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预见2017(演讲全文整理)
【最新文档】吴晓波名人励志演讲稿:把世界交给80后-word范文 (1页)

【最新文档】吴晓波名人励志演讲稿:把世界交给80后-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吴晓波名人励志演讲稿:把世界交给80后
好的励志演讲能够鼓舞人心,让人们受到正能量的熏陶,而名人的励志演
讲更是具备这样的力量。
下面是整理的吴晓波名人励志演讲稿:把世界交给80后,欢迎阅读。
吴晓波名人励志演讲稿:把世界交给80后
大家好,你们对我好一点,我首先要感谢许维,他允许我在这么一个商业
科技的大会上来讲那么一个不靠谱的话题。
其实我也不太愿意讲这句话,因为
我是60后,觉得这个世界还挺好的,但是也不得不讲,因为时间到了,讲完了,吃吃饭。
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马克在
战壕里对另外一个人讲,我们这一代人是否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
一代人重
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干掉,只是干掉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一家全国最大的一家通讯社,里面有两位我的前辈,一位是离休干部,一位是50年左右的人,我上班第一天领导就给了我一个热水瓶,上班的时候,你到传达室,每个人排队,拿自己的水瓶上去写稿采访,下班的时候再把水瓶拎下来......所以我觉得不能这么过。
吴晓波2小时超长演讲:传统行业如何转型升级都讲清楚了未来趋势: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

吴晓波2小时超长演讲:传统行业如何转型升级都讲清楚了!未来趋势: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化近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厦门发表演讲,阐述了2015年是大企业危机年。
吴晓波认为,过去的经验已经不行了,中国大企业面临的危机是系统性的、生态性的,而人才、资本战略转型是系统性问题,如果你用过去成功的方式走到今天,你会发现如果你不进行变化的话,你一定会被淘汰。
以下是吴晓波的演讲全文:大家上午好,说到产业的变革,首先要花一点时间谈宏观经济。
4月15日是物价局公布一季度数据的时间,有10个人参加,其中有5个经济学家,去之前我们大家还没有看到最终的数据,但大家都知道,今年的GDP是2014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最差的数据。
总理开了两个半小时的会,所有的部长都在,5个经济学家给到总理的意见,其实只有一个意见,就是货币必须更加的宽松。
而且5个人里面有3个认为中国和全球都处在新常态,未来5年内全球经济都好不了,每个国家货币发行的容忍度更大。
开完会我说不到一个月就会降息,宏观层面没有太大的办法,我觉得这个应该是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资产泡沫的崛起。
整个数据从去年的四季度以后到今年一季度的,所有的数据都处在下滑的阶段。
从宏观来看,实业在往下走,泡沫在往上涨。
我们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智囊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上个礼拜的经济论坛有一个判断,他认为中国经济会在未来的两年内成功探底。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层的判断,他认为未来两年我们处在探底的通道中。
这个探底怎么达成呢?他用了另外一个词“高投资处理”,通过货币大规模的投放,来推动产业转型。
这一次李总理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使用的办法很新,就是拉网抓鱼。
湖里面很多鱼,一张网,船往中间挤,所有的鱼都会自己跳起来,政府说未来一定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会转移到实体经济。
北京有一个新三板,今年有2000家以上的公司上市,然后加快直接融资,政府通过拉网的方式把资金往资本市场赶,这个就是今天经济的景象,然后就出现了产业的问题。
吴晓波:预见2018,罗振宇2017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整理)

吴晓波遇见2018跨年演讲罗振宇2017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还有三个半小时,2017年就要过去了。
每个人的2017应该都不一样。
所以从一个月前,我就不断的问我身边的朋友和我们的用户。
2017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得到的最多的答案,都是说10月18日,十九大召开的那一天很重要。
确实,对这个国家,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这是共识,那接下来的答案,每个人和每个人都不一样。
我问我的合伙人脱不花,哪一天很重要?她说,7月9日,她第二个孩子张本意出生的那天很重要。
因为,那天她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年轻女性的特定使命已经完成。
从那天开始,直到老去,她又可以不受性别和年龄的限制,按照自己本来的意志,经营自己的人生了。
所以她给这个孩子起名本意,本来意愿。
我们的一位用户告诉我,9月1日,他走出贵州的山区,到福建上大学的那一天很重要。
到宿舍之后他就发傻,一个寝室8个人,7个人都玩游戏,只有他不玩。
你看,我们的人生经常是这样的,你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你会发现周边的人跟你都不一样。
9月1号很重要,是他人生最困惑的时刻,我该怎么度过大学四年呢?这一天,所以对他很重要。
也有人说10月27号很重要,为什么?因为这一天,有一个家伙叫冯唐,写了一篇非常刷屏的文章,给我这样的人,发明了一个词,叫中年油腻猥琐男。
哎呀,这个词真的是在我这一代人当中,警钟长鸣。
自己还以为自己是什么社会中坚力量,没准都成了别人的嘲笑对象。
还有人说11月28号那一天很重要,因为那一天,比特币的价格一枚超过了一万美元,为什么很重要呢?因为我们是眼睁睁看着这个发财的机会,从我身边溜过去。
那如果你问我,2017年,哪一天很重要,那还用说吗?当然是今天最重要。
大家好,时间的朋友们,欢迎来到由深圳卫视、优酷视频、全程直播,一万名观众来到现场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这是倒数第18场。
我知道今天来到现场的朋友,大概有三分之二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甚至来自于海外。
谢谢你们。
而且,深圳卫视的朋友告诉我,就在几个月前,深圳卫视的全国覆盖的收视人口超过了11.6亿。
开讲啦吴晓波演讲稿:最美的是不确定性

开讲啦吴晓波演讲稿:最美的是不确定性开讲啦吴晓波讲演稿:最美的是不确认性各位同学:我们好!少年的国际,一个特别美的名词,但对于我来讲,现已是一个很悠远的一个过去了,我想到了许多许多。
我少年时分碰到的一些事儿,就有一件事儿是这样的。
那一年是1986年,我18岁,1986年4月18号是哈雷彗星从头通过地球上空的一个时刻。
哈雷彗星是一个盘绕太阳运转的一颗彗星,它是76年会飞临咱们上空一次,一般来讲一个人终身或许只能看到一次,所以那时分晚上我十分想去看这个哈雷彗星,但我的父亲对立,由于那一年是我参与高考的年份。
我父亲说那你是想今后长大当一个天文学家吗?我说不是的。
我父亲跟我讲说,“那你的终身,高考或许也只能参与一次,那是哈雷彗星重要仍是高考重要?”对话就完毕掉了。
这大概是我高中时期跟我的爸爸妈妈最终一次比较剧烈的对立。
所以到我高考的时分填志愿,我坚决要脱离我的家园杭州,我觉得不管我考到哪个大学,我都必须要脱离杭州,后来我就考进了上海复旦的新闻系。
我大学成果还不错,我就得到一个保送研究生的名额,所以很大的或许性我就会保送读博士,我父亲就特别高兴,咱们老吴家总算要出个博士了。
然后我就跟他讲,我说我要回杭州作业,我不要读研究生。
我父亲就疯掉了,就说,“怎么回事呢?”由于我那时分我女朋友在杭州,我跟他讲,我说,“假如我读三年研究生的话,我这个女朋友基本上就跑掉了,假如我读完博士的话,那必定就跑掉了。
”然后我父亲就很严厉地问我,说,“吴晓波同学,是爱情重要仍是作业重要?”那时分我现已年岁蛮大了,我现已有胆子了,我就跟他讲,我觉得仍是爱情比较重要。
大学结业今后,我就进入到一个作业的状况,我父亲一向不理解我的作业,不知道我在干什么,一年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时刻是在当地做调研,到我32岁的时分,我写出了一本书,叫《大败局》。
那本书是当年卖得最好的财经图书,然后就有一天,我记住我回家吃饭,我父亲吃饭吃到一半的时分,忽然很无意地跟我讲,“传闻你出了一本大什么局啊?”我说“叫《大败局》”。
吴晓波50本商业经典精讲--《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克里斯·安德森一、被偶然发现的“长尾理论”在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受到影响最大的一个理论,就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
安德森是硅谷最著名的光头。
硅谷有一本杂志叫做《连线》杂志,它是20多年来全球互联网最优秀的观察者,互联网的很多前沿性的理论和技术都是在《连线》杂志上第一次被曝光的。
这本杂志历史上有两个很有名的商业观察者,一个叫做克里斯·安德森,另外一个是写《失控》的凯文·凯利,他们都曾经当过《连线》的主编。
安德森写《长尾理论》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2004年的时候,他去硅谷采访一家在线音乐网站。
然后在交流过程中,CEO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在我们这个网站上,你认为哪些音乐被点击得最多?大概是什么样的比例?安德森很自然地回答说,二八法则,一定是20%的音乐是你们最受欢迎的,80%就是失败者,没有人会点击到的。
为什么会有个二八理论呢?是因为在1890年代的时候,有一个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叫做帕累托,他发明二八理论。
他说全世界所有的商品,卖得最好的就前面20%,另外的80%都是次要的。
所以他提出了二八法则,或者叫做帕累托法则。
安德森很自然地说,大概一定是符合二八法则。
在线音乐的CEO说,不是的,在我们的音乐库里有10万首歌,即便是最后面的第10万首歌,每一年都有几千人去点击它。
安德森非常地吃惊,说怎么可能呢?一定是前面20%的音乐是最重要的吗?不是的。
即便是最最尾巴端的那些音乐,仍然(能够)在全世界找到它的听众,找到它的喜欢者。
那一次交流给克里斯·安德森一个极大的震撼。
2004年的时候,全世界互联网经历了2000年的泡沫破灭以后,进入到了一个复兴期,当时在北美出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互联网公司,比如说亚马逊,卖图书的;比如说Netflix,卖在线音像产品;比如说苹果,有个iTunes的在线音乐的网站;比如说,有了谷歌,开始开发搜索行业。
安德森在那次交谈以后就开始到这些企业去拜访,去问他们哪些产品比较好卖,是怎么一个情况。
吴晓波50本商业经典精讲--《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

《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泰德罗泰德罗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
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去哈佛大学的肯尼迪学院当访问学者,有一次到旁边的商学院去串门,那里有很多中国的留学生、研究人员等。
我就问他们:“你们商学院里面最受学生和企业家学员欢迎的教授是谁?”他们说:“我们有很多非常大牌的教授,比如写‘战略学’的迈克尔·波特,比如发明了‘破坏式创新’的克里斯坦森……但是最受欢迎、每次讲课人满为患的是一个叫泰德罗的教授。
”他讲什么呢?他讲商学史,也就是美国的商业历史和美国企业家传记。
商学院里面的很多课程,它们有很多公式、数据、模型……听起来确实会让人昏昏欲睡,但是如果你讲历史,讲一个人在商业世界中的搏斗、挣扎和成功背后的苦难与纠结,那就会非常吸引人。
一、一本优美而宏大的企业家传记回国以后,我就买了泰德罗的这本《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
它也是我这十多年来,所有的商业类书籍中,经常拿出来看的极少数的几本书之一。
为什么?因为这本书有几点:第一点,它的文笔非常优美。
在商学院教授中,大部分老师的作品都干巴巴的,从道理到道理,从逻辑到逻辑……但是泰德罗的这本书文笔非常优美,很像一个文学类的作品。
第二,这本书写的是美国历史上七个草创型的企业家,他们很多人当年出生的时候是农民或移民,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然后终其一生,成为了美国商业史上的一个巨头型的人物,影响了美国乃至全球的商业历史的游戏规则。
那么,这些人的人生的阅历和他们的跌宕就会非常吸引人。
泰德罗在写这些人的事迹的同时,更有意义的一点是,他把这些人的人生放大到了美国几百年建国史的宏大历史背景下。
美国为什么会由新大陆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中,企业家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美国历史上,企业家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他试图在这7个人的人生简历和传记中投影出他这些宏大的问题。
泰德罗这本书写了七个美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企业家,他们分别是:安德鲁·卡内基(美国钢铁)、乔治·伊士曼(柯达)、亨利·福特(汽车)、托马斯·沃森(IBM)、查理·露华逊(露华浓)、萨姆·沃尔顿(沃尔玛)、罗伯特·诺伊斯(英特尔)。
4.1.1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

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需要致敬四类人网易财经综合 2019-12-31 08:21(原标题: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首发)来源:创业家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需要致敬的四类人12月30日,“预见2019”吴晓波年终秀在无锡灵山梵宫举行,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了跨年演讲,创业家&i黑马受邀参加。
吴晓波以一个写作者,以及和中国一起成长的亲历者,深入解读改革开放史(1978-2019),回溯了让中国发生巨变的激荡四十年。
一款为创投圈大佬定制的APP,欢迎内测!口述吴晓波整理朱丹编辑王根旺在过去四十年里,西方学者们多次认为中国就要垮了。
“但直到今天的年终秀,中国经济还是没有垮。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独特性是什么?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吴晓波认为,中国经济变革有四大动力:一、制度创新,中国的制度创新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二、容忍非均衡,中国从集体贫穷到让容忍一种非均衡的发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巨国效应,中国的人口红利让很多企业形成了巨大优势;四、技术破壁,技术革命不可逆,是一种新动力。
此外,吴晓波还携手吴伯凡、沈晓卫、刘加隆、管清友四位专家,从人、技术、资本、经济四大维度进行了的预测。
以下为吴晓波演讲节选,经创业家&i黑马精编,未经其本人审阅:人生有各种各样的相遇方式,有一种叫偶遇,人生的拐角处,突然遇到你;有一种叫奔赴,虽千里万里,你一定要找到那个人。
还有一种是等待,我在这片草地下、这片星空下,一定要等你出现。
第四种相遇就是年终秀,此时此刻在灵山·梵宫遇见大家,非常感恩。
这是我的第三场年终秀,前两场都在上海举办的。
年终秀的常规节目是两个预见:预见过去的一年以及预见即将到来的一年。
今年的年终秀有点特殊,因为我们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我是一个写作者,也和中国一起成长的亲历者。
今天我们让一起回顾一下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到2019。
名人励志演讲稿:吴晓波

名人励志演讲稿:吴晓波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马克在战壕里对另外一个人讲,我们这一代人是否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
一代人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干掉,只是干掉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一家全国最大的一家通讯社,里面有两位我的前辈,一位是离休干部,一位是50年左右的人,我上班第一天领导就给了我一个热水瓶,上班的时候,你到传达室,每个人排队,拿自己的水瓶上去写稿采访,下班的时候再把水瓶拎下来......所以我觉得不能这么过。
记得工作没几年就买了一台电脑,电脑这个事在整个大院里面就变成特别大的新闻。
我们的单位特别好,他分配你所有的东西,除了你老婆以外。
然后买台电脑回去,我那两个前辈跟我讲说,单位什么都发给你,你干吗还要用电脑呢?后来他们知道了,因为我有了电脑,我写的更快,赚的钱就多,还可以保存很多东西。
后来我买了商品房,他们又疯了,单位分你房子了,你还买另外一个房子,你要包二奶吗?我们知道,中国从1978年到今天改革开放36年,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36年我们国家最幸运的一代人是哪一代人?我仔细算了一下是1962-1975年出生的人。
为什么说这一代人是最幸运的呢?第一,我们这一代人没有遭遇过饥荒。
到了7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是允许人口出生的,1976年中国开始计划生育。
中国正式把计划生育变成一个基本国策,我以前到农村支教过,我眼看过六个月大的妇女,几个干部拉她去医院引产。
第二,我们是接受了完整的高等教育。
1962年以前出生的,他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不完整的。
第三,我们享受了所有的转型福利。
中国从1980年代进入转型社会,我们享受过国家分配给你的房子,也享受过商品房的福利,也享受过创业的机会,所以我们享受过所有转型的经历。
有一年我碰到胡润,我让他算一下,中国排名1000名的富豪平均年龄是多少?80%是1962-1975年的那波人,里面属兔子最多,都是1963年出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晓波:预见2017(演讲全文整理)吴晓波财经作家,《激荡三十年》作者1968年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
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
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2017年,关于创业、关于消费升级、关于投资领域,关于所有你关心的事,吴老师将会做出哪些预测和展望呢?以下根据吴晓波频道年终秀现场演讲整理预见2017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名词:舒适感。
有一个新闻客户端,知道你喜欢什么东西,并且不断向你推荐你喜欢的东西,这时你会感到非常舒服,但也是你要警惕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拒绝舒适感,拒绝之后会很焦虑,产生不适感。
有了不适感,你才会愤怒,才会反抗。
2017年很可能是让你产生不适感的年份,这是好事儿。
我们会面临一个非常陌生的年份,甚至比2016年更让我们陌生,这份陌生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2017会发生哪些新的变化呢?1新锐中产渐成主流我们对2016年的第一个预见是中产消费元年的到来,这件事在2016年变成了现实。
我认为2017年它会由元年的萌芽状态渐渐成为主流,这个主流不仅仅是消费、产品方面的变化,它有可能是橄榄形中间的数以亿级的中产阶级的扩大。
当这些人不断增加时,这个社会改变的不仅仅是消费观,它会改变什么呢?会改变审美,会改变价值观,会改变这个国家很多的公共问题,甚至改变我们对“公平”这两个字的理解。
当新锐中产成为这个国家的主流时,中国将出现新的增长点。
今天我们这个国家,在主流社会中有60后、70后、80后、90后,不同年龄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我认为要理解2017年的中国,就要来了解统治中国社会的这四类人。
60后已经从中国产业经济的创业一线大规模退出,这是一件让人很纠结的事。
中国2000位富豪的平均年龄是53岁,集中出生在1963年,在互联网行业、信息行业中,他们是最焦虑的群体。
2017年他们会退出一线舞台,交给80、90后,成为80、90后的投资者。
他们是未来投资的主力人群,因此60后的投资观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事情。
对于70后,我们要关注的是消费观。
今天中国的汽车、服装、娱乐、电影,很多观念是由70后主导的。
而对于80后呢,要关注的是80后的审美观。
80后正慢慢走到舞台的中央,他们现在是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中层干部主力人群,所以他们的审美观在定义中国的文化是什么,中国的消费是什么。
再来就是90后,90后是中国过去100年以来第一批在和平时代和物质丰裕年代出生的人,他们成长在一个互联网化时代。
他们成为未来中国消费的反叛力量。
这些人,他们的家庭构成了今天中国的中产阶级,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
他们的投资观、消费观、审美观和叛逆观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2工匠精神再造国货2017年,随着消费升级,工匠精神将再造国货。
我们在研究经济史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景象,什么时候一个国家的国民开始要穿自己的服装,买一把中国人自己做的雨伞,喝中国人自己的茶叶,用中国人自己的杯子,穿中国人自己的衬衫?这些工匠精神怎么出现?美国、日本各个国家都一样,当中产阶级成为消费主力的时候,国民本土文化崛起,国民自信心崛起,就需要有本土文化的商品。
当需求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供给就发生了。
这么多年,中国制造业者、企业家,长期以来认为模仿是最大的成功,把国外的电影、国外的衣服、国外的家电拍回来,用最低的成本、最大的规模制造出来。
很长时间里,中国的消费者没有为本土创新买单的意愿,而这一切在今天发生了变化。
同时,这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是整个金字塔式的环境解构的过程,是消费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
2017年中国大型企业、大众品牌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同时一些愿意为内容、产品付出努力的人将成为中国新的一批企业家。
他们不再是规模很大的企业,而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的生产和制造不再是性价比模式,而是性能比模式。
其实我不知道他们能走多远,能做多大,能坚持多久,有没有人会成为独角兽,有没有人会在两年后破产,我真的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我要支持他们,因为他们是产业转型的未来,他们用和父辈不一样的方式制造这条围巾、这件衬衫、这双皮鞋。
他们用他们的方式重新让所处行业感到非常不舒服,他们都是叛逆者。
年轻人用这样的方式来告别大师们,我们把他们定义为新匠人。
这些人一定不是回到传统中,而是用新的工艺、新的审美、新的技术,重新完成变革。
3跨境并购倍级增长今年5月份我带了150个企业家去德国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现在有一个名词叫“德国工业”,我们看到柔性的生产线、新的传感技术、智能化的车间。
明年我们还会带500个人继续去看西门子的工厂以及奔驰的工厂。
我比那些企业家晚到了两天,下飞机后导游来接我,第一句话是:吴老师,我们已经有两个团员要买德国工厂了。
我跟驻德大使馆的领导打电话,问2016年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并购案增加了多少。
“增加了3倍”——这是未来几年慢慢成为主流的景象。
因为中国的产业转型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最真实,我们有超过14亿的消费人口,1亿的中产阶级。
整个产业转型建立在消费升级的前提下,所以未来我们会成为全球工业、第四次工业革命升级最大的试验场。
当我们有强大的消费能力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人民币泡沫化红利到全世界抢购最好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
我想我们不会像日本人一样买一些标志物,我们会以中小企业为主,以中国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家庭为主,以更渗透的方式到发达国家去买他们的金融资产、技术资产、实业资产。
这在2017年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4人工智能穿透产业我们认为2017年人工智能会有发展。
2016年年初的时候我们看到一则新闻,阿尔法狗战胜了韩国的围棋冠军。
但是我们会说这个狗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如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今年我出版了一本书叫做《腾讯传》,念一段文字给大家听。
念得好不好?我如果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机器念的呢?这是一家中国的语音技术公司向我要了十个小时的演讲内容,然后让机器深度学习,用我的声音念出了这段文字。
这是人工智能进入我们生活的一个非常小的应用,这些应用已经慢慢地在向各个行业渗透。
今年年初我们在深圳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他们把自己叫做金融科技公司,这家公司原来有2400人,做P2P,做互联网金融销售。
我去的时候有多少人呢,400个人,砍掉了2000人,但是在过去十个月里发展了500万用户,做了200多亿的贷款余额。
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方式,把你的名字、一些信息告诉他们,机器可以在两分钟之内认定能不能贷款给你30万。
所以,在2017年,人工智能会以比我们想的更快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穿透我们的产业。
5资本市场频繁换壳在资本市场,2017年会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年份。
2016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暴涨给了中央政府极大的警惕,2017年年底会召开十九大,所以整个2017年中国的政治、经济、舆论都将以稳定为第一前提。
因此不动产市场在2017年会维持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不可能出现类似2015年第四季度和2016年上半年的暴涨行情。
资金会去哪里呢?会进入股票市场。
二级市场中好的公司,或有重组价值的公司将成为重要的争夺目标。
对于机构资金来讲,无论私募基金还是社保基金都很充裕。
但在资本市场以外,无论实体经济还是服务行业仍然处在水深火热的转型当中,所以大规模的资金缺少好的标的物,他们一定会找到一个相对确定的目标,哪怕它是一个壳。
2017年,在规范化的前提下,我认为险资会入市,跟它一起进去的还有私募基金、风险基金,甚至国家的主权基金。
同时,在资本不断进入上市公司的前提下,中国现在的3000家上市公司,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传统没落的、处在一个非常不适状态下的资产,他们将利用2017年的资产荒和资金入市完成改造。
这个过程会比较野蛮、血腥,很可能充满种种灰色交易。
这个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行业状况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衍生工具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会愿意在中国本土上市。
在这些投资、转型、买壳和新的规范调整过程中,2017年资本市场会比2016年表现得更加活跃。
6理财恐慌持续蔓延中国转型仍然非常艰难,我认为2017年传统制造业、服务业破产倒闭的状况会持续。
外贸公司,如果没有办法跟新的跨境电商模式嫁接,那特朗普上任会对中国的外贸造成冲击,外贸将继续处在一个动荡的环境中。
为了完成这次空前的产业转型,中央政府仍然会做两件事,第一是会继续通过PPP的方式加大基础建设的投资,以维持%以上的GDP 增长。
第二是继续容忍货币的“量化宽松”。
中国企业中的20%将引领这个国家的经济转型和升级,80%的企业仍会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状态下。
如果这些事情在2017年成为现实的话,就意味着2017年中国家庭贫富悬殊继续拉大。
所以2017年可能会出现理财的恐慌,中产阶级不知道买什么资产,眼睁睁看着货币贬值。
7新型垄断挑战公平我认为未来中国的经济社会有两个非常重大的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我们要通过年轻人、工匠精神、广大的中小企业完成这一次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这是一次代价非常大,但我认为成功概率很高的转型。
第二个主题是公平,历史永远在发展和公平中摇摆。
互联网经济作为一个让社会变形的普适化经济,在各行各业都引发变化。
但我们一方面看到互联网、新技术的力量把旧的商业模式彻底推翻,另一方面又看到新型的垄断。
又如,中国允许发片公司和影院合为一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人可以控制影院的屏幕数和电影的上映速度,这就在中国影视市场诞生了垄断。
垄断产生之后,垄断者发一些烂片填充到我们的时间当中,中国的电影创新就被扼杀了。
很可惜在中国过去这些年里,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监督能力被破坏了。
《东方早报》将在2017的第一天停刊,它是最早报道三聚氰氨的媒体,今后谁给我们报道三聚氰氨?成为新中产的标志并不是拥有多少钱。
你的家庭资产仅仅是你成为中产阶级的前提,成为合格的中产阶级需要对中国的公共事务表达态度和立场,为这个社会的公平奉献我们的力量,这是我们社会稳定、健康和理性发展的前提。
所以我认为,2017年以后,随着中产阶级不断崛起,反对垄断和对公平舆论环境的重新定义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8全球通缩政经动荡2017年,全球仍然在一个通缩的环境下,反全球化的景象会继续蔓延。
法国、德国将要改选,2017年是欧洲动荡的观察点。
美国的特朗普当选第一年,会在欧洲做什么?会对中国做什么?而在2017年年底,我们的政府也面临换届。
欧洲、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全球会在通货紧缩和反全球化的状态下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
各位会发现,每一年都会出现很多令人焦虑不安的事情,但是我们每年12月底还是会来到这个舞台预见下一年。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它会在不断的不适应和变化中迎接新的可能性。
大家还记得在去年年终秀演讲幻灯片上的最后六个字吗?“风很大,一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