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以及唐代诗歌发展概况.doc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诗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始阶段,也是唐代文人诗风初现的时期。
初唐时期的诗歌以继承和发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为主,以五言绝句为最常见的形式。
代表作家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题,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二、盛唐时期(712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唐代诗歌的巅峰时期。
盛唐时期的诗歌以杜甫、李白、王之涣等大家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充满豪放的气息,情感激昂,意境深远。
五言绝句成为盛唐时期最主要的诗体形式,同时也有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的出现。
盛唐时期的诗歌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形式多样,艺术性极高。
三、晚唐时期(755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阶段,也是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晚唐时期的诗歌以杜牧、李商隐、白居易等为代表,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社会风貌为主题。
五言绝句仍是主要的诗体形式,但诗歌内容开始趋向于内省和抒情,形式上也更加注重音韵和押韵的处理。
晚唐时期的诗歌多以清新、婉约为特点,给人以温婉、柔美的感觉。
总结起来,唐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初唐时期的诗歌承袭了乐府民歌的传统,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盛唐时期的诗歌达到了巅峰,以杜甫、李白等大家为代表,作品豪放激昂,意境深远;晚唐时期的诗歌虽然衰落,但也有杜牧、李商隐等一批优秀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给人以温婉、柔美的感觉。
唐诗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一、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朝文人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格律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二、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
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
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上古——口头歌谣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六、建安诗歌
时间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也是第一次文人创作的高潮。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充实的内容,充沛的感情,明朗、刚健的艺术风格,风骨与藻饰恰当地结合,被后人尊为典范,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饮酒xx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九、南北朝诗歌
时间为南北朝时期,主要有乐府诗和文人诗两类。乐府诗又分为南朝乐府和北朝乐府,文人诗中代表人物有鲍照、谢朓,尤其是谢眺他诗风俊逸豪放,创制了七言歌行,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北朝代表人物是庾信。
汉乐府以五言杂言为主,形式灵活多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文人五言诗
产生于东汉末年,代表作品是《古诗十九首》。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体的成熟,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优秀篇章:
《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等
古诗十九首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兵祸不息,在汉代民歌的基础上,一群佚名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五言古诗十九首,造诣极高,梁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xx浪漫主义的先河
大诗人屈原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这一新形式的歌谣。其句式参差错落,多带“兮”字,宜于自由地抒发不同的情感,适于表现更复杂的内容。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引言概述:中国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古代诗歌的起源开始,概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并分五个部分详细阐述。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中国的古代祭祀活动,祭祀歌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有规律的文学形式。
1.2 《诗经》的出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被称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1.3 古代诗歌的特点古代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注重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形式简练,意境深远。
二、唐宋诗歌的繁荣2.1 唐诗的兴盛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维等,他们的作品在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宋诗的崛起宋代继承了唐代诗歌的传统,但更加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苏轼、李清照等。
2.3 唐宋诗歌的特点唐宋诗歌注重形象描写和意境的构建,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
三、元明清时期的变革3.1 元代诗歌的特点元代诗歌开始注重音韵和技巧,以及对民间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3.2 明代诗歌的发展明代诗歌在元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代表作家有杨慎、辛弃疾等。
3.3 清代诗歌的演变清代诗歌受到文人墨客的影响,形成了纯正的文人诗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四、现代诗歌的崛起4.1 新诗运动的兴起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新诗运动,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个性和现代性,代表作家有胡适、徐志摩等。
4.2 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兴起,诗人们开始尝试新的写作方式和表达形式,代表作家有北岛、海子等。
4.3 当代诗歌的多样性当代中国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包括传统诗歌的传承与创新,以及新的实验性写作等。
五、中国诗歌的现状与展望5.1 中国诗歌的影响力中国诗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全球,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阶段。
1. 古代诗歌(先秦时期至唐代)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民间诗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尤其是在唐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元词和诗(宋代至元代)宋代是中国词的黄金时期,词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的短诗体。
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元代继承了宋代的词人传统,但也有所创新,以杨万里、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元代词人注重自然描写和社会批判。
3. 明清诗词(明代至清代)明代的诗歌注重文人雅致和宫廷风格,代表作家有文徵明、于谦等。
清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明清时期的词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代表作家有杨慎、纳兰性德等。
4. 近代诗歌(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诗歌的起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诗歌开始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倾向。
代表诗人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作品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诗歌(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诗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代表作家如毛泽东、艾青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继续传承传统的作家,如北岛、余光中等,也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作家,如海子、杨炼等。
总体而言,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不断演变和创新。
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的多元化创作,中国诗歌一直承载着诗人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诗歌发展史概述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自古传承至今,而其历史发展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下文将概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史,重点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
从先秦到汉朝,诗歌的发展主要处于古代诗歌阶段。
在这一阶段,诗歌还没有完全脱离音乐和歌唱的范畴,其主要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优秀的诗人有屈原、左丘明、乘舆等人。
屈原的《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其意境深远,语言华丽。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到来,诗歌进入了古代绝句阶段。
在这一时期,绝句开始成为诗歌的主体,诗人们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心情和感受。
这时期的诗人有陶渊明、刘禹锡、王之涣等。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而且也充满人道主义思想,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唐代则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在这一时期,古体诗、近体诗和律诗成熟并存。
唐代的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诗人们不仅重视诗歌的表现形式,而且也充分表达社会和人民的声音。
这时期的优秀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
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等作品被誉为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其意境深远,语言华丽。
随着唐代的衰亡,宋代成为中国诗歌的新阶段。
其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注重诗歌的理论和技巧,特别是对词的研究。
在这一时期,诗人们对词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使得中国诗词创作的层次和技巧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这时期的优秀诗人有苏轼、辛弃疾、杨万里等人。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辛弃疾的《登飞来峰》等作品依旧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
明清时期则是中国诗歌发展的空白期。
在这一时期,整个国家的文化状况低迷,诗歌创作难以有所突破。
然而,在这段历史上,诗歌也经历了一些小型的变革。
例如,元曲的兴起,让诗歌与音乐相结合,而且在形式上更加短小精悍。
优秀的诗人有辛弃疾、杨基、查慎行等人。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和查慎行的《天净沙·清明上河图》都是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份,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唐代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唐诗的发展脉络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和演进。
本文将从唐诗的起源、发展阶段、主要流派以及代表作品等方面,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唐诗的起源唐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
这些古代诗歌为后来的唐诗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唐代诗歌开始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二、唐诗的发展阶段1.初唐时期(618-712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开端,以杜甫、李白为代表的诗人活跃于此时期。
他们的作品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要特点。
2.盛唐时期(712-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以王之涣、王之焘、王之涣、王之涣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涌现出来。
他们的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注重音韵和意境的表达。
3.中唐时期(755-820年)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过渡时期,诗歌创作的热情有所减退。
然而,以白居易为代表的诗人仍然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以叙事性和抒情性为主。
4.晚唐时期(820-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时期,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对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以杜牧、温庭筠为代表的诗人仍然在这个时期保持了一定的创作活力,他们的作品以婉约派为主要特点。
三、唐诗的主要流派1.豪放派豪放派是唐诗的一大流派,以李白为代表。
他们的作品豪情万丈,气势磅礴,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个人豪情。
2.婉约派婉约派是唐诗的另一大流派,以王之涣、杜牧为代表。
他们的作品温婉细腻,注重表达内心的柔情和细腻的感受。
3.田园派田园派是唐诗的重要流派,以王维为代表。
他们的作品以描绘田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要特点,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4.宫廷派宫廷派是唐诗的另一重要流派,以白居易为代表。
他们的作品多以宫廷生活和政治事件为题材,语言简炼,意境深远。
四、唐诗的代表作品1.《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慨。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概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概览
本文将概述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一些重要的时期和代表性的诗人和作品。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1. 古代诗歌的起源
古代中国诗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
先秦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这是一部由多位古代诗人所作的诗歌集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曹操、曹丕、陶渊明和谢灵运等。
他们的诗歌风格多样,包括咏史、山水田园、抒怀等多个主题。
3. 唐代黄金时期
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黄金时期。
许多伟大的诗人在这一时期活跃,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唐代诗歌以五
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为主要形式,内容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4. 宋代以后的发展
宋代(960年-1279年)和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后续发展阶段。
宋代的诗歌注重表现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明清时期则更加注重修辞和写作技巧。
5. 现代诗歌的兴起
中国现代诗歌起源于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许多新诗人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内容,对传统诗歌进行了颠覆和改革。
结语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丰富多样,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对世界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以及唐代诗歌发展概况【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的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所了解的一些诗人、诗作的回忆,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灿烂的古典诗歌文化【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歌发展与唐诗的发展概况以及简要知识【教学难点】理清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了解唐诗宋词的辉煌成就。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忆法【教学设想】这节课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和唐诗的大致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唐诗宋词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位置和辉煌成就。
从而为后面课程的学习进行铺垫并激发学生学习唐诗宋词的兴趣。
【教学准备】制作CAI课件,播放《唐之韵》影像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古代诗歌发展概况:(一)先秦时期A.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桃夭》。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语出《诗经卫风硕人》。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作者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参与者,此中语言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当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十分快人心意。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语出《诗经秦风蒹葭》。
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7.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10.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
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
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B.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离骚》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
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1.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语出屈原《九章哀郢》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诗人作诗哀悼。
这两句诗便于哀惋中流露了对故国的眷恋,诗中向故乡寻觅栖息之所的飞鸟和即使死去也要把头颅朝向自己洞穴的狐狸,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语出屈原《渔父》。
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异乎寻常的人格,同时也揭示了他因此而遭受摧残的原因.在诗人看来,他身处的世界充其量只是藏物纳垢的渊薮和充满醉汉的场所.诗人与激愤和苍凉中流露了无限的孤独。
3.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语出屈原《离骚》。
"坠露"与"落英"都是高洁芬芳之物,诗人说以之为食,是就精神素养而言,与字面意义无涉.此句意象玲珑,境界虚空,读之如醍醐灌顶,使人心地一片澄明。
4.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语出屈原《九歌司命》。
此写恋人离别后的惆怅.前句写现实的悲哀,后句更与回味中流露了无限的眷恋.虽然直抒胸臆,不假物象,但却有一唱三叹之妙。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在他的诗歌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
这句话就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
7.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龟策诚不能知事。
(屈原《卜居》)【解读】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
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
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8.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宋玉对楚王问》)他唱的歌曲愈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宋玉的这句话表达了不为人知的苦闷,同时也表现了君子不与小人同日而语的崇高情怀。
(二)两汉时期C.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
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
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D.《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
《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1.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2.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三)魏晋南北朝时期A.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
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粲、刘桢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裏. 《观沧海》2.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3.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七哀诗》4.《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B.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于极度苦闷之中。
阮籍的《咏怀》组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风貌。
C.晋朝的陶渊明。
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被诗论家称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1.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南北朝民歌:《采莲曲》、《木兰诗》(四)唐代8.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
9.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
李白有“诗仙”美称,其诗清新飘逸。
杜甫有“诗圣”之称,其诗沉郁顿挫,有“诗史”之称,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0.白居易是唐朝的又一著名诗人,号香山居士,其文学主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唐代的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以标举隐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