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膏与流浸膏的区别修订稿
酒剂、酊剂、浸膏剂、流浸膏剂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25
(四)、浸膏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1、性状:浸膏剂有稠浸膏和干浸膏之分,
形状检查应符合各品种项下规定。 2、装量:“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 3、微生物限度: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检查。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26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比较
流浸膏剂: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15
酊剂与酒剂的比较
• • • • • 酊 剂 溶剂为不同浓度乙醇 有浓度规定 浸渍法、渗漉法、溶解 法、稀释法 不加矫味剂 液体制剂
酒 剂 溶剂为蒸馏酒 无一定浓度 浸渍法、渗漉法 糖/蜂蜜 液体制剂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16
第七节 其他浸出药剂
以下浓缩至稠膏状,加入初漉液850ml,混匀,用70%乙 醇稀释至1000ml,静置数日,滤过,即得。 【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5ml,一日3次。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21
(四)、流浸膏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1、性状:流浸膏剂为澄清液体。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29
(三)、茶剂的制备
1、块状茶剂
将处方饮片粉碎 成粗粉或碎片
以面粉糊作黏合剂 将部分饮片提取物 制成稠膏作黏合剂
与其余药物粗末混匀,制成 适宜的软材或颗粒,以模具 或压茶机制成一定形状
低温干燥,即得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30
(三)、茶剂的制备
2、袋装茶
201839第七章浸出药剂28二茶剂种类201839第七章浸出药剂29含糖块状茶剂块状茶剂不含糖块状茶剂袋装茶剂袋泡茶剂煎煮茶剂三茶剂的制备1块状茶剂201839第七章浸出药剂30将处方饮片粉碎将处方饮片粉碎成粗粉或碎片以面粉糊作黏合剂将部分饮片提取物制成稠膏作黏合剂与其余药物粗末混匀制成适宜的软材或颗粒以模具或压茶机制成一定形状与其余药物粗末混匀制成适宜的软材或颗粒以模具或压茶机制成一定形状低温干燥即得低温干燥即得2袋装茶全生药型将方中饮片粉碎成粗末经干燥灭菌后分装入茶袋中即得
浸膏剂流浸膏剂

质量要求
㈠流浸膏剂得质量要求 流浸膏剂应符合各该制剂含药量规定;成品中 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应装于棕色避光容器内, 贮存过程中,若产生沉淀分层现象,可按以下方 法处理: ⑴可以滤过或倾泻除去沉淀,测定含量,适当调整 后,仍可使用。 ⑵乙醇含量应符合规定限度。如发生沉淀的原因是 由于乙醇含量降低所引起,应先调整乙醇含量, 然后再按上述处理沉淀的方法处理。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主要内容
概述 制备工艺 质量要求 2010版药典的要求
概述
流浸膏剂或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 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并调整 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两种剂型。 流浸膏剂:蒸去部分溶剂 呈液状 浸膏剂:蒸去全部溶剂 呈粉状或膏状 干浸膏剂:含水量约为5% 浸膏剂 稠浸膏剂:含水量约为15%~20%
渗漉法
渗滤目的是要过滤杂 质得到纯净物,比如水 经过土壤渗滤得到更 纯净的水. 渗漉是要 将物质的有效物质溶 解于溶剂中,随溶剂流 出,比如提取一种药的 有效成分我们用渗漉 使有效成分溶解于溶 剂中.
哦,呵呵, 是这样的…
渗漉和 渗滤有 什么不 同吗?
若有效成分以明确者,需做含量测定及乙 醇量测定;有效成分不明确者只作含乙醇 量测定,然后按测定结果将浸出浓缩液加 适量溶剂稀释,或低温浓缩使其符合规定 标准,静置24小时以上,滤过,即得。 制备流浸膏时所用溶剂的数量,一般为药 材量的4~8倍。若原料中含有油脂者应先 脱脂,再进行浸提。
流浸膏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若水为溶剂 的流浸膏,其成品中也需加入20%~25%的 乙醇作防腐剂,以利储存。浸膏剂不含或含 少量溶剂,有效成分较稳定,可久贮。 流浸膏剂或浸膏剂除少数品种可直接供临床 使用外,大多数作为配制其他制剂的原料。 流浸膏剂多用于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等; 浸膏剂多用于配制片剂、散剂、胶囊剂、颗 粒剂、丸剂等。
2013年中药士考试辅导:浸膏剂与流浸膏剂

浸膏剂: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法或浸渍法。
蒸去全部溶剂而成粉状(干浸膏剂,含水<5%)和膏状(稠浸膏剂,含水15~20%)。
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除少数品种可直接供临床应用外,大多作为配制其他制剂的原料。
含有生物碱或有效成分明确的流浸膏剂、浸膏剂,皆需经过含量测定后,用溶剂、稀释剂调整至规定的规格标准。
稠浸膏可用甘油、液状葡萄糖调整含量;干浸膏可用淀粉、乳糖、蔗糖、氧化铁、磷酸钙、药渣细粉等调整含量。
干燥操作比较费时麻烦,可将浸膏摊铺在烘盘内,制成薄片状物,在80℃以下干燥,也可在浸膏中掺入适量原药细粉或药渣粉、淀粉稀释后再干燥。
如要直接制得干浸膏粉,既能缩短时间,又能防止药物的分解或失效,最好采用喷雾干燥法。
流浸膏剂:流浸膏剂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如果是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其产品中应该加入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
蒸去部分溶剂而成液体状态。
流浸膏剂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如果是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其产品中应该加入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多用渗漉法制备。
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
流浸膏剂

0189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流浸膏剂、浸膏剂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 至规定浓度而成的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系指每 1ml 相当于饮片 1g;浸膏剂分为稠膏和干 膏两种,每 1g 相当于饮片或天然药物 2~5g。
流浸膏剂、浸膏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用渗漉法制备,也可用浸膏剂稀释制成;浸膏 剂用煎煮法、回流法或渗漉法制备,全部提取液应低温浓缩至稠膏状,加稀释剂 或继续浓缩至规定的量。
渗漉法的要点如下: (1) 根据饮片的性质可选用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渗漉器。
(2) 饮片须适当粉碎后,加规定的溶剂均匀湿润,密闭放置一定时间,再 装入渗漉器内; (3) 饮片装入渗漉器时应均匀,松紧一致,加入溶剂时应尽量排除药材间 隙中的空气,溶剂应高出药面,浸渍适当时间后进行渗漉; (4) 渗漉速度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5) 收集 85%饮片量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经低温浓缩后与初漉液合 并,调整至规定量,静置,取上清液分装。
二、流浸膏剂久置若产生沉淀时,在乙醇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品种项下规 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
三、除另有规定外,应置遮光容器内密封,流浸膏剂应置阴凉处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浸膏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
【乙醇量】 除另有规定外,含乙醇的流浸膏照乙醇量检查法(通则 0711) 检查,应符合规定。
【甲醇量】 除另有规定外,含乙醇的流浸膏照甲醇量检查法(通则 0871) 检查,应符合规定。
【装量】 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通则 0942)检查,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 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微生物计数法 (通则 1105)和控制菌检查(通则 1106)及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通则 1107)检查, 应符合规定。
。
酒剂、酊剂、浸膏剂、流浸膏剂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15
酊剂与酒剂的比较
• • • • • 酊 剂 溶剂为不同浓度乙醇 有浓度规定 浸渍法、渗漉法、溶解 法、稀释法 不加矫味剂 液体制剂
酒 剂 溶剂为蒸馏酒 无一定浓度 浸渍法、渗漉法 糖/蜂蜜 液体制剂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16
第七节 其他浸出药剂
第七章 浸出药剂 14
2019/4/7
酒剂与酊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1、形状:酒剂和酊剂均为澄清液体。 2、乙醇量:酒剂和酊剂应检查乙醇量。 3、总固体:遗留残渣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 定。 4、甲醇量:酒剂和口服酊剂应检查甲醇量。 5、装量:“最低装量检查法” 6、微生物限度:酒剂细菌数每1ml不得超过500cfu ,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ml不得超过100cfu。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29
(三)、茶剂的制备
1、块状茶剂
将处方饮片粉碎 成粗粉或碎片
以面粉糊作黏合剂 将部分饮片提取物 制成稠膏作黏合剂
与其余药物粗末混匀,制成 适宜的软材或颗粒,以模具 或压茶机制成一定形状
低温干燥,即得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30
(三)、茶剂的制备
2、袋装茶
2019/4/7
第七章 浸出药剂
33
(五)、茶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
•
•
•
除另有规定外,茶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査: 【水分】不含糖块状茶剂、袋装茶剂与煎煮茶 剂取供试品,研碎,照水分测定法(附录K H) 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12.0%。 含糖块状茶剂取供试品, 破碎成直径约3 m m 的颗粒,照水分测定法( 附录K H ) 测定, 除 另有规定外, 不得过3 . 0 % 。 【溶化性】含糖块状茶剂照下述方法检査,应 符合规定。检查法取供试品1 块, 加2 0 倍量 的热水, 搅拌5 分钟,应全部溶化,可有轻微 浑浊,不得有焦屑等。
酒剂酊剂浸膏剂流浸膏剂PPT课件

2019/7/3
第七章 浸出药剂
35
(五)、茶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装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袋装茶剂与煎 煮茶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检查 法取供试品10袋(盒),分别称定每袋(盒 )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盒)装量与标示装 量相比较,按表1的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 度的不得多于2袋(盒),并不得有1袋(盒 )超出限度1 倍。
摇易散的沉淀存在。 酊剂:
遮光、密封、阴凉处贮藏。久置产生 沉淀时,在乙醇和有效成分符合规定的标准时 ,可除去沉淀再使用。
2019/7/3
第七章 浸出药剂
5
酒剂的制备工艺
蒸馏酒
饮片
浸
配
静置
提
液
澄清
滤
分
过
装
矫味剂等辅料
成品
2019/7/3
第七章 浸出药剂
6
酒剂的制备方法
冷浸法
渗漉法
酒剂 制法
回流热 浸法
20171130第七章浸出药剂10酊剂的制备工艺20171130第七章浸出药剂11乙醇原料药物原料药物溶解稀释浸提溶解稀释浸提滤过滤过调整乙醇含量乙醇含量分装分装成品酊剂的制备方法酊剂制法酊剂制法溶解法溶解法渗漉法渗漉法浸渍法浸渍法稀释法稀释法20171130第七章浸出药剂12适用于树脂类新鲜及易于膨胀的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料等制备酊剂适用于树脂类新鲜及易于膨胀的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料等制备酊剂十滴水处方樟脑25g干姜25g大黄20g小茴香10g肉桂10g辣椒5g桉油125ml制法以上七味除樟脑和按油外其余干姜等五味粉碎成粗粉混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以上七味除樟脑和按油外其余干姜等五味粉碎成粗粉混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约750ml加入樟脑及桉油搅拌使完全溶解再继续收集漉液使成1000ml即得
浸膏与流浸膏的区别

浸膏与流浸膏的辨别之阳早格格创做
流浸膏剂
含意:流浸膏剂系指药材用相宜的溶剂提与,蒸来部分溶剂,安排浓度至每1ml相称于本药材1g的造剂.
溶剂:以火为溶剂的流浸膏剂废品中应酌加20%~25%的乙醇做防腐剂
应用:多动做配造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本料
造法:渗漉法、其余
品量央供:浓度每1ml相称于本药材1g或者灵验身分含量应切合确定央供,废品中起码含20%以上的乙醇;
应澄浑,暂置死成重淀时,正在乙醇战指标身分含量切合该药品项下确定的情况下,可滤往日除.含乙醇量、拆量及微死物极限均应切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确定.
查看:乙醇量、灵验身分含量、拆量、微死物极限
浸膏剂
含意:浸膏剂系指药材用相宜的溶剂提与,蒸来局部溶剂,安排浓度至每1g相称于本药材2~5g的造剂.
分类:稀浸膏为半固体状,含火量为15%~20%.
搞浸膏为粉终状,含火量约为5%.
溶剂或者稀释剂:稀浸膏可用苦油、液状葡萄糖安排含量;搞浸膏可用淀粉、乳糖、蔗糖、氧化镁、磷酸钙、药渣细粉等安排含量.
应用:多动做造备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硬膏剂、栓剂等的本料
造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
品量央供:浸浓度每1g相称于本药材2~5g或者灵验身分含量应切合确定央供;拆量及微死物极限均应切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确定.应正在遮光容器中稀关,置阳凉处保存.。
浸流浸膏和流浸膏的工艺

浸流浸膏和流浸膏的工艺
浸流浸膏和流浸膏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表面处理工艺。
它们主要针对电子元件的插针和焊脚部分进行处理,以提高元件的焊接可靠性。
1. 浸流浸膏工艺:
浸流浸膏工艺是将整个电子元件浸入涂有锡膏的工艺槽中,使焊脚部分与锡膏接触。
通过浸渍来覆盖焊脚上的锡膏,形成一层均匀的锡膏覆盖层。
然后将元件从工艺槽中取出,通过振动或气刀将多余的锡膏去除,最后在炉中进行热处理,使锡膏熔化并与焊脚形成焊点。
2. 流浸膏工艺:
流浸膏工艺是将电子元件的焊脚部分放置在流动的涂有锡膏的工艺槽中。
通过液流的力量,将锡膏冲刷到焊脚上形成覆盖层,并将多余的锡膏带走。
然后将元件从工艺槽中取出,通过振动或气刀将残留的锡膏去除,并在炉中进行热处理,使锡膏熔化并与焊脚形成焊点。
浸流浸膏和流浸膏工艺都可以提高焊接的可靠性。
浸流浸膏工艺覆盖均匀,适用于焊脚间距较大的元件;而流浸膏工艺可以适应焊脚间距较小的元件,并且具有更好的锡膏去除效果。
选择具体使用哪种工艺,需要根据元件的特点和生产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膏与流浸膏的区别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浸膏与流浸膏的区别
流浸膏剂
溶剂: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剂成品中应酌加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
应用:多作为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原料
制法:渗漉法、其它
质量要求:浓度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或有效成分含量应符合规定要求,成品中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
应澄清,久置生成沉淀时,在乙醇和指标成分含量符合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去除。
含乙醇量、装量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检查:乙醇量、有效成分含量、装量、微生物限度
浸膏剂
溶剂或稀释剂:稠浸膏可用甘油、液状葡萄糖调整含量;干浸膏可用淀粉、乳糖、蔗糖、氧化镁、磷酸钙、药渣细粉等调整含量。
应用:多作为制备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软膏剂、栓剂等的原料
制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法、浸渍法
质量要求:浸浓度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或有效成分含量应符合规定要求;装量及微生物限度均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应在遮光容器中密闭,置阴凉处保存。