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公司或企业类别的名称,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

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是没有“民营企业”的概念,“民营企业”仅仅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

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

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

息的输出与输入不一致产生的信息虚假,即财务报告反映的情况与原

始凭证(包括依据原始凭证所作的进一步处理)不符。截至2014年底,我国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达到1353.9万户,民营企业注册资金49.3万亿元,户均注册资金达364.38万元,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

实有1.39亿人,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

一、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表现

企业、政府、个人及其他信息利用人的决策高度依赖于会计信息,但

近年来民营企业老板出于各种不样的目的,运用各种各校的手段会计

信息失真,这与我国打造的“信用中国“建设格格不入,它严重干扰

了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作者对目前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

现进行剖析如下。

1.出于不同目的,设置多套账簿报表。企业为达到偷漏税款、获取贷款、美化企业实力等目的,为应付银行、税务、工商等不同单位检查,设置多套账簿报表。在市场经济下,民营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

其税收意识不强,税收法律以及在执法方面存有漏洞,虚报成本费用,减少收入利润,达到少缴纳税款目的。出于对外部融资的需求,对金

融部门的资金支持期望强烈,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而金融

部门为减少坏账产生及监管政策的要求,非常看重企业财务状况。既

企业对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利润率、投资利润率、利息保障位数、增长率、盈亏平衡点等系列财务指标进行造假。

2.出于个人私利,中饱私囊进行舞弊活动。为达到挪用公款、私设小

金库、行贿,甚至贪污为目的,当事要利用种种手段造假。常见的手

法有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利用应收、应付款项转移资金、伪造账目、在财务核算上故意出差错等等。此类信息失真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少有效监督相关,这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3.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低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目前大多数民企会计

从业人员收入低地位低,导致缺乏高端会计人才不愿进行民营,现存

有“三多”现象:学历低多、非会计专业人员多,女性人员多。会计

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加工后结果,对经济活动要会计人员

进行职业判断与记录,不同会计人员对同一经济活动进行的估计、判

断常常出现不同的结果。因为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其加工成会计信

息不能真实反映现实经济活动。还有职业道德素质低者,会计核算上

不是按会计法规的规定核算,而是主动迎合单位领导的作假行为,为

自己谋取一定利益。

二、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会计信息在企业经济运行上发挥应有

作用。万物既先种因后得果,对此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但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成因。昨天还是“泥腿子”,今天上岸为企业家、老板。多数

管理意识不强,只知技术开发,打开销路,财务管理边缘化。想要什

么财务指标,不分黑白是非要求会计按需提供。如此管理,会计信息

失真发生成为必然。民营企业抱着用自己人放心态度,对职工经理人

引进态度反感,决定了内部法人治理机构不可能健全。按照现代化企

业运作模式,企业因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三会

一高”,并有序运行。但事实上,现代化管理企业管理制度写在纸上,藏在柜里,老板就是制度。如此缺乏平衡机制,这样必然产生会计信

息失真。民营企业业主法制观念淡薄,可他们无视财经法纪,为了一

己私利,在目前违法不查执法不严大环境下,不惜采用违纪违法的手段,授意、指使、强迫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造假,为其私服务。

2.外部成因。目前,会计法规政策和核算管理理论还不健全,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按现行会计制度对资产损益与处理、存货计价方式、折旧计提的规定,可以通过不同会计估计判断人为利润操作。同时《会计法》执行不力,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违反会计法的事例比比皆是,但很少受到法律应有制裁,对企业或法人严格按法处理刑事处理更寥寥无几,这种有法不依、依法不严、违法不究,助长了违法乱纪者的侥幸心理。各政府职能部门要政绩,有道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特别是这些部门负责人,为了在其任内出出政绩,则引导企业对会计信息进行美化加工、提供虚假会计数据。而民营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往往全力配合职能部门的一些领导所好。外部部门不愿、不想对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一是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会计管理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外及缺乏监管的利益。二是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其经济活动时有中违规违法现象,社会审计开展审计工作存有很高执业风险,社会审计部门不愿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审查。

三、民营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各防范措施

会计信息就好比高层建筑的基础,基础不实则大楼随时倒塌。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是迫不及待需解决问题。

1.增强法制执行力度,强化民营企业主责任。《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相当一部分企业主恰恰又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策划者、授意者、得益者。要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其关键还在于落实《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邀请司法介入,加大刑事处罚力度,严厉处罚会计信息失真的各负责人,形成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不取为,不想为”社会认识。

2.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增强外部监督力度。现阶段企业内部管理实行集权制,只对下属单位个人进行监督,对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生成负责人几乎不起作用。可见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重要性,特别是建立相对独立、行之有效内部控制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各外部机构

联合进行经常性的会计信息抽查与数据共享工作。财税、工商、审计、金融、会计师事务所等,都是负有对会计信息质量监督责任。大家各

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家事现状,有重复监督之嫌,更有漏洞让企业

可钻。应由财政部门牵头,按会计法规定组织对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

进行定期随机抽样检查会计信息是否失真,有无存有多套账簿报表。

抽查要注意实效,切忌抽形式主义,抽查结果要公开公正公平。对会

计信息失真案例要树立典型,加大打击力度,进行曝光,发挥社会监

督作用。

3.提升会计人员素质,营造良好会计执业环境。《会计法》与《公司法》规定民营企业有权对本单位的会计人员直接任免,并决定其薪酬

事项。这恰恰成为一些民营企业强迫财会人员制作虚假会计信息帮凶。相关职能部门要精神与物质上鼓励会计人员行使财务管理和监督权利,使财务人员不作假账,从源头上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整体

素质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其包括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会计不

仅要增强日常财务处理能力,还要遵守财经法律法规。增强对会计人

员日常业务培训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业务水平与敬业精神,是保

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基础。

4.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民营企业作大作强,都

需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完善“三会一高”制度,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各

综合竞争能力。要走出家族制,就按照《公司法》、企业章程相关规定,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分离,形成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

经理层组成公司治理机构、保证权责明确,各司其职,有效行使决策、监督与执行权力。同时,建立一套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业企业内

部管理的行为规范,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

研究论文: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105248 会计研究论文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成因及 治理对策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经营业绩进行再生产或投资的重要依据。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报表向投资人、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近几年来,由于会计工作者有意或无意制造假账的现象越来越泛滥,这不仅使企业的资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还对国家的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成了企业乃至国家最首要的任务。 一、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报告反映出的情况与原始凭证不符。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已经不仅仅是会计工作者的失误造成的。其中更多的是会计工作者违背职业道德故意做出的偏差。 1.会计工作者素质低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工作者素质低下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业务素质低下。这样的会计人员对国家的会计法规,会计政策并不是十分了解,甚至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都不达标。所以在日常的会计工作当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对事实的疏忽或者误解,甚至误用会计政策的情况。 第二种是职业道德素质低下,这样的会计工作者对会计准则,专业知识都有十分了解。但有些会计人员在面临诱惑的时候不能做到“洁身自好”,做出了伪造编造交易记录或凭证,隐瞒或删除交易,蓄意使用不正当的会计政策等恶劣行为。最终走上知法犯法的道路。还有些会计人员为了省时省力,对待会计工作不能做到认真负责,出现了对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的情况,最后仅仅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使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2.管理者的非法干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企业的利益,要求会计工作者“帮忙”编造虚假会计信息,使企业减少税务方面的支出,或者多骗取出资人的投资资产等。还有些领导仅仅为了多获得一些用来个人挥霍的资产,就让会计人员填制虚假信息。有些会计人员因为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会拒绝管理者的要求,但这样的会计人员的结局可想而知。所以,更多的会计人员只能做到在刚开始的时候以《会计法》来

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方案

鞍山市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实施方案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通知》(辽财监查【2011年】1号)精神,切实履行财政部门会计监督职责,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现制定检查方案如下: 一、检查目的 通过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使《会计法》赋予财政部门的职责落实到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财经纪律。 二、检查依据 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主要的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4、《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18号) 6、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三、检查重点 (一)检查的重点是围绕国家宏观调控重点和财税体制改革,加大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检查力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财经纪律。一是强化对积极财政政策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节能环保企业的监督检查,关注财政投资的经济效益,确保财政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强化对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四是服务房地产宏观调控、开展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可重点选择承担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房地产企业开展检查。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应结合财政管理和改革的需要,开展对行政事业,特别是医院、学校等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 四、检查内容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重点以2010年为主,必要时可追溯到以前年度。检查内容包括:(一)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二)是否存在账外设账和私设“小金库”行为。 (三)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造假行为。 (四)是否定期进行财产清查,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实物与款项的是由数额是否相符,会计账簿之间相互对应的记录是否相符。 (五)是否建立并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 (六)纳税调整是否真实,是否严格执行税收政策,有无偷逃税款的行为。 (七)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持有会计上岗证。 (八)单位负责人履行《会计法》所赋予职责的情况,是否存在授意、指使、强令财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资料的行为。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除对上述内容检查外,还应关注其是否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管理和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以及是否存在挪用专项资金、虚报预算支出、使用假发票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五、检查的组织和时间 (一)检查的组织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小企业的概念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特点;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 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改进中小企业会计报告形式的必要性和建议。 1 中小企业的概念 由于各国以及各个地区经济进展水平不同,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以及划分企业规模的侧重目标有别,因此国际上对中小企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归纳起来,有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两种方法,要紧是从规模形状上来进行划分。定量界定一样是三个因素:实收资本、企业职工人数和一定时期的经营额。定性界定的标准是:独立所有、自主经营和在同业中不处于垄断地位。 2 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关于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特点,在财政部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总说明中以差不多原则的形式进行了说明,包括:可靠性、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慎重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关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第一也应该在收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的约束条件之下,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形,提供满足信息需求者要求的会计信息;其次,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规模成本 的限制,对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像要求大公司那样的严格,能够相对的简明有用;再次,因为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要紧是提供给政府部门,因此真实可靠、合乎国家的相关规定就显得专门的重要,而相对来说,中小企业的灵活性较大,风险较大,相关信息要紧是提供给公司的经营治理者;最后,可比性和明晰性作为次级质量特点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明白得、比较。 3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大都没有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缺乏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连续成长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的特点要紧表现在:(1)组织形式上两权重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界定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2)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合规范。有些小企业不设置会计机构,托付外部专业机构代理记账。有的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一样也层次少、分工不太明确、兼职多。(3)会计人员的素养较低。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同时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体会的会计人才。 (4)没有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5)资源相对短缺。相关于大企业而言,生产要素短缺是中小企业的又一重要特点。(6)缺乏有效的会计监管。国家监管的重点是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关于大部分属于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国家的投入力量、关注程度和监管力度依旧远远不够的。 4 改进中小企业会计报告形式的研究依据 有差别的财务报告揭示是由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法规或准则、制度的规定,对不同类型或规模的企业在编制与提供报表的种类以及要求其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格式、内容、数量、详尽

上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本科毕业论文

(2011届)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姓名: 专业:会计学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导师职称: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年月日

摘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是会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会计信息是将企业经济活动会计信息系统化的产品。我国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特征的基本要求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随着资本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日益增高,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资本市场的秩序,因此,解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仍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虚假性、不充分性以及不及时性等问题,识别可能影响我国上市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等建议。 关键词:上司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

第25卷 第20期2009年10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Vol.25 N o.20 O ct. 2009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研究* 王山军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分析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应用模式,最后提出了快速推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财务A SP 中图分类号:F230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中小企业已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环境中,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在这种形式下,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先进管理手段的标志,是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差别大、信息化投入有限、人才匮乏,致使会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所以,加速推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已成当务之急。 1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 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递、存储、应用等处理,建立会计与计算机系统、会计与企业其他子系统高度融合、开放共享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能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控制决策提供实时、准确、全方位的管理信息。 1995年前后我国会计信息化应用全面向中小企业推广,经过了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软件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几年中,中小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将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针对中小企业的软件产品已经受到重视。 由于我国拥有4300多万中小企业,企业自身情况差别很大,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1.1 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行动缓慢 会计信息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成败的关键是中小企业领导特别是 一把手的参与程度和支持力度,然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不强,领导层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另外,由于我国会计信息化理论、法规建设相对滞后,部分中小企业受利益驱使,主观上不愿实施会计信息化,因而行动迟缓。 1.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薄弱,会计信息化起步难,推进更难 目前,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管理水平、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仍停留在较低阶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企业财务人员大多数只有初级信息化水平,所以,大多数中小企业依靠自身力量实施会计信息化起步困难,以后再由初级应用向高级信息化阶段推进更难。 1.3 会计信息化软件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普及速度难以加快 当前国内外会计信息化应用已步入网络时代,但是适合中小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从功能、种类、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看,还是不尽人意,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还是以通用型财务软件为主,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与具备个性化、专业化的专用软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普及速度难以加快。 1.4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信息化需要以整个社会环境的基础作为支撑, *基金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NWNU-Q N-07-11)

开题报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规范管理研究

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规范管理研究1.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上市公司会计 信息方面的要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会计工作由于涉及到整个上市公司的资金问题,所以一直被人们所关注。近些年,采取了多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在会计工作上面,使得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得办公程序变得更加规范化。上述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改观,对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仍存在部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情况,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期望对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 有所助益。 2.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对会计信息质量理论进行理解,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公司治理、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与审计独立性等方面,提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 的解决策略。 3.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找发现,有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只来那个的专著、文章等也不少,且多数是集中在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上,从而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与方法。便于更好地进行研究,下面本文对这些观点做了归纳总结。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在国外这一研究领域,许多专家、学者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他们集中研究了公司治理机构中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要素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Levitt (1998)指出:“合理的董事会构成会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LaPorta (1998)认为股权越集中,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越低。Beasly (1995)指出,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财务报告舞弊的发生率就越低。Beasly(1995)等对舞弊事件容易发生的行业(技术、医疗卫生和金融服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些行业中,财务舞弊公司与未舞弊公司相比,其公司治理结构都较薄弱。在国内,陈汉文、林志毅等(2009)通过对“琼民源”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提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是财务舞弊的根源,进而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并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对策。吴建友(2011)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董事会建设与财务报告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我国董事会制度建设,从而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的建议。刘立国、杜莹(2012)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等方面,对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2)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唐予华(2010)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提出从内部会计控制入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并首次在国内系统地进行了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调查报告

**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社会调查报告书 课程名称: 题目: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调查报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会计学四班 学生姓名:刘** 学号 12****22 指导教师: 总评成绩: 完成时间: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今社会中小企业已经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中小企业也存在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而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会影响到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影响到税务部门按时足额征税,影响国家统计数据。如何应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保障各报表使用者的利益,同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中小企业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字: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控制环境;监督体制;人员聘用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小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存在监督体制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较为普遍,由此损害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对社会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同时也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那么中小企业如何来应对这些竞争,笔者认为首先应从当前其自身的特

点和其暴露出来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不规范 1.会计部门以及会计人员设置不合理 大多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的会计部门,往往在会计期末请代理机构或事务所的人员代理作账。会计人员也是身兼数职,如有些小企业的出纳兼任行政助理或者办公内勤,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分散会计人员的精力。会计和出纳的工作范围没有明确的划分,甚至会计出纳只有一人负责。在会计人员的选拔上,不是唯才是用,而是唯亲是用,大多聘请公司经理自己的亲人,只考虑了安全性而没有考虑会计人员的适用性,一些会计人员会计知识缺乏素质低下,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2.不规范建账或不依法建账 大多企业的会计核算都有违规操作,中小企业尤为严重。一是因为中小企业大多不上市,其会计资料信息处于不公开状态,所以也就为其一些不法行为提供了环境;二是成本效益原则使得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大多从简。大多中小企业不规范建账、不依法建账,使得账目混乱,使用科目不规范,错登漏登的情况较多,会计处理不及时,缺乏经常的账务核对监督工作;更有甚者根本不设账。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 3.原始凭证不合法 报销人员(尤其一些经常出差的人员)忘记要发票或者没法获取发票,会计人员碍于情面用白条充当原始凭证,这就违反了会计法规。原始凭证的取得也需要付出成本,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要发票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小规模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从而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于是只能凭经过负责人签字的白条或不合规的收据等作为记账依据。 4.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 小规模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不清,尤其小规模企业中的私营企业,投资者即为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因为投资人唯一,所有者拥有公司决策的所有权利,使得利润的分配不定期不定额,只要有足够的现金,所有者就可能会拿走大额现金而挂在其他应收款账户上。投资人也会经常把家里的一些日常开支拿到公司来报销,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二)会计信息有失真实性 1.为逃避税收,少计收入,多列支出 大多中小企业税收法律意识薄弱,纳税意识较低,为了多拿利润,能少缴税坚决不多缴,能逃税漏税坚决不报税。由于小企业大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所以往往和客户串通一气开具不真实的发票,使得两方都受益。对于超过税前列支标准的业务招待费、人情费送礼费等采用虚开发票、列作其他成本的方式从形式上合法化,从而达到偷漏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2.为融资而虚列收入和资产 由于小规模企业没有上市不能通过发行股票融资,所以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是小规模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小规模企业由于财小力薄,吸引金融机构的投资或借款比较困难,为了筹资,小规模企业往往会造假,与用于税务机关的会计报告相反,用于金融机构信用等级评定的资产、收入、净资产都成倍甚至成几十倍地增长。 3.为满足年检要求,对报表造假 有些小规模企业有资质等级要求,每年要进行资质等级年检,所以往往会为资质年检要求,而对会计报表进行造假。 4.会计人员的道德缺失 有些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牺牲公司利益,通过对凭证的处理以谋取私利,从而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摘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是会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会计信息是将企业经济活动会计信息系统化的产品。我国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特征的基本要求包括: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随着资本市场规范化程度的日益增高,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资本市场的秩序,因此,解决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仍是当前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虚假性、不充分性以及不及时性等问题,识别可能影响我国上市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等建议。 关键词:上司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Abstract:The disclosure quality research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ields of accounting research.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product of systematic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economic activities.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our country including objectivity, relevance, clarty, comparability, substance over form, importance, prudence and timeliness. As capital market standardization degree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has gradually improve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ffecting the capital market order,which restricts the market economy high-spe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Therefore, solving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roblems,finding ways to improve the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 is still need to seriously discuss in the present.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quality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xist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not sufficiency and falsity, identify the timeliness may affect China listed factors on the qual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put forward improving accounting practitioners quality,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perfect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so on. Keywords:Listed Companies;Disclosure Quality;Accounting Information;Influ- encing Factors;Research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的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下列要求: (一)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即对于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同企业应当采用相同或相似的会计政策,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基础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例题·单选题】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是()。 A.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改为成本模式 B.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C.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D.因追加投资,使原投资比例由50%增加到80%,而对被投资单位由具有重大影响变为具有控制权,故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 【答案】D 【解析】选项A、B和C的会计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因此违背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这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确认预计负债 B.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C.对外公布财务报表时提供可比信息 D.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为自有资产入账 【答案】D 【解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资产核算,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他选项不符合。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七、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研究姓名:邢菁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李端生 2009-03-01 摘要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全面应用,引发了新一轮的会计变革。会计信息化成为会计发展的大趋势,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纵深发展,会计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保障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但在实践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进程,普遍存在资金不足、人才缺少、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为如何推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探索路径。本文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交代了选题背景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结合当前世界及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对研究对象——中小企业进行了界定,并围绕研究主题,对中小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为后续论述做了铺垫;第三部分通过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分析,从中发现制约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主要问题,揭示了目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在观念认识、内外部环境以及软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第四部分作为本文的重点,针对第三部分揭示的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问题,按照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并在充分考

虑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策略。认为实现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因地制宜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信息化理论研究等;第五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展望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前景。【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现实问题推进策略 3 Abstract The general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ccountancy has caused a newaccountancy revolution. Accountancy informationalization will be the tendency of accountancy andan important force in promo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revolution. With theprofou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alization in China accountancyinformationalization has been greatly promoted which provides a favorable information guar teenand modern administrative method for the speedy informationalization and the stable developmentof the national economy .On the other hard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in enterprise accountancyinformationalization.Especially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they have problems likelack of investment lack of talents and backward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对策-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对策-会计信息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需要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发展过程中存在编造虚造收入、篡改费用、通过不等价资产置换虚造利润、虚造资产和负债营造不真实等问题,从而导致企业会计质量降低,阻碍企业发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制定了相应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信息质量;信息失真;解决措施;宏观调控 会计信息不真实是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一个突出表现。不实的会计信息反映出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不真实、不完整,因不实的会计信息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公平性等特点,因此,无法满足各企业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自身

的管理上,不实的会计信息还将导致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做出正确决策,税收部门也不能正确地进行征税,进而影响统计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国家宏观分析和进行决策。在当前形势下,对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分析就显得尤为有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企业现阶段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找出一个能提高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而促使其健康发展。 一、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现状 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体现是会计主体提供的信息存在虚假性。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目前已广泛存在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内,不同程度地影响企业发展,之所以上市公司被披露出的较多,是因为上市公司由于受到“三公”原则的约束,其所受监管力度更大,从而被披露得更多。其他企业较少披露或没有披露并不代表他们的会计信息不存在问题。所以说我国的企业会计信息整体质量仍不高,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是企业违规问题的集中体现,他们人为地操纵利润,从而导致长期投资管理没有秩序。此外,大部分企业在进行会计报表合并编制时缺乏规范性。2013年8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会计信息质量公告,并组织自治区财政厅和35个财政监察办事处,对我国的中央企业、上市企业、外资公司等95户企业和44家证券资格会计事务所进行会计监督检查。结果发现,部分国有企业存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有待规范的问题,且个别企业还出现了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方法的文献综述 ◎文/吴 冕 摘 要:根据决策有用论,会计信息系统是为企业各利害关系人进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也明确了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一份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对于使用者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目前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方法入手,从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衡量、特征衡量和评价指标三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方法的研究成果,指出建立有效的衡量指标体系是会计信息质量研究领域的重点,以期对未来该领域的定量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质量特征;衡量方法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包含较大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因此如何为特定(不同)使用者选取代表性(针对性)的有效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质量衡量指标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衡量,特征衡量和评价指标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衡量 由于会计信息质量较难定量分析,研究中一般寻找替代指标来衡量。从总体上看,学者们主要从盈余、财务报告舞弊、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类型三个方面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衡量。 (一)盈余 盈余质量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是企业披露的极为重要的会计信息,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 在学术界,许多学者在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定量研究时,都将盈余质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表,Ball等(2003)通过分析认为会计盈余反映经济收益的程度,特别是会计盈余对经济损失更加及时的反映,可以用来测量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目前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将盈余质量,特别是操纵性应计视作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Jones(1991)提出Jones模型,先计算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NDA),由估计期总应计利润(TA)减去非操控性应计利润(NDA)得出估计的操控性应计利润(DA)。夏立军(2003)通过搜集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认为分行业的基本Jones模型解释盈余管理的能力相对最佳。许多学者例如陆剑桥(1999)、王庆文(2005)、王守海(2010)等文章中也从操纵性应计角度出发衡量会计信息质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事务所规模、审计师任期和专业胜任能力等角度来研究盈余质量。有许多经验研究证实有效的审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如Ronald (1999)认为,审计时间可以用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Jere & Michael(2009)搜集了2003-2005年美国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证实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与操纵性应计之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事务所规模越大,会计信息质量也就越高。Ferdinad等(2009)则通过审计师任期、审计行业专业化来研究盈余管理,他们发现,较短的审计师任期与盈余质量呈负向关系,并且审计的专业化会削弱这种关系。 还有学者通过自建指数来衡量盈余质量,如杜兴强、温日光(2007),他们从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配股、暂停上市、避免ST、避免被*ST和避免被退市)出发,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综合指数,研究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在现有的研究中,盈余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会计信息质量,但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会计确认的稳健性、财务舞弊等,以盈余信息质量作为替代变量,面临着数据覆盖范围窄、盈余信息被操纵等问题,若仅仅以盈余质量来替代会计信息质量,难免有些以偏概全。 (二)财务报告舞弊 黄世忠(1999)认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有盈余管理和财务报告舞弊两种主要手段,而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大多数是真实地反映虚假的经济业务,即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刘立国、杜莹(2003)将因财务报告舞弊而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替代变量,研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吴国萍等(2012)则将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受到证监会和交易所处罚的上市公司作为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代理变量,研究审计委员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但是他们只探讨了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未分析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会计信息质量的代表性上有所欠缺。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类型 审计的独立性大,屈从经理人员的压力,应发行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而发行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小(Defond,2000)。那么,非标准审计意见比率越高,说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就越高,财务报告的质量也就越高。原红旗、李海建(2003)将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研究其与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关系。王跃堂、陈世敏(2000)认为,如果事务所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比例上升,则说明事务所审计独立性在逐步提高。对于现阶段的财务报表使用者而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可能是成本最小、最为直观的指标,特别是非标意见,能有效反应财务报告真实性,但是如果发表的审计意见不够公允,财务报告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 78 2013.07 会计师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完善研究.docx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完善研究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分析 (一)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相关性 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其具体表现在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性上,包含会计信息的反馈价值、及时性以及预测价值等。就会计的报告角度、计量以及确认的方面来说,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时间有很大的关系,信息披露的时间越早、越及时,就越具有相关性。但就目前来说,很多公司都忽略了这一重要问题,例如,当面临公司利润大幅度下降时,公司并没有做出及时的预警处理,给市场带来了较坏的影响。同时,在相关的会计报告中,很多上市公司都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甚至对国家规定必须要披露的信息只字不提。除此以外,大部分的公司在预警报告中对利润幅度下降的表达多模糊不清,甚至部分公司未对财务报表进行披露,这样的情况之下,投资者很难得到准确的会计信息并帮助自己做出合理地判断预测。 (二)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靠性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普遍失真,各公司谎报、隐瞒会计信息严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有效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靠性,其重要体现在重大事情披露不恰当、会计核算不真实以及虚构会计事项等方面。 1.重大会计事项披露不恰当。于大多数的决策者来说,重大会计事项在其决策的过程中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重大会计事项具体披露情况,我国的会计制度都有详细的说明,但在实际生活中,因为重大事项披露很有可能给公司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很多上市公子都未对重大会计事项进行披露,或者是进行了不恰当披露等。 2.会计核算缺乏真实性。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会计核算在进行的过程之中,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发展需求,对企业的相关事项和交易做出相应的评估,当会计事项或者同一交易发生变化时,则需要在财务报告中做出及时的调整。但是一旦上市公司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采取不恰当的会计估计或者会计政策,则很容易影响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甚至使得会计核算虚假。由此,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当,一个是任意进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的更改。 3.粉饰会计报表,虚构会计事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利润实现的水平以及资产的规模都是衡量其业绩的重要指标,更是其获得配股上市资格的重要前提,因此,有些时候,上市公司为了获得上市条件,在盈利水平无法满足要求、资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常常会采用虚增利润或者虚加资产等方法。再加之虚构会计事项很难查证、较隐蔽,因此,这种

第41讲_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规范及其信息质量要求

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有用)【应用举例】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的股利或利润,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的负债,但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方便使用) 【应用举例】企业应当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等信息。 4.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 (1)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纵向可比) (2)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横向可比) 【应用举例】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2017年?单选题】下列各项会计处理方法中,体现了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是()。 A.分期收款发出的商品未全额确认为当期收入 B.对发生减值的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C.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 D.对个别资产采用现值计量 【答案】C 【解析】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具体包括:(1)同一企业对于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2)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 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应用举例】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计价入账,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并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6.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