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天津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天津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天津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天津卷)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

读图回答1—2题。

1.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

图1中受“三盘暮雨”影响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C】A.a B.B C.c D.d2.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图2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A】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1读图3,回答第3题。

3.图3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B】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图4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4.据图4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5.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B】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 D.距市场远近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C】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_文科综合地理学科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_文科综合地理学科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地理学科一、选择题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馆陶县农民开始规模化养殖蛋鸡。

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

目前,该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场。

2023年,该市场迁址重建项目启动,将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

据此完成1-3题。

1.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价格B.产业基础C.交通条件D.人口规模2.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直接带动的产业有()①房地产业②养殖与饲料业③仓储与物流业④文化与旅游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新禽蛋交易市场植入新元素的主要目的是()①提升物流效率②提高交易价格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扩大交易范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

图1示意经过某县城的国道布局变化,其中新国道建成通车后,旧国道转为城市道路。

据此完成4~6题。

4.图1所示旧国道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县城对外运输B.方便县城内部运输C.促进县城用地扩展D.吸引县城商业集聚5.新国道通车前,旧国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等级过低②线路过长③车流量过大④路口过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推测新国道通车后()A.车辆过境速度提高B.车辆穿城用时增加C.县城汽车保有量减少D.县城商业萎缩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

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图2)。

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7~8题。

7.形成莲花盆需要()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A.曲折的河道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D.丰富的泥沙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图3),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

(完整版)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项。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地理学科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地理学科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地理学科一、选择题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馆陶县农民开始规模化养殖蛋鸡。

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

目前,该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场。

2023年,该市场迁址重建项目启动,将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土地价格B. 产业基础C. 交通条件D. 人口规模2. 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直接带动的产业有()①房地产业②养殖与饲料业③仓储与物流业④文化与旅游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 新禽蛋交易市场植入新元素的主要目的是()①提升物流效率②提高交易价格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扩大交易范围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1. C 2. B 3. D【解析】【1题详解】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由此可知,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条件,C正确;土地价格、产业基础、人口规模都可能会影响禽蛋交易市场的选址,但不是该地区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ABD错误。

故答案选C。

【2题详解】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会带动养殖业与饲料业的规模,②正确;新的禽蛋交易市场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由此也可以推动仓储与物流业,③正确;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对房地产、文化与旅游业影响较小,也不是直接带动的产业,①④错误。

故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选B。

【3题详解】禽蛋交易市场植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可以提升物流效率,进一步可以扩大交易范围,①④正确;植入新元素可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交易价格,②错误;植入智能物流,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③错误。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统治逐渐加强,故 B 项正确,排除 A;市民兴起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且也不足以说明瓦解传统伦理, 排除 C;这一变化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高级官员更易染奢靡风气,排除 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本题材料新颖学科*网,从明代玉制器皿的使用入手,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活和等级 秩序的理解和认识。全国卷 1 试题在考查中国古代经济这类选择题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侧重考查古代经 济发展的影响或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概括 总结能力等。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 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 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分封制,相信考
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对分封制的认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 2B 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汇总(10套,含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汇总(10套,含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文综-地理汇总(10套)目录1.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解析)········(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2.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解析)·······(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西藏)3.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解析)·······(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4.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解析)··········5.2017年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含答案解析)···············6.2017年4月浙江省高考选考地理单科试卷(含答案解析)·····7.2017年10月浙江省高考选考地理单科试卷(含答案解析)·····8.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9.2017年高考真题江苏省地理单科试题(含答案解析)···················10.2017年高考真题海南省地理单科试题(含答案解析)···················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高考地理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及解析)

2018高考地理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及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阻隔作用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4~5题。

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时A. 冰雪路面B. 湿滑路面C. 松软路面D. 干燥路面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地理学科含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地理学科含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地理学科一、选择题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馆陶县农民开始规模化养殖蛋鸡。

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

目前,该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禽蛋交易市场。

2023年,该市场迁址重建项目启动,将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土地价格B. 产业基础C. 交通条件D. 人口规模2. 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直接带动的产业有()①房地产业②养殖与饲料业③仓储与物流业④文化与旅游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3. 新禽蛋交易市场植入新元素的主要目的是()①提升物流效率②提高交易价格③增加就业机会④扩大交易范围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1. C 2. B 3. D【详解】1.ABD、土地价格、产业基础、人口规模都可能会影响禽蛋交易市场的选址,但不是该地区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ABD错误。

C、1998年,馆陶县在临近国道交会处建立禽蛋交易市场,由此分析可知,1998年禽蛋交易市场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条件,C正确;故选C。

2.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将会带动养殖业与饲料业的规模,②正确;新的禽蛋交易市场引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也可以推动仓储与物流业,②正确;禽蛋交易市场的繁荣与壮大对房地产、文化与旅游业影响较小,也不是直接带动的产业,②②错误。

故选B。

3.禽蛋交易市场植入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植入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等新元素,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智能物流、集中仓储、供应链金融,可以提升物流效率,进一步可以扩大交易范围,②②正确;植入新元素可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交易价格,②错误;植入智能物流,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②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地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

读图回答1—2题。

1.盘山从山顶至山脚分上、中、下三盘,夏季常出现“三盘暮雨”的现象。

图1中受“三盘暮雨”影响最明显的自然景观是A.a B.b C.c D.d2.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图2所示)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A.城市的扩展B.河流的改道C.人口的迁移D.文化的融合【答案】1.C 2.A考点:自然景观的形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睛】本题以天津的旅游景观和村落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景观的形成和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需要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进行分析,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1题,在理解“三盘暮雨”景观形成的基础之上获取有效信息,明确飞瀑景观主要是流水流经落差较大的区域而成,受区域降水量的影响最大,因此下盘飞瀑受“三盘暮雨”的影响最大;第2题,要结合图示信息获取称“沽”的村落的分布特点,进而根据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分析称“沽”的村落消失的原因。

读图3,回答第3题。

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D.沉积岩、断层【答案】B【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该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属于沉积岩,排除A、C;图示岩层向某一个方向倾斜,应该为岩层挤压所致,而且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由此判断此处地质构造为褶皱,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考点:三大岩石的分类和特征,地质构造与地貌。

【点睛】本题以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三大岩石的判断、地质构造与地貌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决该题需要明确以下知识点:岩石按照其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且有可能含有化石;山地按照其形成原因分为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三大类,其中褶皱山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作用发生拱起和凹陷,断块山具有明显的断层存在,火山明显的特点是有火山口。

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图4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4.据图4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A.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C.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 D.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5.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B.劳动力成本C.技术水平D.距市场远近【答案】4.A 5.B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D错误。

故选A。

考点:纺织工业的发展与变化,产业转移的原因。

【点睛】本题以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纺织工业的发展与变化、产业转移的原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4题,要结合图示信息和区域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第5题,要明确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和地价的上涨是工业转移的原因。

我国A市某中学(图5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7.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A.惊蛰到立夏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答案】6.C 7.A【解析】6.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12:00,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则根据地方时原理和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120°-(14:08-12:00)×15°/h=88°E,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该地位于天津市以西,排除A、B;A市冬至日昼长=(14:08-10:00)×2=8小时16分,教材上冬至日40°N昼长为9小时9分钟,根据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可知,A市的纬度较天津(39°N)高。

因此,A市位于天津市西北。

故选C。

7.日落时旗杆的影子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即由东北逐渐移向东南,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

根据一年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的日落方位由西南移向正西,再移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北移到赤道,再北移到北半球。

结合选项可知,惊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过程符合题意。

故选A。

考点:地理位置的判断、太阳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

【点睛】本题以某中学旗杆影子的变化和我国的24节气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判断和太阳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6题,要能够利用时间、昼长的相关计算判断出该地的经度和昼长,并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该地与天津的昼长的比较结果,得出该地与天津的南北方位;第7题,一是要明白题意,二是要掌握太阳日落方位的年变化规律,三是要根据24节气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9.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答案】8.C 9.D考点:等压线的判断,天气系统与天气。

【点睛】本题以浮尘天气形成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浮尘天气的形成过程和相关的天气系统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8题,要仔细阅读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结合图示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判断;第9题,首先要明确浮尘天气与高压天气系统有关,其次要对选项中的等压线图进行判读、分析并加以判断。

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0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

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8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10.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8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答案】B考点: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睛】本题以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图示信息的获取、解读和应用能力。

能够准确获取图示信息并加以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1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

11.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答案】D【解析】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活动层的厚度增大,永冻层的上界下降,排除A、C;全球变暖,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春耕播种时间提前,B错误;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D正确。

故选D。

考点:全球变暖的影响。

【点睛】本题以全球变暖对冻土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该题主要根据气候变暖,温度升高,从而对冻土、植被、河流、农业等方面产生影响分析即可。

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56分。

12.(21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1)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请回答两项。

(4分)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

表格要求回答。

(8分)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

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3)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10中信息并说明。

(9分)【答案】12.(21分)(1)商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

(2)(3)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云量较多);地形坡度和缓,土层较深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利于排水;临近河谷,土壤肥沃);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

(3)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要结合材料中咖啡的生长习性和图示信息从气候、地形、土壤、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读图分析可知,怡保地区地处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能够满足咖啡生长所需的热量;怡保地区海拔200—500m,为低山丘陵,具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临近河谷,土壤肥沃、深厚,水源充足;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咖啡的生产成本低。

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洋流、风向和天气对航海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

【点睛】本题以中国和世界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洋流、风向和天气对航海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