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带答案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x
1 / 17 0.0105 1 / 17 100 / 18
p* 798 E= 76 kPa x 0.0105 1 / 17 c 0.584 kmol / m3 (100 1) / 998 .2
0.584 H c / p 0.73kmol /(m3 kPa) 0.798 y * 798 / 100 10 3 7.98 10 3
1 1 m K Y k Y kY
1 m 比较 与 kY kX
(2)
N A KY Y Y *


5-1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一吸收塔中,用清水在总压为0.1MPa、温度20oC条件下吸收混合 气体中的CO2,将其组成从2%降至0.1%(摩尔分数)。20oC时CO2水溶 液的亨利系数为E=144MPa。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试求(1) 液-气比L/G及溶液出口组成X1;(2)总压改为1MPa时的L/G及溶液出口 组成X1 解:(1)
qm qm1 qm 2 20 10 30t / h 30000 kg / h
qv qm / 30000 / 998 .2 30.05m3 / h 流速为 v 1.0m / s
d
4qv 4 30.05 0.103 m 103 mm v 3600 1.0
G(Y1 Y2 ) L( X 1 X 2 )
Y1 Y2 L G min X 1,max X 2
通过
算出最小液气比:(L/G)min
(2)解题过程类似于(1)小题
0.01 1.8 10 4 解 x1 0.01 1 997 / 18
p1 1.662 10 5 1.8 10 4 29.92 kPa

化工原理——带答案

化工原理——带答案

第一章流体力学1.表压与大气压、绝对压的正确关系是(A )。

A.表压=绝对压-大气压B.表压=大气压-绝对压C.表压=绝对压+真空度2.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被测流体的(B )。

A.绝对压B.表压C.真空度D.大气压3.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B )。

A.真空度B.表压强C.绝对压强D.附加压强4.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B )。

A.愈大B.愈小C.愈接近大气压D.无法确定5.一密闭容器内的真空度为80kPa,则表压为(B )kPa。

A. 80B. - 80C. 21.3D.181.36.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1(表压)=1200mmHg和p2(真空度)=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D )mmHg。

A.500B.1250C.1150D.19007.当水面压强为一个工程大气压,水深20m处的绝对压强为(B )。

A. 1个工程大气压B. 2个工程大气压C. 3个工程大气压 D. 4个工程大气压8.某塔高30m,进行水压试验时,离塔底10m高处的压力表的读数为500kpa,(塔外大气压强为100kpa)。

那么塔顶处水的压强(A)。

A. 403 . 8kpaB. 698. 1kpaC. 600kpaD. 100kpa9.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A )A.均相等B.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10.液体的液封高度的确定是根据(C ).A.连续性方程B.物料衡算式C.静力学方程D.牛顿黏性定律11.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P指-P)的值(B )。

A.偏大B.偏小C.越大越好12.稳定流动是指流体在流动系统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与流动有关的物理量(A )。

A.仅随位置变,不随时间变B.仅随时间变,不随位置变C.既不随时间变,也不随位置变D.既随时间变,也随位置变13.流体在稳定连续流动系统中,单位时间通过任一截面的(B )流量都相等。

化工原理第1章答案 流体流动

化工原理第1章答案    流体流动

1.若将90kg 相对密度为0.83的油品与60kg 相对密度为0.71的油品混合,试求混合油的密度。

解:)/(777710608309060903m kg m =++=ρ21.013×105Pa 解:=ρ376%N 2,8%H 20(时,该混解:CO ρ2O ρ3/441.0)50015.273(83142m kg RT N =+⨯==ρ 3/284.0)50015.273(8314181013002m kg RT pM O H =+⨯⨯==ρ 3/455.0m kg x iV i m =∑=ρρ4.烟道气的组成约为含13%CO 2,11%H 20,76%N 2(均系体积%),计算400℃时常压烟道气的粘度。

解:cpM y M y i i i i i m 62/12/12/12/162/162/162/12/1101.302876.01811.04413.028100.3176.018100.2311.044100.3013.0----⨯=⨯+⨯+⨯⨯⨯⨯+⨯⨯⨯+⨯⨯⨯=∑∑=μμ5.液体混合物的组成为乙烷40%和丙烯60%(均为摩尔百分率),计算此液体混合物在-100℃时的粘度。

乙烷和丙烯在-100℃时的粘度分别为0.19mPa ·s 和0.26mPa ·s 。

解:6395.026.0lg 6.019.0lg 4.0lg lg -=⨯+⨯=∑=i i m x μμS mPa m ⋅=229.0μ6.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形管压差计,如本题附图所示。

测得R 1=400mm ,R2=50mm 指示液为汞。

为防止汞蒸气向空间扩散,在右侧的U 形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装入一段水,其高度R 3=50mm 。

试求A 、B 两处的表压力。

解:05.081.91360005.081.91000232⨯⨯+⨯⨯=+=gR gR p Hg O H A ρρmmHg kPa Pa 7.5316.71016.73==⨯=7.如本题附图所示的汽液直接接触混合式冷凝器,水蒸气被水冷凝后的凝液和水一起沿气压管流入敞口水池并连续排至地沟。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答案问题一:质量守恒及干燥问题问题描述:一种含有30%水分的湿煤经过加热后,其水分含量降低到15%。

问:为了使1000kg湿煤的水分含量降到15%,需要排除多少千克水分?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原则,该问题可以通过计算质量的变化来求解。

设湿煤的初始质量为m1,水分含量为w1,加热后的质量为m2,水分含量为w2。

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m1 = m2 + m水分 w1 = (m水分 / m1) × 100% w2 = (m水分 / m2) × 100%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 w2 = 15% = 0.15 w1 = 30% = 0.30将以上关系代入计算,可得到: 0.15 = (m水分 / m2) × 100% 0.30 = (m水分 / m1) × 100%解得:m水分 = 0.15 × m2 = 0.30 × m1代入具体数值进行计算: m水分 = 0.15 × 1000kg = 150kg因此,需要排除150千克水分。

问题二:能量守恒问题问题描述:一个装有100升水的水箱,水温为20°C。

向该水箱中加热10000千卡的热量,水温升高到40°C。

问:热容量为1千卡/升·°C的水箱的温度升高了多少度?解答: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可以通过计算热量的变化来求解。

热量的变化可表示为:Q = mcΔT其中,Q为热量的变化量,m为物体的质量,c为物体的比热容,ΔT为温度的变化。

根据题意可得到以下关系: Q = 10000千卡 = 10000 × 1000卡 m = 100升 = 100升 × 1千克/升 = 100 × 1千克 c = 1千卡/升·°C 代入公式计算温度的变化ΔT:10000 × 1000 = (100 × 1) × (ΔT) ΔT = (10000 × 1000) / (100 × 1) = 1000000 / 100 = 10000°C 因此,热容量为1千卡/升·°C的水箱的温度升高了10000度。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饱和蒸汽压是指:A.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和其饱和蒸汽之间的平衡压强B.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中的液相分子的蒸发速度等于凝华速度C.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饱和蒸汽之间没有压强差D.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蒸发的速度等于凝华的速度答案:A2.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指:A. 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对外做功和吸收热量之和B. 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对外做功减去吸收热量C. 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对外做功加上吸收热量D. 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内能增加减去对外做功答案:A3.催化剂加入反应中的作用是:A. 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B. 降低反应速率,提高产物选择性C. 增加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D. 不改变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答案:A4.离心机常用于:A. 分离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B. 分离液体和液体的混合物C. 分离固体和固体的混合物D. 分离固体和气体的混合物答案:B5.化学反应速率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温度B. 反应物浓度C. 压力D. 催化剂答案:C二、填空题1.氧化反应中,氧气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答案:氧化剂2.在常见的酸碱滴定反应中,__酸度__ 指标常用来作为滴定终点指示剂。

答案:酸度3.物质在恒定温度下,其蒸气压与温度呈__________关系。

答案:正比4.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以下哪个因素调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温度–催化剂的加入答案: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温度,催化剂的加入三、简答题1.请简述化工原理中常用的分离技术之一——蒸馏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答案:蒸馏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其原理是根据液体组分的不同挥发性,利用液体的蒸汽化和凝结过程将液体混合物分离为不同组分。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使其中某些组分蒸发,蒸汽进入冷凝器后变为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蒸馏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工艺中,可以用于纯化有机溶剂、提取和净化石油、制取酒精、分离气体等。

2.简要解释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理。

化工原理:(含答案)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化工原理:(含答案)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一、填空题:1.⑴一球形石英颗粒,在空气中按斯托克斯定律沉降,若空气温度由20°C 升至50°C ,则其沉降速度将 。

⑵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降尘室的 和 有关,而与 无关。

解⑴下降 ⑵长度 宽度 高度2.①在除去某粒径的颗粒时,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则沉降时间 ,气流速度 ,生产能力 。

②在滞流(层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次方成正比;在湍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次方成正比。

解①增加一倍 , 减少一倍 , 不变 ②2 , 1/2沉降操作是指在某种 中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 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操作过程。

沉降过程有 沉降和 沉降两种方式。

答案:力场;密度;重力;离心3.已知q 为单位过滤面积所得滤液体积V/S ,e e e S V q V /,为为过滤介质的当量滤液体积(滤液体积为e V 时所形成的滤饼层的阻力等于过滤介质的阻力),在恒定过滤时,测得2003740/+=∆∆q q τ,过滤常数K = ,e q = 。

解0.000535 , 0.05354.⑴间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可写为Q =V/∑τ,此外V 为 ,∑τ表示一个操作循环所需的 ,∑τ等于一个操作循环中 , 和 三项之和。

一个操作循环中得到的滤液体积 ,总时间 ,过滤时间τ ,洗涤时间τw , 辅助时间τD⑵.一个过滤操作周期中,“过滤时间越长,生产能力越大”的看法是 ,“过滤时间越短,生产能力越大”的看法是 。

过滤时间有一个 值,此时过滤机生产能力为 。

不正确的 ,不正确的 , 最适宜 , 最大⑶.过滤机操作循环中,如辅助时间τ越长则最宜的过滤时间将 。

⑶ 越长(4). 实现过滤操作的外力可以是 、 或 。

答案:重力;压强差;惯性离心力5.⑴在过滤的大部分时间中, 起到了主要过滤介质的作用。

⑵最常见的间歇式过滤机有 和 连续式过滤机有 。

⑶在一套板框过滤机中,板有 种构造,框有 种构造。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1.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 13.3×103 Pa,试计算设备内的绝对压强与表压强。

已知该地区大气压强为 98.7×103 Pa。

解:由绝对压强 = 大气压强–真空度得到:设备内的绝对压强P绝= 98.7×103 Pa -13.3×103 Pa=8.54×103 Pa设备内的表压强 P表 = -真空度 = - 13.3×103 Pa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 800 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P油≤σ螺解:P螺 =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150.307×103 Nσ螺 = 39.03×103×3.14×0.0142×nP油≤σ螺得 n ≥ 6.23取 n min= 7至少需要7个螺钉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

已知两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 = 1m,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煤油的密度为820Kg/㎥。

试求当压差计读数R=68mm时,相界面与油层的吹气管出口距离h。

分析:解此题应选取的合适的截面如图所示:忽略空气产生的压强,本题中1-1´和4-4´为等压面,2-2´和3-3´为等压面,且1-1´和2-2´的压强相等。

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列出一个方程组求解解:设插入油层气管的管口距油面高Δh在1-1´与2-2´截面之间P1 = P2 + ρ水银gR∵P1 = P4,P2 = P3且P3 = ρ煤油gΔh , P4 = ρ水g(H-h)+ ρ煤油g(Δh + h)联立这几个方程得到ρ水银gR = ρ水g(H-h)+ ρ煤油g(Δh + h)-ρ煤油gΔh 即ρ水银gR =ρ水gH + ρ煤油gh -ρ水gh 带入数据1.0³×10³×1 - 13.6×10³×0.068 = h(1.0×10³-0.82×10³)h= 0.418m6. 根据本题附图所示的微差压差计的读数,计算管路中气体的表压强p。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称为流体的密度。

AA质量;B粘度;C位能;D动能。

2.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

AA密度;B粘度;C位能;D动能。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A湍流流速〉层流流速;B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C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4.气体是()的流体。

BA可移动;B可压缩;C可流动;D可测量。

5.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C A绝对压力;B表压力;C静压力;D真空度。

6.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力,称为()。

AA绝对压力;B表压力;C静压力;D真空度。

7.当被测流体的()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DA真空度;B表压力;C相对压力;D绝对压力。

8.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

A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

9.()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

AA压力表;B真空表;C高度表;D速度表。

10.被测流体的()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

D A大气压;B表压力;C相对压力;D绝对压力。

11.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若为湍流时,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BA. Um= 1/2Umax;B. Um=0.8Umax;C. Um=3/2Umax。

12.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AA.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B.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C.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13.层流底层越薄()。

CA.近壁面速度梯度越小;B.流动阻力越小;C.流动阻力越大;D.流体湍动程度越小。

14.双液体U形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 CA.大;B.中等;C.小;D.越大越好。

15.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带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第一章流体力学1.表压与大气压、绝对压的正确关系是(A)。

A. 表压=绝对压-大气压B. 表压=大气压-绝对压C. 表压=绝对压+真空度2.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被测流体的( B )。

A. 绝对压B. 表压C. 真空度D. 大气压3.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 B )。

A.真空度B.表压强C.绝对压强D.附加压强4.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 B )。

A. 愈大B. 愈小C. 愈接近大气压D. 无法确定5.一密闭容器内的真空度为80kPa,则表压为( B )kPa。

A. 80B. -80C. 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1(表压)=1200mmHg和p2(真空度)=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 D )mmHg。

7.当水面压强为一个工程大气压,水深20m处的绝对压强为( B )。

A. 1个工程大气压B. 2个工程大气压C. 3个工程大气压D. 4个工程大气压8.某塔高30m,进行水压试验时,离塔底10m高处的压力表的读数为500kpa,(塔外大气压强为100kpa)。

那么塔顶处水的压强( A )。

A.403.8kpa B. 698. 1kpa C. 600kpaD. 100kpa9.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 A )A. 均相等B. 不相等C. 不一定相等10.液体的液封高度的确定是根据( C ).A.连续性方程B.物料衡算式C.静力学方程D.牛顿黏性定律11.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ρ指-ρ)的值( B )。

A. 偏大B. 偏小C. 越大越好12.稳定流动是指流体在流动系统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与流动有关的物理量( A )。

A. 仅随位置变,不随时间变B. 仅随时间变,不随位置变C. 既不随时间变,也不随位置变D. 既随时间变,也随位置变13.流体在稳定连续流动系统中,单位时间通过任一截面的( B )流量都相等。

A. 体积B. 质量C. 体积和质量D.摩尔14.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由粗管连续地流入细管,若粗管直径是细管的2倍,则细管流速是粗管的( B )倍。

W=vpAA. 2B. 4C. 8 D 1615工程上,常以( B )流体为基准,计量流体的位能、动能和静压能,分别称为位压头、动压头和静压头。

A.1kg B. 1N C. 1m3 D. 1kmol16.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C )。

A. 流动速度大于零B. 管边不够光滑C. 流体具有粘性17.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液体的粘度( B );气体的粘度( A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18. 根据雷诺实验,流体在圆直管中作稳态流动时,一般认为层流时的雷诺准数是( A )。

层流A. Re<2000B. Re>4000C. 2000<Re<400019.圆管的当量直径( B )它的内径。

A. 大于B.等于C. 小于20.滞流时,圆管中心处的流速为平均流速的( B2 )倍A B 2 C D 421.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 B )。

A. 增厚B. 减薄C. 不变22.直管的摩擦系数λ=64/Re公式的适用范围是( A )。

A. 层流B. 过渡流C. 湍流D.所有流态23.下列四种阀门,通常情况下最合适流量调节的阀门是( A )。

A 截止阀B 闸阀C 考克阀D 蝶阀( B )在管路上安装时,应特别注意介质出入阀口的方向,使其“低进高出”。

A.闸阀 B.截止阀 C.蝶阀 D.旋塞阀24下列四种流量计,不属于差压式流量计的是( D )。

A 孔板流量计 B.喷嘴流量计 C.文丘里流量计 D.转子流量计25.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 C )。

A. 恒截面、恒压差;B. 变截面、变压差;C. 变截面、恒压差;D. 变流速、恒压差。

26.用“Φ外径mm×壁厚mm”来表示规格的是( B )。

A.铸铁管B.钢管C.铅管D.水泥管27.密度为1000kg/m3的流体,在Φ108×4的管内流动,流速2m/s,流体的黏度为(1cp=·s),其Re为()。

×107×106×105 d=108-4*2=100 28.当流量、管长和管子的摩擦系数等不变时,管路阻力近似地与管径的( C )次方成反比.A、2B、3C、4D、529.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hf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 C )项。

A.动能 B. 位能 C.静压能 D. 总机械能30. 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λ数值( C )。

A.与光滑管一样 B. 只取决于Re C. 取决于相对粗糙度D. 与粗糙度无关31.一定流量的水在圆形直管内呈层流流动,若将管内径增加一倍,产生的流体阻力将为原来的( D )。

A.1/2 B. 1/4 C. 1/8 D. 1/16二.问答题1、流体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要减少流体阻力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根本原因: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流动时产生了内摩擦。

减少流体阻力的方法:1、改变操作温度,降低流体黏度;2、适当增大管径,能显着地减少流动阻力;3、管路尽可能短而直,少拐弯;4、尽量不安装不必要的管件和阀门等。

2、要使流体中两处压力相等的条件是什么静止、连续、同一液体(同密度)、同一水平面(等高)。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练习题一.单相选择1.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有一定限制的原因主要是( B )。

A.防止产生“气缚”现象B.防止产生气蚀C.受泵的扬程限制D.受泵的功率限制2.下列流体输送机械中必须安装稳压装置和除热装置的是( C )。

A.离心泵B.往复泵C.往复压缩机D.旋转泵3.纸厂输送纸浆宜选用( A )。

A.离心泵B.往复泵C.齿轮泵D.压缩机4.由于泵内存有气体,启动离心泵而不能送液的现象,称为( B)现象。

A. 气蚀B. 气缚C. 喘振D.气化5.离心泵的扬程随着流量的增加而(B)。

A.增加B.减小C.不变D.无规律性6.启动离心泵前应( A )。

A.关闭出口阀B.打开出口阀C.关闭入口阀D.同时打开入口阀和出口阀7.为减少电机的启动功率,离心泵在启动前应将( A ).A. 出口阀关闭B. 进口阀关闭C. 出口阀打开D. 进口阀打开8.离心泵在启动前应( B )出口阀,漩涡泵启动前应( B )出口阀。

A.打开,打开B.关闭,打开C.打开,关闭D.关闭,关闭9.为了防止( A ),启动离心泵前必须先关闭泵的出口阀。

A.电机烧坏B.叶轮受损C.发生气缚D. 发生汽蚀10.叶轮的作用是( D )。

A.传递动能B.传递位能C.传递静压能D.传递机械能11.离心泵最常用的流量调节方法是( B )。

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B.改变排出管路中阀门开度C.安装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12. 启动往复泵前其出口阀必须( B )。

A.关闭B.打开C.微开13.离心泵的扬程是指泵给予( B )液体的有效能量。

A. 1kgB. 1NC. 1m314.离心泵铭牌上所标明的扬程是指( B )时的扬程,A. 工作点B. 最高效率C. 最大扬程D. 最大功率15.用泵将液体由低处送到高处的高度差称为泵的( D )。

A.安装高度B.扬程C.吸上高度D.升扬高度16.造成离心泵气缚现象的原因是( B )。

A.安装高度太高B.泵内气体密度太小C.吸入管路阻力太大D.泵不能抽水17、离心泵漏入大量空气后将发生 ( B )A. 汽化现象B. 气缚现象C. 汽蚀现象D. 气浮现象18、离心泵内导轮的作用是( C )。

A.增加转速 B、改变叶轮转向 C、减少能量损失D、密封19.流量调节,往复泵常用( C )A. 出口阀B. 进口阀C.旁路阀D. 进口阀或出口阀20. 往复压缩机的最大压缩比是容积系数( C )时的压缩比。

A.最大B.最小C.为零D.为90%21.离心泵中Y型泵为( D )。

A、单级单吸清水泵B、多级清水泵C、耐腐蚀泵D、油泵22.为减少电机的启动功率,离心泵在启动前应将( A ).A. 出口阀关闭B. 进口阀关闭C. 出口阀打开D. 进口阀打开23.对离心泵错误的安装或操作方法是( D )。

A、吸入管直径大于泵的吸入口直径B、启动前先向泵内灌满液体C、启动时先将出口阀关闭错D、停车时先停电机,再关闭出口阀气体经风机所获得能量,称为( A )A. 全风压B. 静风压C. 动风压D.扬程25.对水喷射泵来说,当工作水温升高时,其产生的真空度是( C )的。

A. 升高B. 不变C.降低26.在①离心泵、②往复泵、③旋涡泵、④齿轮泵中,能用调节出口阀开度的方法来调节流量的有(C)A、①②B、①③C、①D、②④27.离心泵的轴功率是( C )。

A、在流量为零时最大B、在压头最大时最大C、在流量为零时最小D、在工作点处为最小28.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 D )。

A、与泵最高效率时对应的点B、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C、由管路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D、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29.往复泵适应于( C )。

A、大流量且要求流量均匀的场合B、介质腐蚀性强的场合C、流量较小,压头较高的场合D、投资较小的场合30. 齿轮泵的流量调节可采用( C )。

A.进口阀B.出口阀C.旁路阀D. 进口阀或出口阀31.离心泵的流量调节阀( B)。

A、只能安装在进口管路上B、只能安装在出口管路上C、只能安装在旁路上32.离心泵的吸液高度与(B)无关A. 排出管路的阻力大小B. 吸入管路的阻力大小C. 当地大气压D. 被输送液体的密度33.喷射式真空泵属( B )式泵.A. 往复B. 流体动力作用C. 旋转 D 离心34.下列哪个选项是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 A )A.叶轮和泵壳 B. 电机 C. 密封环 D. 轴封装置和轴向力平衡装置35.下列不是用来调节离心泵流量的选项是(D)。

A.调节离心泵出口阀的开度 B.改变叶轮转速C. 改变叶轮直径D. 调节离心泵的旁路调节阀36.单级单吸式离心清水泵,系列代号为( D BBB)。

A.F B. D C. Sh D. B37.关闭出口阀启动离心泵的原因是( C )。

A.轴功率最大 B. 能量损失最小 C.启动功率最小D. 处于高效区38.离心泵在正常运转时,其扬程与升扬高度的大小比较是( A )。

A.扬程>升扬高度 B. 扬程=升扬高度C. 扬程<升扬高度D. 不能确定39.离心泵抽空、无流量,其发生的原因可能有:1.启动时泵内未灌满液体;2.吸入管路堵塞;3.吸入容器内液面过低;4. 叶轮反向转动;5. 泵内漏气;6.底阀漏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