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案

合集下载

光纤收发器华为检测报告

光纤收发器华为检测报告

光纤收发器华为检测报告这东西还好,可替换性比较强,除了美光以外还有ISSI、Cypress(以上三家是美国的)、三星、东芝、旺宏、华邦(这两家是台湾的)有近似型号可选。

国内么,不知道了。

角落里是光纤收发器,海思SD5171。

这俩是光猫的核心部件了,都掌握在华为自家手里。

主芯片旁边是韩国nix的H5TQ1G83EFA,128M的DDR3SDRAM。

同类产品。

也就是ISSI、美光、三星、华邦了?国内就看晋华之类能不能缓过来吧。

绿圈LE89810,蓝圈LE89116,这俩是美国Micro semi的电话语音和数据接口IC。

(Micro semi今年被美国Microchip收购。

) 其他厂家:美国Intel和Silicon Labs,日本Rene,德国neon,意法ST。

国内?不知道。

黄圈:H1610DG,东莞铭普的网络变压器。

红圈:CP152S,ST的TVS二极管。

紫圈:FZT955,美国Diodes的高压PNP三极管。

这个国内应该没问题,江苏长电、乐山无线电估计都有差不多的型号。

供电部分,两颗台湾Rich的RT8284。

没啥特别的,国内估计有N家公司都有类似产品。

这个光猫是N年前的老产品,在淘宝上也就15-30元不等,要说完全不用美国芯片,也许大概可能能造;要是只用国产芯片,那就呵呵了。

测试整机满负载工作时,在常温(25℃)下最高的温度点。

整机在55摄氏度环境下满负载工作24小时,是否正常。

要求机器在常温下工作时,机箱内最高温度不超过50度。

在55度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24小时以上。

测试整机满负载工作时,在常温(25℃)下最高的温度点。

整机在55摄氏度环境下满负载工作24小时,是否正常。

要求机器在常温下工作时,机箱内最高温度不超过50度。

在55度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24小时以上。

在机器的交流电源输入端接入一个交流调压器,改变机器的交流输入电压,检查机器正常工作的输入电压范围。

要求机器正常工作的输入电压在110v-260v,输入功率不大于50w。

光纤收发器测速方法

光纤收发器测速方法

光纤收发器测速方法摘要:一、引言二、光纤收发器测速原理1.光信号传输过程2.测速关键参数三、常见测速方法1.峰值测速法2.平均测速法3.突发模式测速法四、测速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工具和设备2.搭建光纤测试环境3.进行测速实验4.分析测试结果五、提高光纤收发器测速的方法1.优化光纤链路2.合理选择测速方法3.确保设备正常运行4.定期维护和检查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光纤收发器作为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输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

为了确保光纤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掌握光纤收发器的测速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纤收发器测速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光纤通信领域的基本知识。

二、光纤收发器测速原理1.光信号传输过程光纤收发器的测速主要是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时间来确定的。

光信号从发送端光纤收发器发出,经过一定的距离传输到接收端光纤收发器,再由接收端光纤收发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最后通过电信号的传输时间计算出光信号的传输速度。

2.测速关键参数在光纤收发器测速过程中,以下几个关键参数需要重点关注:a.光纤长度:光纤长度直接影响到光信号的传输时间,长度越长,传输时间越长。

b.光信号传输速率:光信号传输速率越高,传输时间越短。

c.光信号衰减:光纤中的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衰减,衰减越大,传输时间越长。

三、常见测速方法1.峰值测速法: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最大速度来确定平均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光纤链路稳定、衰减较小的场景。

2.平均测速法: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平均速度来确定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光纤链路不稳定、衰减较大的场景。

3.突发模式测速法:模拟实际通信场景,通过测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突发数据包的时间来确定速度。

这种方法更接近实际应用,适用于评估光纤链路的实时性能。

四、测速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工具和设备:包括光纤收发器、光纤跳线、光功率计、示波器等。

2.搭建光纤测试环境:将光纤收发器与光纤跳线相连,确保光纤链路畅通。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案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案

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C系列光纤收发器设备测试方案建议书日期:2005年 4 月 26日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C系列光纤收发器测试报告此测试报告是关于10/100M自适应收发器的性能、功能测试以及对网管软件平台的功能。

其中RC513/514-FE-XX具有N*32kbps带宽可控,支持远端网管功能单纤收发器。

测试分四部分。

一、常规性能测试二、收发器与交换机、路由器配合实现交换机、路由器链路备份功能三、带宽限制与FTP测试四、结合网管功能的测试一、常规性能测试1、测试内容及目的本测试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测试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的稳定性、灵活性及恶劣环境下的传输能力。

◆稳定性测试:在标准传输环境及恶劣传输环境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实现方式是在系统测试时,100Base-T 的RJ-45接口使用60米~100米长的标准五类双绞线,100Base-FX的光接口在光路上模拟15dB~20dB的衰减,在此环境下测试系统运行效果。

◆灵活性测试:测试系统对各种不同应用环境及不同网络设备联接的互联能力。

实现方式是测试时将网络设备的端口模拟成100Mbps全双工、自适应等各种模式,在此环境下测试系统的运行效果。

◆传输能力:测试系统的有效传输能力。

实现方式是在光纤收发器两端设备上模拟80%的双向数据流量,在此负载下测试系统的丢包率。

2、测试环境测试设备连接图:3、测试过程固定流程:♦PC机A:向B最大限度发出数量流量。

使用Sinffer/Netxray中的Packets generate 工具,数据流间隔0ms,数据包大小1500Byte,连续发送。

从仪表盘上统计每秒钟综合数据流量。

♦PC机B:向A最大限度发出数量流量。

使用Sinffer/Netxray中的Packets generate 工具,数据流间隔0ms,数据包大小1500Byte,连续发送。

从仪表盘上统计每秒钟综合数据流量。

♦PC机A:进入DOS环境,ping B的IP地址,64K字节,500次,统计丢包率。

光纤收发器的测试规范

光纤收发器的测试规范

光纤收发器的测试规范1、概述对光纤收发器的测试可分为元件级和整机测试。

元件级测试主要包括对光纤收发器内部关键器件在电工作的电性能测试。

整机测试主要指将光纤收发器接入到以太局域网中,测试整机的功能、性能和特性。

元件级测试的内容包括:电路板的工作电压范围、电流大小,时钟电路的电特性,高速信号线的电特性,前端模拟信号部分的电特性,各个芯片输入电压、时钟的电特性,线路板的温度、电磁特性。

整机测试包括:整机工作环境的电特性、物理环境,各个端口的功能测试、兼容测试,整机联网测试、2、应测试的特性元件级测试的内容包括:电路板的工作电压范围、电流大小,时钟电路的电特性,高速信号线的电特性,前端模拟信号部分的电特性,各个芯片输入电压、时钟的电特性,线路板的温度、电磁特性。

整机测试包括:整机工作输入电压、电流特性、整机工作的温度特性、整机工作的安全特性,整机工作的稳定性测试。

光口,电口的功能测试(10M、100M,半双工、全双工或自适应测试)、兼容测试(同网卡、HUB、Switch连接测试),电缆连接特性(长、短电缆、各品牌网线的兼容性),传输特性(不同长度数据包的传输丢失率,传输的速度,数据包的转发时间特性),整机对传输网络协议的兼容性。

指示灯状态测试。

3、不被测试的特性吞吐量测试,数据错误包过滤特性,地址表分配特性,流量控制测试,X-Stream等交换特性测试等。

机器的电磁特性测试。

以上测试需要smartbits2000等测试设备,而且这些特性主要同光纤收发器所采用的主芯片(交换控制芯片、TX/FX芯片、PHY)有关。

4、方法4.1对元件的测试主要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测试设备测试各个被测元件的电特性。

4.2整机工作输入电源特性在机器的交流电源输入端接入一个交流调压器,改变机器的交流输入电压,检查机器正常工作的输入电压范围。

要求机器正常工作的输入电压在110-260V,输入功率不大于50W。

4.3整机工作的温度特性测试整机满负载工作时,在常温(25)下最高的温度点。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案资料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案资料

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C系列光纤收发器设备测试方案建议书日期:2005年 4 月 26日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C系列光纤收发器测试报告此测试报告是关于10/100M自适应收发器的性能、功能测试以及对网管软件平台的功能。

其中RC513/514-FE-XX具有N*32kbps带宽可控,支持远端网管功能单纤收发器。

测试分四部分。

一、常规性能测试二、收发器与交换机、路由器配合实现交换机、路由器链路备份功能三、带宽限制与FTP测试四、结合网管功能的测试一、常规性能测试1、测试内容及目的本测试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测试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的稳定性、灵活性及恶劣环境下的传输能力。

◆稳定性测试:在标准传输环境及恶劣传输环境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实现方式是在系统测试时,100Base-T 的RJ-45接口使用60米~100米长的标准五类双绞线,100Base-FX的光接口在光路上模拟15dB~20dB的衰减,在此环境下测试系统运行效果。

◆灵活性测试:测试系统对各种不同应用环境及不同网络设备联接的互联能力。

实现方式是测试时将网络设备的端口模拟成100Mbps全双工、自适应等各种模式,在此环境下测试系统的运行效果。

◆传输能力:测试系统的有效传输能力。

实现方式是在光纤收发器两端设备上模拟80%的双向数据流量,在此负载下测试系统的丢包率。

2、测试环境测试设备连接图:3、测试过程固定流程:♦PC机A:向B最大限度发出数量流量。

使用Sinffer/Netxray中的Packets generate 工具,数据流间隔0ms,数据包大小1500Byte,连续发送。

从仪表盘上统计每秒钟综合数据流量。

♦PC机B:向A最大限度发出数量流量。

使用Sinffer/Netxray中的Packets generate 工具,数据流间隔0ms,数据包大小1500Byte,连续发送。

从仪表盘上统计每秒钟综合数据流量。

♦PC机A:进入DOS环境,ping B的IP地址,64K字节,500次,统计丢包率。

收发器检测报告

收发器检测报告

收发器检测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收发器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评估。

收发器是一种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设备,它负责将电器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进行有效的传输。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对收发器的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连接性、光功率、波长稳定性等。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判断收发器是否正常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维修或更换建议。

2. 测试设备和方法在进行收发器的检测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以下设备和方法:2.1 测试设备•光纤电源:用于供电和电信号输入•光功率计:用于测量收发器的光功率输出•信号发生器:用于模拟电信号输入•示波器:用于观察和分析电信号和光信号2.2 测试方法1.首先,将光纤电源和光功率计与收发器连接,以确保供电和测量准确。

2.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标准的电信号,将其输入收发器的电信号输入端口。

3.使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收发器的电信号输出,确保信号质量良好。

4.使用光功率计测量收发器的光功率输出,并记录结果。

5.重复以上步骤,但在每次测试中改变光功率计的位置以评估光功率的稳定性。

6.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 测试结果经过多次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测试结果:1.连接性:收发器与光纤电源的连接良好,信号传输稳定,无明显松动或异常。

2.电信号:收发器能够正常接收和传输电信号,信号波形清晰,无失真。

3.光功率稳定性:在所有测试中,收发器的光功率输出保持稳定,无明显波动。

平均光功率值为X dBm。

4.波长稳定性:收发器的光波长在所有测试中保持稳定,无明显变化。

平均波长值为X nm。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我们得出结论:收发器工作正常,连接稳定,光功率和波长输出可靠。

4. 结论和建议根据我们对收发器的测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结论:收发器工作正常,并符合预期的性能指标。

连接性良好,信号传输稳定。

光功率和波长输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2.建议:鉴于目前收发器工作正常,无需进行维修或更换操作。

建议定期检查和维护收发器,以确保其继续正常运行。

光纤测试方案

光纤测试方案

灯不亮电源故障灯亮必有以下故障:(a)从机房到用户端的光缆已经断了;(b) SC尾纤与光纤收发器的插槽没有插好或已经断开。

灯不亮可能有如下情形:(a)检查光纤线路是不是断路(b) 检查光纤线路是不是损耗过大,超过设备接收范围(c) 检查光纤接口是不是连接正确,本地的TX 与远方的RX 连接,远方的TX 与本地的RX连接。

(d)检查光纤连接器是不是完好插入设备接口,跳线类型是不是与设备接口匹配,设备类型是不是与光纤匹配,设备传输长度是不是与距离匹配。

4.电路Link灯不亮故障可能有如下情形:(a)检查网线是不是断路(b) 检查连接类型是不是匹配:网卡与路由器等设备利用交叉线,互换机,集线器等设备利用直通线。

(c) 检查设备传输速度是不是匹配5.网络丢包严峻可能故障如下:(a)收发器的电端口与网络设备接口,或两头设备接口的双工模式不匹配。

(b)双绞线与RJ-45头有问题,进行检测(c)光纤连接问题,跳线是不是对准设备接口,尾纤与跳线及耦合器类型是不是匹配等。

6. 光纤收发器连接后两头不能通信(a)光纤接反了,TX和RX所接光纤对调(b)RJ45接口与外接设备连接不正确(注意直通与绞接)光纤接口(陶瓷插芯)不匹配,此故障要紧体此刻100M带光电互控功能的收发器上,如APC插芯的尾纤接到PC插芯的收发器上将不能正常通信,但接非光电互控收发器没有阻碍。

7. 时通时断现象(a)可能为光路衰减太大,现在可用光功率计测量接收端的光功率,若是在接收灵敏度范围周围,1-2dB范围之内可大体判定为光路故障(b)可能为与收发器连接的互换机故障,现在把互换机换成PC,即两台收发器直接与PC连接,两头对PING,如未显现时通时断现象可大体判定为互换机故障(c)可能为收发器故障,现在可把收发器两头接PC(不要通过互换机),两头对PING没问题后,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送一个较大文件(100M)以上,观看它的速度,如速度很慢(200M以下的文件传送15分钟以上),可大体判定为收发器故障。

测试方案:FTTH室内型ONU(ONU+CATV光接收机二合一终端)测试方案

测试方案:FTTH室内型ONU(ONU+CATV光接收机二合一终端)测试方案

FTTH室内型ONU(ONU+CATV光接收机二合一终端)CATV光接收机检测方案一、测试样品要求二、测试项目(CATV光接收机部分)三、测试仪器及组成测试链路的设备四测试方法4.1 接收光功率4.1.1 测试框图如图1 所示。

图1测试框图4.1.2测试步骤a) 按图1 连接被测设备和仪器;b) 频谱分析仪设置MER测试为关均衡状态,设置频点为491MHz,64QAM的数字电视测试模式。

c) 调节光衰减器,使输入被测设备的光功率为0dBm,调节光衰减器依次减少光功率,当491MHz频点的MER值降至接近24dB时,使用光功率计测试进入被测设备的光功率,并记录作为最低的接收光功率。

4.2 光AGC稳定度4.2.1 测试框图如图1 所示。

4.2.2测试步骤a) 按图1 连接被测设备和仪器;b) 频谱分析仪设置频点为491MHz的数字电视测试模式。

c) 调节光衰减器,使输入被测设备的光功率为0dBm,根据被测厂家提供的AGC 范围,调节光衰减器依次减少光功率,记录AGC范围最大光功率和最小光功率状态下的491MHz频点电平值变化,电平值变化小于2dB内的,记录最大光功率和最小光功率,得出AGC范围值。

d) 根据记录的491MHz频点电平值,最大电平值减去最小电平值除以2,为AGC 稳定度。

4.3 频率范围4.3.1 测试框图如图2 所示。

图2测试框图4.3.2测试步骤a) 对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校准;b) 按图2 连接被测设备和仪器;c) 调节光衰减器,使输入被测设备的光功率置于-10dBm接收光功率,将网络分析仪的工作频率设置到0-1000MHZ,并将网络分析仪输出电平设置到79dBμV;d) 记录被测设备的工作频段范围。

4.4 频率响应平坦度4.4.1 测试框图如图2 所示。

4.4.2测试步骤a) 对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校准;b) 按图2 连接被测设备和仪器;c) 调节光衰减器,使输入被测设备的光功率置于-10dBm接收光功率,将网络分析仪的工作频率设置到0-1000MHZ,并将网络分析仪输出电平设置到79dBμV;d) 读取被测设备87~1000MHz频段范围内的电平最大值和最小值;e ) 电平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除以2为频率响应平坦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C系列光纤收发器设备
测试方案建议书
日期:2005年 4 月 26日
北京瑞斯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RC系列光纤收发器测试报告
此测试报告是关于10/100M自适应收发器的性能、功能测试以及对网管软件平台的功能。

其中RC513/514-FE-XX具有N*32kbps带宽可控,支持远端网管功能单纤收发器。

测试分四部分。

一、常规性能测试
二、收发器与交换机、路由器配合实现交换机、路由器链路备份功能
三、带宽限制与FTP测试
四、结合网管功能的测试
一、常规性能测试
1、测试内容及目的
本测试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测试10/100M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的稳定性、灵活性及恶劣环境下的传输能力。

◆稳定性测试:在标准传输环境及恶劣传输环境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实现
方式是在系统测试时,100Base-T 的RJ-45接口使用60米~100米长的标准五类双绞线,100Base-FX的光接口在光路上模拟15dB~20dB的衰减,在此环境下测试系统运行效果。

◆灵活性测试:测试系统对各种不同应用环境及不同网络设备联接的互联能
力。

实现方式是测试时将网络设备的端口模拟成100Mbps全双工、自适应等各种模式,在此环境下测试系统的运行效果。

◆传输能力:测试系统的有效传输能力。

实现方式是在光纤收发器两端设备上模拟80%
的双向数据流量,在此负载下测试系统的丢包率。

2、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连接图:
3、测试过程
固定流程:
♦PC机A:向B最大限度发出数量流量。

使用Sinffer/Netxray中的Packets generate 工具,数据流间隔0ms,数据包大小1500Byte,连续发送。

从仪表盘上统计每秒
钟综合数据流量。

♦PC机B:向A最大限度发出数量流量。

使用Sinffer/Netxray中的Packets generate 工具,数据流间隔0ms,数据包大小1500Byte,连续发送。

从仪表盘上统计每秒
钟综合数据流量。

♦PC机A:进入DOS环境,ping B的IP地址,64K字节,500次,统计丢包率。

♦PC机B:进入DOS环境,ping A的IP地址,64K字节,500次,统计丢包率。

♦填写测试记录表,如表1
1)、将PC机A的网卡配置为100Mbps,全双工;将PC机B的网卡配置为100Mbps,
全双工;执行固定流程。

2)、将PC机A的网卡配置为自适应;将PC机B的网卡配置为100Mbps,全双工;执行固定流程。

3)、将PC机A的网卡配置为自适应;将PC机B的网卡配置自适应;执行固定流程。

表1 光纤收发器性能测试表
注:每一设备型号产生三行测试数据,由于收发器出厂默认的配置是自适应,当对PC机的网卡的工作模式进行强制100M全双工时,相应收发器的电口的工作模式也修改为100M全双工。

二、收发器与交换机、路由器配合实现交换机、路由器链路备份功能
1.测试内容及目的
本测试方案的主要目的是要测试RC511/512-FE-XX 或RC513/514-FE-XX
10/100Mbps自适应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与交换机、路由器配合实现链路的传输备份功
能的测试
2.测试环境:
注:其它型号的以太网卡性能很难满足测试要求
测试连接图:
3、测试过程
a)将两端收发器的Fault-Pass(故障转移)功能打开,此功能是当光纤链路出现故障
时强制两端收发器的电口down掉,将光纤链路的故障告警通过电口上报给交换机、路由器,使交换机、路由器检测到主链路已经断掉,从而启用备份链路来完成数据
传输。

b)将连接收发器的光纤拔下一根,使光纤链路产生故障,同时电口自动down掉,
交换机启用备份链路传输数据。

4、测试结论:Fault-Pass(故障转移)功能是否能正常启用—————————————
三、带宽限制与FTP测试
测试拓扑
更换笔记本为PC,其他情况不变,进行FTP测试
以上测试没有调换SERVER和用户端,所以因为系统缓存的限制,上传和下载成不对称速率。

以下测试,将在下载测试完毕后做调换收发器再做下载,在线路上模拟SERVER和客户端的对调,以测试上传数据通道的速率。

同时更换下载工具。

更换FTP软件为cute:
更换下载软件为NETANT1.25:
因为netant不具备上传功能,所以仅测试下载。

由以上结果可以体现:使用的软件以及测试设备的不同,会影响到测试结果,上面计算出的误差在第二部分测试中已经提到,是由线路开销所引起。

同时,Netant与Flashget等多线程下载工具仅适合用于窄带测试使用。

推荐在宽带测试时使用Cuteftp做测试工具,因为其对带宽没有限制,同时下载过程很稳定。

四、结合网管功能的测试
1、测试内容及目的
本测试方案的主要目的是测试RC系列光纤收发器综合网管平台,RC511/512-FE-XX RC513/514-FE-XX在网管平台中所实现的局端、远端电口速率配置、光路环回测试、线路告警等众多功能测试。

2、测试环境:
本测试环境使用如下设备:
3、测试过程
网管系统项目检测情况表
4)、网元状态管理
10)、机盘模块管理
4.光纤收发器主要技术指标
附:光器件厂家如下表
主芯片厂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