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设计、评价
非煤地下矿山地质测量与采矿设计评分指标模板

5
现场查验,每项不符合要求扣2.5分。
资源量模型和储量模型应随勘探和生产数据的变动及时更新。
5
现场查验,不符合要求扣5分。
资源管理系统应历史回溯矿山资源量和储量动态变化情况,实现动态跟踪管理。
5
现场查验,不符合要求扣5分。
注:未涉及项目分值采用加权平均方式计算。
非煤地下矿山地质测量与采矿设计评分指标模板
序号
评分项
主要评分指标
9府
得分
1
勘探技术与装备20分
采用智能地质探测设备,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勘探数据的精度与广度。
10
现场查验,不符合要求扣10分。
地质探测结果能够实现地质模型构建与实时更新。
10
现场查验,每项不符合要求扣5分。
2
地质资料数字化20分
10
现场查验,卷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基于地质模型与矿体模型等进行矿床开采设计,能快速出图并指导采矿作业。
10
现场查验,不符合要求扣10分。
4
资源储量估算评价与动态管理
20分
实现矿产资源储量三维可视化、数字化管理和动态管理,可直观反映矿床的形态、产状、厚度、品位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
5
现场查验,每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10
现场查验,每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地质数据与工程数据能够实现融合、共享,满足智能化矿山主要生产系统地理信息服务要求,实现地质模型构建与及时更新。
10
现场查验,每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具备地质数据推演、地质建模、地质数据可视化等功能,矿井地质数据的基础信息、关联信息、预测信息等能够用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展示,并能为生产管理提供服务。
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评价(三篇)

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评价据统计,截至xx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矿山企业153063个(不包括海域石油和天然气),其中非煤矿山企业116788个(不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和石煤等矿山企业),共有从业人员964.44万人,其中金属矿104.12万人,非金属矿357.15万人。
非煤矿山分为地下矿山和露天矿山两大类。
根据地下矿山和露天矿山生产工艺的特征,非煤地下矿山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提升设施失效、矿山水害、矿山火灾、矿山冒顶或塌方、采场爆破伤害、地表塌陷、矿山触电伤害、矿山尾矿库垮坝等。
非煤露天矿山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采场爆破伤害、矿山边坡滑坡、运输伤害、矿山触电伤害、矿山尾矿库垮坝、排土场滑落或形成泥石流等。
二、企业在安全评价中对安全评价机构的选择安全评价是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委托安全评价机构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或新建项目的安全条件进行论证,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
为此,企业作为推进安全评价工作的主体,在选择安全评价机构时,应该做到:1.根据非煤矿山企业需要进行安全评价项目的性质、规模和重要性,选择符合被评价项目性质和规模的、具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2.选择的安全评价机构,应该具有专业齐全、安全评价资格人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等特征,在企业所在的非煤矿山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3.在签定安全评价合同时,要明确安全评价所处的阶段、范围、完成时间和数量,以及双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4.通过对非煤矿山企业进行安全评价,要求安全评价机构找出非煤矿山企业存在的危险源,特别是主要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同时,要求分析这些主要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危害程度,并且提出切实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5.提交既符合非煤矿山企业实际情况,又符合《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要求的安全评价报告书。
三、企业如何配合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安全评价是以企业作为评价对象的工作,涉及到企业和安全评价机构两个主体的有机结合,因此,不仅安全评价机构要按照《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开展工作,为了把安全评价工作做得更好,企业应该积极配合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工作,并做到:1.根据非煤矿山企业需要确定安全评价项目的性质、规模,按照《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提供安全评价所需要的资料;2.提供除《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以外的相关证明材料;3.安排专人负责与安全评价机构项目负责人联系、沟通,协调在安全评价过程中的相关事宜;4.负责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联系,申请安全评价报告的评审;5.负责报送经过评审后修改的安全评价报告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非煤矿山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及验收规则

非煤矿山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及验收规则主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非煤矿山的安全设施符合要求、合理可行,能够有效保障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具体的设计审查及验收规则如下:1. 设计审查程序(1)提出审查申请:非煤矿山申请设计审查应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并提供工程设计文件、水文地质报告、安全生产评价报告等相关资料。
(2)前期审查:有关部门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前期审查,核实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3)专家评审: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设计文件进行评审,对安全设施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核。
2. 设计审查内容(1)安全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布置是否满足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2)设计文件是否符合矿山的实际情况,是否充分考虑了矿山的地质、水文地质、施工条件等特点;(3)安全设施的主要结构、材料、设备等是否满足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4)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5)安全设施的维护、检修、管理等方面是否有明确的规划和措施。
3. 设计审查后的程序(1)设计审查合格:有关部门出具设计审查合格证明,允许申请单位进行安全设施的施工。
(2)设计审查不合格:有关部门向申请单位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对设计文件进行修改;直至修改符合要求后,重新提交申请。
4. 设计审查的监管有关部门对设计审查过程进行监督,对有关技术人员的设计审查工作进行抽查,确保审查的公正、客观性。
5. 设计审查的验收在施工完成后,由非煤矿山的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对安全设施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查和评定,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矿山正式投入生产使用。
以上就是非煤矿山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及验收的规则,通过该规则的执行,可以有效提高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3篇)

2024年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____年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1. 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非煤矿山的开采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非煤矿山的开采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如采空区域塌陷、矿井透水等。
因此,实施科学的安全评价方法对于保障非煤矿山开采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____年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
2. 非煤矿山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非煤矿山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非煤矿山开采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____年,非煤矿山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政策法规指标政策法规指标主要评估非煤矿山企业是否符合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包括矿山开采许可、安全生产许可、环境保护许可等。
通过对政策法规的评估,可以有效地确保非煤矿山企业的合规运营。
2.2 安全管理指标安全管理指标主要评估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职工安全培训与教育情况、应急救援能力等。
通过对安全管理的评估,可以有效地防控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3 风险评估指标风险评估指标主要评估非煤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如地质风险、水文风险等。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可以有效地确定控制风险的措施和方法,降低非煤矿山的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损失。
2.4 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指标主要评估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指标,如事故发生率、矿工伤亡率等。
通过对安全生产的评估,可以掌握和改进非煤矿山的生产安全状况,提高非煤矿山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3. 非煤矿山的安全评价方法根据____年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评价。
3.1 指标加权法指标加权法是一种常用的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它通过将各类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的分配,得到最终的安全评价结果。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专家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来确定各类指标的权重。
3.2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的评价方法,它通过对大量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出非煤矿山的安全评价结果。
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评价

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评价安全是非煤矿山行业发展的基石,对于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非煤矿山行业进行安全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整体安全评价、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评价三个方面对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整体安全评价非煤矿山行业的整体安全评价主要从工作环境、作业方式和管理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1.工作环境评价非煤矿山行业存在着特殊的工作环境,如高温、高湿、高尘、高压等,这些环境条件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评价非煤矿山行业的工作环境安全非常重要。
评价指标包括矿井通风状况、温湿度、粉尘浓度和噪声等。
2.作业方式评价作业方式评价主要从矿工的作业流程、操作规范和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评估。
非煤矿山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包括坍塌、爆炸、火灾等,要评估作业方式的安全性,需要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评估作业流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管理体系评价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对于保障矿井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管理体系评价包括组织架构、责任与权利、人员配备和培训等方面。
此外,评估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执行力也非常重要。
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非煤矿山行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目的是为了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程度。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价的第一步,通过对非煤矿山行业的作业流程、设备设施和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如不安全设备、不安全行为等。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定潜在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事故树分析法(FTA)等。
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性和优先级,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评估结果可以根据风险等级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
三、控制措施评价控制措施评价是对非煤矿山行业已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检验其有效性和合理性。
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评价

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评价非煤矿山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矿山开发领域之一,其安全评价对于防范生产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非煤矿山行业的特点、安全风险和评价指标等方面展开阐述,以期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有关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参考。
一、非煤矿山行业的特点非煤矿山行业是指除煤矿外的其他各类矿山,包括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地下水文等。
相较于煤矿行业,非煤矿山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产种类多样化:非煤矿山行业生产的矿产品种类较多,包括金属、非金属矿产品等,每种矿产品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也各不相同。
2.资源分布分散:我国非煤矿山分布广泛,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不同地区的非煤矿山的地质条件、交通条件、气候条件等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对于安全评价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行业发展阶段不一:我国非煤矿山行业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规模较小的小矿山到规模较大的大型矿山,从初级开发到深部开采,行业内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也存在差异。
二、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风险非煤矿山行业存在多种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质灾害:非煤矿山的地质条件复杂,易发生地震、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这对于矿山的安全开采和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通风安全:非煤矿山的矿井一般比较深,井下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通风条件较差,易引发煤炭爆炸和窒息等事故。
3.化学毒害:非煤矿山生产中常涉及化学品的使用,如矿石浸出、选矿过程中的腐蚀性酸碱液体、含毒性金属元素等,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中毒事故。
4.机械设备故障:非煤矿山行业的机械设备数量庞大,机械故障引发的火灾、爆炸、物体打击等事故时有发生。
5.管理不规范:非煤矿山行业存在一些小企业和非正规矿山,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容易发生事故。
三、非煤矿山行业安全评价指标非煤矿山行业的安全评价指标是评价和检测非煤矿山安全状况的重要依据,常见的安全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故统计指标:包括事故发生率、死亡率、重伤率、火灾次数等,以对事故潜在危险性和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评估。
2024年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

2024年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非煤矿山采矿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然而,非煤矿山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针对2024年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技术的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
通过综合运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非煤矿山安全状况的全面评估,为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智能技术一、引言非煤矿山是指除煤矿之外的其他类型的矿山,包括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等。
随着非煤矿山的发展,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但是存在评价结果主观性强、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引入智能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技术的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二、数据采集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即收集与非煤矿山安全相关的各种数据。
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巡查和手工记录,效率低且易出错。
2024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采集非煤矿山的各项指标,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甲烷浓度等,同时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
三、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存在耗时长、易出错等问题。
2024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训练模型和算法,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自动识别和分类,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异常情况,为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四、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重要环节。
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要点

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的要点前言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可以说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
曾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我还刚刚大学毕业,在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所参加工作,接触到关于非煤矿山的评价,就是瑶岗仙钨矿和湘东钨矿的评价。
那时候的评价工作还处于研究阶段。
到1999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才开始颁发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质证书,在全国认定了1 3家评价单位;200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开始颁发非煤矿山专项安全评价资质;200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文件形式发布了《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开始颁发非煤矿山安全验收评价资质;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将评价机构分为甲乙两级,开始颁发安全评价机构甲级资质证书,各省级安监局开始颁发安全评价机构乙级资质证书。
可以说,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工作经历了研究探索阶段(1 999年前)、推广试行阶段(1999-2002年)、全面发展阶段(2002-2005年)和整顿规范阶段(2005至今)。
尽管对安全评价机构和评价人员的管理已经日渐标准化、规范化,但其产品,也就是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水平却参差不齐,没有得到全面的提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评价人员责任心不强、评价水平较低;二是安全评价机构的内部审查和过程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三是被评价单位安全基础薄弱、思想认识不到位,应付安全监管部门。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报告重点不突出、头发胡子一把抓、对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危险有害因素论述不具体、不全面,评价过程和结论可信度不高。
今天我就非煤矿山安全评价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供各位参考。
一、地下矿山安全出口1.规程要求①《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5.1每个矿井至少要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间距不小于30m;每个生产中段必须有至少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每个采区必须有两个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经上、下巷道与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而不管,“三违”现象严重。个别地区矿业秩序仍然
较乱,打非治违不力,偷采盗采、超层越界开采、不正 规开采问题仍很突出。
3.安全 监管力 量层层 衰弱
普遍存在市、县级安全监管部门从事非煤矿山安全监管
工作的人员少,缺乏专业知识,监管的矿山多;由于工 作任务重、经费不足、业务培训不够等原因,使监管力 量更显薄弱,监管效率和质量与监管任务严重倒挂。
(二)非煤矿山及尾矿库现状
非煤矿山1606家 取证矿山1131家
地下矿山174家 露天矿山938家 其他矿山19家
基建、技改扩建210家
地下矿山103家 露天矿山107家
长期停产停工232家 地质勘探32家 采掘施工34家
在用137座
在建9座 已闭库34座 停用库52座
三等及以上8座
232家 尾矿库
非煤矿山设计、评价、检测检验等技术支撑单位数量较
少,质量不高,存在挂靠现象严重,市场混乱。部分安
4.技术 支撑力 量不强 全评价机构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道德,技术力量薄 弱,评价报告水平低、质量差。大多数矿山特别小矿山 企业没有专(兼)职的救援力量,素质不高,装备落后 ,救援能力不强。有些矿山企业的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 、可操作性,有的缺少专项预案和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新《安全生产法》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
1.各级人民政府:
(1)各级政府的安全生产职责的规定(第8条); (2)各级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相关规定(第11条); (3)鼓励和指出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的规定(第15条); (4)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有功人员给予奖励的规定(第16、73条); (5)开展安全检查的规定(第59条); (6)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规定(第 77、82条); (7)组织事故抢救和事故调查,发布事故调查报告的规定(第82、83 条)。
4
次新安全生产法已经规定了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也要 追责。
提高了对事故查处惩罚的标准。修改前的安全生产法
5
的最高罚款是500万,新的安全生产法提到了2000万。而且 这次增加了一个内容,对发生事故企业的负责人有了处罚的 条款,是上一年工资收入的40%、60%、80%,如果对事故瞒 报、处理不力,可以罚款100%。不仅如此,还要追究党纪、 政纪处分,或者追究刑事责任,而且终身不能进入本行业再 担任领导职务。
针对性强、有用有力的过硬措施;有的对尾矿库安全重 视程度高,忽视了地下矿山和大量小型露天矿山安全风 险;有的企业不重视安全投入,不重视安全条件,不重 视隐患治理,不重视内部管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不到位甚至根本不落实。
金属非金属矿山90%为小型矿山,其中一些先天不足, 2.非煤 矿山发 展方式 仍然落 后,企 业安全 基础非 常薄弱 开采工艺、装备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一些安全基础 薄弱,生产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管理、图纸管理 混乱;一些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低 ,培训工作也不到位;一些企业层层转包、以包代管、
(四)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方、部门和非煤矿山企业负责人对非煤矿山安全
生产工作重视不够,重发展、重速度、重生产、重效益 1.对非 煤矿山 安全生 产工作 缺乏足 够重视
、轻安全;一些地区过于强调非煤矿山没有瓦斯危害、 多年来重特大事故少等情况,存在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
;有的对工作满足于一般化和常规化,缺乏切实可行、
新《安全生产法》从加强预防、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加强隐患排查、完善监管、加大违法惩处力度等方面做了 修改,涉及修改的条款70多项,明确要求建立企业负责、 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 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突出了以下五个特点:
把安全生产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人为
1
本、安全发展”明确写入了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也写入了安全生产法,安 全生产摆位有了很大的提升。
★10.安全设施、设备,符合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按规定定期检测检验 (第33、34条); ★11.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落实操作岗位应急措施。(第37条); ★12.及时发现、治理和消除本单位安全事故隐患(第38条); ★13.积极采取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安全生产科技保 障水平,确保所采用的工艺装备及相关劳动工具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第 26条); ★14.保证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 (第28 条); ★15.统一协调管理承包、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第25条); ★16.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第48条); ★17.按要求上报安全生产事故,做好事故抢险救援,妥善处理对事故伤 亡人员依法赔偿等事故善后工作(第47条); ★1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责任。
非金属矿山
3225 2136 1829 1550 1255
另一方面,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稳步下降(见表2) 表2:2010年以来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情况
事故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年 1-9月 事故起数 50 44 43 30 17 13 其中:3人及以上 较大事故起数 2 1 5 1 0 1 死亡人数 60 54 63 32 18 18 其中:较大事 故死亡人数 7 7 17 3 0 4
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迁、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的步步推 进,这部曾经开创了时代的法律,日益显现出在制度设计上 的种种缺憾。修改前的《安全生产法》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 落脚点,弱化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而且带有计划经济体 制下的痕迹,是一部完全管制法制模式的法律,更加强调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而对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强调不够,政 府监管职责过大、企业违法成本过低,难以有效遏制违法违
很多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企业无视法律法规。去年我 省淮南市谢家集区东方煤矿“8.19”事故,共造成27人死 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511.05万元,教训极为深刻。 事故企业超层越界,进入大矿弃采的煤与瓦斯突出禁区非 法盗采,并在图纸、井筒、巷道、监控上做手脚,采取种 种手段蓄意隐瞒、逃避监管,加上管理混乱、违规操作, 最终酿成27名矿工遇难的重大事故。手段之恶劣、后果之 严重,与谋财害命无异。对这起事故的处理也是非常严厉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1人,给予行政处罚1人、党纪政纪 处分20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企业的主体责任更加强化。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承担起
2
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有18项内容明确了企业负什么责,可 操作性非常强。一部法律能够对某一事项进行大篇幅的细化 ,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很少见的。
3
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监管进一步强化。基层政
府监管安全生产的责任规定的非常清晰。
强化隐患排查工作。过去只有出事故才做追究,这
▲新《安全生产法》明确了企业主要责任人的责任(第18条)
1.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
产安全事故隐患; 4.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预案;
5.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6.组织制定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一方面,矿山数量逐年下降(见表1) 表1:2010年以来金属非金属矿山情况
矿山 矿山总数 地下矿山 露天矿山 金属矿山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3640 2537 2221 1932 1606 447 420 399 386 325 3193 2117 1822 1546 1281 415 401 392 382 351
(4)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和建立违法行为信息库的规定(第70、75 条);
(5)统计分析和公布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第86条)
《矿山安全法》是规范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 是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执法的重要法 律依据。由于矿山监督管理体制和外部经济环境都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在组织修订,明年可望 出台《矿山安全健康法》。
▲新《安全生产法》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1.依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第21条)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第4条) ★3. 持续具备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第17条) ★4. 确保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条件需要(第20条); ★5. 依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第25条) ★6. 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或岗位存在的危险、伤害因素、防范措 施和事故应急措施,教育职工承担相应义务(第41条) ★7. 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 教育从业人中按规定佩戴使用(第42条) ★8. 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检测、监控(第43条) ★9. 预防和减少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第49条)
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要指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行业、
领域的安全生产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按照“三个必须”(管业务必 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关安全)的要求,主 要内容: (1)保障安全生产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的规定(第10条); (2)享有检查权、处理权和采取行政强制权的相关规定(第60~62、 64~67条); (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执法要求规定(第81、84条);
主 要 内 容
1 我省非煤矿山现状及安全生产形势 2 安全生产法制体系建设
3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
4 非煤矿山安全监督管理来自 第一部分我省非煤矿山现状及安全生产形势
(一)矿产资源情况
我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的 矿种有138种,现已开采的有煤、铜、铁、 金、铅、锌、石灰石、岩盐、石油、地热、 矿泉水、高岭土等70多个矿种。其中,煤炭、 铜、铁储量均具全国前列。
规生产行为等问题。
吉林德惠“6.3”火灾事故
不 断 给 我 们 敲 响 安 全 生 产 的 警 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