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收发器的测试规范
光纤收发器华为检测报告

光纤收发器华为检测报告这东西还好,可替换性比较强,除了美光以外还有ISSI、Cypress(以上三家是美国的)、三星、东芝、旺宏、华邦(这两家是台湾的)有近似型号可选。
国内么,不知道了。
角落里是光纤收发器,海思SD5171。
这俩是光猫的核心部件了,都掌握在华为自家手里。
主芯片旁边是韩国nix的H5TQ1G83EFA,128M的DDR3SDRAM。
同类产品。
也就是ISSI、美光、三星、华邦了?国内就看晋华之类能不能缓过来吧。
绿圈LE89810,蓝圈LE89116,这俩是美国Micro semi的电话语音和数据接口IC。
(Micro semi今年被美国Microchip收购。
) 其他厂家:美国Intel和Silicon Labs,日本Rene,德国neon,意法ST。
国内?不知道。
黄圈:H1610DG,东莞铭普的网络变压器。
红圈:CP152S,ST的TVS二极管。
紫圈:FZT955,美国Diodes的高压PNP三极管。
这个国内应该没问题,江苏长电、乐山无线电估计都有差不多的型号。
供电部分,两颗台湾Rich的RT8284。
没啥特别的,国内估计有N家公司都有类似产品。
这个光猫是N年前的老产品,在淘宝上也就15-30元不等,要说完全不用美国芯片,也许大概可能能造;要是只用国产芯片,那就呵呵了。
测试整机满负载工作时,在常温(25℃)下最高的温度点。
整机在55摄氏度环境下满负载工作24小时,是否正常。
要求机器在常温下工作时,机箱内最高温度不超过50度。
在55度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24小时以上。
测试整机满负载工作时,在常温(25℃)下最高的温度点。
整机在55摄氏度环境下满负载工作24小时,是否正常。
要求机器在常温下工作时,机箱内最高温度不超过50度。
在55度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24小时以上。
在机器的交流电源输入端接入一个交流调压器,改变机器的交流输入电压,检查机器正常工作的输入电压范围。
要求机器正常工作的输入电压在110v-260v,输入功率不大于50w。
光纤收发器测速方法

光纤收发器测速方法摘要:一、引言二、光纤收发器测速原理1.光信号传输过程2.测速关键参数三、常见测速方法1.峰值测速法2.平均测速法3.突发模式测速法四、测速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工具和设备2.搭建光纤测试环境3.进行测速实验4.分析测试结果五、提高光纤收发器测速的方法1.优化光纤链路2.合理选择测速方法3.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定期维护和检查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光纤收发器作为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输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
为了确保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掌握光纤收发器的测速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纤收发器测速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领域的基本知识。
二、光纤收发器测速原理1.光信号传输过程光纤收发器的测速主要是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时间来确定的。
光信号从发送端光纤收发器发出,经过一定的距离传输到接收端光纤收发器,再由接收端光纤收发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后通过电信号的传输时间计算出光信号的传输速度。
2.测速关键参数在光纤收发器测速过程中,以下几个关键参数需要重点关注:a.光纤长度:光纤长度直接影响到光信号的传输时间,长度越长,传输时间越长。
b.光信号传输速率:光信号传输速率越高,传输时间越短。
c.光信号衰减:光纤中的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衰减,衰减越大,传输时间越长。
三、常见测速方法1.峰值测速法: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最大速度来确定平均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光纤链路稳定、衰减较小的场景。
2.平均测速法: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平均速度来确定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光纤链路不稳定、衰减较大的场景。
3.突发模式测速法:模拟实际通信场景,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突发数据包的时间来确定速度。
这种方法更接近实际应用,适用于评估光纤链路的实时性能。
四、测速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工具和设备:包括光纤收发器、光纤跳线、光功率计、示波器等。
2.搭建光纤测试环境:将光纤收发器与光纤跳线相连,确保光纤链路畅通。
无线产品的发射器、接收器测试方法

无线测试新方案盘点大幅加速流程摘要:随着频率逐渐攀升到新的高度,无线和射频测试的复杂度和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事实上,目前千兆赫级频率已相当司空见惯了。
简单的AM和FM/PM已被淘汰,为更复杂的数字调制方法所取代。
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 PSK)以及正交幅度调制(QAM)都是目前的常用标准。
手机还广泛采用了扩频(CDM A)技术。
而同时,其它一些更先进的无线方法则开始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
此外,软件定义无线电(SDR)和认知无线电(CR)、时隙复用协议、雷达之类的突发传输、调频、超宽带(UWB)等带宽技术,以及自适应调制等等专业无线技术,使测试流程愈加复杂化,这给设计人员或测试工程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不仅止于此,测试速度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但现在在工程中仍然是上市时间主宰一切,而测试没有增加任何价值。
它只是一种为确保产品正常工作并符合相关指南所产生的成本。
制造测试花费的时间越长,成本就越高,利润就越低。
对手机像这样的大批量商品市场而言,这是很严酷的现实。
仅仅今年生产的新电话就超过了10亿部,试想一下测试所花的时间!有制造商指出,若把一项测试的时间减少10ms,每次生产运转就可以节省100万美元。
尽管如此,在这方面还真有一些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总是站在技术最前沿的测试设备制造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发出了一些很棒的解决方案,可以简化且大幅度加速测试流程。
虽然代价是必须做出适当的折衷取舍,但颇为值得,毕竟时间就是金钱。
常用测试在规划无线测试时,应该确保所采用技术的标准给出了需要测量的主要参数。
不论该标准是国际标准组织还是认证产品的业界联盟所制定,你都必须获取标准文档,并了解其所有繁琐的细节。
在其中你将找到必需进行的特殊测试极其所需设备。
切记两个事实。
首先,射频测量是针对功率而非电压的。
仪表和显示系统的读数常常直接以功率单位给出,有时又采用dBm的形式(即dB值是以1mW为参考值的)。
光纤通信测量光接口的传输指标和测试

读出以dBm为单位的数值LT,而有的光功率计 只能读得mw(PT)数,则可按下式换算成dBm,
即:
LT=10lg(10-3·PT)
精品医学ppt
7
说明:平均发送光功率与光端机输出光 脉冲波形有关,目前有NRZ码和50%占 空比的RZ码两种波形,前者比后者的平 均发送光功率大3dB。国标GB/T1399792(光端机的技术要求)中规定:单模 光纤系统用NRZ码测量,多模光纤系统 用RZ码测量
第3章 光接口的传输指标和测试
精品医学ppt
1
发送
CTX S
光缆设 施
CRX R
接收
光接口示意图
S点是紧靠着发送机(TX)的活动连接器(CTX) 后的参考点,R点是紧靠着接收机(RX)的活动 连接器(CRX)前的参考点
光接口主要指S点和R点的物理接口,它们分别 是发送机与光纤(光缆)线路,以及接收机与光 纤(光缆)线路之间的互连点
l2
l2
2ll02•Pldl/Pldl
l1
l1
l2
l2
l2 0
l•Pldl/Pldl
l1
l1
P(l)是实测的光源光谱特性,l1和l2是相
对峰值功率跌落规定分贝数的波长,l0
是峰值波长
精品医学ppt
13
dB
dB
0
1
-x
-x
0
l1
l2 l
0
l1
l2
l
MLM的典型光谱特性
LED的典型光谱特性
σ的大小与积分区域的选择密切相关。若积分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案

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C系列光纤收发器设备测试方案建议书日期:2005年 4 月 26日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C系列光纤收发器测试报告此测试报告是关于10/100M自适应收发器的性能、功能测试以及对网管软件平台的功能。
其中RC513/514-FE-XX具有N*32kbps带宽可控,支持远端网管功能单纤收发器。
测试分四部分。
一、常规性能测试二、收发器与交换机、路由器配合实现交换机、路由器链路备份功能三、带宽限制与FTP测试四、结合网管功能的测试一、常规性能测试1、测试内容及目的本测试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测试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的稳定性、灵活性及恶劣环境下的传输能力。
◆稳定性测试:在标准传输环境及恶劣传输环境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实现方式是在系统测试时,100Base-T 的RJ-45接口使用60米~100米长的标准五类双绞线,100Base-FX的光接口在光路上模拟15dB~20dB的衰减,在此环境下测试系统运行效果。
◆灵活性测试:测试系统对各种不同应用环境及不同网络设备联接的互联能力。
实现方式是测试时将网络设备的端口模拟成100Mbps全双工、自适应等各种模式,在此环境下测试系统的运行效果。
◆传输能力:测试系统的有效传输能力。
实现方式是在光纤收发器两端设备上模拟80%的双向数据流量,在此负载下测试系统的丢包率。
2、测试环境测试设备连接图:3、测试过程固定流程:♦PC机A:向B最大限度发出数量流量。
使用Sinffer/Netxray中的Packets generate 工具,数据流间隔0ms,数据包大小1500Byte,连续发送。
从仪表盘上统计每秒钟综合数据流量。
♦PC机B:向A最大限度发出数量流量。
使用Sinffer/Netxray中的Packets generate 工具,数据流间隔0ms,数据包大小1500Byte,连续发送。
从仪表盘上统计每秒钟综合数据流量。
♦PC机A:进入DOS环境,ping B的IP地址,64K字节,500次,统计丢包率。
光纤收发器的测试规范

光纤收发器的测试规范1、概述对光纤收发器的测试可分为元件级和整机测试。
元件级测试主要包括对光纤收发器内部关键器件在电工作的电性能测试。
整机测试主要指将光纤收发器接入到以太局域网中,测试整机的功能、性能和特性。
元件级测试的内容包括:电路板的工作电压范围、电流大小,时钟电路的电特性,高速信号线的电特性,前端模拟信号部分的电特性,各个芯片输入电压、时钟的电特性,线路板的温度、电磁特性。
整机测试包括:整机工作环境的电特性、物理环境,各个端口的功能测试、兼容测试,整机联网测试、2、应测试的特性元件级测试的内容包括:电路板的工作电压范围、电流大小,时钟电路的电特性,高速信号线的电特性,前端模拟信号部分的电特性,各个芯片输入电压、时钟的电特性,线路板的温度、电磁特性。
整机测试包括:整机工作输入电压、电流特性、整机工作的温度特性、整机工作的安全特性,整机工作的稳定性测试。
光口,电口的功能测试(10M、100M,半双工、全双工或自适应测试)、兼容测试(同网卡、HUB、Switch连接测试),电缆连接特性(长、短电缆、各品牌网线的兼容性),传输特性(不同长度数据包的传输丢失率,传输的速度,数据包的转发时间特性),整机对传输网络协议的兼容性。
指示灯状态测试。
3、不被测试的特性吞吐量测试,数据错误包过滤特性,地址表分配特性,流量控制测试,X-Stream等交换特性测试等。
机器的电磁特性测试。
以上测试需要smartbits2000等测试设备,而且这些特性主要同光纤收发器所采用的主芯片(交换控制芯片、TX/FX芯片、PHY)有关。
4、方法4.1对元件的测试主要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测试设备测试各个被测元件的电特性。
4.2整机工作输入电源特性在机器的交流电源输入端接入一个交流调压器,改变机器的交流输入电压,检查机器正常工作的输入电压范围。
要求机器正常工作的输入电压在110-260V,输入功率不大于50W。
4.3整机工作的温度特性测试整机满负载工作时,在常温(25)下最高的温度点。
收发器检测报告

收发器检测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收发器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评估。
收发器是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设备,它负责将电器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进行有效的传输。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对收发器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连接性、光功率、波长稳定性等。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判断收发器是否正常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维修或更换建议。
2. 测试设备和方法在进行收发器的检测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以下设备和方法:2.1 测试设备•光纤电源:用于供电和电信号输入•光功率计:用于测量收发器的光功率输出•信号发生器:用于模拟电信号输入•示波器:用于观察和分析电信号和光信号2.2 测试方法1.首先,将光纤电源和光功率计与收发器连接,以确保供电和测量准确。
2.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标准的电信号,将其输入收发器的电信号输入端口。
3.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收发器的电信号输出,确保信号质量良好。
4.使用光功率计测量收发器的光功率输出,并记录结果。
5.重复以上步骤,但在每次测试中改变光功率计的位置以评估光功率的稳定性。
6.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 测试结果经过多次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测试结果:1.连接性:收发器与光纤电源的连接良好,信号传输稳定,无明显松动或异常。
2.电信号:收发器能够正常接收和传输电信号,信号波形清晰,无失真。
3.光功率稳定性:在所有测试中,收发器的光功率输出保持稳定,无明显波动。
平均光功率值为X dBm。
4.波长稳定性:收发器的光波长在所有测试中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
平均波长值为X nm。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我们得出结论:收发器工作正常,连接稳定,光功率和波长输出可靠。
4. 结论和建议根据我们对收发器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结论:收发器工作正常,并符合预期的性能指标。
连接性良好,信号传输稳定。
光功率和波长输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建议:鉴于目前收发器工作正常,无需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
建议定期检查和维护收发器,以确保其继续正常运行。
光收发一体模块SFP测试方法详解

深圳飞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SHENZHEN PHOTON TECHNOLOGY CO.,LTD测试规范Test Specification(光电性能方面)项目名称/产品型号SFP光收发一体模块SUBJCT(MODEL):项目阶段SUBJCT PHASE拟制/日期:PREPARED BY/DATE:审核/日期:CHECKED BY:批准/日期:APPROVED BY/DATE:一、目的:根据要求对于SFP模块在各种条件下进行性能指标测试、功能测试及可靠性测试,对产品的设计质量及可生产性进行综合评价。
二、引用行业标准或协议:●ITU-T G.957 (1999/06)●ITU-T G.695 (2004/02)●IEEE802.3 (1998)●SFP MSA (2000/09)●SFF-8472 (V9.3)三、仪表名称:(厂家)●光可变衰减器:GSK-02(光讯)●数字示波器:86130A (Agilent)●光示波器:86130A (Agilent)●直流稳压电源:MPS-3003●光功率计:M712●误码仪:86130A (Agilent)●误码仪(抖动测试):ANT-20SE(WWG)●光谱仪:Q8381(HP)●光回损仪:RM3750(JDSU)四、测试框图1. 接收灵敏度、饱和光功率图1 接收误码测试框图2. 传输代价图2 传输代价测试框图3. 回波损耗:4. 发射光波长、谱宽:图4 发射光谱测试框图5. 发射光功率:图5 发射光功率测试框图6. 发射光眼图及消光比:图6 发射眼图测试框图7. 抖动测试图7抖动测试框图8. TxDisable 时序图7 发射时序测试框图9.图10 接收时序测试框图五、定义及测试步骤(一)光电电光参数1. 接收灵敏度:Pr定义:在一定的误码率条件下,接收组件能接收的最小输入平均光功率。
测试步骤:(1) 检查测试系统后,打开测试台电源,系统连接参见图1。
(2) 按屏幕右边的“PG Setup”按键,点屏幕左侧的“Bit Rate Setup”软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