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一)词类的含义词可以根据不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a.按词的音节的多少分类:单音词─复音词b.按构成词的语素的多少分类:单纯词─复合词c.按词的历史来源分类:新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我们将要说的词的分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即这里所谓“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正因为如此,这里的词类的划分标准应该是语法上的标准,而不是语音的或者词汇的、语义的。
总之:“词类”应该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语法的标准划分而来的词的类别。
《现代汉语语法精讲

④中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 中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 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 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
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 如: 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 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 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极 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 状态、数量、所属等 表示人或事物性质、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例如: (1) 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 金黄的珍珠。 那沉甸甸的稻谷, ( 金黄的珍珠。 ( ) ( ) ) ) (2)( 三杯美酒敬亲人。 三杯美酒敬亲人。 ) (3)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 ) ) ( ( 单瓣梅花。 单瓣梅花。 ( ) ) ( ) (4)(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语法专题)
二、单句的句子结构
口诀: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例如: : 例如( 产生了深远影响) 的这件事 对于一般见异思 [ 定 主 迁的人,对于一般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 迁的人] [对于一般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 , 状 ] 无出路的人, 一个极好的值得反省 ) 事件。 无出路的人,是( 的 事件。 宾 定 谓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石——现汉语法概述:语法就是讲用词造句的法则与原则。
它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词法..,讲词的分类以及词的语法特点和用法;另一部分是句法..,讲词与词的组合,句子的构成以及句子的成分和类型。
一、词类词类指的是词在语法方面的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2类: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和量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叹词和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其中几个难点的具体分析:①区分名词和动词.....除表示方位的名词外,名词这边一般可以直接用数量词修饰;而动词一般不能直接用数量词修饰。
例如:可以说“三辆车”、“一封信”,但不能说“一圈跑”、“两下看”。
名词一般不能用副词修饰,而动词能用副词修饰。
例如:不能说“不桌子”“不书”,但能说“不笑”、“不听”、“不喜欢”、“不讨论”。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有些动词可以重叠使用。
例如:看看、听听、想一想、讨论讨论。
名词后面一般不能加动态助词,但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加动态助词“着、了、过”。
例如:看着、听着、拿了、吃过。
②区分动词与形容词......用“很”区分动词和形容词。
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可以用“很”来修饰以外,一般动词均不可用“很”来修饰。
例如:不能说“很跑”、“很思考”、却可以说“很美丽”、“很纯洁”、“很精神”。
用重叠形式来区分动词和形容词。
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一般为ABAB。
例如:漂漂亮亮、轻轻松松、干干净净。
用能否带宾语来区分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例外)。
③区分介词和动词.....动词在句中常作谓语,能单独回答问题,介词则不能。
例如:“他在教室吗?”“在”。
这里“在”可以用来单独回答问题,因此是动词。
“他在哪儿学习?”“在教室。
”这里“在”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因此是介词。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第一章语法概说,汉硕咨询扣:伊尔酒吧三六欺凌四五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一、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1)语法的含义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第一节概说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也是汉语的一级语言单位(语法理论书上表述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实际上它只是最小语义单位)。
虽说这个语法单位是语法家们研究的范畴,但是学好它对于我们把握词语的构成、辨析和同义词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词语是汉语的二级语言单位,它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本核心,掌握大量的词语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语知识包括词类、词的结构(熟语,主要是成语)、近义词(同义词)辨析这三个主要主要方面(这里只从高考的角度球入,实际上还包括“词语的选用”“”“成语”等)。
短语是汉语的三级语言单位,对于短语结构的熟练把握,有助于我们分析语言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
短语知识主要包括短语的类型、短语的结构和熟语(主要是“成语”)三个方面。
句子是汉语的四级语言单位,这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是难点、重点。
句子知识主要包括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三个方面。
句群是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这个语言单位与语段的层次结构非常相似,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附: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语素的概念语素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词语的概念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词语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短语的概念短语短语的语法种类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句子的概念句子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群(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歌诀]五级语言单位,意义结构切分。
语素、词语、短语,还有句子、句群。
汉语语法高考中似乎不涉及,实际在词语的选用,近义词辨析,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甚至在写作(包括微型写作)方面都有涉及,而且语法知识的熟练系统掌握,对于语言水平的提高,对于。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学习要点:了解语法的基本特征,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
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语法规则,否则就无法交流信息。
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从言语表达的角度看,说写者在用词造句时必须遵循语法规则,否则听读者会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
例如,光有“力量、就、知识、是”几个零散的词,还无法表达意思;把它们加合成“力量就知识是”或“是就知识力量”,也还是不能表达意思,因为这些组合不符合汉语的结构规则。
只有按照汉语语法规则,把它们组成“主,动,宾”的结构,即说成“知识就是力量”,才能让听读者理解。
又如,当听到外国学生说“一点点我不舒服”“尽管天塌下来,我也能顶得住”这类句子时,我们能明白其意,但会感到很别扭,觉得不像中国话。
原因在于这类组合偏离了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前一句中的“一点(点)”不能用来修饰全句,也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应改为“我有点儿不舒服”。
后一句前后两个分句是让步关系,应改为“即使......也”。
“尽管......也”在汉语中不能搭配。
第二,从话语理解的角度看,听读者在理解话语时必须借助语法规则的指示,否则无法理解。
例如一个不懂“主,动,宾”结构规则、不懂“是”表示判断的语法意义的外国人,是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句子的意思的。
同样,若不懂“什么”的否定用法,也是无法真正理解“你都懂什么~”这句话的含义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在表达时并不是先想好语法规则再说话或写文章的呀,对了,我们在表达时,一般不会这样做。
那语法规则怎么起作用的呢,是下意识地起作用的。
既会下意识地起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学呢,因为只靠“下意识”还无法避免语法错误,特别是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
只有自觉地系统地学习了语法规则,才能自觉地更好地利用语法规则,避免在言语交际中出现语法错误。
要做好语言文字工作,语法规则的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汉语讲义(第四章语法)

(五)语助词 助词表示某种特定的附加语法意义, 语气词主要表示句子的语气。
1.助词:黏着在词或短语上面,表示附 加意义,附着在后面的一律读轻声。 助词的分类:结构助词、时态助词、 其他助词。
2.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永 远黏着、后附、轻声。也可用于句中,主 要用在主语后。 语气词的分类:表陈述、疑问、祈使、 感叹语气四类。
二、单句
1.主谓句 (1)动词性谓语句 可分为动词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述 补谓语句、连谓谓语句、兼语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2)形容词性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形补谓语句。 (3)名词性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数量谓语句、定心谓语 句。
2.非主谓句。 (1)名词性非主谓句 (2)动词性非主谓句 (3)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4)特殊非主谓句
3.偏正词组:前面的成份(修饰语)修饰 限定后面的成份(中心语)。可分为体词性 的和谓词性的两类。 修饰语是定语的称为定心词组,是名词性 词组。 修饰语是状语的称为状心词组,是谓词性 词组。
4.述补词组: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 根据带不带结构助词“得”可分为:(1) 数量补语:量词结构作补语,不能带“得” ;(2)情态补语:补语说明动作或有关事务 的状态,必须带“得”;(3)结果补语:补 语表示动作的结果,可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 ,不带“得”;(4)趋向补语:补语表示动 作的趋向,不带“得”;(5)可能补语:补 语表示可能性或不可能性,由结果补语和趋 向补语中间插入“得/不”;(6)程度补语 :补语表示程度,由副词构成。
三、存现句 存现句的类别。
四、把字句 把字句的特点。
五、被字句 被字句的特点及变体。
第八节 句类系统
句类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功能划分出 来的类型系统。
一、陈述句 语气词及否定形式。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

三、运用用语素知识做下面词语填空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为把我国软件推向世界,这家公司的总裁把 全部精力 到多媒体智能软件的研究中。 (2)海峡两岸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如长江黄河的 滚滚东流,不可 。 (3)《五国联合公告》在亿万爱好和平的人们心 中 了一座光明和希望的灯塔。
(2)一个词语包含多个义项,也就是一个书 写形式包括多个语素。 这种情况在汉语中比较普遍,举例说明, 即可明了。如:白,①白颜色,②做了事 情却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结果(白费蜡); 土,①土地,②土壤,③不时兴,跟不上 形势;会,①聚集(会聚),②会议,③ 有某种能力(会不会)④交易市场(集 会)。
A 退化 质疑 职能 C 蜕化 质疑 职责
B 蜕化 置疑 职能 D 退化 置疑 职责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是( ) (1)唐太宗纳谏的故事,一直 至今。 (2)台湾当局对结束两岸的敌对状态不仅 缺乏应有的诚意,而且还在 制造对抗, 妄图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3)他不理解组织上对他的照顾,对组织 分配给他的工作十分不满,总不停地 。
a巴以冲突越来越激烈,世界各国呼吁用政治手段解决。中国以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中 ,使得越来越激烈的巴以冲突终 于出现了转机。 b巴以冲突越来越激烈,世界各国呼吁用政治手段解决。经过多 次 ,各国认为中国能够担此重任。事实上中国不负众望, 终于使越来越激烈的巴以冲突出现了转机。
(三)根据语法功能来考察 根据词的语法功能,首先可以把词分为实词 和虚词两大类。
语素练习题
一、请按要求把下列词语进行归类,只 填写序号。 ①恍惚 ②流苏 ③滥觞 ④佳丽⑤歇斯底 里⑥法西斯⑦仓皇⑧婵媛⑨氤氲⑩啾啾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有: 由两个语素构成的词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直接用数量词修饰。例如:可以说“三辆车”、“一封信”,但不能说“一圈跑”、
“两下看”。
名词一般不能用副词修饰,而动词能用副词修饰。例如:不能说“不桌子”“不
书”,但能说“不笑”、“不听”、“不喜欢”、“不讨论”。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有些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看看、听听、想一想、
讨论讨论。
名词后面一般不能加动态助词,但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加动态助词“着、了、
表示事物或动 张、只、支;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米、
作单位的词 千克、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 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 您、他、我们、你们、咱们、自己、人家、大伙。(自
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如:我自己、你们 自己。)
2
介词总是同其
他的词组合在一起,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 介词
构成介词短语,做定 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语、状语和补语。
用来连接词、短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
连词 语、句子乃至段落的 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
词
然……但是。
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 一类是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似的;
过”。例如:看着、听着、拿了、吃过。
②区分动词与形容词
用“很”区分动词和形容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可以用“很”来修饰以
外,一般动词均不可用“很”来修饰。例如:不能说“很跑”、“很思考”、却可
以说“很美丽”、“很纯洁”、“很精神”。
用重叠形式来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一般为 ABAB。例
奠定语文学习的基石——现汉语法 概述
语法就是讲用词造句的法则与原则。它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词法,讲词 的分类以及词的语法特点和用法;另一部分是句法,讲词与词的组合,句子的构 成以及句子的成分和类型。
一、词类
词类指的是词在语法方面的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 2 类: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
动词可以重叠,介词不能。例如:可以说“想想、看看、听听”,不能说“向 向、在在”。
相关练习请见“教师版、学生版针对练”...... 二、短语
短语又叫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这种组合关系是给词组分 类的依据。短语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并列短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如:调查研究, 你们和他们,省,市,县,等等。
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一般动词的用法一
样,“是”也称为判断动词。
形容词
表 示 事 物 的 形 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1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
状、样式、性质等 表示事物数目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
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 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
句子上表示一定的 一类是动态助词,如着、了、过;
结构关系、附加意义 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呀、哇。
或语气的词
表示感叹、呼唤、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
叹词
应答的词
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拟声词
模拟声音的词 如呜、汪汪、轰隆、咯咯。
其中几个难点的具体分析:
①区分名词和动词
除表示方位的名词外,名词这边一般可以直接用数量词修饰;而动词一般不
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必须,这些能愿动词
表 示 人 或 事 物 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
动词 的动作、行为、发展、 以考虑、应该说明。
变化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
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
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
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
如:漂漂亮亮、轻轻松松、干干净净。
用能否带宾语来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宾语(不及物动词
例外)。
③区分介词和动词
动词在句中常作谓语,能单独回答问题,介词则不能。例如:“他在教室吗?”
3
“在”。这里“在”可以用来单独回答问题,因此是动词。“他在哪儿学习?”“在 教室。”这里“在”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因此是介词。
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
和量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叹词和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
句,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名称
概念
举
例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
上海。
表 示 人 和 事 物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
名词
的名称的实词
范畴、思想。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
东、西、南、北、前面、后边。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
尊敬,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
愿动词”,如能、应、肯、敢、得(dei)、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