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带答案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及答案)

化工原理(答案在最后一页)1.()是塔内气液两相总体上呈逆流流动,而在每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流动(A)板式塔的传质意图(B)板式塔的设计过程(C)板式塔的恒摩尔流要求(D)板式塔的设计意图2.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湿空气在干燥器内的()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A)温度、焓值、湿度(B)流速、压强、湿度(C)流速、温度、湿度(D)温度、湿度、压强3. 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板式塔内气液逐级接触,填料塔内气液连续接触(B)精馏用板式塔,吸收用填料塔(C)精馏既可以用板式塔,又可以用填料塔(D)填料塔可以避免液泛4.列文式蒸发器属于()蒸发器(A)自然循环(B)强制循环(C)单程型5.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汽,常称为()(A)生蒸汽(B)二次蒸汽(C)额外蒸汽6.当流体在密闭管路中稳定流动时,通过管路任意两截面不变的物理量是()(A)质量流量(B)体积流量(C)流速(D)静压能7.孔板流量计是()(A)变压差流量计,垂直安装(B)变截面流量计,垂直安装(C)变压差流量计,水平安装(D)变截面流量计,水平安装8.下列几种流体输送机械中,宜采用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调节流量的是()(A)齿轮泵(B)旋涡泵(C)离心泵(D)往复泵9.水在规格为φ38×2.5mm的圆管中以0.1m/s的流速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mPa-s则其流动的型态为()(A)层流(B)湍流(C)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D)既不是层流也不是湍流10.下列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流体流动的机械能的是()(A)位能(B)动能(C)静压能(D)热能11.精馏塔内上层塔板液相轻组分浓度较下层塔板(),液相温度较下层塔板()(A)高,低(B)低,高(C)高,高(D)低,低12.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A)固定板式换热器(B)浮头式换热器(C)U型管换热器(D)填料函式换热器13.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或者由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A)热传导(B)对流(C)热辐射(D)对流传热14.对于湿物料的湿含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平衡水一定是自由水(B)平衡水一定是结合水(C)自由水一定是结合水(D)自由水一定是非结合水15.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A)3 (B)2 (C)1 (D)4.016.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A)非结合水分(B)自由水分(C)结合水分(D)临界水分17.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A)增厚(B)减薄(C)不变18.间壁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之值(A)大者(B)小者(C)两者19.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A)过滤介质阻力(B)滤饼阻力(C)过滤介质和滤饼阻力之和20.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条件是:()(A)操作温度高、压强高(B)操作温度高、压强低(C)操作温度低、压强低(D)操作温度低、压强高21.从()来判断不同烷烃脱氢和断键的难易(A)分子结构中键能数值大小(B)支链多少(C)碳原子数(D)分子结构22.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断链比脱氢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A)容易降低(B)容易增大(C)困难降低(D)困难降低23.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易脱去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断裂()(A)降低容易(B)降低困难(C)增强容易(D)增强困难24.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降低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叔氢最脱去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断裂()(A)容易容易(B)容易难于(C)难难于(D)难容易25.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键烷基较烃环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键断裂环烷脱氨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端烃容易五碳环较六碳环难于裂解()(A)容易末端(B)容易中央(C)难于中央(D)难干中央26.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链烷基较烃环容易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链中央断裂环烷脱氢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烯烃五碳环较六碳环裂解()(A)容易容易(B)容易难于(C)因难难于(D)困难容易27.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环开裂的反应,但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反应和脱氢反(A)芳烃脱氢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脱烷基反应28.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的反应,但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芳烃脱氢缩合反应,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反应(A)芳烃脱氢缩合(B)结焦(C)芳环裂化(D)侧链裂化反应29.芳香烃热裂解的主要反应有:()、断侧链反应和脱氢反应(A)芳烃脱氢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脱烷基反应30.各类烃热裂解的难易顺序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31.层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A)流速不同(B)流通截面积不同(C)雷诺数不同(D)层流无径向流动,湍流有径向流动32.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烯烃环化和缩合、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分解生成碳(A)芳烃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烷基化反应(D)烯烃的裂解33.烃类热裂解中二次反应有烯烃的裂解烯烃的聚合、()、烯烃的加氢和脱氢、烃分解生成碳(A)芳烃缩合(B)芳构化反应(C)烯烃环化和缩合(D)烯烃的裂解34.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用()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大(A)逆流(B)并流(C)错流(D)折流35.当离心泵输送液体密度增加时,离心泵的()也增大(A)流量(B)扬程(C)轴功率(D)效率36.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B)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C)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37.U型管压差计指示液的密度()被测流体的密度(A)大于(B)等于(C)小于(D)越大越好38.用板框压滤机恒压过滤某一滤浆(滤渣为不可压缩,且忽略介质阻力),若过滤时间相同,要使其得到的滤液量增加一倍的方法有()(A)将过滤面积增加一倍(B)将过滤压差增加一倍(C)将滤浆温度到高一倍(D)将过滤压差增加两倍39.一次反应,即由原料烃类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的反应(A)甲烷(B)乙烯(C)丁烯(D)丙烯40.二次反应,主要是指一次反应生成乙烯、()的等低级烯烙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甚至最后生成焦或碳(A)甲烷(B)乙烯(C)丁烯(D)丙烯41.特性因素是用作反映()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A)柴油等重质油(B)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C)润滑油等重质油(D)航煤等重质油42. ()是用作反映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的化学组成特性的一种因素(A) PONA (B)芳烃指数(C)特性因数(D)原料含烃量43.烷烃的K值最____,芳烃最__()(A)小大(B)小小(C)大大(D)大小44.原料的K值越,乙烯的收率越()(A)小不变(B)小高(C)大高(D)大低45.烃类管式裂解生产乙烯裂解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__温度,乙烯、丙烯收率_()(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不变(D)降低提高46.控制短的停留时间可以_二次反应的发生,乙烯收率()(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降低(D)降低提高47.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提高温度有利于_次反应,简短停留时间有利于_次反应()(A)二一(B)二二(C)——(D)一二48.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降低烃分压有利于增大次反应对_次反应的相对反应速率()(A)二—(B)二二(C)——(D)一二49.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降低烃分压,则乙烯收率_,焦的生成__()(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降低(D)降低提高50.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乙烯/丙烯的比例(A)温度一停留时间(B)温度一烃分压(C)停留时间一烃分压(D)原料组成51.结焦是在温度下(<1200k)通过而成()(A)较低芳烃缩合(B)较高芳烃缩合(C)较高乙炔脱氢稠合(D)较低乙炔脱氢稠合52.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利用温度一停留时间的影响效应来调节产物中()的比例(A)甲烷/乙烷(B)乙烯/丙烯(C)丙烯/丁烯(D)乙烯/甲烷53.在烃类热裂解生产乙烯中,工业上都是用()作为稀释剂(A)水蒸气(B)空气(C)甲烷(D)氮气54.生碳是在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A)较低芳烃(B)较高芳烃(C)较高乙炔(D)较低乙炔55.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链引发、链传递、()三个阶段(A)链缩合(B)链终止(C)链增长(D)链裂解56.自由基连锁反应分为()、链传递、链终止三个个阶段(A)链引发(B)链终止(C)链增长(D)链裂解57.芳烃指数是用于表征()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A)柴油等重质油(B)石脑油、轻柴油等油品(C)润滑油等重质油(D)航煤等重质油58.()是用于表征柴油等重质油馏分油中烃组分的结构特性(A) PONA (B)芳烃指数(C)特性因数(D)原料含烃量59.正构烷烃的BMCI值最_,芳烃最_()(A)小大(B)小小(C)大大(D)大小60.烃原料的BMCI值越,乙烯收率_()(A)低高(B)高不变(C)高高(D)低低1 - 5:DCBAB 6-10:ACCCD11-15:AADBC 16-20:CBBCD21-25:AAAAB 26-30:BACAA31-35:CDCAC 36-40:BAADD41-45:BCDCA 46-50:DCDBA51-55:ABACB 56-60:AABAA。
化工原理吸收习题及答案

吸收一章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8、吸收剂用量增加,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
(增大,减小,不变)增大增大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下册计算答案

j06a10013用不含溶质的吸收剂吸收某气体混合物中的可溶组分A ,在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关系 为Y=mX 。
试证明:(L/V )min =m ?,式中?为溶质A 的吸收率。
j06a10103一逆流操作的常压填料吸收塔,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A ,入塔气体中含A 1%(摩尔比),经吸收后溶质A 被回收了80%,此时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平衡线的斜率为1,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1m ,试求填料层所需高度。
j06a10104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中某溶质A ,进塔气体中溶质A 的含量为8%(体积%),吸收率为98%,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2.5x ,取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2倍,试求:① 水溶液的出塔浓度;② 若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0.6 m ,现有一填料层高为6m 的塔,问该塔是否合用?注:计算中可用摩尔分率代替摩尔比,用混合气体量代替惰性气体量,用溶液量代替溶剂量。
j06a10105在 20℃和 760 mmHg ,用清水逆流吸收空气混合气中的氨。
混合气中氨的分压为10mmHg ,经吸收后氨的分压下降到0.051 mmHg 。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1020kg/h ,其平均分子量为28.8,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0.755x 。
若吸收剂用量是最小用量的5 倍,求吸收剂的用量和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j06a10106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塔内,用纯溶剂S 吸收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A 。
入塔气体中A 的摩尔分率为0.03,要求吸收率为95%。
已知操作条件下的解吸因数为0.8,物系服从亨利定律,与入塔气体成平衡的液相浓度为0.03(摩尔分率)。
试计算:① 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倍数;② 出塔液体的浓度;③ 完成上述分离任务所需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 。
j06a10107某厂有一填料层高为 3m 的吸收塔,用水洗去尾气中的公害组分A 。
测得浓度数据如图,相平衡关系为y =1.15x 。
化工原理第1章答案 流体流动

1.若将90kg 相对密度为0.83的油品与60kg 相对密度为0.71的油品混合,试求混合油的密度。
解:)/(777710608309060903m kg m =++=ρ21.013×105Pa 解:=ρ376%N 2,8%H 20(时,该混解:CO ρ2O ρ3/441.0)50015.273(83142m kg RT N =+⨯==ρ 3/284.0)50015.273(8314181013002m kg RT pM O H =+⨯⨯==ρ 3/455.0m kg x iV i m =∑=ρρ4.烟道气的组成约为含13%CO 2,11%H 20,76%N 2(均系体积%),计算400℃时常压烟道气的粘度。
解:cpM y M y i i i i i m 62/12/12/12/162/162/162/12/1101.302876.01811.04413.028100.3176.018100.2311.044100.3013.0----⨯=⨯+⨯+⨯⨯⨯⨯+⨯⨯⨯+⨯⨯⨯=∑∑=μμ5.液体混合物的组成为乙烷40%和丙烯60%(均为摩尔百分率),计算此液体混合物在-100℃时的粘度。
乙烷和丙烯在-100℃时的粘度分别为0.19mPa ·s 和0.26mPa ·s 。
解:6395.026.0lg 6.019.0lg 4.0lg lg -=⨯+⨯=∑=i i m x μμS mPa m ⋅=229.0μ6.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形管压差计,如本题附图所示。
测得R 1=400mm ,R2=50mm 指示液为汞。
为防止汞蒸气向空间扩散,在右侧的U 形管与大气连通的玻璃管内装入一段水,其高度R 3=50mm 。
试求A 、B 两处的表压力。
解:05.081.91360005.081.91000232⨯⨯+⨯⨯=+=gR gR p Hg O H A ρρmmHg kPa Pa 7.5316.71016.73==⨯=7.如本题附图所示的汽液直接接触混合式冷凝器,水蒸气被水冷凝后的凝液和水一起沿气压管流入敞口水池并连续排至地沟。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流体流动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流体流动过程中,流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答案:B2. 下列哪种流体流动情况属于层流?A. 管道内流速较小B. 管道内流速较大C. 管道内流速大小与雷诺数无关D. 管道内流速大小与雷诺数有关,但不是层流答案:A3. 在等直径管内,层流和湍流的流动阻力损失与流速的关系分别为()。
A. 正比、正比B. 正比、平方C. 平方、正比D. 平方、平方答案:B4.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不可压缩流体?A. 水在管道中流动B. 空气在管道中流动C. 液态金属在管道中流动D. 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答案:A5.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下列哪个因素对流动阻力影响最大?A. 管道长度B. 管道直径C. 流体粘度D. 流体密度答案:B二、填空题6. 流体的粘度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流体层之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内摩擦力与流体层的面积和流速梯度的比值。
粘度的单位是________。
答案:Pa·s7. 流体流动过程中,流体的流动状态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答案:层流、湍流8. 雷诺数是描述流体流动状态的参数,其计算公式为________。
答案:Re = ρvd/μ9.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流动阻力损失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答案:摩擦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10.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三、判断题11. 流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错误12. 层流的流动阻力损失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
()答案:错误13.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雷诺数越大,流动状态越接近层流。
()答案:错误14. 流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答案:错误15.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可压缩流体。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层流和湍流的区别。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是()。
A. 质量守恒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动量守恒定律D. 电荷守恒定律答案:A2. 在连续操作的化工过程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物料流量恒定B. 物料浓度恒定C. 物料温度恒定D. 以上都是答案:A3. 传热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下热阻最小()。
A. 增加壁厚B. 减少壁厚C. 增加壁面积D. 减少壁面积答案:B4.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以下哪种流动是层流()。
A. 雷诺数Re<2000B. 雷诺数Re>4000C. 雷诺数Re=2000D. 雷诺数Re=4000答案:A5. 在精馏塔中,以下哪种情况下回流比最小()。
A. 塔板效率最低B. 塔板效率最高C. 塔板效率中等D. 塔板效率不影响回流比答案:A6. 以下哪种情况下,流体的压降最大()。
A. 管道直径大B. 管道直径小C. 管道长度短D. 管道长度长答案:B7. 在吸收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下吸收率最高()。
A. 气相流速大B. 液相流速大C. 气液接触面积大D. 气液接触时间少答案:C8. 以下哪种情况下,过滤速率最大()。
A. 过滤压力小B. 过滤压力大C. 滤饼厚度大D. 滤饼厚度小答案:B9. 在干燥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下干燥速率最大()。
A. 物料含水量高B. 物料含水量低C. 干燥温度低D. 干燥温度高答案:D10. 在萃取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下萃取效率最高()。
A. 萃取剂用量少B. 萃取剂用量多C. 萃取剂与原料液接触时间短D. 萃取剂与原料液接触时间长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是依据________定律。
答案:质量守恒2. 连续操作的化工过程中,物料流量是________的。
答案:恒定3. 传热过程中,壁厚减少可以________热阻。
答案:减少4.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雷诺数Re<2000时为________流动。
化工原理实验课课后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实验课后习题答案》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1.如何检验系统内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答:可通过观察离心泵进口处的真空表和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在开机前若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均为零,表明系统内的空气已排干净;若开机后真空表和压力表的读数为零,则表明,系统内的空气没排干净。
2.U行压差计的零位应如何校正?答:先打开平衡阀,关闭二个截止阀,即可U行压差计进行零点校验3.进行测试系统的排气工作时,是否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为什么?答:在进行测试系统的排气时,不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因为出口阀门是排气的通道,若关闭,将无法排气,启动离心泵后会发生气缚现象,无法输送液体。
4.待测截止阀接近出水管口,即使在最大流量下,其引压管内的气体也不能完全排出。
试分析原因,应该采取何种措施?答:待截止阀接近进水口,截止阀对水有一个阻力,若流量越大,突然缩小直至流回截止阀,阻力就会最大,致使引压管内气体很难排出。
改进措施是让截止阀与引压阀管之间的距离稍微大些。
5.测压孔的大小和位置,测压导管的粗细和长短对实验有无影响?为什么?答:由公式??2?p可知,在一定u下,突然扩大ξ,Δp增大,则压差计读数变大;2u?反之,突然缩小ξ,例如:使ξ=0.5,Δp减小,则压差计读数变小。
6.试解释突然扩大、突然缩小的压差计读数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现象?答:hf与很多值有关,Re是其中之一,而λ是为了研究hf而引入的一个常数,所以它也和很多量有关,不能单单取决于Re,而在Re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其他的变量对于λ处于一个相对较差的位置,可以认为λ与Re关系统一。
7.不同管径、不同水温下测定的?~Re曲线数据能否关联到同一曲线?答:hf与很多值有关,Re是其中之一,而λ是为了研究hf而引入的一个常数,所以它也和很多量有关,不能单单取决于Re,而在Re在一定范围内的时候,其他的变量对于λ处于一个相对较差的位置,可以认为λ与Re关系统一。
正如Re在3×103~105范围内,λ与Re的关系遵循Blasius 关系式,即λ=0.3163/Re0.258.在?~Re曲线中,本实验装置所测Re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何增大或减小Re的变化范围?答:Re?du?,d为直管内径,m;u为流体平均速度,m/s;?为流体的平均密度,kg/m3;s。
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

ssd2-3、有一个油水分离器(图 2-58), 油和 水的混合液送入器内,利用密度差使油与水分 离。油由分离器上部的侧管溢流排走,水由底 部的倒 U 形管排出。倒 U 形管顶部有平衡管 与分离器顶部连通,使两处压力相等。油面至 观察孔中心的距离 H0 为 0.5m,油密度ρ0 为 800kg/m3,水密度ρ=1000kg/m3。如果要求油 水分界面也位于观察孔中心, 则倒 U 形管顶部 至观察孔中心的垂直距离 H 应为多少?设液 体在器内的流动缓慢,可按静力学处理。而且 油水易于分层。没有乳化界面。(0.4m) 解 ρ 0 gH 0 = ρ1gH 1
u2 2 + Hf 2g 2 2 u2 u2 代入数值得: 8.0 = 2.0 + + 6.5 2g g −1 è u 2 = 2.90m.s
则每小时的送水量
V = u 2 . A = u 2 .0.785d 2 = 2.90 × 0.785 × (100 × 10 −3 ) 2 * 3600 = 81.95m 3h −1
H1 =
ρ0 H 0 0.8 * 20 = = 16m ρ1 1
Hgjc_shsd
(2/51)
td1-5.附图中串联 U 管压差计测 量蒸汽锅炉水面上方的蒸汽压,U 管压 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两 U 管间的连接 管内充满水。已知水银面与基准面的垂 直距离分别为:h1=2.3m、h2=1.2m、 h3=2.5m 及 h4=1.4m。 锅炉中水面与基准 面间的垂直距离 h5=3m。大气压强 p0=99.3kPa。试求锅炉上方水蒸气的压 强 p5。(分别以 Pa 和 kgf/cm2 来计量)。 [答 p=3.64×105Pa=3.71kgf/cm2 ] 解:由静力学方程 p5+ρg(h5-h4)=p4 p4 =p3+ρHgg(h3-h4) p3=p2-ρg(h3-h2) p2 =p0+ρHgg(h1-h2) p5+ρg(h5-h4)=p0+ρ Hgg(h1-h2)-ρg(h3-h2)+ρHgg(h3-h4) p5=p0 +ρhgg(h1-h2)-ρg(h3-h2)+ρHg g(h3-h4)-ρg(h5-h4) =p0+ρHg g(h1-h2+h3-h4)-ρg(h3-h2+h5-h4) =p0+ρHg g(2.3-1.2+2.5-1.4)-ρg(2.5-1.2+3-1.4) =p0+ρHg g×2.2-ρg×2.9 =99.3+13.6×9.81×2.2-1×9.81×2.9 =364.4kPa p5=364.4 kPa×1 kgf.cm-2/98.1 kPa=3.715kgf.cm-2 1kgf.cm-2 =98.1 kPa ssd2-6、列管式换热器的管束 38 根 Φ25×2.5mm 的钢管组成。空气以 10m/s 的速度在管内流动,其平均温度为 50℃,由液柱压力计测得其压力为 250mmHg,压力计一端接通大气,当时大气压 101.3kPa,试求空气的体积 流量和质量流量。(0.12m3/s 0.174kg/s) 解: V = uA = 1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流体力学 1.表压与大气压、绝对压的正确关系是( A )。 A. 表压=绝对压-大气压 B. 表压=大气压-绝对压 C. 表压=绝对压+真空度 2.压力表上显示的压力,即为被测流体的( B )。 A. 绝对压 B. 表压 C. 真空度 D. 大气压 3.压强表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比大气压强高出的数值,称为( B )。 A.真空度 B.表压强 C.绝对压强 D.附加压强 4.设备内的真空度愈高,即说明设备内的绝对压强( B )。 A. 愈大 B. 愈小 C. 愈接近大气压 D. 无法确定 5.一密闭容器内的真空度为80kPa,则表压为( B )kPa。 A. 80 B. -80 C. 21.3 D.181.3 6.某设备进、出口测压仪表中的读数分别为p1(表压)=1200mmHg和p2(真空度)=700mmHg,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则两处的绝对压强差为( D )mmHg。
A.500 B.1250 C.1150 D.1900 7.当水面压强为一个工程大气压,水深20m处的绝对压强为( B )。 A. 1个工程大气压 B. 2个工程大气压 C. 3个工程大气压 D. 4个工程大气压 8.某塔高30m,进行水压试验时,离塔底10m高处的压力表的读数为500kpa,(塔外大气压强为100kpa)。那么塔顶处水的压强( A )。
A.403.8kpa B. 698. 1kpa C. 600kpa D. 100kpa 9.在静止的连续的同一液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强 ( A ) A. 均相等 B. 不相等 C. 不一定相等 10.液体的液封高度的确定是根据( C ). A.连续性方程 B.物料衡算式 C.静力学方程 D.牛顿黏性定律 11.为使U形压差计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指示液时,应使指示液和被测流体的密度差 (ρ指-ρ)的值( B )。 A. 偏大 B. 偏小 C. 越大越好 12.稳定流动是指流体在流动系统中,任一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与流动有关的物理量( A )。
A. 仅随位置变,不随时间变 B. 仅随时间变,不随位置变 C. 既不随时间变,也不随位置变 D. 既随时间变,也随位置变 13.流体在稳定连续流动系统中,单位时间通过任一截面的( B )流量都相等。 A. 体积 B. 质量 C. 体积和质量 D.摩尔 14.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由粗管连续地流入细管,若粗管直径是细管的2倍,则细管流速是粗管的( B )倍。W=vpA
A. 2 B. 4 C. 8 D 16 15工程上,常以( B )流体为基准,计量流体的位能、动能和静压能,分别称为位压头、动压头和静压头。
A.1kg B. 1N C. 1m3 D. 1kmol 16.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C )。 A. 流动速度大于零 B. 管边不够光滑 C. 流体具有粘性 17.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液体的粘度( B );气体的粘度(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18. 根据雷诺实验,流体在圆直管中作稳态流动时,一般认为层流时的雷诺准数是( A )。 层流
A. Re<2000 B. Re>4000 C. 200019.圆管的当量直径( B )它的内径。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20.滞流时,圆管中心处的流速为平均流速的( B2 )倍 A 0.5 B 2 C 0.8 D 4 21.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滞流内层的厚度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 B )。 A. 增厚 B. 减薄 C. 不变 22.直管的摩擦系数λ=64/Re公式的适用范围是( A )。 A. 层流 B. 过渡流 C. 湍流 D.所有流态 23.下列四种阀门,通常情况下最合适流量调节的阀门是( A )。 A 截止阀 B 闸阀 C 考克阀 D 蝶阀 ( B )在管路上安装时,应特别注意介质出入阀口的方向,使其“低进高出”。 A. 闸阀 B.截止阀 C.蝶阀 D.旋塞阀 24下列四种流量计,不属于差压式流量计的是( D )。 A 孔板流量计 B.喷嘴流量计 C.文丘里流量计 D.转子流量计 25.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 C )。 A. 恒截面、恒压差; B. 变截面、变压差; C. 变截面、恒压差; D. 变流速、恒压差。 26.用“Φ外径mm×壁厚mm”来表示规格的是( B )。 A.铸铁管 B.钢管 C.铅管 D.水泥管 27.密度为1000kg/m3的流体,在Φ108×4的管内流动,流速2m/s,流体的黏度为(1cp=0.001Pa·s),其Re为(200000000 )。
A.105 B.2×107 C.2×106 D.2×105 d=108-4*2=100 28.当流量、管长和管子的摩擦系数等不变时,管路阻力近似地与管径的( C )次方成反比.
A、2 B、3 C、4 D、5 29.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hf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 C )项。 A.动能 B. 位能 C. 静压能 D. 总机械能 30. 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λ数值( C )。 A.与光滑管一样 B. 只取决于Re C. 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D. 与粗糙度无关 31.一定流量的水在圆形直管内呈层流流动,若将管内径增加一倍,产生的流体阻力将为原来的( D )。
A.1/2 B. 1/4 C. 1/8 D. 1/16 二.问答题 1、流体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要减少流体阻力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根本原因: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流动时产生了内摩擦。 减少流体阻力的方法:1、改变操作温度,降低流体黏度;2、适当增大管径,能显着地减少流动阻力;3、管路尽可能短而直,少拐弯;4、尽量不安装不必要的管件和阀门等。
2、要使流体中两处压力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静止、连续、同一液体(同密度)、同一水平面(等高)。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练习题 一.单相选择 1.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有一定限制的原因主要是( B )。 A.防止产生“气缚”现象 B.防止产生气蚀 C.受泵的扬程限制 D.受泵的功率限制 2.下列流体输送机械中必须安装稳压装置和除热装置的是( C )。 A.离心泵 B.往复泵 C.往复压缩机 D.旋转泵 3.纸厂输送纸浆宜选用( A )。 A.离心泵 B.往复泵 C.齿轮泵 D.压缩机 4.由于泵内存有气体,启动离心泵而不能送液的现象,称为 ( B )现象。 A. 气蚀 B. 气缚 C. 喘振 D.气化 5.离心泵的扬程随着流量的增加而( B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规律性 6.启动离心泵前应( A )。 A.关闭出口阀 B.打开出口阀 C.关闭入口阀 D.同时打开入口阀和出口阀 7.为减少电机的启动功率,离心泵在启动前应将( A ). A. 出口阀关闭 B. 进口阀关闭 C. 出口阀打开 D. 进口阀打开 8.离心泵在启动前应( B )出口阀,漩涡泵启动前应( B )出口阀。 A.打开,打开 B.关闭,打开 C.打开,关闭 D.关闭,关闭 9.为了防止( A ),启动离心泵前必须先关闭泵的出口阀。 A.电机烧坏 B.叶轮受损 C.发生气缚 D. 发生汽蚀 10.叶轮的作用是( D )。 A.传递动能 B.传递位能 C.传递静压能 D.传递机械能 11.离心泵最常用的流量调节方法是( B )。 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 B.改变排出管路中阀门开度 C.安装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 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 12. 启动往复泵前其出口阀必须( B )。 A.关闭 B.打开 C.微开 13.离心泵的扬程是指泵给予( B )液体的有效能量。 A. 1kg B. 1N C. 1m3 D.kmol 14.离心泵铭牌上所标明的扬程是指( B )时的扬程, A. 工作点 B. 最高效率 C. 最大扬程 D. 最大功率 15.用泵将液体由低处送到高处的高度差称为泵的( D )。 A.安装高度 B.扬程 C.吸上高度 D.升扬高度 16.造成离心泵气缚现象的原因是( B )。 A.安装高度太高 B.泵内气体密度太小 C.吸入管路阻力太大 D.泵不能抽水 17、离心泵漏入大量空气后将发生 ( B ) A. 汽化现象 B. 气缚现象 C. 汽蚀现象 D. 气浮现象 18、 离心泵内导轮的作用是( C )。 A.增加转速 B、改变叶轮转向 C、减少能量损失 D、密封 19.流量调节,往复泵常用( C ) A. 出口阀 B. 进口阀 C. 旁路阀 D. 进口阀或出口阀 20. 往复压缩机的最大压缩比是容积系数( C )时的压缩比。 A.最大 B.最小 C.为零 D.为90% 21.离心泵中Y型泵为( D )。 A、单级单吸清水泵 B、多级清水泵 C、耐腐蚀泵 D、油泵 22.为减少电机的启动功率,离心泵在启动前应将( A ). A. 出口阀关闭 B. 进口阀关闭 C. 出口阀打开 D. 进口阀打开 23.对离心泵错误的安装或操作方法是( D )。 A、吸入管直径大于泵的吸入口直径 B、启动前先向泵内灌满液体 C、启动时先将出口阀关闭 错 D、停车时先停电机,再关闭出口阀 24.1m3气体经风机所获得能量,称为( A ) A. 全风压 B. 静风压 C. 动风压 D.扬程 25.对水喷射泵来说,当工作水温升高时,其产生的真空度是( C )的。 A. 升高 B. 不变 C. 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