:京剧脸谱、剪纸、国徽、天坛、北京故宫、凯旋门、蝴蝶、空调、人的五官和身体等●画对称轴的方法:①找一组对应点②画对应点间线段的中垂线③画虚线●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①找关键点②定对称点③依次连线(一般画虚线)4.设计图案●利用平移设计图案的方法:①选好基本图形②确定平移的方向③确定平移的距离④进行多次平移●利用旋转设计图案的方法:①选和基本图形②确定旋转方向和角度③确定旋转中心④依次画出每次旋转后的图形●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①选好基本图形②确定对称轴③画出基本图形的另一半5.探索规律●观察图形变化时,先确定变化方式(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再确定位置变化的规律。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汇总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汇总

第十五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得到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与原图形是互相重合的,互相重合的点称为,互相重合的角称为,互相重合的线段称为。

注意:1.平移有两个要素:(1)沿某一方向移动;(2)移动一定的距离;2.平移的方向就是原图上的点指向它的对应点的方向;图像上每点都沿同一方向移动距离,这个距离是指对应点之间的长度;3.平移前后两图形是全等的。

平移的特征:平移不改变图形和,只改变了图形的位置;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或 )且相等;对应线段(或)且相等,对应角。

二、1、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沿某个方向转动一定,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称为,转动的角称为。

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 .注意:1.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动;2.图形的旋转是由,和所决定的;3.作平移图与旋转图。

(确定关键点,将关键点沿一定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连接关键点)旋转的特征:图形中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按同一旋转方向旋转了同样大小的;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对应线段,对应角;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图形的变换包括、和旋转,这三种图形变换的共同点是:只改变图的,不改变图形的和。

2、旋转对称图形: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自身,这样的图形称为旋转对称图形。

3、中心对称图形: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角度,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角度为°的特殊旋转对称图形,但旋转对称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4、成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º,如果它能够和另一个图形重合,就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

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并且被对称中心。

平移和旋转的区别与联系(数学图形初中知识点总结)

平移和旋转的区别与联系(数学图形初中知识点总结)

平移和旋转的区别与联系(数学图形初中知识点总结)平移和旋转是数学图形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变换方式。

本文将围绕平移和旋转的区别与联系进行阐述。

一、平移平移在数学上的定义是指图形在平面内按照某个方向和距离进行移动。

可以理解为保持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在平面上改变它的位置。

平移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平移向量:平移向量指平移前后的两个点之间的矢量,它的长度和方向表示了平移的大小和方向。

2. 平移距离:平移距离指平移向量的长度,表示了平移的距离。

3. 平移方向:平移方向指平移向量的方向,表示了平移的方向。

平移的特点是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是改变了它的位置。

因为平移不改变图形的性质,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几何、物理等领域中。

二、旋转旋转在数学上的定义是指围绕固定点或固定直线进行的旋转。

可以理解为图形保持大小不变,只是在平面上进行旋转。

旋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旋转中心:旋转的中心点。

2. 旋转角度:旋转的角度,用度(°)表示。

3. 旋转方向:旋转的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或逆时针。

与平移不同,旋转可以改变图形的方向和形状,但保持了它的大小不变。

三、平移与旋转的区别从定义上来看,平移和旋转的基本区别在于它们的操作对象和方式不同。

平移是通过改变图形的位置来实现变换,而旋转是通过改变图形的方向和形状来实现变换。

具体而言,平移的基本要素是向量,而旋转的基本要素是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

其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也不同。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是变其位置,而旋转则可以改变图形的方向和形状,但保持了它的大小不变。

最后,平移和旋转的应用场景也不同。

平移应用于地图制作、机器人控制、图像处理等领域,旋转则应用于建筑设计、物理学、电子工程等领域。

四、平移与旋转的联系虽然平移和旋转有着不同的操作对象、方式和性质,但它们也有着联系。

这里列举以下几点:1. 都是几何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几何变换的基本形式,是描述图形如何在平面上变换的数学工具。

初中几何旋转知识点总结

初中几何旋转知识点总结

初中几何旋转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旋转的基本概念旋转是一种平移,比如将一张纸围绕桌子中心旋转,不移动位置但是角度改变。

可以定义一个点O为旋转中心,角度为θ,则旋转变换R(O,θ)将点P绕点O旋转θ度。

2. 旋转的表示方法通常用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来表示一个旋转变换,如R(O,θ)表示以点O为旋转中心,按照角度θ进行旋转变换。

3. 旋转的方向根据旋转的角度正负可以表示旋转的方向,当角度为正时,表示顺时针旋转;当角度为负时,表示逆时针旋转。

二、旋转的性质1. 旋转中心的不变性对于任意一个固定的点P,在平面上做旋转变换后,点P相对于旋转中心O的距离不变,即OP'=OP。

2. 旋转中心的互易性两点围绕各自为中心的旋转之后,它们的连接线也围绕旋转后的两个点为中心进行旋转。

3. 旋转的对称性对于一个平面图形,绕着一个点做旋转变换之后,原来的平面图形与旋转后的图形具有对称性。

4. 旋转的组合性对于两个旋转变换R(O1,θ1)和R(O2,θ2),它们的组合旋转变换是R(O1,θ1) ◦R(O2,θ2)=R(O1O2,θ1+θ2),即先以O2为中心旋转θ2度,再以O1为中心旋转θ1度,等效于以点O1O2为中心旋转θ1+θ2度。

三、旋转的定理1. 旋转角度的性质(1)相等角度的旋转等效于一次旋转;(2)逆时针旋转θ度等效于顺时针旋转360-θ度;(3)旋转360度等效于不旋转。

2. 旋转的运动规律旋转的运动规律由旋转角度的规律和旋转方向的规律组成,它描述了一个点或者平面图形在旋转中的变化规律。

3. 旋转的应用(1)旋转的应用:如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太阳绕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交替等;(2)旋转对称性:通过旋转对称性,可以简化问题的解决和推理过程。

四、常见问题解析1. 旋转的基本操作(1)绕平面上任一点旋转θ度的变换,可以用旋转矩阵R来表示,即对任意点(A, B),有(A', B') = R(A, B)。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点总结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点总结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图形的平移】(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注意:①平移是运动的一种形式,是图形变换的一种,本讲的平移是指平面图形在同一平面内的变换.②图形的平移有两个要素:一是图形平移的方向,二是图形平移的距离,这两个要素是图形平移的依据.③图形的平移是指图形整体的平移,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只改变了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大小,这个特征是得出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的依据.(2)平移的基本性质:由平移的基本概念知,经过平移,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因此平移具有下列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注意:①要正确找出“对应线段,对应角”,从而正确表达基本性质的特征.②“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这个基本性质既可作为平移图形之间的性质,又可作为平移作图的依据.(3)简单的平移作图平移作图: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所需条件为:①图形原来的位置;②平移的方向;③平移的距离.例1.如图,△ABC 绕C 点旋转后,顶点A 的对应点为点D ,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分析:绕C 点旋转,A 点的对应点是D 点,那么旋转角就是∠ACD ,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 ′=ACD ,•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CB ′,就可确定B ′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1)连结CD(2)以CB 为一边作∠BCE ,使得∠BCE=∠ACD (3)在射线CE 上截取CB ′=CB 则B ′即为所求的B 的对应点. (4)连结DB ′则△DB ′C 就是△ABC 绕C 点旋转后的图形.例2.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14,△ABF 是△ADE 的旋转图形.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AF 的长度是多少?(4)如果连结EF ,那么△AEF 是怎样的三角形?分析:由△ABF 是△ADE 的旋转图形,可直接得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要求AF•的长度,根据旋转前后的对应线段相等,只要求AE 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很容易得到.•△ABF 与△ADE 是完全重合的,所以它是直角三角形. 解:(1)旋转中心是A 点. (2)∵△ABF 是由△ADE 旋转而成的 ∴B 是D 的对应点 ∴∠DAB=90°就是旋转角 (3)∵AD=1,DE=14∴=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且F是E的对应点∴AF=4(4)∵∠EAF=90°(与旋转角相等)且AF=AE ∴△EA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图形的旋转】(1)旋转的概念:图形绕着某一点(固定)转动的过程,称为旋转,这一固定点叫做旋转中心。

初中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总结图形的运动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镜像等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以下是初中图形的运动知识点的总结。

一、平移运动平移运动是指在平面上保持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将图形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平移运动的特点有:1.平移向量:平移运动的方向和距离可以用平移向量来表示。

平移向量的大小表示平移的距离,方向表示平移的方向。

2.平移图形:通过平移向量,我们可以将图形沿着平移向量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从而得到一个新的位置。

3.平移的性质:平移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二、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是指在平面上围绕一个固定点旋转图形的运动。

旋转运动的特点有:1.旋转中心:旋转运动的中心点被称为旋转中心。

围绕旋转中心进行旋转时,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一定的角度旋转。

2.旋转角度:旋转角度表示图形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大小。

旋转角度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3.旋转角度的性质:旋转角度为正时,表示图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度为负时,表示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三、镜像运动镜像运动是指通过一个镜面将图形翻转的运动。

镜像运动的特点有:1.镜像轴:镜像运动的轴线称为镜像轴。

图形上的每个点关于镜像轴都有一个对应的点,两个点的距离与它们到镜像轴的距离相等。

2.镜像图形:通过镜像轴,我们可以将图形关于轴线翻转,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图形,称为镜像图形。

3.镜像轴的性质:镜像轴可以是水平线、垂直线或者是斜线。

镜像轴可以是图形本身的一条边,也可以是图形上的一条虚线。

四、组合运动组合运动是指将平移、旋转和镜像等运动组合起来进行的运动。

通过组合运动,我们可以得到更复杂的图形变化。

组合运动的特点有:1.运动顺序:不同的运动顺序会得到不同的图形变化。

在进行组合运动时,我们可以先进行平移,再进行旋转和镜像,也可以先进行旋转和镜像,再进行平移。

2.运动效果:不同的运动组合会得到不同的图形效果。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知识点归纳在初中数学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是涉及到几何图形的基本操作。

通过平移和旋转,我们可以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朝向,从而建立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和性质。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与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图形的平移平移是指将一个图形沿着指定的方向和距离移动,而不改变该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

图形的平移可以通过向左、向右、向上或向下平移来完成。

以下是与图形的平移相关的知识点:1. 平移向量:平移向量表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可以用箭头表示。

平移向量的长度表示平移的距离,箭头的方向表示平移的方向。

2. 平行平移:平行平移是指图形沿着平行于给定方向的线段移动。

在平行平移过程中,图形的各个点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3. 坐标平移:坐标平移是指根据给定的平移向量,将图形上每个点的坐标分别增加或减少相应的数值。

例如,对于二维平面上的点A(x, y),进行平移向量为(3, 4)的平移,那么新的点A'(x+3, y+4)就是平移后的坐标。

二、图形的旋转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角度围绕某个固定点旋转,使得图形绕着该点旋转后,图形上的各个点的位置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下是与图形的旋转相关的知识点:1. 旋转中心:旋转中心是围绕其进行旋转的点,也称为旋转的原点。

2. 旋转角度:旋转角度是指旋转的角度大小,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正数表示顺时针旋转,负数表示逆时针旋转。

3. 旋转方向:旋转方向可以根据旋转角度的正负来确定,正数表示顺时针旋转,负数表示逆时针旋转。

4. 中心旋转:中心旋转是指图形围绕一个给定的点旋转。

在中心旋转中,图形上的各个点以旋转中心为中心点,按照给定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

5. 角度旋转:角度旋转是指图形围绕一个给定的角度进行旋转。

在角度旋转中,旋转中心通常是坐标原点,图形上的各个点按给定的旋转角度进行旋转。

三、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性质和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不仅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平移与旋转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平移与旋转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平移与旋转
旋转
1、旋转的定义: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

2、旋转的*质:
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角相等。

中心对称
1、中心对称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

2、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绕一点旋转180度后能与自身重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3、中心对称的*质:
在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轴对称
1、轴对称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质:
①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知识点总

1.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

2.性质:平移前后图形全等;
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平移的作图步骤和方法:
分清题目要求,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分析所作的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健点;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离平移各个关健点;连接所作的各个关键点,并标上相应的字母;写出结论。

1.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旋转。

说明:图形的旋转是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所决定的;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始终保持不动.旋转过程中旋转的方向是相同的.旋转过程静止时,图形上一个点的旋转角度是一样的.⑤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旋转作图的步骤和方法:确定旋转中心及旋转方向、旋转角;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将图形的关键点和旋转中心连
接起来,然后按旋转方向分别将它们旋转一个旋转角度数,得到这些关键点的对应点;按原图形顺次连接这些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就是旋转后的图形.
说明:在旋转作图时,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夹角即为旋转角.
把平移旋转结合起来证明三角形全等;利用平移变换与旋转变换的性质,设计一些题目。

误区提醒
弄反了坐标平移的上加下减,左减右加的规律;平移与旋转的性质没有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