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答案
化工原理答案

蒸馏5、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由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所组成的混合液。
已知原料液流量为4000kg/h ,组成为0.3(二硫化碳质量分数),要求釜液组成不大于0.05,馏出液回收率为88%。
试求馏出液的流量和组成,分别以摩尔质量和摩尔分数表示。
解:全塔物料衡算(质量分数表示)WD F Wx Dx Fx W D F +=+= 由题意得:F=4000,x F =0.3,x W =0.5,88.0%100=⨯=FD D Fx Dx η代入上式得 故 943.011203.0400088.0/112028804000/288005.03.0400012.0=⨯⨯===-===⨯⨯D Fx x hkg D hkg W WF D D η 下面用摩尔分数表示h kmol x D /36.14760.9741120D 974.0154/057.076/943.076/943.0=⨯==+=18 6 在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甲醇0.4与水0.6(均为摩尔分数)溶液,试求以下各种进料状况下的q 值。
(1)进料温度为40℃(2)泡点进料(3)饱和蒸汽进料(1) 查得甲醇汽化潜热1150kJ/kg ,水的汽化热为2300 kJ/kg ,故平均汽化热为:kg /kJ 27.1676186.0324.01823006.0186.0324.03211504.0r =⨯+⨯⨯⨯+⨯+⨯⨯⨯= 由题中数据可得x=0.4时,溶液泡点温度为75.3℃,则平均温度为: 65.572403.75=+=m t ℃ 查平均温度下甲醇比热为65kJ/kg·K溶液平均比热为K kg kJ ∙=⨯+⨯⨯⨯+⨯+⨯⨯⨯=/35.3186.0324.01818.46.0186.0324.03265.24.0cp 最后由热状态参数q 定义得:07.127.167627.1676)403.75(35.3=+-⨯=+∆=r rt c q p(2) 泡点进料q=1(3) 饱和蒸汽进料q=07 对于习题6中的溶液,若原料液流量为100kmol/h ,馏出液组成为0.95,釜液组成为0.04(摩尔分数),回流比为2.5,试求产品流量,精馏段下降液体流量和提馏段上升蒸气流量。
(完整版)《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完整版)《化⼯原理》试题库答案《化⼯原理》试题库答案⼀、选择题1.当流体在密闭管路中稳定流动时,通过管路任意两截⾯不变的物理量是(A)。
A.质量流量B.体积流量C.流速D.静压能2. 孔板流量计是( C )。
A. 变压差流量计,垂直安装。
B. 变截⾯流量计,垂直安装。
C. 变压差流量计,⽔平安装。
D. 变截⾯流量计,⽔平安装。
3. 下列⼏种流体输送机械中,宜采⽤改变出⼝阀门的开度调节流量的是(C)。
A.齿轮泵 B. 旋涡泵 C. 离⼼泵 D. 往复泵4.下列操作中,容易使离⼼泵产⽣⽓蚀现象的是(B)。
A.增加离⼼泵的排液⾼度。
B. 增加离⼼泵的吸液⾼度。
C. 启动前,泵内没有充满被输送的液体。
D. 启动前,没有关闭出⼝阀门。
5.⽔在规格为Ф38×2.5mm的圆管中以0.1m/s的流速流动,已知⽔的粘度为1mPa·s则其流动的型态为(C)。
A.层流B. 湍流C. 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D. 既不是层流也不是湍流6.下列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流体流动的机械能的是(D)。
A. 位能B. 动能C. 静压能D. 热能7.在相同进、出⼝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A)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
A. 逆流B. 并流C. 错流A.流量 B.扬程 C.轴功率 D.效率9.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A)。
A.固定板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 C.U型管换热器 D.填料函式换热器10. 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或者由壁⾯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D)。
A. 热传导B. 对流C. 热辐射D.对流传热11.流体在管内呈湍流流动时B。
A.Re≥2000B. Re>4000C. 2000D. Re<200012.离⼼泵最常⽤的调节⽅法是(B)A 改变吸⼊管路中阀门开度B 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C 安置回流⽀路,改变循环量的⼤⼩D 车削离⼼泵的叶轮13.U型管压差计指⽰液的密度(A)被测流体的密度。
化工原理课后答案

3.在大气压力为的地区,一操作中的吸收塔内表压为130 kPa 。
若在大气压力为75 kPa 的高原地区操作吸收塔,仍使该塔塔顶在相同的绝压下操作,则此时表压的读数应为多少解:KPa.1563753.231KPa 3.2311303.101=-=-==+=+=a a p p p p p p 绝表表绝1-6 为测得某容器内的压力,采用如图所示的U 形压差计,指示液为水银。
已知该液体密度为900kg/m 3,h=,R=。
试计算容器中液面上方的表压。
解:kPaPa gmρgR ρp ghρgh ρp 53529742.70632.600378.081.990045.081.9106.13300==-=⨯⨯-⨯⨯⨯=-==+1-10.硫酸流经由大小管组成的串联管路,其尺寸分别为φ76×4mm 和φ57×。
已知硫酸的密度为1831 kg/m 3,体积流量为9m 3/h,试分别计算硫酸在大管和小管中的(1)质量流量;(2)平均流速;(3)质量流速。
解: (1) 大管: mm 476⨯φ (2) 小管: mm 5.357⨯φ质量流量不变 h kg m s /164792= 或: s m d d u u /27.1)5068(69.0)(222112=== 1-11. 如附图所示,用虹吸管从高位槽向反应器加料,高位槽与反应器均与大气相通,且高位槽中液面恒定。
现要求料液以1m/s 的流速在管内流动,设料液在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20J/kg (不包括出口),试确定高位槽中的液面应比虹吸管的出口高出的距离。
解: 以高位槽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面,在1-1’~2-2’间列柏努力方程:简化: g W u H f /)21(22∑+=1-14.附图所示的是丙烯精馏塔的回流系统,丙烯由贮槽回流至塔顶。
丙烯贮槽液面恒定,其液面上方的压力为(表压),精馏塔内操作压力为(表压)。
塔内丙烯管出口处高出贮槽内液面30m ,管内径为140mm ,丙烯密度为600kg/m 3。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解
x
1 / 17 0.0105 1 / 17 100 / 18
p* 798 E= 76 kPa x 0.0105 1 / 17 c 0.584 kmol / m3 (100 1) / 998 .2
0.584 H c / p 0.73kmol /(m3 kPa) 0.798 y * 798 / 100 10 3 7.98 10 3
1 1 m K Y k Y kY
1 m 比较 与 kY kX
(2)
N A KY Y Y *
5-1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一吸收塔中,用清水在总压为0.1MPa、温度20oC条件下吸收混合 气体中的CO2,将其组成从2%降至0.1%(摩尔分数)。20oC时CO2水溶 液的亨利系数为E=144MPa。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试求(1) 液-气比L/G及溶液出口组成X1;(2)总压改为1MPa时的L/G及溶液出口 组成X1 解:(1)
qm qm1 qm 2 20 10 30t / h 30000 kg / h
qv qm / 30000 / 998 .2 30.05m3 / h 流速为 v 1.0m / s
d
4qv 4 30.05 0.103 m 103 mm v 3600 1.0
G(Y1 Y2 ) L( X 1 X 2 )
Y1 Y2 L G min X 1,max X 2
通过
算出最小液气比:(L/G)min
(2)解题过程类似于(1)小题
0.01 1.8 10 4 解 x1 0.01 1 997 / 18
p1 1.662 10 5 1.8 10 4 29.92 kPa
化工原理——带答案

第一章流体力学1.表压与大气压、绝对压的正确关系是(A )。
A.表压=绝对压-大气压B.表压=大气压-绝对压C.表压=绝对压+真空度2.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被测流体的(B )。
A.绝对压B.表压C.真空度D.大气压3.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B )。
A.真空度B.表压强C.绝对压强D.附加压强4.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B )。
A.愈大B.愈小C.愈接近大气压D.无法确定5.一密闭容器内的真空度为80kPa,则表压为(B )kPa。
A. 80B. - 80C. 21.3D.181.36.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1(表压)=1200mmHg和p2(真空度)=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D )mmHg。
A.500B.1250C.1150D.19007.当水面压强为一个工程大气压,水深20m处的绝对压强为(B )。
A. 1个工程大气压B. 2个工程大气压C. 3个工程大气压 D. 4个工程大气压8.某塔高30m,进行水压试验时,离塔底10m高处的压力表的读数为500kpa,(塔外大气压强为100kpa)。
那么塔顶处水的压强(A)。
A. 403 . 8kpaB. 698. 1kpaC. 600kpaD. 100kpa9.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A )A.均相等B.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10.液体的液封高度的确定是根据(C ).A.连续性方程B.物料衡算式C.静力学方程D.牛顿黏性定律11.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P指-P)的值(B )。
A.偏大B.偏小C.越大越好12.稳定流动是指流体在流动系统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与流动有关的物理量(A )。
A.仅随位置变,不随时间变B.仅随时间变,不随位置变C.既不随时间变,也不随位置变D.既随时间变,也随位置变13.流体在稳定连续流动系统中,单位时间通过任一截面的(B )流量都相等。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 流体流动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 13.3×10 3Pa ,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 98.7×10 4Pa 。
解:略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贮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kg/m 3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9.6m ,油面 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 800mm ,孔盖用 14 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 39.23×106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解:设通过孔盖中心的水平面上液体的静压为 p ,则p 便 是罐内液体作用于孔盖上的平均压强。
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知:p=p a +ρgh作用在孔盖外侧的是大气压强 p a ,故孔盖内外两侧所受 压强差为:Δp=p p a = p a +ρgh p a =ρgh∴Δp=960×9.81(9.60.8)=8.29×10 4Pa作用在孔盖上的净压力为:P=Δp ×πd 2 /4=8.29×10 4 ×π0.76 2 /4=3.76×10 4N每个螺钉能承受的力为:400×9.807×10 4 ×π/4×0.014 2 =6.04×10 3N螺钉的个数=3.76×10 4 /6.04×10 3=6.23 个≈7 个 即至少要 7个螺钉。
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 U 管压差计, 如本题附图所示。
测得 R 1=400mm,R 2=50mm, 指示液为水银。
为防止水银蒸气向空间扩散,于右侧的 U 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灌入一 段水,其高度 R 3=50mm 。
试求 A 、B 两处的表压强。
解:U 管压差计连接管中是气体。
以ρg 、ρH2O 及 ρHg 分别表示气体、水与水银的密度。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请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1) H2O (2) CO2 (3) NaCl。
(1) H2O的摩尔质量 = 21 + 16 = 18 g/mol。
(2) CO2的摩尔质量 = 12 + 216 = 44 g/mol。
(3) NaCl的摩尔质量 = 23 + 35.5 = 58.5 g/mol。
2. 一种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6H12O6,其摩尔质量为180 g/mol,请问这种化合物的分子量是多少?这种化合物的分子量就是其摩尔质量,即180 g/mol。
3. 在一次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和B按化学方程式2A + 3B → C + D 反应,如果A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B的摩尔质量为30 g/mol,C的摩尔质量为40 g/mol,D的摩尔质量为50 g/mol。
请问,如果A和B分别以40 g和90 g的质量参与反应,求反应后C和D的质量各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2A + 3B → C + D,A和B的物质的摩尔比为2:3,因此A和B的摩尔数分别为40 g / 20 g/mol = 2 mol和90 g / 30 g/mol = 3 mol。
根据摩尔数的比例,C和D的摩尔数分别为21 = 2 mol和31 = 3 mol,所以C和D的质量分别为240 g/mol = 80 g和350 g/mol = 150 g。
4. 请问在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1) 2Mg + O2 → 2MgO。
(2) 2Na + Cl2 → 2NaCl。
(3) Zn + 2HCl → ZnCl2 + H2。
(4)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3) 和(4)是氧化还原反应。
在(3)中,Zn被HCl氧化生成ZnCl2,同时HCl被还原生成H2。
在(4)中,Cu被AgNO3氧化生成Cu(NO3)2,同时AgNO3被还原生成Ag。
5. 请问下列哪些是双原子分子?H2、Cl2、O2、N2、HCl、CO2。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问题一:质量守恒及干燥问题问题描述:一种含有30%水分的湿煤经过加热后,其水分含量降低到15%。
问:为了使1000kg湿煤的水分含量降到15%,需要排除多少千克水分?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原则,该问题可以通过计算质量的变化来求解。
设湿煤的初始质量为m1,水分含量为w1,加热后的质量为m2,水分含量为w2。
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m1 = m2 + m水分 w1 = (m水分 / m1) × 100% w2 = (m水分 / m2) × 100%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 w2 = 15% = 0.15 w1 = 30% = 0.30将以上关系代入计算,可得到: 0.15 = (m水分 / m2) × 100% 0.30 = (m水分 / m1) × 100%解得:m水分 = 0.15 × m2 = 0.30 × m1代入具体数值进行计算: m水分 = 0.15 × 1000kg = 150kg因此,需要排除150千克水分。
问题二:能量守恒问题问题描述:一个装有100升水的水箱,水温为20°C。
向该水箱中加热10000千卡的热量,水温升高到40°C。
问:热容量为1千卡/升·°C的水箱的温度升高了多少度?解答: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可以通过计算热量的变化来求解。
热量的变化可表示为:Q = mcΔT其中,Q为热量的变化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ΔT为温度的变化。
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 Q = 10000千卡 = 10000 × 1000卡 m = 100升 = 100升 × 1千克/升 = 100 × 1千克 c = 1千卡/升·°C 代入公式计算温度的变化ΔT:10000 × 1000 = (100 × 1) × (ΔT) ΔT = (10000 × 1000) / (100 × 1) = 1000000 / 100 = 10000°C 因此,热容量为1千卡/升·°C的水箱的温度升高了10000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蒸 馏11、在连续精馏操作中,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及q 线方程分别为y =0.8x +0.19;y = -0.5x +0.675,试求:(1)进料热状况参数q 及原料液组成x F ;(2)精馏段和提馏段两操作线交点坐标。
解:由q 线方程 y = -0.5x +0.675知 5.01-=-q q故q =1/3又675.01=--q x F故x F =0.675(1-q )=0.675×(1 -1/3)=0.45因为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也是精馏段操作线与q 线的交点,所以y q = -0.5x q +0.675y q =0.8x q +0.18 联立求解 x q =0.373 y q =0.48912、用逐板计算习题10中泡点进料时精馏段所需理论板层数。
在该组成范围内平衡关系可近似表达为y =0.46x +0.545解:由习题10知 x F =0.4 、x D =0.95 、R =2.6设塔顶为全凝器,故y 1=x D =0.95由平衡关系 y 1=0.46x 1+0.545=0.95 得 x 1=0.88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26.072.06.395.06.36.2111+=+=+++=+n n D n n x x R x x R R y 得 y 2=0.72×0.88+0.26=0.89又 0.46x 2+0.545=0.89 得 x 2=0.75同理 y 3=0.72×0.75+0.26=0.80又 0.46x 3+0.545=0.80得 x 3=0.55y 3=0.72×0.55+0.26=0.66又 0.46x 4+0.545=0.66得 x 4=0.25<x F∴ 精馏段理论板层数为3层,第四层为进料板。
13、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甲苯混合液。
若原料为饱和液体,其中含苯0.5(摩尔分数,下同),塔顶馏出液组成为0.95,釜液组成为0.06,操作回流比为2.6。
试求理论板层数和进料板位置。
平衡数据见例6-2表。
解:用图解法求N T在y-x 相图上找出x W =0.06 、x F =0.50 、x D =0.95 ,对应点为c 、e 、a 。
由回流比R =2.6 得精馏段操作线截距26.06.395.016.295.01==+=+R x D 在图中确定b 点,并连接ab 为精馏段操作线。
已知原料为饱和液体,故q =1 ,q 线为e 点出发的一条垂直线,与精馏段操作线交于d 点,连接cd 为提馏段操作线。
绘阶梯数为9,故N T =8(不包括再沸器)。
由图可知第五块为进料板。
习题6-13附图习题6-14附图14、在常压下用连续精馏塔分离甲醇-水溶液。
已知原料液中甲醇含量为0.35(摩尔分数,下同)馏出液及釜液组成分别为0.95和0.05,泡点进料,塔顶为全凝器,塔釜为间接蒸汽加热,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2倍。
求(1)理论板层数及进料板位置;(2)从塔顶向下第二块理论板上升的蒸汽组成。
平衡数据见习题10。
解:(1)根据第10题的平衡数据作出y-x 图,由图中可知q 线与平衡线交点坐标为x q =0.35 、y q =0.70由式(6-36)得71.035.025.035.070.070.095.0min ==--=--=qq q D x y y x RR =2R min =2×0.71=1.42由精馏段操作线截距39.042.295.01==+R x D 与a 点连接,作出精馏段操作线ab 。
ab 与q 线交于d ,连接cd 即为提馏段操作线。
绘出阶梯数为8,故理论板层数为8(包括再沸器),进料板为第6块(2)图中查得从塔顶第二块板上升的蒸汽组成为0.93 。
15、用简捷法求算习题13中连续精馏塔所需的理论板层数。
解:由习题13图中读得q 线与平衡线交点坐标为x q =0.50 y q =0.71由式(6-36)得14.150.071.071.095.0min =--=--=qq q D x y y x R吉利兰图中横坐标40.06.314.16.21min =-=+-R R R由吉利兰图中读得纵坐标32.02min=+-T T N N N由例6-2知 αm =2.46由式(6-34a )53.5139.047.2146.2lg ]06.094.005.095.0lg[1lg )]1)(1lg[(min≈=-=-⨯=---=m W W D D x x x x N α 所以32.025=+-T T N N 解之N T =8(不包括再沸器)与习题13结果一致。
16、一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溶液,原料液组成为0.4,馏出液组成为0.95(均为轻组分的摩尔分数),操作条件下,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2.0,若操作回流比R =1.5R min ,进料热状况参数q =1.5,塔顶为全凝器,试计算塔顶向下第二块理论板上升的气相组成和下降液体的组成。
解:由相平衡方程式xxx x y +=-+=12)1(1αα ①由q 线方程8.035.04.05.05.111-=-=---=x x q x x q q y F ②式①②联立求解,得到交点坐标 x q =0.484 、y q =0.652由式(6-36)得77.1484.0652.0652.095.0min =--=--=qq q D x y y x RR =1.5R min =1.5×1.77=2.66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26.073.066.395.066.366.211+=+=+++=x x R x x R R y D 用逐板计算法:因塔顶为全凝器,则 y 1=x D =0.95由平衡线方程 11112x x y += 得x 1=0.905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92.026.0905.073.026.073.012=+⨯=+=x y由相平衡方程 22212x x y += 得x 2=0.8517、用常压连续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混合液。
已知原料液流量100kmol/h ,组成为0.40,馏出液及釜液组成分别为0.95和0.03(均为摩尔分数),进料温度为40℃,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R =3.0,塔釜为间接蒸汽加热,加热蒸气压力为300kPa (绝压),若忽略热损失,试求:(1)加热蒸汽用量;(2)冷却水用量(设冷却水进出口温差为15℃)解:由全塔物料衡算kmol/h 22.4010003.095.003.040.0=⨯--=--=F x x x x D W D W F查得 x F =0.40时,泡点温度t s =96℃,而进料温度t F =40℃,故为冷进料。
查t s =96℃时苯、甲苯的汽化潜热为r A =389.4KJ/kg r B =376.8KJ/kg则r m =0.4×389.4×78+0.6×376.8×92=32950kJ/kmol查6824096=+℃下 C P A =C P B =1.88kJ/(kg. ℃)则 C P m =0.4×1.88×78+0.6×1.88×92=162.4kJ/(kmol. ℃)所以28.13295032950)4096(4.162)(=+-⨯=+-=m m F s Pm r r t t C q 精馏段上升蒸汽量 V =(R +1)D =(3+1)×40.22=160.88kmol/h提馏段上升蒸汽量 V ‘=V +(q -1)F =160.88+(1.28-1)×100=188.88kmol/h塔釜和塔顶分别按纯甲苯和苯计算:(1)查x w =0.03时t s ‘=109.3℃,对应的汽化潜热r B =380kJ/kg则Q B =V ‘r B =188.88×380×92=6.6×106kJ/h又查300kPa (绝压)下饱和水蒸气的汽化潜热r =2168.1kJ/kg ,则塔釜加热蒸汽消耗量kg/h 1004.31.2168106.636⨯=⨯==r Q W B B(2)查x D =0.95时,t s‘’=81.2℃ ,对应的汽化潜热r c =400kJ/kg则Q c =Vr c =160.88×400×78=5.02×106kJ/h冷却水消耗量h kg t t C Q W pc c c /1099.715187.41002.5)(4612⨯=⨯⨯=-=18、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甲苯混合液。
在全回流条件下测得相邻板上的液相组成分别为0.28、0.41和0.57,试求三层板中较低两层板的液相单板效率。
操作条件下苯-甲苯混合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可取2.5。
解:已知x 1=0.57 、x 2=0.41 、x 3=0.28又全回流时操作线方程为y 2=x 1 、y 3=x 2 、y 4=x 3故y 2=0.57 、y 3=0.41 、y 4=0.28由相平衡方程式41.0)15.2(15.257.0)15.2(15.2*3*33*2*22=-+==-+=x xy x x y得到 35.0*2=x 22.0*3=x由式 (6-46)68.022.041.028.041.073.035.057.041.057.0*32323*21212=--=--==--=--=x x x x E x x x x E mL mL19、试计算习题14中精馏塔的塔径和有效高度。
已知条件如下:(1)进料量为100kmol/h ;(2)塔釜压力为114kPa ,对应温度为102℃,塔顶为常压,温度为66.2℃,塔釜间接蒸汽加热;(3)全塔效率55%,空塔气速为0.84m/s ,板间距为0.35m 。
解:由习题14得知 x F =0.35 、x D =0.95 、x W =0.05 ,泡点进料,R =1.42由全塔物料衡算F =D +W100=D +WFx F =Dx D +Wx W 100×0.35=0.95D +0.05W解之 D =33.3kmol/hV =V ‘=(R +1)D =(1.42+1)×33.3=80.59kmol/h因全塔平均温度为1.8422.66102=+℃所以平均操作压力为kPa7.10723.101114=+ m97.084.014.3617.044/sm 617.07.10727336003.101)1.84273(59.804.2236004.22300=⨯⨯===⨯⨯⨯+⨯⨯==uV D P T VTP V gi g π圆整为1000mm由于习题14已求出N T =7所以N P =N T /E =7/0.55=12.7≈13Z =(N P -1)H T =(13-1)×0.35=4.2m20、试计算习题19中冷凝器的热负荷、冷却水的消耗量以及再沸器的热负荷、加热蒸汽的消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